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彙編14篇)

來源:文書谷 1.4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彙編14篇)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

星期二的下午有一節自然課,上課鈴一打,鬧哄哄的教室立刻變得鴉雀無聲,隨之響起的是一陣陣優美的歌聲。自然老師姚老師一走進教室,喊了起立,便説道:“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個有趣的實驗——大氣壓力。”我們聽了姚老師的話,疑惑不解地問老師:“姚老師,什麼是大氣壓力啊?”姚老師兜了個圈子,説:“看了就知道了!”我們立刻不作聲,目不轉睛地盯着講台。

只見姚老師拿出一個裝滿水的水槽,一個透明的杯子和一張硬紙板。姚老師拿杯子在水槽裏舀了滿滿的一杯水,然後用教室裏擦窗的乾毛巾擦乾杯子四壁的水。接着姚老師把硬紙板慢慢的從杯子的邊沿蓋過去,一會兒就把杯子口封得嚴嚴實實得了。姚老師在這時停下了動作,問起我們來:“同學們,如果我把杯子倒過來,讓杯口朝下,你們説這水會不會流出來?”我們聽了,議論紛紛,有的説:“這水肯定會流出來!”而有的卻説:“才不呢!才不呢!這水一定不會流出來。”教室裏頓時炸開了鍋,姚老師不慌不忙地説:“安靜下來,同學們,看了便見分曉了!”聽了老師的話,我們地目光又轉移到講台上,注視着杯子,心裏猜測這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情。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姚老師把杯子倒過來了,我們個個咬緊了牙齒,生怕水會破口而出,可是,這水就是不流出來。這一現象,讓説水會流出來的同學原本神氣十足地變成了垂頭喪氣;讓説水不會流出來的同學原本寄有一絲希望地變得揚眉吐氣地了。

實驗過後,姚老師問我們水為什麼不會流出來的道理,可是沒有一個同學知道。作姚老師看見我們‘一問三不知’的樣子,笑着講解:“其實這個實驗叫做大氣壓力,是空間的大氣層在‘作祟’。”姚老師繼續説着:“我們把杯子裝滿水,讓原本空氣充足的杯子裏沒有了空氣,然後用硬紙板蓋住杯口,阻擋空氣進入杯中,於是,大氣層的'強大力量抵住了硬紙板,因此,水就不會流出來了。”我們聽了姚老師的講解,每個人都像如夢初醒一般。

下課鈴打了,姚老師走出了教室。這時,我們又議論起來,原來空氣還有這麼大的力量啊,這是每個同學都始料未及的事情!這節自然課的實驗可真是有趣!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2

今天,我們在孫老師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一上課,老師就對我們説:“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好不好?”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説:"好!”

實驗開始了,同學們高興極了,仔仔細細地觀察着老師的一舉一動,只見老師拿來了一個魚缸和一個滑溜溜的雞蛋。接着,老師對我們説:“用什麼辦法能讓雞蛋浮在魚缸上,要求就是不借助工具。”同學們立刻開始了爭論,有的説:“這根本不可能的,雞蛋怎麼能浮在半空中呢?”有的同學們説:“在魚缸裏面加水就能把雞蛋浮在半空中。”老師聽了我們的提議,就對我們説:“那我們就試試吧!”説完,便往魚缸里加了一點水,把雞蛋放進魚缸裏,但是雞蛋並沒有浮起來。同學們見了又七嘴八舌地到:“水太少了,水太少了,再去加點水。”老師又加了點水,可是,雞蛋仍然沒有浮起來。同學們便覺得有點奇怪了,怎樣才能使雞蛋浮起來呢?同學們正思索着,突然又有幾個同學大叫起來:“再往水裏面加鹽,雞蛋就能浮起來。”老師聽了笑眯眯地説:“那我按你們的説法再試試。”於是,老師就去拿了一些鹽來,用勺子舀了一點放進去,攪拌了幾下,可是雞蛋仍是不聽話,沉在底下,同學們又叫道:“多放點,多放點,再多放點!”老師聽了又舀了幾勺,可雞蛋仍調皮的沉在底下,老師又把水使勁地攪拌了幾下,可雞蛋隨着水了幾下就不動了。老師看了對我們説:“你們自己來加一點吧!”同學們聽了都爭先恐後地拿起勺子往裏加鹽,鹽都放掉了一大半,但雞蛋仍靜靜地“躺”在水底。老師又加了滿滿幾勺鹽,使勁地攪了攪,雞蛋隨着勺子旋起來,不一會兒又毫不留情地沉到魚缸裏。這時,有的同學有些灰心了,垂頭喪氣地説:“別做了,不能成功就算了,這樣太浪費了,浪費鹽犯罪。”最後老師説:“不要緊,這些鹽能沉澱出來。”説完,又拿起碗乾脆直接往魚缸裏倒,攪拌幾下。終於奇蹟出現了,只見雞蛋慢慢浮起來了,俏皮地把頭探出了水面,試驗成功了,我們歡呼起來。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缸裏的.鹽水的含量超過了百分之三十鹽水比重很大,所以雞蛋就能浮起來。我聽了這才恍然大悟,但同時又有了不少感觸,這不光是水的力量,鹽也把一種無形的力量奉獻給了水,只有鹽和水合二為一,才能把雞蛋浮起來。但人們往往只看到水的力量,忽略鹽的力量,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像我們實驗中鹽的人,像清潔工、鋪路工他們默默奉獻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學習嗎?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3

