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年味兒作文

來源:文書谷 3.13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年味兒作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年味兒作文

年味兒作文1

一年的味道是怎樣的?是直衝雲霄發出七彩光芒的煙花嗎?是紅底黑字掛在門前的春聯嗎?是一個裝滿親朋好友祝福的紅包嗎?是家人團聚,還是歡樂的年夜飯?還是過年期間一次難忘的旅行?

新年是一個充滿親朋好友祝福的紅包。紅包和紅色代表喜悦和和諧。哪個孩子過年不渴望紅包?紅包上寫着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萬事如意,學業有成,心想事成。紅包成了過年的重頭戲。每當收到親朋好友的紅包,我就覺得莫名的開心。這種喜悦是無法形容的,似乎我會跳起來。我們不在乎紅包裏有多少錢。只要有祝福,哪怕只有幾塊錢,也是一顆心。這不是一年的味道嗎?

除夕是家人團聚的快樂除夕。在這個除夕,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聚在一起,無論你是在國外工作;不管你有多忙;即使身處異國,也是一頓神奇的飯,就像是聖旨,把你從遙遠的異國他鄉喚回來。每次看到桌子上的美食,我都嚥下口水,迫不及待地想吃。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體現了長輩們的心血。我覺得這些菜是最好的',比世界上所有的美食都好吃。這是一年四季,一年四季的菜!最好吃的,也是我最懷念的,是小姑煮的扎江面。醬裏的肉是最好的瘦肉。它由多種成分製成,如祕製醬、豌豆和豆腐。很好吃。另外,淡淡的辣味足以讓人神魂顛倒。如果這個年夜飯裏沒有體現年夜飯,哪裏能體現出來呢?

年味兒,過年的時候那是一次難忘的旅行。今年這次旅行,我們去了烏鎮,但是我們去了一次,而不是元旦。烏鎮這一次的味道體現的淋漓盡致。東扎售票處:人頭在轉,隊伍已經很長了。在人山人海中,我們像一隻小船,被洶湧的人浪推來推去,終於找到了一個自由的地方休息。儘管售票處人滿為患,但仍然無法阻止人們在春節期間的歡樂氣氛。大家的臉都紅了,親戚們都在聊天,互相説着對方的事,一臉的開心和開心。過年的味道又優越了:家家掛春聯,用不同字體貼福字。很多住在烏鎮的人也和我們一起出去逛逛。最好吃的是米糕店。店門口寫着年糕,年糕,年年高,祝好!當然沒有任何驚喜,它吸引了很多人,排起了長隊。我們也在其中。哇,他們包着年糕的紙竟然是紅祝福。一瞬間,他們的心裏暖暖的,花開了,祝福來了。年味兒,不會是這裏吧?

年味無處不在,大紅燈籠高高掛;每扇窗户上都掛着臘肉醬貨;超市裏擺滿了五顏六色的年貨出售,等你去發現!找不到一年的味道。在新的一年裏,只要你真的關注自己的身邊,抬頭看看,低頭看看,每一刻,新年的滋味都在其中。

年味兒作文2

每憶起那座小村莊,總會聞到絲絲縷縷的家鄉味,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家鄉味這就是秋日清晨盪漾在空氣中的桂花香。爺爺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銀桂靜悄悄地生長。一早,一股濃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覺地,從門縫裏擠出來,從未掩好的窗户裏鑽進屋裏,似乎無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並不膩人,只會讓你一夜好覺後倍感神清氣爽,還夾雜着一點點早晨的濕潤空氣,毫無遮攔地直直地鑽進你的鼻孔。這香味時常會使你忍不住順着香味去尋它的出處,好讓你盡情地享受一番。

這香味,是約莫在清晨可以聞到的,那就是它最香的時候。也許還在夢中朦朧着,只聽見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準備去剪枝。我便時常忍不住下了牀,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裏供養起來。這花香沒有城市裏的有時香的沖鼻,花朵也沒有城裏的迫不及待地想從綠葉中凸顯,它們只是隱在葉子中,星星點點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順着味道探尋。

家鄉味就是豬圈草棚裏臭烘烘的,陰冷的味道。這味道雖不好聞,但時常伴隨着我愉快的童年回憶。草棚裏幾頭小豬擠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就是源於牆角那堆黑漆漆的東西吧。偶爾會有幾隻睡過了的雞從草棚裏不緊不慢地踱着步過來。有一次,姐姐帶我到後院摘了白菜,一起餵豬。不好聞的味道始終瀰漫着,可樂趣卻絲毫未減。白菜一扔進豬圈,幾隻窩在牆角的小豬慢悠悠,搖搖晃晃地走進,只聽得一聲聲嚼白菜的脆響,歡樂極了。

家鄉味就是大鐵鍋裏炒出的飯菜的香味。黃昏時分,池塘邊、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煙囱裏都冒出來白煙,有時候會有些發灰,如同水墨在洗淨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線條。一走進廚房,大鍋裏翻炒着菜,香味總會讓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顏六色的食材在鍋裏跳躍着,彷彿就是害怕自己被燙到而跳着腳。鍋裏還冒着點點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發光。廚房裏當然還會有嗆人的濃煙味。姑姑總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後,一面添着柴火,一面與我們聊天。香味與煙味混雜在一起,讓我一邊流着淚一邊仔細嗅着各種菜的香,既滿足卻又難以忍受。可每當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撲鼻而來,只讓人心生對家的眷念。

