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家訓讀後感(合集15篇)

來源:文書谷 2.6W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哈佛家訓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哈佛家訓讀後感(合集15篇)

哈佛家訓讀後感1

不知從何時起,我的書架上多了一本書《哈佛家訓》。

《哈佛家訓》這本書是何時買的,我已經忘記了。只記得買書時,爸爸對我説:“你一定要多讀書啊,讀好書啊。”這本書裏的那些故事,有的使人潸然淚下,低聲地哭泣;有的風趣幽默,耐人尋味。你看了,準會笑得前仰後合。還有的無論故事是怎樣的,不管結果如何,但他們都能使你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正如序言所寫:書中的`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不僅可以激發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整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哈佛家訓》的作者名叫威廉-貝納德,他是一位哈佛博士。這本書是他留給他的子女的一份特殊人生禮物。哈佛大學,眾所周知,這是一所十分著名的學校,他先後培養了7位總統,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萬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所以,我十分喜歡這本書,閒暇時便拿出書慢慢的品位。

這本書時常鼓勵着我,並給我幫助。有一次,我做完一道數學題時,閒着無事便拿起旁邊的一本書,定睛一看,正是《哈佛家訓》。我隨手翻了一頁,剛好翻到《路的旁邊也是路》這篇故事。讀完後,我想我在用另一種方法算算也不遲嘛。於是便又用另一種方法解了出來。可算完後,答案卻和第一次不一樣。我急忙驗算一遍,發現第一遍做錯了,急忙改正過來。

我十分喜愛《哈佛家訓》這本書,你能從其中吸收到精神的養分。多讀書,讀好書已經成為我的座右銘,你呢?

哈佛家訓讀後感2

在老師的推薦下, 我讀了美國貝納德寫的《哈佛家訓》,《哈佛家訓》讀後感。它由一個個小故事組成的,每個故事雖然簡短,但都藴含着豐富的哲理,耐人尋味,使我回味無窮,而且讓人感覺很親近,彷彿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我的心靈,令我神清氣爽。這些故事不僅激發我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點燃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我讀了一遍又一遍,百看不厭。 印象最深刻的是鄉村郵遞員希瓦勒,被一塊石頭絆倒了以後,就萌生出一個念頭:“如果用這些美麗的石頭建造一座城堡,那將是多麼美妙啊!”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在以後二十年裏,他沒過上一天安閒的'運輸石頭的苦力,晚上他又是個建築師,讀後感《《哈佛家訓》讀後感》。他按照自己天馬行空得想像來構造自己的城堡。終於,西瓦勒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憑着他堅持不懈地努力,建成了他的夢想城堡。現在,這個城堡已成為法國著名的風景旅遊點,它的名字叫“郵遞員希瓦勒之理想宮。”當一塊石頭有了夢想,它就不再是石頭,也不再靜卧在泥土之中。一個人要有夢想,更要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地向着這一目標努力,夢想就會成真! 我有一個夢想,深深紮根於我的心中。我希望沒有戰爭、沒有飢餓和貧困.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開心地上學、唱歌、跳舞、做遊戲。地球上到處青山綠水,花紅柳綠,我們還可以到月球上居住. 儘管我沒有過人的才智,這個夢想距我很遙遠,但是我仍不會放棄努力。只有不斷的努力,不斷的學習,憑藉着堅強的意志,才能克服任何的困難,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我的夢,中國夢,期望早日實現……

哈佛家訓讀後感3

《哈佛家訓》一書講了很多著名人物為夢想而努力奮鬥的故事,他們都有着不同的計劃與目標。我最喜歡書中的一則小故事——《明星夢》。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每個人的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夢想。在這則小故事裏,有一個叫席維斯.史泰龍的年輕人,他出生在美國的一個鄉村,家庭條件極其惡劣。不幸的是,他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母不關心他的成長,以致於他沒有人引導,中學時因為成績太差,輟學成了街頭上的小混混。直到他20歲時,一件偶然的事情引起了他對自己人生的.思考。他意識到他不想重蹈父母的老路,他想要過與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下定決心要當一名電影演員,拍電影、當大明星。有了這個動力,他親自拜訪了近500家電影公司,但是他都被拒絕了。面對這麼多次的拒絕,他幾乎想要放棄了,但他最終還是堅持把簡歷投給了剩下的幾家電影公司。奇蹟發生了!有一家電影公司錄用了他。他懷着激動的心情在這家電影公司開始了他的工作,他每天都非常努力、用心地去拍電影。逐漸,他得到了老闆的賞識,經過老闆的提拔,他完成了自己的夢想,拍了一部非常有名的電影《洛奇》。

