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定律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14W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運算定律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

第三單元講授的是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運算定律。加法運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乘法運算定律包括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學生對於加法運算定律和乘法的交換律掌握較好,可運用這兩個定律對一步加法和乘法進行驗算,基本能夠靈活運用。然而對於乘法結合律則運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則更為糟糕。

細想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學生現在只是能夠初步認識,弄明白這三個乘法運算定律,還不明白這幾個運算定律的作用和意義。

第二,學生不能正確的分析算式並正確的運用運算定律,尤其是乘法分配律,它是乘法和加法的運算定律,學生忽視運算符號,極易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結合律混淆。

第三,對於乘法分配律,有的學生甚至運用運算定律折騰了一番又回到了原來的'算式,不會靈活處理。

綜上所述,學生並沒有深刻體會到運算定律帶來的方便,解決辦法只能是多講多練,不斷的培養學生的數感,在不斷的重複練習過程中,體會應該如何運用運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題。等待講解了下節內容簡便運算之後,我想學生會得到一個明確地感悟到原來在計算的過程中運用運算定律可以使運算過程變得簡單,這樣,學生在計算的時候,自然就會去運用了,而且會十分的感興趣。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2

這節課主要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首先出示幾個算式:

0.7×1.2 ○ 1.2×0.7

(0.8×0.5) ×0.4 ○ 0.8×(0.5×0.4)

(2.4+3.6) ×0.5 ○ 2.4 ×0.5+3.6×0.5

讓學生先觀察每組算式有什麼特點,實際上這三組算式分別運用的是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但是這三組算式都是小數乘法,也符合嗎?因此可以先讓學生猜測,再進行驗證。通過驗證,學生髮現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確實適用。先猜測再驗證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科學世界觀養成的基礎。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律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猜測、發現、驗證。

學到了知識,然後用嚐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既然發現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再運用這些定律使小數計算變得簡便,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慾望。接着出示:

0.25×4.78×4 4.8×0.25

0.65×201 1.2×2.5+0.8×2.5

在簡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本節課是一節典型的利用舊知識遷移新知識的課,學生已經對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掌握得很好,但是這些運算定律到底是否適合於小數乘法,也是這節課要探究的主要內容。因此這節課讓學生先猜測、再驗證,從而得到這些運算定律同樣適用於小數乘法,然後就用得到的這個規律來對一些小數乘法進行簡便運算。本節課始終遵循着“猜測——驗證——應用”的教學主線,使學生始終親身體驗參與知識的結構過程。

小數的計算是以整數計算為基礎的,而運算的定律也是如此。學生如果能很好的掌握整數的計算,小數的計算也相對容易,因為它們的算理是一樣的。只不過數的形式不同而已,應用整數運算定律是湊成整十、整百,而小數中就是湊成整數,但這要求學生要有較強的數感,要有紮實的`數學計算基本功。因此個人覺得,加強口算訓練十分必要,也很關鍵,學生口算能力強、水平高的話,計算定律的應用也就不在話下,他們可以很自覺在想到口算,即會很自然地應用計算定律來解決問題了。因為簡便運算的本質就是口算,只不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應用一些方法和技巧而已。因此,在平時應多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反思二:

面對新的課程改革,教師首先應該改變教學的行為,即把對新課程的理解轉化為自覺的教學行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行為的層面上,呈現出新課程的所藴涵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學方式。在教學“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乘法”這一課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了情境的導入,提高孩子們的參與熱情。

本節課,開啟課時,我注重從孩子的身邊挖掘素材,引出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加以複習鞏固,緊接着引導學生回憶這些運算定律曾經運用到什麼知識中,引導到小數乘法的簡算中,為後面的新知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真正達到了“以舊導新,以舊帶新”的效果。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3

這兩週教學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目前已將加減乘除各自的運算定律教學完畢,學生對單純的運算定律能有個初步的理解,但是今天教學了《簡便計算的綜合應用》這一課後,發現學生在實際計算中不能很好地運用各種運算定律,不能靈活正確地選擇合適的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雖然在教學前已有這方面的顧慮,也做好了準備,但實際教學後更有感受。