我是一枚會“游泳”的雞蛋

我是一枚雞蛋,被老師帶進了教室裏。同學們看見我,立馬開始七嘴八舌地議論:“呀!今天老師要請我們吃雞蛋?還是要自己吃呢?”

此刻,老師把正忐忑不安的我往桌上一放,神祕地説:“今天我把雞蛋拿來,是想做個實驗讓雞蛋浮起來。”話音剛落,同學們有的被驚呆了,張着嘴巴;有的哈哈大笑,認為不可能;還有的迫不及待地等着這項實驗的開始我聽了,興奮地手舞足蹈起來。我想:哈哈今天我終於能大顯神通了!

老師笑了笑,把我舉到空中,“第一次就嘗試跳水,太刺激了吧!”我期待地想着。隨着“撲通”一聲,我掉進了水中,整個身體以箭一般的速度沉了下去,在杯底想動也動不了。我躺在杯底,開始害怕起來,心想:這可怎麼辦?我可不能喪命於此。快!誰來救救我呀!

這時,老師似乎聽到了我的呼救聲,用筷子把我撈了上來。我喝了好幾口水,想:媽呀!學游泳這麼難呀!我不學了!

可老師這次似乎聽不懂我説話,依然自信地對同學們説:“看我的!”説完,往水裏放了一些鹽,我還沒來得及反抗,就又被放進了杯子裏。老師用筷子輕輕攪拌,我感覺身體越來越輕,在杯中跳起了優美的`舞蹈,不過最終又沉入杯底。

老師再次伸出援手,把我撈上來,放在桌子上。一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同學們不耐煩地對老師説:“多放點鹽,多放點,再多點”我不禁大叫起來:“不要啊!千萬不要啊!難道你們要讓我變成醃雞蛋嗎?”老師怎麼會理睬我?她果斷而又堅定地往杯子里加了很多鹽,然後把我放了進去。我依舊以光速沉到杯底,不過奇蹟終於出現了:我又慢慢浮了上去,在水面上探出了小腦袋。

“呀!我終於學會游泳了!”實驗也成功了,大家都忍不住驚呼。可我為什麼會浮起來呢?老師開始揭祕了:“因為清水的密度小,水中鹽加得越多,鹽水的密度就越大,浮力也就越大,所以雞蛋就浮起來了。”哦!原來是這樣呀!我恍然大悟。

這真是一次妙趣橫生的實驗,當然也是我畢生一次奇妙無比的經歷呀!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4

上個星期三,科學課老師佈置了一項家庭作業——回家把雞蛋放進一個有水的碗裏,不停地加鹽,看看雞蛋能否浮上來?

晚飯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執行老師的這項光榮任務。首先,我拿出一個空碗,盛滿自來水,接着挑了一個又圓又大的雞蛋輕輕放進碗中,然後從廚房的架子上拿來一罐鹽,一勺一勺地往碗裏倒鹽,一邊倒,一邊在心裏默默地念着數字,一連倒了五勺鹽後,我目不轉睛地看着那雞蛋,希望那“胖寶貝”能從涼爽的“泳池”裏“探出頭”來。

可是,令我大失所望,碗裏的雞蛋一如既往還是那麼紋絲不動,一點兒反應都沒有,我心急火燎地等了3分鐘,見沒任何變化發生,心裏的無名之火頓時迸發,一把撈出雞蛋,往桌上用力一放,只聽“啪”的一聲,雞蛋被我磕碎,弄得我渾身都是飛濺的汁液,真是狼狽不堪。我不禁有些氣餒,兩眼發呆,像沒了骨頭似的.一屁股癱在椅子上。媽媽走過來,問明瞭情況,安慰我説:“兒子,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耐心細緻,不能半途而廢,浮躁不安。自己要動腦筋分析一下雞蛋沒浮上來的原因,是不是鹽放得太急了,沒完全化開?你重新再做一次實驗,倒進鹽後用筷子在水裏多攪動攪動,讓鹽充分稀釋,五勺鹽不夠就繼續加鹽,繼續攪拌,雞蛋肯定會浮起來的。做實驗沒有一蹴而就的,要耐得住性子反覆試。”

