讀《三國演義》有感常用[15篇]

來源:文書谷 1.56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三國演義》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讀《三國演義》有感常用[15篇]

讀《三國演義》有感1

提起戰爭,你想到了社麼?是漆黑的殘垣斷壁?是妻離子散的家庭?是那些拋頭顱灑熱血的將士?還是那些在戰爭的硝煙中消失的王朝和國度?其實,自從人類來到地球,戰爭就不曾停歇。

週末,七國紛爭,併入於秦,秦滅後楚漢紛爭,併入於漢。漢高祖自斬白蛇起義,一統天下,後來光武中興,傳至獻帝,遂分為三國。於是,三國演義的故事就開始了。戰爭,是殘酷的。那一次諸葛亮被火燒連營,無數將士還在睡夢中,就被無情的火龍吞噬,連帶着他們的美夢,化成了灰燼。也許,就在昨天,他們中的有些人還在想着,等打完了仗,就回家安安分分地過過好日子,。等打完了仗,就回家和妻兒團聚。等打完了仗……但是現在,他們已經永遠沒有機會了。如果沒有這場戰爭,那些死去的將士,也許有的'正在燭光下和家人一起吃飯,也許有的正在牀上坐着自己的美夢。就這樣,一場戰鬥大區了無數條生命,讓無數個家庭支離破碎。戰爭是艱苦的。諸葛亮的軍隊窩在祁山裏出不來,糧食本來就不多,很快便沒了,於是便只有派人翻山越嶺背糧食,途中還要躲着敵人。糧食還是被回來了,但那無異於是杯水車薪。猛虎般的將士在飢餓的折磨下,終於變成了一隻只病虎、病貓。好在諸葛亮後來發明了木牛流馬,才緩解了饑荒。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

如果所有的問題都能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如果所有的戰爭能從世界上消失,就不會有漆黑的殘垣斷壁,就妻離子散的家庭。所有人都能快快樂樂平平安安地生活。那該多好啊。我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讀《三國演義》有感2

寒假,我讀了一本家喻户曉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生動的描繪了東漢末年,戰爭紛起,曹操、劉備、孫權三方的勢力崛起,形成了魏、蜀、吳三個大國鼎立的故事。

羅貫中寫的這本書中,向我們生動的描繪出了許多鮮明的特色人物: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諸葛亮,心胸狹窄的周瑜,狡猾奸詐的`曹操,勇猛過人的張飛,武力高超、勇敢義氣的關羽……其中我最佩服武力高超、忠厚義氣的關羽。為什麼佩服呢?因為他十分堅強,就用《關羽長刮骨療毒》這一個故事來説明吧!劉備奪取漢中之後,自立為王。曹操不甘心。他調動所有的兵力,準備和劉備絕一死戰。劉備派關羽迎戰,他來到樊城北門外,高喊曹仁投降。曹仁急忙派五百名弓箭手一齊放箭,結果關羽的右臂被一張毒箭射中了,關平急忙把關羽救回營寨,這時關羽的右臂又青又腫,已經不能動彈了。眾將只好四出尋訪名醫,為關羽療傷。一天華佗來到營寨,為關羽醫治箭傷。華佗檢查完關羽的傷口説:“箭毒已經進入骨頭,必須馬上治療。”於是華佗用尖刀割開關羽的皮肉,再颳去骨頭上的箭毒,敷上藥最後用線縫好。邊上的人都嚇的臉色發青,不敢去看,關羽卻談笑自如,用左手拿酒、下棋。

我佩服關羽在困難面前不退縮的勇敢表現!想想我自己,一遇到困難就不敢去挑戰它、面對它。這種時候我就會想想關羽,關羽面對割開皮肉這種痛苦都能去面對它,而我,又有什麼理由不敢去面對呢?

讀《三國演義》有感3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三國演義》刻劃了近200個人物形象。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時期到晉朝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國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這匹“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遠千里萬里去找故主。我認為雖降了敵,但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孔明的謹慎,周瑜的心胸狹窄,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説魏國在三國裏智謀最強,一點也不為過。曹操的用兵堪稱舉世無雙,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卧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還有像龐統、姜維、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認為都不如孔明。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如果一個人把現實生活中最為寶貴的誠信也丟掉了,那這個人還有什麼呢?金錢、地位、官職?這些都是次要的。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如果沒有了誠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後指指點點,你不會難過嗎?這些又豈是金錢、地位、官職能彌補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所以,讓我們打開誠信的大門,用我們永久的身份證去面對人生吧!

