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3.62K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秋節》教學反思

《中秋節》教學反思1

雖然接觸宣傳畫課程已經有一個多學期了,但是以往都只侷限於聽課,自己執教今天是第一次,雖然前期準備很充分,也借鑑了很多同事的經驗,但在實施過程當中還是發現存在很多問題,存在很多困惑。

本次活動,我事先尋找了很多關於中秋節的宣傳圖片,還找了一些全家團圓過節、買月餅、吃月餅的圖片先讓幼兒進行欣賞,目的在於讓他們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瞭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在欣賞過後,孩子們對於“團圓”這個詞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印象卻不深刻,他們對於中秋節的概念還是停留在吃月餅,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經驗,對於團圓,由於全家人一直以來都在一起吃飯,本地人沒有特別的慶祝儀式,也沒有整個家族的人一起吃飯的習慣,所以孩子們還是很難理解,因此後面的宣傳畫製作環節也被侷限了起來,內容僅僅限制於全家一起賞月、吃月餅。

在幼兒自制宣傳畫之前,我先讓他們觀看了我尋找的一些關於中秋節的宣傳圖片,讓孩子們尋找這些圖片的共同特徵——滾圓的月亮,結果孩子的注意力卻被其中幾張圖片上的嫦娥所吸引,話題轉到了嫦娥的身上,雖然在我的引導下回歸正題,但是還是有孩子對嫦娥念念不忘,影響了後面的創作活動。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把自己講的內容畫出來,我揣測了孩子的心理,事先準備了一些人物簡筆畫:抬頭賞月的人、吃月餅的人、圍坐在桌子旁邊吃飯的一家。考慮到時間比較緊張,這個環節我只是出示了這些簡筆畫,並沒有進行示範、講解,當然有一部分原因也是怕示範後,孩子會畫得和我一摸一樣。雖然我還進行了語言的提示,讓他們也可以根據自己所説的內容進行宣傳畫的創作,但在孩子們作畫的過程當中我發現,他們基本上都畫了我所示範的這三種類型,而且他們所繪畫的'人物形象完全停留在自己原先的認知上,抬頭、吃、坐的動態基本上都沒有表現出來,有些孩子的人物形象居然還是停留在蝌蚪人,教師的範畫不僅沒有發揮作用,而且還框住了孩子的思維。

這使我非常迷茫,到底應不應該出示範畫?在出示範畫後需不需要仔細地講解?思考再三後,我覺得範畫還是應該出示,對於孩子們現場所説的其他內容,最好也能夠用簡筆畫的形式畫出來,這樣一來,孩子們才能夠將自己腦中的形象以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出示範畫後,我覺得教師可以進行簡單的講解,並且提出作畫的要求,到底可不可行,要在下次活動中進行實踐。

《中秋節》教學反思2

本課是學生入學以來接觸的第一篇短文,和以往不同,本課重點是隨文識字。而且要對文章要初步認知。

1.對自然段的認識

其實從學生開始學習閲讀時,接觸最多的就是段落,由於本課是新單元的第一課,與第五單元的詩歌教學相比,識字的載體換成了文字更多,內容更具體豐富的文章,所以有必要讓學生從明確文章段落的結構和組成入手,先學會從整體上把握全文或全段內容。運用標點(。?!:"")認識一句完整的'話,能正確分辨一段中有幾句話組成。

2.抓住文章第一句話進行説話訓練。

"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家人在花園裏看月亮。"時間:中秋節的晚上,地點:在花園,人物:我們一家人。在做什麼:看月亮。這是一句典型的句式,抓住這個句子,讓學生進行説話訓練。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習作訓練。起到了作用。

3.初步認識"比喻",並學會運用

本課中有兩處比喻出現:"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也是個大月餅"。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感受,乃至學回運用,達到訓練的目的。例如:學生有的説,天上的月亮就像一個香蕉。天上的雲朵就像綿羊。等等。

4、又又結構詞語的積累運用

開學初,我們學習了AABB式的詞語,本課出現了"又大又圓、又香又甜",引導學生認識這種新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