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8.58K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

《可能性大小》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可能性》裏的第二個學習內容。這一單元主要是教學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和可能性,使學生體會現實世界中存在着不確定現象,並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教材設計了多種不同層次的、有趣的活動和遊戲,通過創設這些具有啟發性的情境,使學生在大量的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本節課教材主要設計了有趣的摸棋子游戲為素材,課中我改為摸球,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執教了這節課,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關注學生,要看到學生原有的知識水平。

首先,在學生充分理解了事情發生的不確定性的基礎上,從聽故事引入,讓學生猜測黃狗會不會答應狐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抓住了知識的`切入點。

其次,在學生已經會用正字進行統計數據,並會製作簡單的統計圖的基礎上,大膽放手讓學生親歷試驗的全過程,用所學過的知識,總結出新的實驗結果。

二、創設有效的,貼近生活實際的學習情境,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根據國小生的認知規律,心理特點及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我設計了幸運52的情景,讓學生在自己喜歡的情境中,樂學,善學,並不斷地接受挑戰。學習情境還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於是我設計了一個商場購物轉獎的生活情景。並設疑:商家為什麼這樣設計一等獎呢?你想設計一個這樣的轉盤嗎?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學,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很高。

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體現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新課改以來,我們經常看到小組合作,不過有時小組合作多流於形式,今天我們在研究課堂實效性的時候,又有一些人走向另一個極端,乾脆廢除小組合作,看到小組合作就覺得就是在搞花架子,其實,必要的小組合作是一個很好的教學模式。在今天的教學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動手實驗,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使學生在大量的觀察、猜測、試驗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逐步豐富對不確定現象和可能性大小的體驗。

並在小組合作中讓他們人人有事做,通過分組摸球試驗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在小組共同努力下,總結出試驗結果,這樣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活潑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樂學,主動地去獲取知識,從可能性的存在,可能性的大小,到判定可能性的運用,讓學生的生成落實在開放的真實有效的學習活動中,並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四、不迴避小概率的發生

在可能性大小的知識中,學生容易產生偏差,例如:在摸球試驗中,個別小組摸的是白球數量多,黃球數量少,在教學中我不迴避矛盾,讓學生明確這種情況的發生是有可能的,只是和全班同學的摸球情況比較,摸到白球的次數還是少一些,黃球的次數還是多一些,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全面地建立正確的概率概念。

五、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繫

練習中我插如了運用可能性的大小來把成語分類,使學生能根據數學知識理解成語。增強了學科之間的聯繫。也讓學生感受到學科之間是相通的。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2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爸爸今年35歲,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5倍,小明今年幾歲?像這樣的題目學生基本上不會去做加法減法或者乘法,因為學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都會做除法。當然也有的'學生會猜數,用驗證的方法做。35是幾的5倍?這個數字比較簡單,學生很容易算出來。這道題如果我不去挖掘它,沒有人會做錯的,他們都是沒有辦法才做對的。但是為什麼做除法絕大多數學生肯定説不清楚。所以在學生做對的基礎上我要求他們畫圖,運用這個直觀的線段圖來説想法,找到關鍵句,爸爸的年齡是小明的5倍,把小明看成一份畫一格,爸爸就是5格,這5格就是35歲,那麼一格就是7歲。讓學生搞清楚兩者的數量關係,為什麼要做除法?這個問題也是這題的關鍵,學生能説清了那麼這節課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在教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大部分學生都能在老師的引導下自主地解決問題,並且能一題多解,思維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但少數學生由於能力有限,所以自主學習對他們來説,還有點困難,還有些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有待提高。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3

教學重點:初步建立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正確區分時間單位時、分、秒,並能在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

《秒的認識》這一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時間單位:時、分的基礎上學習的,這部分內容是為學生今後進一步學習時間計算的重要基礎,也是培養學生感覺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以下幾點:

教學方法:

1、設疑激情:生活化的問題情境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和問題意識,使學生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在導入時我利用新年到,大家歡天喜地,喜迎午夜新年到了的場景,通過學生們的倒記時導入新課,在舊知和生活經驗的影響下,由學生自己引出“秒”,學生初步感受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揭示課題“秒的認識”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來。

