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説課稿3篇

來源:文書谷 3.1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説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説課稿3篇

説課稿 篇1

一、説教材

1、説教學內容:

《百家爭鳴》中講述的孔子與諸子百家的學説對後世的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我國文化發展史、世界文化發展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有些甚至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順序上被安排在春秋戰國形勢學習的內容之後,在教學容量上,學習的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的學説。因此,這堂課學習的內容多而雜,教學的思想性、科學性都很強,並且具有較現實的指導意義。

2、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瞭解孔子在思想上、文化上的成就,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這些基礎知識;通過學習百家思想,讓學生學會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同一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使用角色扮演,用代入法讓學生以各派代表來看待同一事情,並講出這樣評價運用的思想和理由。

(3)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通過了解孔子的成就,瞭解到一位偉大人物的成長要經歷很多故事。

3、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孔子及其歷史貢獻。

(2)難點:百家爭鳴的形成及其代表思想。

二、説學情

本堂課的學習主體是七年級的學生,七年級的學生接觸歷史這門課程的時間不長;雖在生活中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是有限的。並且,在一個班中48位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有的主動學習,有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上課時也應該區別對待。

三、説教法學法

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本課採用了多種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準備時,對課程的一般過程和問題進行了預設,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表格自主學習歸納法、對難點的討論法、對擴展內容的講述法等。在這過程中,注重了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和分析問題的誘導。做到“因材施教”。

四、説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首先教師現在幻燈片上展示兩張“柳州文廟”的圖片,並提出兩個問題:①這兩幅圖片反映的是哪裏?②是為了紀念誰?針對於學生的回答,教師接着提出為什麼後世會紀念這位思想偉人呢?那我們通過《第11課 百家爭鳴》來了解。

2、講授新課

本節課的第一個問題是孔子創立儒家學派,對於這節課的重點我是這麼處理的:我將此幕內容分成四個部分:孔子生平、思想主張、文化成就和教育成就。我對於這四個部分採取各個擊破的方法。

首先,孔子生平,我採取視頻展示法。在看視頻前教師提出疑問,孔子到底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同學們通過觀看給予總結,以鍛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

其次,孔子的思想主張,這一部分通過課後題的連環畫來提出其主張的核心是“仁”。

再次,文化成就和教育成就,這一部分有學生自主找出,教師加以總結和補充。特別是在教育成就上教師將在視頻上放出:

因材施教: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教師先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教師再加以總結。並滲透一些學習的方法和學習的態度。

過渡:同學們,在古代史上思想界比較活躍的第一個時期便是春秋戰國時期。如果這個時期,只有孔子的思想和教育成就,那也不能叫思想活躍,而思想活躍只要是針對當時出現“百家爭鳴”而言。

針對於本課的第二部分百家爭鳴我是這樣處理:

首先,提出的問題是百家爭鳴之所以產生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呢?(針對於這個問題關係到前面所學的生產力發展問題,學生不易理解。這部分由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和理解。)

其次,就是什麼是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的學派和代表人物都是誰?這些常規的問題有學生自主學習在課本中查找。

第三,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張是本課的又一重點,我指導學生列表格,對知識進行整理,使之條理化,清晰化。為了讓同學們更深刻地理解諸子百家的主張,我又設計了這樣一題目:一個少年因國家賦税過重,家裏生活困難,偷盜了鄰人的錢財。假如你是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的代表,面對竊賊,你會怎樣教育這個少年?(友情提示:運用前面所學到的學派的代表思想來代入角色評價!)為此我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代表一個學派,在思考5分鐘之後,讓學生起來説説他對這個少年的評價,並且説出運用的是哪一思想主張。教師在學生講完的評價後,進行適時的點評。加深大家的印象。

3、鞏固總結

新課講完以後,我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本節課進行總結,可以列知識結構,可以列表格,可以勾畫知識樹,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説過:沒有經過總結的知識就如同把水潑在篩子上一樣。記憶的規律也告訴我們:零散的知識容易遺忘,把零散的知識組織在一個知識結構內,就不容易忘記,因此這一環節也至關重要。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楊柳岸曉風殘月”、“吹面不寒楊柳風”、“風吹草低見牛羊”……自古以來在文人墨客的筆下風總是飽含着浪漫的氣息。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既可以造福於我們,也可以毀壞我們的家園。一般來説人們總認為風既看不見也摸不着。通過一系列的聽風、體驗感覺風、畫風、説風的活動,讓學生比較全面地瞭解風。使孩子們更親近大自然,主動觀察、探索風起時自然現象的變化,初步瞭解風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二、説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體驗、尋找來豐富學生對風的感知,瞭解風的形成和特徵。

2.進一步提高用線條進行表現能力,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嘗試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風吹時引起的物象變化的景象,表達出自己對風的感受。

3.培養對自然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記憶颳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動態變化。

