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説課稿國中錦集七篇

來源:文書谷 9.8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説課稿國中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説課稿國中錦集七篇

説課稿國中 篇1

一、説教材

1.教材分析

國中思想政治課程每冊教材的內容都遵循一個內在邏輯:即成長—交往—規則—理想,本站題在教材中主要承擔交往這一環節。七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青春期,開始在各個方面追求獨立思維,這也包括與人交往上,這個時候凸顯帶溝問題。本站題就是結合國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和社會性發展的特點,幫助學生學會人際交流與溝通,使學生知道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能夠感激父母,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

2.教學內容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本站引導學生關注父母對自己的愛,告訴學生應該尊重父母、孝敬父母,努力跨越代溝。

3.教材編排特點

本站題分立三個知識層次,首先講對待父母的態度 ,即尊重父母。然後講對父母的孝敬意識和行為。最後由與父母溝通,引出父母子女之間一個特別內容---代溝。這三個知識層次的組合不是隨意的。三個知識層次都能支撐站題所表明的觀點,即孝敬父母。這樣便把知識簡單化了,容易使學生明確本課的主題思想,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4.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引導學生關注父母的愛,並給予回報。

②探討與父母溝通的方法。

(2)能力目標

①鍛鍊學生觀察、感受、體驗、參與生活的能力。

②培養學生辨證地認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③在親情互動中加強學生口頭及書面的表述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和價值觀

①不斷地嘗試體驗親情互動帶來的快樂。

②使學生樹立孝敬父母的意識,以及培養孝敬父母的行為。

5.教學重點、難點:要努力跨越代溝。

6.教學準備:多媒體、投影材料。

二、説教法

1.自我介紹法

本站主要是讓學生樹立孝敬父母的意識,以及培養孝敬父母的行為,為了拉進與學生的距離,鼓勵學生袒露自己的心扉。我先用自我介紹法,介紹自己在國中階段生病住院,父母細心照顧自己的親身經歷導入新課。這樣既溝通了師生的情感,也把自己融入到教學資源中,具有親和力,學生很容易就接納了老師,同時也會積極主動地談自己的感受。師生很快地都進入角色中,相互教育學習。

2.討論法和辯論法

代溝問題是本站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代溝問題的突出和突破,我採用的是討論和辯論賽。在討論中,讓學生展示才藝,交流對策;在辯論中,教師及時點撥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進行辯論。這樣在激烈的討論和辯論中代溝問題從思想上迎刃而解。由此幫助學生初步學會辯證地看問題,逐步培養多角度看問題的思維方式。

3.講故事和演小品

對於本站的核心內容——孝敬父母,我讓學生講故事或演小品的形式使學生身臨其境,積極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4.榜樣法

在本站的教學中,從學生當中樹立榜樣,利用榜樣的力量幫助學生很好地孝敬父母,這樣更有教育意義。

三、説學法

1.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基本為獨生子女,在對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往往是來自家庭的溺愛使得學生比較容易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不善於與他人交往,不懂得關愛他人,也不知道如何去與父母溝通,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

2.學法指導

在上課前,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收集與課文相關的材料。精心設計討論題和辯論題,儘量把材料編成案例、小品形式,將課文內容用藝術的形式形象生動地表現出來,讓學生去表演、去評判。滿足學生的表演慾望和好奇心。在課堂中,教師創造一個輕鬆和諧的自由展示的氛圍,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鼓勵不同觀點的爭辯,並且和顏悦色地啟發開導學生,由淺入深地開拓學生思路,再深入淺出地把學生從問題中引導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師生共同構建知識網絡。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地體現"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我將這節課的教學內容大致分為:創設情境、暢所欲言,身臨其境、小品表演,故事演講,學生討論、辯論這四大部分。

