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年味兒作文

來源:文書谷 6.77K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年味兒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年味兒作文

年味兒作文1

最喜歡春節的味道。快到新年時,那熱熱鬧鬧的景象無處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滿為患。最擁擠的,就是各家大大小小的超市了,全是採購年貨的人,商店裏各類物品都供不應求,超市老闆往往會趁此機會大撈一筆,但採購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每到春節,奶奶最喜歡往超市跑,有事沒事就跑去轉轉,就喜歡那熱鬧的氣氛。奶奶手提一隻竹籃子,在超市轉悠,另一隻手則拿着一張廣告紙“年貨大減價”,在精打細算一陣子後,便跟着人流,一會兒就裝了一籃子東西提回家。我總忍不住,東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讓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來的都是些魚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裝精美的禮品,什麼紅酒啊,廣柑啊,鹽水鴨之類的。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慶的小玩意,紅底金字的福字帖,可愛的玩具小金牛和小紅牛,大紅色的燈籠,塑料爆竹,春聯,金牛的剪紙,中國結等等一堆好東西。這下我可樂壞了,馬上忙活起來:窗子上貼上金牛剪紙,馬上就覺得家裏又多了份喜慶;大門上貼上倒福字和春聯,我的臉上也是喜洋洋的`;書桌上擺上一對小牛,書架上掛着一串爆竹;連晾衣架也被我掛上了中國結和紅燈籠。家裏,馬上有了“年味兒”,我嘴裏也輕輕哼着那支小曲兒《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時,可以看到,無論是大小商場,還是新店開張,都掛上了燈籠,貼上福字貼,一片熱鬧的紅色。往往那燈籠上都寫着幾個金字:恭喜發財,生意興隆。大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也讓我感受到了即將春節了。瞧,那邊一位年輕的阿姨身穿大紅底,金色花紋的旗袍,戴着中國結式樣的耳環,手提一個小巧玲瓏的紅包,無不為這即將來臨的新年增了份光彩。這被染紅的大街,更是年味兒十足。

飯店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興隆,請客吃飯大出血已經是家常便飯,飯店天天爆滿,老闆樂得合不攏嘴。大春節的,年夜飯尤為重要,兒女在外工作一年,難得回趟家,吃團圓飯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飯店,辦得熱熱鬧鬧的,那是在所難免。要訂好飯店,還得抓緊時間,晚了,就只能在家裏吃了,有些人甚至幾個月前就訂好位置了。在爆滿的飯店裏,那花樣百出的菜名,如“五福臨門”、“牛氣沖天”等,更是讓我感受到了深深的“年味兒”。

“年味兒”是春節不可缺少的調味劑,讓春節熱熱鬧鬧,開開心心。

年味兒作文2

每憶起那座小村莊,總會聞到絲絲縷縷的家鄉味,從我的記憶深處傳來。

家鄉味是秋日清晨盪漾在空氣中的桂花香。爺爺家院子的一角有一株銀桂靜悄悄地生長。一早,一股濃烈的桂花香幽幽地,不知不覺地,從門縫裏擠出來,從未掩好的窗户裏鑽進屋裏,似乎無孔不入,桂花香很素雅,並不膩人,只會讓你一夜好覺後倍感神清氣爽,還夾雜着一點點早晨的濕潤空氣,毫無遮攔地直直地鑽進你的鼻孔。這香味時常會使你忍不住順着香味去尋它的出處,好讓你盡情地享受一番。

這香味,是約莫在清晨可以聞到的,那是它最香的時候。也許還在夢中朦朧着,只聽見姑父的雨鞋“啪嗒啪嗒”踩在水泥地上,準備去剪枝。我便時常忍不住下了牀,拾起一枝被剪下的,插在花瓶裏供養起來。這花香沒有城市裏的有時香的沖鼻,花朵也沒有城裏的迫不及待地想從綠葉中凸顯。它們只是隱在葉子中,星星點點的,不顯山不露水的,只由你順着味道探尋。

家鄉味是豬圈草棚裏臭烘烘的,陰冷的味道。這味道雖不好聞,但時常伴隨着我愉快的童年回憶。草棚裏幾頭小豬擠在一起取暖,那臭烘烘的味道大概是源於牆角那堆黑漆漆的東西吧。偶爾會有幾隻睡過了的雞從草棚裏不緊不慢地踱着步過來。有一次,姐姐帶我到後院摘了白菜,一起餵豬。不好聞的味道始終瀰漫着,可樂趣卻絲毫未減。白菜一扔進豬圈,幾隻窩在牆角的小豬慢悠悠,搖搖晃晃地走進,只聽得一聲聲嚼白菜的脆響,歡樂極了。

家鄉味是大鐵鍋裏炒出的'飯菜的香味。黃昏時分,池塘邊、小山坡上,家家户户的煙囱裏都冒出來白煙,有時候會有些發灰,如同水墨在洗淨的天空上勾勒出淡淡的線條。一走進廚房,大鍋裏翻炒着菜,香味總會讓我肚子咕咕直叫。五顏六色的食材在鍋裏跳躍着,彷彿是害怕自己被燙到而跳着腳。鍋裏還冒着點點火星,如同夜空中的火焰般璀璨發光。廚房裏當然還會有嗆人的濃煙味。姑姑總是端着板凳,坐在灶台後,一面添着柴火,一面與我們聊天。香味與煙味混雜在一起,讓我一邊流着淚一邊仔細嗅着各種菜的香,既滿足卻又難以忍受。可每當菜端上桌,一股温暖的香味撲鼻而來,只讓人心生對家的眷念。