家鄉味,就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年味兒作文3

有一種泥土的味道,是極符合我心中對年的印象。

小時候,聽長者説,“年”是一種野獸,每年陰曆大年三十就出來禍害婦孺百姓。為了嚇退“年獸”,人們開始擊鑼放鞭,真的就把它給趕跑了。從此每年的陰曆大年三十人們就會放鞭慶祝。

那時對這種“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於是“放鞭炮”在我看來成為了過年必備的習俗。

不知從幾何時許,這種鞭炮聲卻有些遙遠了。沒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户與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慶賀,總讓我感覺年味淡了些許。

一年寒假我坐上開往湖南的列車,夜還未完全降臨,窗外開始飄雪。抹了抹車窗上的霧珠,窗外疾馳的屋舍、田壟或平鋪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遠去的風景,就像空白的.時光一樣,飛逝如昨。月光還來不及捕捉那白色裏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無法想象那是一種如何的陌生,在口頭上的噓寒問暖,怎麼也填不滿一種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來了。帶來一場雪,一個寂靜的星空。

我們不過是離開家鄉去往遠方的遊子,漫長的道別只為一次重逢。我驚歎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樂”,卻是失掉了365個日夜的温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非常完好地保存最初的模樣。使家人們得以相認;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們同樣陌生。

我坐在圓桌邊,靜靜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輩分的親友在桌上擺菜。我等他們習慣性的開啟中央一套,與相互祝福。我在心裏也籌備着祝詞,稍稍練習。——這是大年三十。

快到轉鍾時,我聽到有人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然後變得漸漸稀微。天上的焰火也非常美,像蛇信子。我跑到陽台上,向煙花的各個方向各拍了一張照片,非常快鼻腔裏充斥了塵土與火藥的氣味。

我不在鄉下,沒雞,沒蛙,沒柴火。我沒聞到泥土味,我聞到了來自各個角落的碗筷聲與五彩的火藥。我搓了搓手,手依舊是凍得紅瘡。

原來,“放鞭炮”隨着年紀的增長,也如同時間一般讓人冷淡了。可我還是不甘心,我知道原本放鞭就是為了嚇退年獸的。便也可能只是嚇退而已了。至於我們現在過年嘛,更重要的是吃個團圓飯,看一次聯歡會,休息好幾天……

家鄉的年味已經淡了許多。

或許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紀。

而我此時卻一個人獨自坐在桌子前,吃着從遠方送來的佳餚,品嚐着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個人,在出租屋。

年味兒作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又到了令人期盼的除夕夜。這天,人們穿新衣,戴新帽。男女老少都放下手中的工作,在家中與親人們歡聚一堂。

貼春聯,看春晚,吃團圓飯,守歲到凌晨,是我們家每年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流程。在20xx新年的鐘聲剛剛敲響之際,我們便一起來到了天寧寺燒香祈福。寺廟前的人可真多啊!一眼望去,人山人海,人頭攢動。人們都摩肩接踵,排着熙熙攘攘的隊伍,等待着。進寺時,工作人員給了我3根香,走到香爐前我把香點燃,雙手合實,向菩薩跪拜,希望我們能在嶄新的20xx年裏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七年級,最令我興奮的事情就是回媽媽山東滕州老家過年。我們載着滿滿一後備箱禮品,帶着爺爺奶奶,開始了“高速之旅”,路上我不停地想象着到家時的情景:一年未見的親人圍坐在桌前其樂融融的`吃着團圓飯;小朋友們一起在外面放着花式鞭炮;外公帶着我們一起爬山等等。我越想越激動!終於來到了村口,我遠遠地望到外公家門口高掛着兩個火紅的燈籠,燈籠底下站着一個熟悉的身影,哦!那是我的外公!他聽到我們下高速後,便一直站在寒風中等待。車還沒停穩,他就迎了上來。我抬起頭,看到他的頭上又多了幾根白髮,但笑容還是那麼的慈祥。

“外公!”我擁進他那寬大而又温暖的胸懷。

“哎,我的外孫,回來了!”他撫摸着我的頭,答道。

我們跑進屋,看到許多親戚朋友都已經坐在家中。屋裏充滿了歡樂祥和的氣氛。入鄉隨俗,我和表哥表弟們以下跪磕頭的方式向長輩們拜年,拿到壓歲錢後,我便拉着幾個小朋友奔向村裏的小賣部。買了幾盒炮後,我們歡天喜地的玩起了花式放炮,點着後拋向半空“啪”的一聲;插在泥土裏“嘣”的一聲;塞進石縫裏“轟”的一聲,各個臉上樂開了花兒。

“開飯了,開飯了!”

話音剛落,大家二話不説,直奔餐廳。哇!不愧為好客山東滿滿一桌菜。其中豬、羊、雞、鴨、鵝都是外公自家養的,看着豐盛的飯菜“小饞貓”——我,擦了擦口水,等親戚朋友們都來齊了,我迫不及待的拿起筷子,津津有味的吃着就這“滿漢全席”!

