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遊》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57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遊》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秋遊》教學反思

《秋遊》教學反思1

《秋遊》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敍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尤其是課文第二段描寫了秋天天空的美,白雲的變幻多端,文字優美,形象生動,便於學生理解與積累。在學習時我採用圖文結合,巧妙想象的方法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案例

師:誰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二段,其餘的同學邊聽邊想:你從這一段中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秋天的天空很藍,很大。

師:你真會讀書,從哪個詞看出了天空很大?

生:一望無邊。

師:請大家圈出這個詞,請大家想想看,你還知道什麼東西也是一望無邊的?

生:美麗的草原是一望無邊的。

生:藍藍的大海也是一望無邊的。

師:不管是草原、大海,還是藍藍的天空,都很大很大,大得看不到它們的邊,所以我們説——出示詞語:一望無邊

我們還可以換一種説法:一望無際 無邊無際

師:從這一段中你們還知道了什麼?

生:我知道了天上的白雲有時像一羣白兔,有時像幾隻綿羊。

看圖:仔細看圖,聯繫你的生活實際,想想看,天上的白雲有時還會像什麼?你能接着往下説嗎?“天上的白雲有時像……有時像……”

生:天上的白雲有時像一羣白鵝,有時像滿天飛舞的雪花。

生:天上的白雲有時像一羣羣白鵝,有時像一匹匹白色的駿馬。

生:天上的白雲有時像飛奔的大馬,有時像汪汪直叫的小狗

……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小語文教學要切實地對學生進行紮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發現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差,甚至對書上的一些詞句不能做到學以致用,靈活運用。

根據新課標理念,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充分利用插圖,聯繫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他們仿照課文“天上的白雲有時像……有時像……”展開説話,並鼓勵他們在説話時加上相應的動作,這樣一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讓他們的多種器官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激發了學習的趣味性,;二來讓孩子們通過對重點語句品讀感悟天空白雲的變幻莫測;更主要的是讓他們體會到用詞的準確,語言的優美,讓他們知道準確表達的重要性,從而知道積累語言並不是一件難事,就在我們平時的語文教學中,就在我們學習的每一篇課文當中。只要長此下去,學生的語言積累量一定會很大,而一直困擾我們的説話難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秋遊》教學反思2

《秋遊》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敍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心情。

1、課文具有以下特色:

抓住特徵,繪形繪色。作者抓住秋天裏天空的一望無邊,白雲變幻無窮的形態特點,以及稻子、高粱、棉花的色彩特點,繪形繪色。

2、情景交融,真切細膩。

寫秋景處處關情,字裏行間流淌着喜悦;寫秋遊處處涉景,由上至下,由遠到近,絲絲相扣。插圖與課文內容緊密配合,意境優美而生動。

接着,我順水推舟,指導學生“如果加一個開頭,和一個結尾,那這段話就非常優美了。”出示:( ),農田裏,稻子黃了,像( ),高粱紅了,像( ),棉花白了,像( )。真( ) !”雖然略有難度,但由於平時我比較重視説話訓練,學生説得還是比較好的,從他們最後寫的話中間,可以看出他們還是掌握了。甚至有學生寫出了:高粱紅了,像少女臉上擦上了紅紅的胭脂。

如果沒有平時閲讀的積累,二年級的孩子是寫不出這樣的句子的。

但我們也應清楚,低年級的教學重點畢竟還是識字、寫字,説話寫話的訓練應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材的特點,千萬不能主次顛倒。

《秋遊》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通過社會調查。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2、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經濟意識,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3、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1、通過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經濟意識,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和實踐能力。

2、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從而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課件、設計方案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課前播放歌曲《郊遊》,會唱的同學一起唱。

2、同學們,現在已經是秋天了,在這麼好的天氣裏,你最想幹些什麼呢?(學生回答)

3、那我們一起去秋遊好嗎?

二、新授

1、在秋遊前我們都要了解哪些相關的信息呢?學生自由談談。(板書:人數、包車、門票、遊玩項目及價格)

2、新橋幼兒園幼兒馬上要去秋遊了,在秋遊前收集了一些相關的信息,讓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信息。(電腦出示,打字聲引入,加深學生頭腦中的信息)

3、我們看到了這些信息,從剛才我們討論出的四個方面來分析。

4、首先我們來看人數,哪句話告訴了我們有關人數的信息。多少人?(板書:150人)

5、接下來看包車,哪句話有關包車信息?一共要包幾輛車呢?(3輛)你怎麼看出的?(150÷52大約3輛)一共需要多少錢?哪句話告訴我們的?你怎麼算出來的呢?(3×300=900(元))每人要花費多少錢呢?(900÷150=6(元))900是什麼?(共花費多少錢?)150是什麼呢?(實際去的人數)用共花費的錢去除以實際去的人數得出每人需要花費多少錢。

6、門票呢?哪幾句相關信息?你們選哪種?(團體)為什麼?(學生自由發言:滿足30人以上,便宜等)每人多少錢?(2元)

7、最後是遊玩項目及定價,我們來看一看。划船,每小時8元,4人一船。每人要多少錢?(2元)那如果你一個人去呢?一個人去乘一船,多少錢?(8元)你覺得怎樣乘坐比較合算?乘快艇呢?你們怎麼理解的?

