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勵志的文章

來源:文書谷 9.67K

挫折其實就是邁向成功所應繳的學費,像這名言一樣勵志大學勵志的文章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勵志的文章

大學勵志的文章:做大事就是要衝動

作者:艾小羊

週末遇到過去的同事,説起最近武漢的房價。

“你買第一套房的時候,不到八百塊錢一個平方吧?翻十倍不止,財商真高。”朋友説。

財商這事兒跟我真沒有半毛錢關係,我清晰記得當時買房的情形。

當年我供職的單位是家大企業,雖然取消福利分房,大家還是有福利房可住。每個年輕人結婚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窩。但那窩是什麼樣的呢?上世紀60年代的紅磚樓筒子樓,家家户户把煤氣爐安在走廊上,衞生間也是公用的。

這樣的房子是起步,隨着工作年限、級別的上升,住房條件會慢慢改善,最終,住進兩居室,三居室。不過熬到那時候的,都是中年人了。

有個同事比我早畢業幾年,剛生了孩子,在十幾平方米的空間裏,擠着他們一家三口,還有來照顧孩子的丈母孃。我去的時候,丈母孃正坐在沙發上準備洗腳,燈光昏暗,我進去一腳踹翻了她的洗腳盆,水灑的滿地都是。

那一刻,我心裏有個聲音喊,這不是我的生活,我不要。

買房的時候,很多人勸我。住上單位的兩居室只是時間問題,花這個冤枉錢,多傻啊。

我沒有什麼道理能説服他們,只有一個信念:絕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出生在沒有廚房廁所的房子裏。

當天看房就下了定金,房子唯一的優點是離單位近。

後來房價上漲,人人都當房奴的時候,每個人都説我聰明,有眼光,我倒覺得,我可能比他們傻一些。

一個理由就可以支撐我做一個重大的選擇。而很多人,喜歡左右權衡,喜歡萬無一失,考慮再三,還是會放棄。因為世界上哪有什麼萬無一失,怕失敗的人永遠得不到成功。

我還在著名的雜誌社工作過,兩年就辭職了。那間雜誌社因為待遇好,很多人做十年二十年,儘管每天都在抱怨,還是不願意走。

導致我辭職的也是一件很小的事。

與老總在北京出差,我陪她去買護膚品,她買了兩套,發票開的是她家先生的單位。導購小姐按規矩給了她一些試用裝,她卻軟磨硬泡想多要一些。

“你看,這小姑娘幫我拎東西,總得給人家一套試用裝吧。”她指着我説。

那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尷尬時刻。

導購只好又給了她一些,嘴角帶笑,眼睛裏卻藏不住鄙夷。她伸出手指頭,從裏面挑出最小的一盒,遞給我。我連忙扔回她的手提袋。

那一刻,我就決定,絕不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無論她的業務能力多強,辦的雜誌多麼暢銷。

朋友覺得我太沖動了,實在不行可以換個部門啊。

那位老總在這間雜誌社做了20xx年,從接熱線電話的編輯做到高管,我相信這樣一個人的身上所體現的就是這間公司的氣質。

如今雜誌社江河日下,跟我同期入職的同事,誇我當初有遠見,如今他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其實並不是我預見了雜誌社的今天,而是我更尊重自己的內心。我爸經常指責我,你是公主病,別人都能忍,你就不能忍。

可是,我憑什麼要忍。

雖然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我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我不要委曲求全,整日抱怨,我不要看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努力上進,卻過着不快樂的生活,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

有些人覺得人生的重大的選擇,應該有浩大的理由,我卻覺得,越是重大的選擇,理由越是簡單直接粗暴。

要不要過這樣的生活,每個人心裏原本都有答案,是理性的分析,慢慢磨損了那個正確的答案,使我們變得與大多數人一樣,為了生活而忍耐,為了生存而低頭,其實你不忍耐也死不了,抬起頭也可以活得好。

一個女生,覺得男朋友不適合她,在一起不快樂,本來應該轉身就走,她卻開始理智分析,一分析問題就來了——單身女生這麼多,離開他萬一找不到別人怎麼辦;據説中國90%的婚姻都是湊合的,我與其再找個人湊合,不如跟他湊合……

人腦中有一個區域是專門負責“解釋”的,所謂理智的分析,其實就是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

我一直是個大事衝動的人。一切讓我覺得沮喪、沒有尊嚴、突破底線的事,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逃離。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候,會問一個問題:你不想要這種生活,但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抱歉,我答不出來。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特別難回答的一個問題。無論你描畫出什麼樣的未來,旁人幾個反問就可以輕意滅了你的熱情,於是你被扣上幼稚、不成熟、異想天開的帽子。

