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18W

身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本節課又是這一單元的的教學重點。為讓學生很好的感受因數與倍數的意義,能夠熟練的找出一個數的因數與倍數,靈活地處理了教材,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只讓學生認識了因數和倍數的意義及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效果不錯。

一、設計情境,引起思考。

改變教材的情境圖,用學生有興趣的情意引入課題:有12個小方塊,要求擺成一個長方體,你想怎麼擺。引起學生思考,學生想到有3種擺法,每種擺法怎麼列式求出一共有多少方塊?由於方法的多樣性,為不同思維的展現提供了空間。從而理解決因數與倍數的意義。

二、引導學生探求找因數的方法,使探索有方向。

如何找一個數的因數是這節課的重點,首先放手讓學生找出24的因數,由於個人經驗和思維的差異,出現了不同的方法與答案,在探索這些方法和答案的'過程中,學生明白瞭如何求出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從而掌握了知識點。

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靈活的應用教材,使之服務於教學,讓教學有效的進行,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2

《因數和倍數》這部分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對於學生來説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首先是名稱比較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又不經常接觸,對這樣的概念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斷,需要一個長期的消化理解的過程。

同時這部分內容是比較重要的,為五年級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因數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本節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去,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的。

一:動手操作,探究方法.

我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數形結合,變抽象為直觀。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藉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變抽象為具體。

二、倍數教學,發現特點。

利用乘法算式,讓學生找出3的倍數,這裏讓學生理解:

(1)3的倍數應該是3與一個數相乘的積。

(2)找3的倍數是要有一定的順序,依次用1、2、3……與3相乘。有了找3倍數的方法,在上學生找出2和5的倍數。這樣即鞏固對例題的理解,同時也為接下來的討論倍數的特點奠定基礎。

最後讓學生通過討論發現:

(1)一個數的倍數個數是無限的'(要用省略號)。

(2)一個數的最小倍數是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

三、因數教學,發現特點。

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和倍數相似,大部分學生都用乘法算式尋找一個數的因數,這裏教師可以通過幾到有序排列的除法算式啟發學生進一步理解。強調有序(從小到大),不重複、不遺漏。隨後讓學生找出15、16的因數有那些。最後通過比較討論讓學生得出因數的特點:

(1)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2)一個數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本身。(讓學生明白所有的數都有因數1).

四、練習反饋情況

從學生的作業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掌握的還是不錯的,有部分基礎差的學生,有如下幾點錯誤出現:

1、倍數沒有加省略號。

2、分不清倍數和因數,倍數也加省略號,因數也加省略號。

3、因數有遺漏的情況。從以上情況來看,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關注基礎比較差的學生,注意補差工作;同時要注意教學中細節的處理。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3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過除法算式來引出整除的概念,而現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沒有用數學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利用一個簡單的實物圖(2行飛機,每行6架)引出一個乘法算式2×6=12,通過這個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説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

尤其對因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通過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繫,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在上課之前我特意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對相互依存的理解,在描述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就不會説錯了。對於這節課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下面幾個細節來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是我上課時特別注意讓學生明白什麼情況下才能討論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2.是要學生注意區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本單元中的"因數"的聯繫和區別.在同一個乘法算式中,兩者都是指乘號兩邊的整數,但前者是相對"積"而言的,與"乘數"同義,可以是小數,而後者是相對於"倍數"而言的,兩者都只能是整數.

3.是要注意區分"倍數"與前面學過的"倍"的聯繫和區別."倍"的概念比"倍數"要廣.可以説"15是3的倍數",也可以説"1.5是0.3的5倍",但我們只能説"15是3的倍數",卻不能説"1.5是0.3的倍數".在課堂中反覆強調,幫助學生認真理解辨析,所以學生一節課下來對這組概念就理解透徹了,就不會模糊了.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4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過除法算式來引出整除的概念,而現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沒有用數學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利用一個簡單的實物圖(2行飛機,每行6架)引出一個乘法算式2×6=12,通過這個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對於學生來説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尤其對因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通過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繫,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在上課之前我特意舉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幫助學生對相互依存的理解,在描述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就不會説錯了。對於這節課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下面幾個細節來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是我上課時特別注意讓學生明白什麼情況下才能討論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2、是要學生注意區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本單元中的"因數"的聯繫和區別。在同一個乘法算式中,兩者都是指乘號兩邊的整數,但前者是相對"積"而言的,與"乘數"同義,可以是小數,而後者是相對於"倍數"而言的,兩者都只能是整數。