8、看完這些相關的信息,我們來替新橋幼兒園幼兒來算一算。每人乘車和買門票一共要交多少元錢?(2+6=8(元))

9、用20元最多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同桌討論,回答問題。最多可以玩6個項目,正好20元。最少可以玩幾個項目,是哪幾個?同桌討論,自由討論。

10、如果你是新橋幼兒園幼兒,你準備向家長要多少錢?這些錢可以怎樣安排?(小組討論,學生自由發言)

11、剛才我們替新橋幼兒園幼兒做了秋遊前的計劃,現在我們再來看看他們都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相關的信息的?(電腦閃爍:人數、包車、門票、遊玩項目及價格)

三、活動設計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出去秋遊要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我們學校四年級的同學馬上也要去櫻桃溝去秋遊了。我們也要在秋遊前瞭解相關的信息。

2、我們在課前分小組瞭解了些信息,現在我們來彙總一下。

3、首先人數,多少人?(學生彙報,學生邊説,邊輸入到電腦中,約350人)四年級師生共350人。

4、包車呢?學生了解,有大客車和中巴車兩種。大客車最多可乘坐52人,每輛每天500元左右;中巴車最多可乘坐25人,每輛每天300元左右。你們選哪種?為什麼?(學生自由發言)那麼我們選擇大客車。一共要包幾輛車呢?(7輛)你怎麼看出的?(350÷52大約7輛)一共需要多少錢?你怎麼算出來的呢?(7×500=3500(元))每人要花費多少錢呢?(3500÷350=10(元))

5、門票呢?(兒童(1.2米以上):30元成人:60元團體(20人以上):35元)哪組去了解的?有三種,你們選哪一種?為什麼?(學生自由發言)

6、遊玩項目呢?學生説一説都去了解了哪些遊玩項目及價格。選擇一些同學們喜歡玩的並適合同學們玩的,打在電腦上。

7、同學們真有辦法,收集了這麼多的資料,一切準備就緒了,下面就是你們製作設計方案表的時候了,這要小組合作完成,看看哪一組的設計方案最好。好,小組合作開始。

8、下面就該是欣賞你們精彩方案的時候了,哪一組想先上來。請2到3組上來自己分析小組製作的方案表。有值得表揚的就發蘇州樂園的免費遊玩項目的門票。

9、還有哪一組想上來的,我們下課之後再來研討。

四、全課小結:通過今天的活動,你有什麼感受和體會呢?

開展秋遊活動必須定好地點、人數、核算好費用,在這次秋遊之前制定的計劃,我們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存在着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只要你認真仔細觀察,你就能發現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中,安排了情境導入,揭示課題;想一想,做好準備工作;議一議,進行合理分工。然後小組交流,全班展示。這樣,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探索空間,使他們發現數學的奧妙,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通過活動,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提高,課堂自然生成,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後的學習中能自主的學習,學習方法自然掌握。

《秋遊》教學反思4

《秋遊》課文描寫了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去郊外秋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樂心情。

上本節課時,我着力於引領學生從語言文字,從圖畫,走進秋天,感受秋天的美好,並適時地進行説話訓練。

第一處:

小黑板出示:幾朵白雲有時像一羣白兔,有時像幾隻綿羊。

我説:秋天的天空是又大又藍,小鳥在藍天中快樂的遊戲,幾朵白雲悠閒地飄呀,飄呀,一陣清風吹來,這些白雲就像一個個魔術師一樣,不時地變換着自己的模樣,多有趣呀!你能説説白雲還會變成什麼嗎?這時美麗的雲彩在孩子們的頭腦中變成了可愛的圖像:白馬、老爺爺的鬍子、山羊、騰飛的巨龍、棉花糖……白雲的千姿百態、變化多端,輕輕地在課堂上空飄浮着。

第二處:

出示:農田裏,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師述:我們剛才感受到了秋天的天空很美,秋天的農田怎麼樣呢?請看(出示圖)你能用一句話來説説秋天農田的景色嗎?

馬上,學生就想到了田野的顏色美:五彩斑斕、五顏六色、色彩繽紛等詞從他們口中蹦出!

接着,我讓學生給“黃”換詞,如:黃燦燦、金黃金黃、金燦燦、黃澄澄,再説説稻子黃得怎麼樣?像給大地鋪了一層金地毯。

對高粱、棉花,我也是讓學生先給顏色的詞換詞,再説説紅得怎麼樣?白得怎麼樣?學生説的都不錯,如:

高粱火紅火紅的,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

高粱樂紅了臉,像是一把把高舉的火炬!

