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人物故事3篇

來源:文書谷 6.78K

七年級歷史人物故事 酈道元的故事

七年級歷史人物故事3篇

酈道元在少年時代,就對地理考察有濃厚的興趣。十幾歲時,他隨父親到山東,經常與朋友一起到有山水的地方遊覽,觀察水流的情景。當時,他們遊歷過臨朐縣的薰冶泉水,又觀看了石井的瀑布。瀑布奔瀉而下的水流,激起了滾滾波浪和飛濺的水花,那鏗鏘有力的巨大音響,在川穀間迴盪。這美麗壯觀的景色,使酈道元大為陶醉。後來,他在山西、河南、河北做官,經常乘工作之便和公餘之暇,留意進行實地的地理考察和調查。凡是他走到的地方,他都盡力蒐集當地有關的地理著作和地圖,並根據圖籍提供的情況,考查各地河流乾道和支流的分佈,以及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風貌。他或跋涉郊野,尋訪古蹟,追溯河流的源頭;或走訪鄉老,採集民間歌謠、諺語、方言和傳説,然後把自己的見聞,詳細地記錄下來。日積月累,他掌握了許多有關各地地理情況的原始資料。

同時,酈道元愛好讀書,並以此聞名於世。在日常生活中,書籍是他不可分離的伴侶。他一生中讀過許多書,尤其是有關地理記述的書籍,他幾乎都讀遍。他讀書非常嚴肅、認真,對書中的記載力求弄懂、弄通,對各書中記述同一地方而有出入的問題,更是着意探究其原因。大量地讀書,使他具有淵博的學識,成為當時有名的學者。他寫了不少著作,都流行於世,可惜後來大都佚亡了。

通過實地的考察和對地理書籍的研究,酈道元深切感到前人的地理著作,包括《山海經》、《禹貢》、《漢書•地理志》以及大量的地方性著作,所記載的地理情況都過於簡略。三國時有人寫了《水經》一書,雖然略具綱領,但卻只記河流,不記河流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而且河流的記述也過於簡單,並有許多遺漏。更何況地理情況不是固定不變的,隨着時間的推移,地理情況也不斷髮生變化。例如,河流會改道,地名有變更、城鎮村落有興衰等等,特別是人們的勞動會不斷改變地面的風貌。因此歷史上的地理著作,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了。酈道元決心動手寫一部書,以反映當時的地理面貌和歷史變遷的情況。

在著書的過程中,酈道元選取了《水經》一書作為藍本,採取了為《水經》作注的形式,因此取書名為《水經注》。但是,他並不是圖省力,走捷徑,簡單地為《水經》作註釋,跟着《水經》一書的記述走,《水經》記什麼,他就注什麼,而是很花了一番功夫和氣力。《水經》一書記載的河流僅137條,文字總共只有一萬多字。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補充了許多河流,數量比《水經》增加了近10倍,達1252條,其中有些還是獨立流入大海的重要河流。《水經注》共計40卷,約30萬字。僅從這些就可以看到,酈道元的《水經注》是一部內容遠遠超過《水經》一書的再創作,書中凝聚着酈道元大量的辛勤勞動,是他多年心血的結晶。

酈道元生活的年代,正值我國南北分立對峙的南北朝時期,北方為北魏政權,南方先後為宋、齊、樑政權。酈道元雖然只是活動在北魏政權統治的地區之內,其範圍大約相當於現在的秦嶺和淮河以北的地區,但他的著作並沒有受政權和地域的限制,他的視野遠遠地超出了北魏政權統治的範圍,反映了他盼望祖國早日實現統一的心情。在《水經注》中,酈道元所記述的內容包括了全國各地的地理情況,還記述了一些國外的地理情況,其涉及地域東北至朝鮮的壩水(今大同江),南到扶南(今越南和柬埔寨),西南到印度新頭河(今印度河),西至安息(今伊朗)、西海(今蘇聯鹹海),北到流沙(今蒙古沙漠)。可以説,《水經注》是北魏以前中國及其周圍地區的地理學的總結。