運算定律對學生而言比較抽象,但結合具體的算式運算過程,學生基本能理解。在此基礎上,我在本單元的教學時,注重通過算式和實際情境,幫助學生從直觀上來理解運算定律。如在教學“乘法分配律”這節課時,注重從購物情境入手,讓學生在弄清“幾個幾”的基礎上,理解“一個數乘兩個數的和,等於這個數分別與它們相乘再相加”,最終數量大小不變。

激勵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結構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由於各運算的定律間存在一定的聯繫,如加法和乘法都有交換律和結合律,則在教完加法運算定律後,學習乘法交換及結合律時,讓學生注意觀察、聯想、比較,主動獲得“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學習減法與除法時更是如此,這個使學生在掌握運算定律的同時又滲透了從已知類比轉化來學習新知的方法。

另外還注意體現算法多樣化、個性化的數學課程改革精神,培養學生靈活、合理選擇算法的.能力。

以上這些對學生掌握簡便運算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但運算定律的運用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對於數學能力的要求較高,這是一個較大的問題。故在教學簡便計算綜合應用時,在找準運用的法則時,學生計算得既對又快,但獨立完成作業時,不分學生又有點混淆不清了。尤其對乘法結合律與乘法分配律的應用。所以,我想,在教學時,注意了讓學生從意義上來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從算式形態上來記憶,編一些記憶口訣。如“連乘的算式可用乘法交換、結合律”、“分配律從×、+的形式變換成×、+、×”等,嘗試後,準確率又有所提高。

此外,傾聽學生的想法也很重要,這就可以清晰地知道學生出錯的原因,對症下藥,而且在簡單點撥下,會有驚喜地發現,學生會突然間明白過來。還是實踐出真知啊!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4

這節課主要講的是綜合運用加法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來解決實際問題。

這是我講的第一節課,課前雖然做了很多準備,但是到了課堂上還是覺得不夠充分,做教案和課件時所想到的情況遠遠不足以應對同學們課上所做的反應,比如一道題的解法,我準備三種,但是學生就可能想出十種、二十種,甚至更多。這就需要我在課上隨時注意捕捉同學們的想法並理解和解決引導。雖然上課時我並不緊張,但是在應對同學們的種種想法解題思路時還是很侷促。在講到這節課的重點:計算李叔叔騎行總路程時,需要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在這裏我只講到了原式之後的第一步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第二步四個加數兩兩結合,最後得出結果比按步驟計算要簡便,卻沒有想到同學們早已經把四個數按原來順序相加的原式省略掉了,直接就是交換位置之後兩兩結合的式子了。直接導致這樣講定律的運用時就不知如何下手,很是被動。

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一定會注意將課前的準備工作做的很細緻才行,方方面面要想到。尤其注意跟隨一些接受能力比較快的學生的方式用比較“方便”的方式來思考問題進而注意在課堂上應該怎樣引導他們;還要注意不能忽視部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同學,其實講課大部分時間是要將給他們的,只要他們能接受,能聽懂,那麼這堂課就差不多達到目標了。

課堂剛開始同學們非常積極,可能因為本身加法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對於同學們來説都不是很困難,掌握的比較好,所以會很樂意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可能大家對於我這個新來的老師比較好奇,課上想表現自己,所以還比較活躍。但是畢竟小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有限,在課堂進行一段時間後就不再像開始那樣氣氛活躍了,僅僅是一部分平時一貫活躍的同學繼續對我提出的問題積極迴應做答,其他同學不再積極,甚至可能開小差了。對於集中同學們注意力這個問題,以後應該及時注意同學們的反應,適時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比如強調一下注意聽講,比一比誰坐的好,誰反應快哪一個小組領先等等方法來吸引同學注意力;也可以通過表揚做的好的同學來激勵其他同學,多鼓勵少批評。

經驗還需慢慢摸索,逐步積累,每堂課都可能暴露出問題。我一定會在以後的課堂上注意這些問題,爭取講好每一節課,讓每個學生都學會。

我覺得王春風第一次講課還是不錯的,能分析自己的不足和自己以後注意的問題,老師能不能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撲捉信息引導,甚至糾正或利用學生的錯誤來完成重難點的教學是非常重要的,對於一個實習老師開始不可能做得很好,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5