最後一天,我們全家人一起來到屋頂的大平台上,一個個手拿魔術彈,欣喜若狂!大家一齊放炮,那場面喲,可謂是五光十色!有的,像蒲公英,撒滿天空;有的,像火箭,一飛沖天;有的,像花朵,綻放在璀璨的夜空中……大家也歡呼雀躍,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我們的車廂裏又裝滿了核桃、紅棗、花生,瓜子等地方特產,臨行前又看到火紅的燈籠下外公的身影,淚水在眼眶裏打轉,我們依依不捨!不捨的,是與朋友們一起噼裏啪啦地放鞭炮;不捨的,是與這些親人歡聚一堂;不捨的,是這個温馨的家;不捨的,是這濃烈的年味……

年味兒作文5

臘月二十九那天,爸爸拿回一副長長的對聯,上聯是“一室書香迎紫氣”,下聯是“滿庭春色接華光”。爸爸很喜歡這幅對聯,既因為對聯的內容很雅緻,還因為寫對聯的人是他的好朋友——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的一位副主席。爸爸叫我和他一塊兒貼對聯,一邊貼一邊説:“印刷的對聯千篇一律,手寫的對聯才更有年味兒。”

我看着大門兩側紅豔豔的對聯,問爸爸:“為什麼對聯都是寫在紅紙上?”爸爸説:“中國人喜歡紅色,紅色象徵着喜慶,這對聯上的金字代表財富,老祖宗選這兩種顏色寫春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聽爸爸這麼一説,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對聯的喜慶中啊!

貼完春聯,我們全家一起去買年貨。走進超市,這裏人潮擁擠,熱鬧非凡,叫賣聲、聊天聲、呼喚聲、結賬聲,此起彼伏。我們買了很多糖果、各種餅乾、飲料和水果,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結賬的時候,收銀台前的人排成了一條長龍。這時,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超市的喧鬧聲中啊!

大年三十,我們帶上許多禮物去給桃江的爺爺奶奶拜年,叔叔阿姨也帶着他們的寶貝女兒回家了。奶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糖油粑粑煎得黃澄澄、亮晶晶的,吃起來又軟又糯、又香又甜。餃子煮得一個個胖乎乎、脹鼓鼓的,輕輕咬一口,皮軟軟的,大口吃進去,餡兒香香的。奶奶又端上來一盆魚,香氣撲鼻而來。俗話説“年年有餘”,每年的年夜飯,家家飯桌上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豐盛的菜品一盤又一盤端上來,饞得我口水直流,恨不得全把它們裝進我的小肚子裏。這時,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份團圓和美味中啊!

吃完年夜飯,準備放鞭炮了。我膽子特別小,以前都是隻敢遠遠地看着別人放,今年我決心自己試一試。可是,當我第一次拿着打火機去點鞭炮時,還是緊張得汗流浹背。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鼓起勇氣打燃火,小心翼翼地讓橙紅色的火苗靠近引線,引線還沒點着,我就害怕得把手縮了回來。反覆了好幾次,引線終於點燃了。我嚇得把打火機往地上一扔,一邊捂住耳朵,一邊跑得遠遠的。鞭炮響了,我終於成功地燃放了第一個鞭炮。從此,“放鞭炮”這個我以前的魔咒,變成了我快樂的遊戲。零點的鐘聲敲響時,我們的禮花彈也“砰砰”地在空中變成了一朵朵綻開的花,好看極了。“爆竹聲中一歲除”,原來,年味兒就在這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呀!

其實,年味兒就在我們身邊,一直不曾消失。過年,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生命裏,必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年味兒作文6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灶”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農曆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農曆臘月二十八則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裏,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裏裏裏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農曆的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飯,等待着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農曆的大年七年級,我們早早的起牀,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説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農曆的大年八年級,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説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裏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裏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着最有氣氛的年,心裏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年味兒作文7

自從來到城市之後,就很少回老家過年了。一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晚會依然和以前一樣精彩,可是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倏地一下,心裏覺得悵然若失:小時候在老家是如何過的年呢?

猶記得,從臘月二十四開始,家裏人都變得忙活了起來:外公、爸爸和姨夫準備親筆寫春聯;外婆、媽媽和阿姨在灶房裏薰臘肉。我和表弟一臉茫然,而後會心一笑:今天是湖南的小年,大傢伙都開始“忙年”了。家人們急促而温馨的步履,使新的一年不得不收拾收拾自己,和大家見面了。

我們家鄉有一個習俗,就是要很早地吃年飯。所以臘月三十那一天,家人們老早就起了牀,開始準備年飯。於是乎,我在炒飯聲中睜開惺忪的雙眼,趿拉着棉鞋,走向飯桌。飯桌上的菜之豐美是我沒有意料到的: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缽子菜,有外公親手種的'大蒜炒上醃了一個多星期的臘肉,有香氣撲鼻的鄉村鮮魚湯,還有鮮嫩多汁的土雞……原本昏暗的天在香氣騰騰的霧中氤氲化開,吐出金黃的晨曦。雖然天才剛剛亮,我和表弟卻很盼望晚上的到來,因為昨天我們約了好友牛牛一起炸鞭炮、看舞龍燈。