家鄉味,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味道,即使吃遍了再多的山珍海味,聞過再多的花香,也抹不去我心中這一縷濃濃的家鄉味。

年味兒作文3

有一種泥土的味道,是極符合我心中對年的印象。

小時候,聽長者説,“年”是一種野獸,每年陰曆大年三十就出來禍害婦孺百姓。為了嚇退“年獸”,人們開始擊鑼放鞭,真的就把它給趕跑了。從此每年的陰曆大年三十人們就會放鞭慶祝。

那時對這種“年”有了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於是“放鞭炮”在我看來成為了過年必備的習俗。

不知從幾何時許,這種鞭炮聲卻有些遙遠了。沒有鞭炮,只有挨家挨户與一些陌生的面孔相向慶賀,總讓我感覺年味淡了些許。

一年寒假我坐上開往湖南的列車,夜還未完全降臨,窗外開始飄雪。抹了抹車窗上的霧珠,窗外疾馳的屋舍、田壟或平鋪的高速大道,在雪中竟十分相似。遠去的風景,就像空白的時光一樣,飛逝如昨。月光還來不及捕捉那白色裏的炊火,天便悄悄地黯然了。

無法想象那是一種如何的陌生,在口頭上的噓寒問暖,怎麼也填不滿一種莫名的失落。我知道,年來了。帶來一場雪,一個寂靜的星空。

我們不過是離開家鄉去往遠方的遊子,漫長的道別只為一次重逢。我驚歎人人口中流利的“新年快樂”,卻是失掉了365個日夜的温度。冷藏的一夜的寒霜,非常完好地保存最初的'模樣。使家人們得以相認;然而即便咫尺,亦如天涯,我們同樣陌生。

我坐在圓桌邊,靜靜地等那些甚至叫不出名字、輩分的親友在桌上擺菜。我等他們習慣性的開啟中央一套,與相互祝福。我在心裏也籌備着祝詞,稍稍練習。——這是大年三十。

快到轉鍾時,我聽到有人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然後變得漸漸稀微。天上的焰火也非常美,像蛇信子。我跑到陽台上,向煙花的各個方向各拍了一張照片,非常快鼻腔裏充斥了塵土與火藥的氣味。

我不在鄉下,沒雞,沒蛙,沒柴火。我沒聞到泥土味,我聞到了來自各個角落的碗筷聲與五彩的火藥。我搓了搓手,手依舊是凍得紅瘡。

原來,“放鞭炮”隨着年紀的增長,也如同時間一般讓人冷淡了。可我還是不甘心,我知道原本放鞭就是為了嚇退年獸的。便也可能只是嚇退而已了。至於我們現在過年嘛,更重要的是吃個團圓飯,看一次聯歡會,休息好幾天……

家鄉的年味已經淡了許多。

或許我也到了淡忘的年紀。

而我此時卻一個人獨自坐在桌子前,吃着從遠方送來的佳餚,品嚐着今年的年味。是的,今年的三十,我是一個人,在出租屋。

年味兒作文4

一道道晨曦劃破夜空;一個個燈籠飛上屋檐;一幅幅對聯貼上牆壁;一件件新衣奔離衣櫃;一聲聲爆竹響徹天地;一片片彩霞空中飛舞;一陣陣歡呼請出紅日;一句句祝福口耳相傳——過年啦!整個神州大地在歡騰,全球各地的華人歡度春節。期待春的信息。一縷縷春風送來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處處都是一片耀眼的大紅,充滿了歡樂和喜慶!披掛上新裝,漫步在寬闊的街道上,兩邊的店鋪幾乎都關了門,只有寥寥幾家大張旗鼓,一件件包裝精美的年物在門口堆積如山,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街上空蕩蕩的,乾淨而整潔,拋棄了臘月的喧囂吵鬧,人山人海的忙碌場面,任人漫步踏春。一輛輛摩的、小汽車載着歡樂的人們,還有那大包小包豐富的年貨,奔向翹首期盼兒女團圓的.父母家,

過個和諧幸福年。

年味濃,最濃是除夕夜。一家人圍坐在飯桌旁吃一年一頓的特殊大餐——年夜飯。我們家的年夜飯,特別有風味。一家人開懷暢飲,共敍親情。既有了口福,又填抱了肚子,還温暖了心坎。紅燈籠發出火紅柔和的光,是那樣美麗!在這個美好的團圓之夜裏,那萬家美麗的燈火,會是多麼燦爛的景象。

吃完飯後,一大家子人。都圍在大圓桌前包餃子。男的擀麪皮,女的包餡,小孩們負責擺盤。別提有多麼濃的年味兒了。

打開電視,電視機裏的主持人也都穿上了漂亮的節日紅裝,説着喜慶吉祥的話語,一些往日嚴肅冷冰的節目也變成了人們喜愛的春節奇聞趣事,逗得眾人樂開花。但是,只要八點一到,千家萬户的視聽會變為同一個節目,那面容會便變成同一種模樣。我覺得,這次春節聯歡晚會氣勢宏大,節目繁多,氣氛和諧熱鬧,十分精彩。既有詼諧幽默的小品,也有激情飛揚的歌舞;既有南方的典雅秀麗,詩情畫意;又有北方的激情四射,熱情豪放。真是讓我大飽眼福!

