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歷史人物故事

來源:文書谷 1.89W

自從有了人類便有了人類的歷史。人類由於所處的地理環境、生產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便創造了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因此,歷史原本就是生動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宋朝歷史人物故事,希望能夠幫到你!

宋朝歷史人物故事

宋朝歷史人物故事篇一:趙匡胤賭棋輸華山

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君主,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同時也是象棋高手。據説他棋藝高超,生平罕逢敵手,經常感歎難求一敗。

終於有一天,他領略到了什麼叫“強中更有強中手”,不但輸掉了棋局,還輸掉了一個天大的賭注——華山。

此事發生在趙匡胤稱帝之前,當時他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兵卒,有一次隨軍經過華山,他聽説山上有一位道士,棋藝非常高超,便有心前去挑戰。

但那位陳摶老祖見趙匡胤只不過是個毛頭小兵,根本不屑於和他一戰。趙匡胤吃了閉門羹反而更加躍躍欲試,一定要向他討教,還許下整座華山為賭注。

不過,這個賭注其實也只是個戲言,估計是他的決心和賭注讓陳摶老祖萌生了興趣,於是,他就答應了和趙匡胤切磋切磋。

結果,一局棋下來,自負的趙匡胤傻眼了,灰溜溜地下山去打仗了。不過他也是個重承諾的人,日後當了皇帝,還專門下了聖旨給那位老道,將華山周圍的租税都免了。

據説,當時兩人賭戰的棋譜一直流傳到了現在,棋譜上雙方是用“仙人指路對兵局”開局轉為“先手屏風馬對後手屏風馬”對陣的,現在還有不少棋迷朋友們對此津津樂道。

宋朝歷史人物故事篇二:宋衞王趙昺的陵墓

趙昺的陵墓,被稱為“宋少帝陵”,位於深圳市南山區招商街道赤灣村少帝路,就在赤灣公園和赤灣國小附近。這是廣東省境內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寢,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祥興二年(1279)正月,元軍進攻崖山,宋元兩軍在廣東新會的崖山海面決戰,結果,張世傑所率宋軍寡不敵眾,大敗於海上。3月19日,陸秀夫見大勢已去,於是身穿朝服,將8歲的小皇帝趙昺抱到船頭,叩首再拜道:“國事至此,陛下當為國死。德佑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罷,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至此,南宋徹底滅亡。

《趙氏族譜·帝昺玉牒》載:“後遺骸漂至赤灣,有羣鳥遮其上,山下古寺老僧往海邊巡視,忽見海中有遺骸漂盪,上有羣鳥遮居,竊以異之。設法拯上,面色如生,服式不似常人,知是帝骸,乃禮葬于山麓之陽。”而民間則傳説,當時赤灣海灘漂來一具身着黃袍龍衣的童屍,而赤灣海邊天后廟(即今天位於赤灣的天后博物館)的一根棟樑卻突然塌下,廟祝與鄉紳父老急忙焚香問卜,得知童屍為少帝遺骸,塌下的棟樑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當地百姓於是禮葬趙昺於天后廟西邊的小南山腳下。據説,1920xx年香港趙氏後裔才修建了少帝墓,1963年被赤灣駐軍發現。1984年初,香港趙氏宗親會和蛇口工業區旅遊公司又捐資四十多萬港元,對陵墓進行了修葺擴建。

宋少帝陵遠沒有一般的皇帝陵那麼大氣,整個陵園幾乎一覽無餘。陵園北依小南山,南臨伶仃洋。正中就是少帝墓,墓地中央豎立一塊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龍兩幅,中間刻有一太陽浮雕;墓碑正中鐫刻“大宋祥慶少帝之陵”八個填金大字(據説,“祥慶”應為“祥興”之誤,但在粵語中,“慶”和“興”讀音相近);右左兩行填金小字為:“本山坐於兼祭復卦四支”、“辛亥歲趙氏三派裔孫重修”,兩旁有一金字對聯:“黃裔於今延宋祀,赤灣長此鞏皇陵”。碑後為墳堆,有兩重弧形圍牆,前段中間頂面塑祥雲拱月,塗染硃紅,後段頂面塑雙龍拱日,下有一隻鳳鳥裝飾。

墓的東側,立有一塊泉州白石碑,正面是《宋帝昺陵墓碑記》,記敍了宋少帝的生平、陸秀夫負帝殉海的經過以及陵墓的修建情況,碑文為篆體陰文,風格古拙,是着名書法家商承祚所寫。石碑背面則刻有着名書法家秦萼生題筆的八個大字:“崖海潛龍,赤灣延帝”,字體蒼勁。

