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的科學》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2.98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説課稿,藉助説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説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槓桿的科學》説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1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是來自臨川實驗國小的萬國奇,我説課的是國小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槓桿》。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我的説課。

首先説教材:

槓桿是《簡單機械》這一單元的第一課,主要研究槓桿的有關知識,是在學習了天平基礎上進一步研究簡單機械,是學生順利操作、設計簡單機械的重要一步,也是學生形成合理知識鏈的重要一環。對下一步學習複雜的機械具有着重要意義。

本課從“妍妍要打開餅乾罐蓋子”的問題出發,通過三個活動“怎樣更容易把蓋子打開”,“研究罐子凸起邊緣的作用”,“用槓桿做個起重機”引導學生認識槓桿,通過活動探究槓桿原理,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説教學目標: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以及《教學大綱》的要求,在考慮到六年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認知結構的基礎上 ,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槓桿的組成,瞭解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知道利用機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能力目標: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他們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能得到一定提高。

情感目標:通過學生的實驗活動,使學生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並且建立良好、融洽的師生關係。

接下來説教學重難點,在本着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槓桿的組成,瞭解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

難點:找出科學規律。區分生活中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

説教法:

那怎樣在課堂教學中實現以上教學目標、突破重點難點呢?我採用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的順序,重點運用探究式、互動式的方法去教學,逐步使學生學會掌握槓桿概念以及應用。

説學法:

學生要學好這一課,我應該這樣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1.以探究活動為科學學習的核心,安排相關情景與三個科學探究活動,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自主探究機會。

2讓學生通過參與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收集整理,分析歸納,表達交流等過程,在親歷中體驗感悟和內化,感受學習科學的樂趣。

説教學過程:

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符合六年級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過程,本節課我將進行如下教學:

一、情景導入:

通過一幅妍妍要打開餅乾罐蓋,但又感到罐蓋很難打開的情景,以及主題人物的對話,探討打開罐蓋的方法,從而引起學生的思考。

二、自主探究、研究槓桿:

(一)初步認識槓桿

開展活動一,怎樣更容易把蓋子打開?先讓學生直接動手試一試,在利用使用工具打開。然後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把蓋子打開的最佳方案寫下來。使學生體會使用槓桿的感受。

開展活動二,研究罐子凸起邊緣的作用。講台上放置倆個罐子,一個沒凸起邊緣,一個有凸起邊緣,讓學生比賽把蓋子打開,小組討論結果,使學生明白如果沒有凸起的邊緣即支點,儘管有一支螺絲刀也是不能打開的。對槓桿的結構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結合資料卡和示意圖,讓學生直觀的認識、理解槓桿的科學定義,認識槓桿中的支點、動力作用點和阻力作用點。

(二)開展活動三,研究槓桿的作用

用槓桿做個起重機的活動,其實就是研究槓桿支點的活動。 小組總結交流實驗結果,配合學生演示,共同總結我們的發現。得出結論。學生記錄槓桿的祕密,即:在什麼情況下槓桿省力?在什麼情況下槓桿費力?在什麼情況下不省力也不費力?併發揮想象力,利用得出的規律揭示阿基米德為什麼會説:“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像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一樣,經歷了一次科學探究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分析歸納的能力。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運用了 “猜想、實驗、論證、交流”教學模式。

(三)探討槓桿在生活中的應用

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清生活中,哪裏用到省力槓桿,哪裏用到費力槓桿,哪裏用到等臂槓桿,找出這樣做有什麼好處。

三、拓展活動:

瞭解古代汲水的桔槔,金字塔建造使用槓桿情況。理解槓桿是人類征服自然界的武器。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讓學生分組討論總結,然後我再進行補充,總結性複述,最終把課堂教學傳授的知識轉化為學生頭腦中的知識。

總之,教學過程一直貫穿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以探究活動為科學學習的核心,培養尊重事實和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發展創新思維。

(八)、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一個好的板書,可以使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2

一、説教材

《在天晴了的時候》是現代著名詩人戴望舒寫的一篇詩歌。整首詩用擬人手法、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雨過天晴的景色,給我麼畫出一幅富有詩意的自然風光圖。本詩依次描寫了雨後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等景物,最後寫了雨後走小徑的特感受。全詩分為兩小節,語言清新明快,優美形象,結構完整緊湊,感情抒發真摯自然,富有韻律美,是讓學生領悟春天的魅力,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好課文。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和本課的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自學,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會認7個生字,查閲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自主積累詞語。

3、體會這首詩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過學習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根據三個教學目標和課文特點,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逐層次理解重點字詞,關鍵句子,體會詩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從中感悟自然美,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為了講清教學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三、説教學方法

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統一。本課是一首生動、富有情趣的小詩,教學時主要是以讀為主,在讀中感受詩的意境,大自然的美麗。所以我在教學中運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新課伊始,我運用多媒體向學生介紹了作者戴望舒。使學生了解作者及詩的寫作背景。

2、朗讀體會法。朗讀就是賦予作品以生命。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充分發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展語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多種形式讀:如有個別讀、集體讀、齊讀。讓學生在讀書的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內容感悟和理解,再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3、鼓勵、欣賞法。教師及時的點評、學生之間的互評都是以鼓勵、欣賞為主,主要是激勵學生充分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朗讀的'信心。

四、説學法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一下方法:

1、小組合作,生生互動。讓學生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繫到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2、美讀訓練法。以“看、讀、聽、説、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提問、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多種語文實踐中得到鍛鍊。

接下來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説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過程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環節1、介紹作者,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我設計的導入是:

1、教師板書“戴望舒”:同學們,聽説過這個人的名字嗎?知

道他是誰嗎?

2、教師小結:戴望舒是20世紀30年代“現代派”的代表詩人。(出示課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他的詩歌《在天晴了的時候》。

3、讀課題。

課堂的一開始先讓學生了解課文作者的簡介和詩的創作背景,有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環節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生詞和不理解的詞句。

2、檢查自讀情況

(1)出示生詞,朗讀,識記。要求:讀準字音,記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詞,作上記號。

(3)指名朗讀,糾正。要求讀通順。

3、瞭解課文的內容提示:從詩的結構來入手。

(1)小組討論。

(2)相互交流。

環節3、再讀課文

1、默讀全詩,想想課文哪些詩句寫出了雨過天晴時的景

物,邊讀邊畫出重點詞句。

2、朗讀全詩,體味詩句之美。

環節4、深入研讀,欣賞美景

1、教師朗讀詩歌的第一節,想一想文中描寫了哪些雨過天晴的景物?用橫線把景物名稱畫出來。

2、指名反饋。(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

3、找出相關的詩句,讀一讀。

4、指名反饋。

5、齊讀第一節,想象畫面。

6、指名説説自己最喜歡的畫面,然後再讀一讀。教師相繼指導學生朗讀。

7、師導:通過詩人的描述,雨後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8、出示:()的小路()的小草()的小白菊()的鳳蝶兒

9、師導:同學們,雨後的景色是多麼的美麗而清新!在天晴了的時候,我們真該到小徑中去走一走。因為——(學生讀描寫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的句子)。

10、在讀了詩人描寫天晴後的小路、小草、小白菊、鳳蝶兒的句子後,你們發現了詩歌在表達上有什麼特點?(擬人)

11、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12、指導學生朗讀第一節。

環節5、拓展思維,豐富畫面

1、同學們,天晴了,除了可以看到潤濕的小路、炫耀着新綠的小草、綻放的小白菊、自在閒遊的鳳蝶兒,還可以看到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一起讀一讀第三節。

2、指名反饋:詩歌描繪的天晴了所看到的景象有哪些?

