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地理説課稿15篇

來源:文書谷 2.7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説課稿準備工作,説課稿是進行説課準備的文稿,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地理説課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地理説課稿15篇

國中地理説課稿1

一、説教材

本節內容選自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主要講述了美國的種族和人口特點、美國的農業和工業情況。作為區域地理的內容,第九章開門見山地説明西半球的國家。美國是當今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它在經濟、科技、軍事等許多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因此,美國具有極強的學習和研究價值。

二、説學情

本節內容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對新事物易產生興趣,好奇心強,但不穩定。因此,在教學中需創設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學習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學習過日本、中東等區域地理知識,對學習區域地理的方法有一定了解,且具備基本讀圖和分析、歸納地理信息的能力,但由於七年級學生的閲歷淺、知識面較狹窄等因素,看問題的層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説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讀圖説出美國的地理位置和領土組成。

2.根據資料説出美國的種族和人口特點及其原因。

3.能説出美國的地形、氣候、河湖特點。

4.瞭解美國工業的分佈及其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分析美國農業地區專業化與自然條件的關係,理解美國因地制宜的農業發展。

2.運用資料説明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3.將收集到的有關中東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一些地理概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華人對美國繁榮做出的共享,增強民族自豪感。

2.通過認識美國人種存在的問題,培養種族平等的觀念。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美國農業帶(區)分佈及其與自然條件的關係,理解美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實例。

2.美國發達的工業現狀,高新技術產業對美國經濟發展的作用。

【難點】

1.根據資料説出美國的種族構成和人口特點及其原因。

2.運用地圖和資料,理解美國因地制宜的農業發展。

五、説教學方法

教師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者,教師是學生潛能的挖掘者。新課標要求教師轉變傳統觀念,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讓師生的生活和經驗進入教學過程。因此我本節課主要使用了以下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小組討論法。

六、説教學過程

運用多媒體課件 感知西半球國家。

讓學生欣賞西半球的自然風光,初步瞭解西半球的經濟和人們生活。課件停留在美國的畫面上,引入新課:讓我們隨着攝像機的`鏡頭進入地球的另一半天地--------西半球。今天一起走進世界超級大國--------美國。

一、認識美國的位置

多媒體出示問題:

1、 查美國在世界中的位置圖找出它的組成範圍。(教師點評後補充資料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

2、 美國臨近哪些海洋和國家,描述下他的位置。

3、 按照大洲劃分,美國屬於哪個大洲?(補充拉丁美洲的劃分方法)

4、按照半球來看,又屬於什麼半球?

學生自學,同桌交流,全班派代表上講台指圖回答,教師鼓勵學生並適時點撥。在點評結束後,教師利用板書在黑板上用畫知識樹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從哪些方面認識區域的位置。樹幹標有"位置",每個樹杈標有"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大洲位置"、"半球位置"、"相對位置".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分角色體驗,訴説移民國家的特色。

1、多媒體展示"美國城市街頭人們忙碌的身影",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人種多,隨後根據人種構成餅狀圖知道白種人居多。他們不是匆匆過客,大多是美國永久居民。邊解説教師邊播放世界不同膚色的人種向美國移動動畫。深刻直觀地體會到美國是移民國家。即:國內大多數人口為移民。而移民則是由於各種原因離開自己的家鄉遷移到其他國家去定居且加入到該國國籍的人。補充説明以免混淆概念。

2、接下來讓學生按照課前準備開展"説一説,你從哪裏來?比一比,誰的貢獻大"的活動。

課前:將全班學生分為四大組,分別代表不同的人:印第安人、華人、白種人、黑人。每組有兩位學生髮言代表坐前面,課前組織本組收集資料等。後面的學生是智囊團協助代表收集資料。學生準備資料如唐人街的故事,華人創辦的企業,李小龍截拳道功夫的傳播,美國的土著人印第安人。華盛頓總統,飛人喬丹等圖片、文字資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相信學生,給學生展示的空間。)

課上:學生利用生活中的裝飾品把自己裝扮成不同人的裝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也可以利用課件邊展示邊解説。(角色的扮演體驗了不同的人種為美國社會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基於上面比比貢獻大的活動,此時學生融入了角色,感覺自己真的做出了很大貢獻,自信,情緒高漲。教師趁勢展示另外一組資料。如印第安人被趕到山區"保留地"內居住。黑人被無理要求讓座位給白人。華人和狗不準進入。講個笑話"在美國的黑人".設問:反映美國什麼社會現象?你有何感想?(喚起學生對美國人權的正確認識。)

基於以上情感,最後設計了一個虛擬的活動,主題為反對種族歧視的活動,知識陷阱搶答,搶答成功可以虛擬籌集資金。

國中地理説課稿2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講的課題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下分析: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編排上本節是八年級下冊第一章第二節的內容,在第一節時,學生已經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劃分。教材的第二和第三節是在第一節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四大地區的區域特徵。本章內容是後面各章內容學習中不可缺少的基礎知識。又南北方地區平時大家瞭解較多,所以將南北方地區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區之前學習,有利於在掌握本課基礎知識的同時,學習認識地理區域的方法。

在內容上本節所涉及的南北方地區同屬我國的東部季風區,與西部地區有明顯的差異,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對於區域內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徵並沒有一一羅列,而是用比較的方法,對南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兩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2、教學目標

根據地理課標準的要求我設置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我國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顯差異。

(2)瞭解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受不同的自然環境影響,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顯差異。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

(2)通過分析南北地區人文差異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發展認識人地關係的思維能力。

德育目標:

通過圖片,資料,視頻等了解南北方地區的自然,人文特點,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徵和人文特徵。

難點: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性與自然因素的關係。

二、教法學法分析:

1、教法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成功的教師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精心設計了信息整合課件,創設出全新的氛圍,儘可能地尊重學生,鼓勵學生,相信學生,引導學生,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對要學的新知識有了期待感,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們在快樂的氛圍中主動探討,合作交流,由舊到新,循序漸進,讓學生學會自覓知識,自得方法,使他們樂學,也會學。

2、學法分析:

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中,學生們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人人動手動腦,在輕鬆的學習環境中發揮每個同學的自主性,使得學習的過程很愉快,同時又漸進地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有張有弛,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生將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理解知識,消化知識的速度和程度也會大大提高,從而達到"授人以漁"的目的。

三、説教學程序

學生已學習了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主要地形區的分佈,行政區劃以及温度和降水量圖的判讀,所以在本堂課我通過:導入→合作探究,教授新課→鞏固小結 →反饋練習等環節來實現教學目標。

(一)導入新課

從《晏子使楚》的故事入手,説的是:齊國的晏子到楚國,楚王想戲弄他,故意將一個犯人從堂下押過。楚王問:此人犯了什麼罪?

回答:一個齊國人犯了偷竊罪。楚王就對晏子説,你們齊國人是不是都很喜歡偷東西?

晏子回答:淮南有橘又大又甜,一移栽到淮北,就變成了枳,又酸又小,為什麼呢?因為土壤不同。

從故事提出問題,我國南,北方的在自然環境是怎樣的呢?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為什麼會影響水果的生長?

