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4.55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説課稿,寫説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説課稿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1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是第八章第四節,在此之前學生學習了固體的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因此本節知識是對液體壓強和氣體壓強的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內容與生活和科學技術聯繫十分密切,能使學生對自然充滿好奇的同時揭開心中的許多謎團,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技術的偉大,感受到學習物理知識的重要價值。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瞭解生活中跟流體壓強相關的現象,並會運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來簡單解釋這些現象。

(2)過程與方法:本節注重學生實際研究,通過實際動手做,實際體驗探究過程,讓學生經歷科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的科學探究過程,學會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出物理規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學習方法和科學的思維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領略氣體壓強差異所產生的現象的奧妙,獲得對科學的熱愛和親近感,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實驗中培養學生嚴謹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關注科技的兩面性,培養學生辨證看問題的思維能力,同時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

3、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課學習的內容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本章的重點是要經過學習探究知道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教學的難點是通過實驗,讓學生獲得充足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總結出物理規律。

二、説學情

1、在本節課之前,學生通過前面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學習,對科學探究的幾個步驟有了初步的瞭解和實踐,同學們在學習和探究物理方法上已經有了一定基礎,這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學習基礎。

2、任教的班級為城市中學,學生思維發散,喜歡動手動腦,知識面較廣,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畢竟國中生的生理和心理髮育還不成熟,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所以課堂中設計了幾個學生動手實驗來滿足學生“手腦”的需求,通過探究活動,降低學生學習難度,調動他們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護並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在這基礎上,通過實驗引導學生對物理規律進行總結和概括。

所以在本課中,主要通過探究式教學,使學生通過親身探究來學習這部分知識。

三、説教法

本課的指導思想是:“設疑導學,師生共議,探究創新。”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及本人對學生情況的認識,本節課採用問題探究式教學方法、講授式的教學方法、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學方法及訓練與實踐式等多種多種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説,遵循“四點”式教學方法——以實驗為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生主動討論,提出焦點;學生歸納,得出重點;教師提示,消除難點。在科學探究的具體過程中,遵循如下步驟:提出問題———→猜想假設———→學生探究實驗———→學生觀察、交流並嘗試從中得出初步結論———→老師點評、統一學生的觀點,得出結論———→及時反饋,關注社會、關注科技,體現人文關懷。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點撥引導、類比、設問,使學生不斷處於思維活躍狀態,積極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努力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和問題的“解決者”,讓學生在不斷的提出問題又解決問題中得到學習物理之快樂,享受成功之喜悦,同時,通過不斷地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的成功感得到滿足,增長其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會關注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四、説學法

1、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歸納的方法進行學習。教學生用簡單的器材做實驗,用事實説明問題,在實驗現象中分析問題實質,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在老師引導下,全班討論中完成對問題探究,要求學生掌握在交流合作中獲取知識的一種方法。

五、説教學程序

1、新課引入

通過一個“連通器”液麪高不一樣的實驗引起學生的好奇,在通過一個“乒乓球跨欄”的學生遊戲,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在學生心中充滿疑問的同時渴望得到答案的心理下提出疑問——液體壓強與流速有怎麼樣的關係?這種教學引入方式使學生產生思維衝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讓學生對接下的新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很符合國中生的心理接受能力,緊接着引導學生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猜想,自然延伸到新課的教學。

2、新課授課

(1)探究流動的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學生利用實驗台上已有的實驗器材,制定可行的實驗方案,必要時,可以參考老師PPT上的實驗圖,每小組完成一到兩個實驗,並記錄實驗結論。之後,再與其他小組一同進行彙報,在老師的引導下,逐步總結出本節課的重點。這樣的教學方式,小組內部體現的分工合作,全班各小組的彙報,又體現的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交流討論,這種交流討論不是居於一種簡單的形式,因為在有限的時間裏不可能每個小組有機會完成每個實驗,因此小組與小組之間又體現的全班性的分工與合作,彙報中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學生實驗時,老師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現象的產生,特別是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控制不同的吹氣的速度,來體現流速的快慢,做好現象的記錄,並前後進行觀察對比。

實驗結論總結出來之後,呼應開頭的兩個實驗,解決新課導入的問題:為什麼水流急的地方液注低,水流慢的地方液注高;為什麼老師在乒乓球上方吹氣,乒乓球輕鬆地跨過一個個紙杯。使學生的疑慮和探究慾望得到一定的滿足。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和危害。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運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來分析升力的產生原理;之後讓學生思考賽車機翼板結構意義;非洲草原犬鼠設計的洞穴通風原理……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是否給生活生產帶來一些危害,這樣的教學,既可以達到檢測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又能引導學生去留心身邊的事物或現象,體現“生活物理化,物理生活化”,貫徹“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並潛意識地對進行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培養學生看事物一分為二的辨證科學思維。在這一段的教學,由於所任教都是城市的學生,知識面比較廣,對賽車、非洲草原犬鼠生活習性一點即通,所以老師點到為止,學生自己分析即可。

(3)本節小結,通過對知識進行重現,讓學生明確本節所學的主要知識,再一次強調本節課重點。實驗探究課尤其要重視課堂總結,部分學生會覺得在實驗課上是“玩”中度過的,因此最後進行知識的梳理,進步一讓學生明白本節棵要求掌握的知識點。

3、鞏固練習。

最後給學生思考幾道與課堂相關的練習,練習是對教學效果最直接的反映,通過練習可以很快很直接地瞭解學生課堂掌握情況,同時起到鞏固強化課堂知識的作用。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2

大家好,我是XX號考生,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流程等幾個方面來展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過渡句:備好教材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礎,那麼首先先來説説教材分析)

本節課選自國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的第4節,其主要內容是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是本章的最後一節,學生學習本節課之前已經學習了液體壓強、大氣壓強等,這些都是流體靜止時壓強,本節是對於流體流動時的壓強進行研究的。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能夠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來解決,學好了本節課可以讓學生進一步提高將理論應用於實際的能力。

二、説學情

(過渡句:新課改理念要求我們要“以生為本,一切為了學生”,那麼在上一堂課之前分析學情是必不可少的。)