棉花雪白雪白的,像天上的白雲飄落到了人間。

棉花雪白雪白的,像草原上成羣的羊兒在散步。

……

第三處:

農田很美,但是我和學生都不僅僅滿足於秋天的田野美,我們聯想到了果園的美,果園的芳香。

我出示句式:果園裏……

學生説到:果園裏,蘋果紅了,梨子黃了,葡萄紫了,石榴露出了笑臉……

這時,學生自然而然想到了成語:瓜果遍地、丹桂飄香,豐收在望,想到了兒歌《秋天到》、《果園大豐收》,都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

第四處:出示課文第四自然段,緊扣“開心”,讓學生説説同學們還會在草地上玩什麼?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説話。由於在一年級時有過這樣的訓練,學生説起來很容易,內容很廣,有聯歡會的,有大掃除的,有大課間的,自習課的,還有菜市場上人們的行動,一個學生還説到了小朋友上學時乘坐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活躍,説話能力在不斷提高!

總之,一堂課下來,學生的聽、説、讀方面的能力得到了訓練。本學期,市局將我們將二年級的研究重點定為寫話,要求我們積極進行“每天一句話(或一段話)”的教學探索,那我想我們教師首先要用好語文教材這本書,深入文本,開發教學資源,紮紮實實地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秋遊》教學反思5

《秋遊》一課文質兼美,從“秋”字落筆,着力描繪了秋天的美麗景色,以“遊”貫全篇,表現了孩子們的歡樂情懷,顯得切題切意。本文通過敍寫同學們在教師帶領下去郊外秋遊活動,描繪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現了孩子們沉浸在大自然動人秋色中的愉悦感受和歡樂心情。

第一次讀到《秋遊》,心裏就非常喜歡。景美、情美,文美,如詩一般,如畫一般。

全文四個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分別描寫了秋天的天空與田野的美麗景色,描寫秋天的天空時,突出抓住藍天“一望無邊”與白雲形狀變化多、奇、美的特點;描寫田野上稻子、高粱、棉花時,則抓住了它們色彩的特點,五彩斑斕,美不勝收。而第四自然段生動描繪了孩子們在草地上愉快嬉戲的情景,充分展現孩子們在大自然中自由快樂的心情。

如何讓孩子在閲讀課文的過程中感受秋天的美?感受語言文字的美?感受字裏行間情感之美?

在反覆研讀教材的基礎上,我設計瞭如下教學流程:

一是複習導入,主要是檢查文中相關詞語的.掌握情況,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特點。

二是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讓孩子聽課文朗讀的錄音,在聽的過程中瞭解秋遊的路線——課文寫作順序。

三是細緻感悟課文,逐節細讀,體會秋天的景色特點與秋遊時的快樂心情。其中,第一自然段扣住“涼”“郊”讓孩子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秋天的氣候特點以及把握郊外是怎樣的環境;第二自然段賞圖説話與讀文結合體會藍天與白雲的特點;第三自然段讀文與説話練習相融合,體會秋季田野“豐收在望、色彩斑斕”的特點;第四自然段利用文中插圖,引導孩子去切身體驗:你在草地上怎麼玩呀?心情如何?讓孩子的心真正進入文本,體驗情感。

四是整體朗讀,昇華情感。

同時,在設計PPT課件時,也充分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與課文特色,努力做到圖文結合,色彩鮮豔,童趣盎然,從而營造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孩子興趣,啟迪孩子思維,提升孩子能力。

下面擷取教學中的片斷來闡述一下自己本節課的收穫與思考:

師:讓我們繼續去秋遊吧,這次我們來到哪兒了?(出示田野的圖片)

生:農田裏。

師:是的,我們一起來到農田裏,看到了什麼呢?誰能來説一説?

生:農田裏,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師:(出示課文第三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生:齊讀。

師:你最喜歡什麼呢?誰來説一説?

生:我喜歡棉花。

師:為什麼呢?

生:因為棉花白。

師:嗯,連起來説説呢。

生:我最喜歡棉花,因為棉花白白的。

生:我最喜歡稻子,稻子裏有米,可以吃。

師:嗯,稻子可以讓我們吃飽肚子,很實惠。

生:我喜歡棉花,因為棉花白。

生:我喜歡高粱,因為高粱很鮮豔。

師:嗯,高粱的顏色是——紅紅的。

生:我喜歡稻子,因為稻子看上去金燦燦的。

師:好像……

生:好像是金子。

生:我也喜歡稻子,因為它是金黃色的。

師:剛才同學們説了這麼多,有沒有發現,農田的色彩可真——

生:多,鮮豔。

師:農田裏有——(黃燦燦的),有——紅澄澄的,有——白花花的。

師:(出示句式)誰再來説説呢?

生:農田裏棉花白白的,稻子黃黃的,高粱紅紅的。

生:農田裏有白白的棉花,黃黃的稻子,紅紅的高粱;

師:剛才課文裏是怎麼説的呀?引讀,農田裏,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

師:現在我們怎麼説的?稻子——黃黃的,高粱——紅紅的,棉花——白白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嗎?再讀讀比較一下。

師:感覺稻子黃黃的,更黃了,高粱更紅了,棉花更白了。有時我們説話時,也可以將某個詞這樣重疊起來,加深感覺。

師(出示句式)誰再來説一説呢?

