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心得作文錦集六篇

來源:文書谷 3.13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得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華】心得作文錦集六篇

心得作文 篇1

那是我讀二年級時的事情了,那次過“六一”兒童節我們玩貼鼻子的遊戲。

首先老師在黑板上畫了一隻很漂亮的熊貓,但美中不足的是可愛的熊寶寶沒有鼻子,原來是陳老師故意不畫的!目的是要我們把鼻子貼上去。遊戲規則是:不準偷看,不準指點,誰把鼻子貼的最準誰就是勝利者!

遊戲開始了,同學們都躍躍欲試。首先上場的是陳輝,只見他用一條黑布蒙上了眼睛,手上拿着老師剪好的鼻子動倒西歪的走到黑板前,兩隻手在黑板上亂劃,一會兒想貼這,一會兒想貼那,一直拿不定主意,我們都為他着急。最後他下定決心貼了上去。拿下布一看鼻子貼在了耳朵上了!同學們看了都哈哈大笑1 接着同學們一個個上場,不是貼在了頭上就是貼在了眼睛上,還有的更是貼在了胸前...

輪到我上了,我把熊貓的臉上的各個位置都看的很清楚,都默默記住!但我心裏還是很緊張,手彷彿被電打了一樣僵硬的不聽使喚,但由於我把它的`位置記的很清楚,最後還是把鼻子貼上去了!而且是最好的一個!同學們給我一陣熱烈的掌聲,我高興極了!

通過這次遊戲我學會了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仔細的觀察才能取得勝利!

心得作文 篇2

什麼是真正的善良?有幾個人知曉呢?

古人説:“人之初,性本善。”既然人本善良,為何還有如此邪惡的人,是後來的環境改變了他們。當然,也有人説人本是邪惡的,是一次次的`坎坷讓他們擇善。善之珍貴,何人能懂?

善分很多種,孟子説有惻隱之心、同情之心或誠心等等。

寬容之心。這個詞,想必我最有所體會了。一個字,就是忍,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在對別人做出判斷之前,我們應該先學會按捺情緒,即使對方再惡劣,忍可以避免發生無法彌補的失誤。但是忍絕不是指好欺負,要讓人先看的起你,如果在必要關頭,爆發你的內心,讓別人對你另眼相看。自認為很寬容的我對於一切的一切都忍,即使忍的同時是吃虧,但我認為吃虧就是佔便宜,雖然效果很難看得見,可總有一天會享受到吃虧也是一門“藝術”。

忍對於寬恕來説,無非是其一部分。當我們手捧鮮花送給他人時,首先聞到花香的是我們自己,而當我們抓起泥巴拋向他人時,首先弄髒的卻是我們自己的手。

可以就這樣説,成就來自於忍,失敗來自於不忍。學會忍,並非恥辱,只是成功背後的必要過程。小不忍則亂大謀。

一顆善良的心可以表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記得有一天,我口渴難耐,嘴脣乾得發白,正準備上前拿水的時候,瞧見只剩很少的幾瓶了,看着箱裏的水,想到別的同學也還要喝,我又坐了下來,再忍忍吧,似乎沒有特別渴了。雖然這只是那麼一瞬間,但有些人卻看在眼裏。

善良啊!有時候離你很近有時候離你很遠,如何真正把握住它,還是需要好好體會的。如果你已經能夠掌握住善良的技巧,那麼這樣的生活才是充滿快樂的,幸福的!

擇善,不難。心得善,難。是心束縛住了你。

心得作文 篇3

最近一直在看于丹的《論語》心得,首先想要説的是,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想起以前讀書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雖然我會背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在其位,不某其政”“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朗朗上口的句子,

