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來源:文書谷 2.65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

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1

音樂教師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音樂課程在德育、智育,美育方面所應達到的程度,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材編寫等都應緊緊圍繞總目標展開。新課標主要在五個方面進行了創新和改變,明確課程性質,綜合課程理念,突出音樂特點,設計思路清晰。這次培訓,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新課標的實踐中教師應如何提問、如何講解、如何激勵、如何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下面談一下自己的感悟:

一、更新觀念,與課改同行

1、音樂教學應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因此,我認為,新課標下教師既不能自己在前面引導着學生,學生在後面亦步亦趨,也不能自己站在一旁指揮他們如何走,而應該成為學生並肩前行的同路人,與學生一起商量着決定前行的方向和共同解決路途中的疑難,與學生一道成長。

2、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我們理應深刻領會課改的精神實質,變講堂為學堂,把主要精力放在指導學生“學”上來,不能再本末倒置。

3、讓學生去體驗,去探究,從而充分享受到獲取知識的樂趣,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應自覺地讓自己對學生的能力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關注成為一種內在的教學品質和教學行為。其實,知識的、技能的東西是外顯的,是比較容易量化的,越到能力,越到情感、態度、價值觀,越難以測量。但是,我們決不能因為它難以測量就急功近利地對此忽視。實際上,知識和技能固然重要,但能力、態度、情感、價值觀對一個人一生的意義更加深遠。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所從事的是育人的工作,因而應該把眠光放長遠一些,應該更多地關注人的更本質的東西,為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加強自身理論學習

對新課標的學習不止是為學習而學習,我還要通過學習,對新課標中的相關規定有了更深的.認識,實際運用在今後的教學中,並不斷滲透新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真正做到讓學生喜歡音樂,培養提高學生音樂素質。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能在教學中做到遊刃有餘,從而為學生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因此,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向書本學習,向專家領導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創新、創新、再創新,大膽改革大膽實驗。從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審美、創新、創造力、創造性人才,學生為主體、自主性學習、音樂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是教學新模式的目標,也將是我們所有音樂教師為之奮鬥的方向。

三、在實踐中體驗課程理念

通過這五個理念我感覺到,這次新頒發的標準更加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及音樂的實踐性特點,音樂的不確定性、抽象性以及時間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徵,強調音樂課程各領域的教學只有通過聆聽、演唱、演奏、綜合性藝術表演和音樂編創等多種實踐形式才能得以實施。學生在親身參與這些實踐活動過程中,獲得音樂的直接經驗和豐富的情感體驗,為掌握音樂相關知識和技能、領悟音樂內涵、提高音樂素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教育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內容、形式和情境,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這些與過去呆板的教學截然不同,課程設計思路,要凸顯音樂課程的美育功能,以音樂活動方式劃分教學領域;設計豐富的音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正確處理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與審美體驗和文化認知的關係;根據學生不同的心理髮展水平和音樂認知特點,分學段設計梯度漸進的課程學段目標及相應的課程內容,這些要求和教學目的的達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學習進步,才能適應新的工作需要,只有不斷研究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活動,使我認識到音樂教師應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實踐,探索出一條適合學生髮展和能力培養的教學新途徑,打造高效的音樂課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2

解讀了《音樂課程標準》感受頗深。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改革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是多麼的重要。要教好學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科學、靈活的教育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重點怎麼突破,教學難點怎麼解決都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一節課中怎樣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怎樣把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怎樣讓學生享受情感審美,這還得靠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要本着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在唱歌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審美,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世界裏自由的感情流露,這是學習唱歌的最基本靈魂!這樣一來,師生同樂的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既學到了應學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又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極好的發展。同學們在中國小時代學習到了各個學科的知識,又具有多才多藝的高雅素質,我們試想一下,當你看到我們的學生數年後在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成績時,做為他們的老師高興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會理解的.