讀《三國演義》有感4

在這個暑假裏,我讀了《水滸傳》、《西遊記》、《想象作文》、《自救寶典》,可是對我感觸最深的就數《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裏主要説了“蜀國”、“魏國”和“吳國”之間的戰爭,故事裏有仁慈的劉備,重視人才的曹操,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袁術、袁紹、劉表、劉璋,氣量狹隘的周瑜、孫權,敦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關羽、趙雲、魏延、黃忠、許褚、呂蒙、馬超,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徐庶、陸遜、龐統,老謀深算的司馬懿。

在故事裏,我最喜歡關羽,他在故事裏被稱為“義絕”,他千里走單騎、温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義釋曹操、水淹七軍,最後因為驕傲敗走麥城、又被孫權帶兵殺死,我的心裏為他悲歎,也讓我明白了做人不可以驕傲。我還從關羽的一生學到了,做人要講究義氣,不能為了私利而至兄弟不管不顧。記得有一次,我小的`時候,媽媽買了兩個蘋果,我吃了一個,我還想吃另外一個時,媽媽不讓,説是留給妹妹的。可我還是將它偷吃了,結果被媽媽狠狠的教訓了一頓。

在《三國演義》裏,我最最喜歡一個人,他被稱為“智絕”,他神機妙算、非常聰明,他火燒赤壁,七擒孟獲、空城計智退司馬懿、揮淚斬馬謖等故事使他遠近聞名,他就是諸葛亮,我最喜歡他了。但諸葛亮也讓我明白了,智慧雖然重要,但身體也要健康。無論如何也要把健康排在第一位。

當然,我也喜歡曹操,他雖然奸詐多疑,又被稱為“奸絕”,但是他非常重視人才。因為愛惜人才,他對關羽一直很敬重;因為重視人才,徐攸來投降,他鞋也不穿,就光着腳跑出去迎接,見到徐攸倒頭便拜;也是因為他重視人才,我才喜歡他的哩。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否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這首詞是這本書的最好寫照。《三國演義》裏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值得一讀再讀!

讀《三國演義》有感5

今天,我讀完了三國演義,不禁有許多感受。

三國演義是寫劉備、孫權、曹操所統領蜀國、吳國和魏國爭權的故事,從桃園三結義到蜀、吳兩國落敗有一段非常長的.過程。三國演義中仁厚的劉備,忠勇義氣、自信傲慢的關羽,絕頂聰明、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英勇的趙雲,狡詐酷略而又雄才大略的曹操以及心胸狹窄的周瑜,忠厚的魯肅……都給了我深刻的印象,一直忘不了這些人。

讀《三國演義》有感6

《三國演義》這本書大家一定並不陌生吧,每當拿起這本書時,仍然能感受得到它的“氣勢”。當我再次翻開它時,我就又被故事裏的情節吸引了。

《三國演義》共有三十三回,我最喜歡的,便是第十回的《三顧茅廬》了。因為當中的道理對我很有幫助,情節也很精彩。

劉備聽水鏡先生説“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又在徐庶的幫助下,得知卧龍先生諸葛亮的住處,想請他做軍師。於是劉備便和關羽、張飛一起去隆中拜訪諸葛亮。可誰知諸葛亮不在,劉備只好回去了。過了幾天,劉備再次去拜訪,那天正好下着鵝毛大雪。劉備三人進了屋,見屋裏有位人在讀書,以為他是諸葛亮,一問才知道,原來他是諸葛亮的弟弟諸葛均,劉備便留信而歸。過了些日子,劉備再次來到諸葛亮的家,這次諸葛亮終於在家了,可是卻在睡覺,便等他等到太陽快下山,才等到他醒了才進去。

劉備這種對待他人有禮貌、有誠意,做事有耐心、堅持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看到這裏,我也想到了我的生活中,也遇到過不少困難,可堅持不懈卻很難……

記得有一次,我去參加素描考試,那可是我第一次參加考試。我連考試題目都不知道,在家裏練習的,也不知道派不派得上用場,於是,我的心裏就更加緊張了。開始考試了,那道題目終於露出了真面目,而那道題我卻沒有在家裏練過!我畫了十五分鐘,畫的一點也不像。我的心一下子就提到了嗓子眼,但想一想劉備請諸葛亮的堅持,我的.考試根本不算什麼,便做了一個深呼吸,又堅持了下去,經過我的堅持與努力,終於考了一個不錯的成績!