3、小結:雨停了,太陽出來了,烏雲散了,一切顯得那樣的明朗:溪中波光盪漾,林中樹影婆娑,天空雲兒閒遊… …多美呀!我們一起把這三行詩句讀一讀。

4、拓展思維:你留心觀察過雨後天晴時的景象嗎?把你看到的、聽到的説一説。

5、小結:雨後的景色多美呀!所以作者不斷地倡議我們在天晴的時候出去走走,我們一起來讀第二節。

這一教學環節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和閲讀範圍,滿足學生的閲讀期待。鞏固知識點,發揮學生想象力,理論、實踐,學以致用。

環節6、品味詩句、練習背誦。

1、自由誦讀課文。

2、指名讀一讀。集體評議。

3、集體讀一讀。

4、熟讀成誦。

環節7、總結全文

同學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美,我們只是缺少了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老師希望大家能夠和戴望舒一樣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留心觀察,擁有一雙能夠發現美的眼睛。

環節8、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2、做課後練習,完成一課一練。

六、説板書設計

板書是藉助視覺作用於學生大腦的重要教學手段,它將複雜的內容簡單化、明確化。本課的板書設計如下:

泥路:温柔

小草:新綠

走走

小白菊:綻透

鳳蝶兒:閒遊

在天晴了的時候新陽

溪水

看看暗綠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3

教材分析

《槓桿的科學》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中的第二課時。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是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中的一部分。它分為兩部分:

1、認識槓桿;

2、研究槓桿的祕密。其中第二個活動是重點,活動選擇了槓桿尺作為研究材料,採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經歷運用槓桿尺開展實驗研究活動,通過觀察、實驗、記錄,以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來認識槓桿省力與不省力的規律,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學生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本課教材的安排正體現“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理念,教科書並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槓桿的工作規律,而是要求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分析等,這就為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提供了開放的探究空間,有利於學生自由地、創造性地展開活動,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得以提高。

學情分析

在生活中,學生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歷也是很多的,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在學習本課前,通過前一節課《使用工具》的學習,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但學生可能並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課教材利用槓桿類工具在生活中運用最廣泛、最直觀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節課的研究,學生有類似的生活經歷,利於學生觀察並引發思考。書中示意圖對槓桿的用力點、支點、阻力點很較直觀,很清晰。兩個活動安排有梯度。一是認識槓桿,先由撬棍引入槓桿的概念,然後分析槓桿的三個重要位置,接着引導學生分析了壓水井的壓桿、蹺蹺板工作時發揮作用的位置,並標出它們作為槓桿的三個點的.位置,而後利用書中的圖,對於身邊的常用工具進行觀察、分析,使學生對槓桿類工具有初步的認受力。二是研究槓桿的祕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礎後,利用槓桿尺研究槓桿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學生通過實驗,對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槓桿工作的規律也就水到渠成。

教學目標

1、從知識與技能:

(1)槓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3)利用槓桿解決身邊的事情。

2、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整理數據,發現槓桿省力的原理。

教學難點:

(1)槓桿在生活中的變形應用;

(2)能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據中,通過分析整理,發現槓桿省力的原理。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4

一、説教材

《槓桿的科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2課。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並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槓桿省力與費力的規律。槓桿現象對六年級學生來説是屢見不鮮的,但孩子很少對其中進行過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書籍或電視上對槓桿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這種理解並不清晰,他們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驗而不是科學知識。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課標精神。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能在槓桿尺的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做出自己的分析。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喜歡進行持續的科學探究活動,進行細緻的觀察,並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3、科學知識:認識槓桿這種簡單的機械,知道槓桿上有三個點:重點、支點和力點,能夠收集生活中應用槓桿的事例,説説槓桿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掌握槓桿上的三個點,找到槓桿的`支點。能通過實驗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的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

教學難點:能初步根據三個點之間的距離區分出省力還是不省力的。

三、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科學的本質是探究,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我在教學中主要採用實驗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積極動手進行探究驗證實驗,親身經歷“提出問題——大膽猜測——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

四、教學過程

本着以科學課標的精神指導科學教學的原則,遵循課標中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運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建議,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我對教材內容做了適當處理,將本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走近科學。

從生活中引入槓桿,把它與今天的課堂對接起來,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通過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如怎麼打開鐵盒,怎麼移動石頭,怎麼去拔釘在木板上的釘子等等,指導學生認識什麼是槓桿。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學科學,讓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學生探究中,教師有扶有放,在教學活動上講解與指導相結合、、在學生分組實驗之前,老師先和一名同學合作完成實驗,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看清實驗步驟,明白實驗的注意點。在師生合作完成示範實驗之後,引領學生小組合作經歷這麼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多次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初步結論、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孩子身心充分解放的過程,一個每個孩子都充分參與活動的過程,一個師生共同探索、相互合作的過程,一個孩子思維異常活躍後的頓悟的過程,一個學生經歷多次的驗證後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洗禮的過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如何針對問題尋找實驗,感受結論與定論的發展關係,理解驗證在科學實驗中的重要性,理解科學是可以反覆驗證的。科學需要實證,引導學生作實證研究,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種科學方法的訓練,更是對兒童在做科學的過程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滲透和培養。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着真金不怕火燒,真理不怕驗證。這些對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來説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同時,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在本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現實中很多孩子不習慣於實驗後的驗證活動,或者驗證活動十分馬虎。因此,讓孩子理解驗證活動的重要性是本課一大特色,強烈滲透着科學實證思想。

第三部分,迴歸生活。

由填充表格到實驗驗證,巧妙地讓學生經歷了桿秤產生的過程,幫助他們加深了科學概念的理解,使知識更具結構化。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5