通過學習使我認識到《國小音樂課程標準》基本理念共有十點,每點都是精華,如果細細品味對我們的教學很有幫助。

1.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以音樂審美為核心的基本理念,應貫穿於音樂教學的.全過程,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學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應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體驗之中。音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同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特徵,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形式和情感內涵的整體把握,領會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

2.以興趣愛好為動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繫、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應重視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繫。

3.面向全體學生

義務教育階段音樂課的任務,不是為了培養音樂的專門人才,而應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音樂潛能得到開發並使他們從中受益。音樂課的全部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

4.注重個性發展

每一個學生都有權利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的樂趣,參與各種音樂活動,表達個人的情智。要把全體學生的普遍參與與發展不同個性的因材施教有機結合起來,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

5.重視音樂實踐

音樂課的教學過程就是音樂藝術的實踐過程。因此,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重視學生的藝術實踐,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獲得音樂審美體驗的基本途徑。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音樂表現的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6.鼓勵音樂創造

中國小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潛質。在教學過程中,應設定生動有趣的創造性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情景,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增強學生的創造意識。對音樂創造活動的評價應主要着眼於創造性活動的過程。

7.提倡學科綜合

音樂教學的綜合包括音樂教學不同領域之間的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姊妹藝術的綜合;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繫。

8.弘揚民族音樂

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音樂,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隨着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

9.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有賴於對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強調弘揚民族音樂的同時,還應以開闊的視野,學習、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音樂教學使學生樹立平等的多元文化價值觀,以利於我們共享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

10.完善評價機制

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評價應包括學生、教師和課程管理三個層次,可採用自評、互評和他評等多種形式。評價指標不僅要涵蓋音樂的不同教學領域,更應關注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情感反應、參與態度和程度。應善於在動態的教學過程中利用評價起到促進學生髮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和完善教學管理的作用。

在以往的音樂課中我對弘揚民族音樂、理解多元文化、提倡學科整合這方面做的不是很好。在今後的課堂上應注重這及方面對學生的培養。

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3

國小生天真爛漫,無憂無慮。愛跳愛唱本是他們的天性。然而,曾幾何時,具有愛樂天性的孩子卻不喜歡上學校裏的音樂課了。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上,聽幾位背書包的國小生在討論音樂課。其中一位男孩子説道:“我很喜歡音樂,可是我我不喜歡上音樂課!每堂音樂課都是先練打節奏,接着唱音符,然後讀歌詞,最後填歌詞,真是太膩味!”旁邊的幾個孩子都點頭附和。一個戴眼鏡的女孩子不滿的説:“就是,老師總是按着一套教,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叫人活躍不起來,沒有一點樂趣,真沒意思!”這時,一個矮個子同學也大聲的説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提到上音樂課,我就頭疼。因為一上音樂課,就有無數個我根本認不識的音符迎面撲來,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師竟然要求全都記下來,這怎麼可能呢?這麼多的“哆來咪”看到都害怕,讓我背下來,簡直是謀殺!”作為一名國小音樂老師,聆聽到孩子們如此的心聲,我的心中泛起陣陣酸楚和枯澀。看來,老一輩音樂工作者傳承下來的這種傳統式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再適應時代的發展和要求了。學生們對這種傳統式的音樂教學,尤其是機械、呆板的學習方式已經產生了深深的厭煩情緒。探索一條新的音樂教學之路已迫在眉睫!傳統的學習方式已急需改進!

新課改已經實驗了好幾年了,在新的音樂課程改革中,我看到了希望。本次課程改革站在“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的高度,大刀闊斧的改革了中國幾千年遺留下來的陳舊的教育理念與教育行為,而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改變學習方式。《新課標》指出:音樂教學應在新課程的主動、探究、合作的教學思想指導下,以音樂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基礎,建構開放性、創造性的音樂教學模式。我感覺受益最大、感觸最深的是一下三種:

一、主動吸收式

十九世紀末,起源於意大利的蒙特梭利教學法,經過反覆實驗得出一個確切結論:“所有兒童天生具有吸收文化的能力。”在音樂教學中,任何知識技能的習得、音樂風格的掌握、文化內涵的理解,都離不開學生的吸收。過去,我們只是把學生當做存儲只是的容器,不停的把知識、技能灌輸給學生,沒有站在學生這一吸收者的角度,為他們提供吸收的環境、方法和條件。因此,吸收的效果很差。事實證明:學生會唱的多數歌曲都不是學校的老師教的,而是在其他場所靠自然吸收所得的。難怪許多學生不愛唱老師教的歌,學了半天還是不會唱,倒是自己日常生活中“吸收”來的或同伴們相互“交流”雪萊的歌,記憶深刻,唱着過“隱”。以前我所教的四年級(3)班有一個叫王雪的女孩子,平時膽子很小,上課從不積極學唱,我也一直對她沒有什麼好印象,覺得這樣的學生不會在唱歌方面有什麼造詣的。可是,在期末的一次歌詠比賽中,她演唱了當時熱播的電視劇《大長今》的主題歌,得到了第一名,我在為她的表現感到驚訝的同時,也在思索着這樣的一個問題:為什麼我教的歌她就唱不好呢?現在我明白了,原因就在於我沒有給她提供“吸收“的環境、條件和方法。因此,我們在平時的音樂教學中要培養學生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提供自主學習的環境;幫助學生鍛鍊自主學習的能力;開啟學生自主學習的心智;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教師要做到:重導輕演,即教師擔當導演的工作,而不是像演員一樣,獨立站在講台上“演課”;重藝輕技,即重視教學的藝術效果以及對學生的藝術感染力,淡化學習的技能;重情輕理,即重視教學的情感態度,少一些理論講解,對於基礎音樂教學來説,大量的感性積累比理性的講解重要的多,特別是作為感知的音樂藝術;重趣輕習,即注重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佳的動力,不要因為過繁過難的技術練習使學生失去學習的樂趣。

二、發現探索式

發現探索式是針對我國當前基礎教育改革的一大亮點——“研究性學習方式”的提出而構成的。研究性學習實際上是學生髮現問題、探究結果的自主學習過程,是從學生的生活與生存環境出發,為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着想,逐漸形成的最適合自己、最能體現獨特個性的音樂學習方式。它將被動的集體灌輸改變為主動的個體探索;將被動接受改變為主動參與;將學生與知識的間接關係改變為直接關係;將教師引起外在興趣改變為自發的內在動力。在教學四年級歌曲《快樂的節日》時,為了讓學生唱準節拍,我在歌曲中有頓音記號和休止符的地方設計讓學生在鼓點上拍手,但學生還是不能完全準確地拍擊,我想起學生對打擊樂器十分有興趣,不如在這些鼓點上讓學生用打擊樂器來代替單純的拍手。於是我要求同學回家後利用廢舊物品做一個打擊樂器——“響板”。孩子們回家後,積極開動腦筋,根據自己的.理解、條件和能力,每人動手製作了一個材料不同、形狀各異、音響獨特的響板。有的把媽媽化粧用的舊粉盒加工成響板;有的拿核桃當原材料;有的用兩個小瓶蓋就解決了問題;有的用小木塊或小竹板代替。上課時,每人帶來一個自制的響板,相互交流製作經驗和過程,相互評價響板的質量與音色,相互合作創編節奏,並用自制的“樂器”為音樂配伴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不用説,《快樂的節日》這首歌曲的節奏也全都卡準了!所以,如果呢給學生以發現探究的條件,給學生以自信和鼓勵,他們就能回報呢一份震驚、一份驚喜。

三、討論交互式

俗話説:“一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羣眾的智慧是偉大的,現代人腦只開發利用了10%——20%,大量神經細胞即神經元都處於空位,從未被開發利用。當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時,課堂氣氛寬鬆活躍,相互關係民主融洽,表達方式無拘無束,有益於激活更多的大腦神經元,將大腦中某些沉睡的神經元吸收並具結在一起,使思維繫數大大增加,併產生空前的飛躍。討論迸發出來的火花往往出乎意料,是激發學生思維想象與創造潛能的最佳途徑。教師不再是教學中的“主角”,而是“平等中的首席”,不再是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而是現代學生髮展促進者。

當然,新課改還處在實驗階段,還有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等待我們去發現。只要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以無限的激情,敢作敢為,善於反思,更新觀念,不斷學習,勇於探索,大膽實驗,就能借新課改的東風,讓學生鼓起藝術追求的風帆,在藝術的海洋中遨遊。我們一定能迎來藝術教育的又一個春天,讓生活更加美好!

