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1.13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1

在上述片段中,學生們都投身於探求知識的活動中,他們動手操作,認真觀察比較,獨立思考,互相交流,發現了知識,領悟了知識,嚐到了成功的喜悦。通過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動手操作過程是知識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究過程,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思維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動手操作更是一種以“動”促“思”,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重要途徑。

在上述片段中,如果憑空讓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學生沒有實際的操作過程,缺少空間想象力,必然會“悶”掉。因此,教師讓學生邊滾邊玩邊交流,學生的興趣智能都得到了提高。學生在操作中,不僅知道了各種幾何體的不同滾法,而且對它們作了比較小結。如球的滾法,學生從具體的滾動方向中得出了“向四面八方滾”的結論。球和圓柱體能滾遠,而圓錐和圓台滾不遠。總之,學生在操作探索知識中,親身經歷新知識的產生,不僅能充分展示每位學生的`才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有效地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2、教師是引導者、評價者。新課程中教師的作用不是淡化了,而是要求更高了。新課程提倡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但不是放任自流。上述片段中,雖然第一和第二個學生回答得不完整,不全面。但教師的一句話“如果不換方向,它能不能一會兒橫着滾,一會兒豎着滾?為什麼?”起到了引導作用。學生在再一次的思考中,思維接受碰撞,得到了更高層次的認識。同時教師在恰當的時機加以引導,有利於學生進一步探索問題。如教師給圓台“戴帽子”,形象生動地幫助學生理解了圓台繞什麼滾的難題。在“引”的過程中,教師還注意了激勵評價“補充得很有道理”“説得真好”。教師的充分肯定,使學生敢想、敢説、敢猜測,形成了一種互相撞擊,互相補充,互相啟發的學習氛圍。

3、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上述片段中,學生動手操作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師適時引導,在這個過程中,它不僅僅是一種認識活動,更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對學生來講,交流意味着主體性的凸現,個性化的表現,創造性的解放。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教師不僅要在理念上認識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要在行動中加以落實,從傳統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關注學生的發展,凸現學生的主體。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2

本課教材首先引導學生對身邊一些常見的彈性物體進行觀察、研究,然後分析整理實驗數據,找出這些物體的相同性質——都有彈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這些物體,通過實驗,知道這些物體在恢復原來形狀的時候要產生一種力——彈力,接着瞭解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為了對彈性、彈力有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教材還安排有關彈簧拉伸的長度與拉力之間的關係的內容,是讓學生了解彈力與物體形變之間的關係。

上完本課後我的反思有以下三點

1、科學來源於生活,科學教學要使教學貼近生活,散發生活氣息。

科學課程最基本的特點就是從兒童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學習,以形成對自然進行探究的態度、技能和獲取關於自然的知識。以學生喜愛的玩具----氣球引入教學,然後對身邊其他彈性物體展開研究,把課堂和生活聯繫起來,讓學生覺得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2、解放學生的手、腦,讓探究成為本課主要的.學習方式。

《科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因此在指導學生認識彈性時,我不是讓學生讀、背教材上有關的定義,而是鼓勵學生主動探究,動手實驗,認真觀察、記錄實驗中的現象,對實驗中獲得的數據加以分析、整理,從而體會、理解物體的彈性、彈力這些比較抽象的知識。

3、注重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培養。

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時動手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的。因此在學習彈簧拉伸的長度與拉力的關係時,我不是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學生,通過“對問題預測——設計實驗方案——動手實驗,採集數據——驗證預測、得出結論”這樣的環節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3

科學來源於生活,科學教學要使教學貼近生活,散發生活氣息。解放學生的手、腦,讓探究成為本課主要的學習方式。

注重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培養。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的形成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在平時動手探究的過程中形成的。

課堂開始,我先給小朋友們創設了一個快遞員叔叔包裝快遞的情境,他們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接着我就問怎麼在一個固定的空間裏面裝更多的東西呢?是隨便堆在一起還是整齊的'排好呢?根據孩子們的生活經驗,他們很容易的説出按順序排好。接着開始分組活動。