我聽媽媽説的非常在理,暗暗責備自己太心浮氣躁了,於是,我長吁一口氣,讓自己靜下來,調整好情緒,在剛才的鹽水裏放進另一個小一點的雞蛋,用筷子不停地攪動鹽水,還是不見動靜,又倒入第六勺鹽,繼續用筷子攪拌,終於,雞蛋“依依不捨”地從“泳池”裏探出了“小腦袋”。我按捺住興奮的心情,乘勝追擊,倒入第七勺鹽,哈哈,“小寶貝”終於“受不了”了,“無奈地全身浮出水面”。“我成功啦,成功啦!”我激動地喊着,一蹦三尺高。

“且慢高興!”一旁看報紙的爸爸一下喝住了我。“兒子,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個實驗還不能算完成,為什麼雞蛋會浮起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爸爸這一問,我可傻了眼,張口結舌説不出個所以然來,我趕緊跑回書房,從書架上拿出《十萬個為什麼》叢書,找起答案來。

原來,水的密度小,浮力就小,所以雞蛋在清水裏肯定是沉下去的;放進鹽,鹽充分稀釋後,鹽水的密度不斷變大,浮力也相應的逐步增大,雞蛋也就自然而然地慢慢浮上來了。

通過親自做這個實驗,我不僅搞清楚了一個物理現象,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5

今天上午,語文老師上課時帶來一個量杯、一個滴管和一杯裝滿水的透明水杯。我心裏滿是疑惑,心想:語文老師拿這些東西幹什麼呢?今天這節是作文課啊?

過了一會兒,老師神祕地説:“今天我們來做一次有趣的實驗。”教室裏立刻沸騰起來。老師嚴肅地説:“安靜,我現在請一位同學上來把水倒滿,千萬不要溢出來。”大家個個把手舉得高高的,生怕老師叫不到他,每個人都躍躍欲試。這使老師很為難。老師説:“既然我猶豫不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姚鈺(原因:‘姚鈺’諧音‘猶豫’) 那就姚鈺吧!”全班立刻爆笑不止。

姚鈺快步走上前,既緊張又興奮,左手拿量杯,右手拿水杯,小心翼翼地倒水。在她倒水的瞬間,教室裏安靜得連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她身上。終於倒好了水,這時老師選了一位同學上去觀察姚鈺剛剛倒滿的水杯。他説:“杯子裏的水還沒有滿。”於是,他端起水杯,往裏面加了一些水,正好倒滿了。只見水面像一個麪包一樣,鼓鼓的,就是沒有溢出來。老師又説:“現在我請一位同學上來,拿一枚硬幣放到杯子裏 。”大家爭先恐後地舉起手,我也把手舉得高高的。?

“陳含之。”老師叫道。

聽到老師叫我的`名字,我心裏高興極了。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快步走向前,從老師手裏接過一枚硬幣。就在這時,老師走到我面前,説要採訪我一下。

“你現在的心情怎樣?”老師問。

“緊張。”我説??

“為什麼緊張?”老師追問。

“因為生怕水會溢出來。”我説。

説着,我便把硬幣放到水中,耶!水沒有溢出來,我成功了。接着,老師又選了三位同學上去,當第四位同學放硬幣時,水溢出來了。大家都在埋怨他,因為他害得大家不能上去放硬幣了。老師説:“不能怪他,因為水面是有張力的,當放進去的物體到達極限時,水就會溢出來。”聽了老師這話,大家恍然大悟。

為了進一步證實這個實驗,老師又親自做了個實驗:用滴管把水滴到裝滿水的杯子裏,看能滴多少滴?老師一邊滴大家一邊數:“1、2、3……26、27、28……42、43、44。”咦!溢了溢了,溢出來了。

通過這次實驗,我懂得了:只有大膽實驗,多動腦、動手,才能增長知識和才幹。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6

“啪”,我輕輕合上書,書中的一個問題一直在我的腦海中回想:雞蛋只要在碗邊輕輕一敲就碎了,那如果用手握,雞蛋還會碎嗎?終於,我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決定親自做這個實驗。

説幹就幹,我立馬從冰箱裏拿出一個圓溜溜的雞蛋,放在手掌心上,“獰笑”着説:“哈哈!雞蛋啊雞蛋!看我不把你握個粉碎!”

過了一會兒,我收起了那一臉的嬉皮笑臉,取而代之的是一臉正經,我心想:這可是我第一次做實驗,一定要嚴肅!一邊想着,心裏還有一絲小小的激動與好奇,只見我緊盯着這個雞蛋,捲起衣袖,用我的一隻手蓋住,再使勁地握,見雞蛋沒碎,我頓時有些納悶,還有些慌亂,情急之下,我咬了咬牙,目光堅定地望着雞蛋,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也沒能成功,我累得氣喘吁吁,可雞蛋還是紋絲不動,一陣微風吹來,那隻雞蛋晃了晃,彷彿再説:“哈哈,難道你沒吃早飯嗎?連一個小小的`雞蛋都握不碎,力氣未免也太小了吧!”