新的一年終於來了,隨着時、分、秒針一家的團聚,那爆竹聲便如洪水一般擠破浮冰衝擊過來了。一朵朵禮花如春筍般湧上夜空,剎那間,天空一片萬紫千紅、百花爭豔的瑰麗景象。一聲聲巨響也飄來了,一顆顆綵球升空,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連星月也暗淡失色了。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千姿萬態美如畫。身影如洪水般陣陣如浪,煙火如叢樹中萬鳥齊翩翩。此消彼綻、此逝彼放,彷彿一卷時時變幻的畫,給人以夢一般的感受!終於來了,下一個精彩的春秋又在期盼着我們灑下汗水,書寫這一個燦爛的金狗年!

年味兒作文5

年味是傳統的遺產。一年的味道是歲月的沉澱。一年的風味是生活的反映。一年的味道是人民幸福的指數。

貼春聯,辭舊迎新

新年,辭舊迎新。張貼春聯,預示着“一年”。春聯的內容豐富而有趣。他們愛國,祝福,描述風景和事物,讚美他人。在注重層次對仗的基礎上,春聯的形式豐富多彩。有迴文對聯,可以倒着讀。這非常有趣。除夕中午,我父母給了我一個重要任務——貼春聯。我在恐懼和喜悦中起牀。我把人字梯移到門外。我站在梯子上,擦亮了門和門框。我拿出春聯,展開它。它看起來像"新年是年復一年,新年是年復一年,新年是年復一年"。哇,對仗很工整,含義豐富,容易理解,連我三年級的孩子都能理解!上面的鏈接貼在哪邊?我問我父親,他説,試着想辦法!我問我媽媽,她説,你肯定這麼想!我琢磨了一下,我想,突然節省了語言:春聯是豎着寫的,從上到下讀,古籍是豎着寫的,先在右邊讀,然後在左邊讀。我用雙面膠帶將上面的`一環粘到我前面右邊的門框上,將下面的一環粘到左邊的門框上,在門楣的中間有一條水平的帶子。我的父母看着它,互相讚賞地看了一眼,然後把我抱在懷裏。

年夜飯,團圓快樂

年夜飯準備好了。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喜氣洋洋。我姐姐和我被廚房傳來的香味吸引得垂涎三尺。上菜之前,我們都舉起筷子準備特別的食物。我和姐姐盯着最喜歡的糖醋魚。我母親很早就看出了我姐姐的想法,微笑着看着我們。她先對她的祖父和祖母説!三代的孫子和孫子笑了笑,真的是“春天充滿了成就和祝福”。除夕晚宴一直持續到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沉浸在晚會營造的歡樂氣氛中。過去,除夕夜到處都是鞭炮。從第一個月的第一天午夜到中午,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鞭炮也不再被聽到。

祝好運,新年快樂

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每個家庭都會支付一份新年快樂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我不能睡得太多。夜幕剛剛降臨,當晨光來臨的時候,我被媽媽叫了起來。我的祖父母非常小心地一點一點地吃餃子。正當我和我姐姐好奇的時候,我爺爺“哈哈”大笑起來,筷子夾住了一枚硬幣,向每個人發出信號。我母親利用這個機會讓我和妹妹向我的祖父母鞠躬,表達我們對新年的最美好祝願。當然,我姐姐和我也收到了祖父母寄來的紅包。吃完餃子後,我和姐姐從頭到腳都煥然一新。一對左右的父母去奶奶家慶祝新年。

日子越來越好,一年的味道越來越濃!

年味兒作文6

外婆的家是個大家庭,兩個阿姨,一個舅舅,還有我媽媽,現在都已成家,還添上了我們表兄弟妹四人,每次到齊坐在一塊兒吃飯一定會把整個大圓桌都圍的水泄不通。可是每年去外婆家吃年夜是一直延續的習慣,誰也不曾更改。今年當然也不例外。

大年三十的太陽剛剛升起,外婆外公就早早的起牀去鎮上趕集。他們要確保能夠採購到最新鮮的食材和最可口的食物,所以必須要越早越好,生怕去晚了,挑不到想要的。

午飯時間剛過,只見外婆就已經在廚房裏張羅開了。一早就宰好的雞開始在鍋裏燉着了,那純香的味道瀰漫着整間屋子,讓我們總是停下開心的腳步往裏張望,恨不得咬一口先解解饞;還有那紅燒肉在“滋滋”地響着,那可是外公的拿手絕活。那家豬的肉先在水裏煮熟,拿出來切成一塊塊小正方形的,然後再倒入油,加上糖在鍋裏慢慢煎着,等糖汁熬出了,再倒入切好的肉煮,整整需要煮上一個下午,那紅紅的肉才會入口即化,吃着滿嘴留油,想着想着我的嘴裏已經滿是口水。我們努力地剋制着,只為爸媽讓我們要做個好孩子,不能偷吃,不能打擾到忙碌中的`外公外婆,呵呵,這樣晚上才會有更多的壓歲錢哦。