在分組活動中,孩子們的基本上都能按活動要求完成在固定的盒子裏平鋪一層,但是存在一個問題,有的小組不能很好的合作,出現了爭搶實驗用具的現象,有一組就按分工很快的完成了活動任務,他們把老師分發給他們組的三種物體和三個紙盒合理的進行分發,兩人一種物體的平鋪活動,完成後並把平鋪的個數分享給組內的其他成員,看到後我及時的給與這個小組表揚並獎勵,讓別的小組也按照這個小組的方法進行操作,其他小組也順利的完成了任務。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4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了許多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中,加深對這幾種形體的認識,發展了他們的空間觀念,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於一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洋溢着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數學的興趣。本課主要設計達成的教學目標有:認識4個基本的幾何體,知道它們的特徵;聯繫生活(學生介紹自己所收集的生活中這樣形狀的物體);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從課後的反饋來看,基本達成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應及時關注學生學習的起點。在教學中,我選取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物體,請學生説説物體的形狀。當在學生的回答中發現學生把物體的形狀説成是平面圖形時,我根據學生的學習的現實起點,直接給出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直觀圖形和名稱,然後讓學生根據四種物體的形狀來為生活中的物品分類,順着學生的“學”來“導”,在“導”中讓學生探究,設境激趣,建立知識表象使學生得到啟迪,悟到方法。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習的舞台。

因為這是一節操作課,對於一年級孩子來説,這樣的課並不是很多,所以在剛剛接觸的時候顯得比較興奮,試教時學生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要去動一動積木。針對這樣的情況,我課前先讓學生熟悉、把玩了教具,從本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基本滿意,但還是個別學生控制不住自己,需要教師及時用眼神來督促。怎樣來解決這個問題,課後我思考了本節課的組織形式:同桌合作,只強調了同桌合作,但沒有指定負責人,可能就導致個別不自覺的學生沒有約束感了。我覺得以後遇到此類操作課可以採取小組的`形式,四人一組,指定小組長,帶領其他組員一起有序的學習。同時採用小組合作後,教學形式也能多樣,而不僅僅是單一的同桌説。

在回答問題的語言上,我力求學生做到規範化、説完整話。本節課我可能注重了教學環節的流暢而沒有花足夠多的時間在指導學生“怎樣完整的回答問題”上,這需要我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引起注意,因為對一年級學生説話的培養還是很關鍵的。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5

在進行本節新課前,我依然讓學生回顧了觀察物體的方法——看,摸,聞。學生已經掌握得滾瓜爛熟了。

隨後讓同學們開啟了小挑戰模式,一起來“看誰擺得多”。在介紹比賽規則時,“平鋪”這個擺放規則,加上一次示範,大家都理解得很到位,隨後的課堂實驗中沒有學生將材料堆起來放。

挑戰正式開始前插入觀察每種材料的形狀,大體情況都是先説了平面圖,例如:乒乓球—圓形;橡皮—長方形;木塊—正方形;螺母—六邊形。指點到大家説的只是一個面,這是一個立體圖形,才能夠答出:乒乓球—球體;橡皮—長方體;木塊—正方體;螺母—六稜柱。

開始挑戰活動,在挑戰活動中乒乓球和木塊請每個班級請兩組學生來擺放都是9個和16個,很直接的體現了它們的不同方向形狀都相同,佔據盒子的空間都相同,所以數量相同,但是想要學生得出這一結論時,一直感覺提問的方式不太如意,學生理解不到老師的`點,回答結果都偏離了。

反而在第二部分挑戰橡皮和螺母得出不同側面佔據空間不同,所以擺放數量不同,這一結論時還更容易,更直觀。

今天的觀課,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板書問題,劉老師提到將猜測記錄在黑板上,再根據實驗來推翻各個推測,得出實驗結論。傾聽學生的發言,着重點在黑板上標記,進行及時的反饋。板書——課堂總結,敲重點。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6

①方嘉慧認為,圓柱體不是朝一個方向滾動的。我的做法是讓她到講台前去演示,我單獨跟她講為什麼她的想法是錯誤的。現在想來,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想讓她演示,然後讓學生判斷,圓柱體究竟是如何滾動的。讓學生也有一個動腦的過程。最後也應該表揚方嘉慧,能夠提出不一樣的想法。

②碰到金豔星弄壞了學具這一類事兒。我應該自己多準備一份,和她交換一個學具,而不是冷漠的説一聲“我知道了!”