有夢想,但是不去做出任何付出和努力,就相當於做“白日夢”。但是,如果你行動了、努力了,就很有可能成功!故事中的那位年輕人雖然出生貧困,父母不關心他,但他憑着自己堅定的意志,不懈的努力,永不言棄,最終夢想成真了。我們也一樣,小時候有了夢想,為夢想一步步前進,定一個個小目標,並不斷去實現,將來一定也會取得屬於自己成功!

《哈佛家訓》一書講述了很多名人實現夢想的經歷,歸納總結這些名人的經歷,都一個相同點:有夢想,就要努力去實現,不怕失敗,向前奮鬥着,成功自然會向你走來!

哈佛家訓讀後感4

幾乎所有的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那麼,通向成功的橋樑在哪裏呢?誰能引領咱們走向成功呢?我想就是它,《哈佛家訓》。這是一本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生活好處的書,書中説了許多名人成功的關鍵,也有許多看似平凡卻含義深刻的故事。它能夠使一個人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震撼着人的心靈。

所謂內心的愉悦是什麼?有很多人會以為是事業成功,有許多錢,有一個愉悦美滿的家庭。但所謂內心的愉悦,是一個人過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愉悦。在《愉悦不僅僅僅是金錢》中,小哈瑞就沒有為自我擁有健康的身體而感到愉悦,反而覺得自我很窮,抱怨上帝不公平。之後,小哈瑞透過了叔叔的幫忙,明白了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了每個人一切。其實咱們很少認真地思考自我擁有什麼,而習慣於把目光投向那些咱們難以得到的事物。咱們總是在不幸的事發生後,才意識到自我過去是多麼愉悦。咱們從未停止過追尋愉悦的腳步,但直到失去前,咱們的沒有發現自我一向擁有着它。

思考是開啟人生智慧寶庫的金鑰匙,在《創新思維》中,有一位牧師從雜誌上剪下了一幅世界地圖,並撕成碎片讓兒子把這些碎片拼成一幅世界地圖。兒子很快就拼好那副地圖。牧師大為驚奇。兒子説“:“這很簡單,做事要思考,懂得創造。在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照片,我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好,再把它翻過來就行了。我想如果一個人如果是正確的,那麼他的世界也就是正確的。這個故事教育咱們:創造力來源於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人的生命是那麼短暫,又是那麼漫長。一年又一年,當你還在發奮領悟“a、e、o……”時,一下子,就到了國小畢業。雖然人生就像蒼茫的大海,誰也無法預知未來,但你能夠自信、樂觀地應對,發奮去做,那你也將會成功。假如我是一隻鳥,我就要成為天上永遠飛翔的雛鷹;假如我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我就要成為最勇敢,衝在最前方的浪花。總之,我要堅強,我要勇敢!《哈佛家訓》讓我生命受益!

哈佛家訓讀後感5

暑假裏,我有讀了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哈佛家訓》。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中,漸漸地它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

