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簡介

來源:文書谷 1.64W

小城走出戲劇大師——易卜生故鄉行

雷達簡介

作者:雷達

從挪威首都奧斯陸出發一路南行,驅車兩個多小時,到達一座叫做希恩的小城,這裏,就是偉大的劇作家亨裏克·易卜生的故鄉。

希恩人口僅有5萬,不到10分鐘即可逛遍市中心。市區內少有高大建築,多是獨門獨院、紅色或白色的木造別墅,與這個秀氣的小城倒是很般配。市中心的南端有一個不大的海灣,才使得這座城市有了些靈動的感覺。

到達希恩的這天正值週末,街上行人稀少,市內靜謐,在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小城,如何會誕生一位現實主義的戲劇大師呢?

我費盡周折找到了易卜生出生的地方。當1828年3月20日易卜生在這裏降生時,他的住所還被稱作斯多克芒加登莊園。易卜生的父親是當地一個比較富裕的木材商人,但在易卜生8歲時,卻因經營不善而破產,莊園也從此敗落。今天,當年的莊園早已不復存在,只剩下一幢還算寬敞的二層白樓,只有門上釘着的一個藍色牌子在告訴人們,這裏曾經誕生過一位後來享譽世界的文學巨匠。由於這裏早已變成一片人口比較集中的住宅區,沒有幾個人能精確地説出這幢房子的位置所在,這也是記者問了好多人,才找到這裏的原因。

離開易卜生的出生地後,記者又來到位於希恩市區大約3公里以外,一個名叫温斯托普的小村,這裏是易卜生博物館的所在地。易卜生在父親破產後,隨全家搬到此地,從而在這個小農場裏,度過他餘下的少年時光,直到15歲時離開。

博物館是一座不起眼的紅色木屋,雖然在周圍翠綠的農田映襯下,色彩很是豔麗,但與不遠處的幾家農舍比較,又實在看不出有什麼特別。不過,這個建築及周圍的景色,仍與易卜生生活的年代一模一樣。

為紀念易卜生逝世100週年,博物館正進行裝修,要等到5月23日那天才正式對外開放。進到博物館裏面,首先看到的是易卜生不同時期的畫像和照片,還有一些他的戲劇在世界各地演出的劇照,另外也陳列有一些他的遺物。

在博物館的西端有一座小舞台,這個舞台小得根本不能供正常演出使用,只能算是一個簡易的舞台模型。由於博物館在裝修,沒有負責解説的人員,但這樣也能使人可以充分地展開想象的空間。那麼,這個小舞台是易卜生生前的遺蹟,還是後人修造的呢?按通常的情況來判斷,博物館既然保存着易卜生當年生活的原貌,那麼後人是不會修建這個小舞台的。而查閲易卜生的戲劇創作史可以知道,他的第一部劇作《凱蒂琳》寫於1849年,那時他已離開這裏有6年的時間了。而此後的作品,也都是他在挪威其他一些地方,或是僑居意大利、德國等地時完成的。所以,易卜生當年在這裏生活時,可能甚至還沒有對他的第一部劇作進行過構思。這個小舞台應當是易卜生本人或他的家人建造的。但他們當初也許並沒有想到,就是這個小舞台,成為易卜生日後戲劇創作之路的起點。

在易卜生15歲的時候,他在家鄉的格爾彭教堂接受了堅信禮(基督教的一種成人儀式),不久,他就告別家鄉到外地的一家藥材店當學徒。此後,再也沒有記載表明他曾經回到過希恩這個地方。

儘管一路追尋易卜生在家鄉的足跡,但我仍沒有解開心中的謎團,究竟是什麼力量,使他最終成為一位充滿了社會批判精神的劇作家呢?我又回到希恩的市中心,因為這裏不僅是當地最繁華的地方,並且集中着以易卜生的名字命名的劇院、文化中心,甚至還有一家旅館,特別是在中心廣場上還豎立着希恩的標誌之一——易卜生的巨大雕像。記者希望能從中為自己的疑惑找到答案。

沒有生命的建築是不會説話的,那麼希恩的百姓對易卜生是怎麼看的呢?“天才”、“希恩和挪威的驕傲”,所有被採訪者的回答幾乎驚人的一致。當記者説出心中的困惑時,易卜生文化中心的漢森先生卻沉默了。他在該文化中心研究易卜生的作品已有30多年,卻好像很驚詫於我怎麼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

恰在此時,街道上響起很多中國人都十分熟悉的《國際歌》。正逢“五一”國際勞動節,這是希恩當地慶祝節日的一項活動。漢森似有所悟地打破了沉默,建議一起到易卜生雕像前聽樂隊的演奏。

在雕像前,漢森反問,如何看待這座雕像所表現出來的易卜生?那是一座高大的易卜生站姿銅像,濃密的發須以及緊蹙的雙眉,凝視遠方若有所思的眼神,使易卜生看起來是一副憤世嫉俗的倔強模樣。未等我回答,漢森卻先説話了。他説,如果易卜生沒有離開這座美麗的小城,他就不會發現世俗還存在着陰暗、偽善與暴力的一面,可能正是這種強烈的反差,才使他拿起手中的筆,呼籲人們對現實的醜惡進行鬥爭。

伴隨着《國際歌》的旋律,我想起了易卜生在《社會支柱》的結尾,為劇中人物洛娜·海斯爾小姐所寫的台詞:“真理和自由的精神,是社會的支柱!”或許,這就是記者在希恩找到的答案吧。(人民日報2006-5-13)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