生:農田裏棉花雪白雪白的;

生:農田裏稻子金黃金黃的;

生:農田裏高粱火紅火紅的;

……

師:啊,感覺稻子更黃了,金黃金黃的,高粱更紅了,火紅火紅的,棉花更白了,雪白雪白的。同樣是寫它們的色彩,感覺上色彩更鮮豔了,農田裏更漂亮了。

師:(出示新的句式)現有有點難度,誰能來説?

生:高粱紅了,紅得像太陽;

生:高粱紅了,好像笑紅了臉;

師:説得真好啊!

生:棉花白了,白得像雪一樣;

生:棉花白了,好像天空上的幾朵白雲。

師:嗯,好像天空上的幾朵白雲飄落到了農田裏。剛才躺在草地上看白雲的情景彷彿還在腦海裏,現在藍天上有白雲,農田裏彷彿也有白雲了,真美呀!……

師:農田裏還有什麼呢?把書上沒有描寫到的農田的景色來説出來。

生:青菜綠了,綠得像翡翠一般;

生:柿子紅了,像一個個小小的紅紅的太陽;

師:真不錯!

生:蘋果紅了,好像鮮豔的高粱;

生:葡萄紫了,好像一串串的紫色的珍珠;

生:桔子黃了,好像一個個氣球。……

師:真好,秋天的景色可真美呀!讓我們有時間再到田野裏走一走,再來説一説。下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先讀讀文中的話,再讀讀我們自己説的話。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剛才我們自己來創作的,也像一篇文章一樣,寫得非常美,所以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一位小作家!只要用心觀察,就能寫出美的文章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小語文教學要切實地對學生進行紮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第三段的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個層次的説話練習:

a稻子黃黃的,高粱,棉花。

b稻子金黃金黃的,高粱,棉花。

c稻子黃了,好像笑彎了腰;高粱紅了,好像,棉花白了,好像。

當時在設計這個説話環節時,曾有一點擔心,覺得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説可能太難了。所以還設想,如果學生有困難就進行前兩個説話練習,後一個作為機動。沒想到,課堂上孩子積極性非常高,他們的精彩回答讓我深深折服。回想起來,圖片的觀察,課文的朗讀,加上老師的積極引導,孩子表達的慾望被充分激發出來了,所以他們你爭我趕,紛紛説出自己最精彩的回答。

在這個觀圖、讀文、説話的環節中,不僅讓孩子理解了課文內容,體會農田裏色彩的美,豐收的美。同時,在練習説話與朗讀中,引導孩子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有機滲透了語言文字的韻律美與用詞、修辭的美。這樣學習,讀、説、悟交融,孩子興趣盎然,思維活躍,妙語不斷,學得既有情有趣,又紮實有效。

初次嘗試低年級教學,對一直任高年級語文的我來説真是一個挑戰。首先是語言關,發現自己的教學語言那麼成人化,缺少童真童趣。比如導入部分,我這樣設計:小朋友們,現在我們已進入秋季,在你眼裏、心裏,秋天是什麼樣的呀?後來就改成這樣的導語:夏姑娘悄悄地離開了我們,現在是誰來了。嗯,是秋姑娘來了。她給我們帶了什麼呢?這樣開頭,感覺比較適合低年級的孩子了?對其它各個環節的過渡語,也進行了琢磨,試着用兒童話的語言來串聯。同時,在設計PPT課件時,都注意配上合適的圖片,努力營造一種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即使這樣,由書面的備課到真正的課堂,自己説話的語氣、姿態等自我感覺還是有些生硬,不太自然,看來,要真正上好低年級的語文課,自己還是得好好磨礪。

《秋遊》教學反思6

時令到了秋天,我們家鄉丹河兩岸正事天高氣爽、層林盡染的時候,教學進度到了《秋遊去》學習內容,備課時,我感到了莫名的棘手:“秋遊”是一個學生無法自主決定的話題,“秋遊帶什麼”一般都是由家長給準備的,到底什麼是學生自己的呢?教師怎麼對學生“出遊”生活進行有意義的引導或指導呢?這個看似與學生生活貼得很近的內容,卻不知怎麼與學生走近。在思索中,我根據課程的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特徵,拿出了導學案。

試教帶來了困惑:為了體現活動型綜合課程,我設計了闖關遊戲。而課堂上,孩子為了完成任務在活動中和活動後學生在想些什麼、感悟到什麼看不出。我們還感到教學活動缺乏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聯繫,不能很好地體現目標,只是一種形式呈現,沒有意義或意義不大,使課堂教學缺少生活的意藴。

