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秦淮》閲讀答案

來源:文書谷 7.46K

現如今,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閲讀答案,藉助閲讀答案我們可以更好的領會題意和知識點,有助於個人提升。你知道什麼樣的閲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閲讀答案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泊秦淮》閲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泊秦淮》閲讀答案

《泊秦淮》閲讀答案1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詩中用一個 字寫出迷濛冷清的特點,以 三字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場(2分)

2.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

A.首句寫景,二句敍事、寫景連用。把近酒家放在句末,為下句商女、亡國恨、猶唱後庭花作鋪墊。

B.詩中描繪秦淮迷濛冷清的寒江夜色,寄寓詩人的憂愁和傷感。

C.全詩表現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憂愁,語言清新洗煉,化用典故,是唐詩絕句中的優秀詩篇。

D.商女熱衷歌唱《玉樹後庭花》的靡靡之音,詩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無知,又抒發了自己憂時傷世之感慨。

3.詩的首句描繪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4.怎樣理解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5.詩中籠字很妙,談談你的理解。

6.本詩主題是什麼?

7.這首詩首句描寫了煙、水、月、沙四種景物,展現了一幅 的畫面。

8.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案:

1.籠 近酒家 2. D1 3.描繪了一幅迷濛冷寂的畫面:如煙的霧氣,朦朧的月色,籠罩在河面以及水邊的沙灘上。 4.詩人指責商女其實是一種曲筆,真正應該汗顏的是座中那些點歌的人。這兩句是一種形象化的議論,表達了作者對世道人心的憂患意識,因此為人所傳頌。

5.籠字將煙、月、水、沙四者和諧地融合一起,構成一幅及其淡雅的水邊夜色,營造了柔和幽靜、迷濛冷寂的氣氛,造成一種先聲奪人的藝術效果。

6.作者借古諷今,抨擊了那些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層人物,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憂憤。

7.淒冷、迷濛

8.對統治階級荒淫無度生活的憤怒和對國家命運的深重憂慮。

《泊秦淮》閲讀答案2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一、填空

1、點明全詩主旨的詩句是__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二、重點句、詞賞析

1、“煙籠寒水月籠沙”這句詩中的兩個“籠”字好在哪裏?這句詩描繪了一幅什麼樣的畫面(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景)(所描繪的畫面,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這兩個動詞用得形象準確。描繪了一幅迷濛、冷寂的畫面。

2、請體會“煙籠寒水月籠沙”中“籠”和“寒”的妙處。

答:兩個“籠”字把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溶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朦朧冷寂的.極淡雅的水邊夜色圖。

一個“寒”字,不但讓人想到時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頭掠過一絲寒意。

3、如何理解“隔江”二字?

答:“隔江”二字,承上“亡國恨”的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聲色。

4、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什麼人?

答:後兩句表面上指責歌女,其實是一種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醉生夢死的統治者。

5、作者對商女唱《後庭花》一事的態度怎樣?請説出其中理由。

答:作者對商女唱《後庭花》這一現象感到不滿,因為《後庭花》是亡國之音;在國事衰頹之年,還有人沉溺於歌舞昇平,作者感到無比憤慨和憂慮。

三、主旨(中心)提煉

1、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全詩表達詩人表達了他對國家命運(或“國事”)的關注與憂慮。(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2、下面説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D)

A.這首詩描繪的是歌舞昇平,國家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

B.這首詩描繪的是江南處處春景,抒發了詩人流連忘返的心情。

C.這首詩表現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國破家亡之恨的現狀。

D.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不忘歷史教訓,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泊秦淮》閲讀答案3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21.用優美的語言描述煙籠寒水月籠沙所描繪的畫面。(2 分)

22.隔江猶唱後庭花一句中的猶字意味深長,請對此字作簡要賞析。 ( 2分)

參考答案:

21.輕輕的霧靄,淡淡的月光,籠罩着透着寒氣的河水,籠罩着兩岸沉寂的沙灘。(2分)

22.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對不知亡國恨的統治者的憤慨,增強了抒情效果。(2分)

⑴這首詩首句描寫了煙、水、月、沙四種景物 的特點。(1分)

⑵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2分)

答:

參考答案:

10. (1)淒冷、迷濛 (2)對統治階級荒淫無度生活的憤怒和對國家命運的深重憂慮。

(1)請找出詩中描寫的景物。(2分)

(2)詩中的弦外之音是什麼?請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古詩鑑賞】(6分)

(1)【內容理解】(2分)

煙、水、月、沙、酒家、秦淮河

[2分。答對一點得0.5分。]

(2)【名句鑑賞】(4分)

示例:作者借商女唱亡國之音的《後庭花》,表面是諷刺商女,實際是諷刺那些不顧國家艱難,只顧自己享樂,醉死夢生的統治者,表達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4分。亡國之音1分;諷刺統治者,2分,作者感情1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6、詩的首句描繪的畫面有怎樣的特點,請分析一下。(2分)

7、請簡述最後一句的《後庭花》的相關典故,並分析作者指責商女的用意。(2分)

參考答案:

6、(2分)首句詩為我們描繪了迷濛冷寂的畫面。

迷濛的煙霧籠罩這寒冷的水面,月光映照着水邊的沙灘。一個寒字不但讓人想到時值寒冷的時節,而且還寫出了在人的心頭掠過的一絲寒意。

7、(2分)南朝陳後主在位的時候,大建宮室,生活奢侈,創制了《玉樹後庭花》等歌曲尋歡作樂。作者指責商女實際上是一種曲筆,他真正想指責的是那些聽歌女唱歌的人。只知道享樂,不關心國家,沒有憂患意識 。