3、是要注意區分"倍數"與前面學過的"倍"的聯繫和區別。"倍"的概念比"倍數"要廣。可以説"15是3的倍數",也可以説"1.5是0.3的5倍",但我們只能説"15是3的倍數",卻不能説"1.5是0.的倍數"。在課堂中反覆強調,幫助學生認真理解辨析,所以學生一節課下來對這組概念就理解透徹了,就不會模糊了。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5

簡單的內容中藴藏着複雜的關係,由於新教材把“整除”的概念去掉,再也不提誰被誰整除,而改成藉助整除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這部分內容顯得比較容易了,學生在學因數時,對於求一個數的因數,及理解一個數的因數最小是1,最大因數是它本身,及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感覺很清楚,明白。在學倍數時,對求一個數的倍數及理解一個數的倍數中最小的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倍數也認為容易簡單,但有關因數、倍數的綜合練習不少學生開始猶豫、混淆。如判斷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無限的,不少學生判斷為對。練習中:18是的倍數,個別學生選擇了18、36、54……。針對這種情況,我調整了練習,組織學生研究了以下幾個問題:

1、寫出12的因數和倍數,寫出16的因數和倍數。

2、觀察比較,會打消列問題:一個數的因數和它本身的關係,

3、為什麼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最小是1,最大是它本身,也就是1和它本身之間的整數。為什麼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最小是它本身,沒有最大的。

通過對這幾個問題的討論,多數學生較好的區分了一個數的因數和倍數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6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過除法算式來引出整除的概念,每個除法算式對應着一對有整除關係的數,如b÷a=c,表示b能被a整除,b÷c=a,表示b能被c整除。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而現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沒有用數學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利用一個簡單的實物圖(2行飛機,每行6架)引出一個乘法算式2×6=12,通過這個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我覺得這局部內容同學初次接觸,對於同學來説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尤其對因數和倍數和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不是很好理解。我通過捕獲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繫,協助同學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所以在上課之前我特意和小朋友們玩了一個小遊戲。用“ 我和誰是好朋友”這句話來理解相互依存的意思。即“我是誰的好朋友”,“誰是我的好朋友”,而不能説“我是好朋友”。同學對相互依存理解了,在描述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就不會説錯了。對於這節課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下面幾個細節來協助同學理解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一是教材雖然不是從過去的整除定義動身,而是通過一個乘法算式來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但實質上任是以“整除”為基礎。所以我上課時特別注意讓同學明白什麼情況下才幹討論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我舉了一些反例加以説明。二是要同學注意區分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本單元中的“因數”的聯繫和區別。在同一個乘法算式中,兩者都是指乘號兩邊的整數,但前者是相對於“積”而言的,與“乘數”同義,可以是小數,而後者是相對於“倍數”而言的,兩者都只能是整數。三是要注意區分“倍數”與前面學過的“倍”的聯繫與區別。“倍”的概念比“倍數”要廣。可以説“15是3的5倍”,也可以説“1。5是0。3的5倍”,但我們只能説“15是3的倍數”,卻不能説“1。5是0。3的倍數”。我在課堂上反覆強調,協助小朋友們認真理解辨析,所以同學一節課下來對這組概念就理解透徹了,不會模糊了。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7

教學中我發現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這裏的處理的方法有所不同,我在教學時做了一些改動,讓學生用12個小正方形擺長方形,然後自己用算式把擺法表示出來。這樣學生的算是就不侷限於乘法,有一部分學生寫了除法算式。這樣學生很容易感悟到不管是根據乘法還是除法算式都可以找到因數和倍數。因為現在也有很多學生學習奧賽,所以我從整除的角度也介紹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由於這節是概念課,因此有不少東西是由老師告知的,但並不意味着學生完全被動的接受。如讓學生思考:你覺得3和12、4和12之間有什麼關係呢?(對乘除法學生有着相當豐富的經驗,因此不少學生能説出倍數關係,可能説得不很到位,但那是學生自己的東西)。當學生認識了倍數之後,我進行了設問:12是3的倍數,那反過來3和12是什麼關係呢?儘管學生無法回答,但卻給了他思考和接受“因數”的空間,使學生體會到12是3的倍數,反過來3就是12的因數,接下來4和12的關係,學生都爭者要回答。

如何做到既不重複又不遺漏地找36的'因數,對於剛剛對倍數因數有個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説有一定困難,這裏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找36的因數,我巡視了一下五分之一的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數學生寫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進行。接着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兩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找36的因數,如何找不重複也不遺漏。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剛才的方法進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這不老師給予有有效得多。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8

本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整數知識(包括整數的知識、整數的四則運算及其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整數的性質。本單元所涉及的因數和倍數都是初等數論的基礎知識。

成功之處:

1.理解分類標準,明確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在例1教學中,首先根據不同的除法算式讓學生進行分類,同時思考其標準依據是什麼。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學生得出:第一種是分為兩類:一類是商是整數,另一類是商是小數;第二種是分為三類:一類商是整數,一類是小數,另一類是循環小數。究竟怎樣分類讓學生在爭論與交流中達成一致答案分為兩類。然後根據第一類情況得出倍數和因數的含義,特別強調的是對於因數和倍數的含義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在整數除法中,二是必須商是整數而沒有餘數。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才能説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2.釐清概念倍數和幾倍,注重強調倍數和因數的相互依存性。在教學中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因數和倍數都不能單獨存在,不能説2是因數,12是倍數,而必須説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對於倍數與幾倍的區別:倍數必須是在整數除法中進行研究,而幾倍既可以在整數範圍內,也可以在小數範圍內進行研究,它的研究範圍較之倍數範圍大一些。

不足之處:

1.練習設計容量少了一些,導致課堂有剩餘時間

2. 對因數和倍數的含義還應該進行歸納總結上升到用字母來表示。

再教設計:

1.根據課本的練習相應的進行補充。

2.因數和倍數的含義用總結為a÷b=c(a、b、c均為非0自然數),a是b和c的倍數,b和c是a的因數。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9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1)新課標教材不再提“整除”的概念,也不再是從除法算式的觀察中引入本單元的學習,而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乘法算式來導入新知。(2)“約數”一詞被“因數”所取代。這樣的變化原因何在?我認真研讀教材,通過學習瞭解到以下信息:籤於學生在前面已經具備了大量的區分整除與有餘數除法的知識基礎,對整除的含義已經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不出現整除的定義並不會對學生理解其他概念產生任何影響。因此,本套教材中刪去了“整除”的數學化定義,而是藉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雖然學生已接觸過整除與有餘數的除法,但我班學生對“整除”與“除盡”的內涵與外延並不清晰。因此在教學時,補充了兩道判斷題請學生辨析:

11÷2=5……1。問:11是2的倍數嗎?為什麼?因為5×0.8=4,所以5和0.8是4的因數,4是5和0.8的倍數,對嗎?為什麼?

特別是第2小題極具價值。價值不僅體現在它幫助學生通過辨析明確了在研究因數和倍數時,我們所説的數都是指整數(一般不包括0),及時彌補了未進行整除概念教學的知識缺陷,還通過此題對“因數”與乘法算式名稱中的“因數”,倍數與倍進行了對比。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0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定的整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課堂中,我首先讓學生理解分類標準,明確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在例1教學中,首先根據不同的'除法算式讓學生進行分類,同時思考其標準依據是什麼。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小組交流學生得出:第一種是分為兩類:一類是商是整數,另一類是商是小數;第二種是分為三類:一類商是整數,一類是小數,另一類是循環小數。究竟怎樣分類讓學生在爭論與交流中達成一致答案分為兩類。然後根據第一類情況得出倍數和因數的含義,特別強調的是對於因數和倍數的含義要符合兩個條件:一是必須在整數除法中,二是必須商是整數而沒有餘數。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才能説被除數是除數的倍數,除數是被除數的因數。

其次,釐清概念倍數和幾倍,注重強調倍數和因數的相互依存性。在教學中可以直接告訴學生因數和倍數都不能單獨存在,不能説2是因數,12是倍數,而必須説誰是誰的因數,誰是誰的倍數。對於倍數與幾倍的區別:倍數必須是在整數除法中進行研究,而幾倍既可以在整數範圍內,也可以在小數範圍內進行研究,它的研究範圍較之倍數範圍大一些。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

1.練習設計容量少了一些,導致課堂有剩餘時間。

2.對因數和倍數的含義還應該進行歸納總結上升到用字母來表示。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1

《倍數和因數》這一內容與原來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礎上認識因數倍數,而現在是在未認識整除的情況下直接認識倍數和因數的。數學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較難教,這部分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對於學生來説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首先是名稱比較抽象,在現實生活中又不經常接觸,對這樣的概念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斷,需要一個長期的消化理解的過程。

這節課我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探究發現提供足夠的時空和適當的指導,同時,也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在本課的教學中體現了自主化、活動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體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操作實踐,舉例內化,認識倍數和因數

我創設有效的數學學習情境,數形結合,變抽象為直觀。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藉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直觀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從抽象到抽象,從數學到數學,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因數與倍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因數與倍數”的概念。這樣,充分學習、利用、挖掘教材,用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引出了新知識,減緩難度,效果較好。

(二)自主探究,意義建構,找倍數和因數

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整節課中,教師始終為學生創造寬鬆的學習氛圍,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理解倍數和因數的意義,探索並掌握找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動口、動手、動腦中自主獲取知識。