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4

通過學習國小音樂新課程標準,我受益匪淺,體會頗多。

對《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新課程全新的教育理念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強大的衝擊,也真正體驗到了有滋有味的音樂課堂。 解讀了《音樂課程標準》我認識到改革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是多麼的重要。要教好學就必須在教學中用科學、靈活的教育方法來進行教學。教學重點怎麼突破,教學難點怎麼解決都需要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一節課中怎樣讓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和技能,怎樣把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怎樣讓學生享受情感審美,這還得靠新課程標準的指導和幫助。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要本着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在唱歌的基礎上,讓學生感受音樂的情感審美,讓孩子們在美妙的音樂世界裏自由的感情流露,這是學習唱歌的最基本靈魂!這樣一來,師生同樂的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既學到了應學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又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極好的發展。

下面談幾點體會:

一、從興趣入手,保持學生的積極心態

古人説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因此,培養學生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要建立在學生對音樂、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上。教師充分挖掘教材中的“閃光點”並在學習活動中予以放大,把握好了,就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一課的教學,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加入了拍手,吹口哨等有益的方式;《哈里囉》學生邊唱邊跳,既感受到音樂的活力,又充分的理解了音樂。

二、改變學習方式,增進互動交流

在音樂新課程中由於貫徹新的教育理念,格外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帶來音樂課堂豐富多彩的互動教學。為了讓學生學得更主動、更積極,教師根據實際不斷創設新的教學情境,營造輕鬆愉悦的課堂氛圍,滿足學生髮展的需求。同時,互動教學活動將不斷促使教師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例如欣賞課的教學,改變原來單一欣賞一首曲子的方式,採取對比欣賞,如民樂《豐收鑼鼓》與西洋樂《快樂的農夫》,這兩首曲子都圍繞同一個主題,但是各具特色,放在一起對比欣賞其氛圍、節奏、表現方式等,唱一唱主題旋律,在師生的對話交流中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教給學生唱一首歌,欣賞一首樂曲並不難,重要的是如何使作品的感情充分表達出來,使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演唱中,欣賞中,心靈受到滋潤。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作品進行深刻的理解,分析它的情感特徵、情感處理、表現手段等。如:“這首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我們應該用怎樣的速度、力度來演唱?用怎樣的語氣、動作和表情能把思想感情表達出來?”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準備,課堂上要善於啟發和引導,與學生一起通過深挖掘、細處理,把歌曲中藴含的'情感揭示出來,在老師與學生的情感共鳴中,在抑揚頓挫的演唱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

三、音像結合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電教媒體圖文並茂,使抽象的音樂理論形象化,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化,複雜的音樂知識簡單化,枯燥的音樂知識趣味化,給學生提供在視覺和聽覺方面的刺激,合理利用電教媒體就能把音樂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大大激活了課堂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審美體驗被推向高潮,為音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同學們在中國小時代學習到了各個學科的知識,又具有多才多藝的高雅素質,我們試想一下,當你看到我們的學生數年後在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成績時,做為他們的老師高興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會理解的。新課程的實施,給我們提出了新要求,帶來了新挑戰,而正是有挑戰才會有提高。

作為新時期的音樂教師,相信我們會伴隨着新課程一同成長,和學生一起感受美麗的音樂人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不斷地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並充實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讓新課標成為自己教學的風向標,讓自己的音樂教學邁上一個新台階。