2、引導探索:當學生產生探索慾望和興趣之後,教師所要考慮的應是如何提供適當的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識。在教學中,我通過七個環節:認識秒針和1秒、體驗1秒的長短、1秒的價值、教1分=60秒、體驗1分的長短、小結。目的是為了調動學生已有的數學感知,激勵學生再課堂上認真思考,同時拓寬了學生的思路,體現了數學學習的個性,學生通過觀察,經歷了認識角的過程。正是因為有了教師的放手,才有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的機會,學生真正會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主探索秒針的走動情況;組織學生體驗1秒與60秒,觀察分針走動情況,讓學生知道1分=60秒;通過集體活動、合作活動、小組活動形式,多角度感受秒的持續時間。

3、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知識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運用這些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踐問題,從中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價值,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教學中,我讓學生欣賞秒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更深刻地感受秒這一時間單位應用的廣泛性。練習中,我加入了我們生活中的例子。如:閲讀短文《小宇的一天》幫助學生理解,實際是綜合考察了學生對時間單位的應用能力。

4、交流評價:通過交流評價引導學生愉快地交流活動中的感受和經驗,交換意見與看

法,一方面可將每一個成功的經驗收穫轉化成為大家共同的財富,成為影響其他同學的關鍵因素,另一方面學生在評價過程中,要不時對照目標要求,形成自我反饋機制。在小組交流中認識自我,也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

學生學習方法:

1、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鐘面,認識秒針與分針、時針的區別;觀察分針和秒針的走動,抽象出1分=60秒。

2、活動實踐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體驗秒。為了學生能更有效地學會用各種方式估測活動的時間,集體活動時我用鐘錶記時,來看看學生60秒能做些什麼事情,加強學生對1分=60秒的認識,從而感知60秒。

3、獨立思考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必須重視把積極思維、獨立思考的方法教給學生,最重要的是給學生創設積極思維、獨立思考的機會。如:教學中,認識秒針和1秒、體驗1秒的長短、1秒的價值、教學1分=60秒、體驗1分的長短、小結,每一次的教學活動都給學生留出時間想一想,然後再與同桌學生交流,最後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議説出來。

4、指導學生傾聽的方法:我的做法是:課堂上提問面向全體學生,而不是少數幾個人。當別人的發言有錯時,要求學生學會評價同學的發言,做到不重複他人的意見,自己的意見要建立在他人發言的基礎上或者提出新穎的想法。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能虛心接受,邊聽邊修正自己的觀點。學生往往認為自己的就是正確的,就是最好的,當別人提出與自己不同的意見時,總想辯解。這時,我就會對學生説:“比一比,看誰最懂得尊敬別人,能安靜地聽完別人的發言。”這樣不僅使急於辯解的同學靜下來聽,更促進提出不同見解的同學要把自己的想法説具體,説完整。同時,讓學生明白並不是所有的意見都是正確的。在聽取他人意見時不能盲從,要有選擇地接受,做到“説”、“聽”、“思”並重,相互促進。當在課堂上意見有分歧的時候,我們常常常會留給學生們討論的時間和空間,有時候會用“大家想不想聽聽老師的想法”來平息他們之間沒有結果的爭論。這時候學生往往聽得最認真。從整個教學設計來看,我能做到: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到的,我決不設計包辦代替。努力設計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地思維。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4

現代教學論認為:學生學習知識不是一個被動吸收、機械記憶、反覆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

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應是: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嘗試解決新問題、同化新知識,並構建他們自己的認知結構的過程。整堂課以“大賣場”為背景,用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感受數學的運用,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從“飲食與健康”話題引入教學,讓學生不僅瞭解了一些健康生活小常識,又激起學生很高的學習慾望。從琳琅滿目的大賣場中選擇自己想了解的.商品信息,進而探究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學得自然、輕鬆。有探究的樂趣、有成功的體驗;有學習的機會,有展示的舞台。讓學生了解本單元即將學習的內容,激發自主探究的慾望。

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知識劇增,學校的學習,只能選取最基本的知識教給學生,其它更多的知識包括源源不斷的新知識,只能靠學生自己今後進一步或終生學習。有關專家認為:21世紀的教育,要培養學生四種本領:即學會求知,學會實踐、創造,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從小培養起探究精神,義不容辭。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5

