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2.97W

在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可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閲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閲讀題的金鑰匙。那麼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鄉土中國》閲讀答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鄉土中國》閲讀答案

《鄉土中國》閲讀答案1

我在上面討論權力的性質時已提出三種方式:一是在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力;二是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同意權力;三是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現在我又想提出第四種權力,這種權力發生在激烈的社會變遷過程之中。社會繼替是指人物在固定的社會結構中的流動;社會變遷卻是指社會結構本身的變動。這兩種過程並不是衝突的,而是同時存在的,任何社會絕不會有一天突然變出一個和舊有結構完全不同的樣式,所謂社會變遷,不論怎樣快,也是逐步的;所變的,在一個時候説,總是整個結構中的一小部分。

社會變遷常是發生在舊有社會結構不能應付新環境的時候。新的環境發生了,人們最初遭遇到的是舊方法不能獲得有效的結果,生活上發生了困難。新的方法卻又不是現存的,必須有人發明,或是有人向別種文化去學習,輸入,還得經過試驗,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會變遷的過程。這裏發生了“文化英雄”,他提得出辦法,有能力組織新的試驗,能獲得別人的信任。這種人可以支配跟從他的羣眾,發生了一種權力。它是時勢所造成的,無以名之,名之曰時勢權力。這種時勢權力在初民社會中常可以看到。這種權力最不發達的是在安定的社會中。鄉土社會是一個最容易安定的社會,因之它也是一個很少“領袖”和“英雄”的社會。

儒家所注重的“孝”道,其實是維持社會安定的手段,孝的解釋是“無違”,那就是承認長老權力。鄉土社會環境固定,長老保持他們的權力,子弟們在無違的標準中接受傳統的統治。在這裏不發生“反對”,長老權力也不容忍反對。長老權力是建立在教化作用之上的,教化是有知對無知,如果所傳遞的文化是有效的,被教的自沒有反對的必要。

長老權力下的鄉土社會,反對被時間沖淡,成了“註釋”。註釋是維持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變動的內容。註釋的變動方式可以引起名實之間極大的分離。在長老權力下,傳統的形式是不準反對的,但是隻要表面上承認這形式,內容卻可以經註釋而改變。結果不免是口是心非。虛偽在這種情境中不但是無可避免而且是必需的。對不能反對而又不切實用的教條或命令只有加以歪曲,只留一個面子。面子就是表面的無違。名實之間的距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社會如果加速地變動,註釋式歪曲原意的辦法也就免不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結果,位與權,名與實,言與行,話與事,理論與現實,全趨向於分離了。

(摘編自費孝通《鄉土中國·名實的分離》)

1.結合《鄉土中國》整本書內容,下面對“橫暴權力”“同意權力”“長老權力”“時勢權力”解説正確的一項是( )

A.“橫暴權力”為解決社會衝突而產生,是統治者的工具,是一種臨時平衡。此時武力的階段已經過去,被支配的一方認了輸,完全心服。

B.“同意權力”在社會分工合作中產生,它的基礎是社會契約,是同意。社會分工愈複雜,這種權力就愈擴大,它主要存在於鄉土社會中。

C.“時勢權力”在激烈的社會變遷中產生,此時出現了能應付新環境並獲得別人信任的“文化英雄”,他可以支配跟從他的羣眾,權力由此發生。

D.“長老權力”在社會繼替過程中發生,是教化性的權力。這種權力表現在長幼之序的親子、師生等關係中,這是由文化不穩定造成的。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頭提到本書前面提出的三種權力,目的是引出本文的主要論述對象“時勢權力”。

B.文章通過對“時勢權力”與“長老權力”、“反對”與“註釋”的比較,來説明名實分離的現象。

C.第三段引儒家所注重的“孝”道,意在説明在鄉土社會中的長老權力是不容忍“反對”的。

D.文章末段舉“面子”“挾天子以令諸侯”等語彙,易讓讀者明白鄉土社會中“註釋”大量存在。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社會繼替是指社會成員的變動,社會變遷是指社會結構的變動,二者不是衝突的,而是同時存在的。

B.社會變遷是漸進的,不是突然的;在某一時期內,變動的只是一小部分,任何社會的變遷都是如此。

C.“註釋”是為了維持長老權力的形式而注入變動的內容,會引起名實之間極大的分離,可以説是一種保留“面子”的“反對”。

D.儒家注重“孝”道,是為了維持社會安定;而“註釋”引起的名實分離會促使社會加速變動甚至動盪。

1.C

2.A

3.D

【分析】

1.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重要概念含義的能力。

A.“完全心服”錯,原文是被支配一方“並沒有甘心接受勝利者所規定下的條件,非心服也”。

B.“它主要存在於鄉土社會中”錯,“同意權力”的是“基礎是社會契約”,因此它主要存在於契約社會中;