一篇篇富有智慧的小故事,一個個耐人尋味的小故事藴含哲理,成為我最珍貴的“財富”。

太多的哲理藴含在小故事裏。最令我難忘的是:《5分鐘造就一生》:卡爾。華爾德曾經是美國近代詩人、小説家和出色的鋼琴家愛爾斯金的鋼琴教師。有一天。卡爾給愛爾斯金教課的時候,忽然問他:“你每天總共要練習多長時間鋼琴?”愛爾斯金説:“大約三四個小時。”“你每天練習間隔的時間都很長對嗎?”“我想是這樣,每次差不多一個小時,至少也是半個小時以上。我覺得這樣才好。”“不,不要這樣!”卡爾説:“你將來長大以後,每天不會有很長的空閒時間。你應該養成一種用極少時間練習的習慣,一有空閒就幾分鐘幾分鐘地練習。比如在你上學之前,或在午飯之後,或在工作的休息中間,哪怕5分鐘也去練習一下。把短時間的'練習分散在一天裏。如此彈鋼琴就成了你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了。”14歲的愛爾斯金因為聽了卡爾的忠告,使自己日後得到了不可估量的益處。後來愛爾斯金當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師。他用卡爾教他的積少成多的辦法創作了長篇小説。他的授課工作雖然每天都很繁重,但是他每天仍有許多可利用的短暫餘暇用來寫作和練習鋼琴。愛爾斯金驚奇地發現,每天無數個幾分鐘的時間,足夠他完成創作和彈鋼琴兩項工作,而且最後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這個故事給人的啟示是:當“沒有時間”成為我們無所作為的藉口時,平庸就會伴隨我們一生。如果我們總想用一塊完整的時間去做一件事,那我們可能永遠一事無成。時間像海灘上的沙粒,要一點一點地抓取,積累很多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它的分量。

最後,我想説:如果你希望過上成功快樂的生活,我堅信,這本書會告訴你其中的奧祕。

哈佛家訓讀後感6

《哈佛家訓》是一本經典之作,它通過短小精悍的故事,講述了一個個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智慧和教子修身的道理,無不令人深思。

“哈佛家訓”系列的第一部《哈佛家訓》,以獨特的理念和形式,為中國的“家訓”注入了新的內涵,從而使這個被歷史掩藏了很久的教育概念重新綻放光彩,一時引起了眾多出版界人士和新聞媒體的關注。時隔三年後該系列的第部《哈佛家訓Ⅱ》出版,再過三年,《哈佛家訓Ⅲ》出版,如今歷時經年,《哈佛家訓Ⅳ》終於得以誕生。

這套書開宗明義就是講的“品性”,此外還有“自律”、“尊重”、“信念”、“博愛”、“孝道”、“至誠”、“操守”,等等,因為這些都是現今社會嚴重缺失的素質。《哈佛家訓》就別是為了喚醒我們丟棄已久的廉恥之心,為了拯救早已被我們遺忘的純良美德,為了完善所有被金錢名利所異化的人性。

《哈佛家訓》裏的故事讓我很感動,也讓我受益匪淺。你可以從書的任何一頁開始閲讀,每個故事都引人入勝,每個故事都以不拘一格的表達方式將豐富的哲理智慧展現出來。讀完一個故事和一段點評,你就會覺得人生豁然亮出了另一片天空。它的'故事生動感人,敍述流暢優美,尤其是文章後面的評述,完全把人帶到了另一個閲讀境界,它使每個故事得到意外的昇華,而讀者的心靈也彷彿經歷了一次透徹的滌盪和照耀。現在我們全家人都把它當成行為指南。

編者序中有這樣一段話:“孩子是一張光潔的白紙,是一泓未受污染的清泉,在他們人生開始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用最好的精神文化來薰陶他們,用最美的道德來塑造他們,用最純潔的事物來感動他們……孩子的心有如春天的土地,如果錯過了播種的季節,秋天等來的就是荒蕪。最可怕的是,如果由於我們粗心,不小心給他們播下了不良的話種子,那麼我們等來的就將是一生的後悔!”説得多形象啊!一篇篇讀下去,我一次又一次的被打動……

《哈佛家訓》就這樣在我心裏紮了根,發了芽,成為我人生道路上的指南針。

哈佛家訓讀後感7

今天,我津津有味地讀了《哈佛家訓》中的一篇文章--《一條小麪包》。

故事是這樣的:在經濟窮困的時期,一個富有的麪包師找來城裏最窮的20個孩子對他們説:"你們每天可從我這兒得到一條小麪包。"於是每天早上,孩子們都蜂擁而至,爭着拿走大一些的麪包,搶到之後也從不對面包師説聲謝謝。只有一個叫格林琴小女孩,她總是站在最外面,等別的孩子們拿到麪包得回家時,她才拿起最小的那個,然後説聲謝謝再離開。有一次,她得到了比原來更小的麪包,但它仍對面包師説了聲謝謝,吻了吻他的手,捧着麪包回去了。

回到家等她媽媽切開面包時,竟發現裏面有許多金幣。媽媽趕緊讓格林琴將金幣送還給麪包,麪包師卻説:"金幣是我特意放進去的,我要告訴你:謙讓的人,上帝會給予她,願你保持一顆謙讓、的心!"

