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傷寒論心得

來源:文書谷 2.09W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傷寒論心得,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傷寒論心得

讀傷寒論心得1

在積累了大一,大二的中醫基礎課後20,大三的我們開始學習經典。經典的學習,提升了我們的深華空間,培養了我們的中醫辯證思維。為我們將來從事中醫藥工作打下了基礎。我對自己學習傷寒做個簡單的分享。

1.理解原文為重點,多讀多背,多用心品讀,用心體會。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著,求其本意,旁參諸家,多讀多倍,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傷寒論》主要講訴仲景學術思想,探索期精微大意,因此就應該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文句子的含義,然後將其背誦,記在腦海裏,到遇到時便可拿出來用,體現熟能生巧之意,只有熟了以後反覆的應用才可體現出其精微之處,然後在不斷地使用中得到提升。

2.六經辯證的學習非常具有邏輯性,知識特點具有框架性,對我們學習起來就非常容易。 每一經都有其各自的特點,這樣先記住病綱總的特徵,再來分析其中的特殊病症,從同到異,相比較的學習,比較容易記住,結合各種致病特點,各臟腑受邪特點和以前的知識聯繫起來學習,從各經病治療,治法入手,失治,誤治後出現的病症,一一梳理,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六經傳遍是有規律的,不同的傳變情況會有不同的傳變情況:在感邪輕,正氣強的條件下,如治療得當,可不傳而愈。在感邪重,正氣強的條件下,病發於陰而反映強烈,不論病在一經或合病,或並病在三陽,但若治療不當,消耗了正氣,則可傳入三陰。由陽經傳入三經的,病多屬熱,在感邪重,正氣弱的情況下,病發時直中三陰,但若治療適當,邪衰正勝也可陰正轉陽,在感邪輕,正氣弱的情況下,病可發於陽也可發於陰。

3.傷寒論六經辨證的學習

六經辨證是要辨別出病、脈、證、治四方面的基本內容,可見通常所説的六經辨證,實際上是對辨識

以上四方面內容的簡稱。

太陽病為外感病的初期。太陽病以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為提綱,凡外感疾病。出現此脈證者,即可成為太陽病。太陽病有經證腑證之分。太陽經證因因病者體質及感受邪氣不同,分為邪氣中風兩大類。中風的主要脈症有惡風寒,發熱,頭項強痛,自汗,鼻鳴,乾嘔,脈浮緩等,其病機為衞陽浮盛,衞外不固,營陰外泄。傷寒的脈症有惡風寒,發熱,頭項強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脈浮緊等,其病機為風寒外束,衞陽鬱遏,營陰凝滯。太陽腑證有蓄水,蓄血之分。蓄水證是表邪不解,內入太陽之腑,邪與水結,膀胱氣化失職,故出現脈浮發熱,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小便不利,少腹滿,脈浮數等。蓄血證是表邪不解,循經入裏化熱,熱與血結,血蓄下焦膀胱部位,起臨牀證候為少腹急結或硬滿,其人如狂或發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陽病還有兼證,如太陽中風兼喘,兼汗漏不止,兼身疼痛等;又有因誤治失治所導致的'變證,如結胸,痞證,髒結,火逆等等。

陽明病是外感病過程中,正邪相爭劇烈,邪熱極盛的階段。其證多屬內實燥熱性質,故陽明病以胃家實為提綱。陽明病依據燥熱與腸中糟粕結合與否,而有熱證,實證之分。如燥熱雖盛,但未與腸中糟粕相結,而充斥內外,瀰漫周身,出現身大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洪大,煩渴引飲者,稱為陽明熱證。若燥熱之邪與腸中糟粕相結,燥屎阻滯腸道,腑氣不通,出現潮熱,譫語,手足濈然汗出,腹滿硬痛,不大便,脈沉實者,稱為陽明實證。另有微熱約束脾的傳輸功能而大便硬結,不更衣十日無所苦者,名為脾約證,亦屬陽明實證範疇。陽明病雖以裏熱燥實為主,但也有由於裏虛或中寒所導致的陽明寒症,虛證。此外,陽明篇中還有發黃證,血熱證等變證。

少陽病是外感熱病發展過程中,病在半表半里的中間階段。邪入少陽,膽火內鬱,樞機不利,故以口苦,咽乾,目眩為提綱。其主證還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舌苔白,脈弦細等。少陽樞機不利還包括有若干兼證,如兼太陽之表,則出現發

熱,微惡寒,肢節疼煩,微嘔,心下支結等;兼陽明之裏,則可見往來寒熱嘔不止,心下急,或心下痞硬,鬱郁微煩,或潮熱,不大便等;若兼氣化不利,則可出現往來寒熱,心煩,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等;如少陽病誤下,病邪瀰漫,表裏俱病,虛實相兼,則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等

