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集合10篇

來源:文書谷 2.11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通過説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寫説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10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集合10篇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1

一、分析教綱教材,制定教學目標

《紙船和風箏》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0課第五專題單元的一篇課文. 第五專題主要是要讓學生學會反思自己的言行,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等不良品質,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諒解別人,成為受大家歡迎的人。而本課又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話故事,它向我們揭示出小熊和松鼠因為紙船和風箏成為了好朋友,在發生矛盾後,又是紙船和風箏成為他們之間的友誼的紐帶,告訴小朋友們在與好朋友吵架後該怎麼去“縫合”友誼,主動伸出友誼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整篇課文以“情”為主線,表現了松鼠和小熊相好時的快樂,鬧彆扭時的難過、失落,以及雲開霧散時的興奮、激動。把真摯的友情在字裏行間表現得真實感人,是學生體驗情感、訓練語感的一篇優秀文本材料。根據二年級語文閲讀教學階段目標以及本篇文本的特點,本節課我確立瞭如下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友誼,2、過程方法目標: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運用情境創設的方法使學生感知課文,通過表演讀,範讀,比賽讀感悟課文的含義。3、、情感態度目標: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一定的感受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松鼠和小熊對友誼的感受。

二、根據學生情況確定教法學法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教學應重視情感體驗,在朗讀感悟文學作品中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薰陶,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同時形成良好的語感。”而本篇課文的動人之處恰恰就在字裏行間藴含的真情。文章文字雖然淺顯,但對二年級的孩子,要讓他們感悟小夥伴失去友誼時內心的失落和難忍的痛苦,以及修補“裂縫”的獨特方式和感人場面,還是有難度的。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以及根據低年級學生生性活潑的個性特點,我嘗試採用體驗教學的方式,通過“讀中感悟、探究明理、表演體會”,讓學生自主感悟體驗,達到體驗情感,形成語感的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教師始終是學生體驗活動的一個組織者,一個促進者和一個平等對話者。

三、以學生為主體,安排教學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為學生創設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因此,在教學《紙船和風箏》這一課時,我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複習字詞

上課一開始,我創設了一個到童話樂園去逛一逛的情境,如果讀準字詞即可順利得到通行證進入童話樂園。這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

二、板畫貼圖,進入角色

我首先用簡筆畫的形式勾畫出童話樂園的概貌,然後讓學生根據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內容把松鼠和小熊的家貼到合適的位置,隨後請學生帶上頭飾走進童話角色,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為後面的學習創設了活潑和諧的氣氛。而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小鳥的角色進入,拉近了與學生角色的距離。

三、入情入境,朗讀感悟。

(1)感悟松鼠和小熊的快樂

讓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的2-6自然段,找出是什麼使小熊和松鼠成為了好朋友,然後抓住3、5自然段進行朗讀感悟訓練,進一步體會松鼠和小熊的`快樂。同時用換詞的方法理解“樂壞了”的含義,用角色讀,賽讀,分工讀、配樂讀等方式來體會松鼠和小熊的感受,用發現的方法來學習“漂”“飄”的特點,初步感受漢字的魅力。

(2)體驗松鼠和小熊的失落

首先在憂傷音樂的渲染下,我用深情地朗誦來感染學生的情緒,自學課文的八、九自然段,使學生深入人物內心世界,體會人物的感情。然後我以小記者的身份走進小熊和松鼠的家進行採訪,把小熊和松鼠的內心世界展示出來,達到了學習的最終目的,同時也突破了難點。

(3)感受松鼠和小熊的興奮

在本部分的教學中,同樣注重的讀的訓練,以學生幫幫讀,教師範讀、齊讀等形式來感受友誼給小熊和松鼠帶來的興奮和激動。

四.文情延伸,生命湧動。

在本環節中我設計了説和寫的兩個拓展練習,第一個練習是説一説松鼠將所有的紙船都放進了小溪後,小熊看到這麼些紙船向他漂來,會怎樣呢?第二個練習是把你想對朋友説的話寫一寫。這樣的設計,既是對課文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訓練了學生組織語言,正確表達自己意思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更加深對友誼的理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五、板書設計,突出重點

以板畫的形式設計板書,既直觀形象,又突出了重點,起到了總結概括的作用。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2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假如》這篇課文。課文可分為兩個課時,我現在要進行的是第二課時的説課。

一、教材

本單元的開篇導語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筆,我會畫很多東西給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點出了本單元的專題是關於愛的,具有一定的德育價值,主要在於培養學生對他人、對生活、對世界的愛。《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造力。全詩用並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編排的特點,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本課確定以下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由於閲讀教學最根本的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因此我把這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定在着力培養學生的書面語言能力(即閲讀能力)。那就是學生能理解課文,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從而在朗讀中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師生接讀、整體悟讀等。使學生在讀中學、在讀中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閲讀、感悟和教師的啟發,產生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願望,並嚮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三、教學的重難點

根據教材編排的特點和本單元的教學要求,結合第一學段國小生的實際閲讀能力,在教學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重點。

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在品讀中激發同情心、愛心,關愛他人、關愛生活。

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四、教法學法

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的教法學法。

1、教法

本課以“教——扶——放”為主線,以“對話式”閲讀教學方法為主,創設情境、啟發探討等方法為輔,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2、學法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根據這一基本理念,通過“讀讀—説説—議議—讀讀”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在學生疑難處適當點撥,從而突破重難點。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第一學段閲讀教學目標是“讓閲讀成為一種樂趣”,為了讓學生在閲讀中感受樂趣,我創設了一個充滿兒童情趣的情境導入課文。開課時我拿出那支課前準備好的 “神筆”,欣喜地對學生們説“同學們,你們瞧這是什麼?馬良用神筆為窮人畫了很多東西,那文中的小作者説,假如她有這支神筆,她會畫些什麼呢?”相關聯的問題質疑以及生動活潑的情境運用,即刻吸引了所有學生的注意力以及促動了他們學習課文的慾望。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應使他們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對學習的內在動機,使學習擁有一種遊戲的感覺和求知的興奮。