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特點除了影響到水果的生長,對於生活在當地的人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通過設問的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原因的熱情,也以問題的形式帶出了本節課的重點,也就是要學的內容。

(二)合作探究,教授新課

本節課是信息整合課,每兩個同學就有一台電腦,所以本節課我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讓學生討論結果,教師再巡迴指導來進行新課的學習。這樣可以達到個別同學能力的鍛鍊與全班參與相結合,避免了重視個體,實現了人人蔘與,營造出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

1、學生讀中國地形圖,四地的年內各月氣温和降水量,中國年降水量圖,根據圖下面所設的問題讀圖,討論,尋找答案,從而瞭解南北方地區的地形特點,氣温和降水量上的區別以及河流徑流量的差異

2、提問:南北方地區在自然方面有什麼區別,讓學生討論後回答,老師進行引導和歸納總結。

(過渡)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説明自然差異往往會造成了人文方面上的差異,進而過渡到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區的人文地理差異。

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區的人文地理差異

在人文地理差異這部分,與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在學生通過圖片,視頻,文字資料等信息瞭解南北方地區在農耕制度,傳統民居,飲食,傳統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後引導學生從地形,温度,降水,河流等方面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發展認識人地關係的思維能力。

(四)鞏固小結

在學習中學生對重難點的把握還不夠準確,因此最後用多媒體展示課堂筆記,讓學生參照課堂筆記,回答課前導入時所提出的問題,對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小結。

(五)在小結完後通過反饋練習達到反饋,鞏固的作用。

四、亮點

本節課目的性強,層次感強,實踐性強,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用合作交流學習經驗的形式讓學生們學得自在,真正的成為了課堂的主人。

國中地理説課稿3

一、説教材:

本節課主要學習《中國地理》第三冊第四章《中國的天氣和氣候》第三節《降水和乾濕地區》。本節共分三課時,本節課為第一課時。本章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章節。鑑於天氣和氣候與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關係極為密切,本章教學內容注意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密切聯繫生產和生活實際,把抽象的天氣、氣候知識變成具體有用的知識,本章教學內容不僅使學生充分認識我國氣候資源優越的一面,而且也看到我國天氣、氣候災害的一面,培養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全面客觀地認識我國的氣候資源。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收聽天氣預報》,主要介紹有關天氣的基礎知識。第二節為《氣温分佈和温度帶》,主要講我國的氣温分佈特點和五大温度帶。第三節為《降水和乾濕地區》,主要介紹我國降水的三個特點和四個乾濕地區。本節課學習我國降水的第一個特點: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本節課與《中國地理》第一冊第四章《世界氣候》聯繫密切,可以世界降水和降水的分佈為基礎。另外本節課學習的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又是學習我國四個乾濕地區的分界線的基礎,所以必須要求學習掌握。

二、説教學重難點:

1、識記: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理解:我國年降水量分佈規律及成因。

3、能力培養:通過閲讀我國年降水量分佈圖,培養學生閲讀和分析氣候圖的能力。

4、難點:我國年降水量的分佈規律及其成因。

三、説教法:

根據本節教材的特點和聯繫學生已有的世界降水和降水的分佈的基礎知識,本節可採用在教師主導下的學生讀圖、分析、比較及歸納法進行教學。

四、説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在《中國行政區劃》圖上找出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海南、新疆、西藏、青海、甘肅、內蒙古等省級單位。(中國地圖冊第三冊第二頁。)

2、在《中國主要山脈》分佈圖上找出我國的`主要山脈。(中國地圖冊第三冊第十頁。)

3、想一想:我國一月份的零度等温線大致通過什麼地方?

(二)、學習新課:

1、導入並板書課題:降水和乾濕地區

2、學生預習課文第49至51頁。(初讀)

3、讀課本第50頁〈〈中國年降水量分佈圖〉〉,並思考下列問題:(精讀)

(1)、找出年降水量超過1600毫米的地區。

(2)、找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並想一想它大致通過什麼地方?它與一月份的哪條等温線大體上是一致的?

(3)、找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並想一想它大致通過什麼地方?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區。

(5)、找出學校所在省、區的年降水量大約是多少毫米?

(6)、比較圖上東南沿海地區與西北內陸地區房屋的建築形式有何不同,這與當地降水情況有什麼關係?

(7)、想一想:我國年降水量的地區分佈有什麼規律?

4、分小組交換結果並討論:我國年降水量的地區分佈有什麼規律?

5、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結論並講解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

6、讀課本第50至51頁的〈〈影響我國的夏季風〉〉圖和〈〈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示意〉〉圖,並思考下列問題:

(1)、東南季風來自哪個大洋,主要影響我國什麼地區?西南季風來自哪個大洋,主要影響我國什麼地區?

(2)、從海陸位置和地形影響考慮,為什麼西北內陸地區受不到夏季風的影響?

(3)、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大致以哪些山脈為界?

7、分小組交換結果並思考:為什麼我國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8、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結論並講解學生討論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在〈〈我國年降水量分佈圖〉〉上分別找出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線並將這三條線添粗。

2、我國年降水量地區分佈的總趨勢是什麼?它與夏季風的影響有什麼關係?

(四)、小結:

本節課主要學習了我國降水的地區分佈特點,即年降水量地區分佈為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五)作業:

〈〈目標評價手冊〉〉第16頁第20題。

五、説教學效果: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要使學生掌握年降水量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理解我國年降水量地區分佈的規律及成因,並具備一定的閲讀和分析氣候圖的能力。

六、説板書設計:

(略)

國中地理説課稿4

在活動教材部分安排了四項活動,編者設計的意圖是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來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記憶。但題中第3項練習要求將我國的省級行政單位,按地理方位排列找出名稱和簡稱,由於學生還沒有學過地理分區,本身就增加了難度,不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所以,這道題作了如下處理:要求學生沿黃河、長江干流,沿大陸海岸線、沿北迴歸線等找出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簡稱。經過這樣處理後,不僅降低了難度,而且還有利於學生對各省級行政單位空間位置的掌握,為以後的教學作必要的鋪墊。本節教學沒有難以理解的知識,但是要辨認34個省級行政區的相對位置,有大量的概念、地名及其空間分佈需要記憶,這成為本節教學的難點。因此,確定本節的教學重點、難點和教學目標是:

教學重點: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和位置。

教學難點:34個省級行政區的簡稱、行政中心及空間分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初步瞭解我國的三級行政區劃,記住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2、能力目標:能在中國政區圖上準確找出34個省級行政區。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關心祖國以及實現和維護祖國統一是我們的神聖職責的情感。

教學方法分析

1、教法策略(説教法):

基於本節課的特點,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應着重採用地圖教學法、談話法、講授法、練習法、遊戲法等。即“讀(看)——議——講——練”結合法,重點突出一個練字。教學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啟發導學的原則,通過精講多練,講練結合,反覆運用地圖、開展遊戲活動等,把“死”知識,變成一幅“活”的中國政區圖。

2、學法指導(説學法)

本節課主要是讓學生由學會到會學,應用“一圖五法”突破難點。即:一張中國政區圖,採取歌訣記憶法、特徵記憶法、形象聯想法、拼圖遊戲法、填圖練習法五種方法。抓住國中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的特點,積極採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3、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中國地理拼圖板輔助學習。在教學中,一方面要運用直觀生動的多媒體課件和地理拼圖遊戲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另一方面要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學生多思考、多探究、多發表見解,多動手練習,實現課標要求。

課堂教學設計

本節總體設計的依據:

1、充分體現新課標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

2、突出體現使學生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提供給學生與其生活和學校周圍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學習基礎性的地理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的認識能力,使所學的內容不僅對學生現在的生活和學習有用,而且對他們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有用。

3、在教學中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在學生看書、讀圖基礎上,通過教師導學,運用多種教法和學法,培養地理學習方法,激發學習地理的熱情,開發學生智能。關注每一名學生,力求使每個學生的能力都得到發展。同時通過課堂活動及課後開展拼圖比賽,調動學生積極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達到預期教學效果。

教學實施過程:

導入(1分鐘):利用多媒體展示畫面:中國政區圖。問: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個省級行政區嗎?學生由於有國小自然課學過的中國地理知識以及日常的瞭解,會積極地回答出有34個。再問:你知道我國的行政區劃是怎樣劃分的嗎?學生會帶着這個疑問進入新課。運用觀察導入法,直觀形象,開門見山,便於迅速切入主題,為後面的活動留出更多的時間。