D.“這是由文化不穩定造成的”錯,穩定的文化是其保證。“橫暴權力”“同意權力”見《無為政治》章,“長老權力”見《長老統治》章。

故選C。

2.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

A. “目的是引出本文的主要論述對象‘時勢權力’”錯。本文通過對“時勢權力”的分析,最後得出的結論是“名實之間的距離跟着社會變遷速率而增加。社會如果加速地變動,註釋式歪曲原意的辦法也就免不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結果,位與權,名與實,言與行,話與事,理論與現實,全趨向於分離了”,本文的主要論述對象不是“時勢權力”,而是“名實分離”。

故選A。

3.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並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D.“註釋引起的名實分離會促使社會加速變動甚至動盪”錯,原文中沒有依據。原文只是説“社會如果加速地變動,註釋式歪曲原意的辦法也就免不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結果,位與權,名與實,言與行,話與事,理論與現實,全趨向於分離了”,並沒有説會“加速變動甚至動盪”。

故選D。

《鄉土中國》閲讀答案2

閲讀《〈鄉土中國〉節選》,完成下面小題。

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在我們這片遠東大陸上,可能在很古的時候住過些還不知道種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樣,對於我們至多隻有一些好奇的興趣罷了。以現在的情形來説,這片大陸上最大多數的人是拖泥帶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們不妨縮小一些範圍來看,三條大河的流域已經全是農業區。而且,據説凡是從這個農業老家裏遷移到四圍邊地上去的子弟,也都是很忠實地守着這直接向土裏去討生活的傳統。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很奇怪的問我:你們中原去的人,到了這最適宜於放牧的草原上,依舊鋤地播種,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種植起來;真像是向土裏一鑽,看不到其他利用這片地的方法了。我記得我的老師史祿國先生也告訴過我,遠在西伯到亞,中國人住下了,不管天氣如何,還是要下些種子,試試看能不能種地。——這樣説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的了。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

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城裏人可以用土氣來藐視鄉下人,但是鄉下,“土”是他們的命根。在數量上佔着最高地位的神,無疑的是“土地”。“土地”這位最近於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對,管着鄉間一切的閒事。他們象徵着可貴的泥土。我初次出國時,我的奶媽偷偷的把一包用紅紙裹着的東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後來,她又避了人和我説,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時,可以把紅紙包裹的東西煮一點湯吃。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難忘》的電影裏看到了東歐農業國家的波蘭也有着類似的風俗,使我更領略了“土”在我們這種文化裏所佔和所應當佔的地位了。

農業和遊牧或工業不同,它是直接取資於土地的。遊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 );做工業的人可以擇地而居,( );而( ),( ),侍候莊稼的老農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裏,土氣是因為不流動而發生的。

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見過一住在張北一帶研究語言的朋友。我問他説在這一帶的語言中有沒有受蒙古話的影響。他搖了搖頭,不但語言上看不出什麼影響,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説:“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這幾個姓,我從墓碑上去重構每家的家譜,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現在還是那些人。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這結論自然應當加以條件的,但是大體上説,這是鄉土社會的特性之一。我們很可以相信,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大旱大水,連年兵亂,可以使一部分農民拋井離鄉;即使像抗戰這樣大事件所引起基層人口的流動,我相信還是微乎其微的。

當然,我並不是説中國鄉村人口是固定的。這是不可能的,因為人口在增加,一塊地上只要幾代的繁殖,人口就到了飽和點;過剩的人口自得宣泄出外,負起鋤頭去另闢新地。可是老根是不常動的。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運命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我在廣西靠近瑤山的區域裏還看見過這類從老樹上吹出來的種子,拼命在墾地。在雲南,我看見過這類種子所長成的小村落,還不過是兩三代的事;我在那裏也看見過找不着地的那些“孤魂”,以及死了給狗吃的路斃屍體。

10.依次在選文括號內填入的內容,最恰當的一項是()

A.飄忽無定遷移無礙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

B.飄忽無定遷移無礙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

C.遷移無礙飄忽無定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

D.遷移無礙飄忽無定種地的人卻搬不動地長在土裏的莊稼行動不得

11.作者為什麼説“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請簡要概括。

答案:

10.B

11.(1)因為鄉下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2)我們的民族是跟泥土分不開的,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3)土地是鄉下人的命根,他們懂得泥土的可貴。(4)鄉村人整個家族都附着在土地上,世世代代離不開土地。

《鄉土中國》閲讀答案3

人們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對稱,而且認為西洋是法治的社會,我們是“人治”的社會。所謂人治和法治之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上。但鄉土社會不是人治,可以説是個“無法”的社會,假如我們把法律限於以國家權力所維持的規則,但是“無法”並不影響社會的秩序,因為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

禮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合於禮的就是做得對的,對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單從行為規範來説,這和法律無異,法律也是一種行為規範。禮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維持規範的力量不同。法律是靠國家權力來推行的,維持禮這種規範的是傳統。傳統是社會所累積的經驗,不論哪一個社會,絕不會沒有傳統。衣食住行種種最基本的事務,我們並不要事事費心思,那是因為我們託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傳統。在鄉土社會中,傳統的重要性比現代社會更甚。那是因為在鄉土社會裏傳統的效力更大。

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社會,不但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用以獲得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在這種不分秦漢、代代如是的環境裏,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經驗。不必知之,只要照傳統辦,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會隨之發生一套價值。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了就會出毛病。於是人們對於傳統有了敬畏之感。“禮”字本來是從“豊”從“示”。“豊”是一種祭器,“示”是一種儀式。禮並不是靠外在的權力來推行,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禮是主動的。禮是可以為人所好的,所謂“富而好禮”。孔子很重視服禮的主動性,《論語》記載:“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這顯然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於道德。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於個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網,能逃脱還可以自己驕傲、得意。道德是社會與論所維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見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棄,是恥。禮則有甚於道德:如果失禮,不但不好,而且不對、不合、不成。這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禮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形成的秩序。其實自動的説法是不準確的,只是主動的服於威規罷了。孔子一再用“克”字,用“約”字來形容禮的養成,可見禮治並不是離開社會,由本能或天意所構成的秩序。

法治和禮治發生在兩種不同的社會情態中。這裏所謂禮治也許就是普通所謂人治,只是“禮治”一詞不會像“人治”一詞那樣容易引起誤解,以致有人覺得社會秩序是可以由個人好惡來維持的。禮治和這種個人好惡的統治相差很遠,因為禮是傳統,是整個社會歷史在維持這種秩序,禮治社會並不能在變遷很快的時代中出現的,這是鄉土社會的特色。

(摘編自費孝通《鄉土中國之八:禮治秩序》,略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禮治社會”從某種角度説是個“無法”的社會,因而社會秩序多少會受影響。

B.法律是靠國家權力來推行的,禮是靠傳統來維持,兩者本質上完全不同。

C.禮是個人習慣所維持的,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

D.禮治社會的秩序不是人們行為不受約束而自動形成的,而是通過傳統的約束被動形成的。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開頭由“人們”普遍性的觀點引出本文觀點;最後一段總結上文,強調禮治和人治的不同。

B.第二段先闡述禮的內涵,然後比較禮和法的異同,最後説明傳統在鄉土社會中的重要性。

C.本文引用《論語》中“顏淵問仁”的相關文字,這是為了説明古人遵循禮一般具有主動性。

D.本文比對了“禮治”和“法治”的不同,論證本文中心“我國是禮治的社會”。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説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鄉土社會中,禮的運行並不需要靠外在的權力來推行,它依靠的是長期沿襲下來的傳統。

B.生活在鄉土社會中的人們,只要按照傳統去做,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反之可能受挫。