一、説教材

《槓桿的科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2課。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並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槓桿省力與費力的規律。槓桿現象對六年級學生來説是屢見不鮮的,但孩子很少對其中進行過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書籍或電視上對槓桿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這種理解並不清晰,他們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驗而不是科學知識。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課標精神,我確定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能在槓桿尺的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做出自己的分析。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喜歡進行持續的科學探究活動,進行細緻的觀察,並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3、科學知識:認識槓桿這種簡單的機械,知道槓桿上有三個點:重點、支點和力點,能夠收集生活中應用槓桿的事例,説説槓桿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掌握槓桿上的三個點,找到槓桿的支點。能通過實驗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的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

教學難點:能初步根據三個點之間的距離區分出省力還是不省力的。

三、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科學的本質是探究,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我在教學中主要採用實驗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積極動手進行探究驗證實驗,親身經歷“提出問題——大膽猜測——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

四、教學過程

本着以科學課標的精神指導科學教學的原則,遵循課標中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運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建議,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我對教材內容做了適當處理,將本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走近科學。

從生活中引入槓桿,把它與今天的課堂對接起來,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通過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如怎麼打開鐵盒,怎麼移動石頭,怎麼去拔釘在木板上的釘子等等,指導學生認識什麼是槓桿。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學科學,讓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學生探究中,教師有扶有放,在教學活動上講解與指導相結合、、在學生分組實驗之前,老師先和一名同學合作完成實驗,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看清實驗步驟,明白實驗的注意點。在師生合作完成示範實驗之後,引領學生小組合作經歷這麼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多次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初步結論、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孩子身心充分解放的過程,一個每個孩子都充分參與活動的過程,一個師生共同探索、相互合作的過程,一個孩子思維異常活躍後的頓悟的過程,一個學生經歷多次的驗證後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洗禮的.過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如何針對問題尋找實驗,感受結論與定論的發展關係,理解驗證在科學實驗中的重要性,理解科學是可以反覆驗證的。科學需要實證,引導學生作實證研究,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種科學方法的訓練,更是對兒童在做科學的過程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滲透和培養。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着真金不怕火燒,真理不怕驗證。這些對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來説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同時,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在本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現實中很多孩子不習慣於實驗後的驗證活動,或者驗證活動十分馬虎。因此,讓孩子理解驗證活動的重要性是本課一大特色,強烈滲透着科學實證思想。

第三部分,迴歸生活。

由填充表格到實驗驗證,巧妙地讓學生經歷了桿秤產生的過程,幫助他們加深了科學概念的理解,使知識更具結構化。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6

一、説教材和談學生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槓桿平衡》是國小自然科教版四年級第二學期第四單元《槓桿與平衡》的第一課時。這一課時教材的編排思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學生通過利用文具製作一個簡易蹺蹺板,初步感知槓桿;第二部分:通過觀察蹺蹺板的運動,從而認識什麼是槓桿;第三部分:利用槓桿尺進行槓桿平衡的實驗,探究使槓桿平衡的方法。

2、學生實際:

學生在生活中接觸過“蹺蹺板”等槓桿,對槓桿認識有一定的生活基礎。自然課上學生已經習慣進行分組合作探究學習。但學生對進行復雜實驗比較薄弱,同時對複雜的實驗數據的整理和從中找尋規律也存在一定困難。因此這節課,如何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較為複雜的探究槓桿平衡實驗,如何引導學生從複雜實驗中自主探究出槓桿平衡的規律是本節課是否成功的關鍵。

3、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內容,再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道什麼是槓桿。

2、通過實驗發現當左右兩邊鈎碼數相同,且所掛位置相同時,槓桿可以平衡。

3、通過實驗發現當左右兩邊鈎碼數不同時,適當調整鈎碼位置,槓桿也可以平衡。

4、培養通過動手操作尋找並總結規律的科學探究能力,並體會到科學技術與社會、生活是密切聯繫的。

4、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親歷探究槓桿平衡條件的過程,瞭解使槓桿平衡的方法,嘗試分析實驗現象,尋找數據間規律,並從中歸納和總結規律。

二、教學設想

“槓桿平衡”這節課是學生初次在課堂上接觸簡單機械——槓桿。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尋找事物規律的科學探究能力,經過認真地分析和思考,我將教學內容設計成了四個主要活動環節:①以學生熟悉的“蹺蹺板”為切入點,引出課題,鼓勵學生大膽猜想大象與猴子是否能夠一起玩蹺蹺板,激發學生思維火花和探究的興趣;②利用文具製作簡易“蹺蹺板”,並觀察其特點,從而認識槓桿;③實驗探究槓桿平衡;④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再次討論猴子和大象玩蹺蹺板的問題,並簡單介紹槓桿在生活中的運用實例,為下節課做鋪墊。

其中第三個活動環節實驗探究槓桿平衡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在實驗中,學生需要同時改變兩個變量:一個食碼的位置、一個食碼的數量。這是比較複雜的實驗。如按照自然課本配套活動手冊中的表格來設計教學過程,也就是給定學生槓桿一側的鈎碼數、距支點的格數,以及另一側的鈎碼數,然後讓學生根據表格,來確定另一側據支點的格數。這樣的實驗設計的確很簡單,但將學生框得比較死,學生的實驗是一致的,得出的實驗數據是一致的,這對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並沒有幫助,也就是把實驗設計得太簡單了。而如果直接讓學生嘗試進行槓桿平衡的實驗,而不做任何實驗要求規定,學生從實驗中得到的數據會特別多,也特別複雜,對這些實驗數據的彙總和整理會相當費時,學生也不容易從這些數據中得出規律,這又把實驗設計得太難了。結合自己班級學生的能力,我進行深入的思考,最終決定把這部分實驗活動具體拆分為兩個小實驗。第一個實驗規定左右兩邊所掛鈎碼數量相同,有了這個前提,學生在實驗後的交流不難得出結論,他們發現槓桿尺要平衡,左右兩邊鈎碼數相等時,鈎碼所在位置也相同;同時他們也可能會發現了左右兩邊鈎碼數相等,如果鈎碼位置不同,哪邊的鈎碼離支點越遠,那麼槓桿的哪邊就會向下傾斜。在第一個實驗基礎上,我們再進行第二個難度稍大的實驗。第二個實驗規定左右兩邊所掛鈎碼數量不同。有了第一個實驗操作的基礎,學生對槓桿的平衡也有了一定直觀的認識,因此第二個實驗也比較容易成功。在實驗二交流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髮現槓桿尺兩邊鈎碼位置的變化,從而引導他們發現規律。這兩個實驗難度遞進,我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放手讓學生實踐,從實驗到結論的得出,都是學生自主進行參與探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協助者。這樣的實驗活動不僅僅是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更是學生思維提高的過程,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做到在學習活動中研究,在研究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

