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10篇

來源:文書谷 5.34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藉助説課稿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説課稿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四年級語文説課稿模板集合10篇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烏塔》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裏,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後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遊覽;接着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後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二、學情分析:

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人遊歐洲,這對沒出過遠門的中國小朋友來説,是一件不敢想的事。基於這種想法,學生必會以獨特的思維,以讚揚或批評的態度來閲讀這篇課文。因此在課前,就先佈置思考這個問題“烏塔和中國國小生不同在哪裏,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麼?是我們國家的教育教學方法不夠科學嗎? ”可以通過上網、詢問父母等方式自主探究。

三、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

一是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學生了解世界上其他國家兒童的'成長經歷,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二是培養學生閲讀有自己的見解,並願意與大家交流閲讀感受。

四、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二)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彙報交流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並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以及讀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2、培養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鍊和考驗。

六、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着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麼能獨自一人遊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遊嗎?你們到過哪些地方旅遊?是和誰一起去的?

師:今天,老師將帶領大家認識一位了不起的德國小姑娘,一位稚氣未脱的國小生,年僅14歲就一個人遊遍了全歐洲。大家知道她是誰嗎?(烏塔)對,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幻燈片(1)。(學習方法)

⑴可以先讀一讀閲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三、整體入手,把握課文

1、師:同學們,你們讀完這篇課文,一定感觸很深,你認為烏塔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什麼?那這篇課文主要就是講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

2、師:是啊,烏塔才14歲,就能一個人出國旅遊,可真不簡單。她旅遊了哪些地方?還準備去哪兒旅遊?(出示幻燈2歐洲地圖)

四、領悟烏塔的獨立生活能力

1、師:大家説説看她是不是隨隨便便就出國旅遊了?她還做了哪些準備?同學們再一次讀課文,並畫出烏塔為了出國旅遊,她做了哪些準備工作的句子。

2師:烏塔為什麼能一個人跑到歐洲去旅遊呢?

生:因為她做了充分的準備。

師: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哪些準備?(點幻燈3)也可作小結用

生:烏塔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再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她還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閲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

她還自己掙旅費,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

師小結:烏塔花了三年的時間,做了這麼多的準備,才能到歐洲旅遊。她可不是打的無準備之仗哦。

師:假如是我們,我們敢獨自一人出國去旅遊嗎?不敢,為什麼不敢呢?是啊,這就是中外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差異。老師這裏有一些資料,請大家一起填空填空。(出示幻燈4)

中外父母愛孩子的不同表達方式:

中國父母是百般呵護,孩子一般沒有機會獨立鍛鍊;

外國父母是給孩子自由,放手讓孩子去鍛鍊;

中外孩子自理、自立能力的差異:

中國孩子靠父母養活、資助;

外國孩子靠自己打工,努力掙錢;

認識世界的途徑不同:

中國孩子不出家門;

外國孩子走出家門;

中外孩子處理事情的能力:

……

五、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是啊,中外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不同,也決定了中外孩子的能力的差異,現在老師想請大家討論:(出示幻燈5)

(1)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這樣做好不好?為什麼?

(2)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遊?

(3)你贊同中國父母謹慎小心的教育方式,還是贊同外國父母這種開放自由的教育方式?為什麼?

師:我們能向烏塔學習什麼?

六、教師總結

是啊,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生活能力,但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這就是這篇課文的精髓。

七、佈置實踐作業:(幻燈片6)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小調查《從烏塔身上看中外國小生的不同》。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給予是快樂的》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國小語文第九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記敍文主要寫了保羅在聖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

全文共13自然段,第一段(1—5)寫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得到新車,結果錯了。第二段(6—11)寫保羅以為小男孩想坐車炫耀自己,又錯了。第三段(12—13)寫保羅與小男孩度過難忘的夜晚,並懂得"給予是快樂的"道理。

本課語言文字比較樸實,內容比較淺顯,揭示的道理比較明顯。

(二)教學重點、難點

“獲得”與“給予”的矛盾化解、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昇華人物品質是教學重點。

(三)設計理念

突出語文課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本特點,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由淺入深地引領學生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從而走向精神的極高境界,給學生以心靈的震撼。

(四)教學目標

鑑於《語文課程標準》,按照三維立體的設計理念以及認知水平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和能力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組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1)會用“炫耀”、“懂得”造句;(2)理解感悟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憑藉課文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的真切體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精神。

二、説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實際和教材的特點,我主要採用討論、探究、合作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朗讀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文章的中心。

三、説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共分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學習生字新詞,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今天,我主要來談第二課時的教學。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分四個環節:

1、激趣導入。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生想要學習的要求,我打算引導學生來談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我預設孩子會説的無非是得到老師表揚,受到家長的禮物。這時,我總結大家在獲得的時候會感到很快樂,再提出課文中的保羅卻有另一種感受,他認為“給予是快樂的”出示課題,研讀課題,然後提出,“給予”意味着付出,失去,怎麼還會快樂呢,這是怎麼回事,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進入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