我氣得額頭上的青筋都突了出來,我怒氣衝衝地拿起雞蛋,心中唸叨:我就不信了!這雞蛋肯定會碎的!我換了隻手,又猛地抓起來,使勁地握,可這雞蛋就彷彿鐵蛋一樣牢不可破,依然“穩如泰山”,我頓時欲哭無淚,像泄了氣的皮球,軟趴趴地趴在桌子上。

這時,爸爸走了過來,我彷彿看到了希望之光,大聲叫道:“救星!爸爸!”爸爸聽見了我殺豬般的嚎叫,停下了腳步,轉過頭,疑惑地問:“怎麼了?”我拉着爸爸的手臂,哭喪着臉,指着那“得意洋洋”的雞蛋問:“為什麼我怎麼握雞蛋它也不碎?”爸爸聽了,樂得哈哈大笑,對我説:“雞蛋是握不碎的!你看,雞蛋表面是圓形,球體狀,而那塊凸曲面是具有很大的承壓能力的!所以,它對付你的一隻手綽綽有餘。”爸爸抿了一口茶,停了停,接着説:“科學家們發明了薄殼結構這一門新技術……”爸爸話還沒有説完,我便恍然大悟,説道:“北京火車站大廳也是根據這個原理建造的!”爸爸微笑着點了點頭,而我心中的這個謎團也終於解開了,令我感到如釋重負。

其實,生活中還有更多的問題等着大家去探究,去延伸,從而受益終身!只要你親自去實驗,去證明,成功就會在不遠處向你招手,令你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見有趣充實!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7

星期四的第三節課,陸老師早早地來到教室,把一杯盛滿水的量杯和兩盒大頭針擺在了桌上,我們都很好奇,這時陸老師笑着告訴大家: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有趣的實驗——盛滿水的杯子裏能夠放入多少根大頭針?

話剛説完,下面的同學議論紛紛,膽小的鬱欣俊説20根、稍膽大的張宇傑説50根,最大膽的陳銘雲則説100根……,我想水已經盛滿了杯怎麼能裝得下呢?於是我輕輕地説:“10”。

實驗在大家的猜疑中開始了,陸老師在靠近水面處將一根大頭針垂直放下,大頭針便平穩入水了,大家哇的一聲叫了起來。緊接着第二根、第三根大頭針,紛紛入水,而且杯麪水平如鏡,一滴水也沒有溢出。一會兒我的預言就破了。大約過了一分鐘左右,第二十個大頭針快速地入水,沉入杯底,第一個預言隨之破滅。

實驗繼續進行,這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所有人都擁到講台前要看個究竟,有些人為了方便,直接跳到了桌子上、凳子上。“48、49、50……”沒過多久,第五十二根大頭針入了水。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一個接一個的大頭針紛紛沉入水底。下面頓時炸開了鍋,一些人反悔了,紛紛改數字,但是誰也説不準,到底還能放入多少個。這時,陸老師故作神祕地説:“請大家原地不動,屏住呼吸,接下來將是見證奇蹟的時刻。”隨後,陸老師把把大頭針紛紛發給小組長,由她們來繼續完成這個實驗。

空氣似乎凝固了,大家都目不轉睛地盯着水面。第一百個到了,所有的預言都不攻自破了,水面卻依然紋絲不動,只是有些稍稍拱起。

“叮鈴鈴”,下課了。但是大家依然關注着實驗,生怕眨眼的一瞬間,水面會容不下那麼多大頭針,向外溢出。只見施添瑀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大頭針,對着水面頓了一下,然後輕輕一放,第二百根大頭針入水了。

接下來每放入一根大頭針,都會揪起大家一刻緊張的心。儘管窗外一陣喧鬧,但教室裏依然十分寧靜。第三百根大頭針慢悠悠地入了水。整整兩盒的大頭針入了水。直到最後,杯底已經積累了厚厚一層大頭針,大頭針也佔水的體積,那為什麼水不會溢出呢?

