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崇年教授的教子經驗

來源:文書谷 2.07W
閻崇年教授的教子經驗

昨天下午,我有幸參加了我市“市民大課堂”學習,親耳聆聽了北京社會科學院,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教授為我們作的“學習歷史、感悟人生——明亡清興與袁崇煥精神”的專題講座。在整個講課過程中,閻教授精神矍鑠、滿臉微笑、態度謙和、聲音洪亮,向大家展示了一位清史研究專家的獨特魅力。兩個小時的報告會上,閻崇年教授以其對明清歷史特別是袁崇煥的研究成果,通俗詳實地講述了袁崇煥一生“大仁、大智、大勇、大廉”的品德,敢為國家捨身取義的浩然正氣和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時而正襟危坐、語氣嚴厲;時而旁徵博引、談笑風生,他淵博的知識,自信的講風,折服了我們每一位觀眾。關於他講課的主要內容,我這裏不想重複,關於他這堂課的啟示和教益,我打算慢慢消化和仔細領悟。我想在這裏,僅僅把他針對觀眾“關於如何教育子女”的提問所答覆的內容,先介紹給大家,與朋友們一道分享他的經驗。
在閻教授正式講座結束後,閻教授與聽眾進行了現場交流和互動。當一名熱心的聽眾向他請如何教育子女的經驗時,閻教授非常愉快、十分自豪地給大家做了介紹。閻教授説,他有三個子女(似乎是説的三個,如果錯了,原諒我當時沒聽清楚),兩個在美國,一個在北大。他們都是通過自己努力,讀書考出去的,現在都學有所成、事業有成,應該説教育子女是成功的。在談到教育子女的經驗時,閻教授風趣地説,只有兩個字:“不管!”就是基本不干涉孩子自己的事務,不按自己的意圖和喜好去塑造孩子,任由孩子自我發展。
聽到這裏,我當時就眼睛一亮。我十分讚賞閻教授這種教育方式。記得有個教育專家曾經説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心靈成長之路,他要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意願長大成人,被旁人塑造。”這個專家甚至認為:把老師稱作“辛勤的園丁”這個説法都不準確,因為如果老師是園丁,那學生就是花草。園丁“修理”花草,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這樣一來,師生就顯然處在不平等的位置了。所以,這位教育專家説:“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只要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用平等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相信孩子。我所説的‘相信’並不是一種教育的技巧,而是一種態度和信念。”這樣就可以了!閻教授教育子女的理念符合教育專家們的原則,更給我們今天那些逼着孩子學這學那,總想按照自己意願塑造孩子的家長以很多啟示和教益。
在這個大原則下,閻教授又説了三條很實在的經驗:“第一,給孩子創造很好的學習環境和文化氛圍;第二,大事管,小事縱;第三,注重養成教育。”
在談到第一條經驗時,閻教授説這是他在美國的女兒給他總結的。他女兒説,回憶起來,父親從小到大也沒給他們姊妹特殊的教育。但有一條,就是在很小的時候,每當他們放學回家,鄰居的孩子看到的是父母打牌、吵架、喝酒,而他們看到的卻是父親總在那裏看書學習或著述立説。這給了他們無形的教育和影響。閻教授還講了一個故事,説他有個同事,在五·一放假前夕,要閻教授去他家給他的孩子講講,要在假期多看書學習。閻教授問同事,你打算假期幹什麼,同事説打算在家看電視陪孩子。閻教授説,你看電視要孩子看書,怎麼行?於是,同事聽了閻教授的意見,七天沒看電視,只看書幹家務,結果孩子也搞了七天學習。由此看來,子女的教育確實是身教重於言教!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在我孩子剛進入國小讀書的時候,我就把家裏的電視機送給父母了。一停就是七年,直到孩子讀八年級,有了自制能力,我們才又買電視。記得孩子讀國小時,他們老師常常佈置要他們記錄“新聞聯播”的內容,家裏沒電視機,我們就為孩子買了個小收音機,讓孩子聽收音機完成作業。當時,有人説,看電視可以豐富孩子知識,促進孩子智力發育。我看我的孩子並沒有因沒看電視變傻變蠢,倒是少了幾分浮躁和虛榮,甚至是瘋狂,多了幾分單純、文靜。看看現在超女熱等等對孩子心理和靈魂的扭曲,那太多信息垃圾的電視真是不看也罷!