我和表弟在堂屋裏亂竄,在田野裏挑逗野雞,在油柏路上奔跑嬉戲……終於熬到了晚上。鄰里街坊都回到家裏去,準備吃年夜飯了。待到大家享用完美味的年夜飯之後,就是長輩們給孩子們發壓歲錢的時候了。媽媽曾教導我説,壓歲錢不僅僅是幾張人民幣,它還飽含着長輩們對子孫們平平安安、幸福安康的期盼。所以,每當我接過長輩遞過的壓歲錢時,心總是很虔誠。收完紅包,大人們開始喝擂茶拉家常,就沒有小孩子什麼事了,所以我和表弟便走出門去,發現鄰居們也紛紛貼春聯的貼春聯,掛燈籠的掛燈籠,好不熱鬧。一股濃濃的過年氛圍仿似充斥着周遭,給人一種安全感。

牛牛從遠處奔來,喘着粗氣分我們人手一盒鞭炮,笑吟吟地對我們説道:“走,我們炸鞭炮去。”我們自然是欣然應許。到了一處空曠的平地,牛牛先是把鞭炮鋪成一條,再用打火機一點燃,噼裏啪啦的聲響就從鞭炮裏迸濺出來,我和表弟連忙把耳朵捂上,臉上卻樂開了花,是啊,“炮竹聲中一歲除”,新的一年不就是在中不知不覺中開始的嗎?炸完鞭炮,我們仨就去街上看舞龍燈。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紅色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看到這震撼的場面,使我想起了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

回憶時,眼前的春節晚會正在如荼放映,可我卻一直望着掛在天穹上的明月。聽説月亮可以遙寄情思,那可否告訴我的家鄉我懷念她,我會一直記得家鄉的年味兒呢?

年味兒作文8

城裏人永遠享受着便利,過年過節也一樣,或去超市裏採購些袋裝盒裝的速成食品,或舉家到大酒店聚一聚,或乾脆藉機瀟灑地跟着旅行團外出旅遊。鄉間就不同了,特重視過節過年,就像春天播種插秧、夏天灌水施肥、秋天收割打場一樣,每一樁每一件都做得非常認真,非常仔細。

鄉間的“年”來得特別早。進入臘月天,外出務工的人們便計劃着返回家鄉,接着便陸陸續續地拎着大包小包,帶着老婆孩子,趕了火車,搭了汽車,匆匆忙忙行走在鄉間的道路上。帶着切切的思念,帶着殷殷的期盼,也帶着一年收穫的喜悦,他們要與家裏的老人孩子、十里八鄉的親朋相見,享受着濃濃的親情。年味兒洋溢在那聲聲的笑語中,在那緊緊的擁抱中……

鄉間的“年”過得特積極。臘月才過一半,集市便日漸熱鬧起來,一大早就攢動着人頭,大姑娘、小媳婦們一撥一撥地擠在肉攤前、百貨店裏,買幾條魚,提一箱酒,置幾套新衣,扛一台電暖氣……每個人的手都不閒着。平時難得展開老臉的李嬸、劉三姑見了面也笑靨如花:“哎呀,俺家臭小子回來了,帶着個漂亮媳婦,還抱着個大胖小子呢!”“恭喜,恭喜啊!俺家老大就愛瞎作弄,買個什麼車,這不,一小家子開車回來過年了!”……集市的熱鬧一直延伸到鄉下,家家的門前都掛出大嘟嚕大嘟嚕的臘物,鵝呀,雞呀,魚呀,臘腸呀,簡直成了又一個農貿市場。

鄉間的“年”過得特殷實。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家家就準備操辦大年了,女人們把買來的.吃物分類存放,殺兩隻雞,宰兩條魚,炸些圓子豆腐泡。過年的前一天,就更忙活了,所有的臘物都要提前煮熟,灶台前瀰漫着騰騰的熱氣,散發着濃濃的香味,這家的與那家的混在一起,在整個的鄉野裏飄溢着。

鄉間的“年”過得特喜慶。年夜飯擺上桌,家中老人點燃香燭,外面的鞭炮“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一家人圍桌而坐,燭光映照着一張張開心的臉。你敬我一杯白酒,我敬你一杯果汁,你祝我“萬事如意”,我祝你“新年發財”,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年夜飯後,大人們圍火而坐,敍家常,談打算,暢想未來,看看春晚節目;孩子們更是樂開了懷,放一陣煙花,玩一會“地老鼠”,又嘴裏銜着糖果,給大人磕頭辭歲,當然小腦袋裏打着小算盤——得到大人的壓歲錢。大大的紅包到手了,一個個臉上樂開了花,給大人們唱歌,逗大人們一陣一陣地笑……

鄉間的“年”意味深長,它銜接着收穫與夢想,醖釀着來年更幸福的團聚,更濃更濃的年味兒。

年味兒作文9

俗話説: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春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是幸福滿滿的日子!哪怕是疫情期間,大家都就地過年,但萬水和千山,親情隔不斷,那家鄉的年味兒總讓人牽掛、留戀。

我的老家在河南,在那兒,大年三十和七年級是自家親戚互相串門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酥肉呀,放放煙花呀,天南海北,海闊天空,聊個不停,笑個不停!但春節期間真正的重頭戲要數正月十五、十六的廟會呢!