“哇,怎麼這樣神奇,難道這是個魔杯?”這時老師笑嘻嘻地告訴大家:這一切都是因為水面張力在作怪。根據水面張力的`原理,杯口的水面就像一個球面,張力使水的面積縮小,鼓成一個包。只要將大頭針垂直放入,水就不會外溢。

“原來如此啊!”看來,大家的緊張都是多餘的。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啊!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8

鈴聲一響,徐老師笑盈盈地説:“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説完,她拿出兩個鐵的半球,他們大小一樣,裏面是空心的,半球背面都有一個拉環。只見老師把兩個半球合在一起,從氣孔中慢慢抽出空氣,又趕緊扳動按鈕關閉氣孔。

徐老師微笑着問:“誰願意上來試着拉開它們?”大個子小計立馬自告奮勇走了出去。小計雙手緊緊握住兩端的拉環,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使勁往兩邊拉,可半球紋絲不動,急得他漲紅了臉,使出吃奶的力氣拉、拉、拉-----台下的同學也不停地喊:“小計,加油!”“小計,再使點勁,肯定能拉開了!”可是拉了半天,兩個半球還是牢牢地合在一起,小計只得敗下陣來。“誰還想試試?”徐老師大聲問。同學們個個躍躍欲試,紛紛舉起手要求上台一展身手。這一次老師請了6位同學,我也被邀請到了。我心裏一陣竊喜,暗暗想:哼,拉開這兩個小小的球,對我來説可是小菜一碟。老師把我們分成兩組,三人一邊,最前面的一位雙手拉住鐵環,後面兩位用手臂緊緊抱着前面同學的'腰。一聲“開始”,參戰者個個憋足了勁,拼命往自己一方拉。但奇怪的是,任憑我們怎麼拉。兩個半球就像一個合體一樣,始終沒有分開。同學們看得可緊張了。有的揮動手臂大喊:“加油加油!”有的乾脆站在椅子上為我們助威,連一旁的老師也忍不住喊:“大家加油!”-------最終,我們六個也垂頭喪氣地回到座位上。難道我們真的沒辦法拉開這兩個半球了嗎?只見老師附在小不點紅紅耳邊輕輕囑咐了幾句話,隨即紅紅轉動了一下氣孔按鈕,雙手我住鐵環,輕輕往外一拉,“撲”兩個半球應聲而分。“啊!”同學們異口同聲驚呼起來,一個大大的問號寫在每個人的臉上。徐老師見狀不緊不慢地告訴我們:“平時,我們將兩個半球緊密合攏,無須用力,就會分開.這是因為球內球外都有大氣壓力的作用;相互抵消平衡了.好像沒有大氣作用似的.今天,我把它抽成真空後,球內沒有向外的大氣壓力了,只有球外大氣緊緊地壓住這兩個半球……”

哦,原來是空氣在作怪!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9

“叮鈴鈴......”隨着一串優美的鈴聲,我們一起走進了科學實驗室,這節是科學實驗課,也是我們第一次集體試驗。

剛進實驗室,全班驚呼“哇——”不瞞你説,的確讓人很新奇,總共有8張桌子,每個桌子中間都有一個水池,桌上有2個橡皮泥和2個燒杯,是供我們做實驗用的。一個桌子能坐5個人,每5個人裏都有一個小組長,很榮幸,我是其中之一。坐好後,發現我們組少了一個人,於是我就分配了2人一組——駱宇淏和郭錦月,我和陳雅涵。一切準備妥當後,老師便開始講課了。

“把橡皮泥的體積與......好了,現在呢,我們每一組都有1個燒杯和橡皮泥,對吧?現在往燒杯接200毫升的水。”我擰開龍頭,往裏接了200毫升的水,等待老師的指令,“然後聽我説,第一組把橡皮泥捏成餅狀,第2組把橡皮泥捏成圓柱狀,快,動手!”我和陳雅涵對視了一下,然後一起捏了起來。我捏了捏,覺得捏的不好,就讓陳雅涵幫忙捏,最後,終於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這個似艱鉅而又非艱鉅的任務。

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入水中,看它的沉浮情況,不一會,它慢慢沉入了杯底,而水位卻增長到了210毫升,老師説,那它排開的水量也就是10毫升。我看了看別人組的室驗結果,有些人和我們的一致,但有些結果的'水位卻增長到了225毫升,我想:可能是因為接的水有些不同的原因吧。老師笑眯眯地問我們:“是不是都沉下去了?好!我們改變一下它,讓它變成空心的,那它是沉還是浮呢?”我們想了想,應該是浮吧!於是懷着疑問我又做開了試驗。我先把它揉成圓,然後壓成餅狀,接着把它壓成正方盤子形,慢慢的、輕輕地放進水裏,但是,結果卻讓我很驚訝——它又沉到水底了!我看着別人的燒杯,有些竟然浮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我問老師,老師説:“那是因為你捏的橡皮泥有問題,知道嗎?”我失望地點點頭,然後無奈地看了看陳雅涵,她也不例外,和我一個表情。

“叮鈴鈴……”熟悉的旋律又響了起來,下課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往回走,但是我也挺開心,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做這麼有趣的實驗,從中我也體會到了做任何事都要細心,相信,多一份細心,就多一份成功!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0