在談到第二條經驗時,閻教授説對孩子的學習平時一般不管,只在放學前或開學時找孩子交交心,過問一下孩子的成績或成長情況,幫孩子找找差距、理理思路、做做計劃。他説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了,你總圍着他嘮叨,只會引起反感,產生逆反心理。所以只管住大事,小事任其放縱。孩子該經歷的事情讓他們自己去經歷好了,即使是犯點小錯,走點彎路,對他們成長不無好處。也許教訓越深刻,記憶越牢固,以後出錯的機率就越少。我信然!
當閻教授説到第三條經驗時,他講了自己的一個親身經歷。這就是在他兒子讀國小的時候,他發現兒子數學考試成績很差。但當問到孩子時,孩子又都會。成績差的原因是做題不認真,習慣不好。於是,閻教授每天給兒子出十個題目,要孩子做。他不是教孩子做練習,而是幫助孩子養成認真、細緻、嚴謹,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他説,開始時十道題要錯七八道,後來就慢慢減少了,最後,即使不允許兒子用鉛筆,只能用鋼筆做題,兒子也基本不出差錯了。也就通過三個月的訓練,孩子的數學成績一下子由班上倒數第二三名變為了班上前一、二名。他説,這個時候就不用管孩子了,這個時候孩子有興趣和成就感了,可以不用揚鞭自奮蹄了!所以,閻教授十分看重和推崇養成教育。
這確實是經驗之談。所謂養成教育,其實就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教育。詳細説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學習中,通過訓練、嚴格管理等種種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質,最終養成自覺遵守社會道德和行為規範等良好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一種教育。我們很多家長往往忽視孩子的習慣,有的甚至把孩子的不良習慣當笑料或故事,不無自豪地講述給朋友們聽。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好習慣常常讓人受益終生,壞習慣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而習慣又是養成教育的產物,它往往起源於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和小動作,這些小事或小動作一旦反覆出現,建立條件反射,形成習慣,就藴含着足以改變一個人命運的巨大能量。
記得曾經看到過一部電影,裏面有個情節,有一個理髮的師傅教徒弟理光頭。開始時在冬瓜上練習,用理髮刀刮冬瓜皮來模仿理光頭。徒弟每次練習時,一旦師傅喊他,他就順勢把理髮刀往冬瓜上一紮。後來徒弟出師。師傅要徒弟給顧客理光頭,剛理不久,師傅便喊他有事,結果他照例把理髮刀往顧客頭上一紮。其後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壞習慣常常使人們與幸運失之交臂,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我曾經在一篇隨筆中談到,我在讀中學時遇到過一位很好的數學老師。他為了讓我們養成不胡亂塗改、保持卷容整潔的習慣,他採取的方法是改變考試評分標準。如果題目全部做對,但卷容不整、塗改較多,只給50分,如果卷容整潔,題目沒有作對,可以得85分;只有在卷容整潔和題目全對的情況下才能得滿分。他對卷容的要求不僅僅是乾淨、不亂塗改,更主要的是規範。比如,解方程,其下一個等號必須與上一個等號對齊;劃座標,其縱、橫兩軸上的箭頭是決不容許劃成單書名號的,只能伴着兩軸劃得像書上一樣才能得卷容分。本來,我們一幫同學做事都很毛躁,也不那麼注意規範,就因為他一個學期的引導,我們都改變了過去的壞習慣。別人怎樣,我不清楚,我是將當年這位老師教給我們的規範、整潔、細緻的作風一直保留到了今天,而且感到終生受益。而每當我看到現在的孩子用不乾膠、改正液塗改作業時,我就憶起當年老師的教誨,暗自慶幸當年遇到了一個好師長!