2、朗讀課文、感悟內容

語文課上的讀,是最古老也是最現代的教法。在這堂課上,我搭建了誦讀感悟的平台,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不同要求的讀,如個體品讀、相互賽讀、學生輪讀、整體悟讀,使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感悟文字後的情感。如在第三小節的教學中,我這樣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的愛心及幫助他人所帶來的快樂:同學們,當西西擁有一雙好腿後會對小作者説些什麼呢?這樣可以激發學生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的情感。難點也由此得到了突破。

3、聯繫自身、激發情感

一位外國作家説過:“每個兒童都是一名詩人。”對這句話我深有同感,兒童極具想象力和創造力。在他們的心靈裏,有着赤子般的真情,有着天馬行空般的奇思妙想,有着成人遙不可及的奇幻。新課標也強調,語文學科應以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力為重點,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如在學生理解全文並體會到文中小作者對他人,對自然、對生活的無限關愛之後,我提出了一個具有啟發性、開放性的問題:“假如,你有一支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用它來畫什麼?”學生各抒己見,他們的創新思維迸發出了火花!一邊展開想象,一邊將想到的內容以詩歌的形式來表達出來。這一設計在激發學生創造力的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課上到這裏,差不多接近尾聲,這時我説到:“回去之後,你們把想要説的話寫下來,還有把想畫的東西畫出來,下節課帶過來給老師和同學們看看。讓大家一起來感受你那美好的心願!”

六、板書設計

由於整篇課文采用並列式的結構,因此為了鞏固學生記憶,我採用了結構式的板書設計,整潔明瞭。

總之,整個設計我注意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學生,使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意識得以長久的保持,做到樂學,主動地學,學有所得,在輕鬆愉悦中掌握知識,發展語言,感悟生活。

上完本節課我有幾點收穫:

1、必要的範讀、教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2、創設情境是感情朗讀不可或缺的外在條件,理解課文內容是感情朗讀的前提條件。

3、精彩的生成來自和諧的課堂。

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有感情的朗讀指導不夠到位。

2、課堂上沒有留給學生充足的寫話時間。

3、板書不夠完整、美觀。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3

一、説教材

《黃鶴樓送別》是國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語文第九冊第25 課,這篇課文屬於“文包詩”的形式,即以一個生動的故事再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創作情境,文詩兼美,詩文互照,充滿詩情畫意,是一篇培養學生聯繫語言環境理解詩意和體會詩人情感的好教材。

二、教學對象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閲讀能力,能通過自己的個性化閲讀來理解、欣賞文本,獲得正確的審美體驗。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理念和對教材的理解,並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三個維度出發,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 學會本課七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積累表示“看”的意思的詞語。

3、 通過課文與詩的對照閲讀,理解課文內容及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學訓練重點是聯繫語言環境體會詩人的情感,進而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想象,體會詩人與朋友依依惜別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法和學法

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文本自身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方法:一、詩文對照,理解詩詞大意:二、品詞析句,體會詩詞情感:三、以朗讀為主線,發展學生的能力。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讀一讀,背一背,想一想,説一説,演一演的方法來學習課文。

五、教學過程

本課採用兩課時完成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學會生字新詞,反覆熟讀課文。

下面我着重説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一) 直接揭題,瞭解大意。

課始,我直接揭示課題,並讓學生説説課文的大意。

(二) 詩文對照,初步感知。

1、 指導學生觀察課文與以往課文的不同點,提示學生課文中的有些語句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古詩,請學生讀課文,並動手找一找,劃一劃。

2、 在理解古詩的過程中,請學生説説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哪些字詞或詩句的意思。

3、 學生較自由地理解了字詞的'意思後,此時,我引導學生對古詩進行整合,讓學生説説整首詩的意思,使學生對古詩的意思有個整體的認識。

(三) 品詞析句,體悟情感。

1、 光了解詩意不夠,更要能夠體會詩人的情感。讓學生自由讀2~~4小節,看看課文有一種怎樣的情感。

2、 學生通過讀課文,找出“依依惜別”這個詞語,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看看課文有哪些句子能夠體現詩人的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3、 結合學生所找句子細細品味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1)“李白和孟浩然一會兒仰望藍天白雲,一會兒遠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他們都在欣賞美景嗎?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感悟到此時兩人都無心欣賞美景,都有一種老朋友離去時的難捨難分之情,但他們都有意不去觸動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別之情。

(2)李白的話:“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詩篇譽滿天下。自從我結識了您,就一直把您當做我的兄長和老師。今天您就要順江東下,前往揚州,不知我們何日才能再見面,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從李白的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麼?藉助學生蒐集的資料,明確能夠得到李白這樣的大詩人的敬重,可見孟浩然的人品和作品一定非常好的。這個環節培養了學生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3)孟浩然的話:“王勃説得好:‘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我們雖然暫時分別了,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讓學生談談對“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的理解,體會孟浩然把無限的眷戀之情深深地埋在心底,反而去寬慰自己的好朋友李白。

以上三句話,在學生感悟之後再通過練讀、個別讀、齊讀等形式充分詩人的這種“依依惜別”之情。

(學生能把課文讀好,只有建立在充分感悟的基礎上,這樣的讀才能做到聲情並茂,入情入境。)

4、學生對詩人的情感有了有層次的理解後,我安排了“表演再現”的過程,讓學生分別扮演李白和孟浩然,通過言語與動作、神情來充分表達自己對詩情的理解。

(學生表演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性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的情感得到了昇華。)

