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03W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

《故都的秋》這篇文章講過好多次了,以前老是跟着教參跑,一直找不到要點和特色,這次似乎有些新發現。

對於學生來説,《故都的秋》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文章傳遞的美感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審美經驗有較大的距離。最大的難題在於“悲涼”與“衰亡”如何成為一種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課前就把教學目標定為“體會另一種不同的美,填補學生某些審美經驗空白”,也就是要以“美、審美、審美修養”為切入點。

“美”經常主觀的,這就需要從理清寫景狀物散文的“物-我”關係入手。通過作者所選擇的物象及其特點來考察作者所追求的美的特點,並以此體察作者心靈世界。方法有兩點,一是宏觀上的,要“把握結構、理清思路”;一是微觀上的,要“品味語言、領悟感情”。

宏觀把握相對容易,因為這篇文章本身結構比較清晰。全文14段,首尾兩段分別互相照應,構成一個圓形結構。中間10段具體描寫秋景,分別寫“秋晨、秋槐、秋蟬、秋雨、都市閒人和秋果”。第12段的議論、抒情是在對秋的具體敍述後自然引發的,歸入前一部分應該比較合理。

微觀的文本細讀主要兩個層次,一是語言形式與情感關係方面的,一是景物與情感的關係方面的。

語言形式和情感關係方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告訴我們,“語言是思維的物質外殼”,不同的語言形式往往是不同情感的某種隱喻或表徵。比如首句“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是一個變式句。常式句表述為“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這樣的變式使得作者的情感得以強化。再如“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一句。這裏有一種強烈的對比在裏面,一方面“從杭州至青島”、“更要從青島上北平”把他的行蹤敍述得很“囉嗦”;費盡周折無非是“不過想品味秋”。費盡周折的行程,原來只為了一個小小的目的。強烈的對比,也就突出了作者對於“秋”的極大嚮往,極大的嚮往也就傳遞出作者對秋的深深感情。文章中還有其它諸如此類的表達,引導學生體會這種表達對於提高他們對語言的敏感度是很有好處的。

“景物與情感的關係”是寫景狀物散文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對於學生來説,一般的景物容易理解,而有特點、個性化的景物與感情的關係就不好理解了。這篇文章寫所的景物都不是一般的,而是個性鮮明的,比如“破屋”、“秋草”、“落蕊”、“衰弱的蟬聲”等等。所有這些景物不僅僅如作者自己説的是“悲涼”,它們更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衰亡”或“即將衰亡”。現實的景物是連續不斷的,之所以要選取這些景物,肯定是這些景物與“我”的內心有某種的契合。而“我”首先是生命的存在。所以,我們普通人都會讚美生命的生機蓬勃。可是,這裏卻是嚮往“悲涼”和“衰亡”,“悲涼”、“衰亡”倒成為一種美了!對於學生來説是個大問題。

從道理上説,我們對於美的體會,或者我們之所以會認為某種外物是“美”的,肯定是這種外物引起了我們內心的某種滿足和愉悦。前文説過,一般情況下“美”是主觀的。但這種主觀是表面的,實則是客觀的。這種客觀性説明,文章所寫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與全人類的某種情感相契合,否則這篇文章也就不會引起大多數人的共鳴。孫紹振教授分析這篇文章時有一句話:“凡屬於生命的景象都有感悟生命的'價值。生命的蓬勃自然可以激發內心歡愉的體驗,直面生命的衰敗,啟示生命的週期,逼起悲涼之感,也是一種生命的感受。”這的確非常有道理,衰亡也是一種生命的啟示,讓我們去體會生命的存在。但我覺得似乎還不夠,所以便引用弗洛伊德的學説。他認為人有兩個基本的源動力,不光有“求生”的本能,還有“求死”的本能。也就是説,在人的潛意識中都存在着某種“求死”的傾向,而這裏的外物的衰敗恰恰激發了人的這種意識,讓我們的“向死”的本能得以某種程度的滿足,也就引發了美感。當然,這一點對於學生來説,可能是太難了。

從教學設計的角度看似乎是挺合理的,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困難。我們可以用三種層次來判斷學生對文章的把握程度:一是內容的把握,一是情感的理解,一是美感的體驗。前兩個問題比較容易解決,也是一堂語文課要求全體同學都應該達到的目標;但第三方面卻非常不容易。隨便從文章中挑了幾個詞,我相信很多同學都不能深切體會(是“體會”,不是“理解”)到那種感覺。比如什麼是“清”,什麼是“悲涼”,什麼是“落寞”?為什麼這些感覺是一種美?曾經體會到這種美感嗎?能不能假設一個情境來體驗體驗?確實好睏難,我相信一般人都覺得不容易。而這些地方恰恰是最為重要的東西,也就是一種文化的、藝術的感覺。我總認為,語文難的地方不在那些“實”的知識與能力,而在於這種“虛”的思想與情感。當然,這種虛的藝術感覺需要有一定的知識與能力的奠基,是不斷“薰染”出來的。所以得一天一點積累,一天一點感悟,得慢慢來,急不得。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2

雖然《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以寫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難度就變小的多了,《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王清釵。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貫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學理念,採用由“感受”到“領悟”這種漸進發展層次,通過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散文的語言,並通過語言感知作品中呈現的物象,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首先我讓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

接着設置五個總綱性問題:①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②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説説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③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⑤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學反思《《故都的秋》教學反思——王清釵》。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創新是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賦予教育的品格與內涵。它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挑戰,它要求我們關注每個生命質量的提升,關注每個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新時代的教育需要我們重新定位教育的價值追求,從教育方式到學生的學習策略,從師生關係到同伴關係,都需要有助於具有自主、合作、創新精神與品格的人的充分發展。