三、教學過程設計

結合教材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如下的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二)觀察現象,構建新知

(三)進行實驗,自主探究

(四)聯繫生活,進行拓展

四、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3分鐘)

課件演示播放大象與猴子玩蹺蹺板,引導學生思考大象與猴子能否一起玩蹺蹺板,從而引出課題。

設計緣由:由學生貼近學生的生活且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蹺蹺板作為導入點,並創設一個有趣的情境——大象與猴子一起玩蹺蹺板,引起學生的認知,啟動學生思維,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激勵他們能主動地提出問題(探究目標),從而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使學生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這樣的導入方式,既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同時也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然科學來源於生活,探究的內容是從生活的需要中產生的。

(二)觀察現象,構建新知(4分鐘)

學生用文具製作蹺蹺板後,教師通過一連串的問題,“直尺代表什麼?”“橡皮又起到什麼作用呢?”“蹺蹺板是怎樣運動的?”指導學生觀察,並自主構建槓桿的定義。

設計緣由:教師將所需學的內容以問題形式呈現,問題的設計貼合學生思維,有一定的啟發性、層次性,具有一定的思維含量。學生依據問題進行觀察並思考,從而實現知識的自主建構。

(三)進行實驗,自主探究(25分鐘)

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又可以分為兩個實驗:①左右兩邊所掛鈎碼數量相同;②左右兩邊所掛鈎碼數量不同。

設計緣由:面對的這些具有一定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四年級學生,這一環節主要採取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法,讓學生在實驗探究過程中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親自參與。從實驗到結論的得出,都是學生自主進行參與探索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協助者。這樣的實驗活動不僅僅是學生動手操作的過程,更是學生思維提高的過程,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做到在學習活動中研究,在研究中體驗,在體驗中提高。

(四)聯繫生活,進行拓展(3分鐘)

再次讓學生討論大象與猴子玩蹺蹺板的問題,讓學生利用課堂所學解決實際問題。

設計緣由:自然科學從生活中來,並服務於生活。學生運用自然課堂中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五、説教學特點

本節課教學注重了以下四方面。

1、注重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從開頭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蹺蹺板的引入,到玩一玩蹺蹺板並觀察其特點自主構建槓桿的定義,到最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自始至終緊密貼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2、注重學生觀,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和思維空間。

我給予學生的是一個開放的課堂。我並沒有簡單地運用教材配套活動手冊中的表格,來進行實驗設計。但我認為,過於簡單的實驗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只有給予學生充分的活動和思維空間,這樣他們的思維才能得到提升。所以我對教學過程進行了重新設計,將簡單劃一的實驗改成兩個較為開放的學生自主進行的實驗活動,讓他們自主探究感知槓桿平衡的規律,並讓學生自行從實驗數據中總結歸納實驗規律。

3、注重活動內容的層次性。

教學活動中的兩個實驗層層遞進,從易到難,整個活動的展開過程契合學生的思維過程。每個活動之間緊密聯繫,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性,讓學生的思維螺旋式上升。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7

開場白:

阿基米德曾經説過:“給我一個支點和一根足夠長的硬棒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在此,我們來探究一下他的夢想究竟能不能實現。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北師大版八年級物理課本第九章第一節《槓桿》。

一、教材分析:

槓桿是一種重要的簡單機械,與生產生活聯繫緊密,體現了物理的課程中從生活走進物理的要求,並且之前我們學習過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識,本節內容也是前面力學內容的延續,是學習滑輪和滑輪組等知識的基礎,是力學中的重要部分,因此,學好這部分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教材重難點分析:

1、由於同學們對槓桿的認識和槓桿平衡條件的瞭解是後續學習的基礎,也是學生使用槓桿的重要知識儲備,因此作為本節內容的重點。

2、另外對於力臂的認識和理解比較抽象,對於三類槓桿的區分稍顯困難,因此可作為本節內容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生活中的槓桿十分熟悉,有一定的使用槓桿的經驗,對槓桿省力的印象比較深刻,但是對於使用費力槓桿的原因不明確,所以學生對槓桿的認識是感性的,是膚淺、片面,甚至錯誤的,追其根本是槓桿使用中遵循的規律是未知,所以槓桿平衡條件是學生學習的重點。

學生通過有關力的知識的學習,對力的知識、物體運動與力的關係、平衡概念等有比較深刻的認識;另外,學生已學會了天平的調節,這些都為學習本節做好鋪墊。學生對為什麼學習力臂、為什麼要探究槓桿平衡條件還存在疑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設置出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佈置合適的任務,鼓勵積極地去觀察、討論、猜想、探究,從中歸納出槓桿的特徵及平衡條件。

三、教學目標:

根據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總體目標與《物理新課標》要求和本節教材內容及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我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1、知士標:知道什麼是槓桿和什麼是槓桿的支點,受到的動力和阻力,能從常見的工具和簡單機械中識別槓桿;初步理解力臂的概念,能確定動力臂和阻力臂;理解槓桿的平衡條件,能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抽象概括力和創造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

3、德育目標:激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認真、細緻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法與學法:

通過對教學目標及學生認知情況的認真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法和學法。

結合幾種槓桿受力平衡的圖示實例講述槓桿、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的內涵,易於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概念;引導學生畫動力臂和阻力臂,能突破本節的教學難點。顯然教上述概念時適宜採用觀察法和講練法。教槓桿平衡原理時,採用引導發現法能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能卓有成效的開發學生的心理潛能,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因此,把發現法作為一種學法進行滲透是可行的。五、教學過程

根據本節課的特點,我準備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設計:

課題引入:課件展示生活中常見的羊角錘、核桃鉗、鑷子等,引入簡單機械的認識。教師以複雜機器都是由一些簡單機械組成的為話題,提出質疑,引出本章課題。然後指導學生觀察用幻燈片放出的幾種槓桿,讓學生找出幾種槓桿的共同特徵,建立槓桿概念,引出本節課題——槓桿,使槓桿概念的建立與課題的引入並行。

力臂概念的建立:

國中物理教學中“力臂”概念,歷來都被物理教師看作是一個難點,“力臂”作為教材內容的呈現,只是單單給定了物理概念,而後面我們所探究的槓桿平衡條件實驗中,為了方便地從有刻度的槓桿上直接讀取力臂大小,都是將槓桿調至水平位置後,槓桿左右添加鈎碼,使槓桿達到平衡狀態。這種特殊情況下的教學,使學生獲得清晰的力臂表象,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了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就是力臂的定勢思維。因而“先入為主”在以後畫力臂等有關問題中常常出現失誤。如何突破這個難點,我也做過思考,嘗試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建立人從公路外一點上公路的“最近走徑”模型。