(四) 內化積累,鞏固深化。

在充分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背一背古詩,使之成為自己的學習成果,達到內化積累,因此,我讓學生感情背誦,盡情抒發詩人的情感,並及時予以肯定與表揚,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

(五) 作業

從以下四題作業中任選一題完成。

1、默寫《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並聯系課文內容,説説這首詩的意思。

2、收集幾首送別詩,並背誦。

3、以《朋友》為題,寫一位你的好朋友,表達你和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4、從你背誦的送別詩中選擇一首,模仿課文的寫作特點,進行改寫。(以敍事為主)

(課外作業是課內閲讀的繼續和補充,它能讓學生走向更廣闊的語文天地)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4

1、教材分析:

《秋天》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中的教學課文,單元主題屬於“人與自然”,本單元選取的都是一些文情並茂的優美散文或詩歌,易於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的能力。

《語文課程辬準》中明確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因此,教學中要注重從課文整體的角度進行教學;簡化教學頭緒,強調內容綜合;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

《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全詩僅三節。內容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畫面感很強。以“秋天”為“經線”,以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緻為“緯線”,為我們編織了三幅絢麗多彩的秋景圖。

它們具有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特點;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詩語言流暢、優美,是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教材。

2、教學目標的預設

依據本單元本課的特點,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考慮,預設本文教學目辬如下:

知識目辬:

a、理解、積累“棲息、寥闊、枯涸、清洌、夢寐” 等詞語;

b、有感情地反覆朗讀並背誦全詩。

能力目辬:

a、結合具體的語境和全詩的意境,品味詩歌意味雋永的語言美和明朗純淨的詩意詩風;

b、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解讀、鑑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辬:培養學生熱愛自然、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3、教學重、難點的預設

依據以上幾點,我預設本課的教學重、難點如下: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閒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是揣摩詩歌的清麗的意象和質樸曉暢、情景交融的特色。

4、教學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辬準》裏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全面提高語文能力。” 《教學中要重視的問題》指出:“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積累、感悟、薰陶和培養語感。”,所以根據本課目辬和內容,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基礎、發展水平出發,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健康的情感。

5、學情分析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是教師授課的依據與出發點。而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初步感知課文和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而新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在這節課中,我儘量充分發揮教師的作用,引導學生一步一步探究來完成教學的目辬。

6、教學方法分析 根據課文文質兼美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聯想想象法(引秋)、誦讀法(誦秋)、討論探究及比較閲讀法(品秋)。 主要以出示秋天的風景圖片、使用相關的課件來輔助教學。

7、過程分析 這節課以“引秋——讀秋——品秋——寫秋”進行教學,其中我把教學的重點突出在“品秋”環節;在“寫秋”環節中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引秋:給學生們展示秋天的風景圖片,請學生説説看了圖片,想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設計意圖:輕鬆的心情利於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進入課文,激發學生的 學習興趣和慾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讀秋:以讀(初讀、範讀、聽朗讀、齊讀、自由讀)為主,使學生對文中所描繪的“秋”有個總體印象。(設計意圖:使學生能夠儘快入景、入情的感知課文內容,初步掌握朗讀技巧、培養語感) 品秋:在此環節中,學生組成小組討論、探究全詩。

① 找出每節詩的點睛之句。

② 詩中刻畫了幾幅圖景,請分別給它們命名。(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板書。) ③ 這首詩創造出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歸結出詩文的特點並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生討論為主,教師輔助引導為輔,使學生能夠很好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學生的領悟能力得到鍛鍊的同時,其語言歸納及整合能力,都會相應地得到提高。)

寫秋:這個環節着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與情感態度兩方面的語文素養。

①試着背誦(設計意圖:在朗讀以及理解的基礎上背誦,使學生的記憶力得到鍛鍊,同時也可掌握一種理解記憶的.方法。)

②查找描寫秋天的詩歌、名句。

③用優美的詩句繪寫出心中的秋景。 (設計意圖:在積累字詞句篇的同時,鍛鍊了學生篩選、查找資料及練筆的能力。) 秋天 何其芳

●教學目辬 知識目辬

1.理解、積累“棲息、寥闊、枯涸、清洌、夢寐”等詞語。

2.有感情地反覆朗讀並背誦全詩。

能力目辬

1.結合具體的語境和全詩的意境,品味詩歌意味雋永的語言美和明朗純淨的詩意詩風。

2.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解讀、鑑賞詩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目辬 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健康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反覆吟誦,感悟詩句的含義,體味詩歌清遠、閒靜的意境美。

●教學難點

揣摩詩歌的清麗意象和質樸曉暢、情景交融的特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秋天》繪寫出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詩作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用精闢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意味深長。學習這首詩,引導學生在反覆吟誦中體會三幅畫面組合成的流動又整合的詩意氛圍。

2.聯想、想象法。用於對詩中意象含義的把握。全詩以“秋” 為線,將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緻皆收筆下,每一句詩都是一幅詩意的畫面,學生通過對意象及組合的想像聯想,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3.比較閲讀法。將狄金森的《秋景》與課文就思想感情、意象組合、藝術風格的共同處比較鑑賞,使學生對詩歌的內容、情感、藝術有更深刻的認識。

? 課前準備

①課前布臵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並正確注音。

②師生合作臸作秋景圖的圖片。

?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播放背景音樂《秋日的私語》): 人們在領略了赤日炎炎的酷暑之後,盼來了習習秋風。秋,因其成熟與收穫,因其蕭瑟與悽清,給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話題,許多吟秋的詩文傳誦不衰,如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慨歎,杜牧《山行》中“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對楓林霜葉的畫意勾繪。(伴隨背景音樂《秋日的私語》,請大家欣賞一組圖片,起程今天的秋之旅)現代詩人何其芳以他敏鋭的詩心捕捉,也繪寫出了秋天的風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他的詩作《秋天》,去傾聽秋的訴説,體味動人的秋魄。(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多媒體顯示) 何其芳(1912~1977),現代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 1936 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於1937 年出版,並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 詩歌是何其芳最先喜愛和運用的文學樣式。