故事讀完了,小女孩格林琴的謙讓與感恩卻讓我深深。她的謙讓也讓她獲得了她意想不到的東西。

謙讓是一種美德,我也盡力去做到。每當我坐公共汽車時,我都會讓別人先上車,免得擁擠不堪。每當我與發生爭執時,我也會記着謙讓,這讓中少了許多的`矛盾,讓我能專心的。

之間的謙讓,會讓更。我和葛宇飛是一對很好的朋友,他的謙讓總是讓我很感動。有一次,我們倆一塊去捕魚,我們捕了好大一會兒後,兩個瓶子裏已有了許多的魚。葛宇飛在看到一個瓶子裏魚多,一個瓶子裏魚少的情況下,便把多的那個給了我,自己卻拿走了那個少的!這讓我多麼感動!從此我們的關係也更加親密了。

我想:謙讓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也是一種好的習慣,只有人人都願意謙讓,我們的生活才能放出奇異的光彩!所以讓我們共同吧,讓謙讓這個傳統美德伴隨着我們的,讓友誼之花開滿神州大地!

哈佛家訓讀後感8

寒假裏,我閲讀了《哈佛家訓》這本書。《哈佛家訓》由一個個勵志的小故事組成,它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豐富的的哲理生動地展現出來,引人入勝。我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在這些故事當中,我印象最深刻是《名著從一頁紙開始》。

書中寫到,哈里認為他必須有了靈感才能創作,所以他每天都在等待“情緒來了”。可要具備這個條件並不容易,因此,哈里很難感到有創作的慾望。為了避免瞪着白紙發呆,他就乾脆離開打字機,去收拾花園、打掃衞生間,希望把寫作暫時忘掉。但是,這些做法還是無助於他寫出文章。後來,他聽了作家奧茨的經驗,覺得深受啟發。奧茨説:“對於‘情緒’這種東西,你千萬不能依賴它,從一定意義上來説,寫作本身也可以產生情緒。

有時,我感到疲憊不堪,精神全無,連五分鐘也堅持不住了。但我仍然強迫自己寫下去,而且不知不覺地,在寫作的過程中,情況完全變了樣。”哈里認識到,要實現一個目標,你必須要堅持才行。經過冷靜地思考,哈里決定馬上行動起來。每到八點鐘,他便坐在打字機前寫作。他的任務就是坐在那裏,一直坐到他在紙上寫出東西為止。如果寫不出來,哪怕坐一整天,也決不動搖。經過了長達12年的`努力,他的作品──《根》終於問世了,哈里因此獲得了美國著名的“普利策獎”。

哈里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必須堅持,只有堅持不懈,才能有所收穫。許多人沒有成功,只是因為太容易放縱自己。堅持帶來成功,而放縱只會讓你前功盡棄。

社會如大海,深不可測,我們如迷失在茫茫大海中的人們,《哈佛家訓》如海上的燈塔,為我們指引正確的道路。

哈佛家訓讀後感9

今年寒假,學校給每位老師發了一本書,讓老師們在假期中一邊修身養性,一邊從書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的生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我拿到的是《哈佛家訓》這本書。我平時就有讀書的習慣,但是讀的雜書偏多。放假第一天的晚上,拿起這本書,看了幾篇,就被裏面的文章深深所吸引。當時就有一種寫作的衝動,我第一篇看的文章是《籬笆上的鐵釘》,看完之後,感觸頗深,我兒子的脾氣不好,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對於這個問題一直很頭痛。現仔細回顧一下,他的性格是不是受我潛移默化的影響,最近這兩年,隨着事情的繁多,我的脾氣都越來越大,往往把壞情緒帶到家裏,不會調整心態,殊不知,壞脾氣是一柄雙刃劍,它在傷害別人的時候,同時也傷害了自己,猶如書上寫的那樣,有時候説出來傷害他人的話,就像在籬笆上釘過釘子一樣,傷害會留下永遠的疤痕。我和兒子一起又一次讀了這篇文章,希望兒子也能從中悟出些什麼……