2、初讀課文,這個環節主要是對學生的預習情況作一個瞭解,對學生的餓認知水平摸個底。安排的內容是認讀理解生字詞。多種形式檢查朗讀。

3、學習課文。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主要有以下幾個環節:

(一)再讀課文。思考三個人物中給你印象最深,最令你感動的是誰?和你的小組成員討論一下。(指名説)這裏預設學生會認為小男孩最令人感動,接着再問為什麼呢,小男孩什麼最令你感動?畫出最令你感動的句子。

(二)組織交流

圍繞學生覺得令人感動的地方進行重點教學,打算採用説理由,讀出感受,採取多種形式朗讀,個別讀,合作讀相互穿插,務必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真正理解感悟語言文字。

(三)激情渲染,感情昇華

在這個環節打算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帶大家去看看聖誕節的晚上熱鬧的大街,歡樂的人們,美麗的櫥窗。讓學生在震撼中理解小弟弟的不幸和那天晚上的幸福,進而體會小男孩關愛弟弟,思想高尚,體會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原因,解決課後問答“為什麼這個夜晚對他們三個人來説都是難忘的.”

(四)積累拓展

俗話説,情動而辭發是完美的閲讀過程,學到這兒學生自然有許多話想説,這個環節首先就讓學生來談談自己學完後的感受,

現今語文的教學不能再向過去只圍繞書本來教學,而是應該有開闊的語文教學方式,這裏我打算提供學生一些可以積累的東西,如:相關的名人名言,一首小詩,一些故事等等。

四、説作業安排。

作業以超市自選的形式出現,讓學生任選2題來完成,這個設計是力求體現不同要求,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要:

(1)視自己的能力熟讀,講故事給朋友聽。

(2)喜歡寫作的同學用靈動的筆寫生活中"給予是快樂的"故事。

(3)蒐集"給予是快樂的"故事閲讀。

總之,這節課是根據本年級學生的特點,讓他們在讀中瞭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培養閲讀能力,在讀中發展思維,在讀中陶冶情操,為學生營造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上午好。三個牧童在清理泉眼,砌上小井後,人們能喝到乾淨的泉水後,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智慧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麼?十年後,他們相聚,各自回顧彼此生活經歷,他們對幸福是什麼有了比較深刻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後智慧女兒再次出現,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今天我要説課的內容就是這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它是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四篇課文都是童話故事,選編的意圖很明確,是想讓學生建立對童話體裁的認識。

二、説教學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培養閲讀能力,進一步感受童話的特點。

2、能理清故事的脈絡,讀懂故事的內容。

3、朗讀課文,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類有益的事情。”這句話的理解。

三、説重點、難點。

重點:瞭解故事內容,教學難點: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四、説教學策略

學會略讀是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這一組中,共選編了四篇童話故事,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建立了對童話體裁的認識,這一篇課文的出現是對學生已有知識的一種補充。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閲讀能力,所以,這節課的學習我放手大膽的讓學生自讀自悟,“以讀代講,讀中感悟,”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並聯系生活實際深化理解童話內涵。

五、説課時安排

1課時

六、説教學流程

對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我的大體流程是“自讀—交流—拓展”三大環節。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聽《幸福拍手歌》後,師問:聽了這首歌,同學們有什麼感受?你們什麼時候有幸福的感覺?(同學們暢所欲言,課題的氣氛也隨之變得活躍)同學們説了這麼多幸福,可是你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幸福到底是什麼?(孩子們會陷入沉思中)

2、這時學生可以發言説一説自己對幸福的理解。

3、對於幸福各自的理解,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麼》,看看從這個故事中我們能否對幸福有更多的認識和理解。(板書課題)(意圖:激發思考、訓練説話,使學生初步進入角色)

二、緊扣主題,自讀自悟

1、讀“閲讀提示”,明確自學任務。

2、快速閲讀課文,看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3、歸納課文大意,提示學生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來説。

4、引導學生反覆讀三個牧童砌井後的幸福,和十年後再相聚感悟幸福的段落。

5、師三個青年最後明白了幸福是什麼?(板書)

生齊讀:幸福要靠勞

動,要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意義的事情。

[意圖:本文故事情節簡單,我沒有按照起因,發展等順序來分段學習,而是直插重點。]

三、聯繫現實,深化理解

[意圖:由於三個青年的經歷與學生的生活相距太遠,讀課文,劃句子等方法無法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不能真正體會到幸福所在,我設計了讓學生聯繫生活,編故事的方式,從而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研究。]

1、師:三個青年經過十年的磨練,明白了幸福是什麼?他們是怎樣弄明白的?請大家再次閲讀課文,把文中相關的語句畫出來。

2、讀後交流句子明確(表面上看孩子們們似乎把課文內容已經讀懂了,但實際上孩子們無法真正的體會到幸福的所在,於是我問了下一個問題)

