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5篇

來源:文書谷 8.9K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解題,這句話説的真沒錯,通過一次次的閲讀讓我們的知識更加豐富,見識更廣泛了。下面是小編準備的《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歡迎閲讀。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5篇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篇1

大學畢業後很少靜下心來認真的讀專業的教育理論書籍。因為在我看來,只要多讀書(閒雜書籍也行),真心的愛孩子,努力的工作,熱愛自己的職業,一切就足夠了。至於專業書籍,不是太過專業看不懂就是看上幾頁就心浮氣躁,大多數都以工作太忙為由而忽略。所以學校暑假的讀書活動的開展讓我重新找回了大學讀書的做讀書筆記的感覺。

暑假我拜讀的是前蘇聯教育學家贊可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在前蘇聯他撰寫的《教學論與生活》、《和教師的談話》這些書被譽為教師必備書。《和教師的談話》一書讀完,就像和大師促膝而談,聆聽大師的諄諄教導。書中闡述了低年級教學中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還提出了不少值得借鑑的方法,使我收穫良多。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有些學生容易寫錯字,看到一件事不能很好地描述。教師往往責怪孩子笨,思想不集中。這説的不正是在教學工作中讓我們老師大傷腦筋的“後進生”嗎?儘管家校“雙劍合璧”,然而收效甚微。有時都產生放棄的念頭了。這類學生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裏?大師指出,實際上是他們的觀察力差。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後進生”觀察事物,讓“觀察觀察再觀察”成為他們的座右銘。

大師還指出,要儘量設法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逐步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樹立起信心。讀到這裏,我的臉禁不住一熱,反思自己平時對待這類學生,往往性子過激,不能對症下藥,那個大談“不可揠苗助長”的人乾的卻恰恰是違反事物客觀規律的事。總是拔高了要求,總是希望每個後進生能夠達到自己要求的標準,結果是,學生因達不到而沒有成功感,自己對這部分學生也越來越沒有信心,以至於最終放棄這部分後進生。

對於大師談到的“學習誘因問題”,我也很感興趣。特別是他引述的'列。托爾斯泰的那一席話讓我深有感觸:“為了使兒童對人們所教給他的東西能夠理解和感興趣,不要對兒童講那些他不知道和不能理解的東西,也不要講那些他知道的並不次於教師、有時是勝於教師的東西。”

我想,要激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興趣,教師必須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學生。教材吃透了,教法自然就有了。哪些是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哪裏是學生的困惑點,哪裏是需要深入探討的,哪些只需點到為止,教師心裏都要清清楚楚,那麼學生的學習慾望就自然地產生了。

在書中大師認為課堂應該讓學生充分交流國家重大事件,他説:“這種無拘無束的談話,對於班集體的形成也有不可估量的意義,每一個孩子聽着同學們的發言,就同他們體驗着同樣的內心感受,共同的感受也就有助於集體的團結。”“如果班級能夠創造一種推心置腹的交談思想的氣氛,孩子們就能把自己的各種印象和感受、懷疑和問題帶到課堂上來,展開無拘無束的談話,而教師以高度的機智引導並且參加到談話裏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可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看了這些文字,我很贊同贊科夫的建議,課堂是一個愉快交流、多向互動的地方,學生們在交流中學習成長,是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髮表意見、相互討論、敢於批判、樂於交談是一個老師應該也能夠做到的。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篇2

贊可夫的《和教師的談話》是用談話的形式,解釋和宣傳他的教學論思想。具有很大的啟發性。

贊可夫説到教師需要很大的熱情。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會很好地去愛學生。我很信奉贊可夫的這句話:兒童對教師給予他們的好感,反映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教師要用自己的熱情去帶動學生的熱情,用自己的愛去帶動學生的愛。我一直很欣賞富有激情的課堂,很多時候,當我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滿懷熱情時,我常常能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愉悦、

