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朝歷史事件

來源:文書谷 5.03K

從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來看,無論哪個階級,在人類歷史發展的記憶中,故事都是傳承歷史的重要媒介,是陳述歷史知識的主要途徑。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晉朝歷史事件,希望能夠幫到你!

晉朝歷史事件

晉朝歷史事件篇一:自亂陣腳的苻堅

東晉定都南京時,統治華北一帶的前秦苻堅,發動百萬大軍,打算消滅東晉,統一中國。

迎戰的東晉,兵力只有八萬(不及對方的十分之一),可是結局出乎意料,竟然讓東晉打了大勝仗。

為什麼佔盡優勢的前秦,會吃敗仗呢?

關鍵在於,苻堅因錯覺而心生恐懼。兩軍交戰之前,處於劣勢的東晉,掌握先機,開始進攻。

苻堅在開戰之前,一直輕視東晉的兵力。可是,當他站在城牆上看下去,發現對方擺出滴水不漏的陣勢,緩緩逼近。不禁內心動搖。誤以為前面八公山上的草木,皆是東晉的軍隊。

他在驚慌中回頭問他的參謀:

“我的天啊!沒想到東晉居然有這樣的大軍!”

苻堅一慌,無法冷靜指揮作戰,終於大敗。這完全是東晉設法使苻堅將“無”錯覺成“有”,自亂陣腳造成的結果。

晉朝歷史事件篇二:賈后專權

八王亂西晉統一全國後的十年中,社會生產一度獲得發展,歷史上稱作“太康之治”。但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白痴太子司馬衷繼位,這就是晉惠帝。他即位後第二年就爆發了一場政治大地震——“八王之亂”。

晉朝政權剛建立時,晉武帝研究魏朝怎麼會滅亡,認為主要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王,皇族子弟沒有權力,皇帝也就孤立無援了。所以,他就大封皇族,一共封了五十七個同姓王,並讓他們都掌握軍隊,有的還兼管中央和地方的軍政大事。比如晉武帝晚年,派楚王司馬瑋管轄荊州、汝南王司馬亮管轄許昌,這些諸侯實際上成了強大的地方割據勢力,由此而埋下了動亂的禍根。

公元290年4月,晉武帝彌留之際,下詔由汝南王司馬亮與皇后楊豔的父親楊駿一起輔政。不料楊氏父女採取陰謀手段,偽造遺詔,排擠了司馬亮。在晉惠帝司馬衷登基後,楊駿以太后之父及太傅的身份輔政,玩起了操縱政權的把戲。

晉惠帝是個白痴,根本不可能對國家大事發表意見,對自己的處境也無所謂。但皇后賈南風(功臣賈充的女兒)卻兇狠而又會玩弄權術。她不願讓楊駿獨攬朝廷大權,就和楚王司馬瑋合謀除掉楊駿。

公元291年3月,楚王司馬瑋從荊州帶兵進京,宣稱接到晉惠帝的密詔,討伐謀反的楊駿。司馬瑋迅速包圍了楊駿的住宅,殺了楊駿後,又殺了他的幾千個黨羽。皇后賈南風又把太后楊豔廢為庶人,也就是普通百姓,強迫她絕食而死。

隨後,汝南王司馬亮進京,與元老衞瓘(guàn)一起輔政,司馬瑋則掌握着中央禁軍的指揮權。司馬亮想獨攬大權,司馬瑋想幹涉朝政,兩人的矛盾越來越深。

賈后也嫌司馬亮礙手礙腳的,就叫晉惠帝下詔給司馬瑋,要他把司馬亮和衞瓘等人都殺了。司馬瑋接到密詔,馬上照辦了。

賈后怕司馬瑋殺了政敵後,權力會過於集中。當天晚上,就宣佈楚王司馬瑋偽造皇帝詔書,擅自殺害朝廷重臣,把他定了死罪。司馬瑋連喊冤枉,但已經來不及了。

從這以後,名義上是晉惠帝做皇帝,實際上權力都掌握在賈后手中。她在朝中委派親信黨羽掌管機要,專斷朝政八年多,幹了許多壞事,真是臭名遠揚。

賈后有個心病:太子司馬遹(yù)不是自己所生,他長大後自己的地位還保得住嗎?賈后的黨羽也時常在她面前説太子的壞話,説將來太子當了皇帝,就會要賈后的好看,要她早下決心除掉太子。

賈后設計宣佈太子謀反,把他廢為庶民。朝中大臣對她的這一做法非常不滿,背後議論紛紛。趙王司馬倫散播謠言,説大臣們準備扶植太子復位。賈后信以為真,來了個先下手為強,派人毒死了太子。

司馬倫手中掌握着禁軍的大權,利用大臣們對太子的同情之心,藉口要為太子報仇,起兵闖入宮中,把賈后抓了起來。

賈后大驚失色,連哭帶罵:“你們想幹什麼?要造反嗎!”她指望晉惠帝會來救她。

司馬倫沒有給賈后機會,把她和她的黨羽都殺了,奪取了朝中大權,當上了丞相。

第二年,野心勃勃的司馬倫稱晉惠帝為“太上皇”,還把他軟禁起來,自己當起了皇帝。

趙王司馬倫篡位的消息一傳出,各地諸侯王都堅決反對,他們也想來過過做皇帝的癮。

齊王司馬冏(jiǒng)首先起兵討伐司馬倫,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yóng)跟着響應。三王聯合起來,與趙王的軍隊在京城洛陽郊外打了兩個多月,死了將近十萬人。趙王節節敗退,部下又在城中倒戈,迎晉惠帝復位。

