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計劃集錦10篇

來源:文書谷 6.5K

時間一晃而過,我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抒寫新的篇章,做好教學計劃,讓自己成為更有競爭力的人吧。那麼教學計劃怎麼寫才能體現你的真正價值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計劃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教學計劃集錦10篇

教學計劃 篇1

本學期我擔任三、四、五年級的安全教育課;安全教育關係到學生生命的安危,是學校開展正常教育、教學工作和社會穩定的頭等大事,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和保障,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則,制定出本學期教學計劃如下:

1、堅持以人為本,進行安全教育,是學生牢固樹立“珍愛生命,安全第一”的意識,具備自救自護能力。

2、培養學生社會安全責任感,使學生逐步增強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和知識技能,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運用應對的習慣,最大限度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和減少對學生造成的傷害。

3、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握學生認知特點,堅持專門課程與其他學科滲透相結合;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結合;自救自護與力所能及地幫助他人相結合;做到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不斷強化養成習慣。

4、全面實施課程目標

在教學中,要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識,注重培養學生預防和應對安全事件和事故的能力,形成尊重生命,愛惜生命,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全面落實課程目標。

5、堅持“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原則

教學中要面向學生豐富多彩的生活,深入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積極從生活時間和社會實踐中尋找教學素材,拓展學生的思維,並運用到實際中去。

通過開展安全課,培養學生的社會安全責任感,能讓學生懂得珍愛生命,珍視安全,拒絕誘惑,遠離危險,防範傷害,使學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識,掌握必要的安全行為的知識和技能,養成在日常生活和突發安全事件中正確應對的習慣,以保障學生安全健康的成長。

教學計劃 篇2

自讀要求

1.用“圈點批註”的方法自讀文章。

2.在自讀中質疑提問。

3.查詢作者及本文寫作背景相關資料,做適當摘錄或製成電子作品。

(解説:作為自讀課,本文着重培養學生的閲讀自學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強調讓學生養成動筆墨讀書的習慣;着重培養學生懷疑精神與探究意識;強調學生在課外拓展學習中擴大知識視野。)

學習側重點

1.找到並理解作者觀點。

2.學習“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3.學習探究學習方法。

4.聯繫學習實際,培養科學實驗精神。

(解説:根據新教材編排的特點,國中學習的第五學期,應着重培養學生閲讀各類文章的'能力。根據新教材閲讀能力培養的這一要求,確定學習側重點1、2。依據新大綱培養學生探究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的要求,確定學習側重點3、4。)

[自讀程序]

1.作者介紹(學生運用多媒體電腦展示自制電子作品,介紹丁肇中人物小傳和圖片)。

2.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理解和掌握以下詞語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彷徨袖手旁觀一帆風順

(2)默讀全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完成課後練習一。

(3)討論.自學批註的內容,談出自己的見解。

3.研讀課文,質疑問難。

(1)精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有疑問的語句、內容,並標註符號。

(2)分小組討論解疑,彙總、概括得不到解決的疑問。

(注:分小組討論解疑時,有條件的多媒體實驗班級可以利用電腦查詢資料,尋求解答。)

4.重點細讀,討論交流。利用課後練習二,讓學生聯繫自己學習實際,展開大討論或辯論,思考:

(1)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麼?

(2)聯繫實際反思自我。

(3)怎樣改進?提出建議和方法。

如果課堂討論不夠深入,可讓學生以《淺析中國傳統教育的弊端》為主題,進行探究學習。

5.課外探究學習,拓展延伸課堂內容。

(1)歸納概括探究主題

教師將各小組解疑時留下的疑難問題彙總為1—5個探究主題,在班級公示。

探究學習參考主題:

①中國傳統教育與西方教育的差異比較。

儒家思想淺探。

③事例證明實驗精神在科學發展史上的作用。

④東西方學生素質能力比較。

(2)傳授探究學習方法

教師教給學生探究學習的方法及步驟:a.確定主題;b.查詢資料;c.概括結論;d.交流評價。

(3)劃分小組,明確任務

教師可讓學生自由選擇探究主題,自願結成探究學習小組,在課下利用圖書館、閲覽室、因特網等信息資源庫,作探究學習,並將各小組自主探究學習成果寫成小論文或製成電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語文活動時間讓學生交流探究學習成果。