1.新課導入

上課前,介紹自己在國中階段生病住院,父母細心照顧自己的親身經歷導入新課。然後引導學生暢談自己被父母關愛的經歷,感受父母的愛。如:父母帶自己在公園玩耍等。

2.我們應該尊重父母

讓學生表演自己與父母在生活中的代溝引發的矛盾,引導學生列出父母的可貴品質和作為平凡人的表現。

針對父母的兩方面,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全面地看待父母,理解父母,端正對待父母的態度,即尊重父母。

3.我們要孝敬父母

讓學生説説歷史上著名二十四孝的故事,談談自己對孝的理解。這一環節要注意一方面借説歷史上孝的經典故事,使學生明確孝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特點。另一方面也要推出當今孝敬的典型事例,讓學生有真實感。如:花木蘭替父從軍、田世國捐腎救母等。

4.要努力跨越代溝

從學生自身實際生活出發,以談話、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説説生活中體現代溝的事情,並以這些具體事情為載體,展開對代溝的探討,針對存在的體現代溝的事情,分析其中的共同點,以及造成代溝的原因,從而探究努力跨越代溝的方式、方法。代溝實際上是雙刃劍,針對代溝的利與弊讓學生展開自由辯論,這樣在激烈的討論和辯論中代溝問題迎刃而解。從思想上跨越代溝後,進一步引導學生與父母溝通。如:零距離接觸……

5.小結

讓學生欣賞歌曲《媽媽的吻》,老師對課文內容進行小結,在歌聲中結束新課。

五、説學生自評

利用問卷法,讓學生就問卷上的題目,看一下自己對父母有多少了解。瞭解不夠,請今後與父母多溝通。

你是否瞭解你爸爸媽媽?

1.你父母親的生日是_________.

2.你父母親的體重是_________.

3.你父母親的身高是________.

4.你父母親穿_______碼鞋。

5.你父母親喜歡顏色是________.

6.你父母親喜歡食物是________.

7.你父母親喜歡的日常消遣活動是_____________.

8.你父母親喜歡做的運動是_____________.

9.你媽媽經常用來教育你的口頭禪是__________.

請你如實回答。

有心的同學可以把答案寫在一張紙寄給你父母評分。

答對6題以下的請你以後多與父母溝通。並下定決心,我今後會這樣做___________________.

説課稿國中 篇2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培養學生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健康為德育目標;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良好的鍛鍊習慣為終身目標。並充分發揮體育遊戲的魅力,以遊戲化、情緒化的教學手段,達到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合作、體驗成功的樂趣;讓學生在參與中培養學習能力,在遊戲中掌握鍛鍊方法;在競爭中提高運動技能。

二、教材、學情分析:

從以往的實心球教學情況來看,有大多數的同學不喜歡上投擲課,一是嫌器材又髒又重,二是嫌練習的形式單調乏味,如何才能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練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的體育品質呢?是我這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這一情況,首先從安全的的因素考慮,

三、本課的重點:初步瞭解各種投擲實心球的方法。難點:發力順序及身體的協調用力。

四、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各種投球的方法,通過本節課初步掌握一兩種投擲方法。

2、掌握自下而上的發力順序,蹬地有力、協調;

3、通過遊戲的個性和心理素質,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競爭意

識,在遊戲中培養合作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課的過程及設計意圖:

1、開始部分:

首先是課堂常規,整隊、集合、報告人數、師生問好、宣佈課的內容。

然後是準備活動的第一小部分慢跑,以蛇形跑代替枯燥乏味的`跑圈,並且充分利用現有的場地和器材,激發學生的興趣。

第二小部分為拍手操,節奏強,氣氛活躍。

第三小部分緊扣本課教學內容,進行一個小型導入遊戲,在基本部分開始之前讓學生以遊戲的方法讓學生提高對實心球的學習興趣,並且通過遊戲可以對身體各部分進行拉伸運動,一舉三得。

2、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開始是學生自拋自接實心球,為投擲實心球做鋪墊,自拋自接體現學生自主運動性,並且多種形式的拋接練習有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本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完成這部分教學內容。

