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論語》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04W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1

這個學期,我們背了一本國學經典名叫:論語。俗話説,背一本論語,管理天下都用不完。當然,我雖然只背了半本,但卻讓我受益深淺。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

給印象很深的是這一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君子看中情誼,而小人看重利益。人不能總是看中利益,友情比利益更加重要,利益只為了自己,而 友情卻可以和大家分享。

當然,這一句的道理也很深: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意思是君子説話要謹慎,而行動要敏捷。説話時該説的説不該説的不説,不要用自己的言語誤傷了別人, 行動快捷對自己的好處也很多。

然而,還有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向他學習,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做自省,反省自己,不讓自己也犯同樣的錯誤。

放於利而行,多怨的意思是 如果一切都依照是否有利於個人私利來行事,就會造成別人對自己的怨恨,所以做事之前也要為別人找想。

這就是在我背論語當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幾則。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2

泡一杯香茗,手捧一卷論語,輕坐於窗前。悄然翻看,彷彿那哲理底藴隨熱氣在空中裊裊升騰,氤氲了空氣,舒適了心靈。

“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意思是“以前的事不要再評説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議論了,過去了就不要再追咎。”xx也説:“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我們生活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不如意的事情十有八九,但為何總感覺童真和快樂離自己越來越遠。一旦想起過去的種種不愉快和遺憾悔恨便久久不能釋懷,深陷在痛苦的泥沼中,總覺得內心壓抑着覺得活得很累。但孔子老先生早在幾千年前便看透了人生,留給了後世一條人生的真諦,他告訴了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正確的面對過去的一切,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要儘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一種遺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遺憾的後果是什麼呢?那就將如xx詩哲xx所説:“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麼你也將錯過星星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大意是説“知道學習不如喜歡學習,喜歡學習不如以學習為快樂。”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總是能聽到有同學抱怨説“學習好苦啊”,其實這都是把學習當成別人的事,沒有從心底真正熱愛學習的表現。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人的整個生命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中度過。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完善自己充實自己,豐富內涵昇華靈魂。若是把學習當成了一件苦差事,那整個過程實在是艱辛而痛苦的,但是若發現了讀書學習的好處,享受這個過程,那便也是件愉悦的事情。

“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人們常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人這一生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為人,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我們經常説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我們要和一個正直、誠實關心自己的人交朋友。那句“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彷彿現在還回蕩在耳邊。 朋友在我們的身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要和對自己有好的影響的人交往,在交往過程中也要注意分寸。正

如書中提到的“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3

在國中的學習中,我已經初步接觸到論語:我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讀懂了孔子謙虛的態度;從"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認識了孔子的實事求是;從"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看到了孔子的樂觀…

今天,當我重新手捧論語開始翻閲它時,讀到的又是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點到為止的應答。我也有了更加深入的領悟和感受。我從《論語》中認識的是一個誨人不倦、多才多藝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為之、迂闊率性的孔子,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

孔子一生從事教育工作常見癌症,周遊列國的他據説一生有三千弟子。他對學生在教育方面的教導很多都是值得學習的。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在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抱以不滿足的心態。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子與人歌兒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這體現的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態度。孔子尚能虛心地請教別人,把歌重複唱一遍,自己認真地去學習,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們更加要隨時隨地向別人學習,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要為了面子而羞於向別人請教。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柳州分類信息網: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在我們班,這個50多人的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健將、象棋大師、書法好手,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勢。山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頭;海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是一個長久、艱苦的過程,"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孔子在此勉勵冉求知難而進,這樣才能得道。"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是孔子的思想。迎難而上,無所畏懼,積極地接受挫折和困難,把挫折和困難當作磨礪自己的機會。在困難中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品質。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正如孔子所説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孔子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積累了大量的教育方法和經驗。

"因材施教"恐怕是孔子在教育上最大的特點。子路問:"聞斯行諸?"在這個問題前,孔子對於冉求和仲由有兩種不同的觀點:冉求辦事猶豫畏縮,要多多鼓勵他;仲由膽大過人,要抑制約束他。在孔子的弟子問"仁"的問題時,他對弟子們的回答也是各不相同的。孔子還説過:"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也就是説對於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以於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談論高深的道理。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是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服務,但是如今,有些教師不去研究自己所面對的學生,他們以為了解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瞭解學生的共性,課就能講好。人是有差異的,社會需要的人才是多樣的,因此一定不能忘記因材施教式的教育,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最適合於他們的教育,這才是最大的公平。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願意拿着十餘條幹肉為禮來見孔子的人,孔子都會樂意讓他接受教育。這一段中孔子所説的這段話,表明了他誨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