我能捕捉的東西就是教師有意識地在幫助學生知道怎麼秋遊。研討中,我從沒有生活——為了生活——在生活中過生活。我學會了思考:怎麼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經歷中尋找談話的內容;怎麼從教材的範例中發現與自己的學生最接近的生活問題,變為學生自己的問題;怎麼關注學生,在平實中指導學生的生活;怎麼以真實生活的邏輯為依據進行活動安排與設計

一、課前調查,瞭解學生實際

品德與生活課標中指出“教師在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應注意把握兒童的實際情況”,怎麼把握?在品德與生活實踐中,我們越來越感到課前調查的重要性,因為它是有效進行教學設計和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課前少了調查瞭解,課上的把握就難以做到。課前走近學生和他們交談,從中瞭解他們對生活問題的看法、對生活事件的態度、對生活現實的需求和困惑等,根據孩子的實際設計教學,才能符合他們的心理願望,才能讓孩子真切感受這是自己的生活。例如,課前深入學生時,發現孩子們雖然無法自主決定去哪兒秋遊,但是一年級的秋遊活動的經歷卻給他們留下了的深刻印象;孩子們説不出秋遊有什麼意義,但他們對看到什麼、玩了什麼興致盎然。正是有了課前的調查資料,才為我們進入孩子的生活提供了話題。

二、回味經歷,引發學生心聲

讓學生回憶去年秋遊中的最快樂、最難忘的事,和大家一起分享,雖然教材中沒有提到,那麼我們設計的目的又何在呢?“課程是為了生活”,為了促進兒童“過有道德的社會生活”。因此我們認為,真實生活經歷、經驗就是最好的課程資源,也是課程的基礎。秋遊的目的不僅僅是玩,玩中體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體驗到了生活的美好,體驗到了集體活動的快樂。這種教育不是通過“説”完成,而是孩子能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得到的生活。就是要讓學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進行有意義的學習,從而提高對現實生活的感悟能力。

三、貼近生活,關注學生問題

課前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學生秋遊時留下的遺憾,比如:水帶少了,還沒出發水就喝光了;衣服穿多了,脱下的衣服沒辦法;吃的帶少了,午餐時沒吃飽;鞋穿得不合適,摔了跤生活中出現問題,並不等於孩子會關注問題,能面對和解決問題。教學怎麼貼近學生的生活呢?關鍵在教師。我們進行教學設計時注意了這些,從教材的範例中捕捉到與自己的學生最接近的生活問題,生成為學生自己的問題,引起孩子們的關注,通過“説出遺憾或不開心的事”到“談自己的感受”,為積極主動參與探究,主動思考,主動想辦法解決“出遊的準備”問題打下基礎,使課堂離學生近了,課堂教學成為了學生生命歷程中的一部分。

四、學會選擇,提升學生生活

“生活是一種自我更新的過程。”為了體現這個過程,我還設計了學生介紹自己出遊準備的物品,説出選擇的理由;師生、生生互動提出看法、建議;根據自己的經歷、經驗進行的温馨提示等一系列活動。通過師生、生生多向互動的課堂生活,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選擇。在生活自導的同時,在生活經驗交流的基礎上,學生走進了自己的生活,並不斷進行着自我更新,這些無疑為他們正在進行的生活起着有意義的引導或指導作用,不僅推動了學生在課堂上所進行的有效學習,也使其已有的生活經驗得到了提升,生活觀點得到了發展,也使我們常説的“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生活”不再是一句空話。我想,這不就是新課程追求的生活的課堂,湧動着生命活力的課堂嗎?

《秋遊》教學反思7

在教學中,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講過,他二十年代在北大讀書時,教他們莎士比亞戲劇的一位外國教授,一上課就讓他們讀,如果不懂,還要讀。就這樣,一堂課讀來讀去,終於領會了莎翁戲詞的妙處了。可見,讀,在語文學習中是很重要的。

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關注學生的朗讀,強調“書不讀熟不開講”,並運用各種方式創造機會讓學生自主讀課文。

例如最後一個環節的教學,我是這樣安排的:“請把自己最拿手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學生在經過前面主動又有趣地學習後,個個都踴躍地朗讀且讀得很有感情又投入。有的學生讀第二自然段時還主動配上動作;有的學生讀到最後一段時,邊讀邊跳像在草地上玩耍;有的讀第三自然段時重輕音讀得特別好;還有的讀着讀着不禁咯咯笑起來等等。這樣的讀既達到了本課所要求的目標,又讓學生再次充分感受到了文美、景美、情美,是一次聲情並茂的讀,這樣的讀是語言的積累,更是情感的抒發。

《秋遊》教學反思8

活動目的:

1、讓幼兒知道出遊之前所要做的準備工作。

2、和家長討論,並且能大概的制定好秋遊計劃,增強親子之間的互動。

活動(一):説一説

引導:今天上午我們去了秋天田野逛了一逛,但是老師對小朋友的表現很不滿意,首先沒有好好的排隊,然後小朋友們很吵,幾乎都聽不到老師的解説了,所以老師決定在下一次出門秋遊之前,要好好的想一想出發前我們要準備什麼!