七年級歷史人物故事 賈思勰的故事

北魏未年賈思勰著的《齊民要術》,是一部總結農業生產技術的著作,“齊民”是使人民豐衣足食,“要術”是重要的方法。

賈思勰出生於壽光城西南的一個富裕家庭,他從小喜愛讀書,常常手不釋卷。他年輕時候在高陽郡當太守時,重視發展農業,他一邊努力讀書,一面深入民間,向老農、牧民學習生產知識,還把民間關於氣候、季節、耕種的諺語收集起來。他自己還在府中開出一塊地種菜,養些雞鴨牛羊。賈思勰從書本中和實踐中積累了大量資料,為寫好《齊民要術》準備了充分的條件。

北魏時候,幷州不產大蒜,農民想種,就從朝歌買來上等蒜種,,種上後收穫的卻是蒜瓣很小、味道也不辣的小蒜頭。菜農們就去求教賈思勰。賈思勰説,這是因為地勢、土壤、氣候不同的緣故。因此,種什麼莊稼,必須瞭解當地的自然條件,種植適應當地條件的作物,才能用力少,收成多,且不可不考慮當地的條件,盲目地幹。

賈思勰主張從事農業和畜牧業生產,要注意實際的效果,不要只看到表面的形式。他以養雞為例,養雞的人總是喜歡生蛋多的雞,那就要選秋天或冬天孵出的雞種,不要選春天或夏天孵出的雞種。秋冬孵出的雞雖然個子小,毛色淺,腳也細短,外表不好看,可是生蛋多,又會孵小雞;春夏孵出的雞雖然個頭大,毛色鮮豔,愛到處跑,不愛生蛋。要想多收雞蛋,就不能被雞的外表所迷惑,而應當從實際效果來選擇。

賈思勰根據親身體會,總結出搞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要細心觀察,積累經驗,不能光憑自己的好心。他自己養了一羣羊,為了讓羊多吃草,多長膘,就往羊圈裏放了許多草料。誰知道沒過多久,羊卻一頭一頭地死了。這是什麼緣故呢?他想來想去也找不出原因。後來他跑了一百多里路找到一傭有經驗的老羊館,才弄清了死羊的原因。才羊館告訴他,羊是最愛乾淨的,把大量草料放在圈裏,許多羊在上面吃,羊邊吃邊踩,還在草料上拉屢撒尿。這樣髒的草料愛乾淨的羊怎麼肯吃呢!羊吃不飽,就慢慢地餓死了。賈思勰沒有摸清羊愛乾淨的習慣,結果好心辦了壞事。他把這樣的經驗也寫進了《齊民要術》。

賈思勰寫《齊民要術》,注意實事求是,他對古書上記載的或聽人説的一些穀類和瓜果,凡是出產在國外的,自己沒有親眼見的,只在書上記個名字,不寫種植方法。不知道的東西決不隨便説。

七年級歷史人物故事 祖沖之和圓周率的故事

夜很深了,桌上的油燈已經加了兩次油。書桌上堆放着已經看完的《周骸算經》竹簡,張衡的《靈顯》竹簡,祖沖之手中正在翻閲劉徽給《九章算術》作的註解,他被劉徽在深入學習古人成果,廣泛實踐的基礎上,用高度的抽象概括力建立的“割圓術”與極限觀念所折服,不禁拍案而起。連連稱讚:“真了不起!”

在一邊專心致志看書的兒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所震動,忙問:“爸,誰了不起了”

“我説劉徽了不起。”祖沖之的眼睛仍然停留在竹簡上。

“劉徽是誰?”當時只有十一、二歲的孩子還不知道劉徽是個什麼樣的人。

“三國時代的科學家。”

“他有什麼地方了不起呢?”