新課程提出了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教學中的多次合作不僅能讓學生在合作中發表意見,參與討論,獲得知識,發現特徵,而且還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初步形成合作與競爭的意識。

找一個數因數的方法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主探索,在隨後的巡視中發現有很多的學生完成的不是很好,我就決定先交流在讓學生尋找,這樣就用了很多時間,最後就沒有很多的時間去練習,我認為雖然時間用的過多,但我認為學生探索的比較充分,學生也有收穫。如何做到既不重複又不遺漏地找36的因數,對於剛剛對倍數因數有個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説有一定困難,這裏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先讓學生自己獨立找36的因數,我巡視了一下三分之一的學生能有序的思考,多數學生寫的算式不按一定的次序進行。接着讓學生在小組裏討論兩個問題:用什麼方法找36的因數,如何找不重複也不遺漏。在小組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對自己剛才的方法進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這時老師再給予有效的指導和總結。

(三)變式拓展,實踐應用---—促進智能內化

練習的設計不僅緊緊圍繞教學重點,而且注意到了練習的層次性,趣味性。在遊戲中,師生互動,激活了學生的情感,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學生不僅參與率高,而且還較好地鞏固了新知。課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終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養,並及時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悦,享受數學,感悟文化魅力。

由於這節是概念課,因此有不少東西是由老師告知的,但並不意味着學生完全被動地接受。教學之前我知道這節課時間會很緊,所以在備課的時候,我認真鑽研了教材,仔細分析了教案,看哪些地方時間安排的可以少一些,所以我在第一部分認識因數和倍數這一環節裏縮短出示時間,直接出示,實際效果我認為是比較理想的。課上還應該及時運用多媒體將學生找的因數呈現出來,引導學生歸納總結自己的發現:最小的因數是1,最大的因數是它本身。教師應該及時跟上個性化的語言評價,激活學生的情感,將學生的思維不斷活躍起來。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2

能力的培養是個很好的訓練。通過一個單元的教學,發現學生在以下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上還存在一些問題:

1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中,我讓學生經歷了三種方法:法一是先找各數的因數(或倍數),再找兩個數的公因數(或公倍數),最後再找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二是介紹短除法;三是對於特殊關係的'數(倍數關係或互質數)直接根據規律寫結果。根據複習和練習反饋,發現學生對數的感覺比較欠缺,特殊關係的數不容易看出來,且兩個概念有時還會出現混淆情況,也就是對因數和倍數的理解不夠透徹與深刻。如果學生對找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學不紮實,將直接影響到後面的約分和通分。所以我準備在平時每節課都有三到五個訓練,並進行專項過關。在應用這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有少數後進生比較難以理解,需要輔助圖形來分析,也需要一個時間的積澱過程。

2質數合數與奇數偶數

這四個概念按照兩個不同的標準分類所得。學生在分類思考時對概念的理解比較清晰,但混同在一起容易出現概念的交叉,如2既是質數又是偶數,9既是合數又是奇數。

3235倍數的特徵

如果單獨讓學生去説去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35的倍數,學生比較清楚,但在靈活應用時就比較遲鈍,特別是用短除法尋找公因數時,不能很快的進行反應,數的感覺不佳。

以上是本單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要障礙,數感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而概念的理解加深還需要平時不斷的訓練。多給學生一點耐心,再堅持一份恆心,相信學生們會有提高,會有改變。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3

開學後上第一節課年級組教研課,挺有壓力的。畢竟放了這麼久的假,感覺有點不習慣,好象字都寫不穩一樣。還好,上完課後感覺還可以。

因數和倍數是一堂概念課。老教材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在整除的基礎上教學因數與倍數的,而新教材沒有提到整除。教學前,我是先讓學生進行了預習,開課伊始,就揭示課題,讓學生談自己對因數與倍數的.理解。學生結合一個乘法算“3×4=12”入手,介紹因數與倍數概念,這樣有助於更好理解,也能節約很多時間。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思維被調動起來了,主動參與到了知識的學習中去了。

能不重複、不遺漏找出一個數的因數是本課的難點,絕大部分學生都能仿照找12的因數去找,孩子都能一對一對的找,可遺漏的多,在這裏我強調按順序找,也就是從“1”開始,依次找,這樣效果很好。

為了得出因數的特點,我出了“24的因數,36的因數,18的因數”,並認真觀察這些因數看有什麼發現,由於時間不夠,我只要求孩子從因數的個數,最小,最大的因數考慮,沒有對質數,合數,公因數進行滲透。找一個數的倍數因為方法比較易於掌握,沒有過多的練習,二是激發他們想象一個數的倍數有什麼特點。