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5

通過學習我對音樂教學的方法和手段都有了新的認識,要實踐新課程標準的新理念就必須改變過去陳舊的教學方法。那麼,如何在教學過程中把新的課標理論融入進去呢?這正是需要我們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們認真思考的一個問題。一節新授課,課程標準怎麼設計,教學目標怎麼選擇,教學重、難點怎麼解決和突破,師生互動怎麼處理,課後教學怎麼總結等一切問題我們都要科學全面地考慮到。另外,不論從事哪一科的教學工作,我們的專業基本功都要勝任你所教的專業,不然的'話你就會在同學們面前出醜丟人。老師們專業基本功的訓練提高顯得多麼重要,我們要本着學習提高的目的,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但是,專業基本功能力的提高不可能通過短期的訓練就能達到,我們非要通過不斷的努力和勤奮練習才能在不自覺中體會到進步的快樂。教師的基本技能我認為應該包括教育教學方法,主要指撰寫教案、説課、教法與做學生思想工作的方法;還包括聽、説、唱、寫、做。聽主要是指應該學會傾聽,這是一項交際的基本技能,主要指師生間與生生間的相互傾聽,我覺得學會傾聽,可以提高課堂的有效性;説(朗誦)應該是指普通話水平,幷包含課堂表達、講解,如果教師課堂説出的話學生不明白,那肯定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唱,我覺得除了聽,説之外,更重要的應還是應該讓學生多唱,在學生演唱歌曲的過程中,老師邊彈琴邊傾聽學生的歌聲,對於發聲不準的樂句和節奏不對的樂句單獨加以練習,要力爭使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學生學會。基本的樂理知識以及唱歌技巧掌握好以後,同學們會在老師悠揚琴聲的伴奏下盡情的歌唱,課堂氣氛也會空前的高漲。這樣一來,師生同樂的教學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既學到了應學的音樂知識和歌曲,又使同學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極好的發展。同學們在中國小時代學習到了各個學科的知識,又具有多才多藝的高雅素質,我們試想一下,當你看到我們的學生數年後在一個個工作崗位上大顯身手,瀟灑倜儻,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不菲的成績時,做為他們的導師高興而愉悦的心情是他人不會理解的,這也是我從教多年的親身體驗。

最後,我真誠的希望我們的音樂同行老師們,苦練本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青春的智慧和力量奉獻給新鄭的教育事業,為家鄉的繁榮和輝煌做出我們的貢獻!

學習《音樂課程標準》心得體會6

從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審美、創新、創造力、創造性人才,學生為主體、自主性學習、音樂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是教學新模式的目標,更加貼近基層,尤其是教學的出發理念與之前相比發生了變化,更加突出了實用性,使基層音樂教師又有了新的指導思想。通過新課標的培訓,我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下面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理解。

1、學會利用課程資源,以情傳知,讓學生感受美、鑑賞美、創造美

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重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繫,將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姐妹藝術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它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繫。音樂教學多為感知教材,感受美的內涵以達到鑑賞美的目的。而設計的範籌是主要的新課的教法,唱又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體會形象美,表現形象美的關鍵。為了能夠很好地感染教育學生,教學中,我讓學生採用多種形式的演唱表現音樂作品,讓他們自己討論設計表演作品,在參與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個性愛好,揚長避短,並適時選用樂器,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情緒,幫助學生掌握節奏,音高,豐富演唱效果,從而達到鑑賞美的目的。

2、加強綜合技能訓練,使學生領悟音樂美

綜合技能訓練目的在於對已學過的教材內容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使教師瞭解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責任感。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示範法、指導法去學習,體會,讓學生充分領悟、感受音樂美的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再以學生是否知道這道題的答案來衡量學生的會與否,以知道一首歌是怎麼唱的來衡量一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否,更何況音樂、美術等這些學科並不追求“標準答案”或唯一答案。我覺得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教,更是為了學,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己去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

3、由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注重審美感受能力

教學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作為音樂教師,課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將他們帶入美的`旋律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音樂知識,所以音樂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音樂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逐漸地喜歡音樂。

4、角色的轉換

新課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師進行角色轉換,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不是僅是學習的參與者更是合作者。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想法設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慾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改教師教學生學為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合作,努力創設民主、輕鬆、雙邊互動的教學方式,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使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快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