父母不僅要用牛奶和麪包將兒女養大,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及時用完美的思想薰陶他們的靈魂。子女是父母愛情的結晶。生下他們,並不只是讓我們得到做父母的愉悦,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去教導他們,使他們真正成為人類智慧的精英,成為大地上生命的強者。我們要擔負起這個責任,應該好好去履行做父母的.職責。

《哈佛家訓》中的每個故事,都有着豐富的教育意義和生活意義,給我們的思維以啟迪,它帶給我們的是更平易近人的道理和心靈的感悟。這是一本隨時可以打開隨着可以合攏,可以在任何時候開始閲讀的書。

哈佛家訓讀後感10

詩人就是詩人,你瞧《哈佛家訓1》十個單元的名稱:品性——站立生命的基石、夢想——裝點歲月的風景、真愛——永恆不息的心跳……這本書的作者是威廉·貝納德,小説家、詩人。序言有一句話,我刻骨銘心: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缺少正確的指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誤入歧途。看到這,我心想:這本書應該多半是講述關於品德和教育方法的故事吧。

有個故事令我難忘,或許你們都聽過:

——有個養蚌人,他想培育一顆世上最大最美的珍珠。

他去海灘上挑選沙粒,並且一顆一顆們它們,願不願意變成珍珠?每一顆都説不願意。養蚌人從清晨問到黃昏,結果都一樣。就在他快絕望時,一顆沙子説:“我願意,我一直想成為一顆珍珠!”其他傻子都嘲笑它太傻,在蚌裏住,遠離朋友,不見陽光、雨露、清風、明月,甚至缺少空氣只能與黑暗、潮濕、寒冷、孤寂為伍,多不值得!

那顆沙子還是無怨無悔地隨着養蚌人去了。

斗轉星移,幾年過去了,那顆沙子已經漲成了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了。而曾經嘲笑它的那些同伴們,有的依然是海灘上平凡的沙粒,有的已化為塵埃。

下面的感悟我覺得很有道理:如果説世界上有“點石成金術”的話,那就是“艱辛”。你忍耐着,堅持着,當走完黑暗與苦難的隧道之後,就會驚訝的發現,平凡如沙子的你,不知不覺中已長成了一顆珍珠。

不要去嫉妒珍珠,當初它選擇成為珍珠的時候,別人都不願意。也不必過分去仰慕珍珠,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傻子也有傻子的幸福,雖然它不能發光。

很明顯,這個故事用一句話比喻就是: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用一個詞形容就是:先苦後甜。

忍耐,從不暴躁,才能勝利;堅持,永不放棄,就會成功。

《哈佛家訓1》這本書,如果只是走馬觀花,根本不會有什麼體會。但是當細細品味時,卻會明白很多。

哈佛家訓讀後感11

這個暑假我讀了一本書叫哈佛家訓,我學到了不少知識。

孩子之於父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發展,成長為優秀的人才。為此,許多父母竭盡所能滿足孩子的需要,也有一些父母希望通過各種途徑輔助孩子的成長,比如聘請名師輔導,送孩子上名校等。當然,這一方面的積極意義不能否定,但與此同時卻不能忽略家教的重要性。

家庭是孩子賴以成長的主要環境,也是進入的第一所學校,而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教之於整個教育過程而言,可謂是一種“先天教育”,是其他後天教育都無法代替的。還只在懵懂時期,其個性,品質尚未形成,可謂是一張白紙。這個時候,家長在這張白紙上塗上什麼樣的色彩,孩子就容易呈現什麼樣的個性,以後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依照這種色彩來堆建。這就是家教的意義所在。

當然,就孩子的成長過程而言,它是與整個社會相連接的,孩子所受到的教育也是整個社會環境所給予的。但在這個受教育的範疇中,家教顯然更具有優越性。

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説,給孩子“麪包”不是問題,會想方設法滿足孩子對物質的需要,然而,一談到孩子的.成長,談到孩子所需的精神糧食,則往往惶惶不安。即使有些家長通途一些途徑掌握到一下家教的心得,也常常感到遠遠不足,生怕顧此失彼,對孩子的成長指導造成偏差。因此這些原因的存在,正是編寫此書的初衷。

