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集錦9篇

來源:文書谷 1.18W

當閲讀了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土中國讀後感集錦9篇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1

一、底色的“土”,本色的“鄉”

中國社會“鄉土性”的根源在於土地,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最後老死在這塊土地。在《鄉土本色》中,費孝通先生開篇提出:“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裏的“鄉土性”,是針對中國傳統社會而言的,不單指鄉村社會,還應包括傳統的城鎮。

費孝通先生首先從人地關係的角度,把傳統基層社會的“鄉土本色”概括為“鄉土性”。何為鄉土性?鄉土就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土的本意是泥土,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因為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長期以往,增大了人對土地的粘附性。由於受到土地的束縛,人們安土重遷,過着生於斯,長與斯,死於斯的社會生活。緊接着,費孝通先生分析指出,人地關係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人與人在空間排序關係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在時間上的“熟悉”,而人與人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締結的生存狀態,又直接構成了中國基層社會獨特的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規定性。費孝通先生進一步分析道:“這自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清每個人的生活。”在費孝通先生看來,隨着社會的發展,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也發生了鉅變。但是鄉土社會的特徵沒有完全褪去,而是將“鄉土性”的特點適應性的保留了下來。

這種適應性,不但對於人,對於物,也是具有熟悉性的,因為每天都要面對同樣的事物,不免產生熟悉之感。所以,從感情上説,這一“適應性”容易培養人們之間熟悉的感覺,“熟悉是從時間裏,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但在劇烈的社會轉型期間,鄉下人所認識到的個別原,則不能適用於在陌生人面前。因生活方式的不兼容,社會問題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結局,如此,“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

二、回得去的“故土”,回不去的“故鄉”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這是哲學的三大終極命題。長大成年,背井離鄉,回不去的地方變成了故鄉。相比車水馬龍、物慾橫流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漸漸成為我們生命世界中,最乾淨的`一片土地,那是我們根所在的地方,是源頭活水。

我出生在鄉村,生於斯、長於斯,相對來説比較熟悉農村社會。農村民風淳樸,敦厚善良,沒有城市裏人的黠變。鄉村比較閒適,農忙時候全家人忙裏忙外,閒下來時全村湊在一塊談天説地,時光仿似靜止。恬淡自適的寧靜生活,不像城裏人那樣行事匆匆。《老子》第十八章裏説:“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正是鄉村生活的真實寫照,雖然也會有村村之間的交流甚至是長距離的貿易往來。但在總體格局上來講,卻保留着農村的地方性特徵,活動範圍有其地域性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會圈子。村子裏的人都是互相熟悉的,老一輩的看着小一輩的逐漸長大,在一輩輩的代代相傳。可以説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羣體,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村民們對這塊土地的氣味,堆這塊土地上的每一道溝、每一片葉,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作息不用思考,是下意識的行為。

在我的記憶中,故鄉曲靖的那個鄉村生活是這樣的:田間地頭,以種地為生的村民在除田埂草、犁地、插秧、割稻;當我起牀的時候,看見父親從不遠處的小路扛着鋤頭回來,腳上沾滿泥土,顯然剛剛下地除草翻土歸來。這樣的景象,多年以來,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之中,這是一幅和諧、清新、愜意的鄉土美景。然而,對於故鄉,我卻日益陌生了起來。她正在一步步遠離我而去,我熟悉的土地越來越不熟悉了起來。

隨着時間的流逝,故鄉那些過往的記憶已然朽爛,那些熟悉的人已然飄落,當熟悉變為陌生,我只剩下我。故鄉與我,一個留在原地,逐漸消逝;一個長在心裏,日漸豐盈。故鄉內在的歷史意藴,可能就在這種意味深長的記憶中“瞬間顯現”,給人以驚鴻一瞥之感。這種感覺,是一種無法訴説的可貴和疼痛——隨時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留意我們的鄉土,我們的根。

三、“這不過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

帕斯卡爾説:“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常常會想,為什麼在我們嫌棄鄉里人老土時,卻有人不斷地想要離開城市回到鄉村,做一個“鄉里人”?又或者為什麼人們覺得鄉里人“愚笨”時,我們卻在回到老家時,一次一次感到無知和挫敗?為什麼中國是這樣一個深刻的人情社會,那麼多的糾紛只因在中國而特殊?為什麼中國強調無為,強調穩,強調將許許多多的問題掩蓋禁止而不是公開來解決?為什麼在傳統社會中,人們都有一種安土重遷的情懷?為什麼總有那麼多的糾結、生活的交叉集中在“因為我們是親戚”之上?這些疑問或長或短,或偶爾或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我也曾深思這些問題,卻得不出一個有力的結論。

在《鄉土本色》一文中,費孝通先生用簡單明瞭的語言,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讓現代的我們從過去的“鄉土本色”中明瞭我們發展成如今這個模樣的根本原因。費孝通先生為鄉下人正名,“我們説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着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極好。”是的,因為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就是人們的根,就是生存之依,對土地的崇拜和熱愛千百年來從未改變。因為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是從依賴農業發展成長而來的,所以費孝通先生説“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

因此,“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因此我們成就了一個“熟悉”的社會,依賴習俗習慣而成的社會,也就是禮俗社會而不是西方的法理社會了。而我們説鄉下人“愚”又是建立在他們不瞭解城市,沒見過世面之上,但卻解釋説:“這不過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在鄉村的人們,不需要知曉汽車(當然這還是説的舊社會),不需要很多城市的“必備品”,因此,在不是他們日常混熟的環境裏,他們自然表現的拘泥而茫然,既然只是知識問題,我便也明白了每當回鄉時,便覺得自己無法生存,充滿無知的原因。不識蔬菜水果模樣,不懂鄉間自由自我的生存方式,不會那些看似簡單的爬樹游泳等遊戲,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環境造就人,既然如此,我們又怎能輕視鄉下人呢?

社會學家齊美爾認為,“大城市生活的複雜性和廣泛性迫使生活要遵守時間,要精打細算,要準確,克服非理性的、本能的、主觀獨斷的性格特點和衝動。”即,生活在城市裏的人變得越來越理性了。這固然有一定的好處,可是在我看來,更值得追求的其實是非理性的生活。人性本追求自由,本有愛恨情仇,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是的,人,因為了他自己的一些虛榮攀比之心,總是生出許多的區別心來。

四、“因為理解,所以悲憫”

蘇格拉底説過,“人啊,認識你自己!”讀《鄉土本色》,讓我清楚的認識了傳統鄉土,讓我有了一份理解,也更好的認識了自己。在這份理解之上,我產生了一種悲憫:我們形容一個農村人,常常會用到“老實”“淳樸”等字眼,而形容城裏人,卻往往想到“冷漠”、“自私”等偏向貶義的詞。但殊不知中國正處於大變局之中,我們的城鎮化正在打破鄉村與城市的界限,熟人社會被迫轉型,許多原本可以一輩子“自來自去”在鄉村“遨遊”的人們,失去了自己最熟悉的環境,因為不適應陌生人社會這一“非常態”而迷失自己,走向毀滅,成了“大變局”犧牲品,想到這裏,不由得憂從中來,其實想想自己,我又何嘗不是呢?

學者黃燈在《大地上的親人: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一書中寫道:“我本想通過寫作舒緩內心的焦慮,但隨着對親人命運更為深入的瞭解,不但沒有緩解這種焦慮,反而因為直面了許多被遮蔽的細處,變得更為不安和憂心。”地理載體,無所不載。落實到土地上,我們才能感受到對土地氾濫無邊的熱愛——一份按捺不住的社會責任,一份重新理解鄉土中國的能力與信心。我真心希望,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片“天地”是留給鄉村的。這片“天地”讓我們看到的,絕不僅僅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景象,更多的祕密,或許隱匿在厚重的土壤中,又或許深藏在每一個農村人民的心裏。雖然我們無法阻擋城市化的洪流,可我們應當做的是相互包容,懷着一顆悲憫之心去更好的認識自己,並在此基礎上放下身子、適應潮流,身體力行、做出改變,與他們重拾信任,彼此接納。

正是因為彼此的接納,那些平淡卻藏着希望的日子,才總能讓講者黯然神傷,讓聽者淚滿雙頰。當我再回頭審視鄉村的時候,“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這,不是很好嗎?我想,這或許是閲讀《鄉土本色》一文給我的最大啟示。在此,僅將艾德勒的箴言作為結語:“一本好書能叫你瞭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2

初次聽到費孝通這個名字是在大一的《社會心理學》課堂上,記得老師説費孝通這個人在我們社工專業將要學習的社會學方面貢獻很大,他寫的作品有幾本是相當出名的,比如《生育制度》《鄉土中國》等,是我們社工專業學生都應該好好看讀一下的課外書。於是,抱着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準備仔細閲讀一下。

《鄉土中國》這本書的版本很多,在查找書刊時我選擇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大家小書《鄉土中國》。這是由於它的版次最新和整本書都設計得精緻小巧有關。

費孝通先生在書的開頭,就為我們講解什麼是鄉土本色。從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費孝通先生的見解是: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城裏人説鄉下人很土,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平時,一般聽到城裏人説“鄉下人很土”時,我們作為鄉下來的人總是會感覺城裏人在藐視嘲笑鄉下人,心裏很不是滋味。但經費孝通先生一説,這“土”字用得好啊,我們鄉下人離不開泥土,説我們“很土”或“土氣”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鄉下人和城裏人本身就所處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樣。之間有些城裏人認識知道的東西我們鄉下人卻一點都不懂,也是不足為奇的。這不,在鄉下不是有很多東西城裏人也不認識知道嗎?呵呵,大家在此扯平,平等一致。