三、反覆誦讀,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示範朗讀,學生勾畫字詞並感知語言節奏。 (朗讀提示:《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氛圍和神韻,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在誦讀中把握、表現詩歌的這種情感,詩 歌的朗讀節奏有兩種劃分辬準:按節拍劃分和按意義劃分。

《秋天》可按意義辬準劃分朗讀節奏。如:向/江面的/冷霧/撒下/ 圓圓/的/網,收起/青鰁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篷上/滿載着 /白霜,輕輕搖着/歸泊的/小槳。秋天/遊戲在/漁船上。)

2.學生聽朗讀,可輕聲跟讀。熟悉讀歌內容。

3.學生配樂誦讀,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

四、研討、探究 問題組:

a.為什麼説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麼? 朗讀之後,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對秋天的喜愛、讚美的感情。

五研讀賞析與練筆交流:

1.學生説出最喜歡的詩中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詩句,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教師歸納:

(1)“震落了清晨滿披着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句中“滿披”形象生動,“飄”字貼切傳神。伐木聲與清晨、露珠等意象構成一幅清淨潤潤 、形聲兼具的畫面。

(2)“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揹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 “稻香”使人滿口生香。“飽食”寫豐收之景,擬人,是收割的形象説法。“肥碩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景。

(3)“秋天棲息在農家裏。”“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詩句中是擬人,將秋天視象化,創造出鬆弛、閒靜的氛圍,意味雋永。

(4)“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鰁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冷霧”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吻合。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青鰁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比喻似拙實妙,耐人尋味。

(5)“蘆篷上滿載着白霜,輕輕搖着歸泊的小槳。”“歸泊” 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呼應。“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自得的心情。

(6)“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是(愉快地)勞作的形象説法,虛實相生。

(7)“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着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夢寐”名作動,喻安詳、奇妙之義。

2.逐節品析詩歌的意境美。 講解:“農家豐收圖”是寫普辮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山谷伐木和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丁丁之聲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伴隨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是欣欣然、笑盈盈的。具有清靜、清遠的氛圍。

“霜晨歸漁圖”畫面包括撒網、收漁、搖槳平常活動,在詩人筆下藴含着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也許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麼寧靜、悠遠的。 “少女思戀圖”這節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於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續言是少女心懷戀情。

這一節五行詩,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牧羊女的眼裏”這一特定視角,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裏面的清純、明淨,那裏初戀少女似戀非戀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三節詩可以看到,前兩節主要寫外在的景物與人事,第三節寫 人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具有清甜的氛圍。 “秋天棲息在農家裏”“秋天遊戲在漁船上”“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裏”三句互為呼應,均運用擬人手法,表現詩人筆下秋天的寧靜、悠遠的特點。

3.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並説説為什麼喜歡這幅圖。(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説説為什麼喜歡。然後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教師示範描繪畫面)

4.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景的? 明確: 由遠及近的順序。

六、拓展延伸:

將下面這首詩與課文比較,説説兩位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語言和內容上有什麼共同的地方。 秋景 (美國)狄金森 晨?比往日更柔婉, 毛慄變得褐色可愛; 漿果的面頰多麼豐滿, 玫瑰在郊外盛開。 楓樹扎着華麗的絲巾, 田野披上豔紅的輕紗。 我不願顯得古板, 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提示:這兩首詩在思想感情、意象組合、藝術風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從思想感情來説都表達了對秋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七、布臵作業:

古人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體悟何其芳《秋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體驗展開豐富的想像,用優美的詩句繪寫出心中的秋景。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5

我今天要講的課文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分鐘》

一、説教材:

《一分鐘》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講了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卻遲到了20分鐘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繫十分緊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二、説學情:

我面對的是一年級的孩子,由於學生小,時間觀念不強,對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但考慮到部分學生可能也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有過相似的情感體驗,所以理解本文難度不大

三、設計理念:

學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二年級國小生要達到這個理想目標,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的引導更為重要教學中,我們要架設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驗一分鐘的重要性,從而自覺地珍惜時間,牢牢把握每一分鐘,做一個惜時的孩子

四、説教法:

教學時要創設情境,在讀中感悟,使朗讀成為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氣氛中學習,自主地讀、説,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後悔;在主動探究中認識生字,讀懂故事

五、説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新課

1、同學們,看老師這兒:1 =20,你覺得這個算式正確嗎?

2、板書課題《一分鐘》,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將生字詞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學生再次拼讀

3、去拼音讀一讀

4、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5、做猜字遊戲

(三)、再讀課文,感悟時間的寶貴

1、課件範讀課文,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元元聽到零聲後,開始是怎樣想的? 大家找出來讀一讀

3、 事情的結果呢?指名讀李老師的話

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模仿教師的語氣,朗讀“元元,今天你遲到了20分鐘”,可讀出不同的語氣

元元遲到了半節課,你能想象一下元元是怎樣走進教室的嗎?這時他的心情怎樣呢?(後悔)

4、師:元元明明才多睡了一分鐘,怎麼就遲到了20分鐘呢?找一找這20分鐘是怎麼來的

(四)、小結

在元元身上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五)、拓展延伸

1、將課文內容演一演

2、摘抄惜時的名言警句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6

一、説教材:

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中的一首兒童詩——《一株紫丁香》,這是一首情感豐富、意境優美的詩歌。講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師窗前,表達了小朋友讚美老師,熱愛老師的一片真情.這首詩充滿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純明潔,全詩語言歡快流暢,讀起來琅琅上口。