可自問心裏對這些話的理解卻是膚淺和隨意的。或許,沒有于丹,我大腦中不會再想起《論語》,不會想到通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也不會理解先人聖賢為什麼會説出“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那種推崇,當看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孔夫子的偉大,也知道了過去自認為深奧的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説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可以讓我受益匪淺、温暖備至。于丹説:“《論語》告訴大家的,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當這本書被我認認真真地看完後,心裏很為于丹把現代社會、現代人的生活通過《論語》完美結合後給予的精闢闡釋表示喝彩!記得於丹在書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座寺廟裏供着一個花崗巖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台階,也是由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巖砌成,台階很不服氣對佛像提出抗議,説:我們本是兄弟,憑什麼人們踩着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麼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説:因為你只經過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佛……想起我剛上班不久的時候,血氣方剛,常常會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小矛盾生氣,總是會想,那個我也可以做,為什麼只讓我做這個沒意思的事情呢;同樣一起畢業的同學,為什麼他們的工作就比我們的好?我想,這應該不是我個人的一種問題,在我們畢業後的同學聚會中,也常常聽到朋友們這樣的牢騷。

刨去青春傍身,年輕氣盛,我想更重要的問題是在於我們的心胸還不夠寬廣,對問題的思考缺乏深度和虛心的態度。我們急於成功而盲目的與他人胡亂對比,總拿自己不如意的地方去和他人順利對比,不能心平氣和的接收他人的輝煌。是啊,書中寫的多好,佛像能讓千萬人去膜拜是因為他曾接受了千刀萬剮的考驗,而作為一名年輕人,我們還有很多經驗等待去積累還有很多技能等着去考驗,怎能如此心浮氣躁呢?

還有另外一則也讓我記憶深刻,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孔子所謂的人生更高的境界是什麼呢?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為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雖然其中映現了封建思想,儒家做派的影子,但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夠在貧賤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快樂的風骨,無不吸引和震撼着我。或許很多人會説,這不過是説説,讓誰做到這樣,誰也不行!我左思右想,悲哀的發現自己無力用事實來説服擁有這樣思想的人,然而,這種自然、平和、積極的心態卻絕對是值得我們去追求的.。也唯有肯接納肯效仿聖人這種心態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超凡脱俗而又可以獲得成功的人。我們的思想永遠決定着我們的行動,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在社會風氣略顯浮躁的今天,作為一名年輕人,我們必須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以造就一個更為善美更為清亮的明天!聖人的智慧就是聖人的智慧,品完後我如此喜悦;聖人的智慧也終歸是聖人的智慧,品完之後發現自己如此不足。

好在,有這樣一本書,一盞燈指引着我,警醒着我。讓我在急躁的趕路之時保持着一份清醒,我相信,內心的成長才是人性的成長,也唯有人性取得了成長才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卓爾不凡的人。我會用聖人的智慧去指導自己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更會用聖人內心的温暖照亮整個人生!

心得作文 篇4

20xx年3月20日,我受鎮教研室安排,前去小南坑國小聆聽了市教育局教研室舉辦的“國小優質作文課教學觀摩”,其間數位我市語文教學能手,精心準備了習作課教學,令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名國小語文教師,我感覺作文教學是最不易教的;這一次的公開課,;參賽教師的教學風格各不相同,,他們的課堂不但吸引了上課的學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知道作文課能上得如此精彩,下面談談我聽了這一節作文課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吸引學生的課堂導入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讓學生寫作文首先要培養寫作興趣。在觀摩的幾節作文課中,教師們都很巧妙地設計了吸引學生而且是與本節作文課息息相關的導入活動,引起學生對課堂的極大興趣。如陳彩月老師一開始讓一個學生表演動作,讓其他學生猜做做的動作名稱,學生因為感興趣,馬上參與到課堂,即便他一開始可能會抗拒上作文課,但這一有趣的活動引起了他的興趣,他不知不覺地被老師帶進了作文課堂。如果僅僅是把學生帶進了課堂是一個小成功,那陳老師創設的蒙上眼睛畫自己,就是把學生帶進了課堂作文,這是一個大成功,讓學生有事可寫,眼前剛剛發生的事容易寫,能寫好。這兩個導入都非常地巧妙,非常地精彩,我覺得對於這節情境作文課,這樣的設計是非常成功的。

二、巧妙地引導,“幫”學生想要想讓孩子寫東西,就得先讓他的小腦袋裏有東西。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平時看書也會積累一些好詞好句,但一旦讓他們運用到作文中就有一定的難度,一可能是想不起來,二是不知道如何應用。但在陳老師的課堂上,她讓孩子用一個詞或一句話形容自己矇眼畫畫的情景、心情等,這樣就幫孩子把他們小腦袋裏的好詞好句都挖出來,挖出來後一個個板書在黑板上,引學生的回憶,幫助學生再次理解詞語。