(解説:學生作探究學習時,教師指導要注意以下幾點:1.協助學生完成小組內的分工與合作,不要單打獨做。2.幫助學生學會廣泛查詢、下載相關資料。3.指導寫作小論文或解決製作電子作品的技術問題。4.探究題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學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結論,只要談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教學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教育局會議精神,結合我校“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以着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總體目標,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轉變教育教學觀念,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強化課堂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效率,繼續實施減負增效,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水平,為全面提升我校的教學質量而不斷努力。

二、工作目標:

1.強化教學常規管理,抓實教學過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2.積極推進“主體-和諧-高效”教學模式,努力構建高效課堂。

3.抓好校本教研,抓牢教師培訓,逐步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

三、工作措施:

(一)進一步規範教學管理,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1.精細備課。各年級同學科每週安排一次集體備課,共同研討確定課時安排、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設計、作業設計,共同完成電子教案。在集體研討的基礎上,每個教師根據自身特點和不同學情,對電子教案進行個性化修改。課後要認真填寫課後反思。

2.精彩上課。在課堂上要貫徹落實“主體、和諧、高效”教學模式的基本要求。每位教師要精心設計“導、講、練、拓”四個教學環節,要求語言精練、激發興趣、步步深入、科學合理。要切實做到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與有效性;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全體教師要注重師德修養,尊重學生,善於發現並及時鼓勵學生的閃光點,着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嚴格要求自己的教學儀表、教學態度、普通話以及板書水平。

3.精確批改。要求習題精選,題量適中,減輕負擔,評講及時,課堂作業要全批全改,杜絕重複和不經典作業。

4.精煉優輔。因材施教,分層教學,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尤其要多關注學困生,為他們提供方法指導與學習幫助。每位主科教師至少包5名學生,教師多找學生談心輔導,確保優等生營養豐富,學困生消化得了,努力提高整體合格率。學校領導班子繼續實行包班包學生制度,定期做好潛能生的轉化工作,且要認真填寫談話記錄。

5.精準檢查。教務處堅持每日巡課、查崗制度,定期對教案、作業及批改記錄、培優輔差記錄、聽評課記錄、教研記錄等進行檢查,及時準確的記錄和糾正日常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6.精研聽評。繼續開展大課堂活動,搞好青年教師的學習課、彙報課,骨幹教師的展示課、示範課、創優課。立足課堂,搞好各級各類課的評課活動,深入研發課堂教學模式,並形成常態。

7.精析考試。認真組織好質量跟蹤調查考試,重視學生複習方法、答題技巧、應試心理的指導,嚴格考場紀律,嚴肅閲卷制度,認真分析試卷,點成績、找差距、求不足,及時改變教學方式方法。

(二)進一步組織好教研活動,確保教師專業能力穩步提高。

1.加強教師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強化教師理念灌輸與專業培訓,抓實教師外出學習學習培訓,注重薄弱學科教師、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的派出學習與提高,提高教師敬業精神,轉變教師教學理念。

2.深入開展校際合作、協作區、同課異構等活動,創造條件,利用外出聽課、請進送課,相互評課等途徑,在課堂教學、日常管理等方面加強與兄弟學校的合作與交流。

3、繼續開展“新老教師結對幫扶”活動,促進青年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對青年教師培養的工作重點放在備好課、上好課,管好學生上,努力為他們創造學習和展示的機會,加速青年教師成長。

4.認真組織好教師和學生的各級各類競賽活動,如科技競賽、教學競賽、論文撰寫等,通過參與提高教師、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

(三)進一步加大科研力度,確保科研水平穩步提升。

1.各教研組要完成課題的申報、研究和結題工作,各課題組每月集中一次研討,總結近期的工作進展,研討面臨的主要問題與相應措施,部署即將完成的工作,責任到人。

2.鼓勵教師積極撰寫教研科研論文,並組織好教師參加各類論文大賽的參評工作,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水平。