在投擲實心球的各種方法教學開始之前先讓學生用自己的經驗進行投擲練習,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並提出問題進行投擲練習,讓學生學會探究學習,在學習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強調發力順序和身體的協調用力,使學生初步掌握投擲實心球時的發力順序。

基本部分第二部分為兩個遊戲,第一個遊戲是穿越雷區,讓學生

用自己手中的實心球組成雷區,充分利用了器材。遊戲的形式為集體爭先,在遊戲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通過雙腳跳過實心球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做到一節課中身體各部分的協調發展。

第二個遊戲是搬運工,實際是通過此遊戲達到回收器材的目的。並且在遊戲過程中還涉及到搬運順序的問題。在遊戲開始之前讓各組學生集體研究搬運對策,真正體現學生合作學習,在遊戲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束部分為放鬆,模仿海浪,讓學生拉手,重點放鬆四肢。

説課稿國中 篇3

一、説教材分析

地位與作用: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號》是七年級數學上冊第五章第二節。前面幾節我們學習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項及合併同類項》,這節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延伸及應用。通過這節我們對解一元一次方程有了更新的步驟。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加深對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認識,另一方面為接下來講解去分母做了鋪墊。所以説這節課內容非常重要。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內容簡析,考慮到學生的認識結構心理特徵,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會解含有括號的一元一次方程,進一步體會解方程是運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重要環節.

2.通過觀察、思考,使我們探索方程的解法,經歷和體驗用多種方法解方程,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説教學重難點確定

弄清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思想方法;用去括號解一元一次方程是這節課的重點。弄清題意,尋找等量關係是這節課的難點

四、説學情分析

1.知識掌握上,七年級學生剛剛學習一元一次方程,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和實際問題的找等量關係掌握不一定很深刻,尤其是應用題的等量關係的尋找不容易,所以應全面系統的去講述。本節課引入案例實際應用問題不是本節中點,第三節開始專門研究找等量關係。

2.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障礙。學生在知識的結合上不是很順手,所以教學中教師應予以簡單明白、深入淺出的`分析。

3.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和生理特徵,學生好動性,注意力易分散,愛發表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等特點,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一生理心理特點,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髮表見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五、説教學策略

由於七年級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特徵,他們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為使課堂生動、有趣、高效,特將整節課以觀察、思考、討論貫穿於整個教學環節之中,採用啟發式教學法和師生互動式教學模式,注意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並教給學生“多觀察、動腦想、大膽猜、勤鑽研”的研討式學習方法。

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輔助作用,教學過程中設計六個教學環節:

(一)複習引入,出示目標

(二)師生交流,教師點撥

(三)達標測試

(四)小結

(五)佈置作業

六、説教學程序設計

1.複習引入,出示目標

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問題意識,使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成為“猜想、口訣”,繼而緊張的深思,期待尋找理由和證明過程 在實際情況下進行學習,可以使學生利用已知知識與經驗,同化和索引出當前學習的新知識,這樣獲取的知識,不但易於保持,而且易於遷移到陌生的問題情境中。

2.師生交流,教師點撥

我們在講解例題時,不僅在於怎樣解,更在於為什麼這樣解,而及時對解題方法和規律進行概括,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總結口訣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興趣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在題中,我們採取固定做題框架但是不細説具體步驟,以此達到自由發揮的效果。

3.達標測試

及時練習鞏固,小組合作交流,有針對性,有目的的練習公式。再加上口訣的輔助,達到講練結合的教學宗旨,深化記憶靈活運用的目的。練習的目的就是不怕千招會,就怕一招熟。

4.小結

知識性內容的小結,可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儘快化為學生的素質;數學思想方法的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的理解數學思想方法在解題中的地位和應用,並且逐漸培養學生的良好的總結歸納的個性品質目標。

5.佈置作業

板書設計(略)