離廟會還有一兩裏遠,那沖天的鞭炮聲和歡聲笑語早已夾雜着濃濃的年味兒衝擊耳膜,越近聲音越響,戴上耳機吧,聽不見了;不戴吧,又太吵啦!真叫人愛恨不得!

穿過一片敲鑼打鼓,便到了廟會的舞龍場。舞龍這是廟會的重中之重節目,因而場地也比其他節目足足大了一倍還多。洶湧的人潮,配着兩側的鼓點……噌!一隻紅色的龍猛地抬起頭來,左右搖擺兩下,似乎是在觀察,繼而緩緩在場內遊走,起初是慢慢地、緩緩地,鼓點也稀疏而低沉。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遊走得越來越快,好像是一位高高端坐在上的帝王審視着自己的領地,鼓聲則愈來愈高亢。鼓點忽然停了,全場一片鴉雀無聲……唰!在與那紅龍相對的.地方,一隻藍色的龍猛地抬起頭來,與紅龍怒目而視。那紅龍傲慢地緩緩向前一步,而藍龍並沒有被它的氣勢所壓倒,反而同樣向前邁了一大步。那紅龍一下子被激怒了,它可從未在自己的領地遇到過這種挑戰,它憤怒地撕咬藍龍的尾巴,卻被藍龍使一個“神龍擺尾”甩了去,紅龍撲了個空,調轉目標,直衝藍龍的頭,意欲來個“擒賊先擒王”,而那藍龍卻也絲毫不甘示弱,輕輕一躲,順勢咬了回去。就這樣,兩龍你來我往,打得不可開交。

就在此時,一顆晶瑩剔透的龍珠上場啦!兩龍一見到那龍珠兒,頓時什麼都忘記了,都發瘋似的直直衝了上去!舞珠人只那麼靈巧地一蹲,兩龍便在半空中撞了個眼冒金星、跌跌撞撞,全場觀眾爆發一陣鬨堂大笑。兩龍不氣餒,一點也不相讓,重整旗鼓,再次衝了上去。但是,這一次它們學聰明瞭,龍珠蹲,它們就跟着低頭;龍珠跳,它們就一起揚起脖子。這樣一來一往,來來往往,場中像是翻滾着波浪,此起彼伏,引得觀眾不斷大聲喝彩,笑得前仰後合。

這就是家鄉的廟會,飄着濃濃年味兒的廟會,令人心馳而神往!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而家鄉的年味兒則是時時縈繞在心頭的甜甜回憶,時時提醒漂泊異鄉的遊子,要常回家看看。我們要有意識地保護好、傳承好這世世代代相傳的“年味兒”,因為它不僅僅是那一股股愈久彌香的濃濃“甜味兒”,更是綿延了幾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家的記憶,國的記憶,民族的記憶。

年味兒作文10

葉甸,四面環水,從衞星圖上看,地形似水中一葉扁舟,故名“葉甸”。葉甸是我的家鄉,我們年年都會回葉甸過年。

白天,葉甸大街上充滿着忙碌的年味。大街兩側家家户户都在打掃衞生,男人仰頭撣撣擦擦,女人低頭洗洗刷刷。偶爾還會聽到女人扯着喉嚨讓男人或小孩搭把手的叫喊聲,男人偶爾會輕輕抱怨女人事多,女人們直接懟過去,有本事你自己來。此時男人會哈哈大笑:“沒你不行,老婆最厲害!”若是孩子幫忙,最後總會問一句:“媽媽,我表現怎麼樣?行就給個讚唄!”媽媽再忙也會誇一句:“我小夥兒、閨女兒最勤勞了!”孩子立馬學着抖音上的樣子一邊跳一邊唱:“好嗨喲!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高潮……”媽媽瞧見了也會跟着來一句“好嗨喲”,爸爸也在一旁開心地跳起自創的撣塵舞。左鄰右居似乎也被感染了,大家一邊忙着手中的活計,一邊賽歌尬舞。時尚的年味頓時充斥了大街小巷。

每到年關,葉甸都會舉行年集。大街上的.年貨品種多樣,新鮮的蔬菜水果,成堆的雞鴨魚肉,大紅的燈籠對聯,等着你挑呢!再仔細看,水果攤上居然還有菠蘿蜜、榴蓮、車釐子等這些以前只有在城裏才能看到的高檔水果。老闆笑眯眯地説:“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不比城裏差,這些高級水果很暢銷呢!”看着水果攤老闆鼓鼓的錢包,我為咱農村人自豪起來。

年集上的人絡繹不絕,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大多是爺爺奶奶們在買東西,在爺爺奶奶們的脣槍舌劍之下,小販們最後都會敗下陣來——價格一降再降。於是爺爺奶奶們高高興興地把年貨搬到三輪車上,騎上三輪車哼着小曲兒滿載而歸。年輕人會熱情地跟爺爺奶奶們打招呼:“大爺,奶奶,買這麼多菜呀!八年級超市裏就有得賣呀,現買現吃多新鮮呀!現在流行過健康年啦!”爺爺奶奶們可不是那麼聽勸的:“我們都這麼過了幾十年了,你看我健康不?”年輕人笑道:“理解理解,健康着呢!”媽媽告訴我:“這些老人過慣了苦日子,平時捨不得吃,過年才捨得買點好吃的。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改的,我們要理解和包容他們。”此時我覺得空氣中瀰漫着包容的年味。