如圖1所示,a為一條公路,A為公路外一點上的人,想上公路的最小距離為,建立模型。關於這一生活經驗都是學生所具備的常識。將這一知識與槓桿知識有機結合賦予新的意義。如圖2所示,將力的作用線b類比為公路a,支點O類比為公路外一點A,力臂OC類比為上公路的最小距離。這樣將尋找力臂的問題轉化為上公路時最短距離的走徑問題。實踐證明,建立這樣的模型進行教學,學生在較複雜形變的槓桿中能夠準確地作出力臂的圖示。

在教師完成上述概念的建立之後,引導學生畫出幻燈片所示的幾幅圖的動力臂和阻力臂,進行訓練強化,基於前面的觀察,針對槓桿的形狀,支點的位置進行總結,防止學生形成消極的心理定勢。進行上述內容,遵循創設物理環境,突出觀察實驗的原則,在學生通過觀察教師創設的物理圖景而形成表象的基礎上建立物理概念,能夠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槓桿平衡條件的探索與應用槓桿平衡條件是本節的重點內容也作為滑輪學習的基礎,在教學處理過程中,首先演示槓桿在水平位置的靜態平衡,引出槓桿的平衡概念。讓學生,依據教師的形象點撥,找出影響槓桿平衡的四個因素,然後質疑:槓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有什麼關係?之後引導學生做探究實驗。這樣進行引導,能激起學生探索的興趣,增強學生探索的目的性,對學生的探索具有導向作用。學生分組探究槓桿平衡問題,對記錄的實驗數據進行整理,通過對比,綜合和概括,總結出槓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的關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彙報實驗結果,正確的給予肯定,不完善的進行補充,並引導學生寫出槓桿平衡條件公式。由一組實驗數據引發的思考

這是學生測量的一組數據,在得出實驗的階段學生就產生了上述的疑惑,到底是哪個結論正確呢?

有些同學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比較迷茫,但是當教師將他的問題對全班同學提出之後,有些同學自告奮勇的幫他解決了。

同學方法:首先將槓桿調製水平平衡。然後在槓桿左側掛一定數量的鈎碼,用彈簧測力計分別豎直拉動槓桿右側的每個拉環,使槓桿在水平位置靜止,在阻力和阻力臂不變的情況下,分析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間的關係,就不會得到阻力+阻力臂=動力+動力臂這個錯誤的實驗結論,最終也正式探究出槓桿的平衡條件:動力乘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另外教師針對此次錯誤結論進行分析歸納,啟迪同學們,必須進行多次測量才能保證實驗結論的準確性,在進行物理實驗當中,遇到需要自己給出數據進行實驗時,不能取特殊值,這樣不利於普遍規律的得出,另外尤其需要注意的一點,在物理當中,不同的物理量是不能相加的。

依據槓桿的平衡原理,教師提出新的問題,根據力臂的關係能不能分析出動力和阻力的關係?這次採用小組合作的模式,充分開發學生的思維,並且這樣也可適時的活躍課堂的氛圍,使每個同學都能充分的開動腦筋,更加符合高效課堂的標準。討論完成之後,彙報成果,並舉出生活中的實例,從物理走向生活。

3、課堂小結

在進行完實驗探究之後,為了保證課堂的學習質量,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小結由動畫組成,首先讓學生觀看動畫,教師提問由動畫學生可以找到與本節課有關的知識是什麼?學生自然想到槓桿的定義——圍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之後讓學生從動畫中找出槓桿的五要素,再次提問,槓桿不平衡,那麼如何使它平衡呢,學生自然就想到槓桿的平衡條件,最後教師舉出幾種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從中找到三類槓桿。這樣的設計符合本節的學習理念,能使學生將本節的知識形成體系,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知識脈絡,為後面的習題處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且,以動畫的形式進行層層推進,更能在學生的頭腦中建立清晰的思維表象,形成深刻的印象,更加難以忘懷。

堂清及作業處理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挑選了以下五道題目。第一題會考察學生對三類槓桿的分類,題目較為簡單,由於小結中最後處理三類槓桿,這樣的設計更容易讓學生獲得知識的滿足感。

第三題重點考察學生對於本課難點力臂的把握,並且在畫力臂中穿插考察學生對五要素中支點的理解,從更廣範圍可以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這樣的設計層層遞進,由易到難,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最後能將自己所學的知識形成體系,培養了學生系統分析能力,通過反饋,最終也使教師從學生身上找到自身的不足與需要改進之處。

總之,我在設計本節課時,本着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基礎,將本節課中,複雜問題簡單化,將簡單問題理想化,將理想問題模型化,將模型問題具體化的設計思路,本着以高校課堂為依託,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有效,愛上物理,愛上學習。最後,可以提出一些新的問題,留給學生一些思考的空間,若將學生比喻成客人,那麼留有餘味,自然客盈門。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8

今天我以人音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五單元《故鄉的小路》一課為內容為大家説課。

一、説説教學思路設計:

《故鄉的小路》是人音版國小音樂第九冊第五單元的教學內容,這是一首兩段體的優美抒情歌曲。4/4、3/4拍,D宮調式,曲調流暢而又抒情。歌曲表達了人們回憶美好童年的內心激動的心情。歌曲的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此段音區低而深沉,樂句都以弱拍起音開始,平穩的曲調,表達了人們帶着思緒萬千的心情走在熟悉的小路上,勾起了對往事美好的回憶。在第二樂句中還出現了一個臨時變化音。音調上使人感到對小路是多麼親切的情感流露。在第二樂句中一個八度跳進,使人彷彿追憶到兒時恢生活的情景。歌曲以六度跳進到第二樂段,使情緒漸漸地得以抒發,在音區上升高,由衷地抒發了熱愛家鄉的心情。全曲未句,在“”的哼鳴中結束,但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往事歷歷在目,彷彿“童年多美好”的話語還要向你傾訴。在教學本課時,我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儘可能選用趣味性的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並創設情景,讓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索,立獲取知識。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使之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維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以達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因此我的教法中體現:

(1)審美體驗價值

(2)音樂中加強羣體意識

(3)變難為易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孩子們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通過分組合作、質疑探究來突破難點解決問題。

二、説教學目標:

新課程對音樂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積極、主動的體驗與感悟音樂的過程。本課與前課是同一主題的內容。因為“故鄉”是“家”的擴大,是大的家。讓我們從音樂作品中領悟愛家,愛故鄉的做人基本素質。因此我的教學目標是:

1、能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愛。

2、通過創編動作,瞭解變拍子與變音記號,使學生進一步感受三拍子、四拍子樂曲的特點,加強對變拍子的認識。

3、唱好二聲部合唱,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能力。

三、説關鍵處的處理: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我認為本課是以唱歌為主的音樂課,重點是用柔美的聲音演唱二聲部歌曲,把握三拍子、四拍子的變拍子節奏,表現出歌曲優美、抒情的思鄉情。在這個環節,我採取教師語言描述創設情境,學生想象美麗景色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用柔美的聲音演唱;另外利用遊戲的形式,將3/4與4/4變拍子節奏這一難點解決並消化,讓它變成一個輕鬆的可以一筆帶過的東西。

四、説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聽三拍子和四拍子音樂進教室(《蘋果豐收》、《我怎樣長大》)

邊做律動邊進教室,通過聆聽感受三拍四拍子樂曲的節奏特點,並運用形體的動作增強學生對兩種拍子的韻律印象。學生説出兩種拍子的不同,你是用什麼方式區分的?