不久,趙王司馬倫被賜死,齊王司馬冏入京輔政。成都王司馬穎與河間王司馬顒沒有得到多大好處,對齊王心懷不滿,聯合在洛陽的長沙王司馬乂(yì),一起向他發難。齊王司馬冏兵敗被殺,朝政由長沙王司馬乂執掌。

成都王司馬穎與河間王司馬顒的野心還是沒有得逞,就藉口長沙王“論功不平”,又聯合討伐長沙王,把他逼得走投無路。這時,東海王司馬越乘機率兵把長沙王抓了起來,交給河間王的大將張方。

張方也是個心狠手辣的角色,佔領了洛陽後,把長沙王司馬乂放在火上活活烤死。

諸侯王之間繼續廝殺,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晉惠帝也被當作爭奪的對象,挾持到了長安。公元320xx年,東海王司馬越再次起兵,進攻關中,第二年打入長安,將晉惠帝迎回洛陽。

“八王之亂”延續了十六年,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長沙王司馬乂等七王先後死了,最後留下個東海王司馬越。

這時司馬越更肆無忌憚了,公元320xx年,他乾脆將晉惠帝毒死,另立晉武帝第二十五子司馬熾(chì)為帝,即晉懷帝,朝政完全掌握在他手裏。

晉朝歷史事件篇三:司馬睿重建晉朝

公元四世紀初,在內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西晉王朝的統治搖搖欲墜,都城一度由洛陽遷到了長安。但遷都並不能挽救它滅亡的命運。公元320xx年,匈奴人劉聰率兵攻下長安,晉愍帝司馬鄴被俘,西晉宣告滅亡。

西晉雖然滅亡了,但一些晉朝的舊臣並不甘心亡國的命運,況且南方還在晉朝官員手裏,於是他們就在各地積極活動,準備恢復晉朝的統治。公元320xx年,琅琊王司馬睿在流亡大臣與江南氏族的擁護下,在建康稱帝,建立東晉,這就是晉元帝。

司馬睿在西晉皇族中的地位和名望並不高,他所以能夠稱帝,完全是靠着他的幕僚王導和其堂兄王敦的扶持。事情還得從司馬睿被派到建康作鎮守講起。那時,王導是他的府中參軍,因為為人靈活機警、足智多謀,深得司馬睿的信任,司馬睿把他當作知心朋友。

他們一同來到了建康。原以為到這裏會受到隆重的歡迎,可沒想到江南有名望的大士族嫌司馬睿地位低,根本沒把他放在眼裏,一個也不來拜見他。司馬睿心裏很不高興,要王導想辦法。王導也知道要在江南站住腳,沒有這些大士族的支持是不可能的。堂兄王敦當時在揚州做刺史,很有點勢力。王導就把王敦請到了建康,兩人商量了半天,總算想出了個主意。

這年的三月九年級,按照當地的風俗,百姓和官員都要到江邊去求福消災。這一天,王導讓司馬睿坐上華麗的轎子,高擎着琅琊王的旗號,並佈置有儀仗隊鳴鑼開道,王導、王敦侍立兩旁,北方來的大官、名士,也一個個騎着高頭大馬跟在後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隊伍。浩浩蕩蕩開往江邊,迤邐有一里多長。

司馬睿、王導他們故意繞道走建康城裏最繁華的街道,這一天,在建康城裏看熱鬧的人本來就多,大家看到這種從來沒見過的大排場,都轟動了,紛紛圍觀,人聲鼎沸。江南有名的士族地主顧榮等聽到這個消息,從門縫裏偷偷張望。他們一看這個陣勢,都被鎮住了,又見王導、王敦這些有聲望的人對司馬睿畢恭畢敬,大吃一驚,怕自己怠慢了司馬睿,都紛紛出來迎接,拜見司馬睿。

這一鬧,司馬睿在江南土族中的威望大大提高了。王導接着又勸司馬睿説:“顧榮、賀循是這一帶的名士。只要把這兩人拉攏過來,就不愁別人不緊跟我們。”

司馬睿馬上派王導上門請顧榮、賀循出來做官,兩個人都很高興地接受了官職,並開始在江南士族中大力推崇司馬睿。打這以後,江南大族紛紛擁護司馬睿,司馬睿在建康也就站穩了腳跟。

北方大亂以後,北方的士族紛紛逃到江南避難。王導又勸説司馬睿要及時救濟他們,並把他們中間有名望的人都吸收到王府來。司馬睿聽從了他的建議,前前後後吸收了大量的北方士族,深得他們的歡心。就這樣,司馬睿靠着王導的安排,既拉攏了江南的士族,又吸收了北方的人才,他的地位更加鞏固了。他非常感激王導,感慨地對王導説:“你就是我的蕭何啊!”

公元320xx年,羽翼已豐的司馬睿在建康即位,重建晉朝,史稱東晉。登基那天,王導和文武官員都進宮來朝見。司馬睿看到王導要給自己行大禮,趕忙從御座上站起,走下殿來一把拉住王導,要他一起到御座上接受百官朝拜。這個意外的舉動,使王導和眾大臣都大為吃驚。因為在封建時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哪有臣下與皇上同座的道理。

王導急忙推辭道:“這怎麼行。只有太陽高高在上,萬物才能得到它的煦照。如果太陽跟一般的生物在一起,生物還能得到它的照耀嗎?”

王導的這一番吹捧,使司馬睿聽得十分高興,他也就不再勉強,接受了大臣們的朝拜。

司馬睿登基以後,為了感謝王導、王敦兄弟的大力扶持,對他們特別尊重。他封王導為尚書,掌管朝內的大權;又讓王敦總管軍事。王家的子弟親信一時佈滿朝中。當時,民間流傳這樣着一句話,叫做“王與馬,共天下”。意思是説東晉的江山是王氏與司馬氏共同擁有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