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説課稿彙編七篇

來源:文書谷 1.06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選】説課稿彙編七篇

説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下面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及教學設計等方面説説這課。

一、説教材

《扁鵲治病》是人教版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組的第一篇課文《寓言兩則》的第二個寓言故事,《扁鵲治病》取材於戰國時名醫扁鵲的傳説故事。寫扁鵲拜見蔡桓公,幾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處,勸他趕快治療。蔡桓公堅信自己沒有病,因而對扁鵲的態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後的不高興,致使延誤了病情,小病釀成了大病,病入膏肓,無藥可醫。

故事以蔡桓公這樣一個悲慘的結局,警示人們要防微杜漸,善於聽取別人正確的意見,否則後果將不堪設想。選編這篇寓言:一是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二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二、説教法

1、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本課的教學中,採用“自主探究,自讀自悟”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在讀中領悟故事所要闡明的道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並在閲讀實踐中讓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提高朗讀能力,讀寫結合,從而提高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2、創設愉悦和諧的情感氛圍和情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性,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提倡個性化解讀文本。

三、説學法

1、着重讓學生品讀重點句,感悟人物特徵,體味人物心理想法,感受人物態度變化。

2、《扁鵲治病》是一則寓言故事,內容比較簡單,以對話為主,通過對人物對話的朗讀、分析體會人物情感變化。

3、聯繫生活實際,體會寓意。

四、説教學設計

1、出示課題並質疑,激發學生興趣,為學習課文埋下了伏筆。

2、分析課文共分為四個環節:初讀課文、精讀課文、體味寓意、拓展。其中精讀課文和體味寓意作為教學的重難點。

3、《扁鵲治病》一文中主人公有兩個:扁鵲和蔡桓公,課文講了扁鵲勸蔡桓公治病的過程,側面反映了蔡桓公的病越來越嚴重,蔡桓公的態度越來越差。以扁鵲勸的越來越急為線索。從再三勸説到跑了,其變化的關鍵在於蔡桓公的病越來越重以致無法醫治。因此,教學沒有按常規逐段講解課文的,而是從“勸”入手,從扁鵲的言行中去體會蔡桓公病情的發展過程以及扁鵲的着急,牢牢抓住了文本的矛盾衝突,把扁鵲的對蔡桓公的態度和蔡桓公對扁鵲的態度矛盾激化,讓學生產生濃厚的閲讀期待和主動學習的慾望。

5、 結合人物身份、個人生活經驗,品讀扁鵲和蔡桓公各自表現的句子,感悟人物的`特徵,體會人物心理想法,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讀能力。設計自由讀、齊讀等各種朗讀方式,讓學生理解、體會句子,從而把體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理解、體會句子的過程也就是指導朗讀的過程。

6、設計如果你是蔡桓公你會怎麼做以及聯繫生活實際,引出寓言故事的寓意。

7、設計小練筆,讀寫結合。目的讓學生能把説和寫統一起來,把想説的通過筆寫下來。

8、板書設計,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人物的態度,清晰地展示了課文內容。

當然還存在着一些問題,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課標》中指出:數學廣角重在向學生滲透一些數學思想方法,並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教材在本單元安排“雞兔同籠”問題,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代數方法的一般性。本課的教學與其它解決問題的課的區別在於,要把數學思想方法貫穿始終,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編排特點:

1. 注重彰顯數學的文化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 注重體現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教材從數據較小的問題入手,讓學生嘗試解決。體現了學生從猜測到用“假設法”和列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同時也表達瞭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同時感受古人巧妙的解題思路。

3. 拓寬對“雞兔同籠”問題的認識,明確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説學生

雞兔同籠”問題,思維難度大,學生難以理解,特別是對於那些智力水平屬於中下的學生來説更是不易。但是有一些學生在課外書中或在奧數班裏已經學習了相關的`內容。因此,教學這一內容時,學生的程度會參差不齊,而一部分學生對於解方程的基本功比較差,有一定難度。三班的學生思維不夠靈活,學習起來會有難度,四班的學生思維活躍,敢想,但很多學生不敢説,有一定的小組合組經驗和合作能力,教學效果會好於三班。

三、説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學生初步認識“雞兔同籠”的數學趣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學習我國傳統的數學文化。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並能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並體會各種方法解決此問題的優劣。

教學難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四、説教法與學法。

我本着“讓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推理等數學探索的過程”的目的,堅持“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的原則,採用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方法,並且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以學生的學為主導。這也是我們的科研課題“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研究”所要求的留有空白和師生對話所要求的。

五、説教學流程。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利用課件,從《孫子算經》導入課題。目的是為了給數學課堂帶來了濃厚的數學文化氣息,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二環節:學生嘗試探究

出示例1,從簡單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從這個題目中你瞭解到什麼信息?