“他用極限觀念建立了‘割圓術’。”

“割圓術?”他茫茫然地望着父親。

對於圓面積、圓柱的體積和球的體積計算都要用圓周率,原來似乎沒有科學的方法。可是這會兒,劉徽提出的割圓術,卻找到了完善的算法。

“你看!”祖沖之指着手裏拿着的竹簡,滔滔不絕的給兒子講着。“

劉徽提出:在圓內作一個正六邊形,每邊和半徑相等。然後把六邊所對的六段弧線一一平分。作出一個正十二邊形。這個十二邊形的邊長總加起來比六邊形的邊長的總和要大,比較接近圓周,但仍比圓周短。

“劉徽認為,用同樣方法,作出二十四邊形。那周長總和又增加了,又接近圓周了。這樣一直把圓周分割下去,割得越細,和圓周相差越少,割而又割,直到不可再割的時候,這個無限邊形就和圓周密合為一,完全相等了。

“劉徽用割圓術計算了六邊、十二邊、二十四邊、四十八邊,一直計算到九十六邊形的邊長之和,得出圓周是直徑的3.14。”祖沖之把劉徽的計算圓周率的“割圓術”講給兒子聽,他雖然似懂非懂,但引起了他無限的興趣。

“劉徽真了不起!真行!”祖沖之聽着孩子的話,沉思片刻説:“我告訴你吧,劉徽算出的圓周率,其實他自己也不滿意。他聲明:實際的圓周率應該比3.14稍大。如果他繼續‘割了又割’地割下去.就會算得更精確。”“那我們來繼續‘割而又割’,行嗎?”兒子問了一句。“行呀,我們可以算出更精確的圓周率!這就需要我們付出更為艱鉅的勞動!”

這一夜,父子倆久久未能入睡。枯燥無味的數學,卻引來了兒子無限的興趣,豐富的幻想;祖沖之則盤算着如何去消化前人智慧的儘可能不缺的全部成果,開拓數學研究的新路。

公元461年一個叫劉子鸞的皇族被任命為南除州刺史,祖沖之也被從華林學省這個研究學術的機關調出,派在劉子鸞手下做一個小官。祖沖之雖然離開了華林學省,又擔任了繁雜瑣碎的行政事務工作,但他勤奮好學的習慣並沒有隨着環境變化而有所改變。他始終沒放鬆對科學技術的鑽研。每天早上都得進宮辦事,下午一回來,就一頭鑽進了他的書房,有時甚至忘了吃晚飯,忘了休息。年幼的兒子,被他父親的這種孜孜不倦,廢寢忘食的刻苦攻關精神所感動。

一天,祖沖之早上進宮辦完雜事,就匆匆趕回了家,在書房的地板上畫了一個直徑一丈的大圓,運用“割圓術”的計算方法,在圓內先作了一個正六邊形。他們的工作就這樣開始了。日復一日,不論是酷暑,還是嚴寒,從不間斷地辛勤地計算着……祖沖之為了求出最精密的圓周率,對九位數進行包括加減乘除及開方等運算一百三十次以上。這樣艱鉅複雜的計算,在當時,既沒有電子計算機,也沒有算盤,只靠一些被稱作“數籌”的小竹棍,擺成縱橫不同的形狀,用來表示各種數目,然後進行計算,這不僅需要掌握純熟的理論和技巧,而且,更需具備踏踏實實、一絲不苟的嚴謹態度,不惜付出艱鉅的勞動代價,才能取得傑出的成就。

祖沖之為了求出最精密的圓周率,逐次以圓內接正六邊形、十二邊形、二十四邊形、四十八邊形、九十六邊形…的邊長當作圓周長,計算與直徑的比值,一直割圓到24576邊形,這樣邊已經和圓周緊貼在一起,而不能再割了,於是他算出:12288邊形各邊總長為3.14159251丈,24576邊形各邊總長為3.14159261丈。

祖沖之經過艱苦的計算,終於得出較精確的圓周如直徑為1,圓周大於3.1415926,小於3.1415927。

這個結論,用現代數字符號寫出,就是:3.1415926

功夫不負苦心人,祖沖之求出的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這在當時,全世界上只有他一人。祖沖之為世界數學史和文明史,作出的這一偉大貢獻,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祖沖之不僅對數學、天文、曆法進行過廣泛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而且對於機械製造也有貢獻。他發明和創造了“千里船”“水推磨”“計時器”等有利於生產發展的科學機械,成為一個成績卓着的科學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