2、導課:

剛才我們大家一起聽的這兩首歌曲是本學期剛學過的,你們誰還記得它是哪個國家的作品?

那麼,你們還記得這兩首作品的拍號嗎?

利用孩子們對競爭的興趣,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並加以及時的表揚、鼓勵。

3、節奏遊戲,興趣引路:

在教唱《故鄉的小路》一課時,在一開始先用遊戲抓住他們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其中,將這節課的重點提出來用玩遊戲的方式來消化它。例如:聽歌曲《故鄉的小路》的伴奏音樂,教師帶領大家做變拍子的拍手遊戲,讓學生通過拍手這一簡單的動作,領會變拍子歌曲的特點。首先,教師規定一套表現三拍子和四拍子強弱規律的動作,例如:三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四拍子拍手掌、點手心、點手心、點手心。老師舉起拍號卡,(3/4拍和4/4拍的)帶領學生一邊做動作,不同的卡代表不同的拍子。其次,讓學生開動腦筋,各自編創一套具風格的動作,並與大家一起分享;最後,老師將學生們的注意力重新收攏,集體進行變拍子的音樂遊戲:

根據老師彈奏的音樂節拍特點,做出不同的規定動作。

而所有的這些只是為了《故鄉的小路》這首歌曲的教唱和歌曲中變拍子節奏的把握做鋪墊。通過以上的練習,解決了曲譜教學中的難點,為新課的教學掃除了障礙。這種教學中創造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氣氛,可以調動學生身心各方面的能力和條件。並且讓學生明白生活本身就是音樂的源泉。

4、測試聽力,區別變音記號:

剛才大家的練習做的非常好,老師現在想測試一下你們的聽力。請聽老師彈奏的這兩個樂句,有什麼不同?

彈奏歌曲第二樂句,並將變化音改動一次,讓學生聽辨其中的不同。加以練唱,解決關鍵音的演唱。

5、熟悉旋律,合作學唱:

通過老師範唱和教唱,讓學生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詞內容,並利用節奏拍手傳遞遊戲的形式,一邊拍手一邊讀歌詞。另外,採取讓他們分組接唱、分組演唱和分男女生唱。從易到難,逐步將學生學習的難度降低,使學習效果更具有實效。

演唱的過程中注意情感的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最後按處理將歌曲完整的帶有情感的演唱。

6、歌聲中結束:

本課的設計,力求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通過充分的音樂實踐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音樂素養。多媒體的教學手段,為課堂帶來了活力,注入了生機,彌補了教學中單一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以直觀的美感享受。

五、説課件設計:

第一頁:優美的圖片做背景,插入三拍子、四拍子音樂,聽音樂做動作,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

第二頁:三拍子、四拍子的強弱規律圖示。做遊戲時的節奏圖譜

第三頁:變化音符的演奏樂譜。

第四頁:歌曲《故鄉的小路》的歌詞,配合讀詞做遊戲

第五頁:歌曲《故鄉的小路》的圖譜

第六頁:優美圖片做背景,插入歌曲《故鄉的小路》的範唱音樂以及伴奏音樂,進行接唱、領唱、齊唱的練習。

這就是我對本課的粗淺認識,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和老師們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9

教學目標:

1、明確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省力;反之槓桿費力。如果兩個距離相等,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2、在槓桿尺的探究活動中,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3、激發對生活中槓桿應用現象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對槓桿尺的探究,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據的能力。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省力和費力槓桿的科學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材料準備:

教師:演示PPT、小桿秤、槓桿尺、鈎碼等。

學生:槓桿尺、鈎碼、記錄表(按六人一組配備)。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新課,初步認識槓桿

1、教師:我們來玩一個遊戲,投影出示要求:請利用你們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將文具盒撬起來,想一想:在這個活動中,有哪幾個點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2、學生遊戲

3、你能説説3個重要位置分別是哪裏嗎?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阻力點、支點、用力點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師:是的,這個點非常關鍵,我們可以叫它用力點

生2:這塊橡皮也很重要,師:橡皮起了什麼作用?引出支點概念。

師:還有哪個位置很重要呢?(如學生不能答出,教師可直接給出:其實被文具盒這個重物壓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叫它阻力點)

課件展示3個點的位置

4、其實,剛才我們組裝的工具,在科學上有個名稱叫做槓桿,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槓桿的科學》

5、你覺得剛才我們組裝的槓桿有什麼作用?(省力)

那是不是所有的槓桿都能省力呢?怎麼樣的槓桿才能省力呢?我們可以藉助槓桿尺進行研究。

二、研究槓桿的祕密

1、出示槓桿尺,説説它有什麼特點。(圍繞支點轉動,靜止時是平衡的,兩邊有小格距離相等)

2、現在老師在槓桿尺左邊掛上重物,這個位置就是……(阻力點)。如果要使槓桿尺平衡,我們要在哪邊用力?(教師用手在右邊按下),這個點就是……(用力點)。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來,同樣我們也可以用鈎碼來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邊掛幾個鈎碼,槓桿尺才平衡。(由學生猜一猜,説説理由,然後教師按學生説的掛鈎碼)

3、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呢?我們來個規定:槓桿尺左邊掛鈎碼的位置是阻力點,右邊掛鈎碼的位置是用力點。等會研究的時候你們喜歡把鈎碼掛在哪個位置都可以,想掛幾個鈎碼也隨便你,但室好後一定要讓槓桿尺平衡。

4、提出幾點實驗要求:

(1)、左右兩邊的鈎碼數一樣多的,太簡單了,每組只能出現一次。

(2)、槓桿尺左右兩邊都只能掛一串鈎碼,不能在一邊掛好幾串。

(3)、槓桿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種掛法,每位同學都要記錄下來。(記錄表1)

5、指導記錄方法:怎麼記錄呢?比如説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記錄。(投影出示記錄方法:左邊第二格上掛兩個鈎碼,右邊第四格上掛一個鈎碼)

記錄好後還要想一想:這個槓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認為這個槓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為什麼?