成功之處:

1、注意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 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簡單的信息積累,更重要的是新舊知識經驗的衝突以及由此而引發的認知結構重組。如在導入環節中,我設計了利用長方體、(正方體)中的一個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來導入本課,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使學生在親切中自然進入本課;另外,就找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徵而言,學生能很快説出長方形與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這是學生進一步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基礎。因此我在設計時,就以這種經驗為基礎,引導學生充分動手操作,在折、量、比等過程中感知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邊和角的特徵,這樣,讓學生自主的建構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的學習方式。

2、創設學習活動情景,把課堂變成數學活動探索的場所。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猜想、操作、交流等活動。這節課,我給學生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把知識點的教學融入到學生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學習數學。如通過折一折量一量説一説這些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並且發現了兩者的異同;通過變魔術的活動,讓學生在推一推、拉一拉、折一折的過程中,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係;通過猜一猜,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一步加深對長方形、正方形的認識。

3、注重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不應該僅僅獲得一些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學習的方法。所以我將研究圖形特徵所採用的方法定位為這節課的重點。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研究長方形的邊和角?在學生得出長方形的特徵後,緊接着小結剛才我們是用什麼方法研究的?然後放手讓學生利用自己總結出的方法研究正方形的特徵。其次,在引導學生練習數長方形與正方形比賽的這一環節中,我設計了先由學生自己數第一幅圖,再指導學生數出第二幅圖後師生共同找出數這類圖形的規律,從而由學生依照規律完成後面習題的教學思路。再次,本課結束前,我又一次引導學生回顧了這一節課研究圖形進所採用的方法,並且加以延伸、拓展,讓學生學會總結學習方法,並且能利用所學的方法自主學習。

4、注重創設情境,合理運用電教手段。 從開始的課題引入到練習活動的各頂比賽,我都給學生創設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新知,而生動的課件演示恰到好處,更讓學生直觀形象地體驗新知。

不足之處:

1、研究、理解教材的的編寫意圖不夠深入透徹,如在驗證正方形的特徵時,只簡單的説明先用研究長方形的方法就可以了,只把四條邊都折兩次,再用對角折一次。而沒有説清楚對邊折是驗證對邊相等的、對角折是驗證臨邊相等的方法。

2、在變魔術研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係環節的演示過程中,操作欠細緻,學生沒有很好的領略在這個演示過程中的奧祕。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6

首先在第一個環節我是讓學生看圖然後問知道了什麼,這樣的效果就是學生回答的一知半解的,現在想這樣的文字的解決問題,應該先讓學生讀題,只有讀懂了題的意思學生才會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才能為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在後面的表格上,我將重點弄錯了,認為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知道解決問題要有序,課後與大家討論才知道,解決問題就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知道問題解決的'方法。還有在討論的環節應該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其中,如果開始就進行討論,這樣後進生就有偷懶的嫌疑,就不能達到每個人都參與到課堂之中,久而久之,好學生越來越好,後進生越來越落後。差距就會越來越大。甚至還會有一些同學就會對數學失去學習的興趣。第二個班上這節課的時候我注意這些問題,效果明顯要好一些。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7

不足及啟示:

一、課前複習佔用時間太多,沒有做到好的開頭作用。

二、教學內容較於簡單化,解決的問題過於單一。

對於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材呈現的雖然是學生新接觸的學習內容,但豎式的書寫學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豎式的計算有些學生也已掌握,這一內容已經不能夠成為學生願意主動去探索的問題。

啟示:可加大教學內容的難度。

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次進位的.兩位數、三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內容加入進來,可以在完成12×3、23×2、123×2之後,再回到最初的情境中,把12枝彩筆換成18枝彩筆讓學生計算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從而可以使教學內容有一定的層次性,深度性,也使學生有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學習提示太繁瑣,課堂氣氛不活躍

根據學習提示,彙報展示環節不夠理想。教師一味地反覆強調筆算乘法的方法這一問題,沒有提出新的問題激起學生的求知慾,使得他們沒有被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吸引,失去學習的興趣,促使課堂氣氛顯得沉悶而不活躍。