③沈天辰能夠把桶裝水搬出去。此時更好的做法可以是讓他再搬回教室,讓他説出“累”,這一聲“累”相信對學生來説,更有信服力!然後讓其他小朋友想一想有什麼比較省力的方法。而不是有我把水搬回教室,告訴其他小朋友沈天辰很累我的處理方法。

在整個的磨課過程中,數學教研組這個團隊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作為一名新教師,我一定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在最快時間裏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7

本節課我力求充分體現教材編寫者的意圖,突出數學教學新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所製作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學習資源,生動活潑地展示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同時,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促進觀察﹑分析﹑歸納﹑概況﹑動手操作等一般能力的發展。具體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創設情景蘇東坡的一首《題西林壁》把同學們帶入了一個如詩如畫的境界,再從詩歌中提煉出隱含的一些數學關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通過“小組動手操作﹑合作交流”這種學習方式讓生在親身經歷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的.活動過程中,發展了空間觀念,畫三視圖,增強了學生的動手操作探究能力,突出了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

(3)利用多媒體聯繫實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和生活的聯繫,感受到數學確實就在我們身邊。體現“從不同方向看”本身所藴涵的“從不同角度看問題”的意義,來體現數學教學的育人價值。

需要在教學中進一步解決問題:

(1)整合後的課堂,時間顯得緊張,需要教師準確把握。

(2)對三個視圖的探索還嫌不夠。留給學生交流和總結的時間偏少;在課堂教學中有些學生覺得沒有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完全,有些反映稍慢的學生則剛剛弄明白其中的奧妙,還未來得及發表自己的見解,因此在課後需對此進行完善

總之,作為教師,應牢記學生是主體,自己只是一個組織者、一個引導者、一個合作者,要不斷地探索,在數學教學改革中走出一條新路,促進學生數學素養的全面提高,真正讓學生愛學數學,會用數學!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8

本週上了《認識物體的形狀》這一課,上完後感覺這節課比較簡單,學生接受起來容易。

在這段時間,實驗都是由我在投影儀下演示完成的,這節課的實驗也是。我帶了教材上要求的乒乓球,木塊,橡皮以及螺母和一個方形盒子。在投影儀下讓學生一起數能在這個盒子裏放下多少個,然後指導他們把實驗結果填寫在活動手冊上。

這節課我覺得老師的提問很關鍵,要簡潔清晰,我參照了教師用書上提供的`幾個提問,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它們分別是:在數完乒乓球和木塊後,提問“為什麼木塊裝的比乒乓球多?”;裝螺母前提問“螺母會有幾種裝法”,裝完後的提問“為什麼豎着裝比平着裝的更多?”;最後提問“木塊和乒乓球有其他裝法嗎?為什麼?”。這節課比較簡單,學生回答的也很準確。我覺得這幾個問題在課堂上發揮的作用較大,很清晰,讓學生容易把握關鍵點。

這節課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指導學生填寫活動手冊,我是跟着學生一起填,把我填寫的結果投影在屏幕上,告訴他們應該填在哪裏,結果在檢查的過程中,還有一部分小朋友把日期以及數字填錯。哎,當低段的老師要耐心,再耐心啊!現在天氣很熱,更容易控制不住自己,但要時刻告訴自己多一點耐心,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把學生看做發展中的人……深吸氣,抑制住了自己跳動的太陽穴。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9

《認識物體的形狀》本節課是讓孩子們從佔據空間這個角度去認識物體的形狀。

在進行平鋪活動之前為了讓孩子們明白什麼是平鋪,我特別在活動之前藉助投影演示了乒乓球的平鋪方式,並告訴學生所有的物體一樣高,不能有的高有的低,不然就不叫平鋪(為什麼要這樣解釋是因為在第一個班上我發現有的小朋友為了讓盒子填的滿滿的,於是把最後幾個橡皮豎着放)一方面是讓孩子們理解什麼是平鋪,另一方面是讓孩子們瞭解怎麼記錄!結果在第二次平鋪的'時候有些小組又翻車了,因為在第二次平鋪之前我給孩子們的問題是,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平鋪方式,於是,我就看到了有些小組在鋪正方體的時候把正方體的角斜對着放,留下的空間也就容不下一個完整的正方體了,於是他們在記錄單上記錄的便是正方體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平鋪結果是不一樣的!

課後我進行了反思,我想在講述平鋪的時候關於平鋪的概念應該多加一句,用盡可能多的這種物體把盒子填滿,直到不能鋪位置,在演示的時候也最好選擇用正方體來平鋪!另外,在第二次平鋪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們試着把這些形狀轉個方向,看看有沒有不一樣的平鋪結果!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10

《物體的形狀》是一年級上第4單元識別圖形的教學內容,這一課分為2個課時,第一課時為立體圖形的認識,第二課時是平面圖形的認識。設計平面圖形這一課時時,我力求讓學生通過整節課的學習知道物體的表面,通過動手畫一畫積木塊的表面認識平面圖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這節課的難點是讓學生從物體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並且理解曲面不能被畫下的原因。

