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人物的故事

來源:文書谷 4.92K

我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古國,在歷史長河中,歷時故事給我們的學習與生活帶來諸多啟發,只有深刻理解,才能體會到歷史故事的現實意義,並從中有所收穫。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漢朝歷史人物的故事,歡迎閲讀與借鑑!

漢朝歷史人物的故事

漢朝歷史人物的故事篇一:漢武帝時令人聞風喪膽的“繡衣使者”

漢武帝時期,中國出現了一支祕密警察,這些人身穿繡衣,手持節杖和虎符,四處巡視督察,發現不法問題可代天子行事。對於這類特殊力量,漢武帝給他們冠名曰“繡衣使者”,也稱作“繡衣御史”、“繡衣直指”、“繡衣執法”、“直指繡衣”、“直指繡衣使者”等,有時也簡稱“直指”。

據考證,“繡衣使者”最早出現於元鼎二年,即公元前120xx年。當時,“會五銖錢白金起,民為奸,京師尤甚,……奸益不勝,直指始出矣”,所謂的“直指始出”就是“繡衣使者”誕生的標誌。作為御史的一種,“繡衣使者”官位很低,且不是常設官員,但這些人是漢武帝專門挑選、為辦理專案特設的,他們直接聽命於皇帝,直接對皇帝負責,冷若冰霜,不講情面,很能震懾大小官員。

從史料記載看,“繡衣使者”前期的職責主要是奉命“討奸”、“治獄”,督察官員、親貴奢侈、逾制、不法的事。他們神出鬼沒,無處不在,一度非常活躍,甚至“威振州郡”,令很多不法官員聞風喪膽。後來,隨着形勢變化,“繡衣使者”又有了“捕盜”的職責,也就是鎮壓農民起義。

漢武帝是個能君,也是個能花錢的主。抗擊匈奴也好,獎賞將士也好,通使西域也好,大興土木也好,龐大的開支耗盡了文景之治以來的積蓄,各種負擔最終變相地轉嫁到了勞動人民身上,造成大量農民破產流亡。到元封四年(前120xx年),關東流民達二百多萬,社會矛盾日趨嚴重。天漢二年(前99年),農民起義頻發,天下騷動,起義遍佈豫、楚、齊魯、燕趙,聲勢浩大。

對於當時的風暴,蔡邕也曾言,“民不堪命,起為盜賊,關東紛擾,道路不通,繡衣直指之使奮斧鉞而並出”。為此,漢武帝派出“繡衣使者”,督促各地鎮壓農民起義,上至州刺史、郡太守,下至一般小吏,凡對起義鎮壓不力的,一律就地處決,稱“沉命法”。此外,他們“奮斧鉞而並出”,手持武器,對農民鎮壓也很殘酷,有的地方只有幾千人起義,他們屠殺的甚至上萬。暴勝之、王賀等人都是此時充任繡衣的,而真正將“繡衣使者”幹到巔峯的,當屬江充。

江充本名江齊,字次倩,西漢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人。他身材魁梧,容貌英俊,服飾輕細靡麗,談吐出色,後被漢武帝任命江充為“直指繡衣使者”,一躍成為漢武帝身邊的近臣。他負責監督貴戚和近臣的言行,看看有沒有僭越的,有沒有過於奢侈、犯法的。任職期間,他行事果決,鐵面無私,“買賣直邀寵”,立功心切,專找達官顯貴的麻煩,對皇親國戚也不徇私情,有時為了達到個人目的,甚至不惜捏造事實、栽贓嫁禍。西漢着名的“巫蠱之禍”就是江充受漢武帝密令,憑藉“直指繡衣使者”的特殊身份親自辦的,結果皇太子劉據被迫起兵造反而身死,造成宮廷慘劇。

從西漢後期至王莽時期,由於政治黑暗,吏治腐敗,賦役更加沉重,農民起義不斷。從史料看,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始建國三年(20xx年)、天鳳二年(20xx年)等時段,也常有“繡衣使者”出沒各地。後來,歷朝歷代都有沿用漢武帝的這一做法,武則天時期的“內衞”,明朝時的“錦衣衞”,這些直屬中央的祕密警察,雖名號各自不同,但都有當年漢武帝“繡衣使者”的影子。