本單元是系統學習基礎運算理論知識,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有了大量加法、乘法交換或結合性的經驗,是學習本單元知識的認知基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可以加深對加法運算定律的理解,也為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1、重視規律發現的過程

本節課的學習就開啟了學生對四則運算規律的探究,發現一條規律並不難,但掌握髮現規律的方法十分重要。所以從學習加法交換律開始,就一直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觀察發現--舉例驗證--歸納總結--字母表示”,不斷強化具體步驟,就教給學生一把發現規律奧妙的金鑰匙。

2、重視直觀演示的操作

很多教師在教學規律課的時候僅僅只是侷限在規律發現的'過程,而我在教學本節課時是把規律的發現建立在加法的本質上,通過線段圖直觀演示的操作,幫助學生髮現和理解規律,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形成了基本模型。

3、充分激活已有經驗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系統地對加法進行了學習,今天就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展開研究。數學的學習是在活動中建立起來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從生活中的數學開始,逐步抽象到用字母來表示規律,讓學生的思維循序漸進的進行了質的飛躍。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6

本節課主要學習小數的簡便計算,簡便計算的依據是根據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得來的。本節課的內容對於優生來説,還是很容易掌握的,但對於學困生來説,有比較大的難度。

本節課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讓優秀的小組長擔任小老師點對點的輔導學困生,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也使優秀學生和學困生都有進步。這是非常好的。

在學習過程中,乘法的分配律則明顯是學生的難點,部分學生無法舉一反三。如4.8×9.9,2.7×99+2.7這些稍有變化的簡算題錯誤率較高。在以後的複習課中,要重點複習乘法分配律的'靈活應用。

在小結時,學生的表達能力比較有限,主要是因為平時訓練不夠,學生會用學過的知識解決一些數學問題,但卻不能用語言概括這些數學活動,這需要以後的課堂中長期的引導。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7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學中我們應充分引導我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很好地應用數學知識。

我在教學乘法的運算定律這部分知識時,作了以下一些調整:

1、按照教參中的教學進程安排,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需要分兩課時完成。我認為將兩課時可以合併為一課時。首先,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與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比較相似,由兩條加法定律猜想到兩條乘法定律,難度不大,十分自然。其次,兩條乘法定律一起學,一方面有利於比較區分;另一方面,更利於實際應用,事實上在計算應用中,這兩條定律通常是結合在一起應用的。但是教學後發現,學生在應用時情況較好,但對兩條定律的區分不夠明確。於是,在接下來的運用運算定律進行簡算運算教學時,我出示了大量的習題,分組衝關奪紅旗比賽,讓學生通過計算從中去發現問題,並從數學角度去探討問題,然後再通過舉例驗證,讓學生直觀感知乘法中的一些變化規律——任意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因數位置不變,改變計算順序,積也不變。這樣,學生參與非常積極,在驗證的過程中學生把乘法中的這種變化規律,心領神會。由此,學生在進行簡算過程中,得心應手,不但學得愉快,而且用得靈活,效果較好。

2、乘法分配律的`教學則是引導學生自己探索、發現。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遷移,從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實際問題引入,學生較易接受與理解。在我的提示指導下,漸漸發現了幾組算式之間存在着的聯繫,找到規律,再通過舉例,驗證自己所找到的規律,並且再啟發他們説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達式。這樣既讓學生有獨立觀察、思考、練習的機會,又安排了小組討論,讓每個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使全體學生的學習願望都能得到滿足。因此,這堂課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相當高,課堂氣氛比較活躍,回答問題的面也比較廣,從學生的練習反饋情況來看,對這個內容還是掌握較好。

從實際教學的情況來看,這樣的調整教學效果還不錯,我自己認為已基本達到了我課前所設定的目標。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並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認識事物的方法,提高數學的應用意識。但由於學生人數太多,我在面向全體方面做的還不夠,使得個別不愛發言的同學,很少有表現自己的機會,這也是我在以後的教學當中值得注意,應該改進的地方。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8

“動態生成”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從生命的高度用動態生成的觀點看待課堂教學。正如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中説的:“課堂教學應被看作師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是機械的執行預設方案,而是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創造性和差異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在課堂特定的生態環境中,根據師生、生生互動的情況,順着學生的思路,因勢利導地組織適合學生參與的、自主創新的教學活動。師生平等的對話,互相尊重,讓學生的真實想法得以充分的暴露,最大程度的映出學生學習的意願,擦出思維的火花。

正如我在教學《加法結合律》一課時,不管是多數學生的想法,還是個別學生的“怪論”,我都加以重視,給學生們自主和張揚個性的機會,讓真實的動態生成的課堂演繹着學生們的異常的精彩!