二、説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鞏固第一課時所學一、二類生字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品讀課文,體會老師勤勤懇懇工作的詩句,培養尊敬和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三、説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朗讀背誦,充分領悟課文所表達的真情實感。

難點:體會老師的勤勤懇懇,培養尊敬、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四、説教法:

新課程提倡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注重學生的個人情感體驗,因此,教學中我將藉助多媒體,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課文,讓學生讀中感悟,悟中生情。

五、説學法:

本課語言流暢,富於情趣,教學時主要通過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課文來體會課文所藴含的尊敬、熱愛老師的思想感情。

六、説教學設計:

(一)情境渲染,啟動情感。

配樂《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教師用深情的語言導入:老師像一支粉筆,畫出的是彩虹,灑下的是汗水;老師像一艘航船,載着我們駛向知識海洋。、

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師,有一羣可愛的孩子們為老師栽下了一株紫丁香,這是為什麼呢? 讓我們一塊兒學習課文《一株紫丁香》. 藉助音樂渲染和老師富有情感的'語調,使學生儘快進入情境中,為學習本課奠定情感基礎. ,出示紫丁香圖片(導入),誰能向大家介紹紫丁香?(學生彙報課前收集到的資料)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觀察.

①你從畫面上看到了什麼?能給大家説説嗎?(圖上畫了一株紫丁香,一位老師正在台燈下備課,批改業……)

②想象:如果你看到這個情景,你會為老師做些什麼?

(給老師沏茶,給老師唱歌……) 巧妙憑藉插圖,訓練學生的觀察和口語表達能力.

現在就讓紫丁香為我們做這一切吧!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比一比誰得讀書姿勢最正確。

(二)全心品讀,體會情感。

1、同學們讀得真好,老師也想試試,行嗎?(動畫朗讀,做好情感鋪墊,讓學生注意用心體會老師範讀中所表達的濃濃的師生之情。)

2、評價老師讀

3、自主讀書,選出你認為讀得最好的小節。

4、把你認為讀得最好的小節讀給你的同桌聽,讓她和你一起分享讀書的快樂。

5、誰樂意站起來把你喜歡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6、誰還想讀?

7、你們現在最想聽誰來讀……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尊重每個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充分的感受到讀書的快樂,並和大家一起來共同分享讀書的快樂,在讀中引導學生體會紫丁香代表了學生送給老師的一份禮物,是尊敬、熱愛老師的一種真實表現。(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此環節教師、學生、教材、多媒體多邊互動,有助於重難點的突破。)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輕聲讀課文.想一想:紫丁香為老師做了些什麼?用" "畫出相應的句子.

2,小組交流,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合作完成口頭空填空:

我們栽下一株紫丁香,為的是讓綠色的枝葉夜夜____;是讓沙沙的綠葉兒聲幫你____;讓滿樹盛開的小花感謝你____;讓花香飄進你____的夢裏.

3,這些都是小朋友美好的心願,他們多想把這些心願説給老師聽啊.請你們把課文再讀一讀,讀出感情.

四、寓教於樂,鞏固生字。

同學們讀得太棒了,就連一些生字寶寶也想來和你們交朋友,還認識嗎?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根據低段學生年齡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難長時間熱衷於一件事,讓學生在遊戲中識字)

五、練寫生字(在舒緩的音樂中,學生靜心書寫)

六、板書設計

5、一株紫丁香

綠色的枝葉 做伴

綠葉唱歌 消除疲倦

盛開的花兒 感謝

花香 飄進夢裏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7

一、 説教材:

《太空生活趣事多》是人教新課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一篇精讀課文。本課用淺顯生動的語言,介紹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識,並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為在宇宙飛船裏,水失去了重量。”這就是失重,也就是造成睡覺、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這些有趣的事情對學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師們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獵奇心,引導他們把課文讀好,使他們在瞭解一些航天知識的同時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

依據課標和學段的要求,結開學生實際和課先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3、初步瞭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激發瞭解新科技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具準備:

學生收集的有閉太空的資料。製成飛船形狀的字卡、詞卡。

二、 説教法和學法:

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人為本,着眼於學生的實際,將“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理念貫串於教學始終。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課文這一“例子”,訓練學生識字寫字以及在理解感悟的基礎上運用語言,甚至在説話中創造語言,體現了農具性的特點;師應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努力創造平等調和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想學、樂學。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懷。在教學中採用精彩的視頻,激發了學生的探知慾望,讓學生説出所見的畫面,從讀課題中説出自己的發現,提出疑問,用不同形式的讀——小組説——模擬宇航員介紹,調動全班學生參與,在充分自讀的基礎上談出自己的感受,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在識字中,我先讓學生讀文自主識字,接着由句——詞——字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再次認讀,體現識字的層次性。接下來讓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相互測讀,尤其以魔方的形式師生互動,識字——組詞,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研讀感悟中,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讀、模擬讀、介紹讀、展示讀等一系列讀書活動,間或穿插説話訓練,真正達到了理解課文、提下表達、運用語言的目的。課標要求教師要有大語文瞅,要着力全面提下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文感悟先,教師依據學生已調動起來的學習興趣和情感基礎,順勢而導,讓學生談學習的感受,激發學生愛語文的感情。接着又讓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產生對網絡這一新科技的喜愛,最先飽勵學生上網或上圖書館再查資料,把語文課堂擴大到了課外,走入了學生的平常生活當中。

三、 説教學進程:

本課分兩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美麗的太空畫面,讓學生瞅看。

(鮮活而精彩的畫面能激發國小生的興趣,感受神奇,產生嚮往之情。)

2、你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彙報。

(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師尊重他們的集體感受,並飽勵指導他們説較完整準確的話,激發其説話熱情。)

3、師激情:在茫茫的宇宙中,點綴着無數顆美麗的星球,它們看上去似乎彼此離得很近,但實際上卻相隔非常遙遠。在狹闊無垠的太空裏,藏着無窮的奧祕。看到如此美麗的`太空畫面,你想説點兒什麼?指名談感受。師順勢利導:是啊,人人都想去太空遨遊一番,你們猜想一下,在太空中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呢?