在廚房的另一個角落裏,一塊塊方方正正的麻餈整齊的排列着,有白色的,還有青色的。媽媽告訴我,那是白麻餈,另一種是青麻餈,它們都是用糯米搗成的。那青色的麻餈裏只因加上了一種艾青,所以顏色才會是青色的,吃起來還有一股野菜的清香。那麻餈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非常的麻煩。特別是青麻餈,那艾青是野生的,先得去田間採回來,還要挑洗乾淨,再煮好曬乾待用。反正,一塊麻餈需要十來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在我們這一代,只有吃的份,完全複製不出這麼複雜的食物。所以每次我都好珍惜有麻餈吃的日子,當然也只有在非常特殊的大日子裏才會做麻餈。大年三十當然是一年之中最特殊的日子了。

我喜歡吃甜食,外婆就會偷偷的在麻餈裏放入一勺白糖,讓我吃到嘴裏,甜在心裏,因為那是我和外婆之間的祕密。在家裏,我是不允許吃那麼多白糖的,媽媽説甜食吃多了,害處比好處多,所以,一定不能讓媽媽知道的,要不然又免不了一頓説教。

麻餈的旁邊還放着一些尖尖的可愛的粽子,有些地方在端午節才會吃,可在我寧海外婆家,每當過年就會包粽子,裏面還會夾着各種蜜棗。那青色的葉子包着的是外婆濃濃的愛,那一根根細細的繩子裹着的是外婆深深的祝福,所以每年過年粽子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終於等到了開飯!

滿桌子的人和滿桌子的菜,把整個家都塞得滿滿的。我們絲毫感覺不到擁擠,只覺得內心都是暖暖的。我們高舉着杯子,互相説着祝福的話,品嚐着滿桌的拿手好菜,幸福的年味就在舌尖上慢慢融化。

年味兒作文7

臘月二十九那天,爸爸拿回一副長長的對聯,上聯是“一室書香迎紫氣”,下聯是“滿庭春色接華光”。爸爸很喜歡這幅對聯,既因為對聯的內容很雅緻,還因為寫對聯的人是他的好朋友——湖南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的一位副主席。爸爸叫我和他一塊兒貼對聯,一邊貼一邊説:“印刷的對聯千篇一律,手寫的對聯才更有年味兒。”

我看着大門兩側紅豔豔的對聯,問爸爸:“為什麼對聯都是寫在紅紙上?”爸爸説:“中國人喜歡紅色,紅色象徵着喜慶,這對聯上的金字代表財富,老祖宗選這兩種顏色寫春聯,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聽爸爸這麼一説,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對聯的喜慶中啊!

貼完春聯,我們全家一起去買年貨。走進超市,這裏人潮擁擠,熱鬧非凡,叫賣聲、聊天聲、呼喚聲、結賬聲,此起彼伏。我們買了很多糖果、各種餅乾、飲料和水果,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結賬的時候,收銀台前的人排成了一條長龍。這時,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超市的喧鬧聲中啊!

大年三十,我們帶上許多禮物去給桃江的爺爺奶奶拜年,叔叔阿姨也帶着他們的寶貝女兒回家了。奶奶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糖油粑粑煎得黃澄澄、亮晶晶的,吃起來又軟又糯、又香又甜。餃子煮得一個個胖乎乎、脹鼓鼓的,輕輕咬一口,皮軟軟的,大口吃進去,餡兒香香的。奶奶又端上來一盆魚,香氣撲鼻而來。俗話説“年年有餘”,每年的年夜飯,家家飯桌上魚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豐盛的菜品一盤又一盤端上來,饞得我口水直流,恨不得全把它們裝進我的小肚子裏。這時,我感受到了年味兒,年味兒就在這份團圓和美味中啊!

吃完年夜飯,準備放鞭炮了。我膽子特別小,以前都是隻敢遠遠地看着別人放,今年我決心自己試一試。可是,當我第一次拿着打火機去點鞭炮時,還是緊張得汗流浹背。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我終於鼓起勇氣打燃火,小心翼翼地讓橙紅色的火苗靠近引線,引線還沒點着,我就害怕得把手縮了回來。反覆了好幾次,引線終於點燃了。我嚇得把打火機往地上一扔,一邊捂住耳朵,一邊跑得遠遠的。鞭炮響了,我終於成功地燃放了第一個鞭炮。從此,“放鞭炮”這個我以前的魔咒,變成了我快樂的遊戲。零點的鐘聲敲響時,我們的禮花彈也“砰砰”地在空中變成了一朵朵綻開的花,好看極了。“爆竹聲中一歲除”,原來,年味兒就在這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呀!

其實,年味兒就在我們身邊,一直不曾消失。過年,作為中國人的傳統習俗,已經深深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中、生命裏,必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年味兒作文8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來,當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習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俗。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祭灶,這就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彙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彙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説,灶王爺的彙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係。由此就有了“送灶”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備好的對聯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臘月二十八則就是大掃除,在這兩天裏,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裏裏裏外外的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團圓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飯,等待着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鬥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七年級,我們早早的起牀,放鞭炮,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按照書上説的,一出門向什麼方向出發,出門行大運,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大年八年級,這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説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裏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鹹圓”,這應該是就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這就是過年的最後一天,家裏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的過年,但是隨着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着最有氣氛的年,心裏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年味兒作文9

一年的味道是怎樣的?是直衝雲霄發出七彩光芒的煙花嗎?是紅底黑字掛在門前的春聯嗎?是一個裝滿親朋好友祝福的紅包嗎?是家人團聚,還是歡樂的年夜飯?還是過年期間一次難忘的旅行?