當學生們已經掌握了加法結合律並能運用定律解決問題了,我開始讓學生們看書質疑。這時,一名學生説:“老師,我覺得書上用字母表示的加法結合律:(a+b)+c=a+(b+c)等號左邊(a+b)+c可以寫成a+b+c,本來就先算a+b根本不用加括號的。”這一席話馬上引起了全班的贊同:“對呀,自左到右算a+b就行了!”教了這些年學時時提醒學生記住定律的字母表達式,還從來沒有一個學生對書上的運算定律的字母表達式提出異議的。新課改賦予了學生們更多挑戰權威的勇氣,給予學生們更多創造、思考的靈氣。那麼我一定要更加關注課堂的這種動態的形成,讓學生佔有主體學習地位,讓我的課堂更富有生命的活力。所以我已經學會了靈活機智的調整自己的教學過程,把問題再拋給學生,儘量放手讓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共同探討、再解決問題,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你們覺得該怎樣表示加法結合律呢?”我趕緊反問到。生:“a+b+c=a+(b+c)還可以a+b+c=a+(b+c)=b+(a+c)。”我不禁佩服這個學生的精彩發言了。“這樣一來,算式中還運用了什麼定律?”“加法交換律!”同學異口同聲。“怎樣用文字表述呢?”“三個數相加,把其中任意兩個數先相加,再加第三個數,和不變。”説的'多好啊,不是象書上説的“前兩個”,也不是“後兩個”,而是不管先加哪兩個都行。“我還覺得不止三個數,更多也可以,幾個數相加,先把先把其中一些數相加,再和剩下的數相加,和不變。”“很好!大家很有發現的眼睛和思考的頭腦。”我趕緊給學生們以鼓勵,讓他們沉浸在充滿成就感的快樂之中……

是啊,當我們把教學看作是師生雙方共同探討新知、課程內容持續生成的時候,一節課究竟是怎樣的過程,已經不是我們教師能夠在備課方案的預先設計中能夠把握在手了。它需要教師在課程預先設計的基礎上,循着學生思維的起伏、情感的波瀾隨時地調整教學環節,動態地生成學習內容,展示課堂教學真實性的精彩。隨後,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分配的學習中,學生們都學會了安自己的意願和思考總結自己的定律。象除了書上的(a+b)×c=a×c+b×c,還總結出(a-b)×c=a×c-b×c和a×c+b×c+c=(a+b+1)×c、a×c-b×c-c=(a-b-1)×c等等。由此看來,尊重學生的學習需求,尊重學生們的想法,放飛思維的翅膀,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產生自己的學習經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那麼我們將會欣賞到學生們演繹的繽紛精彩!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9

一、調整教材順序,促進有效教學

“乘法交換律”與“加法交換律”有着相似之處,都是交換數的位置進行運算,結果不變。“乘法的結合律”的教學可以與“加法的結合律”的教學安排在共一課時。學生通過具體事例的舉例説明,得出a+b=b+a,再通過討論得出“交換兩個加數的位置,和不變,這叫加法交換律”。然後再安排教學乘法交換律,讓學生通過舉例説明,得出a×b=b×a,再通過對“加法交換律”概念的.類比,推理出“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再以同一課時或者前後課時,安排教學“加法結合律”與“乘法結合律”,通過舉例説明得出a+b+c=a+(b+c),再通過討論從而得出“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教學乘法結合律時,再通過具體事例得出a×b×c=a×(b×c),再對“加法結合律”的概念的類比推理,得出“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二、設計對比練習,促進有效教學

在新知識還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新知識、新方法會對舊知識、舊方法產生認知障礙。因此,要設計對比練習,讓學生從知識與方法的障礙中解脱出來。