在“文字下鄉”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一開始就説“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但往下,費孝通先生就舉例説明這並不是鄉下人就“愚”,只是他們對對城裏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馬路上聽到背後汽車連續的按喇叭,慌手腳,東避不是,西躲也不是”;而城裏人在鄉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內行把田裏的包穀錯叫為“麥子”,也是相當滑稽可笑的。説到這,我認為從中有個禮貌的問題得講。當鄉下人不知道如何躲閃背後連續響喇叭的汽車時,“司機探出半個腦袋大罵‘笨蛋’”,而當城裏人來鄉下的人中有人冒充內行把田裏的包穀錯叫為麥子時,費孝通先生的鄉下朋友卻沒有唾他/她一口“笨蛋”,而是微微一笑。從中可以看出,鄉下人在禮貌方面比城裏人好多,至少他們懂得在嘲笑或責備城裏人時能用含蓄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像城裏人那樣鋒芒畢露,容易直接傷人。接下來,費孝通先生就文字的功能和文字下鄉的重要性作詳細説明。在此,我還得説上一句,我很贊同費孝通先生“識字不識字並非愚的標準”這種觀點。“在課程上這些孩子(指城裏孩子)樣樣比鄉下孩子學得快,成績好。”費孝通先生這是機會和環境的問題,城裏孩子大多數課餘時間都是用來學習,一般不能隨便穿鞋襪下足;而鄉下的孩子則不同,他們放學後可以在田野裏隨便跑來跑去抓蚱蜢。所以在抓蚱蜢時,城裏孩子遠遠比不上鄉下孩子,這也不足為奇。文字的功能是傳情達意,費孝通先生卻指出“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這要在適合的環境下文字才能充分行使它傳情達意的功能,所以“在利用文字時,我們要講究文法,講究藝術。”為實現這個目的,文字下鄉相當重要。

在“再論文字下鄉”這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接着説明文字在時間阻隔的情況下有説明不同,對於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説不。模模糊糊只知道在這個篇章所講的文字下鄉跟文化、詞、語言、記憶等有關聯,我説不清。

在“差序格局”這一篇章裏,我初看到這一題目時,感到很迷惑不解,到底什麼是“差序格局”呢?得仔細在下文找找才行。但是,我往下看來好久,都找不到“差序格局”的詳細解釋。“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呵呵,在這可有話説,其實不止鄉下人私,城裏人也私啊,甚至有些可能比鄉下人更私。這不,在文人筆裏是中國威尼斯是蘇州,作者卻認為“天下沒有比比蘇州城裏的水道更髒的。”在接下來是內容中,費孝通先生討論私和公家的關係,以及這個社會和西洋社會的不同。費孝通先生認為,西洋社會的社會結構是團體格局,而中國社會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爸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由此,我們的社會可以或説很大也很小,概念很模糊。而到底什麼是“差序格局”費孝通先生只作出或多或少的比喻,沒有詳細概念。我是一名見識淺薄的學生,在這裏也概括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就在此打住算。

在“維繫着私人的道德”着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説到,由於社會結構的差異引起不同的道德觀點,西洋社會裏“個人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團體是個超於個人的‘實在’,不是有形的東西。”“我們如果要解西洋的團體格局社會中的道德體系,決不能離開他們的宗教觀念的來源,而且是支持行為規範的力量,是團體的象徵。”而在中國,社會結構是從己向外推構成的,個人對別人的看法要由他和別人關係如何,比如別人貪污時他會大罵那人的行為是怎麼怎麼的惡劣如何如何的不檢舉,但當自己的父親甚至自己去貪污時卻認為這是“能幹”的表現。孔子所提出的“仁”,意思相當複雜,但有側重於“克己復禮為仁”。不同的道德觀念由於不同的社會結構產生不同的形式。

在“家族”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説起,他認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這社羣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接着,他説到“家族”,啊認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結構原則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數量上、在大小上。”還有,他説到,“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但我們家庭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配軸。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

在“男女有別”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説到男女有別產生於各自不同的生理結構和心理。“感情定向”一詞是費孝通先生用來指一個人發展感情的方向。“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理解。”他還認為“鄉土社會是亞普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為生育,生育卻規定男女的結合。”因此,鄉土社會是男女有別的,也是穩定的社會。

在“禮治秩序”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講“禮治”和“人治”“法治”的區別,他説“法治”其實也離不開人,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不一定就文明、慈善、也可能很殘酷。比如在印度丈夫死後妻子得在葬禮裏被別人用火燒死;在緬甸有些地方完成成年禮要殺幾個人回來等等。鄉土社會安於重遷的特點,決定傳統經驗是相當有用的。禮治在鄉土社會中具有很大的特點。

在“無訟”這一篇章裏,我很迷惑,費孝通先生為什麼要以這個題目為名。我讀完全篇,倒是老看到費孝通先生在説鄉間不同時期的訴訟形式,由鄉里訴訟到打官司,無疑是在講以前的訴訟形式和現在打官司有何不同嘛,怎麼可以説“無訟”呢?我真是不解。以前鄉里的訴訟用道德即可解決問題,審判結果都符合鄉里規矩,但現在有些人憑藉着對法律的解卻在官司法庭上玩起把戲,確實可悲啊。我希望我國的法律越來越完善

在“無為政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眾的安排做事。由於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佔瑤人的土地,卻並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於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通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長老統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講解教化在鄉土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過教化的手段,年輕一輩懂得尊重年長一輩,同時年長一輩也在向年輕一輩學習,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在此都有更進一步的解説,正是一代傳一代的教化延續,鄉土社會得以穩定發展。

在“血緣和地緣”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重點解説什麼是血緣和地,血緣和地緣的`關係、表現、功能。他用自己作為例子,説明“血緣性的地緣更是顯著”,如果一個人沒有直接的地緣關係,不管他走到哪裏,並在那住上多少年,人家都會用“新客”“客邊”“外村人”等來稱呼他。從文字可以知道,在鄉土社會裏,血緣和地緣有着無法分割的關係,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制約。

在“實名的分離”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相比較時是靜止的,“但是事實上完全靜止的社會是不存在的,鄉土社會不過比現代社會變動得慢而已。”然後他説到正是社會的變動,或快或慢,在不同的社會變動中,如果社會的變動速度變得快,長老權力也隨着縮小。不同國家社會結構的變化,相互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就要採用不同的工具、方式和手段。在環境變動的過程中,“文化英雄”隨之產生,只有這樣才能夠引領國家更好的進步,而這些領導們使用的就是“時勢權力”。這些能使用“時勢權力”的“領導的階層如果能追的上社會變遷的速率,這社會也可以避免因社會變遷而發生的混亂。”否則,該社會就會混亂不堪。但是社會如果加速的變動,註釋式的變動方式就可以引起實名之間發生極大的分離。這就是該篇章所要講的實名的分離。

在“從慾望到需要”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説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慾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的行為的指導,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為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慾望產生“要”,為滿足“要”,人的行為就由慾望控制,當人的行為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費孝通先生説:“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句話很經典,在此我想表達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為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説自己寫作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也作為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為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為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以上內容都是些我的個人見解,多有不恰之處,還請各位諒解。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3

從前一直沒有想過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有什麼區別和聯繫,但現實生活中卻能時刻感受到!

我在十五歲以前一直住在農村,深刻的受到鄉土社會的影響,可以説我的腦袋裏隨處可見鄉土的觀念。所以當我來到城市後,我是深刻的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別與矛盾。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本書主要由14個小部分組成。主要從各個方面介紹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一下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種種思考。

一關於“忘本”的思考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裏人。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了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了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裏人來説,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裏,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裏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二關於“文字下鄉”的思考

在鄉下,文字總是多餘的,語言是最好的表情達意的工具,有時呢鄉下人也會用到信物等東西!最有意思的就是鄉下人的表情。有時候,熟人見了面,不需要任何言語,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ok啦!長者要傳授什麼獨門祕法,口授就行啦。再比如説我自己,我住在農村時一般都不會用到筆和紙,要向鄰居辦什麼事,打聲招呼就完事!並且在農村,一字不識的農民一樣能種出莊稼,養活家人。只是説在今天的農村不識字意味着你可能要多吃點虧,但若是有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公道,那文盲還是可以有好日子過的!

而在今天的城市裏,知識就是一切。文字可以説是無所不在,無處不用。並且我們為了獲得生存的機會,我們會擠破頭的去競爭,去習得以文字為表徵的種種知識。並且在我們習得之後,我們還會“好意”的將它帶到鄉下,當鄉下人不能接受時,我們還要生氣的責備他們不識寶!