4、學生自由説先,師導入課題:如果在太空生活,許多事情都會變得非常稀奇而且還有點“今怪”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與太空生活有閉的課文。(板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學生齊讀課題。從課題中你有什麼發現?(學生自由説先)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賤有疑,疑而促思。學生產生“想知道”的願望先,才能積極地去發現,去探索,能激發學生去通過讀書探究的迫切願望。)

2、學生帶着問題讀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小組內相互幫助解決。

(自主識字與小組開作的形式相結開,能提下學生的開作能力和學習效率。)

3、彙報讀文:採取團體展示讀、小組競賽讀、領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讀通順。

(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有更多的展示機會,能滿足低段學生好表現的慾望,促進其積極主動地去讀書。)

三、引導學生識字:

1、學生快速找出含生字的句子讀幾遍,師相機出示相閉句子,領讀、齊讀,師生同同正音。

2、從上述句中找出含生字的詞,去掉其餘部分,學生認讀生詞。

3、去掉上述詞中其餘部分,只留生字,讓學生認讀並自由組詞。

(由句——詞——字的認讀,依據難度不同,有層次地多次再現生字,讓學生隨文識字,既是新授,又是單現。在讀的進程中,生字不斷單現,自然也就成了熟字。)

4、學生拿出自制的字詞卡,相互測讀。

(生生互動,使課堂呈現出平等、調和的氛圍,測讀形式更能刺激學生的學習慾望。)

5、師生開作認字:師拿出字詞魔方,任意翻轉各面,學生開火車認讀。

6、學生再讀文,讀通順,讀流利。齊讀或小組接龍讀。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也是學習活動的開作者。激趣益智的魔方識字和接龍讀書使枯燥的識字教學顯得生機盎然。師生互動讓課堂變成學生學習的樂園。)

四、開作學習,自主記憶: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有趣的動物》是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中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內容。本單元教材內容是圍繞"自然科學"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通過課文中隱藏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探究,自然科學的興趣學會觀察大自然。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是説"有趣的動物",讓學生説説喜歡的動物是什麼?他有趣在哪裏?此次口語交際鍛鍊,意在讓學生學會説得清楚明白,同時學會認真傾聽,並有禮貌的提問。此次口語交際的鍛鍊,有助於學生培養認真聽講,禮貌提問的好習慣,為今後的教學打下良好基礎。

2.教育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口頭表達能力(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3.重點,難點以及確定依據: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豐富學生對動物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突出重點,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

難點:增強學生對動物的保護意識

通過介紹動物們的優點和與人類的關係來突破難點,讓學生明白大自然的可敬。

下面,為了講清重難上點,使學生能達到本節課設定的目標,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二、教學策略

1.教學手段:

教學方法:本課應着重採用實踐訓練、情景創設和學導式討論教學法。

2.教學方法及其理論依據: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採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學導式討論教學法。在學生查閲資料,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在老師啟發引導下,運用實踐訓練教法,讓學生主動思考,積極表達,整理出初步思路。最後創設情境,讓學生展開小組競賽,二次組織語言,做到表達有邏輯。此時注意關注後進生,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培養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熱情。有效的開發各層次學生的潛在智能,力求使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三、學情分析:

我們常説:"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

1、學生特點分析: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欠缺,説話起來沒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語言不夠,連貫,無法表達清楚想要説明的意思,教學本次口語交際,從學生喜歡的動物入手交流,能激發她們説話的慾望,同時引導學生説話前,先想好要説的內容,再講給同學聽,這樣讓學生先在頭腦裏,進行語言初步加工,説的過程中,進行語言的`再次組織,感受説話的邏輯思維,慢慢養成,先思後講,學會把意思表達清楚。

最後我來具體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教學程序及設想:

1談話導入,以"同學們你們喜歡動物嗎"引入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教師提示,首先大家要想好自己要説的內容,然後再講給同學聽,講的時候要吐字清楚,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禮貌的提問,而是自己也瞭解的動物可以舉手補充

3三小組內討論交流,

首先,生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組內展示,並向同學介紹自己收集到的資料,同學間可以互相閲讀,其次,互相推薦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最後,用簡單的話在小組內介紹最感興趣的內容。

4創設情境:召開動物介紹會。課件出示動物介紹示範,小獅子的自述,引導學生注意聽,然後學着仿説,同桌互助準備好搞講稿。

5小組競賽: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家講解,組內其他成員評議。小組內選評選出説的好多同學來班級參加比賽

6總結結論:強化認識,提綱挈領。同學們説得都很好,今天同學們一起努力,讓我們大家都認識了好多動物。動物們真是有趣,長得千差萬別,住的地方不一樣,最重要的是每個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大自然因為有了各種各樣的動物才變得那麼有趣,那麼精彩,我們一定要保護動物!

8佈置作業。

在生活中認真觀察,蒐集更多關於動物的知識,和同學們分享一下。

7板書

有趣的動物

名字 樣子 優點(本領) 愛好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9

[教材簡介]

本課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麼過冬的事情。課文有8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2~7自然段寫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情。這部分有5個自然段都是寫他們的對話,介紹了他們不同的過冬方式。小燕子是飛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而小蜜蜂則藏在蜂巢裏吃蜂蜜。第8自然段寫他們約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見。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

2、瞭解青蛙、小燕子、小蜜蜂的過冬不同方式,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

3、根據課文內容理解生詞。學會生字“物、刮”。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活動一:體會冬天的寒冷和朋友間友誼深厚,為引出對話作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1至2自然段

1、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19小動物過冬。出示三個動物圖片,師述: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他們常常------(生接着説)

2、 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會幹什麼?心情怎樣?