1、教師出示掛圖,一份秋遊計劃的表格。

(1)教師明確目的地,班級,人數。

(2)依次讓從成員,交通工具,攜帶物品,注意事項等方面逐步引導幼兒討論。

(3)並按照表格內容逐步填寫。

活動(二):自主設計。

1、將事先準備好的計劃表發放下去,讓幼兒知己找到自己的家長,在家長的協助之下,認真的填寫相應的內容。

2、教師輪流查看家長和幼兒之間的互動環節,對於不當之處要及時的糾正。

活動(三):討論

1、讓幼兒從家長的討論區會到自己的座位,然後請個別的幼兒上台互相的交流,説一説自己的秋遊計劃,安排,注意的事項。

2、教師要對於幼兒的闡述及時的進行點評,不對的要糾正,正確的要肯定。

3、討論完畢之後教師總結本次活動的內容。以及其他相關事宜。

課後反思:

本次活動是以秋遊為主,讓幼兒在討論環節之中能夠合理的安排外出計劃的相關事宜。知道什麼是危險的,什麼是可以經行的。但是在本次活動之中,並沒有能夠很好的,很合理的做好一個事例,在之前出示事例的部分,交代的不夠清楚,以至於後來家長的討論環節之中,秋遊計劃的目的地被限定,而不能展開更好,更廣的聯想。

本次活動之中,對於幼兒的回答,幾乎都給予了坑定的答覆的,並沒有及時的,做出相應的合理的點評,從而使得幼兒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會説一些不着邊際的回答,造成答非所問的情況。

對於課堂的調控也並不是很好,之前的氣氛所致,使得幼兒特別的興奮,從而到最後的紀律有些難以控制,必須反覆的強調紀律才可以。

《秋遊》教學反思9

《秋遊》教學反思前不久,執教了《秋遊》這一課,頗有感悟,現總結如下:

一、提供動口的平台。

讓孩子興致勃勃地説,讓孩子一吐為快,讓孩子能説會道,這是孩子的需要,是語文教學培養的一項目標,也是主動學習的一個標誌。

本節課通過想象填空:天上的白雲有時像(),有時像()。看圖填空:同學們有的(),有的(),有的()。等一系列形式,喚醒孩子的思維意識,拓展孩子的想象、説話空間。

二、創設動手的條件“動腦又動手,才能有創造”。

讓孩子充分動手,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感悟。本節課為了增強孩子對秋天“色彩斑斕”這一認識,我採用了讓孩子為簡筆畫“稻子”、“棉花”、“高粱”配色;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填空等方式,在發揮孩子主動性的同時使其創造性也得以展現。

三、拓寬動腦的空間“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

語文學習中要讓孩子多動腦、能動腦、愛動腦,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本節課中,我進行了如下設計:

(1)運用“螞蚱”圖片,直觀感知,鼓勵其多方查找資料,增長知識。

(2)讓孩子在讀詞中釋詞,在釋詞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

(3)初步教給默讀的方法,學會集中注意力默讀。……四、營造寬鬆的環境低年級孩子因年齡限制,注意力易分散,針對這一特點,我結合課文意境,採用了吟誦“秋”詩,放聲唱“秋”,配樂讀“秋”等手段,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和諧、優美的意境中好學、樂學、善學。

《秋遊》教學反思10

《秋遊》這篇課文是蘇教版第三冊中的,從這堂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同學們的表現還不錯,現在就這節課我做一下簡單的教學總結。我認為這節課的教學主要要注意兩個方面:

以讀為主,引導看圖,想象,培養語感。

低年級的閲讀教學要將讀貫穿始終,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體驗,達到以讀激情,以讀悟情,以讀代講的教學目的。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繪形繪色的描寫出了秋天的特點,為幫助學生體會秋天的美麗。我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顏色是"藍藍的",美在"一望無邊",美在白雲的形態變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闌。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白雲有時像什麼有時像什麼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説些什麼"我着力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培養語感。當學生把白雲的變幻,田野的五彩斑闌描述得很美時,我創設了一個語言情境:"小朋友説得可真美呀!誰來把這美景讀出來"這時我有意先讓一名朗讀水平一般的學生讀,再讓一名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讀,當一名學生朗讀時,其他學生閉上眼睛聽,進入課文的意境中,然後讓學生評議他們的朗讀。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我創設了朗讀情境,採取了激勵措施,通過對比讓學生知道該怎麼去有感情地朗讀,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使學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

閲讀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語言文字的訓練。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小語文教學要切實地對學生進行紮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新課程理念,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説説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説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當學生通過有關的語句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歡快心情時,我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課文,融入課文,鼓勵他們學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藍天亮開嗓子,有的孩子喊:"這真是一個美麗的豐收季節。"有的孩子喊:"我們多麼開心呀!我愛這美麗的秋天。"學生完全被感染了,"開心"在課堂上空飄蕩着。這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着課文,在讀體會,感悟,表達這種心情。