所有的這些有幾個人像費先生那樣深思過了,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緣由呢?還有,我想提出的是文字下鄉並不是一股腦的將一大堆書籍,資料帶到鄉下。而是要根據農村不同人羣的實際需要,明智的給與支持。同時還應配備必要的傳授人員進行宣講,解釋。還有,我們可以加大農村的流動性,破壞他們的默契感,使他們自然地藉助於文字去表達他們的思想。

三什麼是差序格局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同的網絡。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裏,社會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裏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繫。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裏,人與人的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所以,我們今天大學裏會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説,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裏人們總會存在着私的念頭,一個人為了自己可以犧牲家,為了家可以犧牲黨,為了黨可以犧牲國,為了國可以犧牲天下。並且除了為了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説是為了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着“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着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地緣等。或者可以説是這種靠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為傳統的影響更為的突出罷了。至於文中説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説西方因為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為。

四根深的鄉土觀念

鄉土觀念有很多,可以説在一個較為閉塞的農村擁有的所有想法都帶有鄉土的特色。而今天我特別想説的是孔老夫子所説的“克己復禮”在鄉村的廣泛應用,還有就是嚴重的男女有別思想。

在鄉村裏,就算一個沒有讀過半天書的孩子也知道我們應當重孝道,懂禮讓。他們總會在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中自然而然的將外在的規範內化為自我約束的私人道德觀念,並且難以逾越那道自己構築的圍城。特別明顯的就是古人總會追求修身,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提高。而這就與西方的團體格局社會有很大的區別。在團體社會中,他們更注重個人與團體之間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不是有形的東西,它可以被飄渺的宗教所取代。在西方,人們更希望無私的,公正的,高水平的團體給他們帶來生活的安逸。

再説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有別的觀念。在鄉下,不僅是生理上的,心理的差異更大。如果兩個男女經常談笑風生的走在鄉下,若那男的又不是那女的的丈夫的話就免不了要受到流言蜚語的'攻擊了。在這種有點神經緊張的氛圍下,農村的男男女女們行事總會顯得拘謹小心一些,特別是遇到男女問題時。所以農村的女人總會矜持的多,就算進入的城市他們也會保有這種觀念。在此,相對於西方的性開放,鄉下人是難以接受的,甚至認為是傷風敗俗的!

五以長老為主導的禮制社會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裏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起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裏的事物。

在鄉村裏,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可以解決,但若事情大了,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裏,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所以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應該怎麼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可以選擇是積極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了書中所説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六關於“無訟”的思考

鄉下人是害怕進法院、派出所的,在他們心中,打官司就是沒有教的好,傷風敗俗。打了官司的人總會受到大家的歧視。有什麼衝突,他們寧願選擇傳統的方法來解決。所以在傳統社會裏,統治者只要堅持為無政治就可以天下太平了,所有的事情都會依着傳統的路子向前走着!但今天的鄉村面對着太多的衝擊,原來的那套行事原則已經不再適用了。我們需要法律來規範我們的行為,但法律在慢慢深入鄉村的同時,也給很多鄉下人帶來了疑惑,感覺法律總在包庇那些違背傳統,丟失道德的傢伙,使他們懷疑法律的效用,這也就給法制社會的建設帶來了巨大的阻礙。

七從慾望到需要的轉變

這個理解的轉變可以説是鄉土社會向都市社會,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在傳統社會了我們依靠慾望就可以得到生活得方案,並且冥冥中我們就遵從了生存的需要。但到了今天,隨着科技的發達,知識的增長,我們明白了我們有生存的基本條件,這些條件都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開始有意識的去追求這些。我們開始有計劃的,有區別的去滿足我們的需要。

總之,在讀完整本書以後,我一直在想今天的中國應該歸於哪一類呢?中國從1978年以來,經受着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陣痛,我們現在仍在經歷着這樣的時刻,我們參雜着兩種社會的特點,我們面對着前所未有的矛盾與衝突。我們有很多人感到諸多的不適應,但我們很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是我們親身感受着的,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很明確的説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只是從我自己的角度,經歷去理解《鄉土中國》着一本書,也從自己本身的角度去提出我的疑惑,但終究是有所收穫的!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4

初次聽到費孝通這個名字是在大一的《文化學概論》課堂上,記得老師説費孝通寫的作品有幾本是相當出名的,比如《生育制度》《鄉土中國》等,是我們社工專業學生都應該好好看讀一下的課外書。於是,抱着對費孝通先生無比崇拜的敬意,我借來他寫作的《鄉土中國》一書,準備仔細閲讀一下。

費孝通先生在書的開篇,就為我們講解什麼是鄉土本色。從書中我們可以找到費孝通先生的見解是: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城裏人説鄉下人很土,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平時,一般聽到城裏人説“鄉下人很土”時,我們作為鄉下來的人總是會感覺城裏人在藐視嘲笑鄉下人,心裏很不是滋味。但經費孝通先生一説,這“土”字用得好啊,我們鄉下人離不開泥土,説我們“很土”或“土氣”都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鄉下人和城裏人本身就所處的地方和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樣。之間有些城裏人認識知道的東西我們鄉下人卻一點都不懂,也是不足為奇的。這不,在鄉下不是有很多東西城裏人也不認識知道嗎?呵呵,大家在此扯平了,平等一致。

在“文字下鄉”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一開始就説“鄉下人在城裏人眼睛裏是‘愚’的”。但往下,費孝通先生就舉例説明這並不是鄉下人就“愚”了,只是他們對對城裏的新事物感到新奇,所以“在馬路上聽到背後汽車連續的按喇叭,慌了手腳,東避不是,西躲也不是”;而城裏人在鄉下也有“愚”的地方,比如有人冒充內行把田裏的包穀錯叫為“麥子”,也是相當滑稽可笑的。説到這,我認為從中有個禮貌的問題得講。當鄉下人不知道如何躲閃背後連續響喇叭的汽車時,“司機探出半個腦袋大罵‘笨蛋’”,而當城裏人來鄉下的人中有人冒充內行把田裏的包穀錯叫為麥子時,費孝通先生的鄉下朋友卻沒有唾他/她一口“笨蛋”,而是微微一笑。從中可以看出,鄉下人在禮貌方面比城裏人好多了,至少他們懂得在嘲笑或責備城裏人時能用含蓄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像城裏人那樣鋒芒畢露,容易直接傷人。接下來,費孝通先生就文字的功能和文字下鄉的重要性作了詳細説明。在此,我還得説上一句,我很贊同費孝通先生“識字不識字並非愚的標準”這種觀點。“在課程上這些孩子(指城裏孩子)樣樣比鄉下孩子學得快,成績好。” 費孝通先生這是機會和環境的問題,城裏孩子大多數課餘時間都是用來學習,一般不能隨便穿鞋襪下足;而鄉下的孩子則不同,他們放學後可以在田野裏隨便跑來跑去抓蚱蜢。所以在抓蚱蜢時,城裏孩子遠遠比不上鄉下孩子,這也不足為奇了。文字的功能是傳情達意,費孝通先生卻指出“文字所能傳的情,達的意是不完全的”這要在適合的環境下文字才能充分行使它傳情達意的功能,所以“在利用文字時,我們要講究文法,講究藝術。”(心得體會 )為了實現這個目的,文字下鄉相當重要。

在“再論文字下鄉”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接着説明文字在時間阻隔的情況下有説明不同,對於這一篇章,我理解得不是很好,我在此也多説不了。模模糊糊只知道在這個篇章所講的文字下鄉跟文化、詞、語言、記憶等有關聯,我説不清。

在“差序格局”這一篇章中,我初看到這一題目時,感到很迷惑不解,到底什麼是“差序格局”呢?得仔細在下文找找才行。但是,我往下看來好久,都找不到“差序格局”的詳細解釋。“在鄉村工作者看來,中國鄉下佬最大的毛病是‘私’”。呵呵,在這可有話説了,其實不止鄉下人私,城裏人也私啊,甚至有些可能比鄉下人更私。這不,在文人筆裏是中國威尼斯是蘇州,作者卻認為“天下沒有比比蘇州城裏的水道更髒的了。”在接下來是內容中,費孝通先生討論了私和公家的關係,以及這個社會和西洋社會的不同。費孝通先生認為,西洋社會的社會結構是團體格局,而中國社會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爸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紋所推及的就發生聯繫。”由此,我們的社會可以或説很大也很小了,概念很模糊。而到底什麼是“差序格局”費孝通先生只作出或多或少的比喻,沒有詳細概念。我是一名見識淺薄的學生,在這裏也概括不出個什麼所以然來,就在此打住算了。

在“維繫着私人的道德”着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説到,由於社會結構的差異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觀點,西洋社會裏“個人的聯繫靠着一個共同的架子”“道德的基本觀念建築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團體是個超於個人的‘實在’,不是有形的東西。”“我們如果要了解西洋的團體格局社會中的道德體系,決不能離開他們的宗教觀念的來源,而且是支持行為規範的力量,是團體的象徵。”而在中國,社會結構是從己向外推構成的,個人對別人的看法要由他和別人關係如何,比如別人貪污時他會大罵那人的行為是怎麼怎麼的惡劣如何如何的不檢舉,但當自己的父親甚至自己去貪污時卻認為這是“能幹”的表現。孔子所提出的“仁”,意思相當複雜,但有側重於“克己復禮為仁”。不同的道德觀念由於不同的社會結構產生了不同的形式。

在“家族”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先由“家庭”説起,他認為家庭的大小“不是在這社羣所包括的人數上,而是在結構上。”接着,他説到了“家族”,啊認為“小家族和大家族在結構原則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在數量上、在大小上。”還有,他説到,“氏族是一個事業組織,再擴大就可以成為一個部落。氏族和部落賦有政治、經濟、宗教等複雜的功能。我們的家也正是這樣。”“在西洋家庭團體中夫婦是主軸,但我們家庭的主軸是在父子之間,在婆媳之間,夫婦成了配軸。女子有‘三從四德’的標準,親子間講究負責和服從。”

在“男女有別”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説到男女有別產生於各自不同的生理結構和心理。“感情定向” 一詞是費孝通先生用來指一個人發展感情的方向。“穩定社會關係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理解。”他還認為“鄉土社會是亞普羅式的,而現代社會是浮士德式的。”“男女生理上的分化是為了生育,生育卻規定了男女的結合。”因此,鄉土社會是男女有別的,也是穩定的社會。