回到家中,奶奶幫着清點年貨,發現水果多、肉製品少,便説肉買少了。媽媽説為了慶祝過年可以多吃一點葷菜,但也要注意營養均衡,現在流行過健康年呢!我説:“我們不僅要飲食健康,日常活動也要健康。爺爺,過年期間我們用散步代替搓麻將好不好?奶奶,我帶你去村廣場健身。”“你們都沒我孫女説得貼心,你們都得聽我孫女的!”奶奶朝我豎起大拇指。我忽然覺得我家又充滿了健康的年味。

葉甸的年味還有很多很多,你若心怡,請來做客,定會給你一次不一樣的年味體驗。

年味兒作文11

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小時候在紅色喜慶的街上撒歡地跑,得意洋洋的炫耀着自己的新衣服,耳邊又響起一串清脆的鞭炮聲,聞着人家窗口傳來誘人的香氣,和小夥伴們一邊玩,一邊笑。

——題記

長大了以後就不再那麼期盼着過年,大年三十獲得特權看好長時間的電視那種激動,大飽口福的歡欣雀躍,已經越來越淡了。

也只是陪着小妹在街上仰着頭看煙花,聽着她在我耳邊大喊好漂亮。我看着她天真懵懂的眼神,笑了起來,幾年前的我,也是和小妹一樣,憧憬着過年的喜慶感,穿上一身靚麗的新衣,盼望着大年七年級拿到幾份紅包,開心一陣子。

現在的我,卻不如以往,那麼盼着過年了,不喜歡街上更多花裏胡哨的裝飾,記憶裏的春節,記憶裏的年味兒,彷彿隨着時光的流逝,在我心底悄然消逝着。

記憶中的年味兒,到底是什麼呢?

似乎從臘八以後,整個城市裏充斥的年的氣息,一切都是熱鬧而喜慶的,每個人的臉上掛着笑容,拎着一包的年貨,笑意盈盈的往家裏走去。對聯貼上了,福字掛起來。年味兒,是過年前的歡欣。

以前回到老家,看着祖父家裏滿屋子的紅色的,他親手寫上的字,屋內屋外貼滿了“身體健康”“五福臨門”“迎門見喜”,我倒為了自己剛學書法來炫耀一番,執起毛筆也像模像樣的寫了幾個字。只忙着和小妹兩人手裏攥着兩把煙花,揣着打火機,去街上玩耍去了。有的人家就忙着拿出一串火紅的鞭炮來,隨着一串又一串清脆的聲音,我和小妹捂着耳朵,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煙花崩出耀眼的光芒,小妹拿着它,在原地轉起圈來。年味兒,是隨處可得的快活。

傍晚時分,來拜訪的親戚也越來越多,個個臉上洋溢着過年的喜慶感,穿上紅衣裳,祖父忙着張羅,炒菜的香味兒從廚房傳來,祖母看到我們回來,滿臉都是喜悦,把新買的糖果和炒貨都拿來給我和小妹吃,饞嘴的小妹迫不及待的拆開了包裝紙,大吃特吃起來。一家人團坐在桌前,不管是酒和飲料,也已經入杯,桌上滿滿的飯菜,散發誘人的香氣,每個人的臉上,都是最為真摯的`笑容,祖父拿起杯子來講一段,意旨讓大家新的一年能健健康康的,父母叔伯也都歸家過年,老人最開心的,也不過如此。年味兒,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最真實的温暖。

飯後,小妹拉着我出來看煙花。在寒風裏,我縮縮身子。我抬頭看着絢麗的煙火,瞧見遠處幾個男孩兒拿着爆竹相互嬉鬧,側耳去傾聽屋內傳來家人的交談聲,我想,他們的臉上一定都是欣喜的笑意吧。

就在一剎,我很享受過年的感覺。

原來,記憶中的年味兒,就是家的温暖。

年味兒作文12

大年三十的中國,正是一片燈火燦爛。“新年快樂!”此起彼伏的祝賀聲從窗户裏傳出來。

夜空中繁星點點,一輪皎白的明月正在微笑。

“外婆,香腸呢?”大年三十兒這天,全家人都興高采烈地圍坐在桌前,喝着小酒,吃着年菜,我拉長聲音,撒嬌似的向着廚房喊道。

“來咯!“外婆端着香腸,從廚房裏出來。

剛端上桌,盤子就見了底。

按照老家的習俗,香腸是最重要的年味兒,沒有香腸的春節是不完整的。

香腸被切成大概兩釐米的厚片,一片片擺起來,圍成一個圈。香辣的紅裏透着棕,不辣的還有點兒偏橙。香腸的肉總是肥瘦相間,瘦肉緊實但一點兒也不柴,肥肉晶瑩剔透的,放在陽光下像是琉璃一樣絢麗。吃一口下去,肥肉的油脂瞬間在口中爆炸,在脣齒間肆意地狂歡。當舌尖觸到瘦肉,辣和鹹便在嘴裏蔓延、擴張,然後是整個口腔,像是一把激情四射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燒。於是,它便和那油脂糾纏在了一起,然後順着腸道,將火在身體的每一個角落燃燒着……

