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學反思15篇

來源:文書谷 1.68W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春》教學反思15篇

《春》教學反思1

朗讀教學是詩詞教學的一個重點。所以備課時在這個方面花了不少心思。怎樣把吞吐吟誦的停頓長短,快慢延長貫穿到這首詞中?同時考慮到朗讀又是學生的薄弱點,怎樣有新意又有效呢?朗讀形式上多樣性,齊讀,男女生分別朗讀,同時也讓學生更快地進入了朗讀的境界,體會到了朗讀的樂趣,朗讀的意境。事實上,這批學生朗讀的功底還是可以的,由於我個人的引導繁瑣,並沒有想象中的好,但如果想達到更盡如人意的.效果,如果出示名家的朗讀音像資料,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再加以必要的揣摩,可能會更錦上添花。

課堂教學總體而言是表面熱熱鬧鬧的小討論和滿堂絮叨不清的碎問碎答。而比較滿意的地方就是描寫“風住塵香花已盡”的畫面,給足夠的時間去思考,且採用感性思維簡單切入,讓同學們比較容易下筆。問題流於文本表面,激發不出思維衝突,連珠炮似的簡單追問充塞整個課堂。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自由的課堂空間,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思維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春》教學反思2

〈一〉注重興趣,激活學生的求知慾。

任何一堂課導入很重要,直接影響着一節課的效率。在《春》這堂課上注重激發學生學習,採用學生感興趣的圖片導入,分景中有人和景中無人兩類,極具有號召力,且同齡人間相互感染,相互吸納,學生的思維也經常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激活,更多的體現了新課標的“主動.自覺”的學習。

《春》是七年級教科書所選的一篇優美的散文,但七年級學生對寫景抒情散文閲讀力不很強,缺乏深刻的體會,在整體感知中配合了一些春風楊柳、春花燦爛、春雨潤物、春光明媚等圖片來提升對課文的品析角度,活躍了課堂氣氛,每一位學生躍躍欲試表現出極大的求知慾。

〈二〉閲讀為本,讓學生與作品直接對話。

一篇優美的散文,總是很講究詞藻的,細細咀嚼才能真正領會其美。《春》這堂課上,注重了閲讀教學,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有速讀,整體把握課;細讀,深入作者感情;精讀,品嚐語言百味。正所謂“披文入情,沿波討源,因形體味”,也只有在閲讀中注入全部的生命情感,融入全部的人格和心靈主動地參與並進入文章的情感領域和藝術世界,便會驀然發現作家正向我們走來,和我們傾心交談。

閲讀的重點是鑑賞,是閲讀審美的最高境界,真正的閲讀是善於在文章中跨越文字的界線,發現作者的心理奧祕,領略作品藝術境界的無限風光。在《春》中創造了一個和諧的氛圍:“鑑賞式的説,詩意的説,概括性的説”,鼓勵學生大膽地,有創意地去和作者對話,發揮他們的創造潛力,鼓勵他們標新立異,打破墨守成規的框架式教學,讓學生思想之花在課堂上綻放。

〈三〉讀寫結合,指導學生寫景方法

寫景狀物在我們的日常寫作中佔有很大的比例,課本也給我們提供了不少這些方面的典範文章。學習了朱自清的《春》細細鑽研琢磨,就可以悟出了不少寫景狀物的“招法”來。引導學生體會學習並學會運用。

分類描繪,逐層展示。

《春》的第一、二自然段總寫了春天的景象之後,用三至六自然段分別描繪了“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四幅畫面。這樣從草、花、風、雨四個方面分類描繪,不僅把春天萬物甦醒、生機勃勃的景物特徵全面的展示出來了,而且層次清楚,條理井然。

全方位觀察,多角度感知。課文第五自然段描繪“春風圖”,作者先從觸覺方面寫春風的和煦,再從嗅覺方面寫春風的芳香,然後從視覺方面寫春風中的美景,最後從聽覺寫春風裏和悦的聲響。這樣,作者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側面多角度的來描寫春風,從而把難以捕捉的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所以,我們在寫景狀物時要注意全方位的觀察,調動多種感官去感知事物,從而得到不同的感受,體現景物不同的內涵,以此使讀者產生如臨其境、如睹其形、如聞其聲的體驗效應,讓讀者自然陶醉於其中。