《論語》對於為人處世也談到了不少觀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願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強加於別人生身上,這是儒家思想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條,然而在現實中許多人都不能恪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信條,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讀完《論語》,我不只是單單認識了一個誨人不倦、多才多藝的孔子,明知其不可而為之、迂闊率性的孔子,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更學習到了孔子內在的思想和精神。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4

讀了《論語》這本書,我的感觸至深。因為這裏不但有大家明白並且知道的論語,還有一些大家比較生疏的論語。

比如説:子曰:君子之德,風;人之小德,草;草之上風,必偃。這句話也代表了我們不能做一個牆頭草,然後隨風倒。沒有一個自己的理由,總是聽從別人的安排,跟着那些有思想的人倒。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這句話代表了我們 遇到了合乎仁德的事,即使面對老師,也不必謙讓。也説明了我們應該在老師面前,就診一些老師的錯誤,更對的應該是在人德、人品一面上,有一些修改。這樣,我們的教育,就萬無一失了。

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句話也反映了老師對我們所説的:做事情不能着急,如果太着急,就沒有多少成果,反而還要重新來一遍,還不如穩紮穩打,把事情一次性做好。雖然這樣慢一些,但是,這畢竟是做事最快的方法。要是着急,成不了,瞎操作,沒有一點用處。

還有大家最熟悉的一句: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也是我們要温習所學的內容,複習了之後,才可以穩紮穩打,學上其他的、更加新鮮的知識。所以,温習還是很重要的,如果不温習,就像猴子搬包穀一樣,走着丟着。第一天,有100%,到了第二天,不復習的話,就跌倒了50%,還不復習,第三天,就只剩下最後的5%,第四天,還不復習,那麼,這個東西就忘完了。所以,我們應該好好複習。

這就是我總結出論語的幾條名言,我們應該學習學習。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5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是在説:“孝順父母,順從長兄,而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不喜好觸犯上層統治者,而喜歡造反的人,是沒有的。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的事務,根本建立了,治國做人的原則也就有了。孝順父母,順從長兄,這就是“仁”的根本。“義”是在仁的基礎上理解的,即:一個人在社會中要做到為人所想,去幫助別人“禮”讓我想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克己復禮”!大家要是都謙讓一點,不就好了嗎?“智”我覺得就是知人之言為智!也就是明白別人的道理,使自己更好的向前發展!其實,我們現在都是在學習前人給我們留下的經驗!我們只有瞭解了其中的道理,才會明白自己在社會上的意義!當然對身邊人的意見應該是選擇好的,有利於個人和社會發展接受!“信”是我們一直在提倡的誠信。從我們的先祖開始就提倡“信”,而當今社會有時卻缺失了傳統文化的美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發揚《論語》中的道理。這樣我們才能做一個“少年君子”

我們要想真正的建立和諧的社會,沒有仁義禮智信不行的!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社會越來越和諧!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6

當老師佈置的作業中出現了讀背<<論語>>時,我有些驚訝,也有些苦惱,這可不是一件輕鬆和簡單的作業,可當我漸漸走進孔子的故事與世界,我才明白了 這一句句精簡的語句是孔子的生活感悟,也是教給我們的做人之道。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這句名言是孔子對學習的看法,死讀書,不思考,又能學到多少東西?會思考,卻不懂學習。又有什麼本事?我總是愛一遍又 一遍地讀這句話,它告訴了我:只有在思考中學習,邊學習邊思考,學才能有效率。

論語這本書其實是孔子的弟子們在孔子過世後,守喪時編輯而成的,這一守就是三年,三年的日子,無怨無悔地對恩師,即使是親生父子也很難有這般情誼。即 使沒有那些關於”孝“的名言。有這麼一羣好弟子做榜樣,也許我做不到像他們一樣如此之孝,但我會努力做一個有孝心,孝順長輩的孩子。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在論語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講”誠“的,做一個正人君子,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誠信。可是在那麼複雜的社會,又有多少人能拍着胸 脯説我做到了誠,做到了問心無愧呢?我不能……但自從讀了論語後,我決心要努力做到問心無愧。

誠,孝,仁,道,孔子總是言傳身教,傳給他的弟子,傳給整個華夏民族。論語給我的暑假生活畫上了一個完美地句號。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7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這句古代名言大家都聽説過,它出自《論語》。讀《論語》,我懂得了勤學才能成君子。

《論語》,記錄了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孔子的言行,它的主要思想就是孔子先生一生所崇尚的“仁”和“禮”。“仁”就是仁德,它藴含了君子必須具備的高尚的道德品質;“禮”就是禮儀,是外在表現道德品質的方式,從言行舉止上表現出良好的個人修養。“仁”被“禮”來規定,“禮”以“仁”為基礎,兩者緊密結合,不能分離,同時做到“仁”和“禮”才能被稱作為君子。