國中地理説課稿5

一、説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印度》是國中地理第二冊第十章南亞的第二節課文。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從古至今南亞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宗教以及對外交往的中心。因此,印度是南亞8個國家中,要求學生掌握突出地理特徵的唯一國家,也是國中階段要求掌握的8個國家之一。本節課是在學習了世界地理總論之後,繼第一冊日本之後,又一個在世界上佔重要地位的國家。而且本節課文為了避免與前一節南亞概述內容重複,着重從人文地理特徵和人地關係方面來闡述印度的地理特徵,從而為後面學習國家地理提供了模式。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為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a.知道印度是當今世界人口位居第二,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

b.理解印度發展農業的有利與不利條件,並知道印度主要的農作物種類及其分佈。

(2)能力目標:

通過對印度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的分析以及印度農作物與自然條件關係的分析,培養學生運用地理科學的邏輯思維方法,認識和評價地理事物的能力。

(3)德育目標:

a.通過對印度歷史發展的簡介,使學生樹立反對殖民主義的觀念。

b.通過講述印度的人口和農業發展情況,使學生認識到人口的增長一定要與經濟的增長相適應,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對於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樹立正確的人口觀。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農業發展與人口壓力。印度是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農業物種類豐富,糧食在正常年份基本自給,但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顯著,人口給農業生產造成的壓力很大,因此把農業發展和人口壓力作為本節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是存在於教學重點之中的自然條件對農作物分佈的影響,只有通過講解不同農作物的習性和分佈與氣候、地形的關係,步步啟發,層層突破,從而達到解除難點,突出重點之目的。

4.教材處理:

本節教材的內容有:

(1)世界文明古國

(2)農業發展與人口壓力;除文字外,還安排了四幅人文景觀圖和印度年降水量分佈圖,以及兩處"讀一讀"和一處讀圖練習。

教材的第一部分內容略講,主要通過看人文景觀圖和有關錄相以及自讀課文,瞭解印度是一個世界文明古國。

教材的第二部分內容是本節重點及難點所在,所以要詳講,主要通過讀圖析圖,歸納總結從而達到解除難點,突出重點之目的,當然在講述"人口壓力"這部分內容時,由於課文較簡單,還須補充材料,列舉事實,説明人口增長過快不僅給農業造成很大壓力而且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二、説教法

由於第一:中學地理是一門包括自然地理知識和人文地理知識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由於地理對象的'廣闊性,地理空間的遙遠性與學生視野、見聞的侷限性之矛盾,所以要求學習地理必須經常藉助地圖,以小見大。

第二:中學生國中階段心理特點是直接經驗少,理解能力差,習慣機械記憶,思維形式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所以對具體形象的事物比較感興趣,也容易理解和接受,對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往往用死記硬背的辦法業進行機械記憶。

因此:根據地理教學的一般特點和國中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以下兩種主要教法:

1.讀圖分析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動眼識圖,動腦析圖,動口説圖和動手繪圖等多項措施的訓練過程,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培養用圖習慣和發展地理智能。

2."引導--探索"啟發式教學法:由教師提出問題並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在主動的學習中獲到知識,變學會為會學,從而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

在採用以上兩種主要教法的同時,針對本節課有較多的提問而採取小級競賽的方法來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集中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競爭意識之目的,也使得課堂活動形成一次又一次的高潮。

教具:南亞地形掛圖,有關印度年降水量分佈圖及印度農作物分佈圖的電腦課件,印度舞蹈錄相片(約2分鐘),若干景觀圖。

三、説學法

1.培養學生閲讀地圖的技能

地圖和地理學的關係十分密切,這是地理學科本身特點所決定的。地圖和地理是"骨"和"肉"的關係,地圖猶如"骨架",只有讓學生把地理知識附在這副"骨架"上,才能容易記住,並引起一系列聯想,從而獲得豐富的地理知識。因此,地理教學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閲讀地圖的基本技能,而且閲讀地圖不能只停留在地理事物的表面。

本節課通過教師設問,啟發學生運用相地理知識、地理圖表來分析問題、判斷問題、經過推理解答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四、説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大家先盾一段錄相,看完後請回答,説出這是哪個國家的舞蹈?(板書課題:第二節印度)

這樣導入新課,比較生動形象,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從而使學生愉快地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講授新課

1.世界文明古國(板書)

學生自學"世界文明古國"課文,並看"讀一讀"材料,"泰姬陵"彩圖等。

思考並討論:

(1)為什麼説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

(2)簡述印度從文明古國→殖民地→獨立的歷史。

學生思考,討論問題,教師巡迴輔導,最後學生回答問題。

小結: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人口8億多,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公元前2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統一的國家,古代印度人發展了農業,建造了城市,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18世紀,印度為英國的殖民地,長期遭受英國的殖民統治,1947年印度宣佈獨立,1950年成立共和國。

2.農業發展與人口壓力(板書)

讓學生根據第一節南亞概述中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印度地形可分為哪三個主要部分?

2.看地圖冊第一頁《南亞地形圖》對照高度表,讀出德干高原的海拔大約是多少米?

3.印度大部分地區屬什麼氣候?

4.讀課本P7印度降水量分佈圖,思考:

(1)印度大部分地區降水量約為多少毫業?

(2)從西南到東北降水有什麼變化規律?

5.從印度的地形、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來看,發展農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條件?

國中地理説課稿6

一、説教材。

人是一切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於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的這個結論,學生已瞭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佈的不平衡,分析為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本章從人地關係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為今後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人口的增長、分佈及人口問題是人口地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也是學習本章各部分知識的基礎。

1、教學目的。

(1)知識與技能:理解人口增長、分佈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學生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説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狀況。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並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 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

(2)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教學難點:

(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

(2)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

(3)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説教法。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於一身,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更易於接受。

三、説學法。

讀圖分析、推理、比較、討論、辯論,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四、説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設計六個環節,分別是:問題——設疑、討論——辨析、歸納——總結、演繹——鞏固、遷移——深化、昇華——結束。

第一環節:我用(視頻)《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第二環節:從認讀數字6500000000入手,通過以下活動了解世界人口。

(一)資料分析。

培養學生運用文字材料,分析問題、總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計算討論。

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並培養他們分析、總結的能力。

(三)情景表演。

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人口的增長給人類帶來的種種問題。

(四)換位思考。

讓學生換位成國家人口政策的'宣傳員,設計宣傳語和宣傳畫。這樣培養了他們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繪畫能力。

(五)讀圖分析。

培養學生利用地圖綜合地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第三環節:我讓學生用簡練的語言談談本節課的收穫和感想。

第四環節:為了激發學生的答題興趣我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用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並對答對的同學進行獎勵。

第五環節:我安排了兩項作業

(一)我家的人口

(二)家鄉的人口分佈情況調查

以達到理論聯繫實際的目的。

最後我用激情和語言結束全課,使學生的情感得到昇華,並播放動畫《夢》,呼籲希望這個可怕的夢不會成為現實!