3、師:這三個青年為什麼會感到幸福?這十年來三個青年都做了些什麼?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學生想象,如青年一是怎樣給病人治病的?病人會對他説什麼?做什麼?他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儘自己的責任給別人帶來幸福[青年二,做過許多工作都勤勤懇懇,他都什麼?別人怎樣評價他?青年三,組內交流]板書(笑臉)

(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用自己辛勤的勞動為別人服務,別人幸福了,自己也會幸福)

4、師:我們可以回顧第9課《巨人的花園》生活中幸福的場面(展示畫面)

5、鼓勵學生也説一説你知道的事例(領悟幸福的多元化,明白幸福的真諦,從而珍惜所擁有的事情)

四、拓展延伸,內化情感

過渡語:剛才同學們説了這麼多幸福的場景,感受到了我們被幸福包圍着的感覺很甜蜜,下面老師給大家看一組圖片,來體會一下各行各業對幸福的感悟。

1、出示各行業人對幸福的感悟,師讀。

2、鼓勵學生也來寫一寫對幸福的理解,(有時間可以選一兩份讀一讀)

(幸福的多元化導致有些學生肯定會説一些譬如媽媽給我買了一件禮物或去吃肯德基之類的自我幸福感,出示這組圖片使學生真正的體會到“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的內涵。適時的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

3、播放故事:《提醒幸福》

幸福是什麼?

靠勞動盡義務

做益事

做益事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和學情

1、教材的地位和特點

《你一定會聽見的》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的一篇隨感式小品文。本篇課文放在以“祟尚科學”為主題的第四單元,其目的是要引導學生注重觀察,體驗生活,在感受生活豐富多彩的同時,堅持求真創新的科學精神,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感官靈敏、感受豐富而又有主體意識的人。

結合八年級學生“獨立意識萌芽但又很不成熟、渴望夢想卻又容易忽略現實”的心理特徵及“語文課要有語文味”的特點,我將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內容。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朗讀課文,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標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引導學生用心靈去感悟生活,去體驗生活,學會尋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各種美妙的聲音。

將教學重難點確定為:

3、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

運用自己的生活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學會用心靈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二、説教法、學法

教法:朗讀法、點撥引導法、多媒體教學

學法:朗讀法、欣賞法、默讀法、討論法、質疑法

三、説教學程序

(一)課前準備

播放歌曲《把耳朵叫醒》,營造氛圍。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叫做《把耳朵叫醒》,下面就請大家叫醒你的耳朵,和老師一起玩一個小小的遊戲。大家來猜猜那是什麼聲音,聽到這些聲音你又想到了什麼?

(大屏幕顯示“聽,那是什麼聲音?這讓你想到了什麼”,然後依次播放馬蹄聲,羣狗叫聲,人打鼾的聲音以及嬰兒無邪的笑聲。每播放一種聲音,都讓一個或者幾個學生講講他們聽到了什麼,以及他們聽到這些聲音時所聯想到的,教師稍做評價。)

這幾種聲都來自生活,很能。另外特地把嬰兒的笑聲放在最後一個,因為這個笑聲定然能引發學生會心的微笑,感受到這種聲音所帶來的快樂,自然而然地把學生領入了預設的情景當中。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環節喚起學生對聽覺的感情體驗,切入課文主題,“不知不覺將他們的注意力吸引到主題上,引起新的'學習興趣”。

(三)整體感悟

(大屏幕顯示教師所問的問題,然後學生自由朗讀思考。)分頁標題#e#

問題如下:

1、文中提到了哪些類型的聲音?其中哪些是你聽到過的?哪些是你沒有聽過的?為什麼會聽不到呢?

2、為什麼作者能聽到這些聲音?

3、通過這篇文章,作者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在語文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這是一篇自讀課文的特點,因此在這一環節要讓學生自由閲讀課文,自主回答問題。對於學生的發言言之有理就應給予表揚,對於不當之處適當給予點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聲音隨想

A、善於聆聽

1、大屏展示問題:生活中你最喜歡的聲音是什麼?最討厭的聲音是什麼?印象最深刻的聲音是什麼?請選擇其中一種進行描繪或者模仿。學生自由思考準備,指名學生回答,或者分小組派代表表演。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學生通過課文感知、情境體驗,對作者以及老師所設定的聲音已經有了一定的感受,再通過合作交流的方法把課堂完全還給學生,讓學生們再現自己尋找到的有特別感受的聲音,並簡單談談自己的感受,就能進一步讓學生明確生活中並缺乏美妙的聲音,也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精神。

2、大屏展示:唐詩中的天籟之音。請學生説下面的詩句分別描繪的是什麼聲音,可齊聲回答,並朗讀。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所以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就很有必要讓他們多加積累,增加課堂的容量。

B、用心聆聽

(多媒體播放舞蹈千手觀音的片段)

大屏展示問題:什麼叫做“用心”聽?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去聽世界?