《泊秦淮》閲讀答案4

杜牧《泊秦淮》

1.“煙籠寒水月籠沙”首句寫景。籠,即籠罩的意思,兩個“籠”將輕煙,,寒水、融為一體,描繪了一幅,的畫面,渲染了悲涼的氣氛。[説説兩個“籠”字寫景的妙處。]

2.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什麼人?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首詩歌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隔江猶唱《後庭花》”中的“猶”字意味深長,試品析。

5.“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詩結構中起什麼作用

6、下面説法最恰當的一項是()

A、這首詩描繪的是社會歌舞昇平,國家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B、這首詩描繪了江南處處春景,抒發了詩人流連忘返的心情。C、這首詩表現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國破家亡之恨的現狀。D、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不忘歷史教訓,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7.重點字詞理解:

泊:bó動詞,。pō名詞,。籠:。猶:,。

商女:。《後庭花》:歌曲的簡稱。南朝陳皇帝陳叔寶終日沉溺於聲色,不務國事,作此曲與後宮美女尋歡作樂,終至亡國,所以後人以此曲為。

【答案三】1.淡月、細沙朦朧(迷茫)冷寂(悲涼)2.真正不知亡國恨的是醉生夢死的統治者。全詩表達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3.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也藴含着對世道的憤慨。4、形象地表現了晚唐統治者不以國事為重,正重蹈覆轍,走向亡國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歷史、現實和想像中的未來串成一線;表明詩人對現實的痛心,對國家命運的憂慮。5.承上啟下的樞鈕作用,“夜泊秦淮”表明上句景物的時間、地點,且照應題目,“近酒家”引出下文。6.D7.停船靠岸;湖泊;籠罩還,仍然;以賣唱為生的歌女;《玉樹後庭花》亡國之音

《泊秦淮》閲讀答案5

泊秦淮

杜 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試題】

⑴這首詩首句描寫了煙、水、月、沙四種景物,展現了一幅 的畫面。

⑵全詩表現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

(1)淒冷、迷朦(意近即可)

(2)對統治階級荒淫無度生活的憤怒和對國家命運的深重憂慮。(意近即可)

(20xx四川省南充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統一考試語文試題)

【註釋】

①.選自《樊川詩集註》。秦淮(河名):即秦淮河,源出江蘇溧水縣東北,流經南京地區,入長江。相傳為秦始皇南巡會稽時開鑿的,用來疏通淮水,故稱秦淮河。

②.籠:籠罩。這句運用的是“互文見義”的寫法:煙霧、月色籠罩着水和沙。

③.商女:一説商女即歌女,在酒樓或船舫中以賣唱為生的女子。

【譯文】

煙霧的水汽籠罩在秦淮河上,月光映照着江邊的沙岸。寧靜的夜裏,船停在岸邊,靠在酒家。歌女不知道亡國的遺恨,在秦淮河對岸的酒店還唱着亡國之歌——《玉樹後庭花》。

【鑑賞】

這首詩是即景感懷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華一時。目睹如今的唐朝國勢日衰,當權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轍,無限感傷。首句寫景,先竭力渲染水邊夜色的清淡素雅;二句敍事,點明夜泊地點;三、四句感懷,由 “近酒家”引出商女之歌,酒家多有歌妓,自然灑脱;由歌曲之靡靡,牽出“不知亡國恨”,抨擊豪紳權貴沉溺於聲色,含蓄深沉;由“亡國恨”推出“後庭花”的曲調,借陳後主之事,鞭笞權貴的荒淫,深刻犀利。這兩句表達了較為清醒的封建知識分子對國事懷抱隱憂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貴族正以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的生活來填補他們腐朽而空虛的靈魂,而這正是衰敗的晚唐現實生活中兩個不同側面的寫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後庭花》據説是南朝陳後主所作的樂曲,被後人稱為“亡國之音”。“隔江”承上一句“亡國恨”故事而來,指當年隋兵陳師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陳後主依然沉湎在歌聲女色之中,終於被俘亡國。這兩句詩從字面上看似乎是批評歌女,而實際上是詩人有感於晚唐國事衰微、世風頹靡的現狀,批評那些沉溺於歌舞昇平而“不知”國之將亡的統治者。“猶唱”二字意味深長,巧妙地將歷史、現實和想象中的未來聯繫起來,表現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這首詩寫詩人所見所聞所感,語言清新自然,構思精巧縝密。全詩景、事、情、意融於一爐,景為情設,情隨景至。借陳後主的荒淫亡國諷喻晚唐統治者,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感情深沉,意藴深邃,被譽為唐人絕句中的精品。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晚唐統治者的辛辣諷刺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這樣豐富的內涵、深刻的主題卻容納在短短的28個字之內,這其中的每一個字都凝練至及。詩歌的語言要求精練,只有精練才能含蓄,也只有含蓄才能見得精練。所以含蓄與精練互為表裏,相得益彰。

這首詩於情景交融的意境中,形象而典型地表現了晚唐的時代氣氛,使人從陳後主的荒淫亡國聯想到江河日下的晚唐的命運,委婉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對現實的深切憂思,內容深厚,感情深沉,意味無窮,引人深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