在“禮治秩序”這一篇章中,費孝通先生主要講了“禮治”和“人治”“法治”的區別,他説“法治”其實也離不開人,人治和法治的區別不在“人”和“法”這兩個字上,而是在維持秩序時所用的力量,所根據的規範的性質。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禮不一定就文明、慈善、也可能很殘酷。比如在印度丈夫死後妻子得在葬禮裏被別人用火燒死;在緬甸有些地方完成成年禮要殺幾個人回來等等。鄉土社會安於重遷的特點,決定了傳統經驗是相當有用的。禮治在鄉土社會中具有很大的特點。

在“無訟”這一篇章中,我很迷惑,費孝通先生為什麼要以這個題目為名。我讀完全篇,倒是老看到費孝通先生在説鄉間不同時期的訴訟形式,由鄉里訴訟到打官司,無疑是在講以前的訴訟形式和現在打官司有何不同嘛,怎麼可以説“無訟”呢?我真是不解了。以前鄉里的訴訟用道德即可解決問題,審判結果都符合鄉里規矩,但現在有些人憑藉着對法律的瞭解卻在官司法庭上玩起了把戲,確實可悲啊。我希望我國的法律越來越完善。

在“無為政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論述了兩種不同權力: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它們產生的緣由和表現。所謂橫暴權力就是上級利用自己的權力以他們的意志去驅使被支配者的行動。而所謂的同意權力就是個人得服從大眾的安排做事。由於一方的某種權力過剩引誘了另一方來爭取就產生了橫暴權力。如廣西瑤山常見漢人侵佔瑤人的土地,卻並不征服瑤人來做奴隸,是由於漢人人口多土地少的原因造成的。而在天高皇帝遠的鄉下,大多事情都是通過同意權力解決的。

在“長老統治”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主要講解了教化在鄉土社會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通過教化的手段,年輕一輩懂得尊重年長一輩,同時年長一輩也在向年輕一輩學習,橫暴權力和同意權力在此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解説,正是一代傳一代的教化延續,鄉土社會得以穩定發展。

在“血緣和地緣”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重點解説了什麼是血緣和地,血緣和地緣的關係、表現、功能。他用自己作為例子,説明“血緣性的地緣更是顯著”,如果一個人沒有直接的地緣關係,不管他走到哪裏,並在那住上了多少年,人家都會用“新客”“客邊”“外村人”等來稱呼他。從文字可以知道,在鄉土社會裏,血緣和地緣有着無法分割的關係,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制約。

在“實名的分離”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鄉土社會和現代社會相比較時是靜止的,“但是事實上完全靜止的社會是不存在的,鄉土社會不過比現代社會變動得慢而已。”然後他説到正是社會的變動,或快或慢,在不同的社會變動中,如果社會的變動速度變得快,長老權力也隨着縮小。不同國家社會結構的變化,相互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就要採用不同的工具、方式和手段。在環境變動的過程中,“文化英雄”隨之產生,只有這樣才能夠引領國家更好的進步,而這些領導們使用的就是“時勢權力”。這些能使用“時勢權力”的“領導的階層如果能追的上社會變遷的速率,這社會也可以避免因社會變遷而發生的混亂。”否則,該社會就會混亂不堪。但是社會如果加速的變動,註釋式的變動方式就可以引起實名之間發生極大的分離。這就是該篇章所要講的實名的分離了。

在“從慾望到需要”這一篇章裏,費孝通先生説到“在鄉土社會人可以靠慾望去行事,而在現代社會中慾望並不能作為人們的行為的指導了,發生‘需要’,因之有‘計劃’”。他認為人的計劃是不自覺的,慾望產生了“要”,為了滿足“要”,人的行為就由慾望控制了,當人的行為變成自覺的,那就是需要了,這也是社會進步的標誌。費孝通先生説:“從慾望到需要是社會變遷中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這句話很經典,在此我想表達的意思也正是如此。

到此,我已經把費孝通先生寫的這本《鄉土中國》大概的看了一遍,並從每個篇章中摘抄了一些費孝通先生的原話,加上我的個人觀點和想法。通觀全書,我認為費孝通先生是一個搞文學很謙遜的人,這從他在“後記“裏説自己寫作 這本《鄉土中國》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只是一段嘗試的記錄罷了”可以看出。還有,我認為他不愧是一位很好的良師益友,他寫作的文章多用熟語,時常把自己和農村聯繫在一起,意思通俗易懂,清晰明瞭。也作為農村孩子的我,讀起他的書來感覺相當親切,作為一個著名的文人,他沒有絲毫抬高自己的身份架子去教育他人,我認為這一點是相當可貴的,也是讓我感到相當佩服的。

結語:以上是小編為你推薦《鄉土中國》讀後感範例的內容。《鄉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後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不是一個具體社會的描寫,而是從具體社會裏提煉出的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着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可以説,作為一本學術性質的著作,這本書是開創了一個非常好的先河。它短小精煉的篇章,樸實無華卻相當精當的敍述語言,探討性的敍述方式與豐富充實的內容與深刻悠遠的意義融合在一起。這種方式,是一種開放式的學術著作方式,絕無故作高深,也不會降低水準,就這樣使各個水平的讀者,都能通過閲讀這本書,獲得自己獨特的感悟與收穫。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5

費老在《鄉土中國》開頭就寫道“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話是不錯的,自古以來,我國人民都把鄉土看得極為重要,古語有言:“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銘於斯,其魂氣無不之也,其死而有不澌者矣。”也恰恰體現了中國人對鄉土的依賴。

區區十四篇散文,卻深入淺出、條分縷析地簡述了中國人的鄉土性,費老舉的幾個簡簡單單的事例,立足於社會現實,用我們極為熟悉的情境做論,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在講述鄉土社會的同時,也深層剖析了我們的禮俗習慣形成的原因,讓我們對自己、身邊以及我們這個社會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第一篇的<鄉土本色>概括總結了鄉土社會的本質是人們對土地的依賴。立足於“土”,所謂土,即泥土、土地,而引申義則為土氣,而城裏人也用這個字來表示對鄉下人的看不起。實際上,土地是農民的命,他們正是依靠土地生存,同時,土地也是他們最基本的保障,而土地又是不會移動的,因此農民世代定居於一處,基本沒有變動。包括所謂的城裏人,往前數幾代,也必是農民出身。我們中國人自稱炎黃子孫,除因為炎黃所處的部落,位於中原地區,歷史淵源極長外,也因為炎黃部落是農耕文明的發源地,通過農耕自給自足,無需像遊牧民族那樣與險惡的大自然做鬥爭。

現代社會是由原始社會、農業社會所一步步演化而來的,人們沿河而居,以土為生,由此我們與土地的淵源頗深,“安土重遷”的性格、“落葉歸根”的思想也早已深深融入我們的骨血中。費老在文中也舉出中國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要嘗試種些東西的例子,深刻展現了中國人對土地的重視與依賴。

然而,隨着歷史的演進,城裏一天天富了起來,鄉下也沒了往日的平靜,現代化工業對鄉下的土地開啟了新的征服。鄉下人見識了大城市的繁華,背井離鄉,到城裏去尋找所謂的幸福,渴望在城市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正如費老所言,“這些宣泄出外的人,像是從老樹上被風吹出去的種子,找到土地的生存了,又形成一個小小的家族殖民地,找不到土地的也就在各式各樣的運命下被淘汰了,或是‘發跡了’。”

可異鄉的日子並不好過,他們被稱為農民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他們是永遠的流浪者。他們到底幸不幸福,也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了。他們拼命往城市裏去,往高樓上爬,渴望看到更遼闊的天空,但他們終究是要回去的,他們屬於大地。

再説<文字下鄉>,城裏人總説鄉下人“愚”,鄉下人真的不聰明嗎?不盡然。歸根結底,只是因為鄉下人知識不夠。費老舉例:不識文字、看到汽車慌了手腳……然而也用城裏人“今年麥子長得這麼高”、城裏孩子不會捉蚱蜢來對比論證得鄉下人“不愚”的結論。費老之後又詳細分析了文字的作用,而鄉下人“面對面的社羣”對文字的需要沒那麼迫切,不必見面就能知道對方是誰。而文字只是一種工具,是間接的説話,而且這個工具還不太完善。所以在“面對面社羣”中更沒必要捨棄更為完善的語言而去選擇文字來傳情達意了。

除了共同語言外,還有“特殊語言”,此外還有面部表情、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也就是費老説的“象徵原料”,越是熟悉,簡單語言密切配合其他象徵原料越頻繁,也越容易表達情意。在鄉下人的熟人社會中,語言就更加少了,“所以在鄉土社會中,不但文字是多餘的,連語言都並不是傳達情意的唯一象徵體系”。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然而,“在現代化的過程中,我們已開始拋離鄉土社會,文字是現代化的工具”,為了緊跟時代,文字下鄉也是必須推行的,但在推動文字下鄉之前,必須先考慮文字和語言的基礎。

上述基於空間阻隔講述文字的作用,因為鄉土社會是“面對面的社羣”,空間阻隔幾乎沒有,有什麼事情可以當面説清楚,不需要求助於文字,因而其也沒有迫切被需要。然而,在<再論文字下鄉>中,費老提到除了空間阻隔外,還有時間阻隔,分兩方面,即“一方面是個人的今昔之隔,一方面是社會的世代之隔”。

文化,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其中包含不只有個人的今昔,還有民族的今昔、社會的今昔……而鄉土社會又流動性較小,在全是熟人的社會中長大,在熟悉的土地上長大,社會經歷也基本相似,人口基本不變,因而文化經驗由口頭傳播,由上一代傳給下一代,由此個人的經驗便是世代的經驗。鄉土社會中,語言傳遞經驗便已足夠,對文字也沒那麼需要。並且,文字也不是從鄉土產生的,而是統治階級為了更好的統治而發明的一種工具,是廟堂性的,由此文字也不能完全適應鄉土社會。