(學生討論發言,可以自由補充,也可以形成討論)

教師總結:從聽中學會思考,在聽中感悟人生

熱愛生活,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展示)

(學生齊讀以上句子)

用學生較熟悉的舞蹈切入,引發學生的情感體驗,明白什麼叫做“用心”聽,完成情感目標,突破重難點之一。

(五)品味語言

1、 課文朗讀

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朗讀的要求:語氣親切自然,就像是和朋友促膝談心,不要讀得像朗誦表演,誇張造作。“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讓學生朗讀課文,領會運用排比、問句的表達效果,品味文章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通過朗讀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分頁標題#e#

2、 文字賞析

這三段文字很美,它究竟美在哪裏?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教師指導總結)

觀察(用心感受)+想像(設置情境)+語言(運用修辭,生動形象)=你一定會聽見的

3、 學生仿寫

⑴教師展示示例文段,學生配樂朗讀,醖釀寫作氣氛,為學生的仿寫做鋪墊。

⑵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模仿課文1-3自然段的寫法,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描繪出你心中的聲音。

(大屏展示圖片,播放背景音樂,學生進行當堂仿寫練習)

這是運用了情境教學法,用舒緩的音樂,精美的圖片讓激發興趣,訓練學生的想像能力、書面表達能力,交流後讓學生觀看畫面更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學習氣氛。

⑶選擇學生的文字朗讀,並進行適當的評點,以鼓勵為主

愛因斯坦説“最重要的教育方法總是鼓勵學生去實際行動。”教師以平等對話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成果展示,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營造出一種輕鬆活潑的教學氛圍。

(六)生活感悟 教師總結: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樂,

而是缺少捕捉音樂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愛,

而是缺少感受愛的心靈。

把眼睛叫醒,把耳朵叫醒,把心靈叫醒!

(七)拓展思考,佈置作業

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美麗如此之多,把耳朵叫醒,你聽見了人們往往“聽而不聞”的聲音。讓眼睛睜開,你看到了人們往往“視而不見”的場景。用心靈體會,你領略到了人們往往一笑而過的美麗。請以“生活中的美麗”為話題完成一篇作文

佈置此項作業,其目的是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內容,並將已經調動起來的生活體驗深化,通過寫短文,鍛鍊學生的寫作能力。

(八)歸結全文

1、全班朗讀課文最後一段:“你開始微笑,輕輕地笑,大聲地笑,這時候,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也跟着你歡笑。”

2、教師寄語:“你開始傾聽,用心傾聽,微笑着傾聽,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將回饋與你最美妙的聲音!”

四、説板書設計

結合教學環節,用多媒體展示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5

一、縱橫聯繫,説教材

【教材分析】《鄉下人家》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字裏行間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了鄉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村生活,也讚揚了鄉下人家熱愛生活、善於用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教學目標: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標精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採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着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村生活,並由此產生熱愛與嚮往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能隨的敍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二、突顯主體,説學情

學情分析:國小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與過程,但此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身邊的景物不太關注。課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場面,他們司空見慣,覺得平凡無奇,不能深入體味文中的意境。

三、促進發展,説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目標導學法、以讀代講法;學法為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讀寫結合法。

四、發散思維,説過程

(一)誦讀經典,導入課文(5分鐘)

學生背誦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導入課文,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經典誦讀中的.田園風光古詩詞與《鄉下人家》這篇課文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後面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二)初讀課文,感知畫面(10分鐘)

新課標提出學生在閲讀時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內容,體會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出示了以下學習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一想,鄉下人家帶給你怎樣的感受?找出的中心句並寫出你的感受。你從文字中發現了幾幅畫面?用筆在書中作批註。

學生自主學習,然後彙報交流

1、中心句、感受(鄉下人家,不論什麼時候,不論什麼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交流從文中看到的畫面(瓜藤攀檐圖、鮮花輪綻圖、雨後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的中心句,疏理課文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意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17分鐘)

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這一環節我又出示瞭如下學習提示:

學習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找出自己認為描寫得最美的一處風景美美地讀一讀,並説説你們喜歡的理由。

學生合作交流,品讀感悟,教師隨機點撥或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覆品讀,加深理解和體驗,從而受到美的情感薰陶。

(四)聯繫實際,拓展畫面(8分鐘)

欣賞鄉村風光圖片,讓學生在“誦”“寫”“畫”“唱”等形式中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我們的鄉村生活。

(設計意圖)將學生閲讀的視角引向課外,投注進自己生活的世界。既鞏固了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感悟,又讓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形成共鳴。

五、突出重點,説板書

瓜藤攀檐圖

鮮花輪綻圖

21、鄉下人家 雨後春筍圖

(獨特 迷人) 雞鴨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

月夜睡夢圖

整個板書簡潔明瞭,讓學生一目瞭然地感受到課文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回顧課堂,説反思

1、以讀為本,在“讀”中感知、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時重點引導他們以讀為本,在讀中思、讀中品,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2、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環境

在這節課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學習;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現鄉村生活,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

