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治秩序 費孝通》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1.55W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我們寫閲讀題就會用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地掌握此類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是好閲讀答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禮治秩序 費孝通》閲讀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禮治秩序 費孝通》閲讀答案

鄉土社會秩序的維持,有很多方面和現代社會秩序的維持是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並不是説鄉土社會是“無法無天”,或者説“無需規律”。的確有些人這樣想過。返樸回真的老子覺得只要把社區的範圍縮小,在雞犬相聞而不相往來的小國寡民的社會裏,社會秩序無需外力來維持,單憑每個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無事了。不論在社會、政治、經濟各個範圍中,都有認為“無政府”是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所謂“無政府”決不是等於“混亂”,而是一種“秩序”,一種不需規律的秩序,一種自動的秩序,是“無治而治”的社會。

可是鄉土社會並不是這種社會,我們可以説這是個“無法”的社會,假如我們把法律限於以國家權力所維持的規則;但是“無法”並不影響這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

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合於禮的就是説這些行為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範一點説,本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法律是靠國家的權力來推行的。“國家”是指政治的權力,在現代國家沒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權力。而禮卻不需要這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

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力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禮是可以為人所好的,所謂“富於好禮”。孔子很重視服禮的主動性,在下面一段話裏説得很清楚: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這顯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於普通所謂道德。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網,逃得脱還可以自己驕傲、得意。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見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棄,是恥。禮則有甚於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會不能自已。曾子易簀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禮治從表面看去好像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自動的説法是不確,只是主動地服於成規罷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約”字來形容禮的養成,可見禮治並不是離開社會,由於本能或天意所構成的秩序了。

法治和禮治是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中。這裏所謂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人治,但是禮治一詞不會像人治一詞那樣容易引起誤解,以致有人覺得社會秩序是可以由個人好惡來維持的了。禮治和這種個人好惡的統治相差很遠,因為禮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禮治社會是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的,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選自費孝通《鄉土中國·禮治秩序》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鄉土社會的“無法”並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

B.禮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不需要外在的權力機構來維持。

C.道德和禮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十目所視,十手所指的,即使在沒有人的地方也會不能自已。

D.禮治、法治、人治是三種不同的社會治理狀態。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選文中作者使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把禮治與法治、人治、道德進行比較,揭示了禮治的內涵。

B.部落是在現代國家沒有形成之前的政治權力之一,在部落裏,禮卻不需要這種有形的權力機構來維持。

C.作者引用“顏淵問仁”的例子旨在證明:禮並不是從外限制人的,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於傳統的習慣。

D.老子認為社會秩序無需外力來維持,單憑每個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無事了。這和孔子“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觀點一致。

3.文中説:“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中國有許多優良傳統,請從中舉出3種,並闡明其對維護現實社會良好秩序所起的作用。(3分)

答案:

1.答案C.(“禮則有甚於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這”指“禮”,不指“道德”。)

2.答案D.(老子認為“單憑每個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無事了。”見第一節;“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約”字來形容禮的養成,可見禮治並不是離開社會,由於本能或天意所構成的秩序了。”見第七節)

3.答案示例:誠信,誠信對維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良好的市場秩序都起到很好的保證作用。(一例1分,傳統與作用均答對得1分)(共3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