費老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來論述,詳細介紹了鄉土社會的狀態,以及鄉土社會其實並不需要文字,得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只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的結論。

由此,鄉下人與城裏人智力上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出於所處位置的生活需求的不同,而着重學習了不同方面的知識,掌握不同的技能。城裏人不見得比鄉下人高貴,鄉下人也不見得比城裏人愚蠢。

此外,城裏人總説鄉下人自私,那麼,這個私和公的界限又是什麼?第四篇 <差序格局>最為經典和重要,其也是《鄉土中國》全書的核心概念。費老將其比喻為石子投入水中產生的波紋,以自己為中心,順着波紋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根據親屬關係不同對待。並以西方的團體格局作比,展示差序格局中的羣己、人我的界限劃分與西方的不同之處。我們站在任何一圈上,向內看,總可以説自己是公的,因而公私並沒有明確的界限。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是所,而眾星拱之。”是對“差序格局”最好的描述。費老也指出孔子是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點我是不大承認的,孔子所推崇的“仁”絕不是以利己出發的,孔子講究仁,即一種愛愛,但這種愛是在差序格局下產生的,是分等級的愛,由孔子對“以德報怨,何以報德?”的回答便可看出。

緊接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等加強論證這層中國農村特有的人際關係。

<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很好的詮釋了這種差序格局下的“雙標”,一個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使用父親貪污的錢,甚至替父親隱瞞的同時痛罵別人貪污。“差序格局”的存在,讓我們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判斷,而對象是誰、跟自己什麼關係也時刻影響着我們的評判標準,也因此“攀親戚”、“找關係”成了現在社會的常態。

之後費老又從兩方面論述了這種人際關係。宏觀上,費老區分了家族與家庭。家庭更多是由於生育所結合成的社羣,而家族則類似於一個小部落,富有經濟,政治,宗教的複雜功能。微觀上,他分析了男女傳統情感。男女有別實際上是一個矛盾點,男女的分化是為了生育,但是生育又規定男女的結合,這種結合它基於異,並非基於同。與此相反的,戀愛是一項探險,是對未知的探索,是不斷地克服相異的阻礙,去不斷追求那一份同,然而正是由於情感的激動,使得社會關係無法保持穩固,因此,。男女的情感也同樣在社會穩定這一重要事件中被扼殺了,為了更穩定的社會關係只能由有經驗的長者選擇該如何搭配組合。

之後的<禮治秩序>、<無訟>、<長老統治>各自對農村禮教秩序等治理架構和習慣進行了描述。

當今現代社會是法制社會,依靠法律的明文規定來規範人們的行為,然而,在鄉土社會中,秩序的維持與現代社會是不致相同的,鄉土社會是“禮治”的社會,“所謂禮治就是對傳統規則的服膺”,依靠社會所累積的經驗來規範行為,正如前文所説,鄉土社會的.流動性小,只依靠上輩人留下的經驗就可以滿足需要,也正因為鄉土社會的變遷很慢,“禮治”才得以在鄉土社會中存在。鄉土社會中的每個人都瞭解這套行為規範,遵守這套行為規範也是每個人的責任,所謂“子不教,父之過”,也是由於這套行為規範是依靠上代傳下來的,是不成文的,由此才會“無訟”,鄉土社會比起上訴,更願意找一個長者來評判,即鄉下人掛在嘴邊的“你來給我評評理”,而長者總會把雙方劈頭蓋臉地罵一頓,然後讓他們達成和解。調解,即評理,更注重的是教育、教化,非必要,人們是不願意去打官司的。

長者在鄉土社會中是權威的象徵,因為他們走過年輕人走過的路,瞭解他們內心的的想法。而司法處則更加註重法律的明文規定,在鄉土社會顯然是不適合的,也會產生副作用。法治講求證據、事實,相比於禮治社會來説,可變通性不大,較為死板,若直接推行下鄉,怕好處未顯,反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

“長老統治”是費老提出的又一個名詞,“在它的權力結構中,雖則有着不民主的橫暴權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權力,但是在這兩者之外還有教化權力,後者既非民主又異於不民主的專制,是另有一工的”。由於鄉土社會的流動性小,所以長者的教化權力越大,問年齡也是由此而生的,長幼有序在這方面來看也十分重要。鄉土社會的“無為而治”也是這個理。

最後的<血緣與地緣>是對中國農村“入土為安,葉落歸根”的論述。

中國人講求血緣,地緣。由此才有親戚、老鄉,過年時會去給親戚拜年,索要紅包,親密關係則講究血緣的遠近,而出門在外的自我介紹,也總是要提到自己的家鄉,在外地碰到一個地方來的,總是更有親切感,更加願意去交流分享,正如我們大一的破冰,姓名過後往往就是自己的家鄉,“大家好,我是xxx,來自xxx”,千篇一律的開頭,體現的卻是我們對家鄉的依賴和歸屬感。古有衣錦還鄉,也正是地緣所致。

上文所説的鄉土社會,我們近似為靜止,然而,社會總是要發展,在<名實的分離>中,費老提到鄉土社會發展的機制,鄉土社會不容許反對,但文字遊戲也是經常玩的,內容可以任意發揮,而鄉土社會就是在這種內容中緩慢發展的。而內容變化越大,鄉土社會的變遷就越快。

<從慾望到需要>表達了費老對中國社會成長的遠景,鄉土社會到現代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從慾望到需要,正是由鄉土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變遷的過程,正如那些維他命,最初感性上的好吃,到現在理性上的營養均衡,由感性向理性的過渡即為現代化的進程。

以上三篇均是都是講鄉土社會的變遷,從動態角度描述鄉土社會的現實現象。

我們中國的鄉土社會傳承上千年,自有它精華所在。表面上看,我們出生在現代社會,生長在現代社會,離鄉土社會很遠。但事實上,鄉土社會的影響最終會烙成文化的印跡,在代際傳承中熠熠生輝。我想,我們當代所研究的已經不單是鄉土社會本身,而是鄉土社會帶給我們文化上的影響。

雖然《鄉土中國》的創作離今已有幾十年,但是這本書裏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不禁感歎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值得反覆拜讀回味。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6

讀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深有感觸。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幾乎都是在鄉土或者類似於鄉土的環境中度過的,因此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鄉土中人;另一方面,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現在已有60多年的時間跨度了,而這60年來,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鄉土現在怎麼樣了?中國是不是還是一個鄉土中國?費先生的鄉土理論是不是還適應現在的中國?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了興趣。

在我看來,本書開頭應該是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後面多轉化為寫鄉土的中國。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現在,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現在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説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為例吧,這情況對於我來説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裏,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了,減了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了。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裏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了,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説大學生了,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於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為農民工。以上所述也應該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了,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同了,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於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説,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密切的,所以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了。

説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説只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了,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於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了,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於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着團體的神,着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為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文明,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直已農經濟為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為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己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為自己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樑刺股也須自己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形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為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眾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為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沒有必要了,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了,他們要辦事也就成了。這真是誰的關係網大,誰才可以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係,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了。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繫斷裂或者被圈進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於一段時間後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了,這也許便是中國為什麼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了吧。

隨後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裏提到了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後者是運動,從於主流文化的應該是後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了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為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運動真實存在,並創造了一切,時間和空間只是為了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運動是可知的,儘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了。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所以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可以計算出它落在哪裏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質的運動狀態,未來就可預知了。回過頭來才知道扯很遠了,然而也的確很有趣。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了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繫,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了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了。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並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於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説有時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於法治來講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鑑。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可以很好的説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裏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考慮訴諸法律,最終在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了,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於在採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後果很嚴重,反覆協調不得私了。最後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於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保持,於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説理”,另一方“道法”,以至於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後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了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罰款,互為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麼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只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了。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啟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只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為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説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為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形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説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説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為過去了。

讀到血緣與地緣這幾張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峽工程的所有問題中為什麼移民最難,鄉土人安土重遷啊,誰願意在異地長久地做客人,幾世幾代被人説成是外鄉人。另外以一個感觸是一句“錢上往來不要牽涉親戚”,仔細想來,我們村陸續開的幾個小賣部還真大多是所謂的“外鄉人”辦的。但講到學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實行AA制,因為面子總是得用經濟條件去撐,這一過程是痛苦的,我是聽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開始糾正感情上的“錯誤”,這也是社會的一個大轉變,這一理性方向上的轉變同時也體現在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變化是巨大的,以至於費先生的預測幾乎是事實了。名實的分離到處都是,要營養不要味覺,需要規範了慾望,但不否認的是傳統依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鄉土性的社會依然將長期保持她的人情味。這一套鄉土理論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將對中國社會的改革發展極富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在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説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7

不論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熟人社會即鄉土社會,還是陌生人社會,都是由人組成的。而這個社會所體現的特性,從根本上説也就是這個社會中大多數人所共同擁有的特點。是這些特點決定了這個社會的特性。所以要談社會的特點,就必須先了解人。