啟示:可增加比賽,從而增進學生的學習熱情。

計算教學的算理、算法很重要,學習起來也很枯燥無味。在教學上如果能夠設計一些激發學生挑戰的形式將會激發他們學習熱情。比賽這一形式就是一個好的辦法。可以開展口算比賽,比哪個小組算得多且算得準;可以開展口算積分比賽,比哪個小組搶到的口算題最多,並算得準等。

這樣補充設計後,教學內容就會充實些,教學難就會深刻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濃厚些,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活躍些。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8

此課之前,學生們已經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特徵,並初步理解了周長的含義,本節課重點是讓學生們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

課上我主要分以下幾步驟進行教學:

一、“比眼力”讓學生通過猜想激發探究興趣。

首先出示兩個長方形的圖形,讓學生們觀察猜測哪個周長短一些,為了驗證學生們的猜測,引出學生計算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究。這樣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學習空間。

周長的計算方法,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瞭如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交流獲得解題方法上,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因為有了前面周長的認識,學生自主探索並不困難,關鍵是對各種算法的溝通、比較和理解。在學生交流算法時,我一方面讓學生充分展示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一方面引導學生理解不同算法間的相互聯繫,注意引導學生對照圖形,説出每個算式各部分的實際意義,數形結合理解算理。我始終抓住問題的本質——不管怎樣列式,都是求圍成長方形的四條邊長度的總和。幾種方法中,長加寬的和乘2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我利用區分兩組長和寬的顏色來幫助學生理解。由長方形的長逐漸變短,變到正方形。自然的.引導學生們探索正方形的計算方法。這樣不僅有助於鞏固周長的概念,同時可強化長、正方形特徵的表象。

三、注意方法優化,總結周長公式。

在總結長、正方形周長公式時,讓學生經歷從特殊到一般的抽象過程,體會數學的抽象和簡潔。學生在探索大量具體圖形的周長經驗的基礎上,抽象概括出長、正方形周長的計算公式。

四、練習的設計,應有層次和坡度。

我設計了四種題型。搶答、口算、選擇、解決問題。但由於時間關係只完成了兩道題。這是教師教學時間把握的失控,還有習題不符合學生們的認知規律,沒有循序漸進。

整節課上下來,我認識到自己還存在很多不足:一是對於教材的鑽研不夠透徹,二是教學用語不規範,三是教學組織方法不當,四是練習沒有達到鞏固的實處,只注重了結果沒有問過程。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注意先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修煉自己的語言,嚴格要求自己,嚴格要求學生,多動腦思考。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9

《小樹有多少棵》是三年級數學上冊的第一課,是關於“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乘法”。

教學中,我採用了“梯度導入式”,主要是考慮到部分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本班學生學習能力相差較大,優者優,劣者劣,是很明顯的差別。像3×20這種題目的得數,他們不用考慮,就可以直接説出答案。但是,至少有1/3的學生會不清楚,這是本班學生的學情。

課上,從導入開始,我有意識地利用生活情境複習之前的乘法口訣表(從購整捆的鉛筆導入),為本節新課“小樹有多少棵”作了鋪墊。當從主題圖中獲取數學信息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時,孩子們興致盎然。

教育心理學對“遷移” 做了如下定義:“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 知識遷移能力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解決新問題時所體現出的一種素質和能力,這也是我們培養學生的方向。衍晟、嘉豪、曉茵等相對接受能力較不好的學生也能根據複習的內容順勢遷移到本課學習中。這是本節課的成功之處。

“每捆20棵樹,3捆就要把3個20相加……”

“可以把3×20,就是3捆小樹合起來的總數……”

“就是把20+20+20,等於60(棵)……”

孩子們開始七嘴八舌,只要是合理的説法,儘管不那麼完整,我都給予肯定。當提出4捆小樹、5捆小樹時,孩子們也就明白該怎麼樣做更好了。

要求學習的`目標是學生形成能夠舉一反三、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和方法,這是遷移的目的,也是孩子必須掌握的很重要的能力之一。

在練習中,有出現“3×230×2300×2”這類題目,再讓學生計算完觀察,然後發現問題。大部分學生只會説“積每一次多一個0”這樣的話,對於乘數和積之間的關係表達不那麼順暢,但是在交流中發現孩子還是能理解其中的意思的,知道當乘數發生有規律的變化時,積也跟着發生有規律的變化。