情感濃郁的描寫,準確生動的表達。《春》的結尾三個自然段渾然一體,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三段段式基本一致,形成段間排比,讀來整齊有力,琅琅上口。三個比喻形象新穎,把春天的美麗附於“剛落地的娃娃”的勃勃生氣美、“小姑娘”的豔麗容貌美、“青年”的健壯身姿美,淋漓盡致的'抒發了對春天無比熱愛和熱情讚美的深沉感情。正如白居易所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充滿感情的準確生動的描繪景物,做到以景物形象感人、以情動人,才能給人以思想上的啟迪和美的感受。

〈四〉課外延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無論是一部書還是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的結晶,他人之思未必盡同於自我之見,彼此思路不能重合之處,都是值得研究的地方。再説對文章內涵的理解也有一個不斷生成,不斷深入的過程,一篇課文讀完常常不是閲讀的結果,而是新一輪閲讀的開始。這堂課由“春”“春草圖”“春風圖”“春花圖”“春雨圖”可以引發寫景的文章,談一談,議一議,寫一寫,會在語言的把握上有更深切的體會。

當然,不論你是多少年教齡的教師,也不論你這堂課講了多少次每每過後都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憾,正所謂“學海無涯”“學無止境”吧!這堂課缺少了字詞的積累,俗話説“萬丈高樓平地起”,基礎的東西不應丟,應在朗讀中插入字詞。還有一點不足之處,在拓展延伸處若能讓學生繪製一些關於“秋”的圖片拿出來討論、交流,鼓勵其大膽創新。這也會體現新課標理念,教師不僅僅關注學科的知識內容,同時把目光投向其他相關學科,從個體操走向集體創作。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我則認為“教而不思也罔”,教學反思有利於及時的把教與學的成效作總結與反饋,是教育工作者的一把礪劍。

《春》教學反思3

六年級的孩子已經初步接觸朱自清的散文《匆匆》已經初步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的語言風格,在此基礎上,老師又給孩子們推薦了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優美的散文《春》。經過課下的充分閲讀,課上再來交流這篇文章,再來交流、感受朱自清先生的語言風格,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可是,不盡然。

這節課,我是引導孩子們從感受朱自清先生語言的韻律美、修辭美、意境美這三個方面去進一步感受朱老的語言風格的。在感受韻律美這個環節時,我覺得還要加大孩子們的閲讀量,孩子們也發現了朱老的文章裏運用了大量的疊音詞,感覺寫的挺美、挺特別。可是在讀的時候,卻沒有了韻味,因時間的關係,我也沒再引導孩子們去多讀,在這一環節裏,就顯得有點牽強附會了,那種朗朗上口的韻律美孩子們沒有通過自己的朗讀去真正感受。我想,加大閲讀量,加大閲讀的.面,孩子們也許會感受更深一點。

在感受修辭美這一環節時,還應該對句子的修辭手法再去詳細的分析一下,感受一下,多讀一下,也許體會會更深刻。

只有在充分感受韻律美和修辭美的基礎上,那種意境美也就自然映入孩子們的腦海中。

《春》教學反思4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寫景的典範之作。我原來在上這一課時,總是跳不出“教師分析,學生接受”的圈子。通過學習新課程,我決心跳出這圈子,從轉變學習方式入手,重新找一條好的路子。經過實踐,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早自習,我要求同學們讀熟課文。一上課,我試着讓同學們集體背誦,本意是提高他們的興趣與信心,估計學生最多能背誦兩三段。沒有想到,學生們居然把課文全部背誦下來了。這樣以來,我與同學們一起很快把課文的整體思路梳理了一遍,學生的`腦海裏有了五幅清晰的圖畫。然後分工協作:每個組負責一幅畫面,品讀、理解,之後在全班交流。同學們熱情高漲,不一會就完成了。於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品讀。

在品讀“春草圖”時,同學們能準確地分析“鑽”“偷偷”等詞的妙用,也能找到本段具有表現力的句子。

更讓人欣慰的是:一位同學提出了他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小草既然是“嫩嫩的、綠綠的”,人們就不應該在上面“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謎藏”。他説:“我們應該關愛生命,保護環境,課文中的那種踐踏草地的做法似乎讓我覺得不太妥當。”同學們聽了,一致認為他考慮問題比較周全,也很欣賞他敢於對課文提出異議的勇氣。看到如此活躍的課堂氣氛,我很欣慰,於是聯繫寫作時代背景,針對這一個問題給了學生恰當的解釋,同時肯定了這位同學思維的嚴謹。

“春花圖”裏的幾個優美句子一下子就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了。“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這句裏的比喻與排比手法讓學生很感興趣。“鬧”、“散”字的妙用也沒有逃出同學們的眼光。