陵墓西側,是一座高約四米的陸秀夫負帝殉海石雕像,民族英雄陸秀夫揹負幼主,視死如歸,凜然正氣,令人肅然。

或許,正是陸秀夫這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的感召,不時還有世人前來拜祭。在少帝陵前,在陸秀夫像前,擺滿了豐盛祭品,縈繞着裊裊香煙……

宋朝歷史人物故事篇三:宋衞王趙昺生死之謎

在廣東省湛江市雷州灣的東南海域中,坐落着數十萬年前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中國第一大火山島硇洲島。

站在岸邊堆積的熔巖亂石之上,霧靄茫茫,水天一線,驚濤如訴。隨行的湛江文化研究專家、湛江市博物館原館長陳志堅介紹,相傳當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趙昰和抗元軍民正是在這裏憤慨山河淪陷,將岸邊巨石怒擊水中,代表與元朝抗爭到底的決心。是為“以石擊匈(元)”,“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島也因而得名。

雖然南宋朝廷苟且偏安後在此最後滅亡,然而這段歷史卻是粵西沿海地區最為珍貴的文化財富之一。南宋年間,粵西沿海大都是荒遠之地,正是因南宋流亡朝廷的一路南下,才為這些地區帶來了中原、江南文化的火種,並對其後世文化的傳承發展影響深遠。硇洲島,就是南宋朝廷這段流亡之旅的海上最南端根據地。在此地發生了兩件大事:一、年僅11歲的皇帝趙昰駕崩,7歲的南宋末代皇帝趙昺繼位;二、宋軍於此駐紮不久即莫名掉頭北返,走上了最終“自取滅亡”的不歸之路。

在這個僅有56平方公里的小島上,與宋代相關的歷史文化底藴卻是頗為厚重,宋皇城遺址、翔龍書院、宋皇井、宋皇碑、宋皇亭、宋皇村……這些滄桑斑駁的古蹟隱藏在一片片茂密的火山島原始植被深處,曲徑通幽,充滿了神祕色彩。不僅如此,“不拜皇帝拜忠臣”,島上的廟宇除天后宮(媽祖廟)、關帝廟、宗族祠堂等在廣東沿海常見類型之外,早年修築的分別祭祀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等宋末重臣的祠廟在這裏分佈眾多,香火不斷。島上居民至今仍延續着將三位宋臣神像請回家中輪流供奉的虔誠風俗,每年廟會之際又送回廟中,島上、島外居民都會來此祭拜,以告慰英烈的在天之靈。

當代史學專家對硇洲島的歷史背景一直存在着一定爭議。

從地圖上看,宋廷流亡至硇洲,卻又突然掉頭北返,最終亡於崖山。行軍路線逆流,且迎向元軍追兵,似乎十分不合情理。然而在以硇洲島津前天后宮理事會副會長竇廣棟為代表的當地文化學者看來,這種疑慮似乎不應存在。在他和陳志堅老館長的帶領下,我們仔細考察了當年南宋朝廷駐紮過的遺蹟。而對於學術界的爭議,竇廣棟等人有一個頗為大膽的猜想:或許歷史上的崖山海戰,根本不是亡宋之戰,史料所記載的,只是後人以訛傳訛。崖山海戰的失利對宋軍海上主力的打擊雖是毀滅性的,但陸秀夫揹負趙昺跳海記載中南宋滅亡的標誌性事件可能並未在崖山發生。

“趙昺和陸秀夫可能是在硇洲島跳海的!”竇廣棟進一步陳述了他有如此猜想的論據:從海上逃亡路線分析,掉頭北返的確不合情理。因此北返的應該是張世傑所率領的宋軍精鋭,企圖開闢“第二戰場”。崖山海戰確實讓宋軍喪失了大部作戰主力,但宋廷並非滅亡在崖山。在硇洲島上,宋廷修建行宮、書院等遺址真實存在,若非宋廷想長期駐紮於此,絕不會貿然勞師動眾大興土木。年幼的趙昺當時可能與陸秀夫等其他大臣留駐在硇洲島,苦等來張世傑崖山戰敗的消息後或於此地絕望跳海,或在隨後繼續流亡的途中最終葬身大海。

記載不詳的歷史的真相,或許永遠會伴隨着猜想、推敲和質疑。硇洲島在宋元之交那段特殊歷史中扮演的角色的細節究竟如何,還有待專家學者的進一步考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