確立這一新的教育觀念,將有助於我們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自覺反省、檢討我們以往的教育,有助於我們只爭朝夕地克服應試教育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壓抑,對創新能力的摧殘,對創新型人格的蔑視,有助於使素質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確的方向,有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到實處。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3

首先我從題目切入用問題引導學生對本文的理解,本文題目是《故都的秋》,那麼“故都”是指哪裏呢?學生們七嘴八舌的是“北平”即現在的“北京”。我又進一步提問,那為什麼不叫“北平的秋”?學生們也是眾説紛紜,我又進一步提問,這裏邊的“故”是什麼意思?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本文題目便已經含有作者的情感傾向。

接着我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認為北國的秋的特點是什麼,請從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很快學生就找到了,並概括為“清、靜、悲涼”。我又問學生,作者是北平人嗎?很快有同學説“不是,是浙江富陽人,而且文中也説他是從浙江趕過來的“。那麼作者為什麼不寫故鄉的秋,反而要寫故都的秋,作者認為故鄉的秋怎樣?學生很快找到,並概括為“慢、潤、淡”。

現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本是想寫北國的秋,為什麼還要提到“南國的秋”?有學生知道説是用了襯托手法。我説對,那麼什麼是襯托呢?襯托包括正襯和反襯,現在大家想象自己是一個導演,在你的作品中要突出一個女主人公長得漂亮,分別用正襯和反襯兩種方法,你會怎麼做呢?這時學生都來了興致,各有想法,但是我發現,大家對反襯較瞭解,但是正襯就有點模稜兩可,找了幾個學生説的也不是很恰切,然後我引導學生想象,大家是不是看過某些舞蹈表演,先出來一些漂亮女子,然後再出來一個與眾不同的並且給予特寫,我們就會幹覺她很漂亮,先出來的那些女子已經很漂亮了,但後出來的那個比他們還漂亮,這就叫正襯,那麼反襯怎麼做呢,就像大家説的,在你想突出的美女旁邊放上一個“如花”,一下就凸顯出這個美女的漂亮了,這就叫反襯,而且大家以後在看一些影視劇的時候注意一下,尤其是青春偶像劇,為了凸顯男女主角的帥氣和漂亮,總要找幾個丑角在裏面陪襯着,就是這個道理。當我講完這個事例之後,發現學生眼中有了瞭然的神色。

然後我又引導學生思考作者認為北國之秋是“清、靜、悲涼”的,那麼北國之秋從那些的.地方體現了這一特點呢,作者又選取了那些景象,請大家從文中概括出來。

引導學生概括出作者記敍的五種景象(小院秋晨、秋槐落蕊、秋蟬嘶叫、秋雨話涼、佳日秋果)和一處議論。共同構成了分寫的部分。

最後兩段作者又在對南北秋的感受的對比中直接抒發了對北國之秋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故都的秋》我只用了一節課時,卻講了這麼多東西,無疑是不妥當的,但是時間實在是有點緊,所以只能壓縮現代文的時間,從而將更多的時間放在詩歌和顧問閲讀上,有的老師甚至跳過第一單元散文而直接學習第二單元的詩歌,結果是人家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反而較高,沒辦法,學生在現代文閲讀上很難拉開距離,差距主要是詩歌和文言文,但我又捨不得將這麼好的文章放棄,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導學生入門,讓學生自己體會。但又不能耽誤太多的時間。以後一定會不斷探索,爭取既讓學生能夠在應試中取得高分,又可汲取到中國文化中的精華,培養自身的文化素養。“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4

郁達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非常優美的散文,作為中學階段的文學鑑賞教學,既不能像大學的文學課那樣進行教學,也不能只把它當作語言學、文章學的例證來進行教學,真正的文學鑑賞教學雖不排斥對作品語言的揣摩,對篇章結構和寫作特點的學習,但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和實現文學的社會作用,給學生的情趣、才華、品質和思想造成一種優良的深遠的影響。它既要落實語文課聽説讀寫的基本目標,又要志在長遠,給學生一塊感受生活、體味人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的園地。在《語文課程標準》中,首先就明確了語文課程的性質和地位,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就是説,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使學生逐漸掌握語文工具的過程中,同時受到文化、文學、思想、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貫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學理念,採用由“感受”到“領悟”這種漸進發展層次,通過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散文的語言,並通過語言感知作品中呈現的物象,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記得上這一顆時也正值秋天,當時的環境使學生能很快地進入教學情境。我用了一個課時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散文進行鑑賞。開篇的音樂和我的聲情並茂的導讀奠定了良好的課堂氛圍,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鑑賞慾望。學生們爭先恐後起來,課堂不時碰撞出火花,一些不愛説話學生也搶着發言,氣氛相當活躍。教師的真情獨白深深的打動了學生,贏得全班熱烈的掌聲,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整個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過這次教學,我思考着在高中的散文教學中,如何通過美讀引導學生鑑賞,如何在文學作品中感受人文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品質等,探索出高中語文新的教學模式。我的幾點思考如下:

一、在自主學習中注重美讀

詩人荷爾德林曾説:“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語文教師最大的職責應該是讓語文與學生的生活對接,讓語文活動成為學生的精神活動,讓語文的詩意充盈學生的瑰麗人生,提升學生的生命品質。而語文教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永不落幕的舞台,每一個教師都可以找到最適合於釋放才能的契機。我認為,美讀可以點燃學生介入語文的熱情。美讀是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也是獲得文章美感的主要途徑。它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入於眼,出於口,聞於耳,記於心,使文中的人、物、情、景躍出紙面,形成學生的立體思維,從而感受到審美對象的美。王尚文先生在《語感論》中對美讀有過確切的詮釋:“美讀就是用心地讀,只有當學生的心靈完全沉浸於言語作品時,聽讀類的輸入型語感圖式就可以得到開拓與改造”。