説課稿國中 篇4

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參加今天的説課活動。使用學案指導教學,對我來説還處在摸索階段,談不上有什麼經驗,説的不當之處敬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我説的課題是八年級下冊第9課第一節《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屏幕顯示課題)

一、本課教材分析(屏幕顯示)

第9課《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從屬於第五單元“學會交往天地寬”。這個單元的主題是引導學生學會交往,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做一個受歡迎的人。《在交往中完善自我》這一課,從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兩個方面強調了中學生要學會交往,積極交往。本課有兩項內容,其中第一項“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主要幫助學生認識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理解人生離不開交往,交往對個人的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二、本課教學目標(屏幕顯示)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理解交往的作用,樹立積極交往的意識。

2、知識目標:認識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中必須與他人交往,理解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交往與溝通的能力。

三、本課教學重點、難點(屏幕顯示)

本課第二個層次:在交往中完善自我,也就是交往的作用既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把這個問題確定為本課教學的重、難點主要考慮到青少年學生的實際思想狀況。由於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和心理髮生急劇變化的時期,中學生遇到麻煩或需要幫助時,渴望交流,渴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但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卻經常以自我為中心,不能正確處理與同學交往中出現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不少同學不能正確的對待交往,認識不到交往對自己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四、教法(屏幕顯示)

八年級年級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樂於表現自己,形象思維豐富。因而,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一是學案導學法:將編制好的學案課前印發給學生,佈置預習任務。通過預習,讓學生熟悉本課的學習目標,獨立解決學案中設置的問題,發現其他一些疑難問題,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課堂聽講時,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聽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二是討論法:針對授課中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中提高認識,解決問題,同時也有助於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的精神。

三是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五、學法(屏幕顯示)

在學法方面,本節課主要運用課前預習、質疑問難,課堂討論、活動探究等學習方法。利用這些學習方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下面,重點説一下本課的教學過程:

六、教學過程(屏幕顯示)

教學過程主要有五個環節:1、導入新課。2、講授新課。3、課堂小結4、課堂練習。5、佈置作業。

1、遊戲導入:(時間安排3分鐘)

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我利用遊戲創設情景導入新課。在講課之前請兩位同學做過障礙物的小遊戲,先由一位同學蒙着眼睛很吃力的繞過障礙物,然後在另一位同學幫助下輕鬆地繞過障礙物。遊戲結束後,向學生提問,看了這個遊戲有什麼感想?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進行總結: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在朋友的幫助下順利完成的,所以説每個人都離不開社會,人與人都離不開交往。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和他人交往?交往對個人的成長有什麼重要作用?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討的話題: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從而導入本課所要學習的內容。(課件顯示)

2、講授新課:(30分鐘)

其中,第一個層次:人生離不開交往。主要是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交往與人的關係,懂得交往的必要性。在處理這個問題時,我開門見山地向學生提出問題:人生為什麼離不開交往呢?隨後,課件顯示圖畫:一羣大雁和一隻脱離雁羣的大雁,讓學生觀看兩幅畫並讓他們談談對這幅畫含義的認識。

老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強調總結:孤雁難行,我們每個人也如同大雁一樣,離開了社會羣體就會在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遇到許多難以克服的困難,甚至無法生存。

為了更進一步説明交往

的必要性,讓學生更深刻的.認識到離開社會交往帶來的危害,課件顯示事例材料:“狼孩”、“鳥孩”的故事。從脱離交往危害人的健康成長的角度,讓學生討論離開交往有哪些危害,感悟交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課件顯示“狼孩”“鳥孩”故事)

在觀看圖片和分析材料基礎上,佈置學生在課本中歸納出為什麼人生離不開交往?這一問題的學習要點,並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最後,老師就學生的歸納情況進行總結,進一步明確該問題的知識要點。(課件顯示知識點)

即:從橫向來看,每個人都需要交往。

在交往中,才能更好地認識和發展自我;