3、沒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

於永正老師説: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中,我注重了教師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沒能很好的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我想如果能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相結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永遠的一課》是長春版國小語文教材第七冊第十一板塊《考驗》一組課文中的第一課。課文講的是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歐陽老師帶領同學們在空曠的操場上經歷風雪考驗,站立五分鐘的事。這一課在同學的心目中是“永遠的一課”,使學生懂得“困難不過如此”,要在現實的考驗中鍛鍊自己。

二、學情分析

中年級初步涉及如何把握文章主要內容的學習,本設計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逐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為下一步理解鋪墊。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永遠的一課》中“永遠”含義。

四、説教學流程

語文課上要把聽、説、讀、寫訓練、語感培養和情感體驗,尤其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練融為一體,充分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求,還有創造性地想象、創造性地朗讀,還要做到收放自如,有的放矢等等着實不易。教師要創設這些“機會”,為學生創造性閲讀開闢一片“綠洲”。學生擁有這片“綠洲”,自然敢想、敢説、敢創造,我們的課堂教學也就自然“活”起來了。因此,我在教學時做了精心的設計:

1、談話導入,設置懸念,激發學習熱情。

“上節課,同學對課文有了初步的瞭解,誰知道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篇課文講的是關於“上課”的故事,上課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事兒了,為什麼這一課給作者留下了這麼深刻的印象以至於用“永遠”來形容它呢?”

2、自讀課文,抓住環境描寫,感知困難。

播放錄音、影象,讓學生充分感知天氣的寒冷,原來還有人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習,產生情感共鳴,意識到生活的道路中也會荊棘叢生。

3.直奔中心,深化課文理解,正視困難。

找出中心句,結合課文內容加以理解。“文中,面對困難誰帶了放大鏡?”“文中與困難拼搏一番指的是什麼?”“為什麼困難也不過如此?”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同時,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即使有再猛烈的風雪,只要意志堅定,就能迎風斗雪,迎來和煦的冬日。

4.藉助生活,提升情感認識,樹立戰勝困難的決心。

從國小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來看,單給他們講大道理收效肯定不大,如果能聯繫生活實際,利用孩子們身邊案例進行教育,就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精心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環節——“你們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你是怎麼做的?”一石激起千層浪,有的説學旱冰,無數次摔倒,但在媽媽的鼓勵下,自己咬牙堅持了下來,成為了典型的正面事例;有的同學話音未落就引來了鬨堂大笑,他説早上起不來牀,每次都是媽媽揪着耳朵拽起來的,現在一想,其實每天都起來了,這個困難沒什麼了不起,沒媽媽的幫助也能克服;有的同學兩個人都學舞蹈,可是一個因為苦、累中途放棄了,一個堅持下來,正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有説服力。杜威曾説:“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通過把語文學科的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有機滲透了生命教育,達成了預期目標。

通過本課的教學,我意識到語文學科中包含了很多潛在的生命教育因素,只要我們細心挖掘、潛心鑽研,就會使語文學習與生命教育和諧發展。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7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我要講的課文是四年級語文手抄《電腦住宅》。

一、 説教材

1、教材分析

《電腦住宅》是新課標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30課,是本冊最後一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介紹了一棟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的有關情況。本組課文的專題是關於科學技術方面的內容,這篇課文正好體現了這一特點。全文一共八個自然段,首尾兩個自然段都是概括説明,二至七自然段按空間轉換的順序具體介紹電腦住宅的各種設施及其使用功能等,全文條理清晰,敍述有序,結構合理。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多讀多思,教師不宜講解過多,所以用一課時的時間學習。

選編本篇課文的目的,一是增長學生的見識,培養他們熱家科學的情感;二是引導學生閲讀説明性文字,體會按一定順序説明事物的方法。

全文是按照空間轉換的順序來介紹的。第1自然段先總體説明了住宅的裝置和使用情況。第2至7自然段從住宅的周邊設施、進入住宅的程序,以及會客室的佈置、廚房意志力、卧室"休息系統"的使用、浴室的裝置等幾個方面具體説明了電腦住宅中智能系統的使用和功能(本部分為重點)。最後一個自然段概括説明電腦住宅中電腦設置的特點。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地位、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 認識課文中帶拼音的6個二類生字。

(2) 學習課文,瞭解電腦住宅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感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科學產生興趣,並樂於探索科學知識。

(3) 體會作者按一定順序説明事物的方法。

(4) 發揮想象,設計一棟自己心目中的電腦住宅。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瞭解電腦住宅為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學難點:設計一棟理想的電腦住宅。

二、説教法與學法

1、教法

(1)圖文結合,儘可能地把抽象的文字變得直觀形象化,便於學生學習和記憶。

(2)根據文章的寫作順序和段落結構,有條不紊地進行教與學,做到教路、學路、文路和諧統一。

(3)針對略讀課文特點,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閲讀,注意培養他們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

2、學法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運用“讀讀、想想、看看、畫畫”等方法學習。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他們的觀察、理解、想象、實踐等能力。

三、説教學程序

(一)、 創設情境,導入

1、同學們,自盤古開天地以來,我們人類的住宅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山洞到草房子,從土坯房到今天的高樓大廈,