新年是一個充滿親朋好友祝福的紅包。紅包和紅色代表喜悦和和諧。哪個孩子過年不渴望紅包?紅包上寫着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萬事如意,學業有成,心想事成。紅包成了過年的重頭戲。每當收到親朋好友的紅包,我就覺得莫名的開心。這種喜悦是無法形容的,似乎我會跳起來。我們不在乎紅包裏有多少錢。只要有祝福,哪怕只有幾塊錢,也是一顆心。這不是一年的味道嗎?

除夕是家人團聚的快樂除夕。在這個除夕,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聚在一起,無論你是在國外工作;不管你有多忙;即使身處異國,也是一頓神奇的飯,就像是聖旨,把你從遙遠的異國他鄉喚回來。每次看到桌子上的美食,我都嚥下口水,迫不及待地想吃。餐桌上的每一道菜都體現了長輩們的心血。我覺得這些菜是最好的,比世界上所有的美食都好吃。這是一年四季,一年四季的菜!最好吃的',也是我最懷念的,是小姑煮的扎江面。醬裏的肉是最好的瘦肉。它由多種成分製成,如祕製醬、豌豆和豆腐。很好吃。另外,淡淡的辣味足以讓人神魂顛倒。如果這個年夜飯裏沒有體現年夜飯,哪裏能體現出來呢?

年味兒,過年的時候那是一次難忘的旅行。今年這次旅行,我們去了烏鎮,但是我們去了一次,而不是元旦。烏鎮這一次的味道體現的淋漓盡致。東扎售票處:人頭在轉,隊伍已經很長了。在人山人海中,我們像一隻小船,被洶湧的人浪推來推去,終於找到了一個自由的地方休息。儘管售票處人滿為患,但仍然無法阻止人們在春節期間的歡樂氣氛。大家的臉都紅了,親戚們都在聊天,互相説着對方的事,一臉的開心和開心。過年的味道又優越了:家家掛春聯,用不同字體貼福字。很多住在烏鎮的人也和我們一起出去逛逛。最好吃的是米糕店。店門口寫着年糕,年糕,年年高,祝好!當然沒有任何驚喜,它吸引了很多人,排起了長隊。我們也在其中。哇,他們包着年糕的紙竟然是紅祝福。一瞬間,他們的心裏暖暖的,花開了,祝福來了。年味兒,不會是這裏吧?

年味無處不在,大紅燈籠高高掛;每扇窗户上都掛着臘肉醬貨;超市裏擺滿了五顏六色的年貨出售,等你去發現!找不到一年的味道。在新的一年裏,只要你真的關注自己的身邊,抬頭看看,低頭看看,每一刻,新年的滋味都在其中。

年味兒作文10

“過吉祥年,喝王老吉!”

“過喜慶年,吃喜多多!”

……

電視上關於過年的廣告屢見不鮮,我們一家的心也早已飛到了臨海老家,時時盼望着返鄉過年。

1月26日,我們回到了老家。

一進門,一股嗆人的煙味撲鼻而來。我皺皺眉,乍一看,奶奶正在祭拜祖宗呢!桌上擺着一大盤豬肉,一把撒着鹽的刀放在肉上,豬肉前是6個盛滿老酒的小酒盅,還有三支香插在最前端。看到這一幕,我笑了。哦,祭祖之中有着年味兒!

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了。一大早,堂妹和堂弟就來到了咱家。我們一起在院子裏踢球,一起到後院的小菜圃裏捉小蟲、尋“寶物”,一起用衣架沾肥皂水吹泡泡,一起到後山上玩捉迷藏……大人們呢,則在陽光下襬張桌子,邊 嗑瓜子、剝松子,邊品着普洱茶,邊敍敍家常。哦,親朋好友相聚就充滿了年味兒!

晚上,我們歡聚在白磚黑瓦的古樸小屋裏,大口大口地吃着農家柴火飯和一個個豬肉圓。至於為什麼吃豬肉圓,大概是為了圖一個“團團圓圓”的吉利吧!飯後,大家都“搶”着洗碗、收拾。哦,一頓圓滿的年夜飯裏也不乏年味兒!

八點左右,我們興致勃勃地觀看着春晚。外頭的煙花、炮聲不斷增多,導致電視裏的聲音都聽不清楚,但我們並不在意。看着歌舞表演裏的人們一身紅,或歌或舞;聽着窗外炮聲陣陣,果真是“爆竹聲中一歲除”;欣賞滿天美麗的煙花,猶如聽到了每個人對新年的問候!“千家萬户的‘關門炮’,好像讓我身處戰火紛飛的世界大戰!”姐姐此言一出,大家都忍俊不禁。哦,煙花爆竹、春晚節目中,不也有一份年味兒嗎?

大年七年級,我一早就被自家的“開門炮”打醒了。掀開窗簾一看,外頭滿是白煙。正擔心空氣污染過重,誰知太陽一出,天還是那麼藍,空氣一如往常的清新。新衣新褲一上身,立刻和大家前往木杓沙灘,體會那震撼人心的浪潮。大年八年級,按照習俗,大家都“按兵不動”,待在家裏。可我們一點兒也不無聊,打撲克牌,下棋,樂在其中。大年九年級,走親訪友,拜個年,道聲“新年好”,長輩笑盈盈地派發紅包。紅包裏不是金銀,而是一封封給子女們的'信!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年味兒!