在交往中,才能體驗人生各種感受;

在交往中,才能滿足心理需要,適應社會

從縱向來看,人生各個階段都需要交往。青少年時期是生理心理變化的時期,交往尤為重要。

在學生對交往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後,接着設置了一個小活動:“説一説”。(課件顯示)設計這一小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反思總結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狀況,感知交往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性,發現在日常交往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也能增強課堂教與學的的互動效果。

在講授完第一個層次的問題後,老師接着進行過渡:可見,人生離不開交往,那麼,交往對我們個人的成長有什麼重要作用呢?從而引出第二個層次: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這個層次的問題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主要是讓學生理解交往對於個人的成長有重要意義。對於交往的三點意義我是這樣處理的。

對於第一點作用,首先,組織學生觀看課本44頁中的兩幅圖,並讓學生説一説,圖中人物分別會有怎樣的心情?你喜歡哪邊的情景?為什麼喜歡?讓學生暢所欲言。

在肯定總結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教師加以歸納,明確交往的第一點作用,即:

通過交往,我們能夠實現心靈的溝通,找到感情的寄託,更可以擺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課件顯示)

對於第二點作用的學習,主要結合課件資料:雁南的故事來分析的。組織學生閲讀該材料,並引導他們分析思考:雁南的變化得益於什麼?雁南在元旦聯歡活動中獲得了什麼?

在師生共同分析討論後,老師總結歸納出交往的第二點作用,即:

通過交往可以認識許多新朋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從而在交往中不斷完善自我。(課件顯示)

同時,為了幫助學生加深理解交往的這點作用,引用了教材中蕭伯納的名言加以強調説明。(課件顯示)

對於第三點作用的學習,設置了一個“實話實説”欄目:給學生列舉了幾種生活中經常遇見的情景,讓他們説出各自的心裏話。(課件顯示)

在學生談的基礎上,教師總結昇華,歸納交往第三點作用: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都會遇到困難,遭受挫折。這時候我們的朋友或在物質上給予幫助,或在精神上給予鼓勵,激勵我們去克服困難,戰勝挫折。所以,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也應該熱情的伸出援助之手,獲得別人的幫助和主動幫助別人,都會讓我們感到無比的幸福!

交往中,朋友會幫我們戰勝困難,克服挫折。(課件顯示)

交往的三點作用講解完之後,和學生一起回顧這一問題,並用課件形式將交往三點作用逐一顯示出來,並指導學生在書中劃下。(課件顯示三點作用)

3、課堂小結,複習鞏固。(4分鐘)

在講授完新課後,就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了一個簡短的小結,我是這樣小結的: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認識到,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須與他人交往;交往對於我們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好朋友是我們一生的財富,我們要在今後的生活中學會交往,謹慎擇友,多交益友,讓我們在交往中完善自我,健康成長!

在總結結束後,讓學生結合學案知識梳理部分,識記、理解本課學習的知識點,並對學生記憶情況進行檢查。(課件顯示知識梳理)

4、課堂練習(8分鐘)。(課件顯示)

為了檢測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和綜合分析能力,課前精選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少量習題,要求學生課上完成,老師就學生做的情況給予講評。剩餘時間佈置學生完成學案中的課內拓展練習題。

5、最後一個環節是佈置課外作業。結合本課所學知識,要求學生寫一篇交友心得。(課件顯示)

七、板書設計(屏幕展示)

我的説課完畢,希望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説課稿國中 篇5

一、説教材

新課標把三角形的內角和作為第二學段中三角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課是安排在三角形的特性及分類之後進行的,它是學生以後學習多邊形的內角和及解決其它實際問題的基礎。教材所呈現的內容,不但重視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且注意留給學生充分進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間,安排了量一量、算一算和剪一剪、拼一拼兩個實驗操作活動,意圖使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發現並形成結論。