《三國演義》這本書還教給了我不少的知識,我還積累了許多好詞好句,使我受益匪淺。我相信這些知識必定能在人生途中,提到警覺的作用!

讀《三國演義》有感7

縱觀歷史風雲,三國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一樣,諸葛亮巧答隆中對讓人讚歎不已,赤壁之戰曹操80萬大軍被施連環計,最後只剩27騎險逃虎口,整本三國演義蕩氣迴腸,讀後給人英武豪邁的感覺。

劉備從一開始的賣草鞋,變成了後來的一國之君,與他的仁德有很大關係,劉備從新野敗兵到江陵時,帶着全城的百姓逃走,結果錯過了逃跑的時機,險些折了常山趙子龍,但是他贏得了百姓的稱讚,可是日後也留下了不少禍害,關羽要殺曹操,被劉備輕輕一個眼色擋下了,可是曹操後來成了劉備的死敵,張飛要殺呂布,被劉備拼死擋下,結果呂布忘恩負義,和曹操裏外夾擊,把劉關張三人弄的.顛沛流離,一系列的慘劇告訴我們,對於那些日後忘恩負義還能成氣候的人,還是早做打算的好。

劉備能夠登上寶座,與他的任用聖賢也有聯繫,在這一點上,曹操就和他產生了鮮明的對比,曹操和劉備都是求賢若渴的人,可是對待聖賢的態度完全不一樣,劉備得到諸葛亮時,天天和諸葛亮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並把國家交給諸葛亮,讓他大膽管理。而曹操則不然,荀彧進諫讓曹操收斂一點,曹操非但不聽,而且還讓荀彧服毒自盡,為了讓徐庶來曹營,他綁架了徐庶的母親,最後適得其反,徐庶只給曹操出容易被接受的歪點子,使得曹操在長阪坡和赤壁大敗,而劉備則不然,他對謀士言聽計從,火燒新野,博望坡,使得劉備能夠在給予敵人致命一擊的同時撤退,這才是讓謀士能夠全心全意輔佐的路子,像曹操那樣的人,要不是兵多將廣,早就和袁紹一個下場了。

天欲人亡,必令其狂,這句話在三國演義中也被寫得淋漓盡致,官渡之戰,袁紹不聽謀士勸説,不僅導致自己80萬大軍全軍覆沒,而且還家破人亡,夏侯惇對劉備十分輕狂,韓浩和于禁、李典多次提醒狹處需防火攻,可是夏侯惇自認為埋伏也傷不了自己,結果被孔明一把火燒得乾乾淨淨,赤壁之戰,曹操不思考,就貿然相信敵人的話,結果80萬大軍只剩27騎,彝陵之戰中,劉備不把陸遜看在眼裏,結果被殺的片甲不留,自己不久後也死了。這一切都告訴我們,即使勝局已定,也不能小看敵人,否則會遭到致命的打擊。

《三國演義》不僅給我們展示了那段蕩氣迴腸的歷史,而且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是本古今中外的好書。

讀《三國演義》有感8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這是我國四大名著《三國演義》的篇首詞。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作家羅貫中。書中主要講述了:“劉、關、張”三人,由一開始的“小縣尉”到後來與“曹操”、“孫權”二人平分天下,打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疆土的故事。

書中剛開始,劉備、關羽、張飛並不認識,在機緣巧合之下,因志趣相同而“桃園結義”結為兄弟。後因斬“黃巾”立功而封為縣尉,從此走上朝廷。可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因督郵向劉備索要賄賂,劉備不給竟被抓走。張飛氣不過救回劉備。從此,劉備也棄官投奔別處。

接着作者筆鋒一轉,又寫到“刺董卓孟德獻寶刀”,這時劉備出現,投奔了曹操。又經“三英戰呂布”、“煮酒論英雄”、“三顧茅廬”、“孔明三氣周公瑾”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基本局面。

