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讀後感3篇

來源:文書谷 1.64W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讀後感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讀後感3篇

國學讀後感3篇1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現在就請你跟着我們一起進入這詩歌的世界吧!

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讓我在這很美好的春天裏感受別一樣的情懷。古代的詩人們也寫了不少讚美春天的詩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説《詠柳》、《早春》等等。《詠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於春天的讚美之情,借柳樹來抒發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了剪刀,多恰當的比喻啊!

我不僅瞭解了春天的詩歌,而且也學到了不少夏天的詩歌呢!就説《小荷》吧,詩人把初夏到來的時候寫的惟妙惟肖。荷花剛開始的時候在詩人筆下變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剛剛開的時候樣子。

夜晚來臨,月亮也隨之出來。讓我們來看看詩人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吧。《中秋月》、《關山月》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歌。讓人感覺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麗。

“聖賢千言萬言,只是教人做人而已。”儒家學説為何尤其關注怎樣做人的道理及其人生哲學、人生智慧的問題呢?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錢遜教授認為,孔子表現出了極其深邃廣闊的眼光,他所提出和回答的問題,不僅超越了一朝一國、一姓一君的保國安邦的狹隘眼界,也超越了君民關係的思考,面對禮崩樂壞的亂世,孔子思考的是人和社會發展的根本問題。“政者正也”、“為政以德”的思想,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治國理念,而且首先是對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深刻認識。孔子認為,社會的安定、國家的穩固,基礎在人,不在物;社會和國家的治理,實質不是管制,更不是鎮壓,而是“正”。使社會秩序和人心走上正道;治理的手段主要不是強制,而是教化,恃德不恃力。孔子從人出發,立足於人的完善,把治國平天下的希望建立在人們“有恥且格”的基礎之上。在孔子的思想中,人是一切的主體,人的完善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

總之,國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讀後感3篇2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總有人説道家無為的思想消極,曾幾何時,我也有此觀點。然而隨着年歲日長,卻迷上了這種“道法自然”之感。雖説“人法地”卻沒有誰可以憑藉自身慾念得到一切美好。

人生在世不過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瞬,唯有天道循環,周而復返。當初老子羽化,有人僅在他的靈堂乾嚎三聲,卻道出:“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時間不因我們的執念或走或行,我們在成長,身邊的人也在老去,每個人都有終結之刻,傷心固然,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我們且行,且負着逝者的心願走向更遠處,此是無為,卻又為人而生。

生命之火不熄,生命卻依存在自然中。壹其性,養其氣含其德,以通手物之所造。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無隙,故物莫之能傷也。

日復一日,我能看見的總是迷霧重重,少時的藍天早已不見,從一千零一個明星黯淡的夜晚醒來,我能感到“道”的低吟。那是一種苦難,道常無名,樸雖小,我卻當它是天地自然。“人定勝天”一語不假,勝了“道”卻也失了美好。人對物質的`慾念籠罩在每一寸土地上,我亦有欲,我卻願無為。

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嘗隨人。

我深信着這“人愛我,我必愛之”的自然本性。我妄測這幾年蜀中多震,莫不是皆出於三峽落成,滅種絕族,水屯地陷?

學習中,我也始信“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今時許還是無所為,然“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盡吾力,行是無為而目的在全有,無為而無不為,或許漫漫人生路,我的“道”也可有成。

論道,我淺悟無為。

追尋“道法自然”,“無為”是途徑,其表現從積極有為的逆向入手,遵循柔弱順從,處後謙下的“因循”原則,即是“弱者道之用”。但這決非真正的退卻,而是以屈求伸,以柔克剛。我欲無求,爾後則可“死生驚懼不入手其胸”,如此,終有一天,無論攀頂,抑或墜落,我終將“清靜無為”,與未來美好一同存在。

國學讀後感3篇3

學習國學可以提高自己的素養。“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獲得完善的知識,只有用知識武裝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談家國天下。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再遠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沒有實現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識能夠讓你更懂得怎麼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們要做的不是發怒不是指責,要從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個短期和長期目標,放在一個最顯眼的位置,能夠時時的看到,這樣你就能比較容易的實現目標。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

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脱。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