國中地理説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您們好!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課題是人教版國中地理(七、八)年級第 章第 節: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地球和地圖、區域地理或氣温和降水)的相關知識,這為學習本節內容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的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都有着密切的聯繫,有利於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促於學生初步形成全球意識(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為學好(區域地理)高中地理知識,培養具有地理素養的公民打下良好的基礎。

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和課程標準,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知識:掌握地球與地圖的知識,能初步説明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瞭解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等重大問題的相關知識。初步認識環境與人類活動的相互關係。

技能:掌握閲讀和使用地球儀和地圖的基本技能;掌握利用文字、圖像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掌握地理觀測、實驗、調查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感知地理事物,積累地理表象;初步學會發現地理問題、分析問題、歸納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形成自己的見解或成果,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運用適當的方式方法,交流表達學習的體會、想法和成果。

(2)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好奇心,提高興趣和審美情趣;培養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培養全球意識,樹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觀念

本課的重點: 。

本課的難點: 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 (注意活動)

為了突破重難點,達到本節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説教法

我們知道地理是一門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真正參與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體驗,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從而充分發揮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動機,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我主要採取了以下教學方法:

(1)激勵競爭教學法(2)問題探究法(3)合作討論法(4)趣味教學法

三、説學法

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生學法的`引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到“會學”轉變,成為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我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讀圖分析法 自主探究法 合作展示法 歸納總結法

四、下面我重點説的是教學過程

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內容安排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1.激情導入2.講授新課3.課堂小結4.板書設計5.佈置作業

各位評委,本節課,我根據國中學生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採用了直觀教學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本節課我做到了教師有意沉下去,學生激情浮上來,張揚了學生的個性特長,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輕鬆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的説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國中地理説課稿8

一、分析教材

本節教材屬於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條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本課題教材內容是在學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與人口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已有的氣候知識,來分析水旱災害頻繁與西南季風的關係;接着講述了印度農業生產的巨大變化,教材還安排了南亞季風圖與印度年降水量、農作物及礦產分佈圖以及三處學生課堂活動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本節其用意在於使學生避免死記硬背,而是能夠利用地理材料探究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理解工農業生產佈局的原理等,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教材的這種安排,也從農業發展與人口壓力、農作物的分佈與自然條件的關係、工業生產佈局與原料產地的關係等方面體現了環境──資源──人口這一主線,正確地闡明瞭人地關係。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地形、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理解有關人地關係、生產佈局的基本知識。

能力目標:達到能夠利用孟買氣温、降水統計圖説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理解南亞季風與水旱災害的關係。

情感目標:通過對治理印度水旱的討論,激發學生了解自然,適應自然的情感,培養人地關係協調發展觀。

教學重點難點我是這樣確定的`:根據教學大綱及教學目標要求,確定印度水旱災害與西南季風的關係為教學重點,印度的農作物分佈與地形和降水量的關係既是教學重點亦為教學難點,因為學生綜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較差,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故確定印度的農作物分佈與地形和降水量的關係為教學難點。

綜上所述,我把本課教學設計成一課時,關於印度的水旱災害首先通過媒體報道,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災害的無情,接着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小組討論分析南亞季風對降水的影響。關於印度農業部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課件演示,形象直觀的對比印度的年降水量與農業帶的分佈等,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方法上,我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演示與講解更為直觀,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主要通過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分組討論,探究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理解工農業生產佈局的原理等,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三、教學方法

1.分組討論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變學會為會學;

2.分析講解法:對地理原理和難點,教師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

3.比較教學法:通過與已知的地理知識的縱向、橫向比較,開拓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國中地理説課稿9

一、説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世界的人口》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第一節的內容。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生存離不開自然環境,關於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長這個結論,學生已經瞭解,但是如何準確、科學的表述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及其帶來的影響?人口分佈的不平衡,分析為什麼存在這麼大的差異?學生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理解,還遠遠不夠。

本章從人地關係的角度,闡述了有關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識,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陸地和海洋》以及《天氣和氣候》兩章的內容,這為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作用。本節內容是後面章節《世界的語言和宗教》以及《人類的居住地》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為今後學生參加生產實踐和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因此,本節內容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對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理解人口增長、分佈的特點、世界人口問題及其對社會、環境和經濟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資料,説出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狀況。通過地圖,能分析影響各地區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了解世界人口問題,讓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人口觀,意識到"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的緊迫性,並從中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分析問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世界人口增長和分佈的特點;人口增長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

2、教學難點: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人口問題及對策。

二、説學情。

對於七年級的學生來説,他們對基本地理知識已有了一定積累,但是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人文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激發學習興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門。人口問題是現在社會上出現頻率較高的話題,各國、社會各界對人口問題的關注有助於學生的理解,但學生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提高。這一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慾強,有強烈的好奇心,處於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因此教學過程中儘量多采用直觀方法。

三、説教法。

1、讀圖分析法:

教學中採取讀圖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回憶、總結、提高。對於地理原理和教學重難點,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

2、分組討論法:

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變學會為會學;

以“讀圖+練習”的教學方式為主,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創設情境、啟發,體現地理課堂的特色,另外本節內容主要運用FLASH課件來講述,集錄像、圖表於一身。

四、説學法。

在新課標理念的指導下,結合本節課內容,我確定本節課的學法如下:

1、圖導圖練法。

引導學生識圖、析圖、説圖、填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時鞏固地理知識,指導學生運用地圖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讀圖能力和地理空間概念。

2、收集資料法。

指導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如:報刊雜誌、因特網等蒐集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材料。

3、自主合作學習。

通過引導學生讀、思、議,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讀:培養學生閲讀地圖的習慣和能力;思: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議:學生圍繞教師的質疑,展開討論,進一步理解知識。

通過以上方法的運用,使學生能夠從量到質地認識和理解世界人口狀況。

五、説教學程序。

(一)導入部分。

用(視頻)《復活節島》的故事引入,故事大致內容為:戰爭使人們忘記了自己的文明,忘記了自己的傳統,在征服與被征服、吃人與被吃的不斷循環中,這些創造過輝煌文明的島人完全退化,終於又自食惡果地退回到極度原始的.狀態中。通過視頻導入的方式從感觀上吸引學生,激發探求新知識的好奇心理。

看完視頻後,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習本節課的內容,問題如下:這只是世界的一個角落的故事,那麼,整個世界的人口狀況如何呢?

(二)新授。

1、世界人口增長特點及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

(1)播放嬰兒的啼哭聲,引導學生説一説這聲音意味着什麼?通過直觀展示聲音的方式,讓學生直接感知人口的增長

(2)請兩名同學以播音員的語氣播報以下兩則新聞。

資料一 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本報薩格勒布7月11日電7月11日上午8時35分,從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彼特洛瓦醫院的產房裏傳出了今天第一聲嬰兒啼哭的聲音,南斯拉夫一個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億個人誕生在地球上。

資料二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記載:據新華社薩格勒布10月12日電波黑時間12日凌晨零時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一家醫院誕生,成為地球上的第六十億位居民。

引導學生思考:世界人口從50億增加到60億用了多少年?同時以動畫形式呈現世界人口增長曲線,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從感觀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分析、總結能力。

通過讀圖,引導學生得出世界人口增長特點是先慢後快。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增長速度的快慢應如何表示?從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概念,並得出人口自然增長率的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

(3)指導學生完成課本p65練習題,使學生認識到不同地區的人口增長速度是不一樣的,從而加深學生對人口增長的瞭解,在完成習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總結問題的能力。

國中地理説課稿10

一、説教材

(一)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在全書及章節的地位是:《台灣省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是國中地理八年級下冊第八章第二課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北京市的城市特徵與建設成就》的內容,具備一定的分析省級區域特徵的基礎,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着鋪墊作用。本節內容在國中地理教材中佔有重要地位,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培養愛國熱情的重要素材。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讀圖瞭解台灣省的位置、範圍組成和居民概況,並能在地圖上填寫台灣省的各種地理事物。

2、瞭解台灣島的主要氣候類型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能初步説明自然條件與物產、資源之間的因果關係。

3、識記台灣主要城市,並瞭解其職能。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情境,以文字、圖片引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2、運用地圖和資料,描述台灣省地理概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學習進一步認識到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實現台灣與祖國大陸的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的願望。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民族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説重點、難點以及確定的依據:

(一)教學重點

1、台灣的位置範圍;台灣的自然環境、“多山”的地形及台灣島豐富的資源。2.台灣“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特點。

依據:由於地理位置是分析自然地理特徵的關鍵,而自然地理特徵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是本節課學生要着重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難點

掌握分析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的基本方法。

依據: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之間,以及自然環境各要素之間關係錯綜複雜,不僅是學生學習上的難點,也是教師在進行授課時的一個難點。

三、説學情:

前幾章的學習讓學生掌握了中國地理概論的`相關知識,而對區域地理特徵,學生尚有較強的好奇心與積極性。另外,通過一個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掌握了利用圖形圖表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這就需要老師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引導學生用自己已掌握的分析方法來思考問題。

四、説教法:

為了突出教學重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我在教學過程中擬計劃採用“讀(看)——議——講”結合法、讀圖討論法等。

五、説學法:

本課中,我大體從以下兩方面來滲透學法:首先,針對國中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愛表現自己這一生理特點,我以活動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其次,鼓勵學生從圖書館和互聯網查閲相關知識,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六、説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先利用多媒體以阿里山圖片為背景,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

(提問)阿里山在什麼地方?(答)台灣

(講述)阿里山只是台灣省眾多美麗風景中一個,台灣省還有更多美麗的風景,豐富的資源,被稱為我國的寶島,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台灣,一起學習台灣省的地理環境與經濟發展。

依據:《阿里山的姑娘》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歌曲,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也能利用美麗的阿里山引入台灣,便於開展教學。

整個教學類容安排以四個方面來進行

一、明確台灣省的地理位置與範圍:

1、投影“台灣省的位置與範圍”圖,通過對地圖的觀察,完成在圖中找出:台灣島、澎湖列島、東海、台灣海峽、太平洋、南海。

2、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台灣省的地理位置與範圍

緯度位置:________穿過中南部,地跨_____帶和___帶

海陸位置位於我國_________,北臨____,東臨_______,南臨_____,西隔________與________相望。

範圍主體是台灣島,此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個島嶼,陸地面積3.6萬平方千米。

3、投影“台灣——中國神聖領土”閲讀材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4、計算基隆-福州,高雄-廈門各相距多少公里?

二、自然地理環境

1、採用的學習模式是投影地形、氣候、河流、資源等地圖,由學生先自主學習,再小組討論,總結自然地理環境分佈特點。

2、教師對難點問題設問,引起學生思考重視,如地形對氣候分佈的影響。

3、穿插“阿里山”與“玉山”等材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操。

地形:以____為主,平原主要分佈在__部,地勢__低__高地殼運動較活躍,多_____。

氣候:類型:____帶和___帶____氣候。氣象災害:________________

河流:河流水流,____豐富。最大河流是_______最大湖泊是_____

自然資源:深林資源、農作物、礦產、水產和海鹽。

三、發展中的經濟

這一部分主要有學生自主完成,所以由學生閲讀P81-82,再小組討論總結台灣省的經濟有哪些特點?(農業、工業、交通、旅遊業)

(合作探究)讀“台灣島交通及主要工業中心分佈圖”,思考:1、説出台灣島主要工業中心和鐵路線的分佈特點。2、台灣經濟以“進口-加工-出口”為基本特色,試從地理位置加以分析。通過合作探究深入分析地形、地理位置對台灣經濟發展的影響,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人口與城市

這一部分內容簡單,直接由學生自主學習完成任務。

五、小結

由於時間問題,主要由教師引導學生口述知識結構,對重點問題進行復述。

國中地理説課稿11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舨)《地理》七年級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本節教材主要講述兩方面的內容:世界海陸分佈的特點;七大洲和四大洋。內容聯繫緊密,脈絡清晰,與以往的教學大綱相比,新課程標準大大降低了難度,並且具有一定的彈性,課本中出現的地理概念和地名比較多,大多數是學生在國小已經學過的,或在日常生括中已經瞭解的,加上在此之前學習了地球和地圖的知識,從讀圖的意義上,培養學生從圖中能直接讀取地理信息,概括描述,分析比較,進而獨立説明,這是本節重要的教學任務。這樣既鞏固了地球和地圖的知識,又對學生今後學習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本節教材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①知識目標:

通過閲讀海陸分佈圖和海陸面積的比較示意圖,使學生了解全球海陸分佈,瞭解海陸面積比例。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並能在世界地圖上説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位置,輪廓和分佈特徵。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繪圖的能力,達到靈活運用掌握的目的。

②能力目標:

本節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從學生討論是"地球還是水球"到了解海陸的分佈,到探索和發現大陸,半島,島嶼和海洋,海峽的區別,從科學的角度重新認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過程。主要採用組織學生活動的方法,使學生會用地球儀,世界地圖培養學生提取信息,分析資料,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以及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培養學生加強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

③情感目標:

通過對本節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同時滲透開放性的話題,組織討論,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求異思維。通過組織競賽活動,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團結協作精神,並加強了語言表達的能力,通過師生互動,創建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係。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現在學習的是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3,重點和難點

重點:(1)認識海陸面積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位置,分佈及大洲輪廓——要求落實在地球儀和地圖上

難點: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佈位置和關係。

二,説教法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幫助者,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學過程的'導演,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是教學的中心,所以必須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價在後"的原則。

根據七年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繫實際安排教學內容。我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討論教學法,利用多媒體電腦直觀演示法和氣氛高漲的知識競賽法,先學後教,啟發式教學(教師給學生提供資料,包括圖片,文字等,讓他們通過閲讀材料,觀察圖片,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分析理解地理環境各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關係,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這樣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三,説學法

在當今的新課程改革中,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所以本節課採用以"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與合作"為主的學習方式。因此要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對於本課的基礎知識,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培養學生閲讀地理課文和地理插圖的習慣和能力,正確掌握閲讀插圖的步驟和方法。對於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要採用學生自己動手做演示,教師指導,課件播放,練習體會等綜合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樂於探究,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在帶着目標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有針對性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從"學會"發展到"會學",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四,説教學過程

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遵循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指導思想,我把本課教學過程設計了六個環節: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

(一)

創設情景

導入本課

4分鐘

創設"地球還是水球"的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師: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早已廣被接受,但宇航員加加林在太空看到的地球卻是一個蔚藍色的美麗的星球。他説:"我們給地球起錨了名字,它應叫做水球。""那麼到底應該叫地球還是水球"

教師提問:同學們你認為是地球還是水球

1,觀察地球儀和動畫演示

2,學習小組討論:是地球還是水球

3,學生髮言交流不同的觀點

地球動畫和圖片直觀生動的形象,引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課堂上;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和交流,讓學生髮表見解,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

(二)

動手觀察

探究新知

7分鐘

1,師:引導學生旋轉地球儀,開展"擁抱地球"活動,觀察任何半球是陸地大,還是海洋大最後統計學生的擁抱結果,從而得出結論。(海洋比陸地大)

2,師:這個結果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講是很容易的,而古代人認識海陸分佈有沒有那麼容易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來認識幾位著名的探險家和他們為人類認識世界所作的貢獻吧。

3,師:看看陸地主要集中在哪個半球海洋大多分佈在哪個半球圖中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分別是海洋還是陸地

1,隨機地用雙手擁抱地球,看看他們的右手大拇指所指的地方是海洋還是陸地。

2,觀看展示

3,觀察不同的地圖

d,學生踴躍回答問題

1,展示著名探險家和他們為人類認識世界所作的貢獻

2,世界海陸分佈圖

3,世界海陸面積比較圖

4,水,陸半球圖

5,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海陸分佈圖

活動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和提高學生讀圖的能力,使學生在使用地球儀,世界地圖中,培養學生分析資抖,提取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快速獲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能力。讓學生體會人類的認識世界是需要不斷的探究和拼搏的。