世界上民族眾多,但幾乎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特點。這些特點就是他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漸形成的,包括風俗,宗教等等。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人的性格特點。一個民族的性格是他們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中長期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希臘位於南歐,兩側分別是地中海和愛琴海,地形高低起伏,加上地中海氣候,是不適宜發展農業的。當雅利安人遷移到希臘時。面對不同的生存環境,他們選擇了不同的發展道路。適宜農業發展的地方,後來就建立起“半權力社會”。多數則選擇了航海貿易的行當,形成了“城邦社會”。航海就意味着不斷的變化移動,不可能長期和固定的人交往,同時也得不斷的和陌生人打交道。航海和貿易也不可能完全依附某一樣東西,所以他們之間表現出更多的競爭。不斷的移動和競爭最終帶來了一種崇尚自由的品性。在《聖經》中,時常可以看到先知們帶着自己的部落遷移,同時也由於自由和反抗壓迫等不斷地進行戰爭。

希臘是“城邦社會”他們的城邦是由不斷從外面遷移來的人組成的,而不是土生土長的,對城邦事務進行管理時,就必須協商,最後妥協,這就形成了名著的傳統。不僅城邦內部如此,各城邦之間由於力量相當,不能形成專斷,所以也表現出一種協商和妥協。

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由於地處島國,土地稀少,且多火山地震,生態環境惡劣,所以日本人對土地有着特別的渴望,同時也有很深的危機感,這也就造就了二戰時日本的“大陸計劃”,企圖征服中國,征服世界。在一部日本影片中,日本即將沉入海底,而多數國家對此置之不理,對日本移民也不斷排斥。這些都體現了日本民族沉重的危機感。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日本人給人以心胸狹隘之感,喜歡剖腹自殺的也只有日本比較常見。日本也是世界上壓力最大的民族之一。

所以一個國家所處區域的環境和天氣等對民族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響,中國也不例外。中國地處亞歐大陸東部,有長江和黃河兩條大河,同時是季風氣候,適宜發展農業,這使中國成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東部有漫長的大海,南部大多是高大的山地和丘陵,北有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西部則更有世界第一的青藏高原,在加上後來修的萬里長城,中國幾乎處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環境之中,而中國人也體現出更多的保守性。當然這只是大環境,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對土地的依賴,也就是處在農業社會中。農業對土地,氣候,水利有着特別的要求,一旦選擇一塊地後,人們便不願意遷徙。由於人口的增加等帶來的糧食的增加,也很少有人另外去開墾土地,而是通過精耕細作來增加產量。而精耕細作的技術也是祖上傳下來的,所以安土重遷,重傳統,不願對外開放。

東西方文明的不同,從根本上説是農業文明與工商業文明的不同。在氏族社會向國家轉化的時候,不同的文明選擇了不同的道路。社會制度是生產生活資料的分配方式,在氏族社會靠的是“武力”,在向國家轉化時,以中國為代表的農業文明選擇了“權力”為主導的分配,形成了高度集權和專制的封建社會,而以希臘為代表的工商業文明則選擇了 “財力”為主導的分配方式的社會。除了性格和制度上的不同,在文化方面也有很明顯的表現。以哲學為例,西方的哲學是思辨最強的,中國的思辨和保守二者兼有,而印度的哲學則是思辨性性最弱。

鄉土社會即熟人社會,有自己獨有的特點

首先是一個人為中心的框架型社會關係。在鄉土社會中的社會關係,是以個人為中心而發散出去的一系列社會關係。社會沒有給人安排具體的權利義務,在這個基礎上由個人自主形成各種社會關係,而是安排了一個框架,每個人把不同的人往這個框架上放。每個人都有父子,母子關係,但是每個人又都是不一樣的。社會對具體的社會關係進行管理,是通過對一類社會關係制定了規則來實現的。兒子必須順從父親,但是不會説某個人必須順從自己的父親。典型代表就是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是一種等級秩序的體現,但從本質上説就是這個社會的規則,規範着所有人。在這個基礎上又進一步衍生出了遠近親疏。春秋戰國時的“禮”要求別內外,定親疏,序長幼,明貴賤,這就要求在社會中分出遠近親疏,即區別對待。在《紅樓夢》中,賈寶玉説林黛玉和他是姑表,而薛寶釵是姨表,所以林黛玉不薛寶釵親,可見遠近親疏的深入人心。

其次是無訴。在古代,進衙門先打三十大板,刑訊逼供更是常事,善惡全憑那個高高在上的縣老爺的眼睛。鄉土社會的人怕打官司,出了官司不好打外,更重要的是幾乎沒有官司可打。由於生活在熟人社會中,誰是誰非大家自有明鑑,有過錯的人必然要受到輿論和道德的譴責,所以打官司幾乎沒有必要,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都不會進衙門打官司,法律也因此而失去了生長的土壤。

再次是男女有別。男女有別是保持男女之間的距離。大家子的男女分分房別院的居住,平時也很少往來,像賈寶玉那樣的則叫封建社會的叛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男女授受不親,否則就是越禮。在農村中則表現為不可偈越的男女分工,女的就呆在家裏幹活,交往的永遠都是婆婆大娘之類的人物,男的有空時也很少呆在家裏。在中國社會中同性關係親密,異性生疏,在西方社會是恰好相反的。

最後是“長老制”。長老制的普遍體現就是“孝”,家裏的老人永遠都是最高權威,任何人不得侵犯。在一個家族,就體現為族長,從以前那些浸豬籠的事例來看,族長的權力是非常大的,而且這種私刑也是受到官方認可的。在一個鄉里,則表現為那些特別有權威的人,比如説阿Q正傳中的趙老太爺等人物,他們沒有任何職位,卻人人都聽從他。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中國固然不能再叫鄉土中國,但中國的鄉土性卻依然存在,特別是農村,依舊還是熟人社會。

輿論的力量。以前曾聽説過一個案例。一個外出務工的女青年回家後錢借給了同村的人,因為是熟人沒有打借條。後來那人賴賬不還,並且還不承認借過錢,女青年沒辦法只好掛上一塊牌子在街上哭鬧,希望大家為她主持公道。這就是鄉土社會的一種特性,尋求道德和輿論的幫助。卻很少想到用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利。直到現在很多人仍有很多人借錢不打借條,認為熟人這樣做顯得生疏,足以可見維權意識的淡薄。

重遠近親疏。人在社會中必然有遠近親疏,但如果不分場合的運用就是一種錯誤。在社會中走後門,找親戚的風氣很嚴重。許多人剛上大學工作都已經安排好了。提拔自己的親戚,通過別人拉近關係,以獲得某個職位,這樣的例子數見不鮮,貪污和腐敗也因此而多了不少。“有關係”是對大多數人的一種不合理中的排斥和擠壓,是一種不公平競爭,和現代社會的公正平等是格格不入的。

中國人給外國人的映現要麼就是冷漠要麼就是熱情過頭了。對於一個不認識的人中國認識冷漠的,或許是因為保守的天性,或許是心懷戒備,總是保持着遠離和事不關己的態度。但對於熟人,中國人很熱情慷慨。愛飯桌上可以為你夾無數次菜,飯後爭着埋單,可以無償的做很多事

自私自利。在《醜陋的中國人》中柏楊老先生提到的“臭鞋大陣”,就是自私自利的最好體現。在每家的門前,除了一堆鞋外,還有很多亂七八糟的雜物,整個公共過道幾乎被完全佔用,家裏面卻乾淨的一塵不染。當然這種狀況隨着公共意識的提高和物業公司的進駐有所好轉,但在公共場所吐痰,亂扔垃圾,破壞公物等依然隨處可見。可見公共意識的淡薄。

現在在農村進城務工是一種潮流。農民工可謂是地道的鄉土人。農村人不常使用自己的名字,剛進城時他們每次使用自己的名字時總是彆彆扭扭的。在農村名字只有上學等才會使用,而且都是別人在使用,平時使用的都是外號或者小名等,在剛進入城市這個陌生人社會時,他們是很不習慣的。農民工打幾年工掙夠錢後,通常都是回家去修房子,然後娶妻生子,做點小買賣,平平凡凡的過完一生。除了現在在城市立足很難外,他們的那種安土重遷的性格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現在的農村瞭解法律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對法律的觀念依舊沒有轉變過來。法律只是一個工具,一個可以幫助自己把要不會來的錢要回來,得到應有賠償的工具。這相對於權利義務觀念還有還有很遠的距離,不僅要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力,還要知道自己有那些權利和義務和有積極維權和履行義務的態度。美國的一位90歲的老太太為了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走了幾千里路,最後終於到達了美國國會,被稱為“90老太的長征”。她的行為不一定可取,但是她身上所有的這種意識確是非常值得敬佩的,美國聯邦大法官稱讚她説,“美國民主和法治的進步,就是靠像她這樣的千萬萬人推動的。”所以對於真正的法治,不是單靠普法就能實現的,還有最重要的權利義務觀念的培養,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在改革的大潮下,各種觀念紛紛入主中國,中國再也沒有幾十年前那樣全國統一的觀念。熟人社會也就是在這樣的社會條件下,逐步解體,陌生人社會逐步完善。

熟人社會在中國了這麼久,它也並非一無是處。熟人社會重道德。我們都知道,道德和法律是社會的兩大制約機制,法律只約束人的外在行為,而道德則更注重人內心的自我約束和社會輿論的譴責。在熟人社會,道德發揮着良好的作用,做事講究對得住自己的良心,鄉鄰之間的輿論則是一種很好的監督。在陌生人社會裏,道德的作用明顯降低,窮兇極惡的犯罪也越來越多。可以説鄉土社會很有利於良好人性的培養。法律是道德的底線,道德對法律的盲點有很好的描補作用。

現在在城市裏大多數人是各過各的,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很少,那種遠親不如近鄰的生活越來越少,這也造成了人情的冷漠。隨之而來的焦慮症,憂鬱症等也越來越多。

