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故事-庸人自擾

來源:文書谷 1.96W

庸人自擾泛指本來沒有問題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煩。那麼這個成語是怎麼來的呢?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庸人自擾的成語故事,希望幫助到你。

四字成語故事-庸人自擾

庸人自擾

唐睿(ruì)宗時,有個叫陸象先的人。他為人寬容,才學很高,辦事幹練,素有威名。有一年,陸象先出任益州劍南道按察使。到任後,對百姓十分寬厚仁慈。即使對於犯罪的人,也不輕易動刑,而是講道理以德服人。他的助手司馬韋勸他説:“你應該用嚴厲的刑罰建立自己的威望。不然,這裏的百姓就會輕慢你,就沒有人怕你了!”陸象先聽了,搖搖頭説:“老百姓的事情在於道德教化和治理,只要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他們便會服從你,誰説只有用嚴刑才能樹立自己的威望呢?”又有一次,一個小吏犯了錯,陸象先只是批評了他一頓,勸他以後不要重犯。而一個屬下認為處理太輕,應該用棍子重重責打那個小吏一頓。陸象先嚴肅地對他説:“人情都是相通的。我責備了他,他難道會不理解我的話嗎?他是你的手下,他犯了罪你也有責任,如果一定要用刑的話,是不是應該先從你開始呀?”這麼一來,那個屬下不敢説話了,滿臉羞慚地退了下去。

陸象先曾多次説:“天下本自無事,只是庸人擾之,始為繁耳。”意思是説,天下本來沒有什麼難事,只是由於一些平庸無能之輩不會處理,結果才把事情弄複雜、搞麻煩了。

興高采烈

稽康,字皮夜,他是魏晉之間有名的“竹林七賢’之一,風度 翩翩,文才超羣,當時便有許多人傾慕他。 稽康一生寫了不少詩和論文。他在詩中曾一再提到環境的險 惡。“鳥盡良弓藏,謀極身心危,吉凶雖在己,世路多險峨。”這些詩句對當時的現實作了無情的揭露和批判。他的論文,則觀點鮮明,論點集中,具有根強的論辯力,佈滿了對當時社會的揭露和對禮法之士的批判。如他在《養生論》中主張 “清虛靜泰,少私寡慾”,批判士族中的人過着“聲色是耽”的縱慾生活,尤其對又想長壽又要享樂這類人的心理刻畫更是非凡精采。他説,這類人“欲之患其得,得之懼其失,苟患失之所不至矣。在上何得不驕,持滿何得不溢,求之何得不苟,得之何得不失那!”稽康就是這樣,把魏晉士大夫那種得失急聚、生死無常所產生的極為貪婪的變 態心理一語破的,刻劃得淋漓盡致。

出處劉勰《文心雕龍》叔夜俊俠,故興高而采烈。釋義“興”,愛好、興致。“採”神采、精神。“烈”,熱烈。原意是指文章志趣高尚,文詞犀利。現常用來形容興致,情緒飽滿。也用來形容至現出來的歡樂氣氛。

分庭抗禮

一天,孔子和學生們在樹林裏休息。學生們讀書,孔子彈琴。一條船停在附近的河岸邊,一位漁夫靜靜地聽孔子彈奏。孔子彈完了,漁夫招手叫來孔子的學生子貢和子路,問了孔子的情況,又説了幾句寓意深刻的話,就轉身走了。

子貢把漁夫的話告訴了孔子,孔子追上漁夫表示要虛心求教。於是,漁夫就和孔子暢談起人生的道理來。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説:“我願意做您的學生,得到您的教誨。”漁夫沒有答應他,獨自划船走了。這時,顏淵把車子拉了過來,子路請孔子上車。可是孔子仍然呆呆地望着漁夫遠去的方向,直到水波平靜下來,聽不見槳聲了,才登上車子。

子路問孔子:“我為您駕車已經很久了,不曾看見先生對人如此謙恭尊敬。就是天子和諸侯見到您,也是相對行禮,平等相待,您還帶有點自尊的神色呢。(原文是:‘由得為役久矣,未嘗見夫子遇人如此其威也。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傲之容。’)但今天,那個漁夫漫不經心地站着,而您卻彎腰弓背,先施禮後説話,是不是太過分了呢?”孔子便向他説明了如此謙卑的原因。

“分庭伉禮”是説賓主相見,分別站在庭中兩邊,相對行禮,平等相待。伉,對等。現在寫作“分庭抗禮”,用來比喻平起平坐,或表示互相對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