(四)進一步抓好專用教室管理,確保使用率穩步提高。

1.各專用教室台帳齊全,物品擺放有序,衞生狀況良好,各實驗室負責人教師要認真梳理應做實驗,爭取演示和分組實驗開足、開好。

2.圖書室要確保正常提供借書和閲覽,做好借閲登記。閲覽室管理員要依據閲讀課的安排,及時準備好閲讀書籍。

3.語文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閲讀,指導學生做好閲讀筆記。

(五)進一步加強畢業班管理,確保教學成績穩步攀升。

1.開好畢業班學生、家長、教師動員會,適時做好學生的心理輔導。

2.搞好各種考試分析,建立成績檔案和座標曲線圖,及時改進工作方法。

3.開展教師經驗交流活動,加大對外交流,拓展信息渠道.工作計劃

4.聘請優秀畢業生回校作經驗介紹。

5.優化策略,搞好循環複習。

教學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跟平時的實際生活比較接近,本着“生活中的物理”這一思想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形象生動中體會到物理的樂趣,也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在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教育教學中,不但要傳授科學知識和培養技能,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物理課程教學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身邊學習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從而培養出合格的 21 世紀中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六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實踐活動和物理科普講座,每章開頭都有幾個問題,提示這一章的主要內容並附有章節照片,照片的選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啟發性和趣味性,使學生學習時心中有數。章下面分節,每節內都有些小標題,幫助學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課題、講述知識、歸納總結等環節,以及實驗、插圖、練習中,編排了許多啟發性問題,點明思路,引導思考,活躍思維。分別是:一、機械運動 二、聲現象 三、物態變化 四、光現象 五、透鏡及其應用 六、質量與密度。具體章節又可分為:探究、演示、想想做做、想想議議、STS、科學世界、動手動腦學物理幾大個板塊,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討論的問題,促使學生多動腦、多開口。這樣編排更有利於教育教學的開展,更有利於學生的認識和學好物理知識。教材在內容選配上,注重從物理知識內部發掘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潛能,積極推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在學習方法上,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的實際活動,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把學生當作第一讀者,教科書採用了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以學習發展水平為線索,兼顧到物理知識結構的體系。這樣編排既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

三、教學目標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對周圍的自然世界有一個重新的,更加科學的認識。

1、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別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加強物理觀察、實驗教學。教學中教師要多做演示實驗或隨堂實驗;落實學生實驗,認真思考和操作;並適當增加探索性和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在課外做一些觀察和小實驗。加強實驗意識和操作訓練。

3、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並舉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4、積極探索開展物理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實踐環節。要儘可能地擴大物理教學空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發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長,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自主性和創造性。物理實踐活動要以問題為中心,初步訓練一些科學工作方法,如社會調查、參觀訪問、資料查詢、科技製作、科學實驗等。物理科普講座的內容,主要是介紹與物理相關的現代科技常識。以上項目每期至少各進行一次。

5、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培養學生的優良學風以及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認識社會生活的能力。教學中堅持理論聯繫實際,要做到聯繫社會生活實際,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的`思想認識實際以及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實際 還要注意適應新情況,增強時代感,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體現學科教學的鮮明特點;要注意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博,努力運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要注意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四、教學要求

1、進一步瞭解當前新課標的改革方向及趨勢,學習新的物理教育觀念。要圍繞新的物理課程標準,開展教學研究活動,特殊是在科學探究教學上要積極實踐,積累經驗。

2、進一步突出應用物理知識教學,樹立知識與應用並重的觀念。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留意培養學生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生活中簡樸實際問題的能力,對生活和社會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3、理論聯繫實際,還要留意適應新情況,增強時代感,加強物理教學的針對性和現實性,體現本學科教學的鮮明特點;要注重緊跟 時代步伐,掌握時代脈博,懂得及時運用新材料、新信息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要注意創設新情景,提出新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4、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認識和分析社會生活的能力。單純地掌握課本知識,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應該通過教學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使其能力和情感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獲得充分地發展,並運用擁有的能力和情感去積極主動地探求未知,獲取新知,使知識、能力和情感相輔相成、協調發展。把學生培養成全面發展的新世紀人才。

五、教學措施 (具體思路)

1、繼承做好物理單元過關評價檢測的工作,並做好查缺補漏的工作。

2、對照《物理課程標準》和《物理優秀教案》,認真鑽研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備好每一節的教案,不打無預備的仗。

3、積極預備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結合《物理實驗冊》,儘可能開設出要求完成的實驗,讓學生參與“活動”,讓學生經歷較多的科學探究過程。

4、及時佈置作業,要求作業要有代表性,及時檢查或批閲作業,有時採用面批的方法,及時反饋教與學的情況,以便改進不足之處。

5、課後抽出一定的時間輔導學生,解答疑問,點拔思路,並與學生交流,瞭解學生對教法的理解程度,以便改進教學方法,也以便學困生完成作業。

6、做好每一章的複習和測試工作,做好期中複習和期末複習工作,完成教學的結尾工作。

7、適當的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工作,多聯繫生活、多聯繫社會,學以致用,要求學生會用所學過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有關的 物理現象,突出“科學技術社會”的觀點,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六、班級情況分析