2、 在你的想像中,未來世界裏的住宅是什麼樣的?(相機引導學生理解“理想”或“高級”的住宅就是智能型的住宅,即電腦住宅。)板書課題。

3、 其實這種智能型的住宅,已經問世了。世界上第一棟實驗性綜合電腦住宅,由一位日本人設計,座落在日本東京市中心。這樣的引入簡單,直接,可以充分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讀課文,初步感受電腦住宅的神奇

1、通過分層次提出目標,讓學生讀,在讀中感悟。由於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對課文的熟悉程度也不同,所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交流這所住宅留下的印象,如果讓你給這個題目加上一個修飾詞,你會加什麼呢?(神奇、高級、舒適、方便)

2、 認真讀,邊讀邊劃,弄清1) 這所住宅有哪些設施?2) 這些設施怎樣工作?

3) 這些設施有什麼功能?將電腦住宅的具體設施、如何工作、有何功能等內容找出來。如此一來,學生對電腦住宅就有一個初步的整體的印象了。

3、 點撥文章總分總的結構。

4、 教給 學生學習段落的方法,以便於下面環節中的自主學習,所以先以大門外的風向標為例,老師帶領學生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是怎樣工作的?有什麼功能?誰來交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三)、 詳細瞭解電腦住宅的神奇

小組共同合作,選擇這些設施中的`一種完成表格的填寫。選好發言人,進行全班交流。小組其它同學可以進行補充。通過填一填,體現“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原則,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四)、設計電腦住宅

小設計師們,可以對原來的這所住宅中的某個設施進行加工,也可以對資料中沒有寫出的其它地方進行設計。資料中已有的,就不必重複。

四人小組合作,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以電腦住宅小主人的身份,介紹小組設計的電腦住宅。一個小組交流時,其它小組都是評委,看哪個小組的設計的住宅最神奇,最方便。語文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原則,激勵學生重新組織語言,實現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協調發展,使優生大顯身手,讓差生在優生的帶動下也調動起學習和表達的積極性。

四、作業

是什麼給予這座住宅這樣神奇的功能?——電腦

課後,如果同學們有興趣,可以以 “我設計的電腦————”(教室、商場、學校、醫院……),為主題來進行設計,設計方式可以畫圖,也可以用文字把自己的設計寫出來。這道延伸題能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這一環節體現了學用結合的教學思想。既教給了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説明事物的方法,又培養了他們愛科學的情感,實現聽、讀、説、寫的互動遷移,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五、説板書設計

根據學生學習的思路及課文重點部分的內容,邊分析課文邊點擊板書電腦住宅的設施、工作、功能的重點詞句,邊讓學生概括,這樣板書可以使學生一目瞭然知道課文的主要內容及課文按空間轉換的順序説明事物的方法。我覺得這樣的板書簡潔明瞭,條理清楚,有針對性。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國小教師,馬大龍。38歲、大專、小教中級。現任四年四班班主任。

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鳥的天堂》它選自就年義務教育五年制國小語文“注提”第八冊第一課。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主要記敍了作者(巴金)和他得朋友們兩次遊歷“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美麗的大榕樹和羣鳥歡騰的奇異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這是一篇經典課文。然而,在保護生存環境日趨重要的今天,又賦予了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內涵。因此,教學時,我緊扣“自主—探究—實踐”進行設計,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啟迪,在實踐活動中提高語文素養。

學生分析:

四年級學生已具有了出版的調查能力、蒐集信息的能力和表達的能力。而在閲讀中真正體會文章所孕育的能力還不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還不夠明顯。

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而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悟、自學探究為基礎,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雪中的主體行和創造行。因此,本課設計時我是根據課文特點、單元訓練重點和多媒體課件的特點,從培養學生“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出發,以學生雪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為指導思想,緊緊圍繞單元教學重點來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按由扶到放的程序來安排課堂結構。

三維目標:

1、 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2、 培養學生積極收集有關資料,並運用資料的習慣和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語感及審美情趣,背誦指定的段落,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

教學重點:閲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

難點:對多媒體教學手段有機地整合到課堂教學中去。

教學流程:

一、初讀課文、理“線索”

葉聖陶先生在談到閲讀教學的任務時明確指出,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線索,是閲讀教學的首要任務。因此,我採取以下步驟完成教學。

1、引導質疑、揭示課題

大屏幕出示:文中“鳥的天堂”指什麼?在哪裏?為什麼稱為“鳥的天堂”?