在本節課,學生對於物理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並且本節內容較為簡單,學生能夠輕鬆掌握,但是,學生在此時根據生活經驗會產生一定思維定勢,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將會多采用實驗、視頻等直觀的方式,讓學生真正理解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三、説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標的理念,我確定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流體的概念;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象。

【過程與方法】

經歷在生活中現象應用新知,提高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生活與物理之間的緊密聯繫,獲得對科學的熱愛、親近感。

四、説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教學目標確定之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也就隨之確定了)

【重點】

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關係。

【難點】

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關係解釋生活中常見現象。

五、説教法學法

(過渡句:教育家曾説過“教是為了不教”,為了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我制定瞭如下的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多媒體演示法、談話法等。

六、説教學過程

(過渡句:接下來談談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本次説課的核心環節,為了簡明扼要地將我的教學過程敍述清楚,我將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環節一:導入

(過渡句:首先是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會為同學們誦讀詩句: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讓同學們解釋這兩句詩詞的大意,並讓學生嘗試解釋茅草被捲走的原因,學生根據之前的知識經驗並不能夠完全解釋,由此引入本節課題。

【設計意圖:這樣的導入讓我的物理課堂生動起來,讓一成不變的物理課堂融入了一些新鮮的文學元素,出乎學生的意料,激發學習興趣,俗話説興趣是學習的一把金鑰匙,由此也可以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

環節二:新課講授

(過渡句:接着是新課講授環節)

本環節的內容我將其分成三個部分:

首先是流體的概念,我會讓學生複習一下前幾節課學習的內容,如大氣壓強、液體壓強等,並且讓學生明確流體的概念,接着在多媒體上呈現本節與前幾節的知識框架,讓學生清楚本節與前幾節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繫。

【設計意圖】: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利用以前所學知識建立流體的概念,多媒體呈現的知識結構圖能夠在學生腦中形成知識網絡,有利於今後的複習。

接着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在液體方面,我會利用課前準備好的實驗器材,模擬海洋中小船相撞的過程,並提示學生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引導同學比較船的兩側水流速度,同學們此時會明顯看到兩船靠近,最後結合實驗現象,由我和學生共同總結出兩船相撞的原因是中間水流速度大壓強小,內外產生壓強差。

【設計意圖】:用直觀的實驗現象先讓學生初步感知,再結合實驗的過程讓學生抽離出物理規律,在提高學生邏輯思維的同時,也讓學生體會物理來源於生活。

在氣體方面,所以在此時我會出示傳感器,保證通過管子氣體總量相同時,比較細管和粗管流速大小,進而在計算機上分別讀出壓強值,進一步驗證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接着由學生解釋導入時提出問題,茅草被捲走的原因,教師總結。

【設計意圖】:在液體方面學生已經有了知識基礎,此時讓學生通過傳感器讀出壓強值,使剛才的理論推導更有信服力,進一步培養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最後是飛機的升力。

在課前我會給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分發做好的機翼模型,此時讓學生們向機翼吹氣,觀察機翼的運動狀態,學生試驗後,小組討論機翼向上運動的原因,教師總結飛機產生升力原理。

【設計意圖】:這樣的小實驗既複習了剛才所學知識,又讓學生意識到物理應用於社會的理念。

環節三:鞏固提高

(過渡句:接着是鞏固提高環節,為了讓學生熟練並靈活運用掌握本節知識。)

在此時我會讓學生觀察地鐵安全線與火車安全線,小組間合作交流,討論其中原理。

環節四:小結作業

(過渡句:最後就是小結作業環節了)

我會讓學生自己説一説本節課的收穫。

作業我會讓學生自己觀察生活中流體壓強與流速的其他應用。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3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課題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情況、教學方法、教學準備、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六個方面來談如何設計這一節課。

一、教材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第十四章《壓強與浮力》的第四節,是對《大氣壓強》《液體壓強》等力學知識的延伸和拓展,是流體力學的基礎,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學生可從中認識生活中常見現象和科學技術,學會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課程理念。

2、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知識與技能

(1)初步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能用其解釋某些生活現象。

(2)初步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學會運用歸納、類比、逆向思維等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2)嘗試用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初步領略由氣體壓強差異產生現象的奧妙,獲得對科學的熱愛和親近感;

(2)通過探究性活動,培養學生交流討論意識和協作精神。

3、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初步瞭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2)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觀察實驗現象並學會利用所學知識合理地解釋現象的能力。

二、學生情況

經過之前的物理學習,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識,掌握了一定學習物理的方法,觀察、實驗、思維、歸納、分析、推理等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這一知識點內容較為抽象,我們一般不易看見,且大多數學生思維還是以形象思維為基本思維方式,喜歡動手動腦,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維過程。所以本節課主要是從現象入手,在精心設計探究活動的過程之後,學生較容易得出結論並用此知識解釋相關現象。

三、教學方法

在本節課中我將採用 “討論·實驗·探究·創造·反思”五位一體的教學模式,以“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實驗探究——得出結論——實際應用”的思維程序進行教學。

為了讓學生自然輕鬆地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研究課題,先通過兩個小實驗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分析,把知識點涉及的內容、問題展示給學生。然後再以學生探究、討論、分析解決問題為主,讓學生分組合作設計實驗,通過探究活動,把觀察蒐集的證據有機地進行歸納,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得出分析此類問題的一般方法。這樣既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品嚐到學習的成就感,也培養了學生對知識整理歸納和提煉的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並且採用多媒體演示與實驗結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教學準備:

1、實驗器材準備:一隻吹風機、兩個乒乓球、兩張紙,一張紙條、水槽、注射器、硬幣、漏斗、機翼模型

2、多媒體準備:兩船相撞的flash;飛機飛行的影片,機翼模型分析flash,以及一定量的課堂練習準備。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事先讓同學猜想用吹風機向上吹乒乓球和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然後實驗,讓學生看到意想不到的現象。以此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

2、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係的探究

(1)教師引導:

首先對前面看到的現象提出問題:“用吹風機向上吹乒乓球,球為什麼始終懸在上方不會被吹開呢?用漏斗向下吹乒乓球,球為什麼不會掉下來呢?究竟是什麼力使得球不被吹開和不會掉下來?”使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引起思維。再詳細分析:沒吹氣時乒乓球是會怎樣?吹氣後改變了什麼條件?(學生會想到吹了氣,使得空氣的流動速度加快了。)乒乓球周圍是不是每個位置的空氣流速都加快了呢?由此學生會想到對着氣流的這邊空氣流速大。我們看到的現象是乒乓球會被壓向空氣流速大的這邊,這説明空氣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和流速小的地方的壓強有什麼不同?由此學生想到在空氣流速大的地方壓強較小。

(2)實驗探究解決問題: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準備好的實驗器材儘可能多的設置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在此環節讓學生獨立操作,通過親身體驗,討論、交流,自己得到規律。然後讓學生演示他們設計的實驗並加以解説。這樣既鍛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也訓練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生可設計出如下幾種方案:

方案一:用嘴巴對着兩張豎直放置的紙向下吹氣,看到的現象兩張紙片會向中間靠攏。

方案二:沿着下垂的紙面從上方吹氣,看到的現象紙條會向上飄起來。

方案三:把硬幣放在桌子邊緣,沿着與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氣,看到的現象硬幣會跳起來。

方案四:把乒乓球放在兩支圓株筆上,使兩個乒乓球之間保持一段距離,用注射器向球的中間吹氣,看到的現象是兩個球向中間靠攏。

方案五:用注射器在下垂的紙條旁邊向下噴出水流,發現紙條會靠近水流。

方案六:把乒乓球放在水中相隔一段距離,用注射器向兩球中間的水中噴水,看到的現象是兩球會向中間靠攏。

(3)得出結論:前面四個實驗都是氣體在流動,得到的是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第五個很多同學會認為是水流的速度快壓強小而造成紙條被壓向水流,要糾正這其實是水流帶動了紙條與水流之間的空氣流速加快,壓強減小而產生的。最後一個實驗是液體在流動產生的,得到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在此我讓學生説出氣體和液體的共同特點是都可流動,因此把氣體和液體統稱為流體。所以上面的結論可以概括為: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

3、知識應用:為了加深對此知識點的理解,在這裏我準備了大量和本節知識有關的生活、科技現象。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物理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應用廣泛。如:(1)為什麼兩艘同方向航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航海中對兩船行駛有什麼規則?(2)為什麼火車站台上都有一條安全線,火車行駛時嚴禁人們進入安全線以內的區域?(3)龍捲風為什麼會將屋頂掀起? 怎樣防止這種災害產生?通過這些可加強學生的安全防患意識。

4、梳理反思深化問題:幾十噸重的飛機為什麼能騰空而起?在這裏向學生展示了飛機起飛的實物圖片,學生興致會很高。教師指導學生做機翼模型實驗。(“機翼”是讓學生在課後做好的,不佔用課堂時間。)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展示自己的模型並吹氣表演。然後選幾個同學上台表演,再結合自制機翼模型的實驗,讓學生真正體驗到飛機機翼升力的存在。

再通過動畫演示,師生討論:迎面吹來的風被機翼分成兩部分,由於機翼橫截面形狀上下不對稱,在相同的時間裏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長,所以上方空氣流速比下方空氣流速大,機翼下方壓強比上方大。因此在機翼的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從而產生了作用在飛機的向上的升力。這樣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才會真正理解。

為了使學生的學習得到進一步的昇華,在最後的創造活動中,引導學生利用“機翼”逆向思維的創造方法,解決跑車“飄”起來的實際問題,繼而拓展到汽車尾部的氣流偏導器。在教學始終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這一新課程理念,讓學生會用這節課的知識解釋某些生活現象,更會合理的利用這知識改善和美化我們的生活。

5、課後練習:做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第二題,和對杯子向上吹氣觀察乒乓球運動的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下,更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

六、板書設計

14.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1.流體:具有流動性

氣體和液體統稱為流體。

2.流體壓強和流速的關係:流體在流速較大的位置,壓強較小。

3.飛機的升力:機翼上下方的壓強差使飛機獲得豎直向上的升力。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4

【教材分析】

學情分析——説學生:流體力學現象在生活中很常見,但學生對流體力學現象的理性思維和認識不足,因此學生對本節課的情景創設與實驗探究具有很濃厚的興趣,但由於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有所欠缺,老師要及時地進行興趣激發與技巧引導。

地位和作用:本節內容是流體力學的基礎,是液體壓強與大氣壓強的延伸與拓展。主要由“流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飛機的升力是如何產生的”兩大知識點組成。

教材抓住國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的特點,利用實驗探究、模型展示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究物理規律,從而讓學生能進一步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迴歸生活。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他們現有的知識儲備,結合我對教材的理解,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流體的壓強和流速的關係。

2、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瞭解生活中跟流體壓強和流速相關的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認識流體的壓強跟流速相關的現象。

2、通過探究實驗,體驗流體壓強差產生的升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本節的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物理學的魅力所在,從而讓學生更加熱愛物理,熱愛科學。

2、通過本節進一步培養學生交流討論,和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難點:運用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現象。

教具準備:演示器材:吹風機,水槽、水、乒乓球、兩隻紙船、水槽、礦泉水瓶等;分組器材:白紙條、一枚

1角的鋁質硬幣、刻度尺、學生自制機翼模型等。

【教法學法】

本節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一些現象引出物理知識,再用所學的物理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

【教學設計】

教學流程:採用“情境引入——實驗探究——應用反思——課外拓展”四位一體的教學過程。

教學模式:“學案導學,合作探究”——鑑於物理學科中“實驗探究”在教學中的突出地位,用“學案導學、合作探究”替代“學案導學、展示激學”模式,將學生分成六個合作學習小組。

目標達成:知識用於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究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讓學生學會善於觀察、善於歸納的科學實踐能力。

反饋調控措施: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通過自評與互評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活動。

【教學流程】

1. 情境設疑,導入新課:

情景創設1:讓一學生用漏斗把乒乓球吹起來!

情景創設2:向上吹氣,乒乓球吹不走!