後來,每個皇帝都是那麼荒淫無度。最後,司馬炎將三國歸併。自此,三國結束歸晉。

細想,劉備、孫權那麼英勇神武,即便功成也不忘與軍民同甘共苦,所以他們受到百姓擁戴,英名永傳。而帝位流傳下去後,那些做享其成的后皇帝們,卻個個寵信奸臣、荒淫過度,終至亡國。人們享受通過努力而換取的.幸福生活是無可非議的,但如果享受中淪喪了道德和意志,那是非常可悲而又可怕的。

我們應該牢記: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讀《三國演義》有感9

在這個暑假我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有很多感觸,現在就由我來給大家介紹這本書吧!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篇章回小説,是歷史演義小説的經典之作。小説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戰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鋭複雜有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國演義》對我來説是一本值得回憶的好書,但對你又是不是好書呢?

讀《三國演義》有感10

手捧《三國演義》,好似墜入歷史長河,探尋那觸手可及的寶藏。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説家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還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學名著。從三國大亂到諸侯割據,從三國鼎立到重歸統一,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這是一段撲朔迷離的歷史。

《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個個引人入勝,娓娓動聽:欲擒故縱的七擒孟獲,禮賢下士的三顧茅廬;熱血沸騰的桃園三結義,氣氛緊張的煮酒論英雄;義薄雲天的千里走單騎,勇冠三軍的大戰長板坡……

在《三國演義》中,我最佩服的人是關羽,他不但武功好,而且品質也好。在與曹操打仗時,他因帶着二嫂,所以才假裝投降。其實他還是一心想找到劉備,保護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赤兔馬時,便立即騎着赤兔馬又去找劉備了。在山下遇見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帶回去,真是一名當之無愧的好漢。

他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忠於故主,因戰敗降敵,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萬里往投。我認為他雖降了敵,但他最後還是回來了,他不但忠,而且還要算一種難得可貴的忠。

曹操的詭詐,劉備的謙遜,諸葛亮的謹慎,周瑜的狹隘,每一個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在三國中,曹操和司馬懿都是用兵如神。但是兩個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點:曹操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再説蜀國,首當其衝的必定是伏龍——諸葛亮。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

這些人物和國家我們不難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關係着成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要忠義,也應該要有誠信吧。誠信是一個人的永久身份證,我想,如果沒有了誠信,就不會得到大家的信任,大家都不想做一個缺點多的不勝枚舉的人吧!

品《三國演義》,“誠信”二字便是其精華……

讀《三國演義》有感11

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每當聽到這句富含哲理的話,都使我再一次想起了中國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使我的視線又移到了金戈鐵馬的年代,三國鼎立,刀光劍影,烽火連天。在這明爭暗鬥,分分合合中,總有一段意味深長的故事,值得我們深思、留念。

其實在我剛讀這本書的時候,是有一些吃不消的,我無法理解書中的場景及語言包含的意思。但越往後就越進入角色,最後就完全沉醉在裏面了。書中的人物就彷彿在我的面前,訴説着他的喜悦、他的無奈、他的憤怒……

在書中,我非常敬佩大英雄劉備、關羽、張飛、趙雲,他們不僅驍勇善戰,又以義子當先。我想書中最與眾不同、最引人注目的`要數聰明機智,凝眸知地理,仰面識天文的卧龍先生——諸葛亮。

諸葛亮蟄居隆中的時候就通曉天下大勢:三分天下,人稱“卧龍先生”;出山之始,他就為劉備制定了據蜀聯吳抗曹的戰略;赤壁之戰,他孤身赴吳,舌戰羣儒,説服東吳抗曹;他智取荊襄,進軍益州,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他七擒孟獲,鞏固後方;他六出祁山,誓復漢室。

每當事到緊急,在蜀軍將領手中都會出現他的“錦囊妙計”。無論是東吳招親,還是大唱空城計,甚至在他死後還有馬岱殺魏延,死諸葛驚走活仲達等等,他的“計”層出不窮,一次次的令讀者感歎,充分的反映了他作為軍師的智慧、才能。

書中像諸葛亮一樣有才能的人士,還有東吳的大都督“周郎”——周瑜。他很有軍事才能,但也最令我深思。赤壁之戰,布迷陣讓蔣幹盜書,除去曹操水軍名將;又利用老將黃蓋設計詐降,最終火燒曹軍戰船,大破曹兵。