其實我幹嘛要知道未來是不是比現在好,如果當下的生活是一種忍耐,我要解決的就是不再忍受,而不是一定要知道明天會更好。

未來更好還是更糟,誰説了都不算,只有去實現才知道。

不要相信現在不開心,忍到最後就會開心。忍到最後只會心死,不再介意什麼叫開心,什麼叫夢想,什麼叫熱血。

有一句西諺是,小的選擇靠經驗,大的決定靠感覺。

小事尊重自己的理智。買哪件衣服、去哪裏吃飯、看什麼樣的書,研究時裝雜誌、上大眾點評、看豆瓣評分,做足功課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選擇失誤。

大事遵從自己的內心。為不喜歡的事情而含辛茹苦,為不喜歡的人而強顏歡笑。這樣的經歷,出現在我們18歲以前,是磨練意志,18歲以後就是苟且偷生。

我們要在生活中盡最大可能保存的,不是一張飯票,一段關係,一種穩定,而是自己的熱愛、熱血、激情與尊嚴。

大學勵志的文章:你只需要堅持就夠了

文:湯小小

前幾天,時間管理班有個小夥伴對我説,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以後,這段時間忽然就閒了下來,覺得怪怪的,問我要怎麼辦。

我愣了一下,然後回答她:輕輕鬆鬆難道不好嗎?

這個回答,好像是與大環境不符的。這是個什麼環境?這個環境是人人都以忙為榮。一羣人聚會,人人都嚷着自己有多忙,弄得不忙的人都不好意思開口。

無論是看文章還是聽別人的分享,推崇的都是那種懸樑刺股型的努力,有人每天睡兩三個小時,有人從來不過週末,有人在地鐵上學英語,有人在孩子的哭聲裏寫作。

首先説明,我對這類人非常佩服,他們在沒有時間的情況下,擠時間依然在為夢想而努力,真的很了不起。

但捫心自問,我做不到,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也做不到。

我一天睡不夠八個小時,就會打瞌睡;在不安靜的環境裏,我就沒有辦法專心;一到週末我就想休息,哪怕是半天;孩子哭鬧的時候我什麼都做不了;我也不能在地鐵上看書;甚至,我都沒有辦法一邊運動一邊思考。

像我這種人,是不是就罪該萬死呢?

其實我是個急性子,特別急,用我媽的話説,就是“恨活”。意思就是,一看到活兒就恨不得立即馬上全部做完。

我最初開始全職寫作的時候,真的非常非常努力,就是那種懸樑刺股型。每天早上六點起牀,不洗臉不刷牙,先打開電腦。一個上午坐在那裏不動,中午連做飯的時間都沒有,還要跑去吃食堂。下午又是在電腦前坐半天,晚飯隨便湊合,丟下碗就拿起書本。

那時候沒有人逼我,但是我自己逼我自己,每天都工作八小時以上。晚上從來沒有在凌晨兩點前睡着過,即使躺在牀上,腦子裏想的依然是寫作的事情,偶爾半夜做夢,還會爬起來記錄下來。

我要求自己每個月至少寫十萬字,只要腦子裏有東西,我一天到晚都在寫寫寫,恨不能一天寫十篇。當然,沒有東西寫的時候,我就瘋狂看書,瘋狂看新聞,各處找素材。

週末當然不可能過,一個什麼成績都沒有做出來的人,有什麼臉面過週末!

整整半年的時間,我都是這麼兵荒馬亂,忙亂不堪,比霸道總裁還要日理萬機。

結果是什麼呢?結果是視力急劇下降,每天焦慮不安,掉頭髮,長斑,脾氣越來越壞。如果前一天把素材都寫完了,這一天一個字都沒寫,我就恨不得拿把刀捅死自己。

我覺得我很努力了,你看我都忙成這樣,都把自己感動死了。可是那半年,我真的沒有什麼成績,唯一的一點成績,也不過是在報刊上多發了幾篇文章而已。總的來説,發表量依然少得可憐。

後來我決定調整,也是因為看不到希望。反正已經這樣了,大不了我再出去上班就是了。

我重新規劃了時間,規定自己每天上午寫一篇,下午寫一篇,哪怕我有一百個素材,也每天只寫兩篇。我不再苛求自己每天無止境地寫下去。

一旦把任務量化,人就忽然變得輕鬆了很多。每天看看新聞看看書,輕輕鬆鬆找兩個素材,再花兩三個小時寫出來。不用工作八小時,而且沒有太大壓力,有時間做一頓美味的午餐,也有時間聽聽音樂打打電話。