太陰病是三陰病的初始階段。病入太陰,以脾陽不運,寒濕阻滯為主,故以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食腹自痛為提綱。除太陰本證外,尚有太陰兼表證,見脈浮,四肢疼煩等;有太陰腹痛證,見腹滿時痛,或大實痛等;若太陰寒濕在裏不解,鬱而發黃,亦可形成太陰發黃證。

少陰病是外感並發展過程中的危重階段。病至少陰,心腎陰陽氣血俱虛,故以脈微細,但欲寐為提綱。少陰病有寒化熱化兩途:寒化證見手足厥冷、身倦而卧、下利清谷、小便不利、脈沉微等;熱化證則以心中煩不得卧,咽乾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紅少苔或無苔,脈細數等為主要脈症。此外,少陰病還有兼太陽之表的兩感證,熱化精傷、邪熱並歸陽明的急下證,以及熱移膀胱、下厥上竭等症。

厥陰病是傷寒六經病症的最後階段。厥陰為病,肝失條達,木火上炎,脾虛不運,易形成上熱下寒的病理變化。厥陰病提綱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即反應了厥陰病寒熱錯雜的證候特點。然厥陰受邪,陰陽失調,若邪氣從陰化寒,則為厥陰寒證;從陽化熱,則為厥陰熱證。病至厥陰,正邪相爭,陰陽消長,加盟手足厥逆與發熱交替出現,則為厥熱勝負證。若由於陰陽其不想順接,表現為四肢厥冷者,則稱之為厥逆證。邪犯厥陰,肝失疏泄,影響脾胃,升降失調,還可見嘔吐、下利等證。

讀傷寒論心得2

中醫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大三的時候開始學習經典,更是深有體會。而今有機會在畢業前再次選修經典,這對未來工作將會有莫大的幫助。在繁忙的找工作中,我依然會抽空學習經典,以下就我對《傷寒論》的心得體會做個分享。

一、以理解傷寒論原文為重點,多讀多背。

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旁參諸家。多讀多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學習《傷寒論》主要是繼承仲景的學術思想,探索其精微大義,因此就要在原文上下功夫,弄懂原作,求其本意。《傷寒論》由於成書年代久遠,條文失真,文法多樣,文字古奧,論理廣深,因此,我們要想學好她學透她,依靠後世注家,以注家作為嚮導,不失為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然而,歷代注家很多,且觀點不一,如何選擇,很是讓初學者頭痛。有幸在書店買了一本郝萬山傷寒論講稿,裏面釋義博採眾家,實在讓我受益匪淺。而胡希恕老師更是為後代工人為傷寒論註解的第一人,胡老師釋義讓人歎為觀止。

至於背誦,我覺得背誦一定的原文對於中醫入門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於《傷寒論》來説,不能背誦,頭腦就不能在前後原文之間任意穿梭引用,也就無法全面細緻的理解《傷寒論》的含義。經典著作中的條文,乃是從無數病例中總結出來的具有規律性的東西,也就是俗話所説萬變不離其宗之宗。記住它,背誦它,就能在臨牀上觸發思緒,吃透精神,從熟生巧,別出心裁

二、我對六經的認識。

《傷寒論》六經體系是疾病共性規律的概括,以六經生理為基礎,闡釋其病理變化,不單是外感,實可以統萬病。《傷寒論》從內難二經基礎上的進一步之經典著作,補內難二經之不及,其首創六經證治。故我對六經之認識有一讀之必要,打的中醫治病,皆從整體出發,依據病者盛衰強弱、病勢之緩急進退來作為施治方針。所謂六經,三陰三陽是也,大抵三陰經病,屬寒、屬裏、屬虛者多,故太陰治宜温,少陰治宜補,厥陰治宜清;而三陽經病,恰與三陰經病相反,大抵屬熱、屬實、屬表者多,故表證宜汗,實證宜下,獨少陽屬於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而治宜和解。