三、有條理的板書,引導寫作方式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説,寫一篇有條理的.記敍文,難度應該不大,但為了要照顧全班的學生,陳老師通過清晰的板書,矇眼畫畫前、矇眼畫畫時、矇眼畫畫後、矇眼畫畫的體會四部分提醒學生寫作時可運用的寫作方式。作文課上到此,我手寫我心,下筆寫作文就這樣水到渠成了。 一節作文課,學生不但不感覺到累,而且感到樂趣無窮,收穫甚大,這就是一節成功的作文課。

學習貴在內化。學習別人的東西是為了成就自己的東西;在未來的作文教學中,我要將本次作文大賽中好的教學方法好好運用,並不斷探索新的作文指導方法,讓孩子敢寫作文,樂於寫作文,能寫好作文!

心得作文 篇5

我很榮幸參加了貴陽名師堂開展的這次新作文教學培訓,作為一個作文教學經驗匱乏的教師來説,我感覺真是受益匪淺。從管建剛老師、吳勇老師等幾位老師的作文教學和相關講座中,我進一步瞭解了國小語文習作教學的一些方法,反思了自己教學工作中的不足。作為語文教師,不是隻懂一些語文理論知識就行,我們要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培養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這樣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滲透到學生身上。而且語文教師還要學高為師,有較高的藝術鑑賞能力和藝術修養,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引導學生髮現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去感受,去創造美。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教學作文應從解決“温飽”過渡到“美”。 從管建剛老師的作文教學課和他的講座中,我瞭解到平時我們納悶的學生寫作時找不到內容可寫,於是便編、重複的編的這種現象,應該正確引導,讓他們由寫的內容多到寫得美。明確寫作文時如何把內容寫豐富的同時,還得注意不能重複。

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發表。 結合我校的學生實際,多數學生都只是為了完成作業而作文,一提到寫作文,很多學生都是唉聲歎氣,只要一聽到説這次測驗不寫作文,學生邊歡聲雀躍。面對這一情況,我覺得管建剛老師的方法很不錯,利用發表的機會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我們學校校刊,但我覺得語文老師可以自己創建班刊,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愛上寫作。

三、教作文離不開閲讀,學作文也離不開閲讀 杜甫曾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教師引導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 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四、進行頭腦風暴,引發創意。 國小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是有無限創意的,聽了張祖慶老師的課,我幡然醒悟:原來對適時的對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刺激他們的創意,也能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 在語文教學的生涯中,也可以談得上“路漫漫其修遠兮”了,我們能做到的只有邊學邊用,邊用邊學了。

心得作文 篇6

《大綱》指出:國小生作文就是練習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或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用恰當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由此可見,國小生作文是練習,是習作,是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用自己的話寫下來,怎麼想的,怎麼説的,怎麼做的,就怎麼寫,無需太多的加工潤色。但是實際教學中作文仍然是學生最大的攔路虎,相當數量的學生提起作文還是無從下筆,究其原因,我認為:一是因為教師人為地加大了作文的難度,要求學生寫出從思想內容到語言文字都有一定水平的文章,恨不得篇篇都達到發表的標準,所以要求一高再高,遠遠超出了一般學生的習作水平,結果成了拔苗助長,學生的作文水平不但沒有提高,反而產生了厭倦心理。二是因為學生雖然也接觸了實際生活,參加了某些活動,但由於他們的觀察能力較弱,思維能力不強,故語言組織能力不高,形成了“茶壺裏煮餃子”的局面,如果老師再引導不夠,久而久之,學生強烈的表達欲就會經過一次次受挫之後沉寂下來,也對作文失去了興趣。針對學生在作文過程中的這些表現,我從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訓練兩方面進行了國小生作文“加強聽説、強化讀寫、整體推進”教學改革實驗,已取得了初步效果,現簡單介紹如下。