學習連加、連減的簡便計算後,往往會對加減混合產生方法的影響與方法上的障礙;同樣,學習連乘、連除的簡便計算後,也會乘除混合的計算產生影響。這種情況下,一定要加強對比練習,讓學生從混淆走到清晰,讓學生從障礙中走出來。

如,463+82+18,463-82-18,463-82+18

9600×25×49600÷25÷49600÷25×4

三、進行逆向訓練,促進有效教學

逆向運用

加法結合律:346+(54+189)=346+54+189

乘法結合律:8×(125×982)=8×125×982

乘法分配律:89×75+89×25=89×(75+25)

減法的性質:894-(94+75)=894-94-75

連除的簡便:350÷(7×2)=350÷7÷2

逆向運用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尤其對a-(b+c)=a-b-c和a÷(b×c)=a÷b÷c的運用在有幫助。因此逆向運用的訓練,很有必要。

四、加強應用訓練,促進有效教學

例1、求下列圖形“L型”菜地的面積;

9釐米21釐米9釐米

例2、學校合唱團99個學生,每人一套報裝185元,後來再加上同等價格的指揮服裝一套。一共需要多少元?

例3、學校買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還買了25筒羽毛球,每筒羽毛球12個,每筒羽毛球32元。又買了8個籃球。

1、學校一共買了多少個羽毛?

25×12

=25×4×3

2、買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元?

32×25

=8×4×25

3、每枝羽毛球拍多少元?

330÷5÷2

五、加強錯例分析,促進有效教學

例1:25×32×125例2:32×125

=25×4+8×125=4×(8×125)

=4×8×4×125

例3:463-82+18例4:9600÷25×4例5:25×(400+4)

=463-(82+18)=9600÷(25×4)=25×400+4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0

運算定律是很重要的一個知識點,必須讓學生理解並能在解題中運用。首先是理解,交換律和結合律,根據字面的意思學生還是很容易理解的,但乘法分配率對學生來説就有點難度了。部分學生把“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與“兩個數的積與一個數相乘”混淆。這個現象在學生練習時經常遇到。

如(15×8)×5=15×5×8×5,這在糾錯中一定要強調,而且乘法分配率要多練習。

其二,在練習中要把握幾種類型的題。如:6×(8—5);26—7—3;60—(35—15);60—(35﹢15);90÷3÷3;等幾種類型。

其三:要讓學生知道,學習了運算定律,可以使計算簡便化。在計算時要學會靈活運用。

其四:要把握運算定律在應用題中的運用。應用題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針對這一情況,要讓學生多練、多想、多問,從量到質,逐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其五:數學的學習離不開現實生活,所以要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數學,運用數學,學習數學。

總之,通過不斷的練習,通過在練習中不斷運用運算定律,既可以鍛鍊學生的口算能力和計算能力。也能夠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課的魅力所在。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1

《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這一內容是四年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課文呈現給我們的是一道與生活有關的解決問題這一方面的題。首先,我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做這道題,大部分同學走馬觀花的看了一下,就對我説,袁老師,這道題太容易了,我們學過的。“是啊,我們是學過,不就是連加類型的題嘛,但是你們要從中發現問題,要能夠看出今天這節課到底通過這道題告訴我們一個什麼知識……”這時,我讓同學們交流想法,老師及時板書,讓學生從眾多算式中來發現:原來這節課,這一解決問題題是為了讓我們用簡便運算。

我趁熱打鐵,佈置了幾個連加的題目,讓學生髮現問題:學生觀察後回答:加法交換律只是二個加數位置的交換,和不變,而結合律中,有時要把後二個加數相加,有時把後二個數相交,有時根據需要還需要先交換位置然後再利用加法結合律相加,我發現在上這一單元的內容時,學生對於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掌握的比較好,然而對於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在練習課時要加以改進。

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和體驗中學習知識。以解決問題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探索時,酌情因勢利導,不失時機地給予適度啟發,學生交流時,耐心傾聽,洞悉學生的真實想法,加以必要的點撥,幫助學生理清自己的算法。於是我在教學中強調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學會分類:在教學中我把各種簡算題型分類整理,尤其對於乘法分配律進行詳細歸類和整理。讓學生從整體認識到個別比較,加深簡算的印象。我發現這樣更利於學生的學習與思維。例如:201×87=(200+1)×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項法)54×43+54×56+54=34×(43+56+1)=34×100=3400(乘法分配律添項法)