在最後一個教學環節,我請學生把自己最拿手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學生在經過前面主動又有趣地學習後,個個都踴躍地朗讀且讀得很有感情又投入。有的學生讀第二自然段時還主動配上動作;有的學生讀到最後一段時,邊讀邊跳像在草地上玩耍;有的讀第三自然段時重輕音讀得特別好;還有的讀着讀着不禁咯咯笑起來等等。這樣的讀既達到了本課所要求的目標,又讓學生再次充分感受到了文美,景美,情美,是一次聲情並茂的讀,這樣的讀是語言的積累,更是情感的抒發。

遺憾一:收得太緊,放得不夠。憑感覺我都知道這節課孩子們沒讀夠,也沒説夠。他們的心中一定有了不少的體會,可是我卻無法大氣的把權力下放,我知道那需要時間,於是一切都似乎是蜻蜓點水,缺少那點睛的一筆!下課了我還在想如果時間充分的話,就像平常那樣先讓學生盡情展示自己讀書的才能,學生可能會更活躍,發言的質量也會提升一個檔次。

遺憾二:自身語言不夠簡練,傳神。教師的文化底藴無法作秀,儘管準備了一肚子的美詞佳句,但卻不能靈活的運用,恰當的運用。自然的去評價,產生自然的美!語言跟不上趟,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導,過渡。

《秋遊》教學反思11

本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課文,它生動地講述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秋遊的情景,描繪了秋天的美好景象和同學們在大自然的懷抱下盡情享受的愉快心情。

課文篇幅短小,一共有四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學生通過朗讀都能將大體意思表達出來,能結合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因此,課伊始,我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向學生提問:“小朋友,天高雲淡,雁過留聲,美麗的秋天到了,在這金風送爽的時候,你們最想幹什麼啊?”學生們各有各的説法,也勾起了學生的美好回憶,都向往着想出去遊玩。

接着,我在朗讀上作了示範,讓學生聽我讀課文,孩子們都非常認真,並且有幾個學生還跟着我一起輕輕地讀,見此情景,我便乘熱打鐵,要想像老師這樣在大家面前一展你的朗讀水平,那就讓老師先來考考你們的預習情況,孩子們興趣很濃,紛紛舉手,他們基本都能正確讀出課文中的生字、詞,有幾個還能在識字的基礎上,對這些詞中難懂的進行了解釋,加上我給予的評價,其他的孩子對他們更是佩服不已,沒花多少功夫,字詞的學習就水到渠成了,看來,教師的引領,語言的激勵,榜樣的示範,對低年級的孩子來説還是很有用的,不僅興趣足,而且也學得快。

這篇課文的還一特點就是圖文結合,形象生動。低年級的孩子,尤其是這些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對打滾兒、逮螞蚱熟悉不過,因此,我一邊結合課文插圖,一邊和孩子們聊聊自己成長的生活經驗,個別的孩子還進行了語言的描述,以及動作的表演,使孩子們彷彿已經來到了野外,在盡情地玩耍,從而體會了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大家奔跑追逐,笑着喊着,多開心哪!”另外通過“有的。有的。有的。”進行説話訓練,把課文引入生活中,讓孩子們學以致用,也有利於學生的思維發展和書面表達,從而為寫話打下基礎。

《秋遊》教學反思12

《秋遊》是本冊書繼識字後面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情景交融,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低年級的閲讀教學要將讀貫穿始終,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

除了朗讀,本篇課文我採用了圖文結合,先讓學生觀察圖畫,具體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顏色是“藍藍的”,美在“一望無邊”,美在白雲的形態變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闌。在學生有了具體感受之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白雲有時像什麼?有時像什麼?”“這時候,如果你走到稻子、高梁、棉花身邊,它們會對你説些什麼?”我着力誘導學生在頭腦中勾勒具體的畫面,培養語感。然後根據學生的描述,引導學生把這美景讀出來?”從而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提高朗讀技能。國小語文教學要切實地對學生進行紮實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説説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説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當學生通過有關的語句感受到了同學們的歡快心情時,我引導學生轉變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課文,融入課文,鼓勵他們學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藍天亮開嗓子。

但是我也存在很多不足,語言不夠簡練、傳神。教師的文化底藴無法作秀,儘管準備了一肚子的美詞佳句,但卻不能靈活的運用、恰當的運用。評價也比購自然,不能很好的引導、過渡。

《秋遊》教學反思13

《秋遊》這篇課文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敍文。全文生動地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歡快情景。我覺得這節課的亮點就在於我能隨着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以學生的朗讀為主,串起看圖、想象、説話,讓學生在讀讀、看看、想想、説説中,用心體驗。不足之處就是學生讀的還不夠多,學生在感悟的時候不夠深刻,讓學生説的少。

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總寫了老師帶領學生去郊遊。我讓學生用“誰和誰什麼時間去哪兒幹什麼”這個句式説話,先整體感悟整篇課文的內容。學生能簡單的把話説完整,把句子表達清楚。