在品讀“春風圖”時,一位同學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中,高興起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跟輕風流水應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着。”這一句沒有提到風,怎麼放在了“春風圖”裏呢?經過思考,一位同學解答了他的問題:“風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我們不可能直接來描寫風,只能通過其他的事物來寫春風,這一句寫的是聲音,是風把聲音穿到我們耳朵裏的呀!”這樣的解答同樣贏得了同學的讚賞。

在小組互相學習交流中,時間很快過去了,同學們意猶未盡。我想:下一節課一定會有更精彩的地方。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發現、探究,研究問題。這節課我能充分尊重學生的主動性,積極鼓勵學生主動思考、提問、作答,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這樣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創造思維能力。

《春》教學反思5

在教學設想中,我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內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詞、佳句、錦段構成的美文。

從詞的角度講,文中語言使用準確而妥貼,很值得學生去體會和積累。從句方面講,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從段落佈局講,各段落之間安排整齊有序。如:最後三段用三個比喻句來歌功春,表現出春的新、美、力。單獨成段構思巧妙。對於這類文學性文章的學習,本人認為應上文學欣賞課:讓學生學會欣賞至關重要。用品、背寫來體會、感悟其美及美有何處、為何美。調動聽、説、讀、寫各種能力來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鍛鍊、提高能力,得到一種欣賞文學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第一、理清課文結構。

本文可分為三部分:盼春、繪春、贊春。在繪春中又描繪了五幅春景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部分同學搞不清這幾部分的順序,針對這一點,我把以上藍色的字打印出來,貼好不乾膠,顛倒順序擺放在黑板槽上。為了給同學一個完整的印象,我只安排了一個同學讀課文,並提出問題,“聽同學讀課文後,看誰能按照文中的順序給這些詞語找出恰當的位置?”我找了班內的兩個學生進行操作,反饋的結果非常讓人滿意。同時又為解決教學難點鋪平了道路。

盼春、春草圖、春花圖、繪春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贊春。

第二、對文中重點詞句的理解比較到位。

我選取的教學內容為五幅春景圖中的兩幅:春草圖和春花圖。其中有兩個句子是教學重點內容。“小草偷偷地從草裏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句話的處理花費了一定的時間,從小草的情態、質地、顏色等方面分析的很透徹,使學生體會到了小草的生命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着,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中“鬧”字到底比“叫”字好在哪裏,除了語言上的表述,還找了幾名同學模仿了蜜蜂和蝴蝶的“叫聲”及“鬧聲”,從聽覺和視覺多方面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深刻理解作者

通過細緻生動的描繪充滿生命力的春天的景象,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建設人類美好的春天而發奮努力的崇高理想。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下一些問題:

一、課上對課文的`朗讀還不夠充分,朗讀課文的形式比較單一,在品讀活動中,把整文交給學生去品詞、品句、品段的處理過於粗略。還要採取單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聲讀及自由朗讀的形式,在讀中達到聲如耳聞,形如目睹,景如親臨,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

二、在進行問題設計時,一些問題問的還有些碎,怕學生抓不住問題的主幹,不能理解所提問題的用意。還有幾句話表述不夠嚴密,不易於課堂練習的進行。所以在今後的設計時還要細心。

閲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老師巧妙地設計,創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學生就可以展開聯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這些方面的反思知識自己的淺薄的認識,不當之處還請領導和老師們批評指正。

《春》教學反思6

在素質教育的今天,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應該可以説已經深入人心,教師們都能接受,但真正落實到課堂上,由於教師們長期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式,所以仍然很難擺脱填鴨式的“一言堂”教學束縛,學生的需要被忽略。我認識到,只有真正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學生是學習主體”的理念,把課堂交還給學生,才是素質教育的唯一出路。因此,本課教學中,本人將教師擺在引導的地位上,而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重視師生間的充分合作,引導學生協作質疑;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所有學習結論都是學生自己探究的結果,而非教師的強迫性奉送。學生的思維一直處於積極的活躍狀態,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令人滿意。

伴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髮展,作為一名有着15年教齡的`語文教師,我清醒認識到,必須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策略,才能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才能“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翻到這課書,我好像見到了久違的老朋友,既熟悉又親切。時隔三年,我又一次帶領學生感受作者清新優美的語言,欣賞大地春回的動人景象,體會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回想以前的課堂:字、詞、句、章、語法、修辭等等一擁而上,教師站在講台上慷慨激昂、滔滔不絕,不是“滿堂問”,就是“滿堂練”,一篇課文化作幾十道閲讀題,搞“碎屍萬段”,但最後結果,往往是大部分學生不靈單。原因是傳統教學僅限於講解課文內容,過於強調了學科本位。