C.相比較而言,禮治社會比法治社會更為優越,這是因為禮治社會是靠禮來維持秩序的。

D.不論哪一個社會,絕不會沒有傳統。即使在變遷很快的現代社會,傳統也會發揮效力。

答案

1、C

2、D “本文中心為我國是‘禮治社會’”説法錯誤,本文論證的中心是中國鄉土社會是禮治社會。

3、C “禮治社會比法治社會更為優越”説法錯誤,文中只是討論了兩者的區別,並沒有表明誰更優越,也不能因為“禮治社會是靠禮來維持秩序的”就説它更優越。

《鄉土中國》閲讀答案4

閲讀下面的文段,完成後面的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①人的生活和其他動物所不同的,是在他富於學習的能力。他的行為方式並不固執地受着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所支配。所謂學就是在出生之後以一套人為的行為方式作模型,把本能的那一套方式加以改造的過程。學的方法是“習”。習是指反覆地做,靠時間中的磨練,使一個人慣於一種新的做法。因之,學習必須打破個人今昔之隔。這是靠了我們人類的一種特別發達的能力,時間中的橋樑——記憶。在動物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也可以説它們有記憶,但是它們的“記憶”是在簡單的生理水準上。一個小白老鼠在迷宮裏學得了捷徑,它所學得的是一套新的生理反應。和人的學習不相同的是它們並不靠一套象徵體系的。人固然有很多習慣,在本質上是和小白老鼠走迷宮一般的,但是他卻時常多一個象徵體系幫他的忙。所謂象徵體系中最重要的是“詞”。我們不斷地在學習時説着話,把具體的情境抽象成一套能普遍應用的概念,概念必然是用詞來表現的,於是我們靠着詞,使我們從特殊走上普遍,在個別情境中搭下了橋樑;又使我們從當前走到今後,在片刻情境中搭下了橋樑。從這方面看去,一個動物和時間的接觸,可以説是一條直線的,而人和時間的接觸,靠了概念,也就是詞,卻比一條直線來得複雜。他有能力閉了眼睛置身於“昔日”的情境中,人的“當前”中包含着從“過去”拔萃出來的投影,時間的選擇累積。

②在一個依本能而活動的動物不會發生時間上阻隔的問題,他的壽命是一聯串的“當前”,誰也不能剪斷時間,象是一條水,沒有刀割得斷。但是在人卻不然,人的當前是整個靠記憶所保留下來的“過去”的累積。如果記憶消失了、遺忘了,我們的“時間”就可説是阻隔了。

③人之所以要有記憶,也許並不是因為他的腦子是個自動的攝影箱。人有此能力是事實,人利用此能力,發展此能力,還是因為他“當前”的生活必需有着“過去”所傳下來的辦法。我曾説人的學習是向一套已有的方式的學習。惟有學會了這套方式才能在人羣中生活下去。這套方式並不是每個人個別的創制,而是社會的遺業。小白老鼠並不向別的老鼠學習,每隻老鼠都得自己在具體情境裏,從“試驗錯誤”的過程中,得到個別的經驗。它們並不能互相傳遞經驗,互相學習,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和象徵體系,不但累積了自己的經驗,而且可以累積別人的經驗。上邊所謂那套傳下來的辦法,就是社會共同的經驗的累積,也就是我們常説的文化。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説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礎。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節選自費孝通《鄉土中國·再論文字下鄉》,有刪改)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人類的學習過程和小白鼠走迷宮本質上是一樣的,憑藉記憶打破今昔之隔,從而學到一套新的生理反應,找到新捷徑,養成新習慣。

B.人類的學習就是積累自己的、別人的乃至社會共同的“過去”,溝通個人和社會的今昔,是“當前”生活不可或缺的基礎。

C.人類的學習是依靠記憶能力,經過反覆磨鍊,改造自身那些不學而能的生理反應,適應新方法的過程,就是要打破個人的今昔之隔。

D.人類的學習有別於動物,依靠“詞”的幫助,通過時間的選擇積累,可以在個別的、片刻的情境中獲得普遍的、對於未來的認知。

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 (3分)

A.我們通過不斷地學習,把具體的情境抽象成普通的概念,從而從過去走到當前,從當前走到今後,在和時間的接觸中,克服阻隔,延續歷史。

B.我們必須不斷髮展記憶力,累積個人和羣體的經驗,形成文化,才能維持人類的生存,促進社會的發展,享受當前的生活。

C.動物的學習簡單到依靠本能,在具體情境裏不斷“試錯”,得到的僅是片刻的、個別的經驗,不能實現積累,不能相互傳遞。

D.人類依靠獨特的抽象能力和象徵體系,發展了學習的能力,保留且互相傳遞了過去的積累,形成共同經驗,構成人類文化賴以維持的基礎。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社會共同經驗的累積就是文化,人類當前的文化是靠記憶保留下來的歷史累積。“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説的也是歷史的文化價值。

B.每個人的“當前”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也是民族“過去”的投影;認識這一點,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更好地認識我們的時代。

C.所謂時間上的阻隔包含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人靠記憶留住過去,打破時間阻隔;而其他動物因為不存在時間阻隔問題,所以只存在簡單記憶。

D.傳統經典源於我們民族的共同經驗,我們學習傳統經典,可以在社會的世代之間構築橋樑,實現文化的傳承。

閲讀答案:

1.A 2 B 3. C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