針對這節課,課後老師們就這堂課認真評析,真誠的説出自己的觀點,特別就知識的生長點、教學的重難點展開了討論,特別是找一個數的因數,應注重方法的指導。由此,我們數學課堂教學應注意一下幾點:知識的滲透點、練習發展點、層次切入點、設計巧妙點、教法多樣點、語言動聽點、管理到位點、應變靈活點。

這幾點既是目標也是方向,相信我們在新的一學期,團結協作,勤奮務實,努力朝着目標前進。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4

這是自入職以來第一堂得到李老師指點的課。感覺得到李老師課堂上對學生信任。也讓我更深一步的體會到,只有學生自己找出來的規律,特點,才能理解的更透徹,掌握的更牢固,應用起來更有效率。平日裏,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很多規律甚至是老師直接告訴學生的,雖然課堂教學的速度有了,但是效率並不高,後期教師要花費的時間更多。那才是真正的丟了西瓜撿芝麻!

下面從幾點來分析本節課

一、優點

課堂掌控力不錯,教師的個人素質也不錯。

二、不足

1、 是除不盡的。但是課堂上,我卻當做了能除盡的。思考出現這個錯誤的原因,是自己對課堂、對學生的預設不足!

2、26是13和2的倍數,13和2是26的因數------大家發現沒有,大的是倍數,小的是因數!

我非常清楚,倍數、因數是有依存關係的,而不能單獨説,但是課堂上卻説出了“大的是倍數,小的是因數”這樣一句有問題的話。失敗!

歸結原因,還是課堂太想投機取巧。作為一個引導學生入門的老師,在知識的門口,真的不能有絲毫差池,更不能為了一時的省事,而為後面的教學買下禍根!

三、除了錯誤,還有很多做的複雜、不到位的地方。

1、開篇之時,複習自然數,是為本節課作知識鋪墊用的`,但是,問題中的“自然數有什麼特點?”卻是一個設計失敗的問題。已經學到高等數學的我,自然之道,自然數的特點到底有多龐雜!根本不是一兩句話説的清的,但是我卻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2、給定12張卡片列除法算式求商時,可以限定時間30秒,看説寫的又多又準確。也就是説能全員參與的,就單獨。讓學生在數學作業紙上寫完後,可以抓條,然後教師可以挑選着在摘錄一些。這樣準備充分,也可以為後面的分類打下堅實的基礎。

3、找個一個數的因數時,要先找,在訂正,最後讓學生説説做法。而後更正練習,接着判斷,説方法。只有清楚的説出了方法,才能保證學生是真懂了。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鼓勵學生總結一些自己的做法,比如用乘法找因數,乘到幾就不乘了。用除法也是,除到幾就不除了!(這個數的中間位置)

4、本節課最好的量是到會找一個數的因數就可以了,接着歸納一個數因數的特點部分就拖堂了。內容不能很好的在一堂課中充分的展現!

一堂課教會了我很多,尤其是在教學方法上,李老師後來的引導,讓我清楚的看到了學生的聰明,學生的觀察力!要相信學生------首先要給學生時間去觀察,去思考,去發現!否則,學生的思維永遠得不到真正的發展!能力無法得到充分的提升。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15

《倍數和因數》是四下第九單元的內容。教學時,我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把12個小正方形擺成不同的長方形,再讓學生寫出不同的乘法算式,藉助乘法算式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意義。這樣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從動手操作到直觀感知,讓學生自主體驗數與形的結合,進而形成倍數與因數的意義,使學生初步建立了“倍數與因數”的概念。根據算式直接説明誰是誰的倍數,誰是誰的因數,學生很容易接受,再通過學生自己舉例和交流,進一步加深對倍數和因數意義的理解。從學生的.反應和課堂氣氛來看,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

能不重複、不遺漏、有序地找出一個數的倍數和因數,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己找3的倍數,彙報交流後通過對比(一種是沒有順序,一種是有序的)得出如何有序地找一個數的倍數的方法。對於倍數,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所接觸,所以學生很容易學,用的時間也比較少。

對於找一個數的因數,學生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漏找,即找不全。所以在學生交流彙報時,我結合學生所敍思維過程,相機引導並形成有條理的板書,如:36÷1=36,36÷2=18,36÷3=12,36÷4=9,36÷6=6。這樣的板書幫助學生有序的思考,形成明晰的解題思路。學生通過觀察,發現當找到的兩個自然數非常接近時,就不需要再找下去了。書寫格式這一細節的教學,既避免了教師羅嗦的講解,又有效突破了教學難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