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説課稿

來源:文書谷 5.82K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能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你有了解過説課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説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二年級語文動手做做看説課稿

教材分析:

這篇閲讀課文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次,科學家朗志萬故意把一個錯誤結論告訴小朋友,再問為什麼。目的是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他不迷信權威,在媽媽的啟發下動手實踐,獲得了正確的答案,並明白了科學家真正的目的。本單元的教育專題是“用心思考,勇於創造”。《動手做做看》是本組單元的首篇課文,用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引出一個深刻的道理,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培養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的生動教材。

教學目標: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教材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認知水平及第一課時目標完成情況,我確定本課時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

⑴理解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並從中受到啟發。

⑵知道什麼是名人名言,有收集名言的興趣。

2、能力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

⑴感受動手做的樂趣,認識動手做的意義。

⑵喚起學生善於思考、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瞭解科學家的真正目的,並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設計理念: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是語文實踐。因此教師要創設民主、開放、活潑的學習場景,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並獲取知識。同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要開動腦筋,積極思維,以思促行,從而達到語文實踐能力與思維能力的統一發展。

教法學法:

結合教學目標及重難點,新課改理念與學生心理及認知特點,我確立本課教法

學法是質疑問難法、動手實驗法、朗讀感悟法、主動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一、遵循教學原則、優化學習過程

下面我向各位詳細介紹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1、初讀設疑,激發興趣(大約3分鐘)。

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都比較強,我抓住這一特點,讓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老師提出問題(展示課件一)目的是提出懸念,吸引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特見解。

2、動手實驗,解決疑問(大約12分鐘)。

在這一環節裏面,我先讓孩子們小組合作、動手把金魚放進裝滿水的杯子裏,看看杯裏的水是否會漫出來,然後我以課件形式(出示課件二)把實驗的全過程向學生演示一遍加深印象。這樣,孩子們在自主互動的空間充分探究。體現了語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相結合,語文教學活動化的現代化教學理念。

3、迴歸課文,感情朗讀(大約10分鐘):

⑴首先,我(出示課件三),朗讀兩個需要重點朗讀的句子,同時向同學們提出問題,想一想:伊琳娜為什麼生氣了?假如你是伊琳娜會怎麼説?

⑵伊琳娜生氣的責()怪朗志萬“哄騙”了他們,真的是“哄騙”嗎?(課件四)説説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以上安排的句子朗讀和理解是讓學生進一步明白科學家的目的,並從故事中受到生活啟迪。同時我採用了範讀、導讀、讓學生自讀、分角色讀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概括能力,體現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點。

4、質疑過渡,深化認識(大約5分鐘)。

首先我利用課件提出學生是否贊同科學家説的話這麼一個問題,同時組織學生小組討論。(課件五)通過自主合作從讀書、質疑、實驗、探究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得出正確的認識,從而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

5、聯繫生活,以知導行(大約5分鐘)。

我提出討論性的問題讓學生小組內自由發表見解,並鼓勵他們完整性的互相説。這樣再通過“看、讀、想、問、查”方法,孩子們學會了自己去思考判斷、大膽質疑,遇到有疑問的地方要動手做做看。從而培養學生的正確情感、態度、價值觀。

6、靜思名言,深化認識(大約5分鐘)。

我採用的方法是齊讀、背誦、感悟,目的是讓學生注重語言的積累,體現價值觀的導向。

7、延伸課外,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⑴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自己讀後的感受説給小朋友或者爸媽聽。

⑵在課外書或網上收集名人名言。把活動延伸到課外,目的是拓展學生學習空間,鍛鍊學習語文的實踐能力。

這節課我尊重了學生的心理需求,把學習權利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給孩子們自主學習的空間,滿足學生探究慾望。通過動手實驗,感情朗讀,小組討論等方式從實際意義上體現出師生互動是課堂教學的最好形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