課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通過寫景來展示秋天的美,在這兩段,我通過播放圖片和範讀,讓學生感受秋天,感受各種色彩。並在讀和理解的過程中去思考與顏色有關的詞語,如“稻子黃了,高粱紅了,棉花白了”中的“黃、紅、白”相關的詞語,拓展了學生的詞彙量,並用這些詞語來説話,如:稻子黃了,像————,這樣也鍛鍊了學生説話的能力。在指導學生用“白雲有時像——,有時像————。”想象説話時,圖片放得過快,對學生的説話沒有起到很好地提示作用。另外,學生想象的內容比較單一,教師沒有及時加以引導。因此,我覺得在低年級,老師適時啟發性的語言是十分重要的,同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運用一些教學機智。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時,學生讀出了莊稼的色彩美,但整句話讀得不夠流暢,欣喜的語氣還不夠。如果我在備課時能夠充分研讀教材,把場面和語言表達形式結合起來指導學生朗讀,那麼學生才會在讀中體會莊稼豐收時農民伯伯內心的愉悦!

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主要是寫了秋遊時的人物的各種狀態,我緊扣“開心”一詞,讓學生説説你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同學們玩得很開心,再通過想象訓練用“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説話,來喚起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但是這句話讓學生説的有點少,我自己也沒有完全給學生點透,可能有些同學沒有完全掌握。

我想,老師在備課的時候自己把教材研讀通透才是最重要的,這樣上課也會更流暢,學生接受的時候才能更輕鬆,老師才能上好一節完美的課!

《秋遊》教學反思14

前不久,執教了《秋遊》這一課,頗有感悟,現總結如下。

一、提供動口的平台

讓孩子興致勃勃地説,讓孩子一吐為快,讓孩子能説會道,這是孩子的需要,是語文教學培養的一項目標,也是主動學習的一個標誌。本節課通過想象填空:天上的白雲有時像( ),有時像( )。看圖填空:同學們有的( ),有的( ),有的( )。等一系列形式,喚醒孩子的思維意識,拓展孩子的想象、説話空間。

二、創設動手的條件

“動腦又動手,才能有創造”。讓孩子充分動手,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感悟。本節課為了增強孩子對秋天“色彩斑斕”這一認識,我採用了讓孩子為簡筆畫“稻子”、“棉花”、“高粱”配色;用不同顏色的筆進行填空等方式,在發揮孩子主動性的同時使其創造性也得以展現。

三、 拓寬動腦的空間

“解放孩子的頭腦,讓他們能想”。語文學習中要讓孩子多動腦、能動腦、愛動腦,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學有所得。本節課中,我進行了如下設計:(1)運用“螞蚱”圖片,直觀感知,鼓勵其多方查找資料,增長知識。(2)讓孩子在讀詞中釋詞,在釋詞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3)初步教給默讀的方法,學會集中注意力默讀。……

四、營造寬鬆的環境

低年級孩子因年齡限制,注意力易分散,針對這一特點,我結合課文意境,採用了吟誦“秋”詩,放聲唱“秋”,配樂讀“秋”等手段,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在和諧、優美的意境中好學、樂學、善學。

《秋遊》教學反思15

《秋遊》蘇教版二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一課,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記敍文。全文生動的描繪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秋遊的情景,表達了孩子們沉浸在秋天大自然的歡樂心情。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段簡要的介紹了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去郊外遊玩,第二三自然段分別描述了秋天的天空和的田野的美麗景象。全文描繪了充滿生機的秋景圖。我在上這一課時做了如下嘗試:

首先,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説自己瞭解到有關秋天的特點,尤其是農村的孩子當提到果園的景象時,同學們爭先恐後的搶着發言,將果園裏葡萄,蘋果的樣子顏色味道敍述的很細緻,在孩子的眼裏,秋天也是很美的。再仔細觀察課文中的插圖,讓插圖充分起到服務學習的作用。學生彷彿去了一個新的世界,學習興趣特別濃厚,課堂氣氛自然很活躍。其次,在講第二、三小節的時候放手讓學生自已學習,並且學習自己喜歡的部分。開始我還在猶豫,二年級學生自己提學生提問能行嗎?於是抱着試一試的做法,沒有想到的是學生提出的問題非常有價值:“老師,為什麼為什麼天空有時像一羣白兔,有時像幾隻綿羊”……我正好順着問題講下去,我也把一些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自已解決,如:藍藍的天空一望無邊,什麼是一望無邊,馬上同學的理解就是沒有邊,看不到頭,還舉了田野的稻子,一眼看上去就看不到田埂,哈哈,多聰明的孩子啊!在這節課上讓許多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讓孩子藉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思考問題,並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交流去解決問題,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講解,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有利於孩子思維的迅速發展。

最後,教學是一門留下遺憾的藝術!這堂課不足體現在:課堂時間的把握上,前一部分講的時間太久,佔去了一大半的時間,以至於後面的一段時間顯得不夠用,並且使這節課設計好的許多環節沒有時間去完成。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還要不斷的揣摩學習,才會有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