(三)

觀察思考

深入自學

5分鐘

1,師:無論是哪個半球,海洋麪積總是比陸地大,接下來請學生在圖中找出海洋有幾種表示方式(海,洋,海峽)

2,師:看完海洋,找們一起來看我們熟悉的陸地吧。(引導學生區別大陸半島,島嶼和大洲)

學生看圖鞏固:

陸地和海洋的各種表現形式,並回答問題。

l,"大陸,半島,島嶼與海洋"素描圖

2,世界地形圖

讓學生提取信息,分析資料,學會運用地圖判別大洲,大陸,半島,島嶼及大洋,海和海峽

(四)

師生互動

突出重點

20分鐘

1,師:在地球的廣大的海洋和陸地我們可以用六個字含蓋全部。

(七大洲四大洋)

2,教師指導並和學生一起找七大洲四大洋"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太大印北"

3,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各大洲的輪廓及分佈特徵

1,請一位同學帶領全班學生認識七大洲,四大洋。

2,讓全體同學根據世界地圖,説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線。

3,用簡單的幾何圖形繪製各大洲的輪廓和四大洋相對位置(大多數學生可以完成,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向組長和老師求助)

1,大洲,大洋的分佈圖

2,各大洲大小比較示意圖

3,亞洲與歐洲,非洲分界圖

4,各大洋大小比較示意圖

5,"一筆畫世界"

組織學生深入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師生互動,創建一種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師生關係,一起突破難點,突出重點。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從"學會"發展到"會學",掌握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理念

(五)

競賽話動

鞏固練習

6分鐘

1,設置搶答題:

(1)七大洲面積由大到小排序如何

(2)亞洲和歐洲的界線是什麼

(3)七大洲的輪廓大致有什麼特點

(4)赤道橫穿哪幾個洲

(5)哪些大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那南半球呢……

2,對各組的表現作點評

以小組為單位參加競賽活動,以搶答形式為主(各組每一成員都可搶答,答對的為本組得分)。

1,所提的問題和答案

2,世界地形圖競賽版

中學生好勝心強,用競賽的方式,引發競爭意識,這樣能使學生增強自信心,激發學習熱情,同時通過課堂練習,啟發學生從書本知識回到社會實踐,學以致用,落實教學目標。

(六)

小結本課

佈置作業

3分鐘

1,師:"本節課你學習了哪些"引導學生總結,並以板書形式將重,難點內容用彩筆表示出來,鞏固本節知識。

2,佈置作業:

地理填充圖冊p12—13

1,總結並記錄重點難點

2,記錄作業內容並做作業

板書和作業內容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通過書面作業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

五,評價分析:

本節課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為指導思想,在對教材處理中,創設教學情景,化抽象為具體,並提出富有啟發性和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歸納,以以化解教學重點,難點,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同時通過討論,課堂練習競賽活動等一系列教學活動,使學生動口動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增強學生的交流合怍和分析探究能力,品嚐自主學習的樂趣。本節讀圖較多,難度並不大,我特別注意在提問時問題的目的性明確,儘量避免重複,羅嗦,把能由學生完成的儘量讓他們來做。注意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的機會,多使用鼓勵性語言,增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不足之處在於有些學生參與探究的主動性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部分學生缺少自己的創見。

附板書設計:

第一節大洲和大洋

一,七分海洋,三分陸地

二,世界海陸分佈不均

三,七大洲和四大洋

l,四大洋

(1)洋,海和海峽

(2)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七大洲:

(1)大陸,半島,島嶼

(2)七大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3)各大洲的分界線:

①亞,歐: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

大高加索山(黑海)l和土耳其海峽

②亞,非:分界線——蘇伊士運河

③南,北美分界線——巴拿馬運河

④亞,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

國中地理説課稿12

[練習鞏固]

課本:

P66-67活動題

調查身邊的日本事物

思考:假如你是日本首相,依據日本自然條件你會如何發展日本的經濟?

回憶,總結

學生看圖思考

讀圖,説出日本的位置和領土組成。

試着分析

計算日本的人口密度

學生回答:“不對”

認真觀察

讀圖完成相應練習

討論

觀看視頻

學生討論

學生思考、討論

學生回憶,回答

課後分組討論學習

讓學生了解學習自然地理的一般思路,也是歸納方法,實現技能的遷移、鞏固

創設教學情境,利用學生興趣的問題引入,提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在好奇心驅使下,以高度智力投入學習活動,而且是學習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培養運用地理語言準確表述的能力

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直觀感受

利用學生興趣的問題引入,創設情境,同時充分估計了學生的回答,自然的實現教學內容的過渡

利用地圖的優勢,化抽象難以理解的或無法瞭解的內容以直觀簡潔的方式呈現

培養學生的讀圖觀察、應用資料的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直接掌握知識,也作為參與教學的一種形式培養將地理事物聯繫起來思考問題,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聯繫生活實際,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課改精神

不用成熟的結論來代替學生的思考,問題解決得完美與否並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教學就是成功的。

通過對照得出區域地理特徵

鍛鍊學生的思維,也學會比較法在地理中的.使用及重要性

通過回顧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以結構圖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同時更好的理解地理事物之間存在內在聯繫的觀點

“調查身邊的日本事物”給了學生突破課堂學習的空間,使其能自主或合作式地瞭解我們身邊的世界,讓地理的學習在課外得到延伸,同時也體現地理就在生活之中的課改思想,鍛鍊學生的應用知識能力。“假如你是日本首相……。”角色扮演,提高學生興趣,同時也作為下一節課教學的知識準備。

國中地理説課稿13

各位評委老師:

下午好!

現在開始我的説課,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地勢起伏大,長河眾多是《亞洲的自然環境》這一節中第一部分的知識,主要為學生介紹了我們所生活的大洲——亞洲的地形和河流以及地形對河流的影響。本節內容是在認識了亞洲的位置和範圍基礎之上,對亞洲自然環境更深入地學習,而更為核心的目標是能夠建立其分析一個地區地形和水系特點的一般方法,不論從知識層面還是生活層面,本課內容的學習都有重要的意義。

二、説學情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羣體具有以下特點:

本課內容圍繞我們所生活的亞洲進行學習,學生有一定的知識儲備,但在系統分析亞洲自然地理環境的能力上有所欠缺,因此這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我需要注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了解如何分析一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要素。

本階段的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抓住學生這些特點,教學中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定能激發學生興趣,有效地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三、説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能夠説出經度和緯度的分佈規律,並且能快速找出特殊的經線和緯線。能用經緯網確定任意點的位置。

2、通過觀察地球儀,認識到經度與緯度的特點,提高用經緯網進行定位的能力。

3、開展實驗活動,獲得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四、説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經度與緯度的識別、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

難點:用經緯網確定任意點的位置以及書寫規範。

五、説教學方法

【過渡句】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地圖法、談話法、對比法。

六、説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通過諺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導入,首先讓學生解釋這句諺語的含義,之後點出其中包含了兩個非常重要的地理要素:一個是地形、一個是河流。由此引出本節課對亞洲的地形和河流的探討。

【設計意圖】採用大家熟悉的名言俗語,能夠拉近地理課堂與生活之間的聯繫,激發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的興趣。導入結束後從地理學角度提出本課重要的兩項要素,把導入和本課內容緊密掛鈎。

環節二:新課教學

1、亞洲地形特點

在學習亞洲的地形特點的時候,我採用地圖法進行教學,在多媒體上展示“亞洲地形圖”,引導學生在規定的要求下進行讀圖分析。

【活動一:知地形】

①展示“亞洲的地形”圖,複習“分層設色地形圖”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讀圖時有意識地關注各地形區的海拔高度。接着,我會設置活動,要求學生在三分鐘內對照圖例查找以下地形區(高原: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山地:東西伯利亞山地,喜馬拉雅山脈及其最高峯珠穆朗瑪峯),讀取海拔信息,並嘗試記憶它們在亞洲所處的位置。