之後幾天,便是殘燈末廟了。一切皆迴歸正常,生活步入了正軌。

年過完了,我們返程了。但我相信,過年時的喜悦和濃濃的年味兒,一定留在了每個人的心底!

年味兒作文11

一過小年,小城的年味兒越加濃烈,大街上擁擠着的是那些從四面八方趕過來置辦年貨的人流,這個時候,忙壞了的是那些商家小販,一年裏最繁忙的幾天,也是最賺錢的幾天,因為這時候沒有人會在意價錢是否合理,東西是否好壞,有的是一哄而上的搶奪,似乎過了這幾天就是世界末日似的,真應驗了那句話“蘿蔔貴了不洗泥”。

這個地方的人對過年有着特別的器重,不管是城裏人還是鄉下人,都會精心準備這個節日所需要的各種各樣的東西。那不是別的地方的人可以比得了的。

記得我初到此地的時候,頭一次領略如此過年的特別。當時住在靠近村裏的一個小站,那時候在一個鄉村國小任教,於是有幸接觸到那些有着濃郁鄉土氣息的當地人。

過年的前一個月,那些村裏的老師便忙着殺豬宰羊,殺好了,卻不見賣出去,問過才知道人家根本不要出售,統統留着自己食用,很是詫異:不是吧,那麼多的肉,能吃掉嗎?於是就小心翼翼的問:是不是有點浪費啊?你聽人家説什麼:嗨,吃東西還有浪費的,過年就得大塊吃肉,大碗喝酒。仔細想想,也對,吃東西怎麼會是浪費呢,問話確實有語病。

再看看人家做其他食品,用黃米麪,白麪,還有煮過的土豆泥和好了,發酵好以後,放入糖精水,然後鍋裏放好多油,把那些和好的面切成一寸見長的條,加熱炸好,每家每户都要做一大翁,光是粉條也要做一大翁,就不要説那些整羊整豬怎麼吃了,過年的時候無論你去到誰家,好客的當地人都會給你加一雙碗筷,把你請到熱炕上,吃那些咬一口滿嘴流油的碗肉,還有那些軟的可以拔掉牙的黃糕。

好一個年味十足的氣氛。

慢慢的,幾年過去了,我也融入到這樣的氛圍裏,習慣了買許多的肉,做許多的當地小吃,為的'就是那個熱熱鬧鬧的場面。

如今,離開了那個小站,離開了那些熟悉的村裏人,忙忙碌碌的為生存奔波,於是沒有了那份興致,只是隨便的花錢買一些即熟食品,也就遠離了那份濃濃的年味,心情也荒涼了許多,冷冷清清,茫然一片。

小城的年過的有滋有味,小城的故事講述的有聲有色,而生活在小城的我卻怎麼都找不到當初的自己,滄桑鉅變,人們不再侷限於過去的那種生活格式了,生活隨着小城的變遷而日新月異,可怎麼也找不回過去的人情味了,我無法安慰自己。

年味兒,我懷念那些打動過我心的年味兒。

到處找,最終沒有找到。

年味兒作文12

剛一放寒假,我和爸媽去平谷郊區看望姥姥,姥姥説今天是靠山集大集,她要去趕集購置年貨。於是,我們也參加到年貨購置的活動中。

俗話説:“過了臘八就是年。”一點不假,一靠近大集,我就感受到了那濃濃的鄉村年味兒。距離大集還有一段,路上的人便已經摩肩接踵了,不得已,我們只能棄車步行進集市。

走進大集,用“琳琅滿目、眼花繚亂”形容這裏一點兒也不過分。吃的、用的、穿的、裝飾品、各種玩意兒在這裏應有盡有。因為靠山集地處京津冀地區,趕集的人也不同,不僅僅有平谷本地人,就連周邊河北、天津和北京市區的人都趕來了,大家操着不同的口音,選購着自己心儀的物品,一片祥和、喜慶的氣氛。

瞧,這一片最紅火了,各種春聯、中國結和大紅燈籠映紅了每一位前來購買人的臉。中國人最喜歡紅色,因為它是喜慶的象徵,每一位趕集的人一定會在這時候買上幾幅對聯,拎上幾盞燈籠或拿幾對中國結裝點過年的家。這時,一陣叫好聲吸引了我的目光,循着聲音,我見到一個攤點前圍滿了人,擠進一看,原來是現場寫春聯的,買春聯的人一説出自己的新年願望,寫春聯的人立即提出一副和他心意的“特製”對聯。那瀟灑的字跡、工整的對仗和對聯裏溢出的滿滿祝福,還真是讓人讚歎不已。中華文化在這裏淋漓盡致的展現着。

看,這裏是小孩兒們的天堂。“二十三,糖瓜粘。”小孩子們才不管灶王爺的嘴巴有沒有被粘住呢,反正自己的嘴巴不能閒着。各種各樣、花花綠綠的糖果在這裏應有盡有。“媽媽我要這個。”“奶奶我要那個。”大人們這時也格外開明,藉着灶王爺的面子,把平時給孩子們的清規戒律一概拋向腦後,各樣的都會稱上些,讓孩子們心滿意足地拎着糖果回家。