在作業中,發現孩子們的寫字情況並不好,也許是新學期剛開始,有待今後改正。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0

1、本節課的設計從學生的認知經驗出發,恰當地確定教學目標。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讓學生感受到用集合圈來解決問題的價值,又能讓學生掌握使用集合圖解決重疊問題的方法。尤其是最後的鞏固、拓展題的呈現,結合了學生的實際,順其自然,把學生思維的觸角引向深入。

2、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注重圖形、算式和文本的有效結合。本節課的設計意圖在充分發揮集合圖的作用,但同時加強學生對文字信息的理解。通過站一站、畫一畫、説一説、想一想等方式讓學生既溝通了已有的知識經驗間的聯繫,又體會到圖形、算式之間的聯繫,為建立數學模型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3、本節課是在找準了學生的認知起點和困惑點的基礎上,尋找了一條符合學生學習的有效教學途徑。首先從學生喜愛的生活情境出發導入新課,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學習新知識服務。教師只有課前知學,然後才能知教。然而怎樣去知學?又怎樣去知教?是需要課前花足時間去思考的事。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1

《可能性》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三年級的內容。是要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也就是通過遊戲的形式,從而感受最基礎的知識“可能性”幾種情況。

我的這一節課一開始,首先設計了一個“摸球”的遊戲,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極積性。第一步讓學生從全部是白球的盒子摸球,這樣摸出的一定是白球,再提出一個問題:能摸出一個黃球嗎?讓學生試着摸一摸,結果學生髮現是摸不到的。第二步讓學生從裝有白球和黃球的盒子裏摸球,小組成員倫流摸,摸了以後又放回去,學生髮現可能摸出兩種顏色的球。這活動既簡單又有趣,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的學習內容上。通過摸一摸、猜一猜、説一説等一系列探究活動,進行實驗、比較、分析、猜想,使學生親歷事件發生的必然性和隨機性,嚐到探索成功的樂趣。再讓學生判斷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然後説一説生活中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全過程無處不是“可能性”的學習和判斷,可以説活動貫穿全課,“可能性”也融貫全課。

本課教學,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不只是學到一些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首先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自然界,瞭解生活中的事物很多與數學有關,學習用數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由此而愛好數學。其次,培養學生怎樣用數學去分析問題,使學生懂得用比較準確的數學語言去描述事物。這節課中,加強學生對隨機事件的口頭表達能力、對“可能性”的判斷和爭辯等。從這節課看,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有較好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數學分析能力,而且還有一定的科技知識基礎。另外,學生在這節課中瞭解到操作、比較、猜想、實驗、驗證對認識事物、數學分析都有重要作用。所以這些,説明這樣教學會較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使學生有較紮實的數學基礎並聰明起:來。不足的是:學生對“一定”的含議瞭解得不是很好。因為有的同學這樣寫到:我的實驗一定能成功。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2

仿照吳正憲老師的教學設計,用曹衝稱象的故事引入。稱得六筐石頭的重量分別為328、396、354、375、309、367千克,要求學生估算大象的質量。出現如下幾種情況:1、精算(很多),2、先精算出準確值再四捨五入,3、300+400+350+400+300+400=2150,4、300+400+400+400+300+400=2200,5、330+400+350+380+310+370=(比較多)。無一人用乘法估算,老師的再三啟發:有沒有比較簡單的估法,老師想看到一種簡單的估算方法!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一個學生想到了400乘6等於2400。我如獲至寶,馬上請他抄在了黑板上,然而全班學生都認為這樣估算是錯的`!原因是沒有一個重量是400千克,都比400小,差距太大。

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吳正憲老師的課堂不是有這麼多用乘法估算的嗎?400×6(大估),300×6(小估),350×6(中估)。我們普通老師的課堂上怎麼一個也沒有?好不容易啟發出一個大估,全班同學都認為是錯的!我們的課堂咋了?我們的學生咋了?是教師的引導出了問題?