讀過朱自清的《春》一文的人都知道,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是一曲春的讚歌,既然如此,為何不在語文課上描繪春天。歌唱春天呢:

於是,在本學期的課改實驗班學習這篇課文時,我大膽引用繪畫,唱歌,名曲欣賞,配樂朗讀。甚至讓學生用雕塑動作去感受春天;有的同學不僅用五彩畫筆描繪出生機盎然的春天。還取了富有詩意的名字:像百花爭春、輕風唱春、煙雨潤春等;還有的同學唱《春天在哪裏》、《北國之春》又有的拿了世界名曲《春之聲》等。這樣通過學科整合,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嗅、觸等各種感覺器官去用心體味春天,達到了全新的效果。春、自然會在同學們的心靈中幻化出一陣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

我認為,傳統的課堂是“黑雲壓城城欲摧”課改後的課堂應是“春雨潤物細無聲”使學生人文素養自然而然的得到提高。

這次《春》一文的教學實踐,讓我堅信可以建立語文學科通向其他學科的互連網。語文作為母語,作為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與其他學科的聯繫是非常密切的。今後我不僅嘗試用音樂語言、美術語言去闡釋語文課文,還嘗試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整合。僅就語言學習而言,可以從歷史中學習語言的描述性,從數學中學習語言的邏輯性,從物理中學習語言的精確性,從法律中學習語言的嚴密性,從哲學中學習語言的深邃性。這些更有待在今後的教學中去實踐。

課程改革機遇與挑戰並存,只要觀念轉變到位,教學實踐到位,語文課堂教學一定會猶如春天般生機盎然。

《春》教學反思7

為更好的推進課改,更有效地實施有效教學,我校教導處在開學初組織了一輪以中青年為主的“研討課”,我作為中年教師做了一節課改研討課,但收效不盡如人意,顯露出的弊端很多;同時也藉此機會聽了一些優秀、年輕老師的課,感慨也頗多。

下面對我的一節《春》作一下反思:

本節課我結合課改的思想及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了預習學案,預習學案的內容的設計雖然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學案中重視學生的有感情地閲讀、閲讀後分析展示、以及口語交際的展示,在展示中檢測學生的預習情況、檢驗學生的預習能力,力求做到“當堂清”。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預習學案完成不好、學生的展示不精彩、課堂氣氛不活躍、語言表達能力較差等問題。分析其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主觀上:

對學生的能力水平了解不夠,我沒有進行預習指導,離開老師的輔導他們還不能做到有效或高效的預習。

對預習的任務分配不明確,導致學生預習抓不住重點,不深入,對於問題不負任何責任,甚至不用思考,所以在彙報時也就不精彩。

客觀上:

1、題量略大是影響課堂效果的一個因素,預習中學生有顧此失彼的跡象。

2、學生預習時間少,預習不充分,好的一節展示課預習必須到位。

3、學生沒有掌握預習方法,有的學生甚至不會預習,重點的段落應抓住什麼進行預習學生不知道。

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不能很好的説出一句動聽的話、不會從心底裏説話、不能很好的學以致用。

結合教學反思,我個人認為能更好的'開展課程改革,提高有效教學的關鍵是學生的預習能力的培養以及預習方法的指導,所以我將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從一年級的現階段起,我會注重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是我研討課的個人反思,如有不同見解請指教。

《春》教學反思8

《春》朱自清先生的一篇寫景抒情的經典散文。翻到這課書,我好像見到了久違的老朋友,既熟悉又親切。我又一次帶領學生感受作者清新優美的語言,欣賞大地春回的動人景象,體會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

在教學設想中,我首先理清了本文的內涵:本文是一篇由妙詞、佳句、錦段構成的美文。從詞的角度講,文中語言使用準確而妥貼,很值得學生去體會和積累。從句方面講,文中大量使用了修辭,如比喻、擬人、排比等。從段落佈局講,各段落之間安排整齊有序。如:最後三段用三個比喻句來歌功春,表現出春的新、美、力。單獨成段構思巧妙。對於這類文學性文章的學習,本人認為應上文學欣賞課:讓學生學會欣賞至關重要。用品、背寫來體會、感悟其美及美有何處、為何美。調動聽、説、讀、寫各種能力來學習,同時在學習中鍛鍊、提高能力,得到一種欣賞文學的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認為有以下一點成功之處:

第一、導入新課巧妙。

“同學們正處在秋高氣爽的季節裏,但想到馬上到來的寒冬,總是希望春天早點來到,因為春能給人温暖、給人力量、給人希望、給人自然勃發。所以,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湧旗風”。這些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今人對春的讚美的散文。”這樣的開場白吸引了同學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

第二、理清課文結構。

本文可分為三部分:盼春、繪春、贊春。在繪春中又描繪了五幅春景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部分同學搞不清這幾部分的順序,針對這一點,我把以上藍色的字打印出來,貼好不乾膠,顛倒順序擺放在黑板槽上。為了給同學一個完整的印象,我只安排了一個同學讀課文,並提出問題,“聽同學讀課文後,看誰能按照文中的順序給這些詞語找出恰當的位置?”我找了班內的兩個學生進行操作,反饋的結果非常讓人滿意。同時又為解決教學難點鋪平了道路。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下一些問題:

一、對時間分配不夠合理,擔心教學內容完不成,有些前緊後鬆,許多還可以深入理解的內容不夠透徹。

二、課上對課文的朗讀還不夠充分,朗讀課文的形式比較單一,在品讀活動中,把整文交給學生去品詞、品句、品段的處理過於粗略。還要採取單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聲讀及自由朗讀的形式,在讀中達到聲如耳聞,形如目睹,景如親臨,情同身受的迷人的意境。

這次,我的教學設計儘可能圍繞着新課程所倡導的來實施,那就是:閲讀是學生的個體行為,不應該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老師巧妙地設計,創造性地拓展延伸,引導學生積累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給學生創設心靈的自由,學生就可以展開聯想,想象的翅膀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這些方面的反思知識自己的淺薄的認識,不當之處還請領導和老師們批評指正。

《春》教學反思9

對杜甫《春望》一詩耳熟能詳倒背如流的人一定是太多太多,而因囿於傳統解讀對《春望》之“望”究竟應為何意而進行思考的人恐怕甚為寥寥。傳統解讀中,人們總把“望”解釋成“遠望”、“遙望”,有一些人還把“望”在本詩中解釋成其他意思:盼望、渴望、希望、期望……等,但本人總感覺這些解釋都流於膚淺,未能弄清楚杜甫《春望》之“望”的真正含意,因而對《春望》一詩的總體解讀也就失之偏頗。《春望》之“望”,作為統領全詩內容的關鍵詞,也是一個被人稱之為“詩眼”的詞,在全詩中的意義和作用,本應一以貫之,但在傳統的解讀中,把“望”字理解成“遙望”、“盼望”等,實在是難於一統到底,給人的感覺甚是不爽。直截了當地講,如果説第一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還姑且可以一“望”的話,以後的內容便沒法“望”下去了。試問,“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句中因感慨時勢而落淚,因怨恨離別而驚心,完全是一種心情,怎麼“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是一般陳述或評論,又怎麼“望”?抑或解釋為“盼望”、“渴望”?那這與第一句之“望”字之意顯然已經不是一個概念。如此一首短詩,一個題目當中的中心詞、關鍵詞的詞義不能一以貫之,不能堅持始終,實在叫人難以接受。而“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則是更加的沒法去“望”了。請問,哪位能“望”到自己頭頂稀疏的白髮?或者頭髮再長一點的話,那與自己也不過是近在咫尺的距離,也需要一“望”嗎?老杜的創作思路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那傳統的解讀為什麼讓人感覺如此彆扭呢?究其原因,本人認為,傳統的解讀者還是未能結合詩人的創作背景並深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裏去進行品讀,從而造成對該詩全面理解把握的失當。相反,如果我們能夠結合詩人的創作背景並深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裏去進行品讀的話,也許對該詩的理解會更接近本人抒情言志的初衷。

縱觀杜甫之仕途,可謂極不順利。先是考取進士落第,受困長安,繼則投詩獻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一小官。安史之亂,長安陷落,玄宗入蜀。本欲北投肅宗,卻陷於賊手,羈縻半載。好不容易冒死逃歸獲左拾遺,又因房案私情,犯顏直諫,幾近一死。長安收復以後,雖然官復原職,而旋即外貶華州司功參軍,永別長安。不久關中饑荒,杜甫遂棄官攜家隨民加入逃難之列。此後在好友嚴武處(成都)稍有短暫的安定生活(就是感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巾”的那段時間,這兩句恐怕也並不僅僅是感慨諸葛武侯吧?),但隨着嚴武之死,再落漂泊不定,直至病死在湘江之上。