在教學實踐中,老師們往往忽略了教師的美讀的示範、感染作用,而只僅僅通過錄音材料,或個別朗讀較好的學生的表演來點綴。而我在教學中,強調了教師的美讀。在精心挑選的貼近課文感情基調的背景音樂的烘托下,我富有感情的對課文片斷的朗讀,很快感染了學生,使學生進入到文章營造的氛圍裏,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每個個體再獨自進行美讀,就能初步體驗到文章的精微與高妙之美,為後面的探究創新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在合作探究時,將“品”與“讀”結合。

當然這個讀不僅僅是單純地教師的讀、學生的讀,而是通過大家的合作學習,將“品”與“讀”結合,將品析景物,揣摩語言與學生的美讀結合起來,這是一篇寫景抒情散文,如何欣賞其中的景物描寫,我選擇了從審美的角度讓學生品賞出景物描寫的精彩細膩。學生通過個體品讀,歸納出那一幅幅北國的秋景圖,都是作者調動了各種感覺來描寫的,給讀者以各方面的美的感受。所寫之景,都是作者的生活經歷和真切感悟,都是故都有代表性的,具體而形象,能喚起大家豐富的想象。我改變了用提問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而是鼓勵學生,讓他們合作探究,喚醒他們的主體意識,讓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自主性、創造性充分釋放。他們通過品讀,抓住某些關鍵詞語、句子品析作者筆下的秋,並融入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學生有了深入的理解,獨特的感受,再讓他們自己美讀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樣,品一品,讀一讀,在品中推動朗讀,在朗讀中加深品味。課堂氣氛開始變得活躍起來,大家爭相起來談看法,談體會。這裏的發言,沒有固定的模式,標準的答案,有的是一個百花齊放的舞台,每一個個體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發展,就連平時特別膽小説話就臉紅的一個女生居然兩次主動舉手和大家交流,當時確實給我一個驚喜,同學們也都投之以欣賞的目光。教學中這種給老師、給學生的異外驚喜,也是推進學生自我主動發展的潛在動力。而另一位同學對落蕊圖的細膩體驗以及她感性、動情地對她所喜歡的幾個句子的美讀,贏得了全班同學熱烈的掌聲,形成了這節課的第一個高潮。

三、感受人文精神,培養創新品質。

在這篇散文中,郁達夫從生活中體驗到許多悲苦與憂愁,但是他沒有徹底消沉,而是依然懷着一顆追求真善美的心靈,以審美的心態和眼光來觀察故都的秋景,看到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美好的'一面,表現出作者的人文關懷。學生通過品讀,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新見,在這種氛圍中,他們不僅能理解作者對故都秋的那份美好情感,感受到作者從文中體現出的人文精神,更為可喜的是,他們由此延伸開來,有所發展、創新,結合自己的生活,談到了對作品的獨特見解,甚至有不同於文本的聲音,儘管有的觀點淺顯甚至模糊,但它們都是學生的真實情感體驗,是創新精神的萌動。課堂氣氛的輕鬆自如,為大家敞開心扉提供了機會,就是平時對語文不是特感興趣的幾位男生也爭取到發言機會,談到自己對秋的感悟。這種氣氛特別容易讓人激動,也營造了師生互動、對話的平台,我也即興談到了自己對秋天的感悟。伴隨着我的生活經歷和真實感受,我忘情地流下了眼淚,全體同學為我的真情所感染,報以熱烈的掌聲,形成這節課的第二個高潮。這是我始料不及的,因為這一環節事先沒有準備,也無法準備,當時我特別感動。

劉勰説:“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當教師與學生一起深入作品之中涵詠品味,受到感染的時候,當師生的思想感情與作品的思想內容融為一體,並進而引發新的聯想,迸發新的靈感,產生新的感悟的時候,語文課就會成為師生互動的學習過程,共度的情感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打開感情的閘門讓人性化了的生活款款步入我們的課堂,讓真情在我們的課堂恣意流淌,所到之處,必將鮮花盛開,風光無限。

回顧這節課的教學,還有很多的不足和遺憾,但它體現了我在平時教學中的一種執着,即希望在課堂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師生合作探究,從而達到一種完美的教學境界,為此,我一直追求着。在我看來,完美的教學必定有兩個不可或缺的條件,那就是深刻與真誠。所謂“深刻”意味着能夠給學生匠心獨運,別一洞天之感,能夠喚起學生的驚異感和想象力,能夠使學生茅塞頓開,豁然開朗。當然,所謂“深刻”總是相對的,這首先需要教師對教學對象有充分的瞭解,使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學生的努力可以達到,即“跳起來就可摘到桃子”。而所謂“真誠”,意味着師生之間坦誠率直,彼此都盡情地表露瞬間的感悟和態度,意味着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出自內心真實的感受,所表達的一切都是從心靈深處流溢出來的切膚之感,沒有故作姿態,沒有“為賦新詞強説愁”的無奈與空洞,有着自然、真切與和諧之美。實踐證明,當老師以真誠的自我對待學生,坦率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思想、情感時,學生就會敞開心扉,説出自己的真實思想和感受,真正做到心心相印。師生之間這種以誠相待,彼此不斷進行各方面、深層次的溝通和交流,促進了教學生機勃勃地開展。我相信,學生一定能從中感受到人性之美、人倫之美,人道之美;感受到理性之美,科學之美,智慧之美;感受到人類心靈的博大與深邃,人類所創造的文化的燦爛與輝煌;一定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柔情,對未來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樂觀、正直的期待,能以新的眼光審視生活,洞察人性物理。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創新是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賦予教育的品格與內涵。它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挑戰,它要求我們關注每個生命質量的提升,關注每個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新時代的教育需要我們重新定位教育的價值追求,從教育方式到學生的學習策略,從師生關係到同伴關係,都需要有助於具有自主、合作、創新精神與品格的人的充分發展。