漢朝歷史人物的故事篇二:做壞事最多的短命皇帝

由於社會制度等原因,在中國歷史上造就過不少稀奇古怪的皇帝,如果説泰昌皇帝朱常洛屬於過把癮就死的典型,那麼,漢廢帝劉賀便屬於逮着機會就做壞事的代表。他在位時究竟幹了多少壞事呢?據《漢書 霍光金日磾傳》載,劉賀受璽以來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節詔諸官署徵發,凡千一百二十七事。這就是説,劉賀在皇位上僅僅呆了二十七天,卻幹了1127件壞事,平均每天40多件,效率如此之高,實屬難得,難怪史籍裏會給他塗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樣一個不務正業的人,是怎麼坐上皇位的呢?

漢武帝劉徹死後,由年僅8歲的漢昭帝繼位登基,沒想到昭帝命短,21歲就駕崩。由於沒有兒子,這讓不務正業的昌邑王劉賀撿了個大便宜。昭帝死後,按照當時繼承法的規定,繼任皇帝的應該是漢武帝的兒子廣陵王劉胥。可這劉胥也不是什麼好鳥,日常行事很不檢點,有失皇家道統,漢武帝活着時就不喜歡這個兒子,此時雖有人提議由他繼位,然而,真正掌握實權的大將軍霍光也看着他不順眼,所以這個提案沒有被通過。

劉賀為昌邑哀王劉髆之子,是漢武帝孫子。按照繼承順序,既然廣陵王劉胥被剝奪了繼位的權利,那麼,接下來就該輪到昌邑王劉賀了。大將軍霍光經過與羣臣一番討論,覺的讓劉賀繼承皇位最為合適,便向上官皇后寫了報告。其實這只是一個程序罷了,上官皇后雖然是漢昭帝的皇后,但年齡尚小,只有15歲,且又是霍光的外孫女,舅舅的話怎能不聽!於是,上官皇后點頭同意,並派人帶着詔書,前往昌邑王官邸迎接劉賀。

不幾日,皇后徵召劉賀繼承皇位的詔書來到了昌邑,劉賀看罷,喜形於色,立即帶着一杆人馬向長安進發,不到半天的時間就走了一百三十里的路,以致於累死良馬無數。急不可待之情,行進速度之快,着實令人驚歎。

來到長安後,劉賀承襲了皇位,不等昭帝的居喪期滿,就悄悄邀來他的親信大臣們,每天飲酒取樂,並專門調來了昌邑的藝人們,在宮中為他歌唱吹彈,擊鼓奏樂,玩豬鬥虎,跑馬演戲,玩到興致之處,還調用皇太后專門乘坐的小馬車,以及皇帝專用的車駕,來往奔馳於後宮各院,與漢昭帝的宮女們淫亂。為了不使自己的事情傳出,劉賀傳下命令:有敢泄漏此事者處死!

如此狂妄放縱的皇帝,如果容其長期坐在龍位上胡作非為,那將是國之不幸,民之不幸。好在紙裏包不住火,劉賀的種種劣跡,還是被發現了。結果可想而知,又是例行的程序,劉賀在霍光與文武羣臣的聯名彈劾下,只過了二十七天的皇帝癮,連一個年號也沒有定下來,就被廢掉了,後人形象地稱其為漢廢帝。

有人説,劉賀被廢是政治鬥爭的結果,認為以霍光為首的朝臣們給劉賀羅列出來的各種淫亂荒唐的罪名,只不過是一個表面現象,實際上還有一個深刻的政治原因。劉賀被擁立為帝,本應該依賴和重用以霍光為首的朝廷大臣,並維護他們在朝中的既得利益,然而,劉賀不僅沒有這樣做,反而將昌邑的原班人馬都帶到了長安,整日飲酒取樂,淫戲無度,將漢室皇宮鬧得烏煙瘴氣,這對於一個在朝中還沒有紮下根的劉賀來説,留給他的只有一條被廢黜的路。