七、教學安排以及課時安排

第一週——第二週:第一章:機械運動 6課時

第三週——第四周:第二章:聲現象6課時

第五週——第六週: 第三章:物態變化10課時

第七週——第九周:第四章:光現象11課時

期會考試複習 5課時

第十週——第十二週: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 9課時

第十三週——第十五週:第六章:質量與密度 9課時

第十六週—— 複習考試

教學計劃 篇5

教學計劃是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的基本文件,是組織教學過程、安排教學任務、確定教學編制的基本依據,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規格的重保證。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向着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的方向發展。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體現“學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實《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切實將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我部在原有的體育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加以修改,以形成我院特色的體育課程,保證我院體育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能勝任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複合型體育教育人才。

二、培養規格

1、掌握學校體育教學、健康教育教學、體育鍛煉、運動訓練和競賽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較強的自學能力、社會適應能力。

2、瞭解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動態以及體育科研的發展趨勢;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並具有從事體育科學研究的.能力。

3、掌握一門外國語和一門計算機語言,能閲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具有使用權用計算機的基本技能,達到大學英語四級等級和計算機二級等級的要求。

4、具有健康的體魄,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5、具有感受美、鑑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感與能力。

三、學制:標準學制4年,可在3~6年內完成。

四、學分:總學分178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34學分、教育學及社會實踐等課程有34學分,專業必修課70學分、選修課 總數為40學分。

五、本專業課程結構特點説明:

(一)、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

課程設置分為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和實踐性環節三大部分。主幹學科:教育學、體育學。必修課程分為公共課和專業必修課程兩部分,安排1854學時左右,根據體育人文社會學類、運動人體科學類、田徑類、球類、體操類、武術類6類課程領域的相關內容,組合開設體育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在專業必修課中,主項提高課每個學生只能選擇一個項目。副項提高課每個學生也只能選擇一個項目。而且不能與主項提高課重複。

選修課程分為專業方向選修課程和公共選修課程,學生至少要選修40學分。其中專業方向選修課至少要選修16學分,每個學生只能選擇一個方向,從第二學年開始選擇。公共選修課至少要在科學技術類和人文社會類各選修4學分,專業選修課是選修課程中的重點,作為實踐性很強的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掌握主要運動項目的技術技能,才能成為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的合格人才。實踐性環節分為社會實踐、教育實踐和科研實踐,約需16-18周時間。

(二)、課程設置的基本特點

為了實現我校體育教育專業培養目標,根據課程設置的基本原則,結合我校體育教育的現狀和人力、物力資源狀況,課程設置就必須滿足以下特點:

1、增大學科課程設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為:主幹課程“模塊”化,必修課程“學科”化,專業選修課程“方向”化,公共選課程“領域”化。

2、拓展課程的形式與內容。具體表現為:增加課程門類,力求課程形式多樣化,課程設置合理化,課程結構彈性化,課程形態多元化。

3、從課程設置的改革入手,促進教學管理體制進入到完全學分制。

、相近專業:運動訓練、社會體育。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七、畢業與獲得學位的條件

參見《xx師範大學本科學分制學籍管理暫行辦法》和《xx師範大學學士學位授予暫行規定》

教學計劃 篇6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從國小進入國中,天真可愛,對音樂有着濃厚的學習興趣,樂於參與各項音樂活動,特別是一些動手、需要合作完成的音樂內容會比較感興趣,但由於他們年紀小,對音樂內容的理解還需要加強。因此,對七年級的學生應該使他們對音樂的興趣繼續保持,同時引導他們加強音樂思維,體驗音樂帶來的美感。另外,伴隨着生理的發育,中學生要經歷變聲期中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理解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盡力可能採用形象氏的教學方法外,還要注意教學的知識性和系統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積累一定的知識和技能,為他們今後參加各種音樂活動打下基礎。

二、教材內容簡析:

1、《教科書》在編寫體例上,採用的是“單元”的形式,各單元都有目的明確的主題,各主題之間具有有機的聯繫,所選的歌曲、樂曲,大多貼近學生的生活,避免陳舊感,使學生易於學習、樂於學習。另外加入部分“感受與鑑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等,經過精心設計,編排,被合理巧妙地分佈到各個單元中去。原來處於“顯性”的音樂知識與技能轉入“隱性”,有機的滲透在各項音樂活動中,避免了過於強調學科知識體系的問題,使學生減少畏懼心理,通過饒有興趣的教學活動,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音樂教學從單純傳授音樂知識和技能的框框中解脱出來,真正成為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領域和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2、本教材突出了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重視學生對音樂實踐活動的主動參與,發展音樂領域與鑑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

三、總體要求及設想:

掌握音樂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技巧,促使他們熱愛祖國的音樂藝術,熟悉民間音樂,瞭解國外音樂,增強對音樂的感受力和審美力;發展學生的智力(包括觀察力、思考力、記憶力和想象力);同時,促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育,啟發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陶冶和培養學生具有優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具備一定的審美、感受、鑑賞能力,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髮展認識世界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國小教學的基礎上,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掌握音樂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具有獨立視唱簡單樂譜的'能力,瞭解我國各民族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激發學生熱愛祖國音樂藝術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瞭解外國優秀音樂作品,擴大視野,使學生具有一定的 音樂鑑賞能力。

2、能力目標:注重學生動手動腦實際操作的能力,教會學生有理解有表情地唱歌和感受音樂,通過歌曲藝術形象的感染來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

3、情感目標:通過對音樂的感受,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五、教學措施:

在音樂教育過程中,主要還是培養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學習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凡是學生能夠回答的問題,儘可能啟發學生自己來回答。

教學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執行《歷史課程標準》,以提高歷史學科教學質量為中心,堅持教育創新。積極參與課程改革,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

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漳河鎮平均水平。

三、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歷史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

四、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閲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五、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新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認真備好每節課,明確重點、難點,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

2、廣泛應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講究教學技能和教學藝術,加強課堂教學的設計,增強趣味,幽默感。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歷史地理、圖畫、圖表,積極創造條件,以教學的直觀性,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

3、增加課堂容量,精講精練,減輕學生負擔,提高課堂效率。將課堂內的四十分鐘分成三份:前五到八分鐘複習上節課所學的內容,導入新課;中間二十分鐘教學新課;後十分鐘練習鞏固。

4、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本學期要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在教學中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散學生的思維,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謹性及邏輯性,在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維素質。

5、積極參加教研室歷史組、學校教研組的教研活動,反思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將教學中的點滴進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6、認真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工作。

7、成立歷史學習小組,互出測試題,切實提高歷史學業成績。

8、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計劃 篇8

活動目標:

1、體驗在數學活動中找規律快樂。

2、能認真觀察物體的顏色排列規律,並按規律進行排列。

3、學習用多種方式探索和尋找物體的排列規律。

活動準備:

1、按紅、黃、黃規律穿成的花瓣項鍊,盒子,記錄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ABAB直線型花瓣項鍊,引導幼兒觀察項鍊的顏色排列規律。

(1)請幼兒討論花瓣顏色的排列順序。

(2)教師將幼兒的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2、出示ABB環形花瓣項鍊,感知環形項鍊的顏色排列規律。

(1)出示ABB環形花瓣項鍊,引導幼兒觀察其顏色排列規律。

(2)教師根據幼兒講述內容用顏色標記做記錄。

(3)教師引導幼兒沿相反方向觀察項鍊顏色排列順序,並記錄排列規律。

(4)讓幼兒觀察、比較不同方向花瓣排列的順序。

3、遊戲:“猜一猜”。

(1)將項鍊中的一部分藏在盒子裏,請幼兒猜猜盒子裏藏的是什麼顏色的花瓣。

(2)教師記錄幼兒的猜測,再打開盒子,進行驗證。

(3)根據幼兒掌握情況,隱藏不同數量的花瓣再次進行遊戲。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操作方法。

(2)幼兒操作。

第一、二組:畫一畫。

方法:請幼兒從串珠卡片中抽出一張,根據卡片上的`提示在白紙上畫出一串項鍊。

第三、四組:猜一猜。

請幼兒猜一猜山洞和大樹後面藏着什麼樣的動物和娃娃?