確立這一新的教育觀念,將有助於我們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自覺反省、檢討我們以往的教育,有助於我們只爭朝夕地克服應試教育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壓抑,對創新能力的摧殘,對創新型人格的蔑視,有助於使素質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確的方向,有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到實處。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5

1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以情馭景的寫法

2.聯繫寫作背景,體會作者在秋景中所寄託的感情

3.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4.根據自己的主觀色彩,有意識地選擇幾處景物,寫幾個片段

2學情分析

本文是寫景抒情散文,學生閲讀時並無多大理解上的障礙。通過誦讀,主要讓學生感悟作者圍繞中心調動景物的高超技巧,在欣賞品味作者營造的優美意境的同時,借鑑作者多變的描寫手法。

3品味語言,體味情景,把握作者是怎樣將“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評論(0)新設計

一、題解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結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歷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並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三、創作背景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雲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寫於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複雜的感情。

三、重點字詞

潭柘寺zhè拓本tà開拓tuò椽子chuán掾吏馴鴿xùn落蕊ruǐ平仄zè橢圓tuǒ頹廢tuí房檁lǐn細膩nì廿四橋niàn混沌hùndùn混水摸魚hún

四、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後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嚮往。

2、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靜觀圖

秋槐落蕊圖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敍秋蟬殘鳴圖議論

秋雨襲人圖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秋果絢爛圖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五、學生討論並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為什麼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六、寫作特色

1、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2.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3、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教學活動活動1【活動】學生分組討論

討論上文列出的5個問題,並展示成果。

2故都的秋

課時設計課堂實錄

2故都的秋

1第一學時新設計

一、題解

“故都”表明描寫的地點,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確定描寫的內容,題目明確而又深沉。作者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結合在一起,使秋就有了深沉的歷史意味和厚重感。

二、作者簡介

郁達夫(1896—1945),現代作家。浙江省富陽縣人。1913年留學日本,曾廣泛涉獵外國文學,深受近代歐洲、日本各種社會思潮和文藝作品的薰陶。1922年回國,從事文學創作活動,與郭沫若、成仿吾等組織了“創造社”,並曾在北京大學、武昌師範大學、中山大學任教。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抗日戰爭爆發後,赴武漢投入抗日救亡運動,併到新加坡積極宣傳抗日。後流亡到蘇門答臘。1945年9月被日本憲兵祕密殺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説《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個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舊社會的罪惡,向封建道德大膽挑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帶有頹廢情緒。散文以遊記著稱,情景交融,文筆優美,自成一家。出版有《達夫全集》《達夫散文集》《達夫遊記》《達夫日記》《郁達夫選集》等。

三、創作背景

從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達夫用相當大的精力參加左翼文藝活動和進行創作。由於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威脅等原因,郁達夫從1933年4月由上海遷居杭州,1936年2月離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這段時間裏,他思想苦悶,創作枯竭,過的是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並花了許多時間到處遊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排遣現實帶給他的苦悶和離羣索居的寂寞。在遊山玩水的過程中,寫了許多遊記,這是他在這段時期創作的主要收穫,為我國現代遊記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34年7月,郁達夫不遠千里從杭州經青島雲北平,再次飽嘗了故都的秋“味”,並寫下了優美的散文——《故都的秋》。本文寫於1934年8月。1933年至1936年,作者受白色恐怖的威脅,從上海遷居杭州。“撤退到隱逸恬恬的山水之間,思想苦悶,創作枯淡”。他過着一種閒散安逸的生活。學習這篇課文,“要理解作者當時的處境,認識作者滲透在作品中的那種思想感情的合理性。”正確地認識作者通過描寫“故都的秋”所表現出來的複雜的感情。

三、重點字詞

潭柘寺zhè拓本tà開拓tuò椽子chuán掾吏馴鴿xùn落蕊ruǐ平仄zè橢圓tuǒ頹廢tuí房檁lǐn細膩nì廿四橋niàn混沌hùndùn混水摸魚hún

四、課文結構

(指導學生作疏理全文結構的訓練)

先依據練習的框架,作自讀。然後逐層提示如下:

全文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總起(第1、2自然段)

1、寫故都秋之感。清、靜、悲涼令人嚮往。

2、寫江南秋之感。秋味不濃不讓人滿足。

第二部分:分寫(第3—12自然段)

秋晨靜觀圖

秋槐落蕊圖鄉國有異,悲秋之感卻同。

記敍秋蟬殘鳴圖議論

秋雨襲人圖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別之處。

秋果絢爛圖

第三部分:總括(第13、14自然段)

南國之秋,色味不如北國之秋濃。

故都之秋,我減少壽命也要留住。

五、學生討論並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為什麼在文中多次寫到南國之秋呢?

寫南國之秋,是為了南北對比,以“南”襯“北”。作者以南國之秋的“淡”來襯托北國之秋的“濃”,以這秋的深味在南方“嘗不透”,來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對比,這樣南北對比、襯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 本文的“形”是什麼?“神”是什麼?“形”與“神”的結合點是什麼?

本文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風物,具體説就是那五幅秋色圖。“神”是讚美故都的自然風物,抒發嚮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遠的憂思和孤獨感。“結合點”是“清”“靜”“悲涼”。

3、文章描繪了五幅秋色圖之後,一大段議論,這段議論的作用是什麼?

從記敍到議論,這是從“形”到“神”的深化過程。這段議論,在前面記敍的基礎上,從理喻的角度,進一步讚頌秋,讚頌北國之秋。

4、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一段話?