杜甫胸懷遠大志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嶽》)卻不能腳踏實地(“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喜歡做官(“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卻又有失約束、滿腹牢騷(“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喜歡關心天下大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而又高談闊論不切實際,他甚至是一個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養活不了的人(“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這樣的人必然會在現實中到處碰壁不為所容,而終將一無所成(“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旅夜書懷》),從而醖釀出《離騷》式的滿腔“怨恨”情緒。人們把杜甫的詩歌風格概括為“沉鬱鈍挫”,其“沉鬱”之風恰恰道出其作品內容及主題的.深沉厚重、所抒情感的壓抑鬱悶。讀他的詩歌作品,隨處都可以感受到這種深切的“怨恨”。可以説,“怨恨”已經成為老杜解不開的終身情結。

據此,我們可以這樣認為,“春望”這個標題的意思絕不是指“在春天裏“望”(看)到什麼”,而應理解為“春天裏的怨恨”。這個“望”字便是杜甫發自肺腑的強烈的“怨恨”之情!這個題目的語法結構可在王昌齡《閨怨》一詩的題目中找到印證!

在唐代其他詩歌中也可找到關於“望”字作為“埋怨、怨恨”義項的印證,而且常常與“悵”連用,組合為“悵望”一詞(本人認為,這個“望”實在與眼睛沒有什麼關係)。如: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一詩“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中,江水之“聲”肯定是不可以“望”(遠看)的,“惆悵怨恨”於江邊的“江水聲”才符合李商隱“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春恨”“秋恨”!再如:徐凝《七夕》一詩“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中,前兩句為寫景,後兩句為抒情,其中“悵望不如河鼓星”句,很明顯是感慨“河鼓星”(牛郎星)尚有一年一度的鵲橋相會,“惆悵怨恨”自己還不如牛郎那樣可以在每年七夕,“柔情似水,佳期如夢”,相會有時,而不是“遙望”“河鼓星”的問題。再如謝朓(南朝齊)《新亭渚別範零陵雲》:“洞庭張樂地,瀟湘帝子游。雲去蒼梧野,水還江漢流。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猶。廣平聽方籍,茂陵將見求。心事俱己矣,江上徒離憂”中“悵望”和“夷猶”都是寫內裏的心情,而不是寫外部的動作,送行的人充滿了“悵惘怨恨”,被送的人則顯得猶豫不決。還有把“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中的“望”解釋為“在風煙中遙望五個渡口”實在是牽強附會,免為其難。我真不知道詩人身處三秦之地拱衞之中的長安城宮闕,隔着“危呼高哉”的秦嶺蜀道,對遠在“蜀州”且在“風煙”當中的“五津”怎麼“遙望”!其實,這個“望”正是王勃面對自己的好友“知己”即將遠赴蜀州上任而對“五津”所產生的一種不情之“望”(怨恨)!正因為朋友間的離別充滿了離愁別恨(“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所以送行者才對即將遠去的朋友進行寬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依照以上幾個方面的闡述,對《春望》一詩應作如下解釋: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從大自然之面貌上看,山河依舊,但國都卻早已淪陷破敗,物是人非,所謂“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從時令上看,雖然已是春暖花開,然而故國城池卻雜草叢生,林木蒼蒼,“廢池喬木,猶厭言兵”。一個“破”字,使人頓覺滿目瘡痍,倍感國亂之痛;一個“深”字,托出滿目蕭然之景,黍離之悲油然而生。司馬光説“山河在,明無餘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面對“安史之亂”後的第一個春天,怎能不讓躊躇滿志而丟失用武之地的杜甫頓生“怨望”之情?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感恨時事,傷懷離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物猶如此,人何以堪!這句表面上是寫花鳥,實則寫杜之本心。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此時之見,卻讓墮淚驚心。詩人觸景生情,移情於物,“怨望”之情得到了進一步的表達。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此句因為寫出了在戰爭動盪的歲月裏“消息隔絕久盼親人音訊而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地會使人心產生廣泛的共鳴,故成為千古傳誦之名句。自從“安史之亂”以來,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然連續不斷,“自經喪亂少睡眠”,“烽火苦教鄉信斷”!多麼盼望一封勝過“萬金”的家信能夠帶來家中親人的消息啊!但僅僅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心願,在這樣特殊的時期竟然不能實現!“怨望”之情在此向親人故友方向進行了縱深擴展。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書不見。近觀面前的頹敗之景,遙斷遠方親人的慘慼之象,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猛覺稀疏短髮幾不勝簪!“白頭”為愁所致,“搔”則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之程度。這樣,在深受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再加之年邁體衰、日暮途窮之感,還有什麼比這種情境更讓人倍感無奈呢?此情此景,能無怨乎?“怨望”之情達到了極致!