但在他年輕有為的背後,卻心胸狹隘,嫉賢妒能。赤壁之戰,諸葛亮草船借箭、借東風讓他心生嫉恨;取南郡,不僅身受箭傷,南郡仍被蜀兵佔領;劉備招親,東吳“賠了夫人又折兵”;精心設計“假途滅虢”之計要取回被借荊州,結果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他與諸葛亮的軍事謀略交鋒,每次都以咄咄逼人開始,臨了都以偃旗息鼓告終。他抵不過諸葛亮“三氣”,在他被氣得吐血身亡時,還仰天長歎“既生瑜何生亮”。

當讀到這裏時,我不禁感慨萬千,在我看來,害死他的不是別人,正是他自己。他不容別人比自己強,氣量狹小;他嫉賢妒能,與諸葛亮水火不容,這樣的人難成大業,這也是為什麼作者會把他當作一個悲劇人物來寫。即使再讓周瑜活一回,他也會敗給諸葛亮的,他沒有諸葛亮的容人之氣,更沒有諸葛亮的才氣。

在書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優點使他們功成名就,但缺點卻往往讓其喪命。關羽曾“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但最後不免“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以身殉國;張飛當陽長板一聲吼,嚇退曹操十萬兵,但酒後性格暴躁,亂打兵士,尤其是聞關羽之死後更勝,最終糊里糊塗死在小兵手裏。

而最令我傷感的要數諸葛亮的與世長辭,他自從劉備去世後,為了報知遇之恩和託孤之任,一直兢兢業業,扶持幼主。可是,天妒英才,在他五十多歲的時候,他的生命走到了盡頭。那一晚,一顆大如斗的長星落地,但他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仍不忘國事,他把平身所學傳給姜維,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歌可涕。

當然,在書中,這類忠誠的人,無法枚舉,只能一次次的令人感動。它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忠義當先,誠實守信,性情温和,氣量寬宏,謙虛躬瑾……讓我一生受益匪淺。

讀《三國演義》有感12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都讀過,今天,我就來講講我讀了三國演義後感受吧!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裏面主要講的是在三國時期,劉備、關羽、張飛和諸葛亮這四大主要人物,三國裏有三大國家,其中劉、關、張在蜀漢。裏面的故事有很多,什麼宴桃園豪傑三結義、三顧茅廬……等等故事,都有趣極了,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諸葛亮,因為他有勇有謀、膽大心細、料事如神,是個十分厲害的軍師,別人都叫他卧龍。在《三國演義》中有許多成語故事,如草船借箭,裏面講的是周瑜妒忌諸葛亮才能,就對諸葛亮説:“你必須在三天之內造出一萬支箭,如果造不出來,你就會被砍頭。”結果諸葛亮説他只用一天就行了。然後諸葛亮準備了許多的.船,上面放着稻草人,在濃霧裏駛向曹營,曹軍以為有人來攻打了,就搭弓開箭,結果箭全射在了稻草人上,射在稻草人上的箭有一萬支,於是諸葛亮就不用被殺了。

《三國演義》是一本好書,值得我們大家看,裏面有許多的道理。

讀《三國演義》有感13

最近我把《三國演義》這本書讀完了,書裏面有很多人物,有心地仁慈的劉備,有講義氣的關羽,有嫉妒心很強的周瑜……

這麼多人物裏我最喜歡的就是聰明的諸葛亮了,他為劉備出謀劃策,一次又一次打敗魏軍和吳軍,幫助劉備建立了蜀國。下面我就給大家講兩個諸葛亮的'故事:

有一次諸葛亮被敵軍困在一座城內,當時他只有二千五百人,而敵軍卻有十五萬人,如果硬鬥肯定不是敵人的對手,後來諸葛亮想了一個辦法,他讓士兵把城牆上的旗都拔掉,各守崗位,不許大聲説話,不許隨便走動,再把城門打開,軍士扮成老百姓,自己則坐在城樓上悠閒地彈琴,敵人見了想:諸葛亮從不冒險,他這樣肯定是裏面有埋伏。於是下令撤退,就這樣諸葛亮不費一兵一卒,就嚇跑了敵人的大軍。