滿足了孩子的.願望,大人們往旁邊一挪,開始購置年貨。什麼灶王爺的畫像、楊柳青的年畫、農民自產自銷的瓜子、花生,紅紅的蘋果、黃橙橙的梨……每一種都不同於超市裏買到的,帶着濃濃的地方特色,看着雖不是那麼精緻,但用起來、吃起來卻非常放心。忽然,一種像包子,顏色黃黃的食物吸引了我。姥姥告訴我:“這個叫‘粘勃勃’,是當地農民用大黃米、紅小豆等粗糧做成的,這東西在以前是每家過年的‘標配’哦!”説完,姥姥也讓攤主包上10個,準備帶回家讓我嚐嚐。

越往裏走人越多。各種當地山貨吸引着山外人的目光,老人親手做的小孩兒衣服虎頭鞋子散發着樸實的味道,還有那叫不上名字的各種民間手工藝品着實讓人讚歎。這裏的農村大集,散發着濃厚的民俗文化氣息,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成為農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更是和諧、富庶新農村的一個縮影。如果你還覺得如今的年味兒淡了,那就去趕一次農村大集,相信大集上的那份年味兒、人情味兒一定會讓你愛上過年的。

年味兒作文13

兒時的年味兒是在過小年時就開始聚集,發酵,而後溢滿院子的。直到除夕夜,似乎滿院子的年味兒濃郁得化不開了,濃得將要爆裂!

記憶最深的是熬年夜。房子中間生個大火爐,整個房子暖烘烘的,似乎到處都彌散着將要過年的味兒。

我呢,爬在母親準備好的`新衣服上,皺着鼻子使勁聞,明天就不用穿過濾嘴似的接了一截又一截的襖跟褲子了,新鞋子套在手上,歡喜地張牙舞爪。

——過年的味兒就藏我的新衣服裏!

不安生的哥哥常常會在火爐的鐵蓋上放一把黃豆、黑豆、豌豆什麼的,下面打開,火苗就“呼呼”往上竄,不多一會兒,隨着“啪——,啪——”的聲響,各種豆子就在房子裏四射開來。我呢,一邊屁顛屁顛地滿屋裏跑着撿拾撒落在地的豆們,一邊喊着“過年了,過年了”,母親就嗔怒着罵我“瘋丫頭”。

那時最最盼望的就是後半夜的煮肉了。肉很少,二三斤吧,沒必要動廚房裏的大鐵鍋,就在火爐上煮。

我趴在炕沿上,眼睛死死地盯着火爐上的那口鍋。熱氣出來了,水翻滾起來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比任何話語都有魅力。我就瞅着那口鍋,似乎一眼沒盯住它就會飛走似的。

肉香味兒跟着飄出來了,不用皺鼻子都直往嘴裏鑽。可我還是貪婪地皺着鼻子使勁地吸。想想吧,美美地吸一氣,而後張開嘴巴,很陶醉地“啊——”,反反覆覆,可謂“百吸不厭”,宛如大口大口地吃肉般香甜。好像是一個晚上地煮肉,明明已經熟了,母親就是不揭鍋蓋,説着“肉爛自香”之類的話語。肉呢,離我近在咫尺又似遠在天涯。

我擦着口水很無望地鑽進了母親早已鋪好暖熱乎的被子裏,枕邊就是疊得整整齊齊的新衣服。摸着新衣服,聞着肉香,我就不停地問母親,肉啥時熟?天啥時亮?母親就笑着説,肉會熟的,天會亮的,得有耐心等呀。多年後曾問起母親,過去煮肉咋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她笑了,説不煮到你們都睡着,肉早就完了,還能等到過年來親戚吃?

呵呵,我每年都等着煮肉,可每年都只聞到肉香從沒吃到過肉肉,這並不妨礙我年復一年地盼過年盼煮肉。

熬不住了,我就迷迷糊糊地睡了。

可常常天不亮,就蹦起來,迫不及待地穿着新衣服,從窗子往外看去,還黑乎乎的一片呢。於是就穿着新鞋,在炕上走來走去,攪和得大人們也睡不成了。

母親就起來了,下炕忙活一陣子後,將我拽進她的懷裏,開始叮嚀起來:凌兒,不管到誰家,都不能嘴貪,不要手賤,人家笑話哩。人家放鞭炮,你就跑遠點,不要讓火星星濺到新衣服上,全成了窟窿眼就穿不成了……

直到我跟着小夥伴們衝出門外,母親的叮嚀還在身後撒落一地。

年味兒就在鞭炮的噼裏啪啦聲裏炸裂開來……

年味兒作文14

城裏人永遠享受着便利,過年過節也一樣,或去超市裏採購些袋裝盒裝的速成食品,或舉家到大酒店聚一聚,或乾脆藉機瀟灑地跟着旅行團外出旅遊。農村就不同了,特重視過節過年,就像春天播種插秧、夏天灌水施肥、秋天收割打場一樣,每一樁每一件都做得非常認真,非常仔細。

農村的“年”來得特別早。進入臘月天,外出務工的人們便計劃着返回家鄉,接着便陸陸續續地拎着大包小包,帶着老婆孩子,趕了火車,搭了汽車,匆匆忙忙行走在農村的道路上。帶着切切的思念,帶着殷殷的期盼,也帶着一年收穫的喜悦,他們要與家裏的老人孩子、十里八鄉的親朋相見,享受着濃濃的親情。年味兒洋溢在那聲聲的笑語中,在那緊緊的擁抱中……