從“仁”和“禮”中我們就能看出勤學的重要性。“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不把精力放在吃住上,而多向有學問的人請教,這句話就突顯出成為君子,勤學的重要性。

勤學本身就是一種優秀的品質。勤於學習,學知識,學禮儀,學經驗,學方法······不斷學習,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成為一個滿腹經綸,知識淵博的人,是成為一個君子的前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勤學還要求我們多向優秀的人請教,自己的力量不如大家的力量,多學習他人身上的高尚品質和良好的習慣,取長補短,並對照他人改正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從書籍與他人身上學習優秀的道德品質,勤學不就是“仁”了嗎。

“仁”和“禮”緊密相連,勤學的人更加註重禮儀,注重形象,因為他們從書籍和優秀的人的身上學到了如何為人處世。遇事以德服人,用自己的知識與智慧處理,就顯得比只會用拳頭處事的人更加有道德。勤學的人擁有更高的個人修養,他們講文明懂禮節,不在小事上與人斤斤計較,給人一種知書達理的感覺,在外在上就體現出自己的高素質,這樣,勤學不就是“禮”了嗎。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圉之所以得“文”這個諡號,就是因為他非常勤奮好學。雖然他是衞國的大夫,但是他不論身份的高低以及地位的.貴賤,只要不懂的地方,就會虛心向他人求教。就因為這種勤學好問的精神,孔子才會稱之為君子。

想要成為君子,“仁”和“禮”固然十分重要,可是“仁”和“禮”從哪來?答案就是勤學,勤學知識禮儀才能有優秀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良好的個人修養,才能有成為君子的基本。所以像古人一樣勤學,努力成為一位讓人稱讚的君子吧。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8

《論語》是我們從國中時就已經開始接觸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書。以前剛接觸那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詞覺得枯燥乏味急了,當時即使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我們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記硬背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學到。可是當我上了大學之後在圖書館裏看到這本書就不經意間翻了起來,隨便一兩句都覺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交友上、為人處事上,還是孝順父母方面等等都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

看到《論語》這本書就像看到初秋時期的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場景。孔子,一個20xx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假如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實了的,不是我説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孔子説了些什麼,他説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假如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假如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説的,從這個角度説,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當然有些真理也還是需要人們不斷去改善它,讓它更加符合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9

古人説“半部《論語》治天下”,從論語的洋洋萬言中,每個人都可以讀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有人讀出了“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的矢志不渝,有人讀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謙虛,而我讀論語,更多的則是像看到一個長者坐在一羣年輕人中間,同他們暢談自己的人生感悟,試圖讓他們懂得:人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作為一個平凡人,應該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

《論語》所傳遞的第一個生活的要訣,便是保持平和的心態。生活中常常能見到讓你不順心的事情,看到比你富有的人,看到比你生活的更好的人,往往就會失去心理平衡。二千年前的孔子也曾經遭遇貧窮,當他走到鄭國的時候,糧食都斷了,他的學生不高興的問他,怎麼君子也會窮呢,他淡定的回答,君子可以安於貧窮,而小人則會因為窮而作亂。這份安於貧窮的心境至為難得,而他之所以能夠安於貧窮,正是因為心中有道德的力量,使他能夠在貧窮中找到心靈的支點,才不至於失去平和心態。孔子並不掩飾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他坦誠的説:“如果能夠發財,那麼即使去做辛苦的事情,我也願意。”但他也並不強求:“如果發不了財,那麼我就去做我所喜愛的工作。”達致幸福的路徑有很多,金錢並非唯一途徑,關鍵在於內心的快樂。他讚賞他的學生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是真正把孔子的人生觀貫徹到自己的身心之中了,能夠在物質的清貧之外,找到自己心靈的安穩和快樂,因為他們的喜怒並不依賴於外物,而存在於內心的安詳與平和。在《侍坐》一篇中,他讓幾個徒弟各述其志,對那些看似遠大的抱負,他置之一笑,而當曾點淡然説出自己的人生願望只是在春風中與童子嬉戲時,他卻讚許的點頭。可見孔子在內心並不真的認為君子必須治國平天下,人生最終的追求,仍然是要歸結到內心的平靜,要能夠體味到平凡生活的幸福,而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心境。