整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把積木塊的表面畫下來,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將學生已經學習過的立體圖形轉變成了新認識的平面圖形,並且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有效的幫助學生從物體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在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在畫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時,通過教師的引導發現了,正方形既可以從正方體上畫下來也可以從長方體上畫下來,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畫一畫球的表面時,有個別學生髮現畫不下來,這時我又引導他們發現了圓柱體的曲面也畫不下來,學生通過實踐更好的理解了立體圖形的曲面是畫不下來的,再次證明學生的動手操作有利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但在教學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師在示範怎麼把立體圖形表面畫下來時,應注意作圖的細節,平面圖形都是由線段圍起來的圖形,要讓學生有幾何思想的滲透。

這節課的另一設計在於對學生的語言訓練上,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很多時候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也不會“説一説”,所以在一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的逐漸培養和規範學生的語言表達,比如回答問題是要回答完整,“我是從(什麼形狀)積木塊的(那個)面下了這個圖形”、“(什麼物體)的`表面是( )圖形”,我還經常使用到因為。.....所以。......等語言。學生通過這些訓練,逐漸學會了如何表達。

本課練習的設計也有意識的劃分了層次並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先找圖形再想一想是從什麼立體圖形上畫下來的,但是在拓展題的部分還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不僅僅要激發學生興趣,更可以提高練習難度,達到拓展的目的。

雖然整節課在環節上清晰,在實踐中也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練習的層次上也有所設計,但是作為數學幾何內容的學習,還更應該考慮到數學教學的嚴謹性,這一點將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加強。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11

《物體形狀改變以後》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無處不在的力中的內容。教材首先引導學生對身邊一些常見的彈性物體進行觀察、研究,然後分析整理實驗數據,找出這些物體的相同性質——都有彈性,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研究這些物體,通過實驗,知道這些物體在恢復原來形狀的時候要產生一種力——彈力,接着瞭解彈力在生活中的應用。為了對彈性、彈力有更深入的瞭解和認識,教材還安排有關彈簧拉伸的長度與拉力之間的關係的內容,是讓學生了解彈力與物體形變之間的關係。

從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學習能力體系上來看,四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學知識和學習方法,並通過三年級的科學課的學習,已具備了初步的思維能力和探索、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學生的年齡結構和心理特徵來看,四年級的學生大多十歲左右,他們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心,有較強的求知慾。其有意注意和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有所增強,在學習活動中他們能積極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問題的結果。在老師的引導下,他們能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踐活動中能充分鍛鍊和培養自己的綜合運用科學知識的能力。

《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明顯指出:“通過科學課的學習,知道與周圍常見事物有關的淺顯的科學知識,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逐漸養成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所謂“科學的行為習慣和生活習慣”,就是用積極的態度、理性的、實事求是地對待生活,瞭解生活中遇到的一切問題,這就是科學課最根本的目的。由此可見,我們的國小科學教育正散發着濃厚的生活氣息,在這節課當中試圖體現貼近生活的科學教育。

一、着眼於教學過程的設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

上課前,我對學生説 “桌上的球你們想玩嗎?這是今天的科學課老師帶給大家的禮物,希望這節課我們合作愉快。”學生玩了以後,讓他們説喜歡哪一種球?理由是什麼?

這一環節的設計為了給學生“玩”,激發他們的興趣,瞭解學生的前概念。實驗器材一定要選擇學生喜歡玩的物體。學生在玩了以後只能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水平説出自己的理由,對於彈性和彈力認識不清。這就是學生的前概念。學生在沒有接受正式的科學概念教育之前,對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現象,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而形成的對事物的非本質的認識。學生在這些前有認知中所暴露出的問題,正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在,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結構,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啟示,觸動我們根據學生的認知實際進行教學設計,對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着眼於教學資源的開發,充分挖掘與學生生活聯繫緊密的素材。

在做完分組實驗後,學生普遍將實驗器材分為三類:“尺子、彈簧、皮筋、海綿”歸為一類,理由是它們在受到外力時形狀發生了改變,撤去外力後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油泥”歸為一類,原因是撤去外力後它不能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燒瓶”歸為一類,原因是他受到外力後形狀沒有發生改變。這時,教師需要用演示實驗證明燒瓶發生了微小形變。微小形變的實驗器材的準備頗費周折。首先,我按照教材中的設計準備了反映微小形變的實驗器材:三枚硬幣。但在教學過程中卻發現這一實驗設計存在不足。實驗是將1號、2號、3號硬幣排在一條直線上,把1、2號硬幣緊靠在一起,左手緊按中間的2號硬幣,右手用力把3號硬幣彈向2號硬幣,結果發現在2號硬幣沒動的情況下,1號硬幣被彈了出去。實驗結束後,學生普遍認為是2號硬幣發生振動彈出1號硬幣,基本想不到是2號硬幣在瞬間發生微小形變產生彈力彈出一號硬幣。基於這一情況,我決定選擇另一種更能直觀反映出微小形變的實驗器材:在一個玻璃容器上方插一根細管,通過玻璃容器受力後細管中液麪的升降反映玻璃容器的微小形變。