在寒假裏,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美國遊學活動,訪問了梅薩國小。其中有一堂科學實驗課特別有趣,也受益匪淺。

記得那天課馬上開始了。同學們都坐在圍成了“MS”形狀桌子邊的高腳凳上,教室裏溢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老師進來了,拍了拍手,霎時間,一切都安靜下來。這時老師開始講話:

“各位同學,今天我們的科學課要研究的是‘有關鳥嘴形狀決定鳥的食物問題’,每組都將拿到一盒大小不一的豆子或種子,還有五把不同類型的夾子。豆子形狀較大,我們可以假設認為是大蟲子,種子體型較小,就是小蟲子或它們要吃的小食物。夾子主要有如坩堝夾,髮帶夾,不鏽鋼夾,鑷子還有筷子等。我們可以用這不同樣式的夾子來模擬不同的'鳥嘴。下面請同學們用“不同的鳥嘴”,在三十秒的時間內看看,鳥嘴夾了幾粒豆子或種子,並把它登記下來,最後得出結論。”

“Isitok?”老師繼續反問。

“Yes,teacher。”同學們大聲回答。

然後同學們依次排隊領取一盒豆子和種子,還有五種不同的夾子。美國同學示意,讓我們先來。一位同學拿出手機,調至計時狀態,我手拿一雙筷子,衝一顆又大又圓的豆子下手,豆子體型大,筷子夾得較牢,不會半路脱落。我用力夾着這顆豆子,成功將它送到了鳥嘴裏,嘿嘿,看來筷子容易夾大豆子。於是我專門針對大豆子發起猛烈攻擊,三十秒內,我夾了十二顆大豆,零顆種子。於是,我又換了另一個扁扁小小的不鏽鋼夾子,興趣盎然地再次對大豆發起攻擊,可這一次好像不大對勁兒,大豆怎麼也夾不好,用力點,大豆就會來一個“金蟬脱殼”。“啪”的一下重重地摔回盒子裏;輕的話,豆子又輕輕地滑回盒子裏,經過多次夾豆失敗後,我只好歎了一口氣,垂頭喪氣地去夾那些體型較小的種子。沒想到,用不鏽鋼夾小種子顯得異常容易,輕輕鬆鬆地抓起一顆又又一顆的小種子,並且一個不少地安全送到鳥嘴裏。

哇塞,自然界的生物就是如此有趣又奇妙,我認真地寫下了實驗結論:鳥嘴的形狀會決定它以後吃什麼。它們越方便吃什麼,鳥嘴便會慢慢進化成越方便捕捉那種食物的形狀。

哈哈!我想這就是生物的進化,通過實驗讓我們自己得出科學的真諦,我想這也是這堂科學實驗課的有趣所在吧!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1

我做過許多有趣的實驗,但最令我難忘的就是那一次“火山爆發”的實驗了。

“火山爆發”這個實驗有趣的緊,也同時也讓我吃了不少苦頭。

我曾幾度聽別人講過葡萄糖與可樂組合後會“火山爆發”,但只是聽説過而並未試驗過,我這次下定決心要試試。

可樂、葡萄糖可是“重頭戲”,可這倆我都沒有。我犯愁了,“買!”這個念頭從我腦中閃過。於是我快馬加鞭趕到超市,挑選了一瓶百事可樂,一卷清涼薄荷糖。一切準備就緒!

我在陽光下,用力擰開可樂瓶蓋,一陣濃烈的可樂味飄過,我嚥了咽口水,在夏天喝一瓶可樂真是爽死了,關鍵時刻實驗給人強大力量,一定要忍住。我打開薄荷糖包裝,舔舔嘴脣,躍躍欲試。

我先小心翼翼地捏了一塊薄荷糖放入瓶中,然後遠遠地躲開。但可樂只是冒了些小氣泡,並沒有什麼“火山爆發”。“都是騙人的!”我氣憤地甩甩我的.腦袋,可轉念一想,科學課上的實驗經常要做三四次。我回過身,在可樂旁,又捏起一塊薄荷糖放入可樂中。這次我很鎮定,不像剛開始那樣慌張了,但可樂冒出的氣泡也只是比剛剛多了一些。

“切,也沒什麼可怕的嘛,哪兒來什麼‘大爆發’!”我很不屑,用眼睛瞟了瞟可樂瓶,來了膽。這次,我拿起糖罐就往可樂裏倒。“一顆,兩顆……”我嘴裏碎碎唸叨。到第五顆時,我發覺可樂異樣,趕忙放下手中的糖罐,用眼睛上下打量着可樂瓶。終於發現底部有些白色小氣泡,反正我有了膽量,也不怕。不出0。5秒,“砰”地一聲,一股棕色液體和白色氣體完美融合在一起,像一根大直柱似的直衝藍天,那景象壯觀極了。我看呆了,不出2秒,那些剛剛在空中“飛翔”的液體“啪”的垂直下落。我來不及躲避,中了“頭彩”,可樂飛瀉下來,濺得到處都是。“嗯,不錯。”我自我安慰,白色的T恤染成了髒髒的棕色,褲子上濕了一大片,好不尷尬!臉和胳膊都濕濕黏黏的。“我真沒想到,我如此‘幸運’,感謝上帝的關心。”我嘟囔着。“哎!”我歎了口氣。媽媽出現的不是時候,她見我這樣,笑得前仰後合,跟我説到:“嗯,像一隻落湯雞。”我苦笑,但最終實驗成功了。