秋色是這樣的好,祖國的美景是這樣的可愛,聯繫當時國家山河破碎、內交外困的現實,作者為了保住祖國美好的東西,“願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僅抒發了讚美、眷念故都自然風物的真情,也表現出了深沉的愛國之情。

5.文中寫“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息列索落”的雨聲,“緩慢悠閒”的人聲,同樣能給人幽靜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

這是運用了襯托的手法,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青天下馴鴿的飛聲”……等等,都是細小的聲音,能聽到這些細小的聲音,就能給人以幽靜的感覺,説明這個地方寂靜無聲。

六、寫作特色

1、以情馭景,以景顯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2.語言明白曉暢,簡潔清麗。

3、運用渲染、襯托的手法

教學活動活動1【活動】學生分組討論

討論上文列出的5個問題,並展示成果。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6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閲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進入審美藝術的殿堂,從而使學生體悟情與景之間的關係,掌握以情馭景,以景顯情的寫作手法進而學以致用。

但作為經典,《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

首先我先和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接着設置五個總綱性問題:

①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

②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説説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

③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

⑤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

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否則,就無法達到預設的教學目的。

“教育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絕非是一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着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能成為活的課堂。”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重在備課中多設想學生的接受能力,感受能力,多傾聽學生的意見,真正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7

儘管因為學生預習比較充分,整個課堂流程還算比較流暢,氣氛也還好,但是其實一節課下來,學生並沒有絲毫實實在在的收穫。

我是第五個上《故都的秋》,為了與眾不同,為了顯擺自己,我先想的設計,並儘量想保留這個設計,然後才想着用相關的`問題來填這個設計,然後改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思路而思路,本末倒置。而我認為,備一節課應該是這樣的(其實一直都知道,就是死性不改,就是喜歡求新求異,就是討厭跟別人一樣,一備課的時候就把這些忘得一乾二淨):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先把教材讀透,鑽研透,再根據學生的學情設定教學目標,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預設能達到這個目標的教學流程,難易一定要適中。而絕對不能因為自己靈光一閃,想到了一些自鳴得意的設計,為了遷就這個設計來設定教學目標。另外,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備學情,不能自以為有了很好的領悟,就想硬塞給閲讀領悟能力還不足的學生。如果知識不能自然生成,那更多就是老師的展示、填鴨,而這樣的課堂是沒有生命力的,學生也難有收穫。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8

非常倉促的備完課,很緊張的上完課,總算鬆了一口氣。現在靜下心來思考我的這節課,加上教研員的一番指導,頗有感觸。

《故都的秋》是傳統的散文名篇,在散文閲讀教學中有利於對學生進行審美鑑賞訓練,使學生真正步入審美鑑賞的殿堂。我將《故都的秋》定位為散文鑑賞課,課型為一節。教學時以學過的古詩文感受入題。再總提第一段使學生入境,美讀設置問題:文本描寫故都的秋的段落有哪些?總提五幅秋景圖。再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師生互動探究生成開放型課堂,始終以散文的文體特點為基點和生長點,通過品讀聯想、合作探究等方法進入散文的鑑賞層次。最後以第12段的議論提升思想,明確概括出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並引申出寫作背景。

縱觀整個上課過程,本節課有這樣一些優點:

第一,注重了語文學科的特點,從品味語言入手,去解讀全篇。體現了語文的語言性。評課的教研員老師説我這一點把握的不錯。

第二,注重了誦讀教學,通過誦讀加深對語言的感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身品味語言的`精妙。

第三,注重了課堂提問,激發探討興趣,促進引發多數學生積極的活動願望,有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並能促進人際活動,加強學生與其他同學的溝通與反應。

第四,注重了合作學習,學生在相互討論評價中共同提高,培養了學生的協作意識。能夠以對話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啟發誘導。

對教學流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為清晰的,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則課前學生基本沒有預習,對文本的內容不熟悉,傷感悲涼,憂鬱孤獨的感情不能較好的領悟。

二則課堂上品讀時間不充分,教學不循常規,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突然上多媒體體課,學生覺得很新鮮。看來我自得的設計“亮點”──直接進入描寫“故都的秋”文字部分,再進行瞻前顧後的文本鑑賞,學生不適應,學生習慣了逐段推進的鑑賞模式,這種突出重點段落的方式,學生仍然含混不清。

據此,我想教學時首先增設了兩個問題:① 誦讀一二自然段,思考: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各有什麼特點,先寫南國之秋用意何在?② 品讀最後兩段,運用比喻把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進行對比有什麼好處?解決之後,再進入課堂教學的主體部分,主要是讓學生帶着感情進行品讀,然後,結合前面的四個問題,明確劃分成四組各組一個問題,進行討論探究。

三則説五幅畫面的時候面面俱到,本來是想詳説三個畫面的,後來時間一緊,都是詳的沒有深入,略的講的有點羅嗦。評課老師也説出了這一點。我想今後上課我想嘗試新的方法,把第一個畫面講透講深,然後分四組讓學生分別討論餘下的畫面。真正能掌握鑑賞散文的方法。

再則高潮和收尾部分較為倉促,給人虎頭蛇尾之嫌,沒有受到精心設計的功效。發現還是自己太過理想化,“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的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教學是把雙刃劍,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有效的整合文本資源和學生資源,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尊重學生的獨特閲讀體驗,再據此設計教學,否則,我們的語文教學就會出現“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的跑堂課現象,無法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方式。

總之,我嘗試按散文文體規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學思想去組織教學,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這一點上有待於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現在靜下心來反觀發現,我的設計不符合職高學生的接受心理,沒有探究透徹,有人為拔高之嫌。

教育也是一個開放的、發展的體系,教學的模式決非是一個個條條框框的預設,倘若教師揹着框框進課堂,無論是教師自己還是學生個體,手腳都會被束縛,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課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9

雖然《故都的秋》距離學生實際生活較遠,學生在領悟上有一定的困難,但是以寫景散文的角度去理解,難度就變小的多了。

因此,我以文眼“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為突破口,結合背景資料,師生互動,以品讀,聯想等方式進入散文的鑑賞。在教學設計上,我始終貫穿着“自主、合作、感悟”的教學理念,採用由“感受”到“領悟”這種漸進發展層次,通過引導學生認真品味散文的語言,並通過語言感知作品中呈現的物象,深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陶冶學生的情操。

首先我讓學生一起理出文章的寫作思路:作者通過對故都的秋的思念、描繪抒發了對故都的秋的眷戀讚美之情。

接着設置五個總綱性問題:

①故都的秋最本質的特點是什麼?