情景創設3:再水盆的邊緣放一個乒乓球,用小棒划動中間的水,觀察現象。

設計理念:創設激趣、設疑情景,目的是為了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

引入流體的概念:氣體與液體都具有流動性,叫流體。

板書:8.4、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實驗探究,感悟新知:

一、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1、提出問題:流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樣的關係?

2、猜想與假設 :

猜想1: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大。

猜想2: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越小。

猜想3:液體和氣體流動越快,它的壓強不變。

設計理念:培養學生的科學猜想能力——沒有大膽的猜想,就沒有偉大的.發現。

3、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學生活動一:

實驗一:用雙手將一張紙條靠在嘴脣下,另一端自然下垂,沿紙的上方水平吹氣,觀察現象。

實驗二:請同學們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吹氣,觀察現象。

——邊做邊想:分析這兩個實驗的現象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並猜想其中的原因?

實驗三:演示:在兩根固定好的平行的玻璃管兩側放置兩個乒乓球,然後讓學生用大吸管向乒乓球中間吹氣,觀察現象。

設計理念:學生通過對以上三個實驗現象的分析與概括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分析論證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

得出結論:氣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多媒體板書。

二、探究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導語:氣體的壓強差異會產生這麼奇妙的效果,液體的壓強與流速之間是否也有相似性質呢

情景導入:1912年,“奧林匹克”號與“豪克”號的意外相撞事故。

學生活動二:

兩隻紙船漂在水面上,讓學生用礦泉水瓶向中間噴水,看小船是向兩側分開還是向中間靠攏?

根據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思考兩紙船靠攏的原因——進行類比性推理訓練能力的培養。

得出結論:液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多媒體板書。

學生活動三:

硬幣跳高比賽——以比賽形式進行探究活動,迅速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預設感想:當學生真的把硬幣吹起來的時候,學生個個興奮不已,學生在驚愕中體驗到了科學的力量有多麼的神奇!

知識反饋:嘗試解釋激趣與導課實驗,讓學生通過交流討論找到原因?

情景強化:用吹風機吹乒乓球的實驗——乒乓球放到吹風機口,無論朝向什麼方向,乒乓球好像被什麼吸住了,不會掉下來。

學生歸納結論:板書:流體在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流體在流速小的地方壓強大。

設計理念:將教材上的一個實驗探究改為多個實驗探究,目的是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歸納概括,使實驗現象更具有説服力,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

關心科技,走進生活

三、探究飛機的升力產生的原因:

導入:飛機起飛的動態畫面——幾十噸的飛機騰空而起並在空中自由飛翔,靠的是什麼力量呢?——利用直觀情景更容易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學生活動四:

拿出上節課佈置的小製作作業——按照右圖的尺寸折成的機翼模型,用嘴對着“機翼”前端細線的位置水平吹氣,觀察現象?教師強調機翼的形狀,學生思考升力產生的原因?

情景模擬與釋疑——利用動畫的好處是直觀形象,學生易於接受。

再通過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出:在相同時間機翼上方氣流通過的路程長,速度比下方氣流大.

得出結論:氣流在機翼上下表面由於流速不同產生了壓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

四、探究生活中的流體現象:

你能用今天所學解釋學案上的生活現象嗎——預設並準備了幾個與流體壓強知識有關的生活畫面和自然現象。

設計理念:一為鞏固所學,二是讓學生感受到流體壓強的知識就在身邊而且應用廣泛。

圖片情境:火車站站台上要設一條安全線且不允許人進入。

圖片情境:“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詩句。

圖片情境:下雨打傘遇到大風時,雨傘為什麼會被向上吸起來?

圖片情境:草原犬鼠如何將自己的巢穴打造成“空調系統”?

視頻情景:模擬龍捲風——為什麼排水管能將紙片吸起並拋向空中?

實驗情景:對着紙杯口沿水平方向吹氣,紙杯為什麼會跳出來?

——六個小組抽籤,每組解釋一個,比比哪個小組的解答思路清晰,語言簡練,説理透徹!

設計理念:學案導學、合作探究,學以致用,昇華能力——培養小組內的交流合作精神,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語言表達等能力。

預設感想:利用學案上設計的六個生活情景,讓學生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從物理迴歸生活,讓學生嘗試用剛獲得的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既鞏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學生的各種能力。

探索實踐,走出課堂

圖片情景:鼓勵學生根據流體力學原理製作一個飛機模型,一週以後舉行航模比賽,看誰的模型飛的高,飛的時間長——動手動腦,學以致用,激發興趣,發展智力。

暢談收穫:

以小組為單位,談談本節課的收穫,自主歸納本節課所學: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感悟和體會、還想知道那些知識等。

設計理念:知識與技能的提煉,過程與方法的拓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昇華。

【佈置作業】

乒乓球是我們濟寧十二中的體育優勢項目,是我校的驕傲與自豪……弧圈球是乒乓球運動中最為實用的一種技巧。請你上網查詢“弧圈球” 的原理。

作業設計理念:情感上:實事求是,激起自豪;知識上:學以致用,課外延伸;能力上:激發興趣,發展特長。

【時間安排】

學生主體地位與教師的主導作用必須相得益彰——既要放得開,也要收的攏。在時間安排上教師應適當矯正,靈活掌握。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5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級物理十四章第四節。《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介紹了具有流動性的氣體和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屬於流體動力學的知識,該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着較廣泛的應用。在學生學習了固體的壓強、液體壓強、大氣壓強的基礎上以及生活情景的引入,能使學生繼續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以及發展對科學的探索興趣,從而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這是對整章物理知識的昇華。這一節知識點的內容較為抽象,我們一般不易看見,所以對於國中生學習起來就更為困難。在教學過程中適當讓學生動手做些實驗,來觀察流體運動而產生的一些現象,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

2、教學內容及教學的重點、難點:

本課學習的內容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重點是要經過學習探究知道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教學的難點是通過實驗,讓學生獲得充足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總結出物理規律。然後再讓學生針對設計實驗得到的結論解釋生活中相關的現象,體現出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學習理念。