這本書在形式上,以故事為主,通過一個個真切的故事深入淺出的描述全面的哲學理念,內容涉及夢想的力量,自信樂觀與人生的聯繫,習慣對人生的影響,尊重理解在處世中的重要性,責任心與成功之間的聯繫,勇氣之於挫折的必要,親情與博愛在自我與社會之間的聯繫等多個方面。可以系統的啟迪孩子的智慧,幫助孩子培養各種優秀的品質,為日後孩子能成長為優秀的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啊!這本書給予了我知識,給予了我精神,給予了我力量,這就是我的讀後感。

哈佛家訓讀後感12

在這幾年中我讀過許許多多的書,最讓我深受感受的書是《哈佛家訓》,這本書,這本書有一句話我映像非常深刻,就是“閲讀不可以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可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閲讀不可以改變人生的起點,但可以改變人生的終點。”

“哈佛家訓”這本書其中的一篇小短文讓我深深地懂得了一個道理,這篇短文的標題就是"敢於説不”。

這篇小短文主要講了一個大學新生名叫“瑪麗亞”,她每月都會收到家裏寄來的生活費。5英磅一個月按道理説應該夠用了,可是瑪利亞卻很拮据。

有一次,瑪利亞和姨媽去吃飯,瑪利亞可不能説:“姨媽這兒太貴了,而且我的錢也不夠,不能帶你來這樣豪華的地方。”姨媽點了最貴的東西,而瑪利亞買了最便宜的`,她月底只剩9先令,不是10先令。因為還要給帶者1先令,又想別的東西,就這樣瑪利亞的月底所有的錢全用光了,姨媽説:“這是你所有的錢嗎?”瑪利亞説:“説的,姨媽。”你招待我吃這麼美味的飯,真是太好了,又問瑪利亞語言中最難唸的字是什麼字?瑪利亞説:“不知道。”姨媽説:“是不,長大了對自己親近的人説:“不”,是不可能的。這次是給你的教訓,你幫姨媽付錢,姨媽獎勵你5英鎊。

這篇小短文讓我知道了,遇到了自己不能完成的事,要大膽地去説不,不説死要面子,活受罪。更不能咽在肚子裏,要敢於説出來,這才是這個故事的道理。

《哈佛家訓》這本書非常好,這裏有許多小故事,有的情感噴薄讓人不禁落淚,有的智慧流淌敲至心扉。有的勵志綿綿催人奮進。有的精彩呈改變心靈。真是本好書。

哈佛家訓讀後感13

23天的寒假,説快也不快,説慢也不慢,到現在也只剩下2天了。

寒假前,班主任讓我們讀書來提高自身修養,我沒有讀太多,就只讀了一本《哈佛家訓》,這本書是一位哈佛博士的教子課本。在序言中這樣寫道“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然而,他們中的一些人因為缺少正確的.指導,往往事倍功半,甚至不小心誤入歧途。青少年時期形成的觀念,會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開始的時候,應該讓他們接受高尚的思想,修煉優良的操行,形成健康的習慣”。《哈佛家訓》通過一個一個的小故事教育了我們,我印象最深的是《不能流淚就微笑》。

故事主要講了一個患有“多重化學物質過敏症”的女孩——辛蒂。患病的前幾年,辛蒂一直流口水,尿液變成綠色,有毒的汗水刺激北部形成了一塊塊疤痕。她甚至不能睡在經過防火處理的牀墊上,否則就會引起心悸和四肢抽搐——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後來,她只能躲在沒有任何事物的無毒房間裏,飽受孤獨之苦。更可怕的是,無論怎樣難受,她都不能哭泣,因為她的眼淚和汗液一樣也是有毒的物質。但是,辛蒂並沒有自暴自棄,她一直在為自己,同時更為所有化學污染物的犧牲者爭取權益。她創建了“環境接觸研究網”和“化學物質傷害資訊網”,保證人們免受威脅。隨着時間的推移,她漸漸改變了生活的態度,她説:“在這寂靜的世界裏,我感到很充實。因為我不能流淚,所以我選擇了微笑。”是啊,當災難降臨,人可以努力迴避;如果迴避不了,可以抗爭;如果抗爭不了,就得承受;要是承受不了,就哭泣流淚;如果連流淚也不行,可能就只有一種選擇:絕望和放棄。