②找出帶有色彩和聲音的詞語説説作者描繪的秋聲秋色有何特點。

③假如你是一個孤獨的漂泊者,面對如此冷清的秋色,傾聽如此微漠的聲響,你的內心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④北京有最富有暖色調的香山紅葉,有遊人如織的頤和園,作者寫沒有寫,為什麼?

⑤作者描繪了幾幅畫面?有什麼特點?從教學流程看,我覺得設計的是較有特色的,目的是較明確的,但並沒有完全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後和其他老師及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才意識到,一則課前學生預習的並不充分,對課文內容並不熟悉,感傷、悲涼的情感沒有較好的領出來;再則課堂品讀的時間不夠,學生沒能很好的進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之中,打亂了學生的接受心理,所以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並沒有想象中的那樣熱烈。

其實教材只是一個例子,對學生真實水平的關注才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我應該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以學生為主體設置教學,多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入作者所創設的意境中去,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與開放的思維。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自主、合作、創新是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賦予教育的品格與內涵。它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挑戰,它要求我們關注每個生命質量的提升,關注每個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新時代的教育需要我們重新定位教育的價值追求,從教育方式到學生的學習策略,從師生關係到同伴關係,都需要有助於具有自主、合作、創新精神與品格的人的充分發展。

確立這一新的教育觀念,將有助於我們站在時代的高度來自覺反省、檢討我們以往的教育,有助於我們只爭朝夕地克服應試教育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壓抑,對創新能力的摧殘,對創新型人格的蔑視,有助於使素質教育的推行有更明確的方向,有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落到實處。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0

《故都的秋》是一篇寫景敍事散文,是一篇經典文章。但由於經典往往距離學生生活實際遙遠,學生領悟其實質有一定難度。再加上本文是名篇,對我這個尚無教學經驗的新教師來説,教學壓力可想而知。

我前後講了三次《故都的秋》,均有收穫。

第一次講課時,我把知識與能力目標確定為兩個:1。學會文章“景”和“情”和諧統一的寫作特點;2。聯繫文中所寫的五幅秋景圖,進一步掌握散文“形”與“神”的關係。

我在講課時,先問學生心目中的秋是什麼樣子的,讓學生回答,後來又鑑賞了毛澤東的《沁園春長沙》和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兩幅秋景圖,讓學生感受秋的不同。這裏,學生的回答還是很好的。後來我讓學生分四個小組分析課文中描寫的五幅秋景圖:清晨靜觀、秋槐落蕊、秋蟬殘鳴、語後話涼、秋果奇景,每幅圖分別對應一個課件。在分析圖中景物時,打開一個課件讓學生根據教科書上相應的段落分析一個畫面,結果,回答問題的學生很少,氣氛有點沉悶,很多話都是我在自問自答,我心裏非常着急,當時只覺得自己問題問得不好,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感覺不到文章的美。

每幅圖中的景和景中所含的情都在我這樣的帶動下分析完了,課堂感覺生澀、空洞,淡而無味。自己分析這節課師生配合不默契的原因是自己準備不足。聽課老師的評價是導語過長,秋在人們的眼中一種是悲涼蕭瑟,一種是生氣勃勃,不用向學生提那麼多問題。造成生澀枯燥的原因主要在學生自己看段落找信息這一環節,完全可以將這種做法變為邊讀邊分析,讓學生充分體會文章,通過聲音、文字帶來的感受,學生就好去把握了。

此外,課件使用不熟練,出示得不及時,講完了段落以後才去看課件意義就不大了。再者,問題問得不清楚,比如秋雨圖,“秋雨怎麼快了”這個問題讓學生無法回答,要是問“秋雨的特點”學生就能快速總結出來,還有五幅圖不用每個都仔細分析,第一個詳細分析,其餘的讓學生自己分析就可以了。

根據評課的意見,我作了一些調整,還在網上找了課堂實錄,聽了一遍,重新做了課件,增加了一些詩詞,如王安石的“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歸來遲”和郁達夫的“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有助於學生理解和進入情境。這樣我又講了第二次。這次講課感覺比第一次強了很多,但課堂氣氛仍然不活躍,還是我説的多,學生參與的少,仍然達不到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

第三次講課我在組內交流後把本節課目標改為:學習抓住景物特徵描寫景色和以景顯情、以情馭景的寫作手法。重點分析抓住作者為何選這樣的景,這樣的景是什麼樣的,和情的關係是什麼。

講課時,整節課我按精心準備的設計有條不紊地進行,同學們也積極響應。然而,於博同學在回答清晨靜觀圖時,説出了這樣的一個回答:“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着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那日光是昏暗的。”讓我猝不及防,我趕緊讓學生思考,“同學們,他説的這個特徵,你們是否同意呢?”最後學生們幫他分析了,那日光更顯得秋是“清”的!這是在預設時我是沒想到的。在問到秋槐落蕊圖中哪裏體現了清、靜、悲涼時,學生孫博瑜找到了“掃帚的絲紋”,她説,“試想一下,我們走在大街上看見落葉剛被掃走,會有什麼感覺,是不是覺得有生命的東西沒有了,會有一種悲涼感呢!”