一、加強聽説訓練,作文提前起步

美國新罕布什爾大學教育學教授唐納德·格雷夫斯,長期致力於國小作文教育的實驗研究,被人們稱為獻身於寫作教學的“十字軍戰士”。他提出了“寫作先於閲讀”的觀點。他認為兒童不是先學會了閲讀再學會寫作,而是恰恰相反,先學寫作,再學閲讀。他依據兒童的心理特點,把文章比作密碼,把寫文章比作編密碼,把讀文章比作破密碼。對兒童來説,文章是一種有魔力的密碼,他們很想學會這種密碼。而在孩子們看來,編密碼遠比破密碼容易。所以,國小低年級的學生,甚至在學前班時就有這種編“密碼”的能力和愛好,其表現就是喜歡在牆壁上、人行道上、水泥板上等地方畫各種符號,這實際上就是孩子們的一種自我表白。因此,要重視國小生寫作能力的早期培養,在他們還沒有學會閲讀以前,老師就應重視誘發學生的寫作慾望,組織寫作活動,促進學生寫作和思維能力的提高。所以,在國小一、二年級加強聽説訓練,作文提前起步就顯得尤為重要。

從國小生入校第一天起,我就有意識地培養他們的表達慾望和聽説能力。每週都安排有聽説主題,每天都有一日一説。如入學教育聽説訓練分為《自我介紹》、《參觀校園》、《我的老師》、《我的同桌》等,這樣,學生每天都有新話題,漸漸養成了喜愛説話、注意觀察的好習慣。等拼音學完,再讓學生把説話內容記下來,自然而然地就開始寫拼音日記了。

對於學生説話的起點,我要求較高,開始説話就要求説完整的句子。如一則《自我介紹》:我叫趙原,今年六歲半。我從無棣縣實驗幼兒園來。希望大家和我做朋友。等學了課文,則充分憑藉課文訓練。把每篇課文中的重點句段,排成一個科學的訓練序列,結合課堂教學,創設語言情境,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訓練語言、鍛鍊思維的主要途徑。如憑藉課文,抓重點句式的訓練;重點段落的訓練;課文插圖的訓練等。這樣,一課一練,課課有得,書上的範句,老師的例句,同學的好句,課外閲讀中的佳句,都在學生的頭腦中融匯貫通,一有需要,呼之即出。

另外開設聽説訓練課,每週一節,進行聽説專項訓練。在內容的選擇上我充分照顧到學生的特點,充滿知識性、趣味性、創造性,如利用電教媒體等直觀形象手段,以其絢麗的色彩、迷人的畫面深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了孩子觀察事物的`興趣。或創設情境,讓學生自演自説,積極參與。訓練形式上靈活多樣,有時看圖編故事;有時給出故事的頭和尾,讓學生想象中間的內容;有時聽音響編故事。讓學生在音樂和童話的世界中暢遊、聯想,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通過看、説、想、寫,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強化讀寫結合,科學有序訓練

語文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葉聖陶先生曾明確指出:“閲讀是‘吸收’的事情,從閲讀,咱們可以領受人家的經驗,接觸人家的心情;寫作是‘發表’的事情,從寫作,咱們可以顯示自己的經驗,吐露自己的心情。”這段話揭示了讀與寫的實質,説明讀與寫是相通的。讀寫結合一直是我國語文教學的一個基本規律。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我一直注重教會學生讀書方法,培養讀書習慣,強化讀寫結合,進行科學有序訓練。