漢朝歷史人物的故事篇三:巫蠱之禍

漢武帝晚年的昏聵、猜忌、疑神疑鬼,終於釀成了他執政後期最嚴重的一場禍亂——巫蠱之禍。

所謂“巫蠱”,指的是一種巫術,“巫”指的是祈求鬼神加害於人,“蠱”則是使人受迷惑,昏狂失去本性。用巫蠱之術害人的方式有很多:有的用桐木刻成仇人的形象,然後刺心釘眼,希望給仇人帶來禍患;有的假裝鬼神附體,藉以欺弄或恐嚇他人……巫蠱本是一種荒唐的迷信風俗,但在矇昧的古代,它卻是人人忌諱的致命妖術。漢朝“巫蠱”之風盛行,並從民間傳入皇宮,宮中一些妃子和宮女為了爭寵,也常用這種辦法詛咒別人。

漢武帝到了晚年,身體每況愈下,聽力和視力都有所下降,精神恍惚。他認為這是有人在暗中詛咒他,因此對“巫蠱”一類的妖術非常反感,一旦發現便嚴厲懲辦。於是,不少小人藉此大做文章,陷害無辜。佞臣江充是漢武帝身邊的寵臣,平日裏為非作歹,肆意妄為。正直的太子劉據對他的所作所為一直非常不滿。江充擔心太子即位後會懲辦自己,便向漢武帝進讒言道:“您的病不見好轉,是因為宮裏有‘巫蠱’之氣詛咒您。”憤怒的漢武帝立刻派江充去調查,並下令按道侯韓説、御史章贛、黃門蘇文等一干小人協助江充。

江充帶人闖入太子宮中,四處搜尋、挖掘,但一無所獲。為了誣陷太子,江充趁人不注意,悄悄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木頭人,大肆宣揚説:“在太子宮中挖出來的木頭人最多,還發現了太子寫的帛書,上面寫着詛咒皇上的話,我們應該馬上奏明皇上。”太子備感冤屈,想去漢武帝避暑的甘泉宮當面解釋。太子少傅石德連忙勸説道:“皇帝原本就忌諱‘巫蠱’,您就是去了恐怕也説不清楚。況且皇帝現在遠在甘泉宮,家人都不允許去探望,是生是死都不清楚。您忘了秦朝皇子扶蘇的教訓(指秦始皇死後,胡亥與大臣趙高、李斯祕不發喪,假傳聖旨賜死了扶蘇)嗎?現在不如先把江充這些人抓起來審問。”

太子聽完這一番話,不由緊張起來,立即命人去抓捕江充等人。江充被捕,以謀反的罪名被斬首示眾;按道侯韓説拒捕被殺;但御史章贛卻僥倖逃脱了。

章贛一口氣逃到甘泉宮,向漢武帝誣告太子謀反。盛怒之下的漢武帝不分青紅皂白,下令丞相劉屈率兵捉拿太子。太子見有人逃脱告密,自知禍事將至,趕緊面見母后衞子夫,詳細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衞子夫聽説漢武帝派兵來捉拿自己的兒子,立即下令打開未央宮的武庫,發放兵器給支持太子的百姓,並將京城的囚犯武裝起來,準備對抗皇帝的征討部隊。為了贏得京城官民的支持,太子昭告全城道:“皇帝在甘泉宮養病期間,奸臣作亂謀反,請大家與我合力剿滅叛軍!”接着,太子又去徵調胡人軍團與北軍,但胡人軍團早就接到了漢武帝的命令,準備鎮壓太子的叛亂;北軍監護使任安則明哲保身,接受了太子的符節後卻閉門不出。一時間,文武百官與京城百姓也難辨是非,形勢一片混亂。

漢武帝的征討軍隊與太子的軍隊在京城大戰數日,雙方死傷數萬人。但太子的臨時武裝畢竟敵不過皇帝的正規軍,最終兵敗。太子帶着自己的兩個兒子倉皇逃出城,躲進了湖縣(今河南靈寶)的一個平民家裏。皇后衞子夫在宮中上吊自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