至此,本人認為:只有把“望”理解為“怨恨、埋怨、責怪、悵恨”等一種情感鬱積,才能準確解讀《春望》全詩,才能更加貼近或合乎杜甫“春望”之創作初衷。

《春》教學反思10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寫景的典範之作。我原來在上這一課時,總是跳不出“教師分析,學生接受”的圈子。通過學習新課程,我決心跳出這圈子,從轉變學習方式入手,重新找一條好的路子。經過實踐,居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早自習,我要求同學們讀熟課文。一上課,我試着讓同學們集體背誦,本意是提高他們的興趣與信心,估計學生最多能背誦兩三段。沒有想到,學生們居然把課文全部背誦下來了。這樣以來,我與同學們一起很快把課文的整體思路梳理了一遍,學生的腦海裏有了五幅清晰的圖畫。然後分工協作:每個組負責一幅畫面,品讀、理解,之後在全班推薦。同學們熱情高漲,不一會就完成了。於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品讀。

在品讀“春草圖”時,同學們能準確地分析“鑽”“偷偷”等詞的妙用,也能找到本段具有表示力的句子。

更讓人欣慰的是:一位同學提出了他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小草既然是“嫩嫩的、綠綠的”,人們就不應該在上面“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謎藏”。他説:“我們應該關愛生命,維護環境,課文中的那種踐踏草地的做法似乎讓我覺得不太妥當。”同學們聽了,一致認為他考慮問題比較周全,也很多篇他敢於對課文提出異議的勇氣。看到如此活躍的課堂氣氛,我很欣慰,於是聯繫寫作時代背景,針對這一個問題給了學生恰當的解釋,同時肯定了這位同學思維的`嚴謹。

“春花圖”裏的幾個優美句子一下子就把同學們的注意力吸引過去了。“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這句裏的比喻與排比手法讓學生很感興趣。“鬧”、“散”字的妙用也沒有逃出同學們的眼光。

在品讀“春風圖”時,一位同學提了這樣一個問題:“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中,高興起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跟輕風流水應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着。”這一句沒有提到風,怎麼放在了“春風圖”裏呢?經過考慮,一位同學解答了他的問題:“風沒有顏色,沒有形狀,我們不可能直接來描寫風,只能通過其他的事物來寫春風,這一句寫的是聲音,是風把聲音穿到我們耳朵裏的呀!”這樣的解答同樣贏得了同學的讚賞。

在小組互相學習推薦中,時間很快過去了,同學們意猶未盡。我想:下一節課一定會有更精彩的地方。

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發現、探究,研究問題。這節課我能充沛尊重學生的主動性,積極鼓勵學生主動考慮、提問、作答,培養學生的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這樣極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髮明思維能力。

《春》教學反思11

《江南春》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色,情境交互,融為一體,指導學生反覆朗讀,感受古詩語言和意境的美。

先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談談春天的美景,回憶、交流描寫春天的古詩,引出詩體,介紹作者。

初讀指導,教師先範讀課文,幫助學生整體感知詩歌。檢查學生自讀情況時,提醒學生看準拼音讀準生字。指導學生按古詩的節奏讀好詩句。在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並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學生對詩句有了大體上的理解之後,讓學生通過看圖朗讀、聽音樂朗誦等形式反覆體會詩歌的語言和意境,邊讀邊想象,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感受到的內容。引領學生體會課文的語言美和意境美,能夠有感情地熟讀及背誦古詩。

江南春教學反思

詩歌教學,朗讀與意境的體悟是重點。所以設計這堂課的重點之一就是朗讀,讓學生充分朗讀,引導學生讀出七言絕句的節奏與韻味,培養學生讀古詩的語感。重點之二是帶領學生了解詩意,解讀畫面,進而體悟詩情詩境,通過朗讀、聽讀、看圖、想象等方式讓學生與詩人產生情感的共鳴。

這首詩的難點在於“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這句詩上。因為具有政治抱負的杜牧,有反佛的思想,而他又生在內憂外患、走向衰落的晚唐時期,所以對這首詩的爭論各種聲音都有,寫景還是諷喻?從詩歌字面來看,前兩句詩就像迅速移動的電影鏡頭掠過江南大地,後兩句又把人的視線引向煙雨中屋宇重重、悠遠古老的佛寺,展現的'是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所以我把本詩定位於寫景詩,但後兩句詩延伸的歷史背景也是應該讓學生有所瞭解的。

