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班級勵志文章

來源:文書谷 3.1W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一定要學會時不時地找一些關於大學班級勵志學習的文章來看看,那麼大學班級勵志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班級勵志文章

大學班級勵志文章:大學裏,學習成績到底有多重要?

剛上大學,很多人都説人脈交際很重要,而認為學習根本不重要,真是這樣的嗎?多少人拿着所謂鍛鍊自己的藉口,不去學習,結果呢,畢業之後,還是兩者都沒得到。

很多人説,重要的是能力,是的。但是你能説出你有什麼能力嗎?面試官又怎麼判斷你有能力?你難道覺得面試官不知道成績也許不代表一切麼?

在你沒有其他與眾不同的能力時,成績至少代表了一些能力,所以説,看成績也許不完全準確,但這的確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無奈方法。

在你找工作的時候,一些大公司就直接限定必須是985、211學歷,工資也比一般普通院校高,當然如果你有實際項目經驗,那更是錦上添花,當然能夠做項目就説明了你的學習能力與成績足夠好。

如果你要考研究生的話,如果你本科成績相當好,學校是直接可以保研的,在複試的時候,導師也會看你的本科成績,同等條件下,一般就會要本科成績好的。

如果你要出國留學,那對成績和平均績點那個更是要求嚴,如果你不是天才,如果你不經常呆圖書館自習室的話,你是很難過成績這道坎的。

如果你要評優、評獎學金之類的話,成績不行甚至有掛科的話,那就免談了。

……

再者,學習成績不僅僅就是分數績點那麼簡單。你也許不出國,那麼GPA對你來説沒用;也許你在簡歷裏把其他優點強調一些,把成績弱化一些,最後還是找到了滿意的工作;也許你家裏已經規劃好了未來的道路……

但是如果你不能讓自己在最適合學習的年華里為了學習而努力,那麼你的生活就很可能會不可避免的一團糟,渾渾噩噩,整天過的行屍走肉。

為了好成績而學習,至少能保證你的青春裏不墮落。

優秀是一種習慣,學習都征服不了,何談其他?當然很多人在學習以外,做了很多更有意義的事,但是這些與取得好成績根本不矛盾。我認為那些説“60分萬歲、多一份浪費,保證在不掛科的情況下,去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的同學就是在逃避。

總之,對於絕大多數同學來説,甚至可以説是99%的同學,學習都是最重要的。

大學班級勵志文章:你不是寂寞,你只是不想學習

週五晚上你一直泡在自習室,翻開了打印的課件只看了兩頁就看不下去了,上網刷了幾十分鐘微博發現無事可做了,磨磨蹭蹭一晚上最後回宿舍玩電腦,於是你覺得後悔了,覺得寂寞了,你覺得反正沒學習還不如出去玩玩來的有價值,覺得大好青春就這麼浪費了。

週六的早上你起得還算早,為了彌補昨晚沒學習的愧疚你去圖書館打算把貨幣銀行從頭看起,消化一下之前沒聽懂的,但是你塞着耳機坐下來,看了一個小時,你覺得效率實在太低了,看不下去了,你覺得上午到此為止下午再繼續好了。但是放下筆你卻不知道做什麼,不知道找誰哪怕能説説話,於是你一怒之下去先鋒把致青春看了。

到了晚上,你覺得這個週末過得怎麼好像這麼熟悉呢?

你就像一個氣球,吹的鼓鼓地去學習,被幾個難點戳出了小洞,便一下子癟了下來,最後拖着一身頹廢的皮囊回去,邊唾棄自己邊準備明天再把自己吹起來。

還有兩個月你的大二就結束了,還有一年你就要準備滾蛋了,這些你都知道,當你看到倒數日上的數字時你的心還會緊一下,但每當坐到書桌前你就突然覺得好像兩個月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完全可以容忍一兩天的小小拖延。

你心不安理不得地拖延着,像個傻逼一樣在拖延後唾罵自己兩句,但是日子還是那樣過。你想出去吃點好吃的,玩點好玩的,但是找不到人一起去,你就覺得寂寞了,無奈了,一點學習動力都麼有了。

是的,你不是寂寞,你只是不想學習。

週五晚上坐你對面的學長剛考完一門課,卻仍然在看筆記學課件,他只是一直默默地坐在那裏一聲不吭,他看起來很輕鬆。週六坐你後桌的同學在你來的時候就已經在那裏了,你看完電影回來,他似乎只是換了個坐姿。你每天早上七點多來到自習室你覺得很早,但是那個學長總是早你幾分鐘坐在位子上讀英語,你在他的讀書聲中撕開早飯的包裝袋,你覺得沒什麼,我起得也挺早。

你的腦子裏塞滿了生活應該有的理想化的樣子,你知道怎麼做,你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但你他媽就是不去做。

還有兩個星期就考4、6級了,你對自己説這次説什麼都得過,但是上次考前買的模擬捲到現在也才只做了幾份而已。

你説這學期要科科優秀,把大一的績點拉上來,但是到審計、貨幣銀行一點都沒搞懂,你還整天腆着臉坐在前幾排對着老師發呆。

你把學不進去歸結於心情不好,對,你寂寞,你無聊,你的青春被狗吃了。

你想追求的一切都在看似遙遠的未來,於是你想未來就等來了再決定。

對,你就是個傻逼。

不想學習的傻逼。

大學班級勵志文章:大學生為什麼上課一定要認真聽講?