②請大家根據相應提示,我讀出一個地形區,學生舉手搶答,第一舉手的同學,將代表該地形區的“名稱條”和“高度條”標在黑板上地形圖中。完成活動後用珠穆朗瑪的和死海的高差來講解地勢的概念。

【設計意圖】通過搶答遊戲,讓學生在問題的牽引下進行學習和討論,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活動二:説見聞】

在熟悉了亞洲主要地形區的基礎上,我會出示沿着80°E和30°N作的亞洲地形剖面圖,安排學生前後四位為一小組,按照如下分工完成活動:組號為單號的按照情境1進行,雙號的按照情境2進行。

情境1:你們小組自北向南沿80°E經線在亞洲陸地上旅行;

情境2:你們小組從西到東沿30°N緯線在亞洲陸地上旅行。

並要求學生思考:一路上你們會依次經過哪些地形區?它們海拔多少?請討論後用流暢的語言與同學們分享大家在這條線上對地勢變化的感受。

學生活動後可以總結出:亞洲地形特點為地勢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

【設計意圖】通過自主分析、小組合作,能夠鍛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時地圖法的運用不僅能夠鍛鍊學生讀圖析圖的能力,同時還能夠有利的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

地形特點已經總結出來,我會利用導入時候的諺語“水往低處流”來引發學生思考亞洲的河流特點,以及地形對河流的影響。通過這樣的過渡將學生的思維牽引到本節課的第二個知識點。

2、亞洲河流特點

【活動三:識河流】

再次出示“亞洲的地形”圖,請學生在圖中描畫出以下四組河流,觀察並總結其流向特點。

a、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北冰洋)自南向北流

b、黑龍江,黃河,長江,湄公河;(太平洋)自西向東

c、恆河,印度河;(印度河)自北向南

d、錫爾河,阿姆河;自東向西

當學生找到並準確説出一條河流的流向特點時,我會在請同學們用彩筆在地圖中標註出來,當所有河流都找到後,提出問題:亞洲河流的流向有什麼特點?

之後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亞洲的河流特點為呈放射狀,從中部流向四周。

3、地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

知道了地形得特徵和河流的特徵,我會引導學生思考地形對河流的流向有怎樣的影響?我會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之後總結地形與河流的關係為:

地形特點:中部高,四周低

河流特點:呈放射狀,從中部流向四周

【設計意圖】讓學生學會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並關注身邊的地理問題,加強對其的認知與探索。同時還能夠做到前後一致,解決導入環節所設置的疑問。

環節三:鞏固拓展

拓展:分析某一大洲的自然環境,我們的思路應該是怎麼樣的?

分析某大洲自然環境特徵的方法:

1、讀圖、文等資料瞭解自然環境中地形、河流等的概況;

2、能總結該大洲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特點;

3、綜合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

【設計意圖】通過前面的學習,讓學生歸納出探究某一地區自然環境的方法思路,能夠提升學生透過現象認識本質的能力和學會知識的遷移。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這節課我們分析了亞洲的地形特點、河流特點,老師希望大家在之後的學習過程中,既能認識到水往低處流在亞洲的體現和原因,也能真正做到人往高處走,不斷的攀登,永不停息。

作業:北美洲的地形和河流分別有什麼特點?兩者的相互關係又是怎樣呢?

【設計意圖】小結與導入“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相呼應,前後呼應使課堂為一個有機整體,課堂更具有生命力,也達到了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得以昇華的目的。作業是利用前面總結的方法,學習另外一個地區,提高知識的遷移的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

板書設計略過

國中地理説課稿14

一、説教材

1、承上啟下的地位和作用

地球運動是高中階段地理學習的基礎,是地理教學中的難點之一,也是大學聯考的重點內容。對後面知識的學習,比如有關氣候知識、地理環境分異等有着重要意義。

2、三維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理解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以及四季五帶的形成,運用地球運動的有關知識解釋生活現象和分析實際問題。

②過程與方法:學會根據光照圖分析説明地球上不同地帶晝夜長短、正午太陽高度的大小及季節變化,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事物之間是聯繫發展變化的。進行唯物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勇於探索的精神。

3.教學重點與難點:

理解和掌握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律;四季、五帶的形成和劃分。

二、説學生

高一學生尚未學習立體幾何,空間思維能力較差,對於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有一定感性認識,但理性的認識很少。但本節知識在現實中作用很大,對學生來説具有新鮮感,

學習熱情高,教學中要多加利用和保護。

三、説教法

教師導學法、對比分析法、自主探究法、讀圖導析法、多媒體演示法。

四、説學法

1、自主探究

通過製作地球光照模型、晨昏儀模型,加強對抽象知識的形象化理解。

2、學會讀圖、繪圖、用圖

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的圖形都內含於地球運動的圖示之中,多且複雜。所以應加強這方面的指導。

3、理論聯繫實際

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是生活中可以體驗到的,加強理論與實際的聯繫,用所學理論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有利於更好的掌握理論。

4、及時歸納總結

適時對地理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提高理解能力、思維能力並增強記憶。

五、説教學過程

聯繫生活,導入新課---(作息時間的調整、俄羅斯與美國的夏時制、夏季為何有午休等)

1、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

造成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變化的直接原因是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掌握太陽直射點的迴歸運動規律,是理解本節內容的關鍵。

2、晝夜長短的分佈和變化:

(1)比較任意一點位於晝半球和夜半球的時間長短,使學生掌握判斷一地晝夜長短的方法,即只要判斷所求地晝弧與夜弧的長短即可。

(2)展示“二分二至日太陽照射地球的光照圖”,讓學生讀圖分析二分二至日全球晝夜長短隨緯度的變化情況。

(為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我將通過提問來督促。分析完晝夜長短的緯度變化規律後,播放全球晝夜長短隨太陽直射點移動而變化的動畫,讓學生觀察動畫分析晝夜長短的季節變化規律,最後歸納總結出晝夜長短的變化規律,並補充晝長、夜長的計算方法及日出、日落時間的計算方法)

(3)晝夜長短的分佈、變化規律-----由於這部分知識空間性強,為利於學生掌握,要求學生在課下製作晨昏儀模型(二分日的比較簡單,只要做一個夏至日的就夠了,翻過來就是冬至日的).

空間分佈規律

①太陽直射北(或南)半球,則北(或南)半球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或南),晝越長,夜越短;

②太陽直射赤道,則全球晝夜等長。

時間變化規律

①太陽直射點往北(或南)移動,則北(或南)半球晝漸長,夜漸短。

②赤道上始終晝夜等長。

極晝與極夜:

①太陽直射北(或南)半球,則北(或南)極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另一極點出現極夜。

②從春分到夏至與從秋分到冬至,極晝極夜區的範圍逐漸擴大;

從夏至到秋分與從冬至到春分,極晝極夜區的範圍逐漸縮小。

講完這部分內容後佈置一個探究活動,即南極圈內地區與北極圈內地區相比,其同緯度地區的極晝、極夜天數是否一樣長,為什麼?