這樣的計劃,我執行了三年,而且後面養成了習慣,越來越輕鬆。那時候,我從每天工作八小時以上到每天只工作四個小時,而這四個小時的時間,卻給了我意想不到的結果。

每年發表一千四百篇文章,就是這每天的四個小時創造的價值。

後來隨着紙媒的沒落,以及我自己要轉型,我決定每天只寫一篇文章,於是現在我每天只需要工作三個小時。如果不做別的,我簡直是周圍最輕鬆的人。

我每天晚上十一點之前睡覺,每天午休,每天運動,每天早上六點半起牀,寫一篇文章,做與工作相關的各種事情。下午是自由活動的時間,可以看書,可以寫長篇,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幾年,我真的是越來越閒了,但我積累的東西卻越來越多。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我一直在堅持寫,不管是兩篇還是一篇,我從來沒有一天放棄過。我堅持了五年,水滴石穿,鐵棒也要磨成針了。

所以我經常對身邊的人説,你不需要忙,你只需要堅持就夠了。你不需要懸樑刺股鑿壁借光,你可以輕輕鬆鬆,每天早睡早起,每天浪費光陰,每天到處旅行。只要在這個過程中,你一直在堅持做着你想做的那件事情,你的人生就會慢慢地發生改變。

那種每天只睡兩個小時的堅持,可以堅持一天兩天,可以堅持一個月兩個月,可以堅持一年兩年十年八年嗎?

也許有人能,但那一定不是你和我。

只有精力充沛,每天吃好睡好,有時間娛樂,有時間陪家人,把身體和心靈都滋養得很好,堅持才可能是一件可持久的事情。

對於普通的我們來説,你沒有辦法每天只睡兩三個小時,沒有辦法放棄一切娛樂,沒有辦法三頭六臂每天應付超多的事情。那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中一件,每天堅持做下去。

現在流行斜槓青年,你有那個跨界的能力,當然好,如果你沒有,那就老老實實做好一件事情。

我這麼説,有人可能會誤解。我就是想既學英語又學鋼琴,既學舞蹈又學畫畫,哪個我都不能放棄,你説怎麼辦?

前天就有人在後台給我留言,列了一大堆自己想學或正在學的東西,而且還在做兼職。他説自己特別忙,幾乎分身乏術,問我怎麼安排時間,才能把這一切事情都做好。

我沒有回覆,因為我沒有辦法幫他安排時間制定計劃。每天的時間就那麼多,而每個人每天可以專注的時間也非常有限。我可以幫你安排,你每天只睡兩個小時,然後專注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問題是,你能做到嗎?

每天只睡兩個小時你受得了嗎?每天長時間專注你會分心嗎?

答案顯而易見。

這個時代崇尚努力,我也崇尚努力,我最擅長的就是勵志。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白,我們不是超人,我們精力有限,我們也會想玩想娛樂,我們也會渴求最舒適的狀態。人性有很多弱點,每一個弱點都可能讓我們在努力的路上繳械投降。

我們想走得更遠,想走得更久,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減負,而不是不停地把什麼東西都放進包裏。

只有輕輕鬆鬆,每天精力充沛,心情良好,我們才能少些痛苦,才能走得更遠更久一點。

努力有時候,不是做加法,而是做減法。

如果你説,你就是想學很多東西怎麼辦?總不能一輩子就和一件事情死磕吧?

在這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多學點東西當然是好事。你可以一件一件做啊,先專心學一樣,這樣學好了,不需要再花費太多精力,輕輕鬆鬆就能應付了,你再去學另一件。

美食一次吃太多會消化不良,東西一次學太多會壓斷脊樑。不懂得節制的人,總是傷身又傷心。

所以,不要以忙為標準了。你忙,並不代表你努力對了方向。很多人天天忙,卻一無所成,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學英語,明天學寫作,後天又要學跳舞,結果什麼都沒堅持過一個月,什麼都是半吊子,有什麼用呢?