3、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1)瞭解流體的壓強跟流速的關係。

(2)瞭解飛機的升力是怎樣產生的。

(3)瞭解生活中存在的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相關現象。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流體壓強跟流速有關的現象。

(2)通過的`多媒體展示來體驗由氣體壓強差產生的飛機的升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領略流體壓強差異所產生現象的奧妙,獲得對科學的熱愛、興趣感。

二、説學法

1、本章每一節在知識點的內容安排及編寫上有許多相似之處,每節知識與每節知識之間相互串聯。通過前面的固體壓強、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學習,同學們在學習和探究物理方法上已經有了一定基礎,這為本節課的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讓學生認識到知識之間的整體性,不能獨立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

2、從思維發展角度看,國中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過渡期。此階段他們的思維主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喜歡動手通過實驗學習知識,對直觀內容比較感興趣。但欠缺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以及向理論知識的概括髮展的思維過程。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從簡單現象入手,通過探究活動,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三、説教與學

為了讓學生自然輕鬆地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研究課題,我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引入,又設計了幾個小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並觀察,並讓學生從中歸納總結,逐漸學會如何歸納總結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點撥引導、類比、設問,使學生不斷處於思維活躍狀態,積極貫徹“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努力使學生成為知識的“發現者”。同時,通過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的獲得學習的成功喜悦感,並結合多媒體,使學生從多種感觀上認識知識。從而增長對其學習的興趣性,讓學生學會關注科學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新課程理念。

四、説教學程序

1、新課引入:通過對幾個生活情景的提出,接着又通過一個師生互動的小實驗來引發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以及思維衝動,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緊接着引導學生根據所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猜想,進一步對前面內容的聯繫,自然延伸到。

2、新課的教學。學生只有對所探究的案例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想學、樂學、善學,繼而獲得思維的進一步的發展。

3、新課授課:

(1)探究流動的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讓學生參照課本設計的一些實驗和教師設計的實驗來進行實驗,並注意觀察現象的產生,特別是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控制不同的吹氣的速度,來體現流速的快慢,做好現象的記錄,並前後進行觀察對比,協同小組成員之間的進行合作觀察、總結結論。然後讓一部分小組説出實驗結論,要注意引導學生説出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

通過呼應開頭,解決新課導入的問題,進一步解決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應用小實驗:往下面吹氣,乒乓球為何不會掉下?使學生的疑慮和探究慾望得到一定的滿足。然後以學生日常見到的現象為題:快速行駛過街道的汽車,其背後的樹葉往哪個方向集中?既可達到檢測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又能引導學生去留心身邊的事物或現象。體現“生活處處有物理,處處留心皆學問”,貫徹“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接着由近及遠,練習課後習題“火車進站”的情形,“提出安全線的作用和物理原因”。這樣有助學習能力的遷移,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習能力。同時通過本題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的認識,並潛意識地對進行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2)讓同學們回憶總結“探究流動的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全過程,引導學生進行類比,然後大膽放開讓學生自主“探究飛機升力的產生”和“探究流動的液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3)本節小結,通過對知識進行重現,讓學生明確本節所學的主要知識,給新知識的授課畫上一個完整的句號。

4、鞏固練習:

通過進一步對習題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及時進行反饋。我要告訴同學們知識具有兩面性,我們應做到趨利避害。讓學生感到物理無處不在,讓自然的神奇帶給學生無盡的求知慾望!

五、説板書

在機翼的上下表面產生了壓強差,從而產生了一個壓力差,這就是飛機向上的升力。

從整個板書設計上看清晰明瞭,既要達展示這堂課具體內容又要達到簡明扼要。所以列出本堂內容的要點和結論以及重點,讓學生對整堂課的知識達到一目瞭然。

六、説教學反思

1、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由讓學生跟我學、跟我做的教師講授型模式向學生自我我要學、我要做的學生探究型模式轉變,整個課堂大部分的時間是學生説、學生做,通過問題情景的設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協作學習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2、較好地體現了由科學世界迴歸到生活世界的課程理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是當今中學物理課改的核心理念,本堂課中無論是機翼升力產生原因,還是後面的幾個課後練習都貼近我們的現實生活,都面向了學生現實的生活世界。

4、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

用flash演示飛機的飛行,機翼升力產生的原理,流動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讓學生身臨其境,獲得良好的感性認識。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6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號考生。

現在開始我的説課,我説課的題目是《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根據新課改理念,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思路,我將以説教材、説學情、説教學目標、説教學重難點、説教學方法、説教學過程和説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首先,説説我對教材的理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選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九章第四節內容,是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延伸和拓展,主要是探究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屬於流體動力學的知識,是國中力學的一個重點,也是教材中壓強部分的,且本節課的知識在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二、説學情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一切教學水平都要適合並促進學生的發展,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學習了液體壓強等相關知識,但對實驗現象解釋不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強烈,但理性認識不足。學生的思維已從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轉化,但形象思維仍占主導地位。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的實際,我確定瞭如下教學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應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去解釋生活現象。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實驗,提高學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能力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與態度價值觀:培養了與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興趣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一節課中最本質、最重要的知識內容,是一節課的核心和基礎。基於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是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用其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難點是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解釋生活現象。

五、説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的實現教學三維目標,突破重難點,我將採用講授法、演示法和實驗探究發等叫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觀察法、實驗探究法、交流討論法和類比法等學法;從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六、説教學過程

接下來,我將具體從導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提高和小結作業等幾個方面來談談本節課的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在新課導入環節,我將通過趣味遊戲“比一比,誰是大氣王”和學生互動,把小球放在漏斗一邊,從漏斗另一邊向上吹或橫 着吹,比一比哪位同學能把小球吹得最高或最遠。學生用力吹漏斗,學生帶着問題上課,然後我將讓學生觀看動畫圖,“轉動風車”和“流水”從而引出流體的概念。