這時我用感傷的語調吟誦了幾句詩歌“無可奈何花落去”“花飛花謝花滿天”“流水落花春去也”!學生們都沉浸在了這種悲涼的氣氛中。本節課學生找到的景色準確,回答到位。我引導學生也能使學生知道該怎樣回答。師生之間有默契。但不足的地方是講課雖然很細,但有的地方挖掘還不夠深,如對作者喜歡藍、白色的牽牛花,而認為紅色最下的原因分析不夠,需進一步向學生説明的是因為紅色不符合作者的感情,所以他不選紅色,由此引申到我們在選景的時候要抓住符合自己感情的景色特徵去進行寫作這一道理。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1

這是一篇抒情味很濃的散文,有很多值得品讀的地方。

首先是,結構上首尾照應,迴環往復的特點,而且都是通過北國之秋與南國之秋的對比,表達自己對故都秋的嚮往、眷戀與熱愛。

其次,文眼句統領全篇,為全文奠定濃郁抒情基調的同時,每一幅圖上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清、靜、悲涼。

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有:通過題目揭示文體特點,抓住文章的情景結合的特點導入,通過對作者眷戀故都秋的句子的品讀,為這節課奠定了抒情的基調,能較好的引導學生把握結構特點和賞析景。

但也有很多遺憾:

首先,在把握首尾呼應的特點時,本來設計的是讓學生找到前後照應的句子,把握這篇文章就是從秋色、秋味、秋聲來體現情景與悲涼。這一點在上課的過程中被跳過去了。

其次,對於“靜”這一點,在教學設計的時候,我覺得清、靜學生可以體會到,悲涼有些難,但是文中的靜,不僅僅是環境聲音的靜,還有作者內心賞景的靜,從文中的細數和靜對可以體會的到,但是在學生體會到這幅圖給人的享受和舒適、悠閒與愜意時,應該讓學生進一步説説從哪些詞體會到了悠閒與愜意,學生自然能找到細數、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靜對着欣賞牽牛花,尤其是邊喝茶邊欣賞晨景,這是一個遺憾啊。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2

作為一篇典型的抒情散文,《故都的秋》的教學歷來受到高度重視,教師在教學思路上精心設計。但在對以往教學思路的反思中,筆者發現自己在教學《故都的秋》時所採用的教學思路有很大不足。

【教學思路的反思】

一、以往教學思路

1、導入。(從對作者生平及其作品在藝術上濃厚主觀色彩的簡介導入。)

2、整體感知:

⑴ 概括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總體感受。

提示: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⑵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過對故都秋的描繪,讚頌故都的秋景,抒發眷戀之情,表露非濃非淡的悲意。

3、精讀賞析:

⑴ 誦讀第一自然段,談談你對作者總體感受的理解。

提示:“清”“靜”是作者的感受,更多的是對北國之秋風物特點的概括;“悲涼”更多的是作者情感的抒發和心境的流露,要深入探討作者為什麼用“悲涼”來讚美故都的秋,從而體會本文濃重的主觀感情色彩。

⑵ 圍繞“清”“靜”“悲涼”,品味故都秋景。

① 用簡潔的詞語概括本文主要描繪的故都秋景圖。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輕掃、秋蟬啼唱、奇味秋雨、秋日勝果。

② 請選擇一幅或兩幅秋景圖品味賞析。

提示:從景物特點、描寫方法、情緒體驗、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個人心境及語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賞析。

4、質疑探討

⑴ 作者為什麼要寫南國之秋呢?

提示:主要目的在對比。

⑵ 作者為什麼插入古今中外寫秋詩文的內容?

提示:文化氣息,人文情懷,感秋情結,頌讚故都之秋。

5、拓展閲讀,深入品味。(略)

6、研究性學習。(略)

二、以往教學思路反思

1、“整體感知”環節規範性的設計非常恰當,但接下來的教學環節為什麼不是主旨分析(事實上直到最後也沒有主旨分析),而是圍繞感受賞析北國之秋呢?本文的主旨分析難道可有可無或居於次要地位嗎?

2、“精讀賞析”環節意在體會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情感的由來。但作者的情感不止有讚頌,還有嚮往與眷戀,那麼對作者這樣豐富的感情,其獨特感受就是周全的解釋嗎?其他的解釋,在以感受為精讀賞析中心的設置中會受到足夠的關注嗎?

3、“精讀賞析”環節之後是“質疑探討”環節,兩個環節都承擔與文本對話的基本任務。但很明顯,兩個環節在教學流程上缺乏自然的`邏輯聯繫。這不損壞了教學思路的流暢之美嗎?

【教學思路再設計】

基於前面的質疑分析,《故都的秋》可採用“線索式教學思路”,即以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情感為線,貫串全文各部分內容,從而完成整體閲讀,實現教學目標。

1、導入。(同前)

2、整體感知:

⑴ 把握本文主旨。

提示:通過對故都之秋的描繪,讚頌故都的秋景,抒發眷戀之情,表露非濃非淡的悲意。

⑵ 概括作者對故都之秋的總體感受。

提示: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⑶ 寫出作者對故都之秋的情感。

提示:嚮往──頌讚──眷戀。

3、情感賞析:

⑴ 嚮往:

① 作者為什麼對故都的秋強烈嚮往?

提示:身在異地,心感冷落,思念故都;古今中外秋文化及中國文人“秋情結”;南國之秋不及北國之秋。

② 作者是怎樣表達嚮往之情的?

提示:品味詞語(“也不過想飽嘗一嘗”、“在南方每到了秋天,總要想起”等);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的對比(南國之秋“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色彩不濃,回味不永”;北國之秋,姿多,色濃,意豐,味深。議論,抒情)。

⑵ 頌讚:

① 作者為什麼對故都的秋深情頌讚?

提示:摯愛故都;悲心與故都之秋交融;北國之秋給作者的感受很特別。

② 作者如何頌讚故都的秋?