贊可夫認為,教師的教育影響跟教師的威信有很大關係,因為教師的威信是他順利而有效地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如果沒有威信,師生之間就沒有正確的相互關係,就缺少了有效地進行教學和教育工作的必要條件。那麼教師的威信怎麼去建立呢?教師的威信主要來源於師生之間建立起的良好的關係。教師需要做的是:要有淵博的知識,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善於傾聽學生的心聲等。

作者提到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體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老師對學生的愛,這可能是一種母愛或父愛,又跟本能的簡單流露有着原則性的區別;也可能是對學生的一種熱情。教師在對待“落後生”時,要講究方法。不要對其漠視,也不要性急,要利用一切機會引導他們觀察事物,吸引他們進入課外興趣小組。儘量設法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逐步使他們對自己的學習樹立起信心。

總之,《和教師的談話》讓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識的學生,它不僅教會了我許多教學上的技巧和知識,也教會了我從正確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學,更好地培養我的學生。最重要的一點是它讓漸漸地我明白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句話的真正內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夠發自內心地説出這句話。沒有作為一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要避免浮躁,確實應該靜下心來,多看看教育理論書籍,肯定會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幫助。雖然理論離實踐有一定的距離,但是理論終歸對實踐是有指導作用的。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篇3

《和教師的談話》一書,比較全面地論述了新教學論同傳統教學論的基本分歧,尤其是針對國小低年級的許多教學問題提出了新觀點新方法。書中採取對比方式大量論述了新舊教學方法的長短得失,但又不是空泛議論,不是就方法—論方法,而是從長年的實驗效果出發來分析新教學方法所依據的心理學和教學論的科學規律。行文上舉例生動,分析具體,通俗易懂。這本書雖然是專談國小教學問題的,但它的嶄新立論對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是有啟發的,有助於我們進一步從傳統教學體系的消極影響束縛下解脱出來,探索教學新路子。

贊科夫説:“不應當把兒童在課堂上的積極而充實的精神生活理解成連續不斷地緊張狀態,所謂兒童的生活並不是指讓每一個人單獨地去苦思冥想。孩子是在跟教師、同學一起交談自己的想法,有時是互相爭論。這裏面有遊戲的成分、有開玩笑,也有笑聲……當然,兒童在課堂上的生活,畢竟是以學習為主的一種精神存在的特殊形式。可是,只要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不故意造作的生活,它就會是既自由自在,又豐富多彩的。

以往在自己曾經教過的學生中總感到在教育上有缺陷。發現他們總是缺乏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動性、創造性的原動力,對提高課堂效益是十分重要的。關係融洽,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調動起學生的極大熱情去參與學習。反之,不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苦學,使學生厭學,則嚴重阻礙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當然更談不上課堂效益的提高。

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地感到:建立和—諧的教與愉快的學的師生關係是實施樂學教育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首要前提。誠然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教師與學生的雙進活動,但很大程度上又取決於教師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第一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只有尊重學生,才能取得學生對你的信賴。例如當學生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時有困難,老師此時一定要用心去點撥學生,啟發思維,切不可簡單生硬地要求學生坐下,一定要給學生回答正確創造條件,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體會出掌握知識後的快樂。

另外,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還得到啟發。我覺得提高課堂效益,教師必須要優化自己所教學科的課堂結構。首先要形成活潑進取的學習氣氛,變死學為活學,老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良好的學習氣氛中,豐富知識,增強智能。其次要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的學習基儲潛能、水平不同,其學習的需要也不同,教學中就要不同對待。有的需要點撥,有的.需要輔導,有的需要鼓勵,有的需要補課,尤其是對學習基礎差、接受能力慢的學生,教師要善於查缺補漏,下到功夫。最後是要減輕學生的負擔,發展個性特長,既要學得紮實,又應學得輕鬆。

總之這是一本對我們教學工作非常有幫助的書。通過學習,給了我很大的幫助。使我懂得,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響孩子,用自己的激—情去誘發孩子的激—情,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孩子,使學生和我心心相應、協調一致,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創立良好的教學情境,師生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努力提高學習效率。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篇4