1.認真聽講是一種能力

能力就像肌肉一樣需要訓練。訓練的方式就是在大學的每一個課堂上,要求自己認真聽老師講課。當認真成為習慣,你會很享受這種高質量的動作給你帶來的好處,比如專注的能力,入定入靜的能力,這些能力會伴隨你一生。

如果你在大學裏持續散漫形成習慣,你會發現在後續工作以及學習中,你很難讓自己專注。於是即使到關鍵時刻,你的弦也是繃不起來的,因為要你上的時候,你不行。

2.課程講得不好不能成為不聽講的理由

大學裏面可能有通識課或者專業課,老師的水平可能也會有高低,於是現在流行的觀點大概是,這個老師很水我就不聽講,這個課太爛我不聽,大不了自己看。

但問題來了,我始終相信老師的整體水平還是優於學生的,所以當一個學生説老師講得爛的時候,我其實是期待學生能説出來具體哪裏爛,而且能指出明確的點以及可改進的方案的。

現在更多數的情況,學生只是用“這課很爛”作為“我不聽講”的理由。

一定要記住,你在平時放的水,最後一定會流到你的腦子裏的。其實我是不相信一個認為老師沒水平的大學生,水平要高過老師的。老師站台講台上,你就好好聽講。

大學其實是專治青春期各種不服的地方,如果你能駕馭得住因為自己的無知產生的腎上腺素,而且能從老師的課堂中吸收到東西,那即使你在工作中,遇到一個你自以為很爛的領導,你也會可以工作中迅速成長。

3.課程有用無用不是一個大學生的格局能判定的

現代的大學生最愛説的話就是,這些課程設置很落伍,跟不上時代的要求,學了也找不到工作,都是無用的課程。

其實我覺得很幸運的一點是,中國大學專業的課程體系儘管有不足之處,但是幸好還是過來人設置的,而不是由學生自主設置的。

學生的知識沒那麼豐富,這也是大學學習的核心目的之一,提升視野和格局,不要那麼目光短淺。要以學生那丁點的行動量要拿來判定大學課程有用和無用,是很可笑的行為。大學生在大學需要練習的一個本事是,給你一門課程,你學到你能力範圍內的最好。

如果你在大學裏能訓練自己不帶情緒地學好任何課,你畢業走上社會,會成為非常有競爭力的人。你的收入也不會低。

4.跟上老師的節奏,梳理你的思路,這是最快的進步

有很多人上完了大學,思考方式還是那種“原生態”的模式。所謂的原生態就沒有經過系統刻意地訓練,而是任由隨機事件隨機衝擊產生隨機結果的狀態。

如果你從大學畢業的時候,你的大腦裏沒有留下任何你的專業領域帶給你的精神、信念、理論和體系,只是比走進大學的時候老了四歲,那你的思考方式很可能就是原生態的。

原生態的人最容易被營銷號、營銷黨收割了。這是很容易煽動的一羣人,商業也以從這羣人身上賺錢為導向,無所不用其極。但是原生態人的進步和成長,其實也沒人關心在意了,反正賺了你的錢就行。

大學其實是手把手教的最後機會了,老師上課會基本上按照課本給你推演一遍,來龍去脈,構建邏輯。所以如果你能完整地跟下來,一堂課的收穫是非常大的。

5.聚精會神在這個時代已經是稀缺能力,大學應該打好基礎

走神是認真聽講的大敵。

工科、理科學生上課其實很辛苦的,以前學習理論計算機的時候證明NP完全問題,全班同學一起推演,證明到後面老師都繞進去了。(我想説的是,)但凡有一步你的思緒跑偏走神了,要跟上這些證明的過程都會異常困難。有些課程的設置和難度,你要沒聽講課後自己看書其實更有困難。

文科也許好一些,也就是走神的代價更小一些。但是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如果走神的時間多了,課堂沒有留給你什麼,然後又佔用了你大量的時間,相當於你的青春年華就這麼荒廢掉了。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我覺得是相通的。當你沒有能力始終如一地跟着老師走完一堂課不走神不分心,多年以後你會發現一篇超過20xx的文字你竟然看不完跟不上沒耐心。然後你還開始找一些什麼“大道至簡”的理由來給自己的閲讀無能找理由。大學是讓你通透地學一門專業的最好機會,在你掌握這些複雜的細節和規律並熟練應用之前,你沒有資格談大道至簡的,因為深度和力度都不夠。

就像“上課認真聽講”這樣幾個簡單的字,展開來分析也是有許多脈絡的,所以我甚至能寫出一篇文章。

也許你會覺得你知道要上課認真聽講,也覺得我在説廢話,但是你若只是知道,做不到,也許你就缺一篇這樣的要求你能跟上思路的長篇大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