(二)講授新課

在新課教學環節,我先提出“氣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關係?”學生根據過生活經驗大膽猜測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從而培養了敢於猜想,敢於回答的精神。接着我通過“U型管壓強計”的實驗,師生共同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學生觀察實驗現象後,對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已有一定的'瞭解,這時,我給若干紙張、塑料杯、吸管、打火機和蠟燭,讓學生分組後自主設計並探究,在探究過程中,我會注意觀察學生們的操作,並做適當的引導,然後請小組代表上台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對實驗想想進行分析,交流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氣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學生通過師生探究,樹立正確的科學態度,且在和同伴相互合作和學習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和主觀能動作用。

在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後,利用類比的方法,把研究課題從“氣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轉移到“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上來,引導學生沿着這樣一種思維程序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形成猜想,液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然後引入1912年航輪“奧林匹克”號和較小的“豪克”號鐵軍巡洋遠艦相撞事故來驗證猜想。用紙船模擬兩船相撞的情景,通過現象得出結論,驗證猜想從而得出:液體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然後引導學生應用結論解釋“大氣王”無法將小球吹走的祕密。

學生習得新知後,要學會如何用其去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將播放飛機起飛的視頻,讓學生仔細傾聽解飛執行力的原因。看汽車的圖片、瞭解汽車尾翼板的“祕密”,展示噴霧器,讓學生了解其中的“神奇“。觀看火車安全線的圖片,並模擬列車行駛的情景,使學生知道安全線的意義。告訴學生我們不僅要掌握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要懂得應用規律來解釋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從而突破教學難點,並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教學理念”。

(三)鞏固提高

相信大家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步行在雨中,我們會打一把傘.一陣大風吹來,雨傘會被向上吸起來.這是為什麼呢?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學的知識解釋這個現象呢?

通過進一步習題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及時進行反饋。讓學生感到物理無處不在,讓自然的神奇帶給學生無盡的探究慾望!

(四)小結作業

舉出一些生活中與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關係的實例,學生在觀察和實踐中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提高其觀察和分析能力,將課堂上所學知識與實際相結合。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7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我是xx,我説課的題目《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是人教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第四節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法、教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説這節課。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教材壓強部分的昇華,與實際生活和生產聯繫密切。本節課的特點是探究活動多,生動有趣,所得規律應用性強。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思考,做好探究實驗並能應用探究得到的結論正確解釋現象,真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科學理念。

2、教學難點重點。

(1)難點:

①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②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現象的能力。

(2)重點:通過實驗探究,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讓學生初步知道流體具有流動性。

②讓學生初步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③讓學生初步瞭解機翼升力產生的原因。

④讓學生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簡單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2)能力目標。

①通過實驗使學生加強動手實踐能力。

②培養學生用所學流體的壓強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③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加強愛科學和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研究實際問題的探索精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感受物理學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物理。

4、教具與學具。

教師器材:説課PPT課件、機翼模型分析flash、兩個圓形紙、圓珠筆筆桿、優酸乳飲料和兩個管子。

學生每組器材:兩個乒乓球、兩張紙,一張紙條、水槽、注射器、硬幣、漏斗、機翼模型、繩子。

二、説學情。

經過一個學期的物理學習,九年級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探究的素養,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適當讓學生動手做些實驗,來觀察流體運動而產生的`一些現象,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利用生活現象,使學生認識到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存在關係,通過探究學習,發現其規律。本節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密切,真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科學理念。

三、説教法與學法。

對於本節課的知識主要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學生先通過三個探究實驗自己動手研究,最後小組討論分析總結歸納得出本節課所學規律,這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樂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再用電腦投影展示飛機機翼的側面圖,觀察其特點,讓學生自己利用所得到的規律分析解釋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從中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

還需要説明一點的是針對本節課側重現象的特點,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把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的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一體。把課堂最後時間作為知識的昇華,讓學生帶着已有的知識去解釋分析有關火車站的安全線、狂風掀翻屋頂、硬幣跳高等現象,在體會物理知識的無窮魅力的同時,進一步把現象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帶着思考結束本堂課。

四、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學習,探究新知——內化提高,實際應用——感悟收穫,課堂小結——佈置作業,鞏固昇華。

(一)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引入:利用空中客車A380來到中國的新聞和用漏斗吹乒乓球做“吹球球不走”的小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課。

(二)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當流體流動時,流體壓強的大小跟靜止時有什麼不同?

流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關係?進行猜想,通過以下三個實驗探究

實驗一:請同學們站立起來,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均勻持久地吹氣,看見什麼現象?

實驗二:點燃一隻蠟燭,用一細管往蠟燭火焰的旁邊均勻持久地吹氣,火焰將向哪一邊傾斜呢?

實驗三:將事先摺好的兩隻小船,放入臉盆內,然後用礦泉瓶當作水管向船中間的水域沖水,兩船如何運動?

分小組實驗,完成後每組派一名同學上台演示,並説出自己的看法,最後引導學生集體總結歸納,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三)第三環節:內化提高,實際應用。

你能解釋嗎?

媒體展示狂風掀翻的屋頂,火車站的安全線,讓學生分析解釋其中原因,鞏固新知的同時鍛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四)第四環節: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通過吹紙小實驗讓學生分析其中原因,再過渡到分析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五)第五環節: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獲得了什麼收穫?

(六)第六環節:佈置作業。

1、實踐作業:

製作一個模型飛機,比一比看誰的模型飛機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長。

2、調查作業:

調查和收集一下生活中還有那些與流體壓強和流速關係相關的現象,並嘗試解釋。

五、説板書設計。

最後我説一下這節課的板書設計,為了使學生對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的知識有個系統全面的掌握,板書如下:

第4節 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一、流體:氣體、液體統稱為流體。

二、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流速小的位置壓強大。

三、飛機升力的產生:原因:物體兩側流體的流速不同,產生壓強差。

應用:飛機、小噴霧器

六、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這堂課的整體設計,由於本人水平有限,上面過程肯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8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固體、液體、氣體的壓強的基礎上,使學生對“壓強”的知識有了更豐富的瞭解,本節知識與生活生產和科學技術聯繫密切,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展對科學探索的興趣,產生將科學技術應用於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從而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二)教學目標的制定