人應該如何生活呢?孔子給出的第二個答案便是“愛”。讀過《論語》的人都知道,孔子最看重的東西似乎是“禮”,如何宴請賓客,如何侍奉國君,所以禮節他都一板一眼、嚴謹無差,並認為禮樂是治國安邦之本。但孔子又説:“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可見在他看來,沒有仁愛的根基,禮也是無用的。這點孔子曾反覆闡述。尤其是對父母之愛。他談論孝,人人都説孝就是奉養父母,而他卻説如果不能從心底裏敬愛父母,這又與飼養犬馬有何區別?事實上,也只有基於真誠的親子之愛,才有可能達到真正的孝道。當別人向他請教治喪之禮時,他簡潔的回答:“與其易也,甯戚”,與其在面子上搞得隆重,不如從心底裏真的為逝者悲傷,一場充滿愛的喪禮,才是對死者真正的尊重。其實,不論是古今中外,對於任何人來講,愛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也是人們能夠達致幸福快樂的階梯,不懂愛的人便不會懂得生活。但今天的孩子呢,他們受過更好的早期教育,很多孩子比那個時候更聰明更靈巧,卻很少看到他們對父母的體諒和感激,父母盡最大所能給了孩子一切,卻獨獨忘記教會孩子如何去愛他人讓孩子覺得接受別人的關愛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愛的缺失,不僅僅會讓孩子在今後的集體生活中遇到種種挫折,更重要的是,心中沒有愛的人,無法體會到生活中最高的快樂。因此,真誠的仁愛之心,是孔子反覆向他的學生所強調的,這也應該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永恆中心。

人活在世上快樂與否,很重要的因素,取決他能否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快樂。孔子強調在人際交往中,要保持自己人格和心靈的獨立性。他用一句話為這個原則做了最好闡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即告訴人們,與朋友之間,不管相處的多投合多愉快,也不用強求兩人觀點完全一樣。一個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應該能夠保持內心精神世界的獨立。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獲得他人的尊重,進而獲得真正的友情。當受到他人傷害的時候,他不贊同無原則的以德報怨,因為善待對自己壞的人,實際就是怠慢了真正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所以他認為應該“以直報怨,以德報德”。這也是做人原則性的體現。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有自己的堅持和原則,這點説來容易,但它需要個人有足夠的判斷力,有足夠強大的內心世界,才能夠知道什麼是自己應該堅持的,什麼是可以包容的,什麼是應該反擊的,這一切的前提,便是個人具有精神上的獨立性。最能體現這種獨立性的,便是那句著名的“不怨天、不尤人”,這是一種充分自我負責的態度。有了精神的獨立性,便能夠在任何情況下獨立承擔其自己的責任,而不是從外界或他人身上找藉口,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逆境境中奮發而起,不論外界條件是貧是賤,是亂世還是太平,他都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温故而知新”聽起來很簡單,孔子為什麼説做到了這一點就可以做老師了呢?其實細想一下,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很小的時時候我們就讀過《狗熊掰棒子》的寓言,在學習上要想不像狗熊掰棒子那樣掰一個丟一個,就得經常温習舊的知識,在此基礎上再做到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而不是止步不前,故步自封。我們每天學習一個漢字,掌握一個英語單詞,每月讀一本有益的書,這樣做並不困難,如果能長期堅持,不忘舊知,學習新知,幾十年後必然博學多才。這體現了孔子“學而不厭”的教育主張,也符合當前提倡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感覺《論語》和其它經典的最大不同在於,它關注的是所有平凡人的平凡生活,告訴人們應該怎樣去生活才能夠達致幸福,它是温暖人心的。而如何生活,是我們每個人在學習其它各種知識之前最應該學習的,因為它關乎一個人是否能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否能擁有充實的內心世界。在今天這個充滿了誘惑和選擇的年代,孔子的生活之道值得我們去用心感悟。

國中生《論語》讀後感10

我覺得,在道德方面,東方更重視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説:“聖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來講的,也講不出來。所以論語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見(《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序P3),但卻通篇沒有定論。孔子在教導弟子的時候,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之異而施教。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讓弟子體會到什麼是“仁”。或許後來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傳弟子為了能讓後人能夠受到如師在側般的指導,才從先師的生活中截出一個個片斷,整理出一部《論語》。(當然,這純屬我的想象,沒有什麼依據)

正是因為《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鮮活的再現,所以我們才應該用一種獨特的方法去讀它。個人認為,與其風格比較像的一部書是晉代的《世説新語》。我們怎樣讀《世説新語》的?我想大多數人如果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需要寫一篇論文或讀書報道什麼的),一定不會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話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了一個多麼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都會把它當成一種生活的紀錄,以一種閒心來讀它。我覺得,其實閒談的心境才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到會意處,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達什麼。或許比條條框框地分析加分解來得好一些。當然,這是讀書的高境界。我做不到。

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麼,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讀而不是僅僅在紙上讀,到故紙堆中去尋找疑問的解答。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