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交流。

第三環節;師生互動,討論交流

教師首先要充分預設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種種情況,真正瞭解學生的認知基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可接受性,學生的思維方式及學習習慣,分析可能產生的差異。根據兩次的課堂教學實踐,我對學生可能出現的情況做了6種解決問題方法的預設。

課堂中學生的生成是寶貴的資源,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成,根據學生的思考來研究問題,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問題導學,以學生為主。

解答《孫子算經》的原題,讓學生在解題過程中感受假設法和列方程的方法帶有普遍性,並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讓學生閲讀文本,瞭解古人解決此問題的方法。

第四環節:聯繫生活,應用練習。目的是讓學感受《雞兔同籠》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

第五環節:總結歸納,暢談收穫

教學中教師要適時地恰當地給予學生評價,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思考,如在學生能夠自己想到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時,教師要及時地給予激勵性的評價,,以鼓勵學生積極思考。

六、説板書設計:板書以假設法和列方程為主,凸顯兩種解題方法。

通過本次的網絡研討活動,使我對數學廣角的教學有了新的更深層次的認識:

1、“數學廣角”不等同於“奧數”。

“數學廣角”中的內容,大部分都是 “奧數”教材中才出現的內容,比如“雞兔同籠問題”、“植樹問題”、“抽屜原理問題”等等。但是數學廣角不等於奧數,它的目的是想通過這些簡單的事例滲透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通過接觸這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經歷猜想、實驗、推理等數學探索的過程,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數學廣角”要面對全體學生。

數學廣角”中的內容相思維難度要大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特別是對於那些智力水平屬於中下的學生來説更是不易。在學習“數學廣角”這部分內容時,要跟學習其它內容一樣面向全體學生,使絕大多數的學生通過教學都能夠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

3、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經歷猜想、實驗、推理等探索過程,同時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必要的提醒、點撥,激勵學生克服困難,戰勝困難,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感悟,初步掌握“數學廣角”內容所藴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説課稿 篇3

1、教材課題:

《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是人教版思想政治課經濟常識第二課第二節的第一框題。教材第一節介紹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制度,第二節講經濟體制。二者的關係可以類比為劇本和舞台的關係,經濟制度是確立經濟體制的依據,經濟體制則是按照經濟制度所設計的經濟運行方式。整個經濟常識教材的主線就是介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一般知識,所以這節課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2、學情分析:

作為高一文科尖子班的學生,基礎好,思維能力強,由於學生是初次接觸經濟體制問題,且對過去實行的計劃經濟缺乏生活感受,因此,授課應有充分的過度和系統的講解,注重聯繫生活實際,選取典型事例,理解經濟學原理。

3、教學目標:

按照高中思想政治課新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技能上,識記市場經濟的含義和特徵,理解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能在具體材料中分析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

(2)情感、態度、價值觀層面,增強學生的節約意識、競爭意識、法制意識、效率意識。

(3)過程與方法:閲讀、歸納、設疑、講解、運用。

4、教學重點:

市場經濟的四個一般特徵。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徵是市場能優化資源配置的原因所在,因此要作為教學重點。但這一知識點重而不難,不宜一一講解,可採取閲讀、歸納、填表的方式解決。

5、教學難點:

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在價值規律的支配下,市場三要素(供求、競爭、價格)的互動是市場能夠調節資源配置的原理所在。難點的解決採取温故知新的辦法,通過複習價值規律的內容和作用,理解市場如何通過供求、競爭、價格三要素的互動配置資源。

6、教學過程:

(1)複習課程導入新課,從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聯繫中引出第一個話題:什麼是資源,為什麼要進行資源配置。

(2)問題過渡(資源配置應採取什麼方法),引出第二個問題是市場,什麼是市場經濟。

(3)問題引路,克服重點和難點:

①市場能否實現資源配置?