所以,當閻教授談到要重視孩子的養成教育時,我是很有同感,十分贊成。閻教授的答覆只有幾分鐘,但我卻拉拉扯扯寫了這麼多,原因是我覺得他的這些經驗十分寶貴,也很容易操作,值得推廣。但願能給朋友們一些幫助。

昨天下午,我有幸參加了我市“市民大課堂”學習,親耳聆聽了北京社會科學院,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教授為我們作的“學習歷史、感悟人生——明亡清興與袁崇煥精神”的專題講座。在整個講課過程中,閻教授精神矍鑠、滿臉微笑、態度謙和、聲音洪亮,向大家展示了一位清史研究專家的獨特魅力。兩個小時的報告會上,閻崇年教授以其對明清歷史特別是袁崇煥的研究成果,通俗詳實地講述了袁崇煥一生“大仁、大智、大勇、大廉”的品德,敢為國家捨身取義的浩然正氣和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他時而正襟危坐、語氣嚴厲;時而旁徵博引、談笑風生,他淵博的知識,自信的講風,折服了我們每一位觀眾。關於他講課的主要內容,我這裏不想重複,關於他這堂課的啟示和教益,我打算慢慢消化和仔細領悟。我想在這裏,僅僅把他針對觀眾“關於如何教育子女”的提問所答覆的內容,先介紹給大家,與朋友們一道分享他的經驗。
在閻教授正式講座結束後,閻教授與聽眾進行了現場交流和互動。當一名熱心的聽眾向他請如何教育子女的經驗時,閻教授非常愉快、十分自豪地給大家做了介紹。閻教授説,他有三個子女(似乎是説的三個,如果錯了,原諒我當時沒聽清楚),兩個在美國,一個在北大。他們都是通過自己努力,讀書考出去的,現在都學有所成、事業有成,應該説教育子女是成功的。在談到教育子女的經驗時,閻教授風趣地説,只有兩個字:“不管!”就是基本不干涉孩子自己的事務,不按自己的意圖和喜好去塑造孩子,任由孩子自我發展。
聽到這裏,我當時就眼睛一亮。我十分讚賞閻教授這種教育方式。記得有個教育專家曾經説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心靈成長之路,他要成為他自己,而不是按照別人的意願長大成人,被旁人塑造。”這個專家甚至認為:把老師稱作“辛勤的園丁”這個説法都不準確,因為如果老師是園丁,那學生就是花草。園丁“修理”花草,也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了,這樣一來,師生就顯然處在不平等的位置了。所以,這位教育專家説:“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其實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只要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用平等的態度來看待孩子,相信孩子。我所説的‘相信’並不是一種教育的技巧,而是一種態度和信念。”這樣就可以了!閻教授教育子女的理念符合教育專家們的原則,更給我們今天那些逼着孩子學這學那,總想按照自己意願塑造孩子的家長以很多啟示和教益。
在這個大原則下,閻教授又説了三條很實在的經驗:“第一,給孩子創造很好的學習環境和文化氛圍;第二,大事管,小事縱;第三,注重養成教育。”
在談到第一條經驗時,閻教授説這是他在美國的女兒給他總結的。他女兒説,回憶起來,父親從小到大也沒給他們姊妹特殊的教育。但有一條,就是在很小的時候,每當他們放學回家,鄰居的孩子看到的是父母打牌、吵架、喝酒,而他們看到的卻是父親總在那裏看書學習或著述立説。這給了他們無形的教育和影響。閻教授還講了一個故事,説他有個同事,在五·一放假前夕,要閻教授去他家給他的孩子講講,要在假期多看書學習。閻教授問同事,你打算假期幹什麼,同事説打算在家看電視陪孩子。閻教授説,你看電視要孩子看書,怎麼行?於是,同事聽了閻教授的意見,七天沒看電視,只看書幹家務,結果孩子也搞了七天學習。由此看來,子女的教育確實是身教重於言教!我自己也有這樣的體會。在我孩子剛進入國小讀書的時候,我就把家裏的電視機送給父母了。一停就是七年,直到孩子讀八年級,有了自制能力,我們才又買電視。記得孩子讀國小時,他們老師常常佈置要他們記錄“新聞聯播”的內容,家裏沒電視機,我們就為孩子買了個小收音機,讓孩子聽收音機完成作業。當時,有人説,看電視可以豐富孩子知識,促進孩子智力發育。我看我的孩子並沒有因沒看電視變傻變蠢,倒是少了幾分浮躁和虛榮,甚至是瘋狂,多了幾分單純、文靜。看看現在超女熱等等對孩子心理和靈魂的扭曲,那太多信息垃圾的電視真是不看也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