等會實驗時如果聽見音樂聲響起,就請整理好實驗材料,靜靜地立思考一分鐘,然後完成討論題

6、各組學生展開研究,教師巡迴指導。

聽見音樂後,各小組整理好實驗材料後,立思考一分鐘後,完成討論題(記錄表2)

7、請彙報員上台彙報,其他同學認真聽,(彙報要求説出各個實驗的掛法,説到省力或費力時最好能舉例説明)……如學生説到用力點上鈎碼數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師不能否定,可以説:是的,我們就是根據這點來判斷它是省力的,老師請你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用力點上這麼少的鈎碼卻能撬起阻力點上那麼多的鈎碼?……再請第二位同學回答。

如別的同學沒有不同意見,課件出示3種情況: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省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費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全班齊讀,教師將3句話貼在黑板上)

8、彙報第二個討論題:你還有其他什麼發現?(由好幾個學生説説,可以先讓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確的先説,然後由其他同學補充)

9、請看我們前面做過的遊戲,你能想辦法移動橡皮,使這個槓桿更省力嗎?(學生説了移動方法後,教師課件演示,請學生説説為什麼這樣移就會更省力)

三、聯繫實際,加深理解省力槓桿和費力槓桿。

1、我們再來看看生活中的槓桿,投影出示老虎鉗和火鉗,他們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你是怎麼判斷出來的?

2、既然火鉗是費力的槓桿,人們為什麼還要用它呢?(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好,能利用槓桿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了)

四、課堂小結。

1、現在老師請你們説説這節課的收穫。

2、佈置學生課後找一找生活中的各類槓桿。

5、《槓桿的科學》説課稿

教材分析

槓桿的科學》是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工具和機械》中的第二課時。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是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中的一部分。它分為兩部分:

1、認識槓桿;

2、研究槓桿的祕密。其中第二個活動是重點,活動選擇了槓桿尺作為研究材料,採用實驗的方法,讓學生經歷運用槓桿尺開展實驗研究活動,通過觀察、實驗、記錄,以及對實驗數據的分析來認識槓桿省力與不省力的規律,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學生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本課教材的安排正體現“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科學教育理念,教科書並沒有直接告訴學生槓桿的工作規律,而是要求學生觀察、實驗、記錄、分析等,這就為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提供了開放的探究空間,有利於學生自由地、創造性地展開活動,使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學素養得以提高。

學情分析

在生活中,學生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歷也是很多的,這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在學習本課前,通過前一節課《使用工具》的學習,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但學生可能並不清楚或者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工作原理。本課教材利用槓桿類工具在生活中運用最廣泛、最直觀的撬棍撬木箱的情景引入本節課的研究,學生有類似的生活經歷,利於學生觀察並引發思考。書中示意圖對槓桿的用力點、支點、阻力點很較直觀,很清晰。兩個活動安排有梯度。一是認識槓桿,先由撬棍引入槓桿的概念,然後分析槓桿的三個重要位置,接着引導學生分析了壓水井的壓桿、蹺蹺板工作時發揮作用的位置,並標出它們作為槓桿的三個點的位置,而後利用書中的圖,對於身邊的常用工具進行觀察、分析,使學生對槓桿類工具有初步的認受力。二是研究槓桿的祕密,在有了以上的基礎後,利用槓桿尺研究槓桿工作的原理就十分容易了。學生通過實驗,對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得出槓桿工作的規律也就水到渠成。

教學目標

1、從知識與技能:

(1)槓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3)利用槓桿解決身邊的事情。

2、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整理數據,發現槓桿省力的原理。

教學難點:

(1)槓桿在生活中的變形應用;

(2)能從眾多看似雜亂的數據中,通過分析整理,發現槓桿省力的原理。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槓桿的科學》。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槓桿、輪軸、滑輪以及斜面等簡單機械。在前一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及特點。教材從兩個部分安排設計: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觀察撬棍工作的特點,從而認識槓桿類工具。

2、通過開展實驗研究活動,我們要讓學生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並在探究中認識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性,發展利用數據來説明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和理解槓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理解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槓桿省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體會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且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親歷實驗過程,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

【教學難點】對實驗數據進行歸納,分析整理出槓桿省力的規律。

二、説學情

學生在生活中,使用工具來完成一些事情的經歷是很多的,如用剪刀剪紙,用老虎鉗夾斷鐵絲,用螺絲刀擰螺絲,用鑷子夾棉球,等等。我們的學生會使用這些工具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經驗的積累,學生可能並不清楚或根本沒有思考過這些工具的使用原理。同時,本節課的知識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容易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所以,本節課的教學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歷,分析使用撬棍的過程,觀察撬棍的工作特點,從而認識槓桿。

三、説教學方法

結合本課的知識特點,學生的知識經驗和教學活動的設計。我設計了以下教學方法:

知識的類比遷移:在教學槓桿有三個點的基本概念時,先讓學生感受用撬棍撬動講台的必要條件,再讓學生看書中的插圖,從具體的事例中抽象出槓桿的三個點。這樣的設計從易到難,從形象到抽象,符合國小生的認知特點,使學生很容易接受新的知識。

實驗操作:科學學科的知識都是從無數的猜想並通過實驗驗證的出的。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也是本學科的一項重要任務。在教學槓桿的省力規律時就讓學生利用槓桿尺來反覆驗證,在收集並分析數據的基礎上,得出正確的結論。

合作討論:合作討論是在學生都積極參與,保留個性並能充分表達見解的學習方式。同時它也是一種學習能力。由於條件的限制,不可能每個小組都有一台槓桿尺,,但在實驗方案的設計時可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能力。

四、説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創設情景:

師: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台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搬講台)

生:哎,講台實在太重了,搬不動

師: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鬆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槓桿。

(示範用槓桿撬講台)

(二)、認識槓桿

1、學生觀察教材P4插圖,結合文字解決槓桿的支點、用力點、阻力點等概念。(從學生的生活經歷入手,培養學生結合已有知識經驗,通過自學來理解知識要點)

2、教師示範畫槓桿結構示意圖。(從直觀的例子中引出抽象的知識)

3、教師展示壓水井的壓桿、蹺蹺板等實物圖片,引導學生分別找出三個點的位置。

4、判斷教材中的六種工具是不是槓桿。 。(是為了使學生對槓桿類工具有初步的識別能力,學生説明理由時不一定非要學生標出槓桿工具的三個點)

(本段的教學設計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科學,從科學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本環節中對於學生自己看書能解決的問題,教師不要包辦代替,邊學邊練,學以致用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它有利於知識的落實。)

(三)、實驗探究、分析歸納:

1、學生猜想:用撬棍撬起重物一定能省力嗎?怎樣做才能省力?