農村的“年”過得特積極。臘月才過一半,集市便日漸熱鬧起來,一大早就攢動着人頭,大姑娘、小媳婦們一撥一撥地擠在肉攤前、百貨店裏,買幾條魚,提一箱酒,置幾套新衣,扛一台電暖氣……每個人的.手都不閒着。平時難得展開老臉的李嬸、劉三姑見了面也笑靨如花:“哎呀,俺家臭小子回來了,帶着個漂亮媳婦,還抱着個大胖小子呢!”“恭喜,恭喜啊!俺家老大就愛瞎作弄,買個什麼車,這不,一小家子開車回來過年了!”……集市的熱鬧一直延伸到鄉下,家家的門前都掛出大嘟嚕大嘟嚕的臘物,鵝呀,雞呀,魚呀,臘腸呀,簡直成了又一個農貿市場。

農村的“年”過得特殷實。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家家就準備操辦大年了,女人們把買來的吃物分類存放,殺兩隻雞,宰兩條魚,炸些圓子豆腐泡。過年的前一天,就更忙活了,所有的臘物都要提前煮熟,灶台前瀰漫着騰騰的熱氣,散發着濃濃的香味,這家的與那家的混在一起,在整個的鄉野裏飄溢着。

農村的“年”過得特喜慶。年夜飯擺上桌,家中老人點燃香燭,外面的鞭炮“噼裏啪啦”地響個不停,一家人圍桌而坐,燭光映照着一張張開心的臉。你敬我一杯白酒,我敬你一杯果汁,你祝我“萬事如意”,我祝你“新年發財”,其樂融融,好不熱鬧!

年夜飯後,大人們圍火而坐,敍家常,談打算,暢想未來,看看春晚節目;孩子們更是樂開了懷,放一陣煙花,玩一會“地老鼠”,又嘴裏銜着糖果,給大人磕頭辭歲,當然小腦袋裏打着小算盤——得到大人的壓歲錢。大大的紅包到手了,一個個臉上樂開了花,給大人們唱歌,逗大人們一陣一陣地笑……

農村的“年”意味深長,它銜接着收穫與夢想,醖釀着來年更幸福的團聚,更濃更濃的年味兒。

年味兒作文15

過年了!今年好像很不一樣。我説不清在哪裏,但是讓人想哭又想笑的事情還是一如既往的清晰。過年,一大特色就是過年的味道。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習俗和文化,所以春節的味道會有很大的不同。

鄉村年味兒

我奶奶幾代人都在農村過年。很多次我媽準備去市裏接我奶奶過年,她都拒絕了。她的老人總是高興地説:“鄉村年快樂!”我覺得也是真的。

雖然農村的春節不如城市的排場,但街巷卻表現出濃濃的人情味。街上飄着的糖炒栗子濃郁的'味道,是一年的味道;鐵板上燒烤的麻辣鮮香是一年的味道;美味的奶奶手打糯米糕是一年中無與倫比的味道!

“奶奶,我想吃糯米糕!”一下車,我就大喊。“祝你好運,小貓,我馬上給你拿來!”奶奶笑呵呵地回答,扔出一塊大石頭,遞給爺爺一根大棍子。爺爺抓住他的袖子,在裏面上下拍打他的胳膊。很快,一個白色的大湯圓就形成了。大家圍坐在桌子上,吃着熱氣騰騰的年糕,心裏感慨萬千。這是新年的味道,簡單的温暖和幸福盪漾在心頭。

這座城市的年味

相比農村,大城市的春節特別熱鬧,也特別世故。走在街上,隨處可見打折促銷的店鋪。精緻的店鋪總是燈火輝煌。有些彩燈掛在樹上,有些掛在門上。橙色的燈光讓人温暖明亮。春節前幾天,晚上出門再合適不過了。一出門,迎接你的將是一盞盞霓虹燈,還有古色古香但精緻可愛的紅燈籠,一盞盞,像調皮的洪海爾的臉。

這個美麗的燈籠和人們的歌唱和笑聲反映在湖面上。餐館總是擠滿了人,他們很忙。大人們手牽着手,互相關心,互相熱情的祝酒。孩子們穿着新的紅外套,在大街小巷追逐嬉戲,手裏吹着五顏六色的泡泡,不時扔一兩個鞭炮。“啪”的一聲,爆發出人們新年的喜悦和期待。

記憶中一年的味道

記憶中,我六歲的時候,在外地過了一個有趣又不一樣的春節。

當時我爸媽帶我住在房東阿姨家。樓主大媽家過年的習俗和我們差不多,都是一樣的:守年夜飯,吃餃子,看春晚。姨媽和房東都很善良,我想包餃子,她就耐心的教我。“小姑娘,你看,這是一個金黃色的橘子瓣,甜甜的,放在餃子裏,以後誰吃這個餃子,一年到頭都是幸運的!”

於是,我不斷掰下橘子瓣,小心翼翼地包在餃子皮裏,希望好運。正月七年級,阿姨帶我逛街。他們家每年都買春聯,有時候自己寫。她買了一雙年貨,不能提。我不明白她為什麼買這麼多。她停頓了一下,然後由衷地笑了笑:“不知道,只是為了歡喜和快樂。大家都買。我們也買。放幾個祝福在家裏,祝福自己,祝福別人!”我笑了,明白了很多。晚上,房東和阿姨舀了一大碗餃子。我蘸了醬,大口吃了起來。我時不時興奮地喊一聲:“我吃過金子和餃子!”大家都笑了。

啊,記憶中的年味真的很懷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