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論語》讀後感10篇

來源:文書谷 3.31K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中《論語》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中《論語》讀後感10篇

國中《論語》讀後感1

在暑假裏,我一口氣讀了論語這本書,我覺得它裏面所包含的道理實在太深厚了,而且不是一讀就懂,要你細細得去品味,去理解,去閲讀才能明白這其中的含義。

比如: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鮮矣;好犯上者,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意思是:孔子説"他(她)做人孝順父母,尊重兄弟,而喜歡冒犯長輩的人是少見的;不喜歡冒犯長輩,而喜歡作亂的人是沒有的.君子要致力於根本,根本確定做人的道理.孝順父母,尊重兄弟,它是仁的.根本.而我卻沒有做到。我經常在飯後就拍拍屁股就走了,從來沒有考慮過父母要洗碗,要工作;我經常在父母叫我去買東西的時候,推推拉拉,不肯去買,從來沒想過父母會傷心;我經常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從來沒考慮過父母掙錢很辛苦…….

自從讀了論語後,我開始理解父母為了我們,去打工掙錢供我們上學,我們是否應該去好好學習,以此來報答我們親愛的爸爸媽媽呢?我們現在還小,爸爸媽媽不是要我們去養他們,只要我們聽話,爸爸媽媽就會覺得很安慰的了。

父母的用意,父母的偉大!雖然父母時候讓我乾的活比較重,但是他們是為了讓我體會到勞動的收穫!雖然我犯錯時被他們批評了,但是我不怨恨他們,因為我知道:他們表面是在批評,但暗中卻是在教育着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就是一種愛,這種愛是別人感受不到的愛!

國中《論語》讀後感2

如果是讓我現在説論語,我能説的不多,但再來翻看論語的內容,卻都是再熟悉不過了。在我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論語是無時不在的。

這是我讀到第三句時,突然想着要寫讀後感的,好在以後可以翻看提升對它的理解吧。

現在的我,我是説此時此刻的我,對儒家道家還所知不多。相對來説,“子曰”的句子知道的更多些,道家我只是知道“道可道,非常道”。見笑,卻是膚淺。

在我聽到的看到的之中,我整理的信息是:儒家相對於人性,道家相對於更大的世界,有人説兩者不同,其實現世研究所得,儒家是道家的一部分。貌似在現在,西方或者東方更承認道家學説,儒家好像只有在我接受的教育中是非常提倡的,在我讀書這麼多年,好像是不曾記得有哪篇課文是摘自道德經的(現在的教育課本不詳)。這更加增加了我對道家的`興趣。

在看論語的時候,中間跑去看了陶淵明的一首詩——《停雲》。是在《論語今讀》裏提及的,於是特地去搜了下,大概的做了自己的理解。這裏要説的是,我對論語做的整理和解釋都是根據字典註釋和個人思想而寫的,並非抄襲或引用。一來我希望增加印象,二來我覺得照本宣讀太枯燥,如果以後要去讀更多的古文,那麼從現在開始要積累古文的瞭解,好在以後可以使用。因此,翻譯和註釋的可能不太正確,或者是加入了個人的感情和字句在內,如果有地方誤導了他人,見諒見諒。

國中《論語》讀後感3

《論語》是我們從國中時就已經開始接觸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書。以前剛接觸那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詞覺得枯燥乏味急了,當時即使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我們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記硬背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學到。可是當我上了大學之後在圖書館裏看到這本書就不經意間翻了起來,隨便一兩句都覺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交友上、為人處事上,還是孝順父母方面等等都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

看到《論語》這本書就像看到初秋時期的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場景。孔子,一個20xx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假如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實了的',不是我説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孔子説了些什麼,他説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假如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假如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説的,從這個角度説,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當然有些真理也還是需要人們不斷去改善它,讓它更加符合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國中《論語》讀後感4

在十則裏,我最喜歡的一條是孔子説過的:“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他的意思是,教給你知與不知的學習態度!知道便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聰明智慧的。我喜歡這一則的原因是他既強調了我們要有謙虛的學習態度,也告訴我們思想品德的修養。

其實這也是告訴我們,在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與孔子説的這一句話一致,在學習中,我們學過的知識,知道我們就是學會去運用它,而沒學懂,不知道,我們就不能裝懂,要去認真學。有的人,老師交給他的知識並沒有學懂,因為怕老師或同學笑話而去裝懂。其實在生活中老師也多次提醒我們,沒有學懂的知識,我們不能裝懂,我們必須大膽提出來,學會,弄明白,這樣我們才是聰明的.,如果你去裝懂我們既沒有弄明白也害了自己,老師也不知道我們學習的情況,所以要成為一個智慧的人,不知道,沒學懂,一定要問,不要怕別人笑話。

在十則中,不僅僅是這一條,每一條都值得我們去學,去讀,還值得我們去發揚,讓更多的人知道。

國中《論語》讀後感5

讀了《論語》,讓我以後會以更真誠的態度去對待朋友,讓我更珍惜那些來之不易的友情。讀《論語》,知生活智慧《論語》道:聖人千慮,心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再偉大的人物考慮問題,都會有不周全的地方,然而再笨的人思考問題,也可能會想出一引起有益的意見,就如契訶夫所説: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應該因為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在生活,我們不能因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就放棄自己,就夫去自信,即使我們沒有別人聰明,我們也應該勇敢地面對每一個問題,不怕愚昧,只要勇氣。像貝多芬一樣,即使雙耳失聰,也用心靈譜寫奇蹟;像愛迪生一樣,即使失敗多次,也用智慧帶來光明;像海倫?凱特一樣,即使身體殘疾,也用毅力戰勝病魔,永遠的相信自我,超越自我,就一定可以做到。