可是,辛蒂不同,當她無法流淚時,她選擇了微笑!所以,生活並非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已由上帝安排定局,如果你不喜歡,一切都可以改變。

哈佛家訓讀後感14

哈佛學校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學校,哈佛大學先後培養了7位總理,3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數以百計的世界級財富精英,這些傑出的人物,曾對美國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還繼續產生深遠的影響。

而這本書的主要結構是以一些能啟發人類學習和一些名人的經歷。這本書的一大特點是每一篇文章旁邊總是有一段批註,它能讓人深刻的`理解這篇短文的意義在與那。

有一個小故事叫《被拆掉兩次的亭子》,故事説的是: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父親是一個農場主。有一天,父親覺得園中的那座亭子已經太破舊了,就安排工人們準備將它拆掉。福克斯對怎樣拆掉亭子很感興趣,父親答應等他從寄宿學校放假回來再把亭子拆掉。可是,等兒子走後,工人們很快把亭子拆掉了。福克斯放假回來,發現亭子已經不見了,整天悶悶不樂。父親驚異地看着兒子,知道自己錯了,為了兑現自己的諾言,他重新找來工人,讓他們按照舊亭子的模樣在原來的地方再造一座亭子,亭子造好後,他找來福克斯,當着福克斯的面把亭子又拆掉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將一座亭子拆掉兩次,絕不僅僅為了滿足一個孩子的願望,在院子裏重新拆掉一座亭子,就在孩子的心裏重建了一座亭子,這座亭子就是一個信念——對誠信的信念。

沒有哪一本書想《哈佛家訓》那樣讓我們震撼,也很少有一本書像它那樣,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將人生豐富的哲理生動有趣得展現出來,哈佛家訓從頭到尾都是生動的,引人入勝的,每讀完一個故事,就會覺得人生出現了另一片天空。

哈佛家訓讀後感15

每個人都渴望擁有成功的人生。那麼,通向成功的橋樑在哪裏呢?誰能引領我們走向成功呢?我想就是它,《哈佛家訓》。這是一本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生活意義的書,書中介紹了許多名人成功的關鍵,也有許多看似平凡卻含義深刻的故事。它可以使一個人由平庸變得非凡,從失敗走向成功,震撼着人的`心靈。

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什麼?有很多人會以為是事業成功,有許多錢,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但所謂內心的快樂,是一個人過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快樂。在《快樂不僅僅是金錢》中,小哈瑞就沒有為自己擁有健康的身體而感到快樂,反而覺得自己很窮,抱怨上帝不公平。後來,小哈瑞通過了叔叔的幫助,明白了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了每個人一切。其實我們很少認真地思考自己擁有什麼,而習慣於把目光投向那些我們難以得到的事物。我們總是在不幸的事發生後,才意識到自己過去是多麼幸福。我們從未停止過追尋幸福的腳步,但直到失去前,我們的沒有發現自己一直擁有着它。

思考是開啟人生智慧寶庫的金鑰匙,在《創新思維》中,有一位牧師從雜誌上剪下了一幅世界地圖,並撕成碎片讓兒子把這些碎片拼成一幅世界地圖。兒子很快就拼好那副地圖。牧師大為驚奇。兒子説“:“這很簡單,做事要思考,懂得創造。在地圖的背面是一個人的照片,我把這個人的照片拼好,再把它翻過來就行了。我想如果一個人如果是正確的,那麼他的世界也就是正確的。這個故事教育我們:創造力來源於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人的一生是那麼短暫,又是那麼漫長。一年又一年,當你還在努力學習“a、e、o……”時,一下子,就到了國小畢業。雖然人生就像蒼茫的大海,誰也無法預知未來,但你可以自信、樂觀地面對,努力去做,那你也將會成功。假如我是一隻鳥,我就要成為天上永遠飛翔的雛鷹;假如我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我就要成為最勇敢,衝在最前方的浪花。總之,我要堅強,我要勇敢!《哈佛家訓》讓我一生受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