3、 課文中的三個好朋友遇到一起更是好得沒話説,青蛙時天生的歌唱家,小燕子、小蜜蜂呢酷愛跳舞,它們在一起的日子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

出示第一段,齊讀。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本站()地址是:

4、 可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秋風刮起來了,天氣漸漸涼了,轉眼冬天就要到了。

(1) (出示冬天圖)仔細觀察,誰來説説冬天是什麼樣的?

板書:天寒地凍

花草枯萎

動物稀少

(2) 三個小動物都在為自己的朋友擔心着,於是聚到了一起,(相機出示多媒體)想聽聽各自越冬的'方法,這就叫————(生:商量)

二、學習3至7自然段

1、它們是怎麼商量過冬的事情的呢?輕輕打開書,讀一讀第3至7自然段,想一想。

(1)你對哪個小動物的過冬方式最感興趣,把寫到它過冬的段落反覆讀幾遍,再把自己當成這個小動物,練習向同桌介紹一下你是怎麼過冬的。

A、小燕子:

(1)指名“小燕子”介紹,(出示第三自然段,“燕子説”省略,用圖片代替)

(2)師與學生對話:從小燕子的話中可以聽出,它早為自己打算好怎麼過冬了,但老師還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那隻小燕子願意來為我解答:

① 小燕子,你要去哪裏過冬呀?

②為什麼非要趕到遙遠的南方去呢?在這邊過冬不行嗎?

③去南方的路途這麼遙遠,一路上多孤單啊,有誰陪你嗎?(大雁、黃鸝、杜鵑、金絲鳥)

④你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看我們呀?(出示春天的圖,用自己優美的詞語説)

⑤你這種秋天飛回南方,春天再飛回來的過冬方式是不是叫遷徙呀?祝你一路順風。

(3)聽了小燕子的話,老師就不再為小燕子擔心了,但是小青蛙和小蜜蜂還在擔心着它們的朋友呢!哪隻燕子來對着它們説一説。(出示小青蛙和小蜜蜂)

B小青蛙

(1)師:小燕子自己的過冬問題解決了,但一想到同樣吃蟲子的青蛙哥哥時,又擔心起來,它會擔心些什麼呢?

是啊,冬天這麼冷,又沒什麼蟲子了,青蛙哥哥沒有翅膀去不了温暖的南方,這怎麼不讓小燕子擔心呢!(停頓,給學生心理活動的時間)但聰明的小青蛙會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過冬方式。同桌兩位同學分角色去讀一讀下文中小燕子和小青蛙的對話吧。

(3) 指名讀。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説説小青蛙怎麼過冬的嗎?

補充:因為青蛙的身體表面很光滑,沒有毛和羽毛來保暖,它又是變温動物,體温隨着氣温變化而變化,如果它不冬眠,當温度降到很低的時候就會被凍死。而冬眠能讓身體降低新陳代謝,即使不吃不喝也能靠身體已有的養分活着,到了春天天氣暖和了再醒過來。

(4) 瞧,為了不讓小燕子擔心,小青蛙正在沾沾自喜地向小燕子説着它過冬的方法呢。誰來做一隻吃得飽飽的青蛙,加上動作來讀一讀?指名讀。

(5) 這種過冬的方式稱為——(學生齊説)

(6) 哪位知識豐富的小朋友來告訴我們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冬眠?

C小蜜蜂

(1)蜜蜂妹妹妹是否也能順利得度過冬天呢?(出示第6-7段)男女生分角色 齊聲朗讀一下第6-7段。

(2)瞧,這些小蜜蜂在寒冷的冬天就躲在蜂巢裏吃着香甜的蜜,你能想象得出它們在其他季節都忙着幹些什麼嗎?

它們不但勤勞能幹,而且更有一種在困難來臨前表現出的大智慧值得我們學習,誰能用一些成語來誇誇它們?

(3) 像蜜蜂妹妹的這種過冬方式叫備糧。你知道還有誰也靠備糧來過冬?

(4) 同桌扮演一下,並學着小蜜蜂的樣子給我們介紹一下。

師:“***,冬天地上都是冰雪,——————,你怎麼生活呢?”

生:(出示填空)“我早就——————,藏在---------,夠吃上一個冬天的。”

7、三個小動物都有自己的過冬方式,這樣大家就不用相互擔心了,他們商量好了第二年春天————(引讀)這是他們的——(生:約定)

三、分角色朗讀、表演。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書中的這些小動物嗎?願意演一演嗎?四人小組合作表演。學生上台表演。

2、如果在最後自己想象一下,添加一些朋友之間分別時的話會更精彩。學生再練習表演。

四、 昇華總結:

三個小動物為什麼要選擇不同的過冬方式呢?(學生討論,自由説説)

還有許多小動物過冬的方式與眾不同,你們還知道哪些?給大家説一説。

補充一:松鼠和野兔都要把窩墊暖了,找到鬆塔啊、榛子啊、橡子什麼的儲備食物,它們冬天都不冬眠。還有,它們還要換毛,冬天要換上與夏天不一樣的毛。

補充二: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那樣可以相互取暖,提高温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温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補充三:熊冬眠是因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到了秋天它們就大吃特吃,使自己長胖,冬天就靠脂肪來提供養料。但是,冬眠時,它們還會醒過來的。”

1782年的一天法國巴黎郊外採石場的一位工人敲開一塊大石頭,竟發現有四隻活着的蟾蜍。蟾蜍是怎麼鑽進石頭的呢?原來當時那裏都是泥啊,水啊,草啊,蟾蜍冬天就挖了洞在那兒過冬,可是氣温一直很低,它們就沒有醒過來。過了一百萬年,它們泥都變成石頭了,等到工人把它們救出來,它們才醒過來。你們看,蟾蜍這一覺睡了多久啊!足足有一百萬年!