讀《論語》,解學習人生學習乃人生之大事,而方法又是學習的心臟,《論語》就告訴了我們“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要思考才會得以昇華,才能從中提取珍寶,我們要把學習和思考結合在一起,才是學習最高的境界,學習不只是學習,而是給予我們一個思考的.大舞台,展現的大世界,所以,結學與思兩者融為一體,是《論語》給予我的,也是告訴天下每一位學者的。小小《論語》,給予我人生大大的智慧,收錄着的不只是經典,更是精神與靈魂的結合體,讀《論語》,感世間百態,悟人生真諦。

國中《論語》讀後感6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説:“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國中《論語》讀後感7

當老師佈置的作業中出現了讀背<<論語>>時,我有些驚訝,也有些苦惱,這可不是一件輕鬆和簡單的作業,可當我漸漸走進孔子的故事與世界,我才明白了 這一句句精簡的`語句是孔子的生活感悟,也是教給我們的做人之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句名言是孔子對學習的看法,死讀書,不思考,又能學到多少東西?會思考,卻不懂學習。又有什麼本事?我總是愛一遍又 一遍地讀這句話,它告訴了我:只有在思考中學習,邊學習邊思考,學才能有效率。

論語這本書其實是孔子的弟子們在孔子過世後,守喪時編輯而成的,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的日子,無怨無悔地對恩師,即使是親生父子也很難有這般情誼。即 使沒有那些關於”孝“的名言。有這麼一羣好弟子做榜樣,也許我做不到像他們一樣如此之孝,但我會努力做一個有孝心,孝順長輩的孩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論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講”誠“的,做一個正人君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誠信。可是在那麼複雜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拍着胸 脯説我做到了誠,做到了問心無愧呢?我不能……但自從讀了論語後,我決心要努力做到問心無愧。

誠,孝,仁,道,孔子總是言傳身教,傳給他的弟子,傳給整個華夏民族。論語給我的暑假生活畫上了一個完美地句號。

國中《論語》讀後感8

《論語》是凝聚我們中國人智慧的一本書。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孔子的論著—《論語》,並語重心長的對我説:“《論語》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它可以教給我們很多的做人做事的道理。”我聽後迫不及待的翻開《論語》,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意思是説:做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就必須做到隨時隨地都在學習中,內心充滿着掌握真理的愉悦。“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知。”這句話是令我感悟最深,受益最多的。它的意思是説:要學習別人的`長處,用別人的短處來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且改正。讓我明白了善於學習別人的優點,是自己變得更加優秀。別人的缺點呢,就用來當一面“鏡子”,看一看自己身上有沒有這些缺點,有,就要把它及時改正。沒有,就用來告誡自己,以後不要犯這些錯誤。這句話一直伴着我健康快樂的成長,無時無刻的給我警示,指引我如何去做。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論語》應當是階梯中非常重要的一級,學習《論語》,收穫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好多做人的道理。

國中《論語》讀後感9

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知道論語吧?大家讀後都因該有深刻感想吧!我也不例外。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給我的啟發很大,它的意思是:學習了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自己,光想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上陷入困境。我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天天把作業一寫玩就玩去了,從來不去檢查、思考自以為寫對了,可是老師給我打了一個大大的叉。雖然作業錯了,但我只是改一下,從來不思考為什麼會錯。現在我學了論語這課懂得了:學習之後要去思考、去鞏固、去複習。只有這樣才可能有好的成績......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似乎也對我有所啟發,它的意思是:學了並時常温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他,不也算得上君子嗎?我懂得這句話的意思後,我天天覆習所學的知識,別人錯怪我了我都不怪他,贏得了同學的喜愛。

論語可以教導我怎沒做人、怎沒學習,論語給了我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度論語這本書真好!

國中《論語》讀後感10

“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這是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學博士——于丹的心語。

于丹教授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論語、話現實、談吐自如、思路敏捷、才藝過人,我們不論是聽她講壇的“講座”還是看到她的“心得”,都感到有一種自我的超越和淨化,于丹論語心得之七《人生之道》,談到“古往今來,光陰之歎”是我們看到最多的.感慨,這種感慨在《論語》中也不例外,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論語、子罕》,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話,這句話很含蓄,但是其中又包含着多少滄桑之感?

在哲人眼中滾滾奔流的江河水,它不只一種自然存在,其中流淌的還有挽不回、留不住光陰;神州大地、明珠璀璨、炎黃子孫、俊傑倍出,在96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悠長的5020年曆史中,有多少炎黃子孫,以風範、以言行、以發明,造福於後人,貢獻於萬傑,于丹老師講的孔夫子將他的一生概括為幾個階段,他的這種人生軌跡對於我們來説,有着許多的啟迪意義,關鍵要看我們如何汲取這種智慧,我是一國小生看了後感受很深,領悟到要珍惜大好時光,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效率和價值。

我眼中的《論語》就是一個知識的海洋,光芒萬丈,我長大後要像于丹老師的那樣,爭取做一名出色的老師,應該學習孔夫子的這種偉大精神,做生活的強者,做時代的小主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