六經的劃分具有辨證與論治的雙重意義,具體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示中風或傷寒,以確定解肌或發汗的治法。第二,提示病位的表裏,可定表、和、攻救之法,對於部位的歸類,可做為論治的.根據。第三,提示病情的寒熱,決定用藥的温涼。第四,提示邪止消長的情況,可知如何祛邪或扶正,在辨證歸類時以實證屬三陽,虛證屬三陰。第五,提示受邪的經脈臟腑可以分經用藥,有的放矢。由於六經能提示受邪部位在何經脈臟腑,給立法方藥指明方向,故傷寒六經辨證的過程,即是確立治則,治法及選方遣藥的過程,所以辨證與論治是兩個步驟,合而觀之辨證與論治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六經傳變是有規律的,不同的傳變條件,會有不同的傳變情況:在感邪輕、正氣強的條件下,如治療得當,可不傳而愈。在感邪重、正氣強的條件下,病發於陽而反應強烈,且不論病在一經或合病,或並病都在三陽,但若治療不當,消耗了正氣,則可傳入三陰。由陽經傳入陰經的,病多屬熱,易於亡陰。在感邪重,正氣弱的條件下,病發時直中三陰,但若治療適當,邪衰正勝也可陰證轉陽。在感邪輕,正氣弱的情況下,病可發於陽也發於陰。

三、關於傷寒在臨牀上的運用體會。

作為畢業班學生,已經經歷過臨牀,有幸在實習期間能在一附院見到各老師在臨牀應用經典。這讓我也有些臨牀上的實踐與體會。總結起來,首先應抓住主證,然後辨析病機,最後在瞭解方義的基礎上化裁經方,經過加減。臨牀如白虎加人蔘湯合竹葉石膏湯治療糖尿病。五苓散合真武湯治心衰的水腫,大柴胡湯合半夏瀉心湯治療急性胰腺炎等。

總之,《傷寒論》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臨牀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範,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其中的奧妙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

讀傷寒論心得3

1. 關於其流派。在我看來,傷寒論可以分為兩大流派,一派是佔據絕對主流的辨證論治學派,主張治病要根據臟腑經絡陰陽五行的理論來辨證型,代表人物有劉渡舟,熊曼琪,梅國強,李克紹等,主流醫家幾乎都是主張辨證論治一派是人數較少的主張辨六經辯方證藥證的方證對應學派,代表人物有日本吉益東洞、尾台榕堂、湯本求真等,中國的有胡希恕、黃煌、劉志傑等。

2. 關於其論證的內容。傷寒是温病、中風、傷寒、中濕等外感疾病的統稱,或者説由於起居飲食不甚引起的突發性疾病。例如汗出當風、久坐濕地等等。而在所有外感疾病中傷寒是最嚴重最普遍的一類疾病,這是傷寒論重點討論的對象,當然也同時討論了另外幾種突發疾病

。所以傷寒論重點討論的是外感突發疾病的證狀、脈象、傳變規律及治癒方法。

3. 對六經的認識及其和臟腑關係的幾個簡要介紹。中醫治病都是從整體出發的,以病者盛衰強弱為依據,病勢之緩急進退來作為施治方針。所謂六經,三陰三陽是也,大抵三陰經病,屬寒、屬裏、屬虛者多,故太陰治宜温,少陰治宜補,厥陰治宜清;而三陽經病,恰與三陰經病相反,大抵屬熱、屬實、屬表者多,故表證宜汗,實證宜下,獨少陽屬於半表半里,既不宜汗又不宜下,故治宜和解。昔俞根初先生曰:以六經鈴百病,為確定之總訣。又曰:百病不外六經,正治不外六法,按經審證,對症立方。

(1) 陽明病與心陽明病。無論寒邪熱邪,一律表現為高熱,另外有譫言妄語的證狀。其實陽明與心有莫大關係。《內經》二陽之病發心脾,二陽就是陽明,説明陽明的病可能發自於心,也可能發自於脾。所以心病可以引起陽明病。而瞻譫言妄語是神志疾病,與外邪攻擊心包有關,也正因為心包是禁宮要地,正邪交爭最猛烈,所以才會出現高熱症狀。另外陽明病的脈象是洪脈,這正是心脈。由此推知,陽明經病的主方白虎湯,其實最重要的是解心熱。在高燒、神志昏迷的時候,後世很多名醫都在白虎湯的基礎上加上犀角、羚羊角等味以解心熱。(2)陽明病與腸胃。《靈樞經脈》説足陽明胃經主津液所生病。足陽明病引起的一個問題就是津液大亡。因此陽明病的.一大特點是大汗出。汗出也是身體正邪交爭後把外邪排除體外的過程。但是大汗出後出現的問題就是胃家實排便困難。依我個人的理解是這樣的:正常的人體防禦機制,可以通過高熱、汗出的方式戰勝外邪病排除,在體表可以排邪,那麼機體是否也有可能在腸胃之內,以分泌物的形式將外邪排除,隨糞便外出。但是,由於排便困難,外邪無法排除,反而在糞便上滋生,排便困難除了破壞正常代謝外,也使外邪在糞便中滋生。因此排便就成了主要矛盾。三個承氣湯就是解決排便問題,大便出來了,外邪也就隨之而去了。當然並非所有的陽明病都會伴隨便祕,而是腸內有燥矢、有宿食、或腸胃機能有問題才引發便祕。