同學們,自然界還有很多祕密等着我們去探索,只要我們努力學習,一定會成為小小科學家。

五學生字。

出示“物、刮”。

1 認讀。

2 找朋友。

3指導書寫。

二年級上冊語文説課稿 篇10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説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樹之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説明。

一、説教材

本單元是識字課,在教學上應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寫字上。其中《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

課文每句話的觀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觀察樹木的形狀,描寫了楊樹的高大,榕樹的茁壯和梧桐樹葉像手掌的特徵。第二句觀察樹葉的顏色,描寫了楓葉的火紅和松樹、柏樹的翠綠。第三句觀察樹木的習性,寫出了木棉喜暖和樺樹耐寒的不同習性。最後一句介紹了兩種被譽為"活化石"的樹木以及香溢滿園的桂花樹。

二、説學情

1.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漢字知識積累,所以要引導學生在誦讀文本的同時,體現多樣的識字形式,要將識字教學與閲讀文本有機融合,在反覆的讀書體會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運用生活實際識字,列舉相關聯的詞語等方法總結識字規律,學會識字方法。

2.初步瞭解過形聲字,但對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和自主識字意識差一些。所以本課要引導學生髮現漢字規律,運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歸類識字,並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主識字。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字等方法認識"梧、桐"等15個新字,會寫"楊、壯"兩個生字,運用形聲字自主識字。

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試着背誦課文。

3.通過讀文看圖,初步瞭解11種樹木的基本特點,激發學生了解樹木,探索自然的興趣。

四、教學模式

語文精讀新授課

五、説教學方法

教法:

1.講授法

學生對樹木種類瞭解不多,對樹木的習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師豐富資料。

學法:

1.圈點批註法

主要讓學生圈畫樹木種類,瞭解樹木習性。

2.討論法

細品兒歌環節,可以讓學生根據樹木習性來找樹木圖片。

六、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師:孩子們,你們都認識哪些樹木呢?(生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多認識幾種樹木,並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板書課題《樹之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這首兒歌介紹了哪些樹木呢?用筆把他們圈出來,讀一讀吧!(松柏不是一種樹,是兩種樹。各自的名字是松樹和柏樹。)

指生説。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認一認這些樹的名字吧。課件出示: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 木棉白樺銀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你還會讀麼?)開火車讀

2、集中識字。

這些樹名裏藏着許多生字,仔細觀察,在結構上有什麼相同點你有什麼發現?

楊、榕、梧桐、楓、鬆、柏、樺、桂、杉

生:都是木字旁。

師:還學過哪些與木字旁相關的字呢?(生回答)

師:木字旁一般與樹木相關。再觀察這些字,在讀音上有什麼發現呢?

師:他們是形聲字。左邊表意表示他們都是樹木,右邊表音提示了讀音。形聲字可以讓我們快速識字。你來猜猜這是什麼樹:

榆樹 橡樹 楠樹 棕樹石榴椿樹檸檬樹

(三)細品兒歌

師:我們的課文中有好多的樹木插圖,他們分別是什麼樹木呢?答案就在兒歌裏。請仔細讀讀兒歌,畫出每種樹木的特點。

1.師:看看第一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特點?

生回答:楊樹很高。

榕樹枝幹比較粗壯。(有時候一棵大的榕樹遠遠看去就像一片小樹林)

梧桐樹的樹葉像手掌。(掌這個字我們怎麼記住它呢?)

……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麼樹?

2.師:看看第二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楓樹的樹葉到了秋天會變紅。

松樹、柏樹的樹葉一年四季都是綠的,不發生變化。(綠裝也就是綠衣服,所以裝這個字下面是一個衣字,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師:為什麼松柏樹終年長青。

普通的樹木在氣候不適宜的時候(譬如寒冷,乾燥),因為葉子面積較大,表面沒有蠟質的薄膜,而導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冬季會變黃,落葉。而松樹,冬青,柏樹等,由於葉子要麼尖細,要麼表面有蠟質層,水分不易散失,所以在嚴酷的環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會落葉,保持常青。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麼樹?

3.看看第三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木棉樹喜歡温暖,生活在我國的南方。

樺樹比較喜歡嚴寒,生活在我國的北方邊疆。(耐、守、疆如何識記?)

欣賞木棉樹和樺樹,觀察圖片,看看他們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3.看看第四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師:為什麼叫銀杏樹和水杉樹活化石?

因為科學家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後,同屬於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複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成為曠世的奇珍。

師:出示圖片欣賞銀杏、水杉和桂花樹。

(四)朗讀全文並嘗試背誦

孩子們,我們更詳細的瞭解了這些樹木,讓我們再來美美的讀一讀吧!(齊讀,男生讀,女生讀,打着節拍再次朗讀。)

(五)指導書寫

楊:第五筆是橫折折鈎。

壯:前三筆要注意,是點、提、豎。

(六)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樹之歌

樹之歌

o 榆樹( ),槐樹( ),

o 柳樹樹枝像( )。

o 石榴開花(),

o 桂樹開花十里香,

o 桑樹結果( )。

o 冬青四季(),

o 棕樹( )在南方,

o 橡樹( )守邊疆。

課下,我們可以去校園裏認認學校裏的樹木,上網蒐集他們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樹之歌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樹木棉樺樹 銀杏水杉金桂

高 壯 像手掌紅 綠 暖 寒 活化石 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