二、説學情

1、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三角形的一些基礎知識,會用工具量角、畫角,具備了探索三角形內角和的知識與技能基礎。

2、學生的生活經驗是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我在課前瞭解到,已經有不少學生知道了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但卻不知道怎樣才能得出這個結論,因此學生在這節課上的主要目標是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

三、説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生情況的思考,我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方面擬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通過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讓學生推理歸納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並能應用這一知識解決一些簡單問題。

2、通過把三角形的內角和轉化為平角進行探究實驗,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3、通過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探索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並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這一結論。

四、説教學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

學具:各類三角形、長方形、量角器、活動記錄表等。

五、説教法

“三角形的內角和”一課,知識與技能目標並不難,但我認為本節課更重要的是通過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使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領悟轉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以及在探索過程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敢於質疑的科學態度,同時,在不同方法的交流中,開拓思維、提升能力。基於以上理念,本節課,我準備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究、動手操作、猜想驗證、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並在教學過程中談話激疑,引導探究;組織討論,適時地啟發幫助。使教法和學法和諧統一在“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一教育目標之中。

六、説過程

本節課,我遵循“學生主動和教師指導相統一,問題主線和活動主軸相統一”的原則,制定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課伊始我利用課件動態演示一隻蝴蝶在把一條繩子圍成不同的三角形。讓學生觀察在圍的過程中,什麼變了?什麼沒變?讓學生在變與不變的觀察與對比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板書:三角形的內角和),為後面的探索奠定基礎。

設計意圖:以問題情境為出發點,既豐富了學生的感官認識,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動手操作,探索新知

本環節是學生獲取知識、提高能力的一個重要過程。我有目的、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踐活動、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1、揭示“內角”和“內角和”的概念

明確“內角”和“內角和”的概念是學生進一步探究內角和度數的前提,本環節首先請學生都拿出一個三角形,指一指三個內角,然後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內角和的理解,在大家交流的.基礎上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就是三個內角的度數之和。

2、猜測內角和

牛頓曾説:“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所以我放手讓學生猜測三角形內角和的度數,由於絕大多數學生有課外知識的積累,不難説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但猜想並不等於結論,三角形的內角和到底是不是180度?(板書:?)還要進一步的驗證。猜想——驗證是學生探究數學的有效途徑。

3、動手驗證,彙報交流

(1)介紹學具筐

由教師介紹學具筐中都有什麼學習材料。

(2)生獨立思考、動手操作

因為合作交流應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所以先讓學生獨立思考:打算選用什麼材料,怎樣來驗證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然後再讓學生把想法付諸實踐。此環節會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操作、發現的時間,讓學生在探索中找到證明的切入點,體驗成功。在這期間,教師走下講台,參與學生的活動,與學生一起尋找驗證的方法,對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

(3)組內交流

經過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每人都有了自己的驗證方法,先在小組內交流各自的驗證方法。

(4)全班彙報交流。

在足夠的交流之後,開始進入全班彙報展示過程,達到智慧共享的目的。

説課稿國中 篇6

一、教材分析

同底數冪的乘法這節課要求學生推導出同底數冪的乘法的運算性質,理解和掌握性質的特點,熟練運用運算性質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改變以往單純的模仿與記憶的模式,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教學理念.通過練習形成良好的應用意識.

同底數冪的乘法是在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和整式的加減之後,為了學習整式的乘法而學習的關於冪的一個基本性質,又是冪的三個性質中最基本的一個性質,學好了同底數冪的乘法,對其他兩個性質以及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學習能形成正遷移.