提示:南國之秋與北國之秋對比;北國之秋對中國文人感受秋的深味的意義;有聲有色有味地描寫故都秋的景物。

③ 用簡潔的詞語概括本文主要描繪的故都秋景圖。

提示:庭院清晨、落蕊輕掃、秋蟬啼唱、奇味秋雨、秋日勝果。

④ 請選擇一幅或兩幅秋景圖品味賞析。

提示:從景物特點、描寫方法、情緒體驗、思想情感、生活情趣、個人心境及語言形式等方面品味賞析。

⑶ 眷戀:

① 品味本文最後一段。

提示:高度的深情的頌讚和深深的眷戀。

② 作者如此的眷戀,是否還飽含着別的意味?

提示:離鄉顛沛之苦,時局動盪之憂,內心落寞悲涼,追求理想生活等。

4、拓展閲讀,深入品味。(略)

5、研究性學習。(略)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3

昨天上課後沒有評課,但我知道很不理想。回來心情沮喪到了極點。上了那麼多次公開課,唯一這次還來了兩位校長來聽,偏偏上得死板僵化毫無生趣,不知那麼多關心我的人是不是要怒其不爭了,深感對不住他們。人生涼薄,因為愛惜自己,因為感激他們,我不敢懈怠,為此也難以放鬆,甚至比第一次試教的效果都要差很多。

今天上課讓學生們自己評了課,他們首先反省自己表現不好,這讓我覺得很愧疚。後來我請他們坦誠地談我自己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善的地方,他們談得很中肯,課堂的氣氛也比較熱烈和融洽,這讓我感到很欣慰。

對這次上課,我有幾點認識: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這個理念是很對的,只是因為孩子們長期習慣了灌輸,加上時間完全被擠滿,他們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真正實踐到位。我們的調整隻能是緩慢的.,漸變式的。

雖然反對做課,但導學案上的內容還是可以強調他們更好地落實,相關鏈接部分的內容需要提醒他們好好看一看。這樣一來,他們對於文章難點“悲涼”的理解會要好些。

一篇純文學重感悟的作品,對很多不太有語言感覺的孩子來説,有些勉為其難,完全放手是不行的,還是要做些示範,再讓他們舉一反三。雖然以前有過零散的指導,很多東西並沒有真正被他們吸納。

課堂沉悶,即算有再多的客觀原因,老師的設計、掌控和引導絕對是關鍵。充分尊重學生的看法是對的,但在恰當的時候要巧妙地往自己的方向上引導,點評和激勵是激活課堂的重要方法,也是最體現教者水平和能力的地方,這也是我有所欠缺的地方。

不能因為學生的表現不夠理想就亂了自己的陣腳,話語變得囉嗦,提問變得過於隨意。

旁人的很多意見都是有道理的,是很好的參考,但是不能全盤採納,丟了自己,也就沒了個性。一些準備了要講的自己認為精彩的內容,即使有些個人化,也還是不能因為時間匆促或者畏首畏尾而丟棄。

事實證明我最初的想法還是好一些,擬標題寫板書分塊賞析過於僵化了些。導學案的第二題問題提的也比較僵,改為“文中哪些地方突出了故都之秋的特點?請選取一兩處稍作賞析”,這樣會更自然一些。

十四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課堂比較寡言,不愛和不善表達,就我個人失敗的人生經驗而言,一個不善言談和交際的人第一是不那麼容易讓自己開心,第二是讓人有距離感,第三是講話難免失當,第四就是所謂不靈活吃不開,我該在這方面多提醒提醒他們。

《故都的秋》教學反思14

《故都的秋》一課已經上完了。這篇課文,從準備,到講授,到現在的總結我成長了很多。

總體來説,比較滿意。

我以秋的小篆字體導入,講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寫下的秋的感悟在ppt上展示,引起所有學生對秋的思考,展示時可以起到強化的作用。總體採用教師引導,學生主體探究的形式。先確定了北國之秋清、靜、悲涼的文章整體基調,然後展示問題,由學生分組解決。最後由學生分組派代表發言。探究了郁達夫筆下故都的秋的特點後,我們總結了寫景狀物的方法,就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最重要的。正好時值太原市冬天的第一場雪,我們的課文講完後,還剩下五分鐘時,雪越下越大了。我在這課的教學設計時,考慮到了天氣因素,因此我們做了一個寫雪的`訓練。先由教師展示兩個寫景片段,學生做仿寫。

但是在教授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的問題。

一、關於ppt。

在展示時出現混亂,因為我是採用的板書與ppt結合,所以就出現了顧此失彼的情況,有的在講述之前放的,有的在講述之後放的。尤其是清靜悲涼的部分。

課後,李老師給我提出了建議,幻燈片上儘量不要出現反應課文景象的圖片,會影響學生的想象能力。確實,語文要給學生以想象的空間,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喜愛小説勝過同名電視劇,小説能給人的想象與電視劇直白的表露出來是不同的。

二、關於預習

學生預習效果未檢測,應先早自習時候讀一下文章。

三、關於導入

導入的銜接不好,內容太多,超出了三分鐘,而且都很淺顯,甲骨文和小篆沒有解釋,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詞很突兀。

四、關於內容

1、蟬意象沒有講到位。蟬不僅代表憂愁,而且是高潔的象徵。

2、文眼沒有講清楚定義。

3、討論環節出現問題,首先設置不合理,師應先做引導分析第三段,學生回答後的點評也不是很及時。學生討論的效果不能很好的檢測。

4、散文要注重品味語言,聯繫生活實際。

《故都的秋》是我上的第一堂公開課,給我的啟示很多。教師的課堂藝術是要隨着教師對課文文本的解讀深度而慢慢提升的。希望我能夠改正現在出現的問題,提高我的教學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