通過這次實驗,讓我明白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2

一次科學課上,科學老師給我們展示了美麗的彩色蠟燭。我十分喜歡。下課後,我便跑向正在收東西的科學老師問道:“老師, 彩色蠟燭可以自己做嗎?”科學老師説:“可以啊,首先把白蠟燭和蠟筆切塊融化,然後再在鉛筆上綁上棉線,卡在瓶口中,再把蠟倒入,等蠟凝固後再把另一種顏色的蠟倒入,一個彩色蠟燭就做好了。”

聽完老師介紹,我感覺製作應該不難。開心極了。一放學,我就像一顆子彈離開槍膛一般的速度跑回家。趕緊寫好作業,拿上零花錢下樓跑向小店買了五根白蠟燭回來。

正式開始做彩色蠟燭了。我拿把小刀想先把白蠟燭切塊下來,哪知用盡全力,手都震麻了,蠟燭身上只出現一道小小痕跡。我心中不得一驚:這蠟燭這麼硬這小刀不知道要削到什麼時候!要是有個專門削皮的就好了。我的目光掃到掛在牆上的削皮器。腦中靈光一閃,心中想:對啊,削皮器就是專門削皮的啊,平常我看媽媽還用來削又硬又厚的南瓜皮呢。我像拿破崙發現新大陸般歡喜,火速取下“新大陸”。果不出所望,小刀切不開的蠟燭此時輕易地被削成一片片了。我把削好的蠟片放到小鐵盒內,打開火,在白蠟全融化時,我放入了事先切好的綠色蠟筆,用小細棒輕輕攪拌均勻,並把不能融解的雜質撈出,此時蠟油已變成綠色了。為了不被燒乾,趕緊關火。接着我按老師教的方法,棉線的一頭繞在鉛筆上,另一頭垂到玻璃瓶內,可是發現棉線太輕了,彎曲着不能垂直。如果這樣倒入蠟油,線不一定在中間,怎麼辦?固定棉線?在玻璃瓶內難度很大,看來只有增加棉線的重量讓它自然垂直才是最好。我想來想去不知怎麼才好?突然看到媽媽陽台上曬着滴着水的棉質襯衣。聽説這樣是為了讓衣服更筆直些。“用棉線沾着蠟油”我腦海一下子有了這個想法。按住心裏那種歡呼雀躍感,我把棉線泡在蠟油裏拿出一看,線果真直了。我把繞着線的.鉛筆搭在透明玻璃瓶口上。最後一步開始了,我端着鐵盒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蠟油倒進瓶子裏。接着按同樣的方法融化了另外四種顏色的蠟油,等每種顏色的蠟油凝固後再倒入另一種顏色,這一次我真成功了。透明玻璃瓶很明顯地顯現出顏色分層,彩色蠟燭終於成功了,我一蹦三尺高!看着漂亮的彩色蠟燭我心裏比吃了世界上最好吃的冰淇淋還要甜。

從這次創新實驗中,我悟到一個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細心、耐心且敢於動手嘗試,這樣成功的概率就會高很多!這個實驗真讓我受義匪淺啊!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3

今天下午,王老師神神祕祕地走進教室,拿出一根筷子、一個量杯、一把勺子、一個雞蛋和一包用紙包着的東西。同學們感到很驚奇,在下面議論紛紛,都嘰哩咕嚕地猜着王老師今天到底要做什麼呢?這個時候,王老師説話了,“同學們,今天,我們大家來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讓我手上的雞蛋浮在水面上,大家相信不相信?”王老師邊説邊揮舞着手中的雞蛋。同學們一下子都被老師的話説愣着了,心裏想,“怎麼可能,雞蛋怎麼可能浮在水面上啊?”

王老師開始做實驗了。

首先,王老師往杯子裏倒了兩杯水,又舉起了雞蛋,對大家説:“同學們,你們看仔細了,我要把雞蛋放進杯子裏了,你們猜雞蛋會不會浮在水面上?”

這時,同學們七嘴八舌,有的説會浮起來,也有的説不會浮起來,教室裏頓時亂成了一鍋粥。

老師慢慢地把雞蛋放進了杯子裏,雞蛋沒有浮起來,又過了一分鐘,雞蛋還是沒有浮起來。老師很詭祕地看着大家,我們太失望了,雞蛋居然沒有浮起來,老師剛才還説雞蛋要浮起來的嘛,失敗!