(3)太陽病與肺。外感症初發,通常表現為太陽病。所謂太陽並非抽象概念,因為太陽病會引起手足太陽經循行部位的不適感受。如頭項強痛,腰背痛。例外鼻鳴、鼻塞、流涕等有時也是太陽經的病症,因為足太陽經過睛明穴而絡鼻竅。太陽病是表證,病在皮毛。肺主皮毛,所以太陽病與肺部疾病通常同時出現。所以太陽病經常伴隨咳嗽、喘息、濁痰的出現。所以在治療太陽傷寒的方劑中,多有潤肺、止咳的藥物出現。如杏仁、五味子、生薑等。另外,太陽病為什麼現浮脈?浮脈是肺脈,所以是太陽經與肺同病。

4. 對於藥物使用的看法。在我看來傷寒論中其主要用藥特點是有是證,用是藥。最典型的就是《傷寒論》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痞滿,默默不欲飲

食,心煩喜嘔,或,小柴胡湯主之。方後7加減: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蔘、加瓜蔞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蔘,合前成四兩半,加瓜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蔘,加桂枝三兩,温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蔘、大棗.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又如麻黃湯、麻杏石甘湯、麻杏苡甘湯,三方的共同症均有發熱,共同之藥都有麻、杏、甘,僅有一味藥不同。顯然可以看出桂枝為惡寒身痛而設,薏苡仁為風濕身疼而設,石膏為汗出兼喘而設;桂枝通陽、薏仁祛濕、石膏清裏熱。通過這樣的類比,我們就可明確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藥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藥書資料的論證,簡捷而正確,直得仲景心法。

5. 心得總結和對未來的展望。我深深感覺醫學知識博大精深,疾病千變萬化,我的知識實在太貧乏。以後還要在多個方面多下功夫,充實自己。在今後的學習中我一定要靈活運用傷寒論,在失敗中總結經驗。作為新時代的中醫學生,我一定要立足於臨牀,刻苦研讀張仲景著作,學以致用,反覆實踐領悟,提高自身的中醫素養,同時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推陳出新,革故鼎新。國醫大師鄧鐵濤曾寄語青年中醫:21世紀是中醫學的世紀,要對自己充滿信心,當鐵桿中醫,努力提高中醫臨牀療效,讓中醫學走出國門,傳揚世界,為整個人類的健康貢獻力量。我一定要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為中國醫學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讀傷寒論心得4

在這春雨紛紛的夜晚,窗外寂靜無聲,我獨自坐在窗邊,看着窗外的行人紛紛,不經意看到桌上的《傷寒論》,手不由地打開台燈,細細讀起了起來。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翻閲它,但每一次翻閲它,都帶給我一種新的感悟體會。它不僅讓我驚喜,也讓我困惑。但卻又讓我忍不住去思考、鑽研,這一次次的思考、鑽研都化作無數的對《傷寒論》以及中醫的深情。

説道《傷寒論》就不得不提到他的作者張仲景,張仲景先生在歷史上的主要貢獻不是他的仕途成就,而是他身居高位卻願意造福百姓,為百姓生命健康之根本所日夜尋求探索,從而留下了著作《傷寒論》,為萬千飽受病痛折磨的人民指引了一條出路。而其著作《傷寒論》的偉大之處不僅在於其留下了幾百個經方,更在於建立了辨證論治的.理論體系,開創了理,法,方,藥的先河。自此以後,中醫不再是師徒相傳的經驗之談,而是成為了一門擁有理論的學科,使中醫的各種看病方法都有理可尋,有法可依。由此觀之,張仲景之於中醫猶如門捷列夫之於化學,稱其為醫中之聖一點也不為過。

然後在多次閲讀《傷寒論》後我卻發現想要真正讀懂它並不是件易事,不僅需要知識積累更需要一顆探求的心。要深刻細讀《傷寒論》,首先就必須要有一種中醫思維框架,不僅是要翻看醫案著作,領悟前人經驗,更要自己結合日常多多思考書中為何如此闡釋?而不是死背醫案記錄。其次,在遇到不理解的地方,應當結合基礎理論思考,不能以自己的意念為主導去排斥它,甚至懷疑它。最後在知識與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上,就可對《傷寒論》提出質疑,在疑問的過程中不僅是自身領悟的更高層次發展,更是醫學造詣的昇華。如此這般,方能讀領略到古人張仲景先生藴藏在書中的智慧,也能使自己在閲讀過程中得到收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