5、活動評價。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觀察、感知生活中一些物體上的花紋排列規律,如地墊、餐桌布、牀單、衣服等,豐富幼兒有關排序的經驗。

教學計劃 篇9

 指導思想:

以市局、中心和蘇州市教科院的工作要點為指導,緊緊圍繞課堂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這兩項基本的任務,以提高教學質量、實施課程改革、強化中、大學聯考複習指導、改進教學評價、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提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科研意識,樹立發展好每一位教師,建設好每一門學科,服務好每一所學校的理念,為全市教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和教師隊伍的發展做出努力。

主要工作:

一、立足課堂,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1、抓好常規教學,優化教學環節。教學常規是教學的基本章法,是教學工作正常開展的基本保證,也是教學工作的永恆重點。通過優化備、教、批、輔、考、研等教學環節,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深入基層學校,加強調研視導。要加大專題調研和專項指導的力度,突出集體備課、導學案、學生主體性等。把集體聽課與分散聽課、學科常規聽課與培優扶差、跟蹤聽課和隨機聽課、聽課與評課、指導結合起來,使聽課常規化、科學化,注重聽課視導的有效性。繼續開展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的課堂教學展示活動發揮他們的教學輻射作用。

3、改革教研方式,突出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深入學校,深入課堂,努力構建對話、交流、互動的教研模式。二要使教研課題化、專題化、系列化、精品化,開展 同課異構教研、會診式教研等。發揮網校的作用,使網絡教研與實地教研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最大限度地在全市範圍內實現教學智慧共享,為教師進行業務交流搭建良好的信息平台。開展優質課評選、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舞台。本學期,要認真選拔初、高中物理教師參加蘇州市教學基本功比賽,做好高中物理把握學科能力的選拔工作。

 二、研究考試評價,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加強對會考、大學聯考、學業水平測試的研究力度,科學備考、效益備考。認真研究我市20xx年會考、大學聯考,總結經驗,分析不足,繼續組織好太倉市會考、大學聯考分析和經驗交流研討會。二要加強對20xx年試題、20xx年考試説明的研究,把握考試的改革動態,組織好太倉市會考、大學聯考備考研討會和九年級、高三模擬考試及高二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考試。加強對畢業班學生的`研究,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分類指導,查漏補缺,增強複習的針對性,實現由時間+汗水模式向科研+效益模式的轉變。

高三第二輪複習工作要突出計劃性,計劃要落實到每一節課,特別要加強選修模塊和實驗試題的研究。九年級複習工作的重點是努力優化課堂教學的結構,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要抓緊進度,最後階段做好查漏補缺工作.加強高二學業水平測試的複習研究,努力提高會考的合格率及優秀率。

2、細化和優化考試評價,促進教師與學生髮展。堅持科學命題、嚴密組織、閲卷分析、及時反饋的原則,提高命題的科學性。及時組織閲卷,認真分析,及時召開全市質量分析會進行反饋,指導教學工作,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加強教研組的建設

1、加強教研組的組風建設。

2、加強備課組的建設。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加強資料的整理與充實,做到資源共享。廣泛收集信息,加強資料庫建設。

3、加強校本課程的建設。組織教師積極編寫適合各個學校學生髮展的校本課程,積極開展加強校本課程的建設。

四、關注教師發展

1、注重新課程背景下青年教師的成長工作。通過聽課評課活動,加強對青年教師一對一輔導,幫助青年教師站穩講台,儘快適應中學教學。要求青年教師加強綜合試卷的練習,堅持每週一練,提高解題析題能力。

2、加強中心組建設,發揮骨幹教師的帶頭示範作用。通過組織骨幹教師示範課、青年教師與骨幹教師結對子等活動,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

3、加強骨幹教師試題研究能力,提高命題水平,為物理學科的發展出謀劃策。

教學計劃 篇10

一、學情分析:

以《科學課程標準》為指導,培養國小生科學素養為宗旨。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2、瞭解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3、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和愛科學、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5、親近自然、珍愛生命,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學生情況分析:

1、 整體學習狀況:學生整體學習比較認真,對科學實驗比較感興趣,不喜歡死記硬背的知識,理解不甚深刻,運用能力差。

2、 已有知識、經驗:獨立探究能力和主動探究意識不強。家長和學校偏重於語、數、英教學,使學生沒能很好地在觀察、實驗、調查等實踐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能力、培養思想情感。

3、 兒童心理分析:兒童對周圍世界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而我們的科學課程內容貼近國小生的的生活,強調用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方式學習科學,學生必將對科學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