②市場能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4)練習環節、學以致用:設計具體的工程招標材料,讓學生分析所體,所體現的市場經濟特徵。

(5)簡要總結,引導預習。

7、課後反思:

(1)講慣了高三總複習的課,總是好講,好多講,導致時間安排不當,整節課前鬆後緊。

(2)借這個機會衷心地表達我的謝意:今年六七月份,我參加省上和全國的系列教研賽課活動,校領導、教務處、科研處、政治組賈組長及全體同行給予了我大力的支持和幫助,這些都是我立足三尺講台,努力進取的不竭動力。

説課稿 篇4

《“番茄太陽”》是蘇教版(國標本)國小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本文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敍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她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飽含着對盲童的喜愛之情。課文極具感染力,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進行愛心教育,使學生懂得要關愛別人的好體例。學生沒有接觸過殘疾人,對殘疾人的內心世界更是缺少了解。

基於以上對教材簡析和學情分析,我擬訂以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3、藉助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其中目標2、3是教學重點,目標3是教學難點。課前佈置學生通過調查與訪問了解殘疾人的生活情況以及他們的內心世界,為學習課文作好鋪墊。我預設用兩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我準備採用三個層面的讀,首先聯繫生活,激疑導入:板書課題:“番茄太陽”,指導讀題並質疑,接着我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掃清字詞障礙,在學生充分自讀的基礎上,檢查初讀情況,相機對盲童的盲,忙碌的碌正音,對文中比較長的語句重點加以指導,並通過理解艱難、捐獻等詞語的意思,在讀通順文本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以“課題為什麼叫”番茄太陽“?再次走進文本,進而幫助學生梳理課文層次,並指導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最後佈置摘抄好詞佳句的作業。

下面我重點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設想。

第二課時,我將在第一課時教學的基礎上,安排複習導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這幾個環節引導學生感悟“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體會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1、複習導入:

上課伊始,組織學生回顧上堂課的學習,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簡筆畫笑臉,從而自然呈現出“明明的笑在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這一問題,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的學習,也就進入本課的第二環節。

2、精讀感悟。

這篇課文儘管篇幅較長,但文章是圍繞兩條線索展開抒情:一、是明明的笑,二、是明明的笑對作者的感染。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圍繞課始的這一問題,我將進行這樣的預設:

(一)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有感受的地方寫上批註,給學生創設自主閲讀的空間。

(二)在充分研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再進行全班交流。

1、發現“笑”的語句,初悟“番茄太陽”的含義。

第一步: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明明的笑的語句,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番茄太陽”的含義分別是明明心中的太陽、明明的.笑臉、明明真誠的愛心。板書簡筆畫。

第二步:朗讀自己最喜歡的笑的語句,再次感受,品味,想象明明的笑臉。

第三步:指名朗讀喜歡的笑的句子,並相機媒體播放明明的笑聲,追問“這笑聽起來……讓我們感受到……我們彷彿看到女孩……”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悟出一個鮮明的明明,她親切、天真、可愛。

2、深入“笑”後背景,再悟“番茄太陽”的別樣意義。

第一步:讀了這麼幾句明明笑的語句,你有什麼問題?引導學生質疑,順勢引出第六自然段,悟出明明是個盲童的背景。

第二步:引導學生聯繫課前的調查展開討論:明明是怎麼和外界接觸的?會碰到哪些困難?感受明明的可愛讓人“隱隱心疼”。

第三步:引導學生在此基礎上再讀明明笑的語句,使學生內心產生了強烈的對比,震撼,為明明雖是盲童卻如此堅強、樂觀、開朗而感染。

第四步:我面對這樣一位堅強、樂觀、開朗的女孩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抓住體現我心情變化的語句中的表示心情的詞語灰暗,温暖,喜歡,快樂,感動,朗讀品味體現我心情的語句,體會我被明明的笑深深感染了,明明就是一個温暖人心的“番茄太陽”。

3、迂迴“笑”的內涵,三悟“番茄太陽”深層內涵。

第一步:出示句子“我彎下腰,她附在我的耳邊輕聲説:阿姨,媽媽説,我的眼睛是好心人給我的,等我好了,等我長大了,我把我的腿給你,好不好?”反覆朗讀,使學生體會到明明寧願自己再變成殘疾也要讓阿姨站起來。使學生心中也和我一樣除了湧動着真誠的感動外,還體味到了愛心包含的含義。

第二步:是什麼能使盲童擁有這樣燦爛的笑,引導學生抓住第3自然段中的重點詞語“來回撫摸、耐心、媽媽也在笑”使學生感悟到父母對明明的濃濃的愛,抓住14自然段中我耐心的回答女孩的問題,並介紹作者背景資料感悟我對女孩純真的感懷。抓住15自然段“有人為明明捐獻了眼角膜體會社會上的他人對明明純純的愛,使學生對愛心的理解進一步昇華。