在這個人人都忙的時代,如果你也很忙,記得要一件一件地去忙,一件一件地去堅持。如果你很閒,也不用不好意思,因為你不需要忙,你只需要堅持就夠了。

只要你堅持了,不管忙還是不忙,結果都是一樣的。

這世上的絕大多數事情,都是唯堅持不破。

大學勵志的文章:好的生命狀態比選擇更重要

那天被友人拉進了一個微信羣,旁聽了一節微課堂。主講人是一位曾在巴西聖保羅大學留學的女子,爾後歸國在一家外企擔任高管。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申請到留學的全額獎學金,又是如何從零開始學習葡萄牙語,再到受邀登台用葡語做演講,而這僅僅用了一年的時間。留學畢業後歸國結婚生子,爾後進入外企工作,事業風生水起。她分享了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實現當初的目標的,她的每一個階段都走得穩妥而踏實。

在演講的最後,她用一句精彩的話語作結:“你的一個選擇,並不足以決定你的人生質量,你一直以來的狀態才是決定因素,凡事用心,凡事盡力,我相信用心的人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她的聲音温柔細膩,沉靜悠緩,卻又不失堅定的力量。她的微信頭像是她的生活照,披肩直髮長相清秀,她笑起來有兩個淺淺的酒窩,如沐春風那般美好。人的生命狀態是可以通過一個人做事的態度,以及透過對方的長相呈現出來的,對此我深信不疑。

我們總是在強調選擇的重要性,當途中遇到想法與實際發生衝突時,或者努力多時仍未見成效,就張惶失措開始懷疑、動搖了,甚至把過錯歸咎於對方或當初自己的選擇。

畢業找工作碰壁了,無法邁入用人單位設置的門檻,於是抱怨對方帶着有色眼鏡,抱怨自己的學校不好專業不好。工作幾年後仍舊平平庸庸,於是抱怨公司種種不如意,又或後悔自己當初沒有選擇更好的平台。婚姻也是如此,昔日感情和睦的戀人如今總為瑣事爭吵不休,互生怨恨,後悔自己當初選錯了人……可是,每個人所做出的選擇,難道不是當初的自己所認為的最合適最好的選擇嗎?而人生,也從來就不會有一勞永逸的選擇。

選擇,僅僅意味着一場馬拉松賽跑的起點,一個漫漫長路的開始。而通往遠方更為關鍵的,是接下來如何走好選擇之後的路,而我們又將以什麼樣的姿態在走。人是自己的根源,人生本我萬般諸事的成全,起主導作用的,只能是你自己,是你自己能否一路高歌且以歡欣之姿走向期待的遠方。

成功的定義是什麼?看到一句關於成功較為中庸而貼切的定義,“所謂的成功,也許就是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生活。如果你覺得安於現狀是你想要的,那選擇安於現狀的生活就會讓你幸福和滿足,如果你不甘平庸,選擇一條改變、進取和奮鬥的道路,在這個追求的過程中你也一樣會感到快樂。最糟糕的狀態莫過於當你想選擇一條不甘平庸,改變、進取和奮鬥的道路時卻以一種安於現狀的方式生活,最後抱怨自己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所以關鍵在於,你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是否與你內心的真實意願相匹配。而最終能否匹配成功,取決於你是否有持續的行動力,即便有矛盾的碰撞,也能以沉靜從容的自在狀態去消融、去化解。而這個過程也會讓你變得更加豐盈、飽滿、堅韌有力量,並從你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和細節呈現出來,同樣的又反哺於你的生活,滋養你的生命。

我曾就職於一家公司,我的boss是一位雷厲風行、叱吒商界的女強人,她創辦企業有近二十年的歷史,從創辦企業的那天起,她就一直致力於女鞋事業發展。她在商界中游刃有餘閃展騰挪,她獨立自信、幹練果敢,遇事也能沉着冷靜應對,智商情商超高魅力超羣。

而生活中的她,又是另一面,她幽默風趣,充滿了活力,喜歡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她總説她的年齡才二十多歲,而她保養得當心境年輕,看起來也像是二十多歲的樣子。但其實,她已經是四歲寶寶的奶奶了。

她也有小情小調的詩意情懷,她會把新租來的辦公室裝扮成精緻的小花園,綠色濃密的枝葉順着辦公室的一樓手扶梯攀爬到三樓,我們每天上班走樓梯的時候,都彷彿置身在一片清新的綠意中。她做得一手好菜,偶爾興致來了她還會挽起頭髮,繫上圍裙,為員工親自下廚。廚房中的她,又褪去了女強人的幹練與強勢,化身為温柔親切的鄰家姐姐,讓人覺得很舒服。

跟她出差時,她會與我談起她過往的一些坎坷的經歷,分享她的人生經驗。她説,無論你在做什麼,你的狀態尤為關鍵。人生就是痛並快樂着的一個過程,問題也總會有的。不要輕易放棄,信念也要夠篤定,那麼人就會慢慢地靠近美好和遠方。所以我還是該幹嘛就幹嘛,作息規律生活方式很健康,照樣做事業,照樣到處行走,享受生活。我認為我的每一步都很踏實。