通過質疑,激活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興趣。

2、初讀,理線索。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自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幾個問題:作者幾次去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麼時候?每次看到了什麼?這些問題並不難,學生完全有能力自己去解決。然後我放手讓學生自學,輔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自學,學生不僅讀通順了課文,而且把握了作者的思路,理清了課文的線索,達到了整體感知課文的目的。

二、自主學習、談“感悟”

《鳥的天堂》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美,感情真摯,很適合學生自己去體會、去感悟。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也不再是分辨事物的靜態和動態了,二是閲讀時要有自己的見解。這一改變,也進一步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得理念,尊重學生,發揚民主,張揚個性,把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揣摩,去感悟。因此,我從以下三點來引導學生學習:

1、抓段落,談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已見,説説喜歡哪一次去鳥的天堂,並陳述自已喜歡的原因。這時出示課件,按照順序依次出示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的畫面,以幫助學生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個性,談出自己的見解。

2抓句子,談感悟

在學生暢談段落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反覆閲讀,細細品味,從自裏行間去尋找美。再組織學生討論,談感受,談見解,在交流中,去再現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去再現鳥兒在枝頭歡唱,去感受美的畫面,美的韻律,美的語言,美的生命,美的行為,美的情感``````

3。抓品讀,促感悟

這是一篇訓練學生朗讀的好課文,所以,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品讀”,讓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自己朗讀,自己感受是否讀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後在小組中都,推薦都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比賽讀。這一設計意在通過朗讀展示自我對課文的見解,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課文。

三、悟“環保”

《鳥的天堂》確實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精品佳作,尤其是在大力提倡“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今天,教學中,引導學生去探究,透過表面現象看到實質:為什麼這裏會成為鳥的天堂?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環保意識,真是一舉兩得。

首先這兒生態環境好。

1、這兒環境幽美。文章一開頭幾個自然段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夏日的傍晚,這兒不僅四周很靜,只聽見船槳激起的流水聲,而且景色迷人,燦爛的紅霞還在天邊。

2、這幾天氣候温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於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3、這兒資源豐富。由於氣候温暖濕潤,穀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豐富。

4、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葉繁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裏棲息、衍。是名副其實的鳥的'天堂。

其次、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的生活、繁衍.

四、綜合實踐練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告訴我們,我們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去學會蒐集,學會應用、學會交際。《鳥的天堂》一課有一個聯繫生活實際的綜合實踐作業。“鳥的天堂”目前已成為一處瀏覽勝地,請你根據課文內容,並想辦法蒐集一些有關材料,為導遊寫一篇簡短的解説詞。教學時,我是這樣設計的,使學生做到三練:

1、蒐集材料,練“查閲”蒐集的方法可以多樣:上網、去圖書館、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2、學寫解説詞,練“習作”。為“鳥的天堂”錄像配上適當的解説詞,根據自己蒐集的材料,學寫一段解説詞,寫清楚導遊的身分,旅遊的地方及這個地方的特點,力求寫得清楚明白,形象生動。

3、學做導遊,練“交際”。

這時出示課件,對比展示作者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為學生導遊解説提供畫面。

這是繼寫解説詞後的一個延伸,其目的是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際。要求學生自由組成旅遊團,自我推薦嘗試當導遊,全程陪同作解説。然後在班級進行優秀導遊評選,學生一定會興起盎然,積極參與在這一綜合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一設計意在培養學生收集資料,運用資料的能力,並潤物無聲地內化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得的知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審美意識,並由此獲得美感

板書設計: 特點 表達方式

樹大 茂盛 ;靜態

鳥的天堂 枝 葉 根

(大榕樹) 鳥多活躍 動態

聲 色 動

關於板書設計:

每個教師都懂得板書就是微型教案,板書集中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重難點、教學過程,體現教學的特色與特性。本課的板書,明確地體現了課件和課文的有機統一、始終着眼於“閲讀要有自己的見解”,始終着眼與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生動,學會創新,學習實踐。既培養學生的語文的實踐能力,又有利於學生個性化的發展。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9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開天闢地》是六年制國小蘇教版義務教育國標本語文第七冊第四單元中的課文,講述的是中國著名的神話傳説,意在讚頌盤古無私的奉獻精神。

本文一共八個自然段,處處充滿神話的想象,語言優美,且盤古開天闢地的全過程脈絡非常清晰,使得故事顯得十分生動精彩,尤其是第七自然段描寫盤古身軀的變化十分傳神。

學習這篇課文的目的是在於讓學生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此外還需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培養語感,同時為綜合性實踐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2、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背誦課文第六、七、八自然段

○3、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4、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 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教學難點:瞭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感受盤古偉大的獻身精神。

二、説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創新精神,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本文只是篇內容較簡單,易理解的神話故事,教學時我以“讀”為主,講讀結合,通過多樣的讀來讓學生在瞭解這個神話故事的同時,也捕捉到課文的優美之處。尤其是第2、7自然段更是重點引導學生去體會。此外,神話的一大特點是想象力豐富,我亦打算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結合課文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語文課的開放性和語文課與社會、與人生相結合的特點。

三、説教學過程(第二課時)

一、板題:開天闢地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引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2、通過昨天的初步學習,你已經瞭解到了什麼?▲生指名説説,回憶複習課文內容。

(板:盤古)

3、同學們瞭解得還真不少!通過這些,你認為盤古是個怎樣的神?

▲生各抒己見。(板:偉大)

4、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感受這篇神話故事帶給我們的這份偉大的獻身精神。看看課文是怎樣寫的?