最後進入第三個環節總結課文,拓展延伸,推薦閲讀《飛吧,斷翅的小鳥》互相談談感受,佈置作業,積累勇於面對困難的名言警句

板書“番茄太陽”

(簡筆畫)笑臉

太陽

愛心

説課稿 篇5

一、 教材分析

本單元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目標英語《G fr it !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在本冊教材中處於教學的中期位置,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重點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並結合生活中切實常用的話題展開基本語言內容的教學。本單元遵循此教材總體特點採用任務型教學模式,並融匯話題、交際功能和語言結構,進而形成一套循序漸進的生活化的學習程序。學生比較容易且樂於接受。Sectin A 部分主要是針對基本的語言內容的教學與訓練。

二、教學目標

依根據並結合新課程標準和大綱提出的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和具體要求我將本課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 語言認識目標:讓學生掌握一些重要詞彙和句式,並能讓學生掌握如何運用所學句式提出要求及如何與別人道歉。

2. 語言技能目標:培養學生聽説讀寫四會能力,尤其是與他人用英語日常交流會話的能力

3. 情感態度目標:培養學生樂於學習並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在鼓勵性評價中樹立信心在小組活動中積極參與合作,從而意識到交流對於學習英語的重要意義。

4. 文化意識目標:在本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禮貌行為,瞭解英語國家中向他人提出要求及道歉的方式;在對話教學中也注重養成學生樂於幫助他人,熱愛勞動的良好道德教育。

三、 教學重難點

結合教學目標的要求,我把本課的重點設置為首先使學生掌握ind, nt at all, turn dwn等重點詞彙的用法,及本課的重點句型Wuld u ind ding 結構,並能給出正確的答語;怎樣向別人有禮貌的道歉。教學難點:讓學生掌握向別人提出要求的兩個句式Wuld u ind ding 結構及Culd u please d 句型的相同點及區別,並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

重難點處理:對於重難點的處理我採用對比式訓練,讓學生能明顯掌握兩個句式的區別

四、教學用具

依據英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實踐性的教學原則,結合合作學習和任務型教學的新理念,我主要利用錄音機,圖片,多媒體(如果條件允許)進行教學。

五、教學方法

1. 教法構想: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結合本教材的特點我決定採用任務型教學。又由於本課內容與日常生活聯繫密切,所以在任務型教學中又主要採用的是對話教學,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作對話的過程中掌握所學句式。教學過程中,我將作為一名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與學生之間進行平等地交流互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其教學步驟如下:自然導入:Wuld u ind ding 句型——完成前期任務:通過教師點拔,學生進行對話訓練——中期任務:在聽力訓練中完成本句型的進一步掌握——後期任務:應用於實際:可讓學生在完成教材中實際應用問題任務後自編對話進行練習。

2. 學法指導:説到學法:蘇霍姆林斯基説過:“人的內心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詢者。所以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本課的學習活動中,可以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方便快捷地提供某些情境進而幫助學生用所學句式自己來探索、發現和解決某些情境的處理。這樣學生在與人機互動、人人交流的活動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學習的快樂,得到相關的`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

六、教學程序

由簡到難,由認知到活用,最後達到實際應用。

1. 組織教學:與學生進行日常英語會話,並作每日晨講

2. 導入:教師可先對學生詢問天氣狀況,進行向學生提出要求:“請問你們介意把門打開或關上嗎?”此後重複數遍引入句式Wuld u ind ding並幫助學生給出答語。

3. 前期任務:在較簡單的聽力及圖片配合下,讓學生完成圖片搭配及排序任務,並能兩人一組完成對話任務。本部分內容較為簡單,所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很快完成此項任務。

4. 中期任務:此項任務增加難度,可讓學生先熟悉問題的前題下進行聽力訓練,進而選擇正確的答語,同樣也要進行兩人小組對話練習。此部分可重點進行訓練。根據學生對話反饋情況,可安排進一步練習,即教師可用多媒體展示部分圖片,給學生設疑,“什麼情況下我們要向別人提出某些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分層次有選擇的讓學生進行練習,即能面向全體學生,又能增加學生訓練難度,有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

5. 後期任務:可分成幾個小組集中討論並補全Larr’s ther所留便條中的內容,讓學生選出最佳答案。同時讓學生練習並討論Wuld u ind ding 句式與Culd u please d 句型的區別與用法。