就在這時,老師説話了,“同學們,你們別傷心了,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我這裏有祕密武器,它一會兒就會讓雞蛋從水中浮起來。”老師邊説,邊舞着手中的`一包東西。

同學們目不轉睛地看着老師,生怕漏看了老師的一個動作。只見老師打開紙包,裏面包的是一大包白色的粉沫,像鹽,像雪,又像是味精,一下子也猜不出來哪是什麼。老師開始往杯子裏放她所説的“祕密武器”了,一邊放,一邊用筷子輕輕地攪動着杯裏的水。雞蛋還是沒有浮起來,老師繼續加着白色的粉沫,還是繼續用筷子攪動着杯子裏的水。半分鐘過去了,一分鐘過去了,同學們仔細地觀察着,時間也在慢慢地過去。突然有個同學大聲叫了起來,“大家看,雞蛋浮起來了!”同學們仔細一看,果然見哪雞蛋輕輕抖動着,慢悠慢悠往上浮,這時,老師再放了點白色的粉沫,再攪了幾下,然後停了下來,水慢慢地靜了下來,那個雞蛋果然穩穩地浮在了水面上。同學們頓時歡呼起來,有的跺着腳,有的吹着口哨。

王老師説,“同學們靜一靜,你們知道我放的白色的東西是什麼嗎?”“不知道。”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説。王老師説,“是鹽,就是這種物質,讓雞蛋能夠浮在水面上的。水中加入了鹽,水的浮力會變大,當浮力大到一定的時候,雞蛋就會浮在水面上了。”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實驗!

一次有趣的實驗作文 篇14

前些日子,我家樓下搬來了一位比我大兩歲的小男孩——小康哥哥,小康哥哥平時戴着副好像玻璃瓶底似的、厚厚鏡片的小眼鏡,而且總愛擺出一副無所不知、很有學問的樣子。他媽媽向鄰居介紹小康哥哥時也總是説他愛搞科學實驗,最喜歡研究動物了。

在一個星期天的上午,我在家中津津有味地讀着《自然博物館叢書》。突然,一篇題目為《毛毛蟲的呼吸器官》的文章深深吸引住了我。文章中説:毛毛蟲的呼吸器官其實是它身上的那一個個黑點。怎麼可能呢?難道毛毛蟲真的沒有鼻子麼?!我越想越覺得這個問題很有趣。我苦思冥想怎麼想也想不通,真的沒有鼻子也能呼吸?!突然我靈機一動,小康哥哥不是號稱“動物專家”嗎?我何不去向他諮詢諮詢,看他知不知道。於是我三步並作兩步地奔下樓,見到小康哥哥後迫不及待地問:“小康哥哥,向你請教一個問題。你看這本書上寫着:毛毛蟲是沒有鼻子的,你説這是真的麼?”小康哥哥被我這突如其來的問題問得就像“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他接過書去,仔細地看過後,不好意思地抬起頭,為難地撓撓頭皮回答我“這……,不瞞你説,我也不懂。不過……”小康哥哥這時突然眼睛一亮,話鋒一轉,又對我説“我們捉只毛毛蟲做一下實驗不就清楚了嗎!”“啊?!”我頓時感覺頭皮發麻,差點暈了過去。拿真毛毛蟲做實驗?!就是見到死的毛毛蟲我也害怕得不得了,更別説是活的了!説時遲,那時快,小康哥哥還沒容我反應過來,就已經抓起一個塑料袋“嗖”的一下飛奔出門了。我硬着頭皮也不知等了多長時間,小康哥哥居然興高采烈、一蹦三跳地帶着毛毛蟲“凱旋而歸”!緊接着小康哥哥開始了他的實驗。只見他煞有介事地戴上了塑料手套,把毛毛蟲身上的黑點用膠帶全部粘上。不一會兒,毛毛蟲垂死掙扎了幾下就一動不動了!“嗯,書上説的.是真的。”小康哥哥一邊轉過身來,一邊一本正經地對在一旁嚇得直往後縮的我報告着他的結論。我怯生生地回答道:“是真的就好,我要回家了。”小康哥哥調侃地對我説:“嗨!沒搞錯吧!這麼小膽子,還想研究昆蟲?”接着,小康哥哥又抬起胳膊,用袖口抹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補充道:“其實我也頭皮直髮麻。”啊!原來如此呀!大家彼此彼此嘛!

儘管這個實驗讓人有點“小”害怕,但是我仍然覺得很有趣,也很有收穫!你瞧,毛毛蟲沒有鼻子也能呼吸,這難道不是一項自然“奇觀”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