1、知識與技能:知道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並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現象。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知識被發現的過程,學會從簡單的物理現象中歸納出物理規律,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分析、歸納等學習方法和科學的思維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增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體會科學技術的力量,關注科技的兩面性,加強安全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從教材的安排及教學目標的要求上看,理解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應是本節課的重點。因該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有較廣泛的應用,且較為抽象,所以教材中有關它的應用──機翼升力產生的原因是本節的難點。

二、學情分析

國中生的思維正處在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的過渡期。他們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對直觀現象比較感興趣,喜歡動手,但欠缺對問題深入的思考及理性的研究。因此本節課主要採用從直觀現象入手,通過探究活動,讓學生親歷探究過程,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三、教法與學法

教法:這節課綜合採用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比較歸納並輔以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創設情境,倡導合作探究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對物理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提高課堂效率,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

學法:把學生置身於大量的物理情景之中,引導他們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應用知識的能力。問題意識是學生探究、學習的原動力,學生學習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説,就是產生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教學過程設計

(一)情景引入

由PPT配音介紹1905年鄂洛多克火車站發生的慘案,由事件的.懸疑造成知識的“懸疑”,吸引學生迅速進入本節課的主題。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新課教學

1、流體概念的教學

直接引出流體的概念──有流動性的氣體、液體統稱為流體。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的教學

先由液體和氣體靜止時內部壓強的特點輕鬆過渡到液體和氣體流動時的壓強。再利用簡單的小實驗“吹紙條”為猜想提供事實依據。最後利用伯努利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前,首先從連通器的角度分析各細管中液柱的高度為什麼相等,並猜想流體流動後液柱的高度的變化。實驗時引導學生找到“液柱高度的變化”及“不同位置的流速”這些實驗的觀察點,並從液體和氣體壓強的角度對液柱高度的變化進行分析,是解決這一重點知識的關鍵。

先探究氣體,再探究液體。探究完“氣體流動時壓強與流速的關係”後,先回頭分析“吹紙條看到的現象”,以驗證猜想,然後再進行液體流動時壓強的探究。實驗完成後,教師對同學們的表現給予肯定,並簡單進行物理學史教育:這就是著名的伯努利原理,實際上早在200多年以前,瑞士物理學家伯努利已經用上述裝置驗證了這一結論。此時,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內容基本解決,而且課前設下的懸疑也已撥雲見日,即將被揭開。

然後回到“鄂洛多克慘案”,並順勢帶出另一個相同的事故“奧林匹克”號慘案,因為這兩個事故的產生具有共性。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現場模擬,自己選擇器材,自己設計實驗,自己進行分析,找到藏在幕後的“黑手”。(根據各組的情況可選擇其中一個事故進行模擬實驗,然後進行小組間的交流。)

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同學們設計出了很多合理的方法,請看視頻(視頻展示)。通過這些實驗,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把抽象問題直觀化,利於同學們成功找到產生現象的根本原因,並感歎人類的不遵循自然的規律必遭大自然的懲罰。並知道了不能跨越安全線,不能靠近高速行駛的列車,不能讓兩船並列行使,由此潛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了安全教育,增強了安全意識。

另外,我把“危害”放前,“應用”置後,有兩個用意:一是為課前的懸疑服務,為解決這個懸疑,必須把兩個事故放在前面,以迎合學生們急以解決疑問的好奇心理,提高課堂效率。二是符合人類認識大自然,戰勝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科學發展的真實歷程。

教學過程中以“提出問題──建立事實──形成假説──設計實驗──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實踐應用”為主線的思維程序讓學生自主探究,利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這樣第一個設疑已經解決,再創設下一個懸疑。

3、飛機的升力的教學

(1)比一比,誰是大力士?

首先引導學生做了一個遊戲性的競賽,漏斗口朝上,放入乒乓球,從下方使勁吹氣,看誰能把乒乓球吹出去。其結果肯定是吹不起來,然後再口朝下的吹。同學們會發現還是吹不下來,但不吹的時候反而卻掉下來了。

這個活動把課堂推入一個小高潮。

選用這個學生活動的目的:一是為了學以致用,用學過的知識解釋身邊的現象,對知識加以鞏固深化;二是體會身邊的物理給我們帶來的無窮樂趣,增加學生繼續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三是為飛機升力的教學埋下伏筆,承上啟下。

然後欣賞飛鳥與飛機的視頻,再次設疑:向下吹乒乓球時,由於乒乓球受到了向上的壓力差克服了自身重力而沒有掉下來,“小鳥和飛機為什麼也能在空中飛翔而不掉下來呢?”

(2)飛機的升力

首先讓學生回顧視頻中飛機起飛的情景,並提問:飛機起飛之前為什麼要在長長的跑道上加速?

然後進行現場模擬。先把長方體機翼的飛機放在跑道上,用電扇使空氣相對飛機發生相對運動,通過檔位的控制以改變空氣流動的速度模擬飛機的加速,結果飛不起來。此時可不失時機地進行情感價值觀教育:科學的創新和發展是曲折的、艱辛的、嚴謹的,是需要失敗的。再把流線型機翼的飛機放在跑道上,結果飛起來了。通過兩架飛機的對比實驗,讓學生真實直觀的認識到上凸下平的機翼形狀是飛機飛起來的關鍵。這是一次實驗的對比,一次科學的跨越,一次思維的碰撞,一次火花的迸發,引發學生產生思維衝突,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和探究慾望,將課堂帶入另一個高潮。

(3)這種形狀機翼的飛機為什麼就能飛起來呢?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還得解決機翼上下空氣流速大小的問題,怎樣讓這些看不見摸不着的空氣的流動非常形象地展現在同學眼前呢?只有靠課件。

在突破難點知識的過程中,還原了人們認識發現物理規律的歷程和科學探究的曲折道路,使教材變得更加立體生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在興趣盎然中親歷探究,在動手動腦中形成知識,在應用知識中享受快樂,切身感受物理學科學習的特點,課堂教學的功能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4、知識的應用