2、實驗探究,採集數據:

在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不進行提示,而由學生自主設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然後再全班交流,在交流中解決設計不合理的問題,這樣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比如,在實驗中應該收集什麼數據;在鈎碼的數量和離支點的距離上由學生確定,引導學生多次實驗後,在一起來整理。

3、數據處理,分析歸納: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尋找和發現規律並得出結論的技能。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向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一樣,經歷了一次科學探究過程,學生親歷了提出猜想、實驗探究、分析論證、評估交流等學習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分析歸納的能力。這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同時也嘗試了“猜想、實驗、論證、應用”教學模式的研究。)

(四)、總結交流、取長補短:

由學生自由發言,主要談在本次實驗中的操作上的失誤,設計上的失誤,改進和完善的方法,得到的啟示等。學生實驗成功了固然可喜,但失敗了也並不可怕,鼓勵學生只要找出了失敗的原因也是一種成功,所以評估交流是在探究活動結束後必不可少的一個過程。

五、説板書設計

槓桿的科學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省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費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於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11

【説教材】

本課選自國小科學六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二課,是繼學生認識了一些簡單工具後的第一類工具的研究課,是後續課程的引導課。

【説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槓桿有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

用槓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也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並且意識到相互合作的重要性。

【説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認識槓桿,並找出三個點;會使用槓桿尺進行研究。

教學難點:能夠記錄實驗數據,對數據進行簡單的整理和分析。

【説教學過程】

一、學生體驗,導入新課

1、教師出示帶釘子的木板,啟發學生將釘子取下來(選擇工具);

2、出示開瓶器和飲料,學生體驗使用開瓶器開啟飲料瓶的過程;

3、結合以上兩個體驗過程,和剪刀、鉗子等工具,以及蹺蹺板等圖片,讓學生説出它們的共同特點。

二、認識槓桿

1、通過其中一張圖片,描述“槓桿”的概念(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叫做槓桿)。並介紹撬棍上的三個點(用力點、支點和阻力點)。

2、學生嘗試找其他工具上的.三個點。

3、讓學生區分槓桿類工具和非槓桿類工具(螺絲刀擰螺絲,擀麪杖等)

三、研究槓桿的科學

1、出示槓桿尺和使用説明書,演示組裝槓桿尺。

2、介紹實驗方法(槓桿尺左邊看成阻力點,右邊看成用力點)進行演示。

3、學生分組進行實驗操作,並記錄數據。

4、學生展示自己的數據記錄,並引導學生進行數據分析。

5、總結實驗結論:

(1)什麼情況下槓桿省力?

(2)什麼情況下槓桿費力?

(3)什麼情況下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四、小結本課內容

本節課我們認識了槓桿以及槓桿工具的作用,並能找出槓桿的三個點。下節課我們將用本節課的知識將我們見過的和使用過的槓桿類工具進行分類,請同學們下去搜集整理槓桿類工具。

【説教學反思】

教學借用動畫片人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學生模仿者裏面的人物進行學習,給課堂增添了愉悦的學習氛圍。實驗中學生基本能夠積極參與,分工合作完成實驗,達到了預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學生分析數據,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還有待培養。

《槓桿的科學》説課稿12

一、説教材

《槓桿的科學》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工具和機械單元第2課。在前一課,學生在使用工具解決問題的實踐中已經初步認識了什麼是簡單機械。從本課開始,學生將通過一系列的探究活動,認識槓桿、輪軸、滑輪及斜面等幾類簡單機械。本課專門引導學生認識槓桿,並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槓桿省力與費力的規律。槓桿現象對六年級學生來説是屢見不鮮的,但孩子很少對其中進行過理性分析。有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書籍或電視上對槓桿有所理解,但是孩子的這種理解並不清晰,他們所建立的更多的是感性的生活經驗而不是科學知識。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六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課標精神。

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能在槓桿尺的實驗研究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做出自己的分析。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喜歡進行持續的科學探究活動,進行細緻的觀察,並從中體驗和感受樂趣。

3、科學知識:認識槓桿這種簡單的機械,知道槓桿上有三個點:重點、支點和力點,能夠收集生活中應用槓桿的事例,説説槓桿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掌握槓桿上的三個點,找到槓桿的支點。能通過實驗初步認識到槓桿是省力的'還是不省力與它的三個點之間的距離有關。

教學難點:能初步根據三個點之間的距離區分出省力還是不省力的。

三、教法學法

《新課標》指出,科學的本質是探究,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要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我在教學中主要採用實驗法,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進行發散性思維的訓練,鼓勵學生大膽猜想,積極動手進行探究驗證實驗,親身經歷“提出問題——大膽猜測——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的科學探究過程。

四、教學過程

本着以科學課標的精神指導科學教學的原則,遵循課標中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的基本理念,運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學建議,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我對教材內容做了適當處理,將本課教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走近科學。

從生活中引入槓桿,把它與今天的課堂對接起來,學生容易理解,也容易進入學習狀態。通過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如怎麼打開鐵盒,怎麼移動石頭,怎麼去拔釘在木板上的釘子等等,指導學生認識什麼是槓桿。

第二部分,合作探究。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所在。在設計這一環節的教學時,我鼓勵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學科學,讓探究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學生探究中,教師有扶有放,在教學活動上講解與指導相結合、、在學生分組實驗之前,老師先和一名同學合作完成實驗,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看清實驗步驟,明白實驗的注意點。在師生合作完成示範實驗之後,引領學生小組合作經歷這麼一個科學探究的過程——多次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初步結論、實驗驗證、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孩子身心充分解放的過程,一個每個孩子都充分參與活動的過程,一個師生共同探索、相互合作的過程,一個孩子思維異常活躍後的頓悟的過程,一個學生經歷多次的驗證後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洗禮的過程。孩子在這一過程中學會如何針對問題尋找實驗,感受結論與定論的發展關係,理解驗證在科學實驗中的重要性,理解科學是可以反覆驗證的。科學需要實證,引導學生作實證研究,對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來説,是一種科學方法的訓練,更是對兒童在做科學的過程中一種不可或缺的科學實證思想的滲透和培養。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着真金不怕火燒,真理不怕驗證。這些對學生的科學素養髮展來説無疑是十分有益的。同時,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在本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現實中很多孩子不習慣於實驗後的驗證活動,或者驗證活動十分馬虎。因此,讓孩子理解驗證活動的重要性是本課一大特色,強烈滲透着科學實證思想。

第三部分,迴歸生活。

由填充表格到實驗驗證,巧妙地讓學生經歷了桿秤產生的過程,幫助他們加深了科學概念的理解,使知識更具結構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