靜心思考,應該是學生沒有真正體會到估算的價值,學生把估算的準確性放在第一位的。而估算的價值在於方便、快捷,我告訴學生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估算,我們是為了簡便而估!學生明白這個道理後,才接受了400×6這種估法。看來要想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必須要讓學生明白估算的目的和價值。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3

講有“餘數除法”時,我讓學生先複習了“4×()<9,5×()<43,()裏最大能填幾”和“8÷4、40÷5”等能整除的豎式計算,為講新課做好準備。講新課時,我沒有直接講什麼叫有餘數的除法,而是先讓每個學生把事先準備好的10根小棍拿出來,我帶領他們做分小棍的練習:“有10根小棍,每2根1份,可以分幾份?每5根1份,可以分幾份?”當然,學生做這道題不困難。接着我不做任何提示,讓學生繼續分:“每3根1份,可以分幾份呢?”學生以為可以分完,可是分到最後,每人手裏都剩了一根,這時,他們都發現了“分不完”的情況,於是我才開始講: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平均分一些東西,不一定都能分完,而且分不完的情況是大量存在的,此時引出了課題,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

在討論到計算方法時,我抓住幾個關鍵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得出結論。如例1:“有9個蘋果,每盤放4個,可以放幾盤?還剩幾個?”不少學生知道要用除法計算,可是又覺得9個蘋果沒有分完,還剩1個,好像用已學過的除法計算解釋不通。然而,這正是學生將要理解有餘數除法的關鍵之處,我仍沒有直接告訴學生算理,而是啟發他們去想:“為什麼這道題要用除法計算呢?”學生都願意自己把這個問題回答出來,於是就都積極地思考起來。想了一會兒,一個學生終於正確地答出:這題是要求9裏面有幾個4,所以用除法計算,這樣通過討論,既複習了舊概念,又學了新知識,還培養了學生認真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在討論“9÷2”的試商方法時,學生都知道要商4,但對為什麼商4的問題,不少人是這樣想的:因為放兩盤,所以商4。我問:如果書上沒有圖或者題目中數目很大,怎麼辦呢?這時,我努力激發他們想解決問題的積極性,説:你們想想過去學的本領,看哪個同學能夠把學過的本領用上。一個學生很快舉起手來,説:4乘以2等於8,最接近9。我説:有道理,誰能説得更明確些?黑板上覆習的內容就有你們要用的知識。這時一個同學很準確地答出:因為4乘以2等於8,8<9,所以商2。

在講第二個例題“43÷5”時,我就先放手讓每個學生在練習本上做,然後針對他們出現的錯題,組織大家進行分析。例如,一個學生的計算結果是,43除以5商6餘13,我問大家:他錯在哪兒呢?一個學生説:他的商太小。我問:你怎麼一眼就看出他商小了?答:因為他沒有取最大的商,13裏面還有2個5呢。這樣,學生對為什麼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進一步加深了理解。在這個基礎上,我才和學生一起總結出“做題時一定取最大的商,做完題後要把餘數和除數比一比,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方法。這樣學生對新知識不僅理解得深,而且記得非常牢。

《倍的認識》對於學生來説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學生對倍的認識比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認識有一定的難度。

本節課的教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是認識倍,理解倍的意義;二是在此基礎上,學習“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解決問題。在教學中,第一部分我重視學生的感知,通過圈圈畫畫,讓學生在學習了相差關係的基礎上進入對倍數關係的學習。第二部分的處理上是通過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知到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可以用除法來計算。

因此,我在設計時重視了學生的操作、觀察,充分建立直觀形象。通過比較黃花朵數與藍花朵數的`數量關係,引導學生擺一擺,圈一圈,説一説,使學生初步感知“倍”的含義。

學生能從圖中看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但為什麼用除法計算還是難以理解的。在這裏我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實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這樣的幾份”來幫助學生探索算法。然後又發展到一個數裏面有幾個幾,是因為這樣的表述能更鮮明地表達相比較的兩個數與“倍”之間的關係,使學生加深對“倍”的含義理解。在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後,練習鞏固中,進一步理解倍的意義。通過練習,鞏固求一個數是另一數的幾倍的問題用除法解決。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4

《一天的時間》就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三課時的內容。在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和教學的。