2.讓學生認真觀察,自己悟出乘法分配律與乘法結合律的不同。在教學中,我比較重視乘法分配律和結合律的比較區分,可學生還是多次把分配律説成結合律,在計算過程中,也多次出現這樣的混淆。尤其是對乘法分配律的算理還是不理解,針對這一問題,我讓學生注意觀察,乘法分配律有兩種以上運算符號,而乘法結合律只有一種運算符號。讓學生在比較中區分,在區分中比較。

3.讓學生知道如何一下就能湊整。簡算與學生的數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感,讓學生多觀察數據,用選數湊整十、整百的方法訓學生,對學生提高運算能力,大有益處。當然,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練習。

4.利用生活實例讓學生知道簡便運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好處。注重生活練習實際,將簡算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易於學生接受。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習的目的在於運用,本單元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知道在計算中可以應用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懂得生活中很多的實際問題可以有不同的途徑來解決,學習要善於分析和總結,選擇合理、方便、簡單的方法更利於我們解決實際問題,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學以致用的道理。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2

加法運算定律是人教版四年級教學上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探索並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初步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並能初步運用,難點是運用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運算。

本節課,我利用三代導學案進行教學,讓學生依據自學導讀單在前一天晚上自學本節課的內容,對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探索過程、表達方法都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課堂上我們就直接同桌交流自學導讀單內容,老師只巡視,不講評。在交流完自學導讀單之後,我們就開始完成分層訓練的第一題,這道題是根據已知的等式,寫出運用了什麼運算定律,通過這道題讓學生回顧並展示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的內容及字母表示的方法,這是本節課的核心知識點,所以我在黑板上進行了板書。其實分層訓練第一題的處理,承載着教學新知的任務,只不過這個新知學生已經提前預習了,課堂上只是一個學生的展示和老師的點撥。分層訓練的第二題,是根據運算定律進行填空,對運算定律起到進一步鞏固的作用。分層訓練的第三題是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考慮到學生初次接觸到這種題,所以就安排學生先做第一題,並讓兩個學生演板,一個學生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並不簡便,另一個學生是用加法結合律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因為後兩個數正好能湊成整百的數。這樣,通過兩種方法的對比讓學生切實感受到哪一種方法簡便,並且知道了簡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加法運算定律把能湊成整十、整百的數放在一起相加。接着,讓學生完成後兩道題,這時,應該有一部分學生能夠比較順利的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困難,我看主要原因是學生不能發現哪兩個數能湊成整十整百的數。通過今天的作業來看,今天的內容學生掌握的並不好,還需要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加強練習,不斷提高運算的能力。

本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學生交流的習慣還沒有養成,還不能做到完成後就自覺交流。全班的交流也應該有選擇的進行,而不是每道題都交流,這樣就可以節省出更多的時間對重難點的內容加以練習和點撥。本節課的難點是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突破這個難點的方法是找出算式中哪兩個數能湊成整十、整百的數,課堂上應該把這個方法告訴學生,比如看兩個數個位上的數能否湊成整十數。還有學生的做題格式,還需老師的示範。

總之,本節課看似流程齊全,學生活動積極,但是細節處理還不夠得當,還需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改進。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3

上課之前,我瀏覽了許多的案例,想尋找一種生活情境導入我的新課。目的當然也很明確:為了趣味。儘管我愁思冥想,結果還是設計不出一種有趣的生活情境。這一課設計生活情境不好創設,如果要創設生活情境,三個運算定律不是要創設三個生活情境嗎?如果要創設三個生活情境不是顯得雜亂而無序嗎?後來思考:情境除了生活情境,數學本身也是一種情境。而且是一種很好的情境。於是我以一道嘗試計算題導入,效果也不錯。這一點所給我的啟迪是:情境的創設不能只僅僅為了求“趣”而求“趣”,情境的創設一定要為數學主題的學習服務。一定要“量體裁衣”,不好創設生活情境的內容,可以從數學本身的問題入手,數學本身的情境也是一種情境,不必捨本求末,緣木求魚。