倘若你能在生活的細節中感受到那些温潤而精微的美好,那麼這份美好也會在潛移默化中慢慢滲透進你的生命裏。你的生命也會在歲月中透出清明的質地和光感來。

而擁有好的生命狀態,意味着人即使身處世間的繁蕪和逼仄,在跌宕起伏的山河歲月中行走,那麼也會濾掉浮躁的因子靜下心來,把眼前的事情一件一件踏實地做好,在氤氲流動的軌跡中呈現出它該有的樣子來。

事情的本身不應當成是任務,苟且也不該是我們逃避的理由,這些也無非僅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只要以愉悦之心去對待,在凝神靜氣中自如呼吸,那麼便會在做事的過程中,感受到靈魂在跳舞的一種喜悦,精神世界也會逐漸變得闊大而豐富。

我喜歡手藝人的世界,喜歡他們做事時專注和安靜的動人的神情。他們的世界很慢很慢,也就在這樣的慢動作慢鏡頭中,能夠清晰地看到時光所織就的一件作品,從無到有各個階段所呈現的生動的輪廓,並在生命中熠熠發光。

日本東京有一家只賣羊羹和最中餅兩種點心的小店,店名叫“小笹”。店面小而樸素,只有3平方米,年收入卻高達3億日元。沒有做任何廣告宣傳,還每天限量150個,每人限購5個,卻門庭若市,很多人在早上四五點就過來排隊了,遇上節日甚至凌晨一兩點就排隊等候購買了。

羊羹的製作雖然簡單,無非是把用紅豆與麪粉或者葛粉混合後蒸制,冷卻成型即可。但一件事情看似簡單,若要讓它自帶光芒,那麼是需要用時間去精心打磨的。

這家小店的老闆叫稻垣篤子,他在高中畢業後便繼承了父親的點心店事業。但稻垣的父親是一個很嚴苛的人,稻垣在製作羊羹的最初十年間,遲遲未得到父親的認可。直到稻垣第一次“聽”到紫色光芒的聲音時,父親終於點了下頭。而為了讓這道紫色的光芒持續,他又用了十年的時間對紅豆的產量和質地、木炭的狀態甚至氣温和濕度進行了反覆的摸索、調和。每當看到這道紫色的光芒時,他都會生髮出極大的喜悦感。如今他所做的羊羹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的父親,而這,他用了自己一生的時間。

稻垣對自己做事的態度要求嚴苛、自律,忘我而專注。他説,“一旦煉製羊羹時,就是我一個人的世界。那是誰都不能打擾的我和羊羹面對面的時候,是隻能專注於這件事、心無雜念的時間。”

他還説,“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什麼事都可以。”“現在慢一點沒關係,只要記得前進就好。”

儘管世間浮華萬千,人煙囂盛聒噪,他們仍依心而行,專注一事。他們不隨波逐流,不急不躁,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情,以匠人之心往深處靜靜沉入,並把這件事情做到極致。他們的生命就是他自己的一件作品。

畢淑敏曾説,“人生的重大決定,是由心規劃的,像一道預先計算好的框架,等待着你的星座運行。如期待改變我們的命運,請首先改變心的軌跡。”因此我們需要修行,修一顆沉靜從容的心,讓自己的內心變得豁達而強大,讓自己的生命狀態呈現出氣韻和生動來。而這樣的人,必定是一個冷靜而清醒的有智之人,即便身處困境,他也會遊刃有餘地去理清那些枝枝蔓蔓,未來終會雲開霧散。

我們需要從生活中來,再到生活中去。修行沒有時空的限制,而日常生活就是最佳的場地,從中洞悉細微之處一點一滴的美好。在洋溢着生活氣息的菜市場感受生活的熱烈和温度,在廚房裏下一頓餃子看那縷縷升起的煙火氣,在書房中捧書閲讀把歲月珍藏,或在旅途行走,尋一片草木情深,看夕陽在下山,黛青色的遠山淡入雲層……隨清波婉轉,賞風光霽月,千帆過盡依舊是萬種風情。

無論身居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試着心懷虔誠歡喜意,學習如何與當下的每時每刻交流,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一種主客相融的共振和愉悦感,最終在自我與外界中達到一種靈動相諧的平衡,心平氣和地走向期待中的樣子。

去保持拙樸的天真,去進行温柔的試探,去慢慢靠近天地光陰的美好。以安靜沉凝的生命狀態,度殘缺而繁複的人生,活出生命該有的樣子。

鑑天地之精微,察萬物之規律。生活處處是修行,萬物靜觀皆自得。養一心靜氣以致遠,而這比什麼都重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