親人們品嚐着、讚歎着,歡聲笑語充滿了房間的角角落落。

把時光倒流回一個月前,那天,正是天氣晴朗,外公外婆正忙碌着準備做香腸。外公做的香腸特別好吃,他那獨特的手法誰都想學,可都學不會。

我跟着他早上六點就起牀了,因為要去早市買剛切好的豬肉。新鮮,是香腸好吃的第一個關鍵。

回到家後把肉洗淨,切成小條。這切法可大有講究,切出來的肉不能太厚,否則口感很柴。如果切太碎了,又失去了嚼勁。

接下來,便是外公的拿手好戲——只見他把洗好的肉裝入一個大盆裏,又拿出一個陳舊的`稱,先稱出等比例的鹽——只見外公眯起雙眼,左手不停地挪動秤砣,手法十分老練。十分鐘過去了,二十分鐘過去了……也不知是稱了幾種調料後,外公開始攪拌。外公的身子略微前傾,雙手不停地發着力,那肉便被調料穿上了一層火紅色的外衣。

外公笑着説,這調料可是“祖傳祕方”,絕在配比的精準,不像外面賣的,隨手抓一把草草了事。而在攪拌的時候,講究一個快字。如果慢了,等調料粘了你一手,卻還沒攪拌均勻。

我想,外公精益求精的匠心,才是香腸成功的關鍵吧。

隨後的步驟便稀疏平常,先是用香腸漏斗將肉灌進腸衣,再給灌好的肉腸上扎幾個氣孔排氣。最後,把它掛到通風口。一個月後,它們便成了真正的香腸。

做好一個香腸,往往費時又費力。隨着機越化生產的不斷推廣,已很少有人再像我的外公一樣花費如此多的時間和力氣去完成手工製做。可即使如此,外公也不肯放棄。

或許正是這份匠心,才讓這個年更有味兒。

為什麼香腸如此好吃?外公的愛創造了它。

年味兒作文13

年味是什麼?

常聽長輩説,年味淡了。初時不以為意,畢竟孩子式的過年,是一氣睡到天亮,只要懶散悠閒就好。然而當搶紅包玩手機充斥着四周,往年的厚重儀式感蕩然無存時,我才驚覺缺了些什麼。

是什麼呢?是滿桌年夜飯的滿足感,是親人歡聚一堂的幸福感,還是鞭炮聲聲的熱鬧勁?都是,然皆不盡然。

鄉下的年味最足。或許是傳統保留多的緣故,臘月就開始了過年的準備。殺豬宰羊購年貨,不一而足。家家户户裏裏外外都拾掇得乾淨亮堂,四處貼對子,上福字,長輩們腳不沾地,小子們也假正經幫忙,等真正佈置好了,卻又得去灶房蒸年糕,下餃子,進行下一輪的忙碌了。

食物是頂講究的。千張,豆乾,黃花菜,牛肉,胡羅卜備好,從瓶蓋厚切成透明的`薄片,層層疊在一起,拌上燒肉圓的油,在蒸櫃裏放上一小時,終於成為一道美食,而只作早餐佐粥之用。至於年夜飯更折騰,都是功夫菜,挑剔火候。往往是老人小火慢燉,敦實厚重。做的滷要實,蹄筋燉到酥爛,湯底也須採隔年土雞湯上層的精華,方能煮出鮮味。菜品大約是有了時間作調料,總能嚐出十足的過年味兒來。人們手腳不停,只為這品嚐時刻的滋味,似乎過年就得費時費力,是骨子裏的折騰勁與忙碌感。

然而過年不止如此。記憶深刻的,是年七年級的祭祀,等到深夜,外婆便擺好果盤,端端正正上三炷香,又拉我上前,讓我磕頭。我懵懂地俯身,卻聽見外婆喃喃着保佑我上大學的話語,燭光映照下的臉慈祥而虔誠。當時不解,現在回味來卻是滿心的温暖。對兒孫的祝福,或許也是年味的真諦吧。

過年的晚上,人們圍爐而坐,老人們唸叨過去的往事,孩子早在院中耍火,青壯則談論今年的收成,大家聚在一起,湊成熱鬧與温馨的氛圍。彷彿找到了閒散的理由,嚼零嘴,看電視,砌城牆,都因着過年嘛的解釋而順理成章。因為是過年,哪怕是脾氣再衝的大外婆,也會高高興興迎我們拜年,拿出十分的容忍與耐心來。看見街上的陌生人,也會忍不住向前,送上善意的微笑。人人都樂呵着,彼此喧騰熱鬧的問候與祝福。

現在上學了,臨近寒假,教室裏的我就坐不住,想念、盼望着過年。等到走下火車,迎來接送的親人時,心中反而摻雜了一絲坦然,好像迎向既定的結局。這就是年,一個絕對篤定的存在。人們約定俗成,作為時間間段的結束與開始,一年之中似乎只有這一段是無比妥帖與安穩的。

所謂年味兒,大抵如此,不僅在於物質的充實、儀式的繁複,還在於平淡生活中的一段窮講究、折騰勁兒,在於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之間努力維持的真誠和友善,在於逐漸走遠的某種理想主義的價值觀裏。