在這堂課的習題練習設計中,我安排了“填一填”、“練一練”、“議一議”、“我能行”幾個環節,體現了一個由“運算定律的感知------正式運算定律的.運用-------變式運算定律的運用”的過程,這種層次性的教學,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在以後的教學中,不論是概念課,還是計算課,我都將要注意運用。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4

一、着力引導學生自主探尋、整理數學知識

首先出示六道不同運算順序的計算題,讓學生口答正確的運算順序,即每步先算什麼,再算什麼。讓學生充分回憶運算順序的相關知識,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在學生充分回憶運算順序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自主分類,在小組中充分交流,從而整理出三類不同類型計算題的的運算順序,達到整理複習的目的。接下來我在學生歸類的基礎上進行運算順序的提煉,“同級運算,從左到右”;“兩級運算,先算高級”;“含有括號的運算,括號優先”,來強化學生的認知。

然後在複習、強化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再出示幾種與剛才六道不相同的`計算題,檢測學生運算順序使用的正確與否。

接着以最後一題為切入點,引出運算律這一概念,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運算律與運算性質的複習中來。讓學生在小組中回憶並整理學過的各種運算律,並舉例説明,注重概念定律與實際的結合。

最後趁熱打鐵,加以引導:“其實減法和除法也有一些運算順序,能讓計算變得簡便,回憶一下,相互交流一下。”進一步豐富學生運算規律的知識,促進學生對運算規律的認識。

二、注意練習的層次性和形式的多樣性

在充分複習運算順序和運算律的基礎上,我還開展了三組有效的練習:

第一組:填空。

第二組:判斷。選取學生常出現的錯誤,讓學生進行判斷改錯,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相關運算律及運算性質的認知。

第三組:簡便計算。這裏進行強調:在計算中要仔細觀察,有些不使用運算律和運算性質也可以簡便計算; 有些題目無法一眼看出能否簡便,但在計算過程中可以簡便計算,更深一層的挖掘運算律及運算性質,體會實際運用中有時可以用平時積累的經驗來簡便計算,有時在計算過程中使用簡便計算,強調靈活運用的重要性。

存在的問題:

1、由於間隔時間較長,大部分學生已經把運算律的內容忘記,導致不能靈活運用,從而達到簡便運算的目的;

2、部分學生甚至不能掌握運算順序,即: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裏邊的;

3、在計算過程中,仍然存在以前的問題,如:小數與分數的加減,整數、小數、分數的乘除運算。

這些問題的存在,使我認識到:只有使他們真正理解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和運算律,在計算過程中做到膽大心細,而要做到這些,任重而道遠,必須找到一些典型例題,加強這方面的練習強度。相信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游刃有餘。

運算定律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我通過觀察、比較和分析、推理等途徑引導學生找到實際問題不同解法之間的異同系,自主發現並驗證、歸納這兩個運算律,初步感受運算規律作用,有意識地讓學生應用已有經驗,經歷運算律的發現過程。

一、在導入新課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回顧學過的運算,得出課題,讓學生由課題思考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這樣設計使教學活動的探究性更濃一些,同時也為接下來的學習留下了創新的`空間 。

二、新授環節,我通過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讓學生結合相關信息,提出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學生都能準確提出問題,這為接下來探索規律奠定了基礎。在這個環節,我進行了創新處理,讓學生開放思維,盡情提出問題,並將本節課探究活動必要的三個問題同步呈現出來,同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列式解答,同步通過口算揭示等式,為下面的探究運算律做好有效的鋪墊,促進後面探究活動更加緊湊流暢。在首次探索運算律,學生還不懂得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我在此環節探索加法交換律的設計中,加強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啟發學生按照“猜想——驗證——總結”的模式深入探究規律,為今後探索數學規律,起到方法上的導向作用

三、在自主探索加法結合律這一環節,我在初步引導學生觀察等式特點之後,放手讓學生在合作組中自主探索第二個規律,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主探索規律,學以致用。

四、最後,我讓學生説一説上完這節課的心裏感受。學生對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這兩個定律,也會運用,效果還可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