有關這一知識的應用我又選擇了三個素材:灰雁倒飛、汽車尾翼板、香蕉球。灰雁倒飛,實際上是利用情景設疑讓學生猜想“灰雁怎樣才能迅速降低高度擺脱危險?”讓學生的思維產生衝突,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感歎大自然的神奇。灰雁倒飛、汽車尾翼板又都是對飛機機翼倒置的應用,具有相似性。美麗的曲線──香蕉球產生的原因,讓學生品嚐足球運動的魅力和神奇,對知識進行拓展延伸,以滿足學生的慾望。

素材是課堂的靈魂,只有好的素材,才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思維的靈感。在本節課中採用了大量的情景,利用情境引入、情景設疑、情境探究、情境觀察、情境分析和情境應用等環節環環相扣,既體現出知識的呈現規律,又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特點,激發學習興趣和探究慾望,為學生創設了可以觸摸的學習研究情景,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拓展了思維空間,體現出情景教學的在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也正體現了“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

(五)課堂小結

與以往不同的是,採取了一種誘惑式的方式。因為到此為止,這節課的內容已基本完成,但學生的思維已經有所疲乏和倦怠,利用同學們想了解香蕉球產生的慾望激勵同學們必須達到老師的要求──回答“你這節課的收穫是什麼”。通過對知識進行重現,讓學生明確本節所學的主要知識,給新知識的授課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六)鞏固練習

通過進一步習題的練習,達到鞏固知識,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及時進行反饋。並要求同學們在辨析中靈活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辨析能力。讓學生感到物理無處不在,讓自然的神奇帶給學生無盡的探究慾望!

(七)家庭作業

這些習題的設置有助於把興趣延伸到課外,並通過課外的拓展實踐,促進技能的遷移創新。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説課稿9

尊敬的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是,我説課的題目《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是人教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級物理下冊第九章第四節的內容,下面我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學法、教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説這節課。

一、説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內容是教材壓強部分的昇華,與實際生活和生產聯繫密切。本節課的特點是探究活動多,生動有趣,所得規律應用性強。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思考,做好探究實驗並能應用探究得到的結論正確解釋現象,真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科學理念。

2、教學難點重點

①難點:

1、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2、學會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現象的能力。

②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3、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讓學生初步知道流體具有流動性。

(2).讓學生初步瞭解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3).讓學生初步瞭解機翼升力產生的原因。

(4).讓學生能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簡單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2、能力目標

(1).通過實驗使學生加強動手實踐能力。

(2).培養學生用所學流體的壓強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學生加強愛科學和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研究實際問題的探索精神。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進一步感受物理學的魅力,從而更加熱愛物理。

4、教具與學具

教師器材:説課PPT課件、機翼模型分析flash、兩個圓形紙、圓珠筆筆桿、優酸乳飲料和兩個管子。

學生每組器材:兩個乒乓球、兩張紙,一張紙條、水槽、注射器、硬幣、漏斗、機翼模型、繩子。

二、説學情

經過一個學期的物理學習,九年級學生已經基本具備了一個科學探究的素養,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適當讓學生動手做些實驗,來觀察流體運動而產生的一些現象,這樣更有助於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利用生活現象,使學生認識到流體壓強與流速之間存在關係,通過探究學習,發現其規律。本節內容與實際生活聯繫密切,真正體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科學理念。

三、説教法與學法

對於本節課的知識主要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學生先通過三個探究實驗自己動手研究,最後小組討論分析總結歸納得出本節課所學規律,這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科學探究的樂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再用電腦投影展示飛機機翼的側面圖,觀察其特點,讓學生自己利用所得到的規律分析解釋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從中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

還需要説明一點的是針對本節課側重現象的特點,不準備設計獨立的評價與練習,而是把學生對教材以外的現象的解釋作為一種練習,讓學的現象和練的現象渾然一體。把課堂最後時間作為知識的昇華,讓學生帶着已有的知識去解釋分析有關火車站的安全線、狂風掀翻屋頂、硬幣跳高等現象,在體會物理知識的無窮魅力的同時,進一步把現象與知識相結合,讓學生帶着思考結束本堂課。

四、説教學程序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創設情境,引入新知———合作學習,探究新知———內化提高,實際應用———感悟收穫,課堂小結———佈置作業,鞏固昇華。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引入:利用空中客車A380來到中國的新聞和用漏斗吹乒乓球做“吹球球不走”的小實驗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入新課。

第二環節: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提出問題:當流體流動時,流體壓強的大小跟靜止時有什麼不同?

流體壓強與流速有什麼關係?進行猜想,通過以下三個實驗探究

實驗一:請同學們站立起來,手握兩張紙,讓紙自然下垂,在兩張紙中間向下均勻持久地吹氣,看見什麼現象?

實驗二:點燃一隻蠟燭,用一細管往蠟燭火焰的旁邊均勻持久地吹氣,火焰將向哪一邊傾斜呢?

實驗三:將事先摺好的兩隻小船,放入臉盆內,然後用礦泉瓶當作水管向船中間的水域沖水,兩船如何運動?

分小組實驗,完成後每組派一名同學上台演示,並説出自己的看法,最後引導學生集體總結歸納,得出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第三環節:內化提高,實際應用。

你能解釋嗎?

媒體展示狂風掀翻的屋頂,火車站的安全線,讓學生分析解釋其中原因,鞏固新知的同時鍛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

第四環節: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通過吹紙小實驗讓學生分析其中原因,再過渡到分析飛機升力產生的原因。

第五環節::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獲得了什麼收穫?

第六環節:佈置作業

1、實踐作業:

製作一個模型飛機,比一比看誰的模型飛機在空中飛行的時間長。

2、調查作業:

調查和收集一下生活中還有那些與流體壓強和流速關係相關的現象,並嘗試解釋。

五、説板書設計

最後我説一下這節課的板書設計,為了使學生對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的知識有個系統全面的掌握,板書如下:

第4節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

一、流體:氣體、液體統稱為流體。

二、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係:流速大的位置壓強小。

流速小的位置壓強大。

三、飛機升力的產生:原因:物體兩側流體的流速不同,產生壓強差。

應用:飛機、小噴霧器

六、結束語

以上是我對“流體壓強與流速關係這節教材的認識和對這堂課的整體設計,由於本人水平有限,上面過程肯定有許多缺點和漏洞,希望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