1、讀寫同步,以讀促寫,寫中促讀。

進入三年級後,我加強了讀書方法的指導,教會“四步讀書法”,即“初讀,掃清字詞障礙;細讀,理清作者思路;精讀,品析重點詞句;誦讀,融匯貫通應用。”同時,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把全冊教材的學習目標分解到每一課。“段”是三年級語文教學的訓練重點,主要進行八種基本段式的訓練,讓學生知道每段有幾句話,每句話是什麼意思,句與句之間是怎麼聯繫起來的。如教學《晨讀》一課第二自然段時,先讓學生初讀,知道本段有幾句話。再讓學生細讀,弄懂每句話的意思,並能劃出概括全段內容的句子,即“三個小夥伴,又坐在村頭的石磨上開始晨讀了。”然後精讀弄清句子之間的聯繫,提問:讀了第一句話,你想提出什麼問題?(三個小夥伴是怎樣晨讀的?他們讀得怎麼樣?)接着分成三個組自學討論,找出了描寫三個小夥伴讀書的不同動作,得出結論:坐在右邊的小女孩讀得很入神,“完全被課文吸引住了,連小雞在她身邊嘰嘰叫都沒有覺察。”中間的小男孩“背得熟,記得牢,顯出一副十分得意的樣子。”最左邊的小男孩“好像在思索一道難題,又像在思索今後該怎樣認真學習。”接着提問:讀了這幾句話,還有問題嗎?(沒有了。因為這幾句話寫得很具體。)我又追問,這幾句話的順序交換一下行不行?同學們又議論紛紛,得出結論:是不行的。因為作者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寫的,從右邊最認真的小女孩寫到左邊可能有些調皮的小男孩,讀起來有層次感,而且一句比一句具體。最後,讓學生把這個總分段式摘錄到集段本上,朗讀背誦。這樣,學生在讀書過程中,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而且學會了寫作技巧。課後練習運用總分段式寫一段話《課間十分鐘》。這樣,一課一練,每篇閲讀課文都成了寫作教材,學生在“讀—仿—寫”中作文水平一步步得到提高。

2、課內閲讀與課外閲讀相結合,得法以課內,受益於課外。

雖然教材大多出自名篇,但每冊容量最多30篇左右,五年也不過300篇,以這樣的讀書量顯然不能提高讀寫水平。因此,加強課外閲讀就格外重要。我從三年級改加大閲讀的時限,閲讀課每週2—3次。要求每人平均10本以上課外讀物,搭配合理,種類齊全。閲讀課上進行閲讀方法指導,學生在閲讀的同時寫閲讀筆記:摘抄型、感想型、評價型、提綱型。每人每週500字。定期舉行“故事會”、“作文擂台賽”、“朗讀比賽”、“速讀比賽”、“筆記展評”等活動。學生讀的數量和質量得到了保證,不但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而且積累了大量的作文素材,發展了語言,發展了思維,為寫好作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優化作文課堂結構,堅持“限時、高效、大量、低耗”原則。

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我實行了限時原則:三年級的學生半小時內要寫出四百字左右的作文。這樣,每週兩節的作文課程序是這樣的:寫作文前,提前佈置作文內容,學生做好準備。第一節課前十分鐘左右的時間教師和學生一起商討寫作思路,謀篇佈局。然後30分鐘時間學生獨立試寫,這樣,第二節課上課時就已經寫完,就有一整節課的時間師生共同評改。在評改時採用積極評價原則,多肯定,儘量以最小的幅度修改,尤其是困難生的作文。優等生的作文從立意謀篇處品評;中等生的作文從精彩句段處賞析;困難生的作文則從好詞好句處大加讚揚。給每一個學生以成功的歡悦,充分調動其寫作的積極性。這樣安排作文課的目的在於使學生能馬上得到積極的反饋,主動地參與到評講作文中來,改變了以往因延時批改產生的消極因素,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而且學期的大作文量也是以往的一倍,大量的寫評使學生的寫作技巧越來越純熟,從而提高作文能力。

4、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為寫作提供生活的源泉。

學生有了知識上的儲備,不等於就能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作文。只有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體驗,在周圍的人、事、物、景中尋找寫作的素材,才能真正從中增長見識,訓練思維。孩子往往對身邊看似熟悉的事物不夠注意,或者覺得不值得一寫,經過引導,在他們的筆下,那些平時司空見慣的東西竟另有了一層深意。高勝男同學因偶然玩氣球產生義賣氣球為災區小朋友奉獻愛心的義舉;楊婷婷同學看見汽車尾氣污染環境產生長大發明新式超能量汽車,無論晴雨天都可以行駛的奇思妙想;吳立鵬同學看見粉筆屑飄滿老師的頭髮便想製造新式黑板、黑板筆……在同學們的眼睛中,世界變了,他們的思維也越發活躍,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他們發現,手中的筆原來還是一種最好的武器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