難點:運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四、説教學流程

本節課本人通過感知風、討論風、欣賞風、 試畫風的軌跡、聯想風、欣賞風的繪畫作品六個環節進行分析學習,讓學生對風進行造型表現。

首先第一環節,讓學生聽風聲、感知風的存在來引出課題。

第二環節,通過兩個提問,來説明這麼一個問題:‘風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我們卻能感覺到它的存在,而且可以通過一些自然現象來證明風的存在。’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欣賞不同等級風的圖片。讓他們身臨其境,認識風的不同類型,同時引出風的軌跡,我認為這個環節很重要,由教師試畫到學生板演至全體學生體驗,讓他們初步找找畫風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單單畫風的軌跡是不夠的,學生停留的還是表面,為了讓他們更深刻理解表現風的存在,我通過小實驗,請一位學生扮演小草,提問:“假如你是一棵小草,風兒來了,你會發生什麼變化?”通過學生的肢體表演,顯得更為生動、有趣。緊接着出示一幅靜止的畫面,問:“此時風兒來了,會發生什麼變化?”由此讓他們產生更為廣闊的'思維,積極思維。想想這畫面可能出現的的一切效果。最後請一位學生來完成風兒吹來時場景的變化圖。

下面進入第三環節,學生作畫。我用快速瀏覽的方式欣賞方式學生和畫家的作品,感知不同畫種風的表現方法,然後出示作畫要求進入繪畫狀態。配上音樂。

在第四環節講評時,先通過學生自評,讓他們樹立自信心,再通過互評,增加他們之間的交流。

最後老師總結,帶出課後拓展。第五環節,讓學生懂得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同時也讓學生在課後去拓展一下有關風的知識面。

説課稿 篇3

各位老師上午好:我今天給大家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畢業之歌》第一課《成長的腳步》。我準備從四個方面展開説明,一説教材分析,二説學情分析,三説教法學法,四説教學過程。

一、説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成長的腳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人教版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畢業之歌》第一課的內容。本單元內容是對六年國小學習生活的回顧和總結,從學科角度而言,是對六年品德與社會性發展的歸納與提升。本單元設計了《成長的腳步》《我們的祝福”》《明天會更好》三篇課文,從回顧成長開始,到面向中學的引領,總體上形成了“總結成長收穫——感激關懷自己的人——確立新的學習生活目標”這樣一個學習的邏輯。在本課教學中,學生通過全面回顧國小六年的學習生活,瞭解自己成長的過程,即在成長過程中作出的成績及存在的不足;積累成功的經驗;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驕傲。為第二課組織學生對幫助自己成長的同學、老師、學校等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作好鋪墊。可見,本課在本單元乃至整冊課本的教學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據以上的`教學分析,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回顧國小六年的學習生活,學會客觀、全面地瞭解和評價自己。

2、能力目標:學習自我總結、歸納、反思的一些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成長中的快樂,感悟成長中也會有失敗和挫折,初步懂得成長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培養勝不驕,特別是抗挫折的意識和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認識自己成長的優點和不足,善於總結經驗教訓。難點是讓學生知道成長的的道路不是一帆風順的,要敢於面對困難和挫折。

二、説學情分析。

從年齡特點來看,六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有許多奇特的想法和創造力,愛發表自己的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説教法,學法。

*教法:

1、教學工具:多媒體設備、實物展示台、成長記錄袋範例。

2、教學手段: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特點,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回憶展示”、“講故事”、“討論法”等幾項活動進行教學。

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指導學生進行活動學習的:

1、課前,佈置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照片、獎狀、證書、作業本、成績冊、評語等。

2、通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學生採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

3、在組織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時,我設計活動,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引導學生採用“合作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感受同學間的真誠幫助。

四、説教學過程。

活動一:一年級與六年級對對碰

步驟1:通過一年級老師的回憶、查閲學生檔案、學生自己回憶、家長的回憶等方法,收集學生在一年級的故事;

步驟2:師生共同分享一年級學習生活的故事,可以是一年級老師的現場或錄音錄像説明,學生自己的回憶展示等方法;

步驟3:展示六年級的“我”,對比成長的變化,感受長大真好。

教學活動中,以健康身心、素質教育為導向,從合理飲食、科學鍛鍊、健康心理,積極情緒等方面加以引導。

活動二:“難忘第一次”

步驟1:指導學生回憶整理在學習、生活、勞動、成功、失敗、表演等方面第一次的經歷和感受;

步驟2:引領學生體會勇敢嘗試,克服膽怯和困難的價值與快樂;;

步驟3:引入名人、偉人“第一次”的故事;

步驟4:鼓勵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勇敢挑戰更多有益的“第一次”,培養創新和探索精神。

教學活動中,進一步拓展學生遇到的煩惱的領域,並指導學生正確對待這些成長中的煩惱,懂得成長總是困難與煩惱相伴隨的人生道理。

活動三:成長之最大比拼

步驟1:指導學生用圖片、文字等方式整理自己的成長之最;

步驟2:組織全班同學交流自己的成長之最;

步驟3:引領學生認識成長之最是自己人生髮展的階段性標誌,學會總結成長之最的經驗和教訓。

在教學活動中,進一步打開思路,引導學生感受在品德發展、學習進步、能力形成,意志鍛鍊等方面得到師長關愛幫助的事例,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父母、老師的諄諄教誨和悉心指導。

總之,本節課努力貫徹“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這一新課程教學理念,努力讓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希望各位評委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本次説課的內容,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