所以在面對熟人社會時,必須採取一種辯證的態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對現代社會的發展將會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8

中國正在崛起,從傳統走向現代。眾所周知,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探索歷程。如同樹木要長的高大就必須有堅實而健康的根系一樣,中國的現代化歷程也得立足於自己的傳統,或對其批判改造或對其繼承發揚。我們要忠於中國的現代化,就要忠於中國的過去。忠於過去我們才知道我們是什麼,我們應該走向何方,應該如何走。

《鄉土中國》就是一本既忠於中國過去又忠於中國將來的書。首先,它面對的是中國的農業社會,通過社區調查追究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在一個靠農業起家的國家,農村佔據絕大部分的領土,直到現在這依舊是中國的一個現實。回到以前,按費孝通老前輩的意思説,中國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生於泥土、長於家族、教於禮教的社會。雖然那裏有現代人看來尚未開化的“愚”和“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私”,然而這的確是一個無為政治下的太平這會。其次,它對中國的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做了一些暗示,如隨着社會的發展,地緣會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等。

一、鄉土本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北方人的相對剽悍、豪放,南方人的相對柔弱、婉約,這與北方平原的曠蕩和南方山水的纏綿是分佈開的。土地養活着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國的鄉土社會也和土地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節。土地之於鄉土社會就如同水之於魚,離開了它就不能生存,土地與人的完美結合也培育出了五千餘年古國古的農業文明,如此互利雙贏的買賣,又有誰捨得丟棄了呢。在在物質生產能力極不發達,靠天吃飯的年代,擁有土地的心情,我不知該如何去描述,我想那就和今天處於小康社會的心情差不多吧。於是,與其説鄉土社會的人不捨得土地,不如説土地束縛住了鄉土社會的人。於此同時,鄉土社會有了另外一個特徵,那就是土地的固定性徵服了人口的流動性,形成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造成了一個環境內人們彼此熟悉的社會。我想正是這種慣於熟悉的環境而形成的惰性讓鄉土社會與現代充滿着陌生人的社會格格不入,阻礙了中過的現代化。

二、文字下鄉

在兩篇論文字下鄉中,費老分別從時間和空間上闡述了文字下鄉在鄉土社會中的不必要性,而這不必要性正是建要立在一個對外相對封閉而內部非常熟悉的鄉土社會。

文字與語言比較,依費老當時所言,文字適於間接傳播並且有產生歧義的毛病,而語言則適於間接傳播。我們就當代來看,語言在現代可以通過語音設備進行長距離的傳播部分取代文字長途傳播的功能。鄉土社會在空間上因土地的限制而不會太大,並沒有使用文字傳播的必要,又因為彼此之間以及彼此對環境尤其是生產方式和生產方式的熟悉,語言傳播減少了相當部分的歧義;再從時間上來看,我認為語言更有適應環境小範圍變化的可變性,因此用語言比用文字在同代和代際之間傳播更具時效性。在鄉土社會語言是優於文字的。

關於鄉土社會中人“愚”的問題,肥老的解釋是,鄉下人並不愚,愚是學習能力問題,而鄉下人不識字只是知識積累問題,鄉里人也有城裏人不知道的知識。由此我的感想是:在社會發展,鄉土的封閉性被打破的必然趨勢下,文字下鄉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並不是一個急於求成的是,而是當局如何抓住時機,提高文字下鄉效率的問題。

三、差序格局

“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在我看來並不是指社會的冷漠,而是指鄉土社會中合作的狀況,在左鄰右舍關門不見開門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小天地裏,怎麼可能“老死不相往來”呢?鄉土社會確實是一個“私”當頭的社會,人們都以“我”中心,考慮與人交往營建生活圈子,賺取社會資本。這一切的根源我認為在於封建自然經濟的封閉性,自然是因為自給自足,雖然交換在小範圍內存在,但人們的生活大多依賴於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實體,合作則多在自家土地上自家人之間產生。要強調的是,在物質生產力水平很低的年代,一心忙於自家的生產而無暇顧及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費老把差序格局和傳統格局對比,突出了西方社會的合作分工細緻、權利義務分明與中國鄉土社會“老死不相往來”的鮮明對比。

四、鄉土社會價值體系

麻雀雖小,肝膽具全。鄉土社會雖然範圍小,但它畢竟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社會有着它獨特的價值體系。就私人而言,有維繫私人的道德,就社會而言,有禮治秩序、男女有別、無訟等觀念。

維繫着私人的道德,費老在《鄉土中國》中將其歸納為孝與倫常。具體的説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克己復禮”,“恭、寬、信、敏、惠,仁、義、禮、智、賢”等一系列儒家思想。中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頭銜,並且這不是自封的,相必着與佔中國絕大部分領土的`鄉土社會在私人道德上的教化有很大關係。人們總是力求在對自己的剋制上化解矛盾和糾紛,並用自己的真誠去打動和感化人以此來實現“和”的目的。令人欣慰的是這確實創造了一個穩定和諧的鄉土社會,但它也有不足。在《從傳統到先代》一書中,金耀基先生曾説,中國人對禮的過分注重即對人事的注重,使中國人對自然的探索僅限於美的欣賞,而阻礙了中國自然科學的發展。這是科學方面,中國人也曾為禮付出過生命的代價。用一部電視劇來説,《中國兄弟連》中就有這樣悲慘的一幕,全唐莊的人對“皇軍”以禮相待,因為他們從祖先那裏學來的永遠是“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然而,結果卻是全莊人藏生火海。私人道德對人際關係一定時候是有用的,但不是時時有用,尤其是涉及民族利益之時,這是歷史留下的教訓。

禮治秩序、無訟的觀念、男女有別主要對社會整體而言。魯迅在他的第一部白話小説《狂人日記》中就説禮教統治下的社會是一個吃人的社會,它不單吃祥林嫂、吳媽之類的女流,其實對處於統治地位的男性也實殘忍無比。與方飯社會的法治不同,中國社會實禮治,雖然同樣都是人在操作,但操作的規則卻是截然不同的。法有賴於國家權力執行,而禮卻是任何擁護它的人都可以執行,法比較明晰而禮卻很模糊,這兩者結合中國社會如何用禮來治也就無一定之規了。人們對禮教的敬畏也就油然而生,因而在行為上處處注意、不不小心,生怕一失足成萬古恨,怕違反禮就處處去維護禮。可以説中國的禮治是在人們的敬畏中一步步加強的。對禮的敬畏也是“無訟”的觀念的來源,用“訟”來解決矛盾,雙方都會招致很嚴重的禮與法的懲戒,而採取“無訟”的方式,用禮來教化,代價就會小很多。在人治向法治轉化的過程中,“無訟”的觀念嚴重影響了法律地位的提升,阻礙了法制化進程。

“男女授受不親”是用禮來解釋吳媽為何會在阿Q的“毒害”下自殺的最好答案。男女有別當然不止於此,費老在這本書中説,中國鄉土社會形成了同性相吸的奇異現象,男女只有在生產和生育上是一致的,在心理上卻不要求一致。這當然是一種畸形變態的社會,它使得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長期底下,但社會又離不開女性實現人類的延續。不過這種社會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它使社會多了一個安定的因素。

五、家的核心地位

這裏的家指家族,費老將其定義為家庭單系擴展的產物,它是以男性為對項的擴展。“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都説名女性不在擴展的範圍之內。鄉土中國知家而不知有社會,對他們來説,家就是歸宿,出則為飄蓬,為遊子。中國有一套家族制度,它由族中長老控制,長老們擁有教化的權力,“孝”就是他們實現權力的工具。“孝”在中國是一種高尚的品德,“百善孝為先”就可以印證,但它卻含有相當分量的“順從”的意思,順從於父母、順從於長老、順從於傳統。長老統治下的家族是個人生活的核心,它擔當着政治、經濟、教育等各類事業,其秩序也交於長老來維持。同樣是《中國兄弟連》中的唐莊,如果不是長老的迂腐和堅持,那幾百條活生生的生命也須不會有如此下場。

六、無為政治

費老在《鄉土中國》中提到了四種權力:橫暴權力、同意權力、教化權力和時勢權力。無為政治關乎前三種權力。鄉土社會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質資料極度缺乏,人們沒有更多的富餘產品去養活一個能控制他們的權力中心。中國有句古語“廟小容不下大佛”,鄉土社會就是一個“小廟”,是不適宜橫暴權力這樣的“大佛”的。鄉土社會是一個鬆散的家庭集合,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的生產方式使人們之間沒有權利和義務可言,是沒同意權力的。一代代的教化使人們都克己復禮,鄉土社會呈現出一片“和諧安寧”的景象。雖説中國古代專制獨裁,然而鄉土社會因其封閉性確是一個國中之國,是一個“小國寡民”的世外桃源。

七、發展趨勢

費老明顯提出的發展趨勢有地緣衝破血緣、傳統教化會名實分離以及人們的慾望會向需求發展。地緣衝破血緣,我的理解就是,隨着社會分工的細化的聯繫的日益緊密,家族在社會中的作用會被削弱,而家族所擔當的事業也會被眾多專門的社會機構所代替。就拿教育來説吧,鄉土社會中的人所受的教育來自家長,而現代社會則很多來自學校。傳統教化的名實分離是隨着社會的變遷產生的,是時勢權力的結果,也是人們面對社會變遷的現實不得不承認而又不願意承認的心是口非的現象。需要代替慾望是隨着社會的發展和知識的積累,人們對自身的需求有了科學的認識並開始探索自己生存的條件用主動選擇代替了順從巧合和本能的結果。

時間倉促,對《鄉土中國》我只用了很短的時間來閲讀,這篇感想多是用自己的話重複費老先生的觀點,甚至其中也會有許多理解錯誤的地方。但讀了它,我更加忠於中國的過去,我也更加忠於中國的未來,因為幾十年前就有人能清醒地面對中國的過去,中國的崛起指日可待。

鄉土中國讀後感 篇9

從前一直沒有想過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有什麼區別和聯繫,但現實生活中卻能時刻感受到!