實驗的現象也證明微小形變看的格外清楚,每次給燒瓶施加外力或撤去外力,温度計的液麪都能上升或下降2 -3釐米。

在教學中注重從平凡但廣泛的生活中挖掘出具有科學教育價值的素材,把那些與學生生活世界緊密聯繫的事物、現象等引入課堂,讓他們去尋求、去感悟、去理解、去想象。也只有這樣,才能培養一種持續發展的興趣。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12

《物體的形狀》是一年級上第4單元識別圖形的教學內容,這一課分為2個課時,第一課時為立體圖形的認識,第二課時是平面圖形的認識。設計平面圖形這一課時時,我力求讓學生通過整節課的學習知道物體的表面,通過動手畫一畫積木塊的表面認識平面圖形圓形、正方形、和長方形,這節課的難點是讓學生從物體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並且理解曲面不能被畫下的原因。

整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自己動手把積木塊的表面畫下來,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而然的將學生已經學習過的立體圖形轉變成了新認識的平面圖形,並且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有效的幫助學生從物體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在教學的實踐中,學生在畫正方體和長方體的表面時,通過教師的引導發現了,正方形既可以從正方體上畫下來也可以從長方體上畫下來,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畫一畫球的表面時,有個別學生髮現畫不下來,這時我又引導他們發現了圓柱體的曲面也畫不下來,學生通過實踐更好的理解了立體圖形的曲面是畫不下來的,再次

證明

學生的動手操作有利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但在教學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師在示範怎麼把立體圖形表面畫下來時,應注意作圖的細節,平面圖形都是由線段圍起來的圖形,要讓學生有幾何思想的滲透。

這節課的另一設計在於對學生的語言訓練上,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很多時候他們無法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也不會“説一説”,所以在一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我有意識的逐漸培養和規範學生的語言表達,比如回答問題是要回答完整,“我是從(什麼形狀)積木塊的(那個)面下了這個圖形”、“(什麼物體)的表面是( )圖形”,我還經常使用到因為......所以.......等語言。學生通過這些訓練,逐漸學會了如何表達。

本課練習的設計也有意識的劃分了層次並且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先找圖形再想一想是從什麼立體圖形上畫下來的,但是在拓展題的部分還可以有更多的思考。不僅僅要激發學生興趣,更可以提高練習難度,達到拓展的目的。

雖然整節課在環節上清晰,在實踐中也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在練習的層次上也有所設計,但是作為數學幾何內容的學習,還更應該考慮到數學教學的嚴謹性,這一點將在以後的教學中進行加強。

物體的形狀教學反思13

本週帶着一年級孩子學習了《認識物體的形狀》一課,學生對上課的內容很感興趣。課堂學生的常規更好了,整體狀態好,積極發言,參與度很高。

本課的研究目的:

研究物體的形狀是怎樣影響它佔據的空間的。新課開始之前出示一些圖形,學生能夠準確地説出這些物體的形狀,對前概念有了一定了解,本課探究活動研究就更簡單了。

本課主要包括兩個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一:

把一些不同的物體放入同樣的盒子中。

探究活動二:

換一種平鋪的方法,能裝得更多嗎?

在這兩個探究活動的處理上,我並沒有侷限於課本的一些方法,而是讓學生們開動大腦,嘗試各種方法,因特殊時期,所以上課注重孩子們思維參與,他們説方法,我用他們的.方法演示,所以本課特別是在探究活動二中,孩子們打開腦洞,想到了很多方法。在橡皮擦的擺放上更是想法很多,從不同的面擺放。這個部分不知道老師們在上課時是怎麼處理的,有些孩子長的那面立起放,但是超出了盒子的空間,不知道大家這種算不算呢?

通過前面探究活動實驗,孩子們對最後一部分研討:

同一種物體的兩張平鋪方法,結果一樣嗎?説説你的看法。孩子們積極發言,紛紛説出自己的想法,對於本課參與度,孩子們不説百分之百,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孩子在參與中。這樣學生思維深度參與的課堂,我很喜歡,希望孩子們一直保持探究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