1、重情境創設:創設情境,質疑引入:出示12時的鐘面,讓學生猜一猜12時老師在做什麼?為什麼都是12時,老師做的事卻不同?從而明確一天有兩個12時,一個是中午12時,一個是晚上12時,也就是一天的時間,時針要在鐘面上走2圈,也就是24時。

2、重難點突破把握關鍵:教學新課時,讓學生觀察課件演示一天的變化,並説出幾個時刻,這個時刻你在做什麼?讓學生初步感受一天的.變化。 讓學生明白晚上12時就是0時,它是一天的起點,從夜裏12時到中午12時再到夜裏12時的全過程,知道了24時是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24時就是0時,再通過教具演示,建立普通時計時法與24時計時法的聯繫,再讓學生運用學具鐘面,在鐘面上標出24時計時法,使學生對24時有了深刻的體驗。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24時記時法和普通時記時法的區別。引導學生把普通記時法轉化成24時記時法,把24記時法轉化成普通記時法的方法。通過觀察、比較,學生自主探索出了24時記時法的一般規律、理解和發現了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的聯繫和區別。

3、重生活與數學相結合:設計練習,讓學生明確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普遍運用。鞏固了24時計時法與12時計時法的轉換。

在教學中,我還重視培養學生完整的表述和學會運用數學語言。學生會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表述時間時會產生不規範現象。如:把7時説成7點,8時半説成8點半。我立刻給學生以引導,“在數學上,我們要説成“7時或者8時半。”學生的規範的數學用語得到了強化。

不足之處:

在教學24時是一天的結束,也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沒有結合當天來説一説:20號晚上的12時,也就是24時,是20號的結束,也是21號的開始,21號的0時。如果強指出學生會更加明確。

國小三年級上冊數學教學反思15

本節課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角是一個抽象圖形,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認識角,形成角的表象。我設計了一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數學、動手做中發現數學的課堂。通過讓學生感知角、找角、畫角、做角演示角、欣賞角一系列活動來進行,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感悟:

一、數學離不開現實生活

角這一內容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説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在我們生活中學生都能找出角,陌生是到底什麼樣的圖形是角,在學生腦中的表象只留在生活中的實物上,沒有一個具體的幾何圖形的概念。因此我結合教材內容從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出發,讓學生來初步感知角,並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生活離不開數學。這一節課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引導學生把生活經驗中的角逐步提升為數學上的角。因此,在喚起學生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動態的過程把這些角抽象出來,學生感知數學上的角的形象。

 二、數學離不開細心觀察

在從具體物體上抽象出角後我引導學生及時的觀察、對比與發現,組織學生討論: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引導學生得出角各部分的名稱――頂點、邊(邊是直直的.)。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角的完整表象――有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然後再來指導學生正確的指角的方法。然後及時完成判斷練習,通過辯認與説理,再次加深對角的本質特徵的認識。

三、數學離不開有序活動

通過找一找、指一指、説一説、畫一畫的體驗活動,讓他們在身邊的書本上、三角尺上尋找角,並通過同桌互相指一指、説一説的活動過程,再次加深了學生對角的本質特徵的認識。動手做一活動角是本課一個重要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做一個角,然後再來指一指這一個角,這裏鞏固了角的各部分的認識,然後再通過引導學生想辦法把手裏的角做得大一些或變小一些來體會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最後再通過觀察生活中的活動角:即扇面(或剪刀)上角的大小與扇子(或剪刀)的打開與合攏有關。

本節課我始終堅持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不僅主動獲取新知,堅持以活動促發展的教學思想。

不足之處:

1、在角的大小比較中我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與語言來描述比較的方法,沒有特別強調和總結,當學生在個別問題的回答上語言表述還不完整不精確時,老師沒有及時指出和糾正,因此這部分的內容有些學生表達不夠清晰,理解的不是很透徹。

2、教師要作一名好的引導者、組織者並不是那麼容易,個別同學比較活動角時學生思考、交流組織不夠高效,因此在今後組織教學活動中一定要能夠靈活調控,緊緊抓住數學本質性的東西進行交流,要引導好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活動,讓學生有思考、有觀察、有交流,同時要保證學生的參與面要廣。

3、教師的數學語言不夠精煉嚴謹,這些都有待於今後的不斷積累和探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