我在十五歲以前一直住在農村,深刻的受到鄉土社會的影響,可以説我的腦袋裏隨處可見鄉土的觀念。所以當我來到城市後,我是深刻的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別與矛盾。但當時我並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

本書主要由14個小部分組成。主要從各個方面介紹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一下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種種思考。

一關於“忘本”的思考

首先我想解釋一下什麼是“忘本”。據新華字典解釋是境遇變好後忘掉自己原來的情況和所以能得到幸福的根源。

而這就有些像有的城裏人。他們忘記自己的祖先亦是鄉下人,他們忘記今天的幸福是占人口80%的鄉下人貢獻的結果。不但忘本就算啦,更讓人傷心地是他們卻反過來取笑我們的鄉下人“笨”,“愚蠢”。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費先生給我們很好的解釋:鄉下人不知道汽車來應該怎麼躲避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知識問題,鄉下人沒見過世面才會茫然無措而已。

相對於城裏人來説,鄉下人就要重本的多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鄉下人是萬分重視土地的。他們深深的植根於土地中!到哪兒都不會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他們世代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幾本上不流動,村子裏幾百年來老是那幾個姓,鄉村裏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變動。就因為這樣,鄉土社會就是一個熟人的社會,熟悉到自覺地去遵守傳統的規範,不需要法律的存在,更不需要藉助契約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這些都是基於人與人的熟悉。但在人口流動迅速的現代社會,我們還有那種熟悉嗎?答案是沒有!但同時我們的現代社會又缺少完善的法理去規範種種的行為,這也就導致很多人遊走在茫然的空間裏,也就難免有很多城裏人會忘記自己的本源,因為他們很多都面臨信仰的危機。不像鄉下人相信土地就可以,相信土地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二關於“文字下鄉”的思考

在鄉下,文字總是多餘的,語言是最好的表情達意的工具,有時呢鄉下人也會用到信物等東西!最有意思的就是鄉下人的表情。有時候,熟人見面,不需要任何言語,只需要一個眼神,一個手勢就ok啦!長者要傳授什麼獨門祕法,口授就行啦。再比如説我自己,我住在農村時一般都不會用到筆和紙,要向鄰居辦什麼事,打聲招呼就完事!並且在農村,一字不識的農民一樣能種出莊稼,養活家人。只是説在今天的農村不識字意味着你可能要多吃點虧,但若是有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公道,那文盲還是可以有好日子過的!

而在今天的城市裏,知識就是一切。文字可以説是無所不在,無處不用。並且我們為獲得生存的機會,我們會擠破頭的去競爭,去習得以文字為表徵的種種知識。並且在我們習得之後,我們還會“好意”的將它帶到鄉下,當鄉下人不能接受時,我們還要生氣的責備他們不識寶!

所有的這些有幾個人像費先生那樣深思過,真正的理解其中的緣由呢?還有,我想提出的是文字下鄉並不是一股腦的將一大堆書籍,資料帶到鄉下。而是要根據農村不同人羣的實際需要,明智的給與支持。同時還應配備必要的傳授人員進行宣講,解釋。還有,我們可以加大農村的流動性,破壞他們的默契感,使他們自然地藉助於文字去表達他們的思想。

三什麼是差序格局

在我理解,差序格局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延伸的親疏不同的關係網絡。這個格局和西方的團體格局相同的就是格局與格局之間都有交融性。在差序格局裏,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繫的增加,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絡。這就有些像一片雨點落在湖水裏激起的圈圈波紋一樣,波紋不斷向外推延,同時又互相交錯,構成整片湖的聯繫。而在西方社會中的團體格局裏,人與人的關係主要依靠各種形式的團體構成。所以,我們今天大學裏會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團組織大概就是受到這一思想的影響吧。

另外,據費先生所説,在差序格局的社會裏人們總會存在着私的念頭,一個人為自己可以犧牲家,為家可以犧牲黨,為黨可以犧牲國,為國可以犧牲天下。並且除為個人那一塊,我們都可以説是為一個“公”去犧牲其他的利益。似乎都是“大公無私”的,但實際上我們總會披着“公”的外衣去實現最終的私慾。

其實,當我在看關於這一些內容時,我總會產生一個想法:那就是西方社會似乎也存在着一種另類的差序格局,只是他們的關係網更多的是依靠朋友來推延出去的,而不像我們的親屬關係,地緣關係等。或者可以説是這種靠關係的現象並不是只存在於中國社會,只是中國社會因為傳統的影響更為的突出罷。至於文中説的中國人很自私,各人自掃門前雪或者是損公利私,其實這在哪兒都有這個壞毛病,只是説西方因為有團體的傳統要好一點,還有就是西方的社會制度更趨於完善,能更好的指導人們的行為。

四根深的鄉土觀念

鄉土觀念有很多,可以説在一個較為閉塞的農村擁有的所有想法都帶有鄉土的特色。而今天我特別想説的是孔老夫子所説的“克己復禮”在鄉村的廣泛應用,還有就是嚴重的男女有別思想。

在鄉村裏,就算一個沒有讀過半天書的孩子也知道我們應當重孝道,懂禮讓。他們總會在父母長輩的言傳身教中自然而然的將外在的規範內化為自我約束的私人道德觀念,並且難以逾越那道自己構築的圍城。特別明顯的就是古人總會追求修身,講究個人道德水平的提高。而這就與西方的團體格局社會有很大的區別。在團體社會中,他們更注重個人與團體之間的關係,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不是有形的東西,它可以被飄渺的宗教所取代。在西方,人們更希望無私的,公正的,高水平的團體給他們帶來生活的安逸。

再説鄉土社會中的男女有別的觀念。在鄉下,不僅是生理上的,心理的差異更大。如果兩個男女經常談笑風生的走在鄉下,若那男的又不是那女的的丈夫的話就免不要受到流言蜚語的攻擊。在這種有點神經緊張的氛圍下,農村的.男男女女們行事總會顯得拘謹小心一些,特別是遇到男女問題時。所以農村的女人總會矜持的多,就算進入的城市他們也會保有這種觀念。在此,相對於西方的性開放,鄉下人是難以接受的,甚至認為是傷風敗俗的!

五以長老為主導的禮制社會

時常看到歷史的書籍裏會講到很多家族的長者坐在一起召開長老會議,並選出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村裏的事物。

在鄉村裏,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等等眾多的事物都會和家族發生了關係,都會以家族為單位進行着。如果事情小,夫妻二人就可以解決,但若事情大,全族的人都會幹澀進來。在家族裏,最有威望的就是族長,他代表家族的形象與利益。而當家族與家族之間發生利益關係時就需要長老的協調,長老一般不止一個,他們總是由各個家族的長者組成。長老處理各種糾紛既不是依靠權利,也不是憑藉大家的協商同意而產生的效力。他們主要依靠仁禮道德來管教人們!他們依靠傳統的約束!所以他們總是很重視教化的實施。但這就不得不產生一個問題,傳統的東西也有過時的時候。這時應該怎麼辦呢?反對吧。長老領導下的禮制社會是不允許反對的!於是,在現實的社會中,新生的年輕人既然沒有能力去反對傳統的東西,但他們可以選擇是積極地執行還是消極的對抗。這也就產生書中所説的“名實的分離”。

這所有的一切是在西方社會所不能看到的。西方擁有議會的傳統,他們更多的是同意的權利,只要同意形成的機構不能滿足大多數同意者的意願,機構就有被反對推翻的可能。他們的行事原則主要依靠法律的約束,他們要求執法者依法而治。

六關於“無訟”的思考

鄉下人是害怕進法院、派出所的,在他們心中,打官司就是沒有教的好,傷風敗俗。打官司的人總會受到大家的歧視。有什麼衝突,他們寧願選擇傳統的方法來解決。所以在傳統社會裏,統治者只要堅持為無政治就可以天下太平,所有的事情都會依着傳統的路子向前走着!但今天的鄉村面對着太多的衝擊,原來的那套行事原則已經不再適用。我們需要法律來規範我們的行為,但法律在慢慢深入鄉村的同時,也給很多鄉下人帶來疑惑,感覺法律總在包庇那些違背傳統,丟失道德的傢伙,使他們懷疑法律的效用,這也就給法制社會的建設帶來巨大的阻礙。

七從慾望到需要的轉變

這個理解的轉變可以説是鄉土社會向都市社會,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在傳統社會我們依靠慾望就可以得到生活得方案,並且冥冥中我們就遵從生存的需要。但到今天,隨着科技的發達,知識的增長,我們明白我們有生存的基本條件,這些條件都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開始有意識的去追求這些。我們開始有計劃的,有區別的去滿足我們的需要。

總之,在讀完整本書以後,我一直在想今天的中國應該歸於哪一類呢?中國從1978年以來,經受着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陣痛,我們現在仍在經歷着這樣的時刻,我們參雜着兩種社會的特點,我們面對着前所未有的矛盾與衝突。我們有很多人感到諸多的不適應,但我們很少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傳統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差異是我們親身感受着的,雖然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很明確的説明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我只是從我自己的角度,經歷去理解《鄉土中國》着一本書,也從自己本身的角度去提出我的疑惑,但終究是有所收穫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