6. 互動練習:在黑板畫出含有工作與學生項目的表格,讓學生填上具體工作與所做工作學生的名字,進而展開互動對話練習。這是一項很有趣的活動,學生興趣濃,能很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7. 總結:由學生作總結,最後由教師來補充

8. 作業::自編對話

七、板書

採用簡約式;列出重點詞彙及句型,讓學生能一目瞭然本課所學重點內容

八、作業

較靈活的開放性作業

説總體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標精神,本課的教學設計,以心理學、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面向全體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使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相整合,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情境的教學,使學生對功能性交際語言精確掌握,並在課堂中運用多種方法促使學生多説、多練、形成自主、探究性學習,致力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參與積極性及建立培養自信心上,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國小美術課本第三冊《撕紙拼貼》。這一課是在學習了樹葉拼貼及刨花拼貼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學生對拼貼已經有了比較深的認識。從原來簡單的“拼”到“貼”,到本節課的“撕”、“拼”、“貼”,是對原有已學知識的深化,加深了製作的難度。

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認識水平以及我對本節課教材的理解,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 能巧用紙的花紋和顏色,撕拼出一幅美麗的'畫。

2、 從撕、拼貼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審美能力。

3、 養成認真作業、細心工作的作風。

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創造能力。

難點:使每個學生動腦筋、想辦法,巧用紙的顏色和花紋、撕、拼貼出造型生動、富有情趣的撕紙拼貼作品。

課前準備:蒐集各種顏色廢掛曆、廢報紙等,膠水、鉛筆,電腦課件一個。

二、説教法與學法

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根據國小生年齡小、意志薄弱、上課好動等特點,我主要採用情境教學法、發現教學法、演示練習法等。

1、 情境教學法

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在教學上應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創設與教材情感相符合的情境,使學生彷彿置身其間,如臨其境、觸景生情,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因此在《撕紙拼貼》教學中,我用《狐狸與烏鴉》的故事作為引子,把學生帶如一個情境中,從而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與求知慾。

2、 發現教學法

發現教學法對於學生來説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它突出了學生的主導地位,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的內部聯繫,從中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本課中,我設計“看一看”、“説一説”,讓學生自己去發現撕紙拼貼的製作步驟及方法。

3、 演示練習法

在美術教學中演示法用得比較多,在《撕紙拼貼》教學中,我把《狐狸與烏鴉》中的狐狸作為演示的對象,分析製作方法及步驟,給學生直觀的形象,讓學生更好得掌握製作方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將所學知識用於實際,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在《撕紙拼貼》教學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內容、大膽地去探索、設計圖案,給他們充分的創作空間。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完成教學任務,並無一定之規,根據教和學的需要,在《撕紙拼貼》教學過程中,處了以上四種教學方法外,我還交替綜合使用了範例教學法、講授法、談話法、觀賞法等常用教學方法。

説課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內容是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教科書通過“摘蘋果”這一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解決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問題。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徵,他們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差,對感興趣的食物持續較短,所以肯定會有厭倦,淘氣的行為,所以整個課堂環節必須趣味性濃郁,環環相扣,並做好應對突發狀況的心理準備。

二、教法學法

引導法:本節課我主要做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通過用激勵性的語言、多媒體課件、適當的獎勵等方法,促使學生自主學習、互助探究,從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獲取真知,從而達到發展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

學習法:本節課主要以師友自主學習、互助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整個學習過程,以動手做、動腦想、動筆寫等為主要學習方法,通過交流、探究、合作的過程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三、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通過操作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感受數的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解決有關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探索並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2、理解“滿十進一”。

四、教學過程

本節課為有效把握重點,突破難點,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五個教學流程:

一、練習熱身,複習舊知。

新課之前的熱身練習,鼓勵學生主動複習已學的有關知識,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這一個教學環節中,把學生帶入摘蘋果的生活情境,讓學生主動尋找並提出數學問題。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從發現問題到提出問題,再到解決問題,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件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

三、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究,充分經歷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在探究計算方法時,鼓勵學生利用學具自己尋求計算的方法,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獲得直觀體驗,鼓勵算法多樣化。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大大的提高。

四、學以致用,鞏固新知。

脱離情境,直接從算式出發進行計算,並要求學生解釋自己的計算過程,幫助學生鞏固並梳理豎式的算法,提高運算能力與總結能力。

五、課堂小結。

總結本節課的主要知識,提高學生整理信息的能力。

五、板書設計

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

一共摘了多少個蘋果?

17+38=55(個)

7+8=15 1 7

10+30=40 + 31 8

15+40=55 5 5

答:一共摘了55個蘋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