《和教師的談話》——它是一部前蘇聯教育家贊科夫親身向教師們“現身説法”的名著。贊科夫在這本書中把自己那深邃的理論體系淺顯易懂地介紹了一線教師,涉及“課堂上的生活”、“教師和兒童”、“學習的誘因”等11個章目的框架設計,很清晰地展現了贊科夫理論體系的全貌和要點。

因為深入淺出,聯繫實際,使我很自然的聯繫到自己的教育教學,讀後使我豁然開朗。它使我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師德的核心源自於“師愛”。

一、愛學生,走進孩子的內心。

每個學生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這個世界裏有他們的夢想,有他們的喜怒哀樂。通過多途徑瞭解學生,瞭解他們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我們找到他壞習慣的成因,才能讓他們形成良好的人格。而學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對於學生的學習也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每天,我們都有責任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玩耍,他們的世界應該有藍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歡快的笑聲。“學生的很多命運,其實掌握在教師的手裏”。

我們班有個學生行為習慣懶散,上課總愛打瞌睡,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後來經過和家長聯繫,和學生談話,得知這個孩子的父母也常年不在身邊,自小跟隨爺爺生活,加上自己有狐臭,常受同學排擠,因此自信心受到很大打擊。得知這個情況後我便找他談話,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他爺爺的愛感化他,告知他要自強自立,懂得用行動去感恩。因為身體原因,許多同學不願和他搭檔,於是我特意讓科代表做其師傅,輔導他學習。很快我便發現他狀態好轉,並能主動地和我接近,瞭解就是教育的鑰匙。

二、愛學生,充分挖掘孩子的潛能。

作為一名老師,面對這樣有獨特生命的“精靈”,我們不必去美化他們,但是又不能迴避他們在學校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而是要寬容豁達,善待他們。放大他們的閃光點,賞識他們的優點,充分釋放潛能。因為沒有賞識,就沒有教育。賞識用老百姓的話説就是“看得起”,對孩子而言,就是“你真棒,你真行”。

這是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奧祕。在我們的教育行為中,要多説一些“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行”。這樣的話,能讓孩子感到自信,一個“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懼感;一個“行”字,激發了孩子的求知慾;一個“行”字,喚起了對生命的熱愛;一個“行”字,找到了學習的快樂感覺。這樣,就能夠使孩子在各項活動中保持良好的狀態,能夠積極參與活動,充分體現了活動中的主體意識,也能夠縮短老師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孩子更能親近老師、信任老師。而我始終堅信這樣一句話“用陽光的笑容對待陽光的學生,我們的教育必定會充滿陽光。”以前有個學生上課老愛趴桌子,課堂提醒她,她反而很厭煩。課後我找她談話,説她基礎不錯,完全可以成為語文科的種子選手。

結果這次談話讓她大受鼓舞,上課便開始積極發言,後來發現他朗讀功底不錯,於是在課堂上有意識地給她很多朗讀的機會,在同學們的好評和掌聲中,她終於有了學習的熱情。事後她對我説,她很感謝我這麼重視她。其實我只是一根火柴,點亮了那根燈芯。

三、愛學生,是耐心和熱情的結合。

《和教師的談話》的第二章講到了教師和兒童之間相互的情感關係。他提到教師對學生的愛,首先應當體現在教師毫無保留地貢獻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識,以便在對自己學生的教學和教育上,在他們的精神成長上取得最好的成果。教育工作很瑣碎,學生們在成長中總會反反覆覆出錯,這就需要我們要任勞任怨,持之以恆。

心平氣和地面對各種學生錯誤。教學初,因年輕氣盛,常為學生的錯誤而惱怒不已,大發雷霆,教育缺少足夠的耐心。因此教育效果很不好,學生不僅不能正視錯誤,還產生了逆反心理,怨恨心理。後來發現冷靜得傾聽,細心的教導,持續的關注,不斷的鼓勵,嚴格的要求才能讓學生聽話。