還有一次,周瑜想害諸葛亮,就讓他十天之內交十萬支箭,諸葛亮確説我三天就可以完成。他問魯肅借了二十隻船,然後紮了一千個稻草人,把它們分佈在船的兩邊,第三天早上趁霧大看不清,諸葛亮讓船隊擊鼓靠近曹操的水寨,曹操不敢貿然迎戰,就叫弓箭手拼命放箭,很快船上的稻草人身上就插滿了箭,諸葛亮帶着十幾萬支箭滿載而歸,不僅滿足了周瑜的要求,也讓大家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

從這裏看諸葛亮是不是很聰明啊,在《三國演義》裏面還有很多諸葛亮的故事呢,例如諸葛亮舌戰羣儒,三氣周瑜等等,很有意思的哦。

讀《三國演義》有感14

《三國演義》是我國古典名著之一,是膾炙人口的歷史名篇,是文學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年寒假,我讀了小説家羅貫中的大作———《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構思宏偉,手法多樣,能使我們對古代文化有了很深的瞭解。讓讀者讀起來蕩氣迴腸、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給讀者帶來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體驗。

《三國演義》刻劃了許許多多的人物,如:氣量狹獈的周瑜、忠厚的魯肅、勇猛的張飛、重義的關羽、納賢的劉備、聰明的孔明等等。無不個極其態,這些人物給了我很深的瞭解。人物描寫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故事精彩無比,讓人百看不厭。

如:《古城兄弟會》《子龍取桂陽》《馬超反西涼》《草船借箭》等等,其中《草船借箭》讓我印象最深。記得那時候,大霧茫茫,天下着傾盆大雨,軍士們擂鼓吶喊,曹操以為有人進攻,變派了1千多名弓箭手朝船射箭,箭像下雨一樣紮在草把子上。他就這樣不費吹灰之力借到了十萬之箭!我心想:“諸葛亮足智多謀和他平時博覽羣書、留心世事、善於觀察是分不開的。他寬宏大量,明知周瑜要害他,卻處事不亂,圓滿完成任務,令周瑜無話可説。

這個故事主要講曹操不冷靜,才會上了諸葛亮的當,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保持鎮定,只有擁有冷靜頭腦,才能最

在關鍵時刻,作出最恰當最明智的選擇,想出最有效的方法。打籃球時,0比5的落後情況下,這時,我要冷靜,不要衝動,要發現對手的落點,主動出擊,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勝利。只有這樣子,我們才能全面發展,長大後為社會做貢獻,幫祖國出一份力。

讀《三國演義》有感15

《三國演義》是一部優秀作品,讀後感想頗多,不能一一記敍,只對三國曹操印象頗豐,不能全方面俱寫,只覺得原創者對三國曹操的幾次敗戰寫的很讓人意猶未盡,那就是濮陽市攻呂布之時,宛城戰張繡之日;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雲長;割須棄袍於潼關,奪船避箭於渭水,可謂是數不勝數。這幾回戰爭,曹操的確敗得慘,可是曹操或者就地反攻,或者捲土重來,可謂是屢戰屢敗,且大戰以後一定會大笑。

這在這其中赤壁遇周郎,華容逢關雲長是三國曹操敗得最蒼涼的.狀況下。火烤以後,逃亡道上又值大雨傾盆,這更是火厄盛時遭水厄,寒風刺骨,人困馬餓,死傷無數。八十萬精兵,基本上片甲不留。曹操卻讓人出乎意料地不斷大笑,説對手缺謀少志。小説txt戲劇性地一次次分派笑口未停,便有伏兵衝出,殘兵敗將經常被殺的落花有意。

山窮水盡之時西楚霸王項羽也許會歸鞘處斬,此外被燒了一場的三國劉備,竟一蹶不振。曹操卻大笑不僅,不改奸雄本色。直到狹路逢關雲長,當他來的時候也不坐下來等死,他明知道關雲長是為人正直的人,便死纏爛打地為關雲長講訴那時的恩義,終於虎口脱險,也沒忘掉其哈哈大笑。

唸完了《三國演義》,縱覽左右,我最喜歡曹操,由於曹操這類在挫折中的堅強不屈信念,幫我留有了珍貴的精神財富。我愛三國,我愛曹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