因此,同底數冪的乘法性質既是有理數冪的乘法的推廣, 又是整式乘法和除法的學習的重要基礎,在本章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技能

1.理解同知識技能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2.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能力訓練

1.在進一步體會冪的意義時,發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

2.通過"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的推導和應用,使學生領會特殊-----一般-----特殊的認知規律

 (三),情感價值

體味科學的思想方法,接受數學情感的薰陶,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和應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教學手段:為了使性質的推導過程更形象和清晰,所以藉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

 三、教學方法分析

1.教法分析

根據教學目標,要讓學生經歷探索性質的過程,因此,在性質的推導過程,採用讓學生嘗試的教學方法,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探索,再通過交流,討論,發現性質,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再發現,再創造的過程,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學習與研究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合作,學會創新;

對於推導出的性質及其語言敍述,則可以一種較輕鬆而又富有挑戰性的方式指導他們理解記憶,在教學方法上採用學生討論與教師的講授相結合.而在整個教學中,分層次地滲透了歸納和演繹的數學思想方法,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2.學法指導

教學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是中心,會學是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不斷指導學生學會學習.

本節課主要是教給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多合作,大膽猜,會驗證" 的研討式學習方法.這樣做增加了學生的參與機會,增強了參與意識,教給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思考問題的方法,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以及通過動手實踐,理解記憶和強化訓練的學法掌握本節課內容.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運用多媒體投影引例,引導學生觀察由問題而得到式子特點:105×107=

二.探索交流 發現新知

(一),提出新任務:

思考:an 表示的意義是什麼 其中a,n,an分 別叫做什麼

問題:1.25表示什麼

2.10×10×10×10×10 可以寫成什麼形式

思考:1式子103×102的意義是什麼

2這個式子中的兩個因式有何特點

3.a3×a2=

過程中注意瞭解學生對冪的'意義的理解程度,要求學生説明每一步的理由.

思考:請同學們觀察下面各題左右兩邊,底數,指數 有什麼關係

103 ×102 = 10( ) 23 ×22 = 2( ) a3× a2 = a( )

 (二),提高任務難度:

引導學生觀察計算前後底數和指數的關係,並鼓勵其運用自己的語言加以描述.

猜想:am · an= (當m,n都是正整數)

(三),提出挑戰:能否用一個比較簡潔的式子概括出你所發現的規律

(四),提出更高挑戰:要求學生從冪的意義這個角度加以解釋,説明,驗證它的正確性.

然後要求學生按步驟獨立思考和探索:

1.比一比:識記運算性質

2.回想一下你是用什麼辦法記住的 用這個辦法能否持久 你能否提出一個更有建設性的改進措施

猜想:am · an= (當m,n都是正整數)

對運算性質的剖析 條件:①乘法 ②同底數冪

結果:①底數不變 ②指數相加 (目的是為了化解難點)

3.再識記.在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性質的特點和語言 敍述,有目的地提取記憶.

4.提問:"你認為這個性質的應用,應特別注意什麼 "

 (五),應用練習 促進深化

1.計算:(1)107 ×104; (2)(-x)2 · (-x)5 .

2.計算:(1)23×24×25 (2)y · y2 · y3

你能回答開始提出問題嗎 105×107等於多少呢

練習設計:

.鞏固練習:1計算:(搶答) 2計算: 3.下面的計算對不對 如果不對,怎樣改正

.變式訓練:填空:

.思考題 :1.計算: 2.填空:

五、提煉小結 完善結構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在知識上有哪些收穫,你學到了哪些方法 "引導學生自主總結,組織學生互相交流各自的收穫與體會,成功與失敗.

六、佈置作業 延伸學習

説課稿國中 篇7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對家鄉的熱愛,對中國民歌的'喜愛;

2.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練習,認識歌曲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

3.知識與能力:認識民歌種類,學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學唱《沂蒙山小調》;

2.教學難點:“魚咬尾”的創作手法。

三、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提問學生中國民歌的種類有哪些,我們之前學過哪些體裁的民歌,引入新課;

2.新課講授

(1)範唱歌曲;

(2)講授“魚咬尾”的創作方法;

3.鞏固提高

練習歌曲,運用“魚咬尾”的創作方法進行音樂創造;

4.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作業為課後蒐集相關資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