其次,教師的愛還應該與合理的嚴格的要求相結合。贊科夫同時也説到教師還需要很大的熱情。沒有熱情就不可能會很好地去愛學生。這時候對照我自己,有時候我沒有一點熱情就走進了教室裏,結果學生聽了一堂乏味無聊的課,我自己是窩了一肚子火出來。相反,我精神抖擻,學生也是激情高漲,課堂熱鬧,課後有收穫。老師要把課堂變成自己的舞台,走上舞台,就要進入角色。

要用自己的熱情去帶動學生的熱情,用自己的愛去帶動學生的愛。我很信奉贊科夫的這句話:兒童對教師給予他們的好感,反應是很靈敏的,他們是會用愛來報答教師的愛的。

每一次與孩子們相遇,我都有一種農夫面對良種般的喜悦,一個個孩子諒是那一顆顆飽滿且不同品種的種子,等待我將土地鬆弛,輔助他們陽光和養分,給予成長的一份空間,靜靜地等待這些藴含生命的種子最終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和教師的談話》讀書心得篇5

這個暑假過得非常有意義。百年一遇的奧運會恰逢暑假在我國召開,中國運動健兒披荊斬棘,勇奪獎牌,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成績。不用上班的我着實享受了豐盛的體育大餐,看着金牌不斷地被我運動員奪得,喜悦之情溢於言表,頑強的拼搏精神令我敬佩。但想起諾貝爾獎至今仍與中國人無緣,甚是傷心。一個競技體育強國,但最根本的科學技術卻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很多人埋怨是中國的教育出了問題,我總感到教師的責任非常的艱鉅,這也迫使我要不斷地學習提高。我想:學習不能放假,因為教師需不斷攜取源頭活水,需要用理論來指導實踐,需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進,才能讓自己的教學工作錦上添花。

懷着從書籍中汲取營養來提高自身的素質的念頭,我拜讀了學校發給我的前蘇聯教育經典——贊科夫的《和教師的'談話》,和之前讀過的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方方的《托起明天的太陽》相比,不易讀懂,讀起來感覺也不夠暢快。我並沒有貶低此書的意思,只不過是我的心理話,這也許是國情之差異,抑或是理論水平過於膚淺,一時不能領會深奧的理論知識。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有關學習的誘因的表述。

贊科夫認為,學習的誘因如果來自分數和讚揚,這只是學習的外部誘因,而最根本的是要形成學習的內在誘因,即發自內心需要的求知慾。在日常教學中,學生普遍對分數比較重視,常會比一比作業中得了幾個5分,他們會為了分數而努力學習,認真細心完成作業,為獲得好分數有時也會出現抄襲現象。他們期望得到一個好分數博得長輩的表揚和獎勵。實際上這種為追求好分數而學習,搞考前突擊,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這樣學到的知識會出現考試一結束知識也忘得很快。這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很多教師為提高成績常搞期末突擊的現象是不利於學生成長的,尤其對個性發展會造成不良影響。

贊科夫認為,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慾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凡是沒有經過緊張腦力勞動和克服困難而達於真正理解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喪失掉的,更重要的是不能發展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對知識的渴望,這樣的教育教學效果肯定會事半功倍。就拿這次奧運會來説吧!同學們肯定傾注了很大的熱情,連我親戚4歲的女兒到街上發現和奧運會相關的東西比大人要敏感。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就可以結合我國運動員頑強拼搏為國爭光的事例,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對祖國的義務感,以及為國爭光的榮譽感。再通過引申討論,使生明白:多學知識,多學本領,就能對國家和人民帶來更大的好處。在數學教學中,如果能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一定會引起學生對數學的強烈興趣。

如在(百)分數應用題教學中,可以結合奧運會中的系列金牌數,用所學的(百)分數知識來反映我國運動員的優異成績。這種為國爭光的遠大志向和對教學內容的強烈興趣的內部誘因,似乎能把人的精神力量發動起來,對求知的渴望會不斷地產生和增長起來。

學習——永無止境、觀念——與時俱進。

在不斷地學習、實踐和反思中與學生共成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