▲生打開課文

二、精讀感悟第二自然段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先讀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寫了什麼?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生自由讀第2節,邊讀邊找劃。

2、交流:●讀一讀;●説説為什麼;●看看哪些詞更能體現他的偉大;●讀好句子。

3、齊讀第2節。

4、盤古的偉大還表現在哪裏?(按着順序找一找)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一讀,説説為什麼,體會感悟

2、讀好這一節。

給詞:頂天立地

3、哪裏還能看出?(引出第4節)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找讀,誰來讀出這種變化?

2、體會“一萬八千年”,感受盤古的`“了不起”。

3、還有哪裏也能體現他的偉大的?(引出第5節)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1、讀一讀,問:這是一句什麼句?(比喻句)説説把什麼比作什麼。

2、讀這裏,你能感受到盤古怎樣的形象?(巍峨的)多麼的了不起呀!

3、再讀這句。

4、有沒有了?(讓學生繼續找讀能體現盤古偉大的句子)

六、學習第六自然段。

1、指名讀

2、生評議,説説哪些詞他讀好了?

3、抓住“精疲力竭”“含着微笑”體會,感悟他的偉大。

4、給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5、還有更偉大的呢!誰能發現?(引出第7節)

七、精讀第七自然段。

1、引讀第7節。

2、自由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説他更偉大?

▲生交流説説。(板:身軀化為萬物)

3、這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呀?你想對英雄盤古説些什麼呢?

▲生自由説説。

4、讓我們帶上這份感情來讀一讀

▲生齊讀第7節

5、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圖片)

6、你會這樣説嗎?

▲練習説話。

7、盤古的身軀化成了萬物,世界從此變了樣,這一切是那樣的美好,讓我們把這份美好通過朗讀來傳達。

▲生再讀第7節。

8、引讀第八自然段。

八、拓展練習。

1、想象:世界萬物除了文中寫到的,你還想象到了哪些也是盤古的化生?

2、練説:●當我看到( )時,覺得這可能是盤古的( )化成的。

●盤古的( )化成了( )。

3、質疑:這一切是真的嗎?(理解:神話傳説)

4、推薦:中國神話故事:《精衞填海》《女媧補天》 《女媧造人》《嫦娥奔月》等。

四年級語文説課稿 篇10

一、説教材

《烏塔》是九年義務教育國小語文第十冊第二組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事情,反映了國外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識,同時也反映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

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寫。先寫初逢烏塔,是在羅馬的旅館裏,主要寫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後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裝,準備按計劃繼續遊覽;接着寫晚上回到旅館後“我”和烏塔的談話,主要寫了烏塔的這次旅遊的行程之長,安排之周,準備之久,以及獨立生活的意識;最後寫烏塔和“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並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以及讀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4、培養少年兒童獨立生活的意識和能力,克服依賴思想,注意在生活中經受鍛鍊和考驗。

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教材在單元中的位置,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難點是:

(1)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

(2)從敍述、描寫中瞭解人物特點,感悟較深層意思並談出自己的見解。

二、説教法學法

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説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學。”教學中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需教教學生會學。

為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教學中靈活運用自學法和討論法,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問題的學生自主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語言表述能力、訓練思維的靈活性,敏捷性。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他們不僅學懂了這篇課文,還使他們知道今後在學習這類文章時,如何去挖掘人物的品質,從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説教學設計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獨自一人出過門嗎?最遠的到過哪?怎樣去的?

指名個別學生簡單説説自己的情況。

2、有個了不起的小姑娘,她才14歲就一個人周有歐洲,她的名字叫——烏塔(板書課題)多麼勇敢的孩子!我們來學習課文《烏塔》,看看烏塔靠的是什麼周遊歐洲的?這樣設置懸念,能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從整體上去了解文章的內容。

(二)、自讀課文

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些什麼事,對這些事你有什麼看法和見解,把想到的和同學討論交流,還可以寫下來。

(三)、深入學習,領悟課文

1、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根據這件事,學生自由質疑,教師相機歸納,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二個問題展開小組討論。

這一設計的依據有兩條:

1、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意識,訓練學生質疑、表達等能力。

2、為下面的教學進行目標定位。

3、各組彙報討論情況,教師點撥,加深理解。

重點引導學生討論:

(1)烏塔如何掌握遊歷歐洲的路線?

(2)烏塔不怕一個人路上碰到危險嗎?

(3)烏塔都到過哪些地方?

(4)你覺得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如果我是烏塔,你想對我説些什麼?

讓學生在討論中瞭解烏塔的自立精神;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從而懂得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實踐才能鍛煉出來。

4、辯論:一個未成年的孩子該不該一個人遠行?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一設計我認為有三個功能:

1、檢測的功能;

2、情感釋放的功能。應該説此刻學生情感已積澱到一定程度,需要一種機會釋放表達;

3、訓練語感的功能。

(四)、課外延伸

根據自身的生活能力,虛擬一次旅行,具體地寫出旅途經歷,並寫出自己的一些感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