3、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與變化

(首先通過提問“一天中有幾個太陽高度?何時太陽高度?”來幫助學生理解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的概念。)

結合“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陽高度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正午太陽高度隨緯度的分佈規律及隨季節的變化規律,通過公式“正午太陽高度差=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差”計算一些特殊點、特殊時刻的正午太陽高度,然後歸納總結出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律。

空間分佈規律

任意時刻,正午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南北兩側遞減。(對程度較好的班級可以指出:在任意時刻,太陽高度由直射點向四周遞減,且每111公里遞減1度。)

時間變化規律

當太陽直射點朝向地球上某條緯線移動時,則該緯線上的正午太陽高度漸大;反之漸小。

推論:夏至日那天,XXXXXX(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值;XXXXXXXXX(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那天,XXXXXXXXXX(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值;XXXXXXXXX(範圍)正午太陽高度達到一年中最小值。

4、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由於此部分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可以自學完成目標,為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體系性我設計了下面幾個問題:

(1)四季的劃分依據是什麼?若黃赤交角不存在還有四季嗎?

(2)五帶的劃分界限和劃分依據是什麼?若黃赤交角增大或減小3度,五帶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5、課堂練習

①自主探究今天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同時掌握直射點移動的量的規律。)

②讀某日太陽照射示意圖,填空:

(1)指出A、B、C、D、F、H、L、N、S各點的晝夜長短關係並按晝長由長到短的順序排列;

(2)説出極晝極夜的緯度分佈範圍;【參考答案:極晝---(90-a)?N及其以北地區;極夜---(90-a)?S及其以南地區】

(3)説出C、J兩點的太陽高度;(設計意圖:強化太陽高度與正午太陽高度的區別)

(4)已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a?N,計算N、G、H、I、J、K、L、F各點的正午太陽高度。(設計意圖:力圖給學生一個一般規律,,產生整體印象而不是把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的正午太陽高度割裂開來)

【參考答案:N-- a?、G--2 a?、H--23?26? a?、I--66?34? a?、J---90?、K--(90-a)?、L--66?34?- a?、F--0?】

國中地理説課稿1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

今天我説的課題是《水旱災害和印度農業》,這一課題選自人教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七年級下冊的第七章第三節《印度》,適用於七年級學生學習使用。

首先,對教材進行分析:

本節教材屬於世界地理分區部分。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多、自然條件最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本課題教材內容是在學生了解了印度的地形與人口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已有的氣候知識,來分析水旱災害頻繁與西南季風的關係;接着講述了印度農業生產的巨大變化,教材還安排了南亞季風圖與印度年降水量、農作物及礦產分佈圖以及三處學生課堂活動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本節用意在於使學生避免死記硬背,能夠利用地理材料探究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理解工農業生產佈局的原理等,從而提高學習能力。教材的這種安排,也從農業發展與人口壓力、農作物的分佈與自然條件的關係、工業生產佈局與原料產地的關係等方面體現了環境-資源-人口這一主線,正確地闡明人地關係。

據此,根據新課標要求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目標:

認識地形、氣候與農業生產的關係,理解有關人地關係、生產佈局的基本知識。

能力目標:

達到能夠利用孟買氣温、降水統計圖説出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徵,理解南亞季風與水旱災害的關係。

情感目標:

通過對治理印度水旱的討論,激發學生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情感,培養人地關係協調發展觀。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課程標準及教學目標要求,確定印度水旱災害與西南季風的關係為教學重點。印度的農作物分佈與地形和降水量的關係既為教學重點亦為教學難點,因為學生綜合分析事物的能力較差,分析事物缺乏全面性,故確定印度的農作物分佈與地形和降水量的關係為教學難點。

綜上所述,我把本課教學用一課時,關於印度的水旱災害首先通過媒體報道,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災害的無情,接着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小組討論分析南亞季風對降水的影響。關於印度農業部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通過演示,形象直觀的對比印度的年降水量與農業帶的分佈等,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教學方法上,我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使教學演示與講解更為直觀,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主要通過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充分利用課本所提供的練習和資料,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讓學生自讀課文、分組討論,探究印度水旱災害頻繁的原因,理解工農業生產佈局的原理等,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教學方法

1.分組討論法:教師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考,變學會為會學;

2.分析講解法:對地理原理和難點,教師運用多媒體及圖、表輔助,分析講解,予以突破;

3.比較教學法:通過與已知的地理知識的縱向、橫向比較,開拓學生的思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

教學過程

首先是前提測評:複習印度人口特點及印度的地形特點?

接着請學生自讀課文“水旱災害頻繁”,説説印度氣候有何特點?板書。這一部分內容不多,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轉變。

下面師生共同總結:印度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為主。由於受季風的影響,年降水量極不穩定,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水旱災害頻繁。

多媒體展示印度的水旱災害,利用圖片與新聞,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自然災害的無情,激發同情心。

水旱給印度人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為了抵禦水旱災害,印度人民是怎樣抵禦自然災害的?

師生總結:

印度人民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例如,北部恆河、印度河流域規模龐大的灌溉系統,南部的防旱貯水池等。

但是面對嚴重的水旱災害,印度現有的水利工程依然顯得有些不足。是什麼因素導致印度水旱災害頻繁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讀課本37頁孟買年內各月氣温和降水量圖,分析一下受熱帶季風影響,印度的雨集中在幾月份?旱季又集中在幾月份?

那旱季與雨季的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和最少的月份相比要差多少?

請同學們前後桌一組,結合你的生活實際討論一下,雨季來臨時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到了旱季農田裏又會是一幅什麼樣的景象呢?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如此頻繁的水旱災害呢?

請同學們讀南亞季風圖,比較分析1月、7月盛行風向有什麼不同?西南季風對印度的降水有何影響?完成P38頁的表,以説明印度的水旱災害與西南季風變化的關係。

多媒體輔助教學,師生共同總結:我國也是季風氣候,我國也同樣是一個水旱災害頻發的國家,請結合我國的國情,討論該如何治理印度的水旱災害?大修水利工程,引導從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借鑑經驗。

師生小結

印度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降水季節變化大。季風活動不穩定,造成水、旱災害頻繁,影響了農業的發展。

轉承:印度的'農業

1.由於水旱災害頻繁,生產技術落後,人口眾多,使得印度在20世紀上半葉糧食生產不能自給自足,每年進口大量的糧食。20世紀60年代後,印度的糧食生產由不能自足到自給有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什麼原因使糧食生產有這麼大變化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自給有餘的糧食生產(板書)

在學生自讀課文之後,我通過啟發式提問,安排瞭如下一系列小組討論活動。

1.讀資料“綠色革命”,説説它有什麼意義?它對我們的家鄉農業生產有什麼啟發?

2.通過對比印度水稻和小麥分佈圖與地形圖和年降水量分佈圖,説説水稻和小麥分佈與地形、降水量有什麼關係?(通過展示師生共同總結。)

3.接着通過討論棉花、黃麻、茶葉的分佈與地形、降水量的關係。在此,我把全班分成五組,請每一組同學討論一種農作物的分佈與地形、降水的關係。學生小組討論,師生共同總結,通過多媒體展示結果。

4.看資料剪輯“飲食習慣”,想一想:為什麼印度南、北方人民的日常飲食有這麼大的差異?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麪食。北方以小麥、玉米、豆類等為主,東部和南方沿海地區以大米居多,中部德干高原則以小米和雜糧為主。印度人的副食分肉食和素食兩類,但是印度人不吃牛肉。

印度菜的一大特點就是糊狀菜居多,而且還加以各種色素,因此常有黃的湯,綠的糊,紅的泥。如果沒有一段時間的適應,是很難習慣的。此外,無論在家庭還是餐館,印度人認為生水是最好的飲料(建議最好煮沸),餐桌上總會有一杯涼水。

課堂總結

印度和我國都是人口眾多、歷史悠久、自然災害頻繁的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人口壓力大,經濟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比較落後。但是發展中國家也不是樣樣都落後的,大力發展科技、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開拓高科技產品的國際市場,是發展中國家逐步趕上世界經濟水平的最佳途徑。請大家預習“發展中的工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