年味兒作文14

家鄉年味兒,藴含着淳樸風土人情,孕育着茁壯成長一代代,更體現出我家鄉是具有豐富文化歷史鐵事實。沒錯,我家鄉就是那被世人稱為僅僅只是財富之地——東莞。——題記

大年三十那天,只見媽咪與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來,這天裏,要去各個地方“拜神”與“奉身”,並且今年搬了家,所以還要把家鄉觀音請到家裏去呢。媽咪是家裏大媳婦,所以這些事,由媽咪來傳承。而我是家中長女亦長孫,也是家中一份子,當然要幫媽咪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媽咪,首先到家鄉廟裏拜拜。廟裏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會有人來拜,這也成為了家鄉一傳統習俗。拜神注重是誠心誠意,但是,燒香、添燈油錢、燒紙錢、放爆竹,卻缺一不可。這一步步都是竟然有序,為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們家族人在新一年裏平平安安、萬事勝意。小孩們快高長大,學業進步。廟裏拜完了,我們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驟與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講究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意思。回到了家鄉房子,只見汽車一列列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車前都點了蠟燭燒了香,接着燒紙錢,放鞭炮。保佑爸爸媽咪叔叔嬸嬸們開車平安無事,路路暢通。一轉眼,下午了,這時候把菩薩接到家裏去了。將菩薩像安放好,媽咪一邊邊開車,我一邊灑米,説是為了給菩薩指路,回到了家裏,再次燒香、點蠟燭、燒紙錢、放爆竹。

年三十晚上,家家燈火通明,喜氣洋洋,全家人歡聚一堂,吃着與眾不同湯圓。用玉米粉捏成齋湯圓與白菜、蝦米、幹魷魚,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鍋,味道鮮美,把湯圓那團圓之意味道發揮淋漓盡致,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説有笑。這晚,全家老少一齊放煙花。看着那應接不暇煙花,對新一年憧憬與期待心情已經像煙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幫爸爸發着祝福飛信,那一條條信息,飛到了每個人心坎裏,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七年級,全家人都已經“裝備“好向家鄉出發了。家鄉,每家每户都殺雞燒鵝。而我們家,也已經準備好了招待親戚朋友們美味佳餚。叔叔與爸爸去了遠方親戚家拜年,而我們這些小孩收紅包收得不亦樂乎。不一會兒,親戚朋友們都到齊了,我卻見到了許多陌生人。但卻因為那股濃濃年味兒,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種喜悦,拋陌生感於腦後,像親人一樣招待着。這種感覺,是幸福,無可代替。後記:這就是我家鄉,即使沒有過人文化魅力,但卻有着無可非議人情味兒。家鄉年味兒,是隱於財富間那一股股滲透人心暖流。

年味兒作文15

每憶起那座小村莊,總會聞到絲絲縷縷的家鄉味,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家鄉味是秋日清晨盪漾在空氣中的桂花香。爺爺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銀桂靜悄悄地生長。一早,一股濃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覺地,從門縫裏擠出來,從未掩好的窗户裏鑽進屋裏,似乎無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並不膩人,只會讓你一夜好覺後倍感神清氣爽,還夾雜着一點點早晨的濕潤空氣,毫無遮攔地直直地鑽進你的鼻孔。這香味時常會使你忍不住順着香味去尋它的出處,好讓你盡情地享受一番。

這香味,是約莫在清晨可以聞到的,那是它最香的時候。也許還在夢中朦朧着,只聽見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準備去剪枝。我便時常忍不住下了牀,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裏供養起來。這花香沒有城市裏的有時香的`沖鼻,花朵也沒有城裏的迫不及待地想從綠葉中凸顯。它們只是隱在葉子中,星星點點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順着味道探尋。

家鄉味是豬圈草棚裏臭烘烘的,陰冷的味道。這味道雖不好聞,但時常伴隨着我愉快的童年回憶。草棚裏幾頭小豬擠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於牆角那堆黑漆漆的東西吧。偶爾會有幾隻睡過了的雞從草棚裏不緊不慢地踱着步過來。有一次,姐姐帶我到後院摘了白菜,一起餵豬。不好聞的味道始終瀰漫着,可樂趣卻絲毫未減。白菜一扔進豬圈,幾隻窩在牆角的小豬慢悠悠,搖搖晃晃地走進,只聽得一聲聲嚼白菜的脆響,歡樂極了。

家鄉味是大鐵鍋裏炒出的飯菜的香味。黃昏時分,池塘邊、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煙囱裏都冒出來白煙,有時候會有些發灰,如同水墨在洗淨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線條。一走進廚房,大鍋裏翻炒着菜,香味總會讓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顏六色的食材在鍋裏跳躍着,彷彿是害怕自己被燙到而跳着腳。鍋裏還冒着點點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發光。廚房裏當然還會有嗆人的濃煙味。姑姑總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後,一面添着柴火,一面與我們聊天。香味與煙味混雜在一起,讓我一邊流着淚一邊仔細嗅着各種菜的香,既滿足卻又難以忍受。可每當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撲鼻而來,只讓人心生對家的眷念。

家鄉味,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