基於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我將本詩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有感情、有節奏、有韻味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通過朗讀、聽讀、看圖、想象等方式,讓學生體會詩歌意境及詩人對江南美麗春景的讚美與神往之情。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唐詩宋詞,熱愛中國古代詩歌的思想感情。

這堂課上下來,自我感覺,預設的重難點都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的目標達到了。課確實是一堂真實實在的課而非表演課,我一直認為,一堂課應教給學生什麼,學生上課後從知識、能力、情感上會收穫什麼,這都是備課時教者應重點考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能以學生為主體,注重朗讀,注重引導學生想象這一詩歌的教學特點,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同時,因為是高年級的教學,我特別注意了學生新舊知識的銜接,注重了詩歌相關知識的梳理,而自制的課件也能清晰地體現我的教學重點與教學思路:這是做得比較好的地方。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不足,比如課中讓學生把看到的景物連綴成畫面説一説時,時間給得不充分,開始學生説得很簡單,僅僅將幾個景物詞連起來,雖然後來有個學生説得較具體了,可回想起來感覺還是應該多讓學生説一説,這樣既可以較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能更好地理解詩意詩境。還有,我上這堂課沒有做任何預設與鋪墊,也沒讓學生做任何預習或查資料,這種做法其實很不可取。因為即使是很熟悉的知識也可能遺忘,這就導致了課堂的某些環節學生一時跟不上,出現場面不活躍或冷場;另外,在學生閉眼想象意境,我在配樂朗讀時,由於看到少部分學生睜着大大的眼睛導致我不高興而有點緊張,我漏掉了一句詩景的朗讀,雖然聽課老師沒聽出來,但我還是感到遺憾,這應該是理解意境時不可遺漏的一處。還有,課堂結尾的作業,將詩歌所呈現的畫面寫下來,我想,是不是給學生時間課堂上練習寫下來再朗讀展示,會有更好的呈現效果呢?

我上過記敍文、説明文、議論文、小説、寓言、文言文、作文課、會考複習課等許多公開課,對我而言,這次公開課是我詩歌教學的一次新嘗試,即使有許多不足,我也對自己的嘗試感到由衷的高興。

《春》教學反思12

一、創設詩化情境誘發“春”的靈感

詩歌是我國文學長廊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從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泱泱大國的詩風詞韻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華夏兒女。放眼當今詩壇,大量佳作不但顯現了當今詩壇的精神風采,而且閃耀着中國詩詞的渾厚餘韻。回眸凝視本課的四首現代兒童詩歌,雖則語言通俗易懂,但節奏鮮明韻律和諧,讀來爽心悦目。為此,執教這一節課,錘鍊自身的語言,創設一個如詩如畫的學習情境激活學生情感的積累顯得尤其重要。筆者在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各種春光圖的同時,引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結尾的三個比喻句為本課的導語,意在引導學生觀其色,聞其聲,進而能啟其情,入其境,從而促使學生在這一派春意中迸發春的靈感。另外,在教學中,筆者通過一些實質性的評價來加強反饋與調控,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如:“聽了你的朗讀,我感覺一絲細雨落進了我的嘴裏,濕漉漉的、涼絲絲的,還甜滋滋的呢!”又如“二月春風,吹出了鮮花朵朵,引來了彩蝶翩翩,剪出了楊柳依依,又釀製了杯杯美酒。讓我們邊讀邊品味,痛飲一杯春天的美酒。”……而在學生獨立創作時,筆者又特意為學生播放古箏名曲《春江花月夜》,樂聲如行雲流水,又如跳珠入船,此情此景,學生文思泉湧。看,“燕子説:春天正在與我敍舊,難道你還沒聽見我們清脆的話語嗎?”聽,“麻雀説:春天正在孵化小鳥,難道你還沒看見一隻只小鳥正迎着春風破殼而出嗎?”……此情此景,每一個音符都是詩,每一句字符都含春!

二、加強閲讀實踐積累“春”的語言

重視語言積累是《語文課程標準》其中的一個重要指導思想,並多處提及積累這個問題。《語文課程標準》在提到積累時,用了“豐富”“有”等描述體驗性的目標學習水平的詞,説明語文積累是一種持續的學習行為。但這種持續的行為並不是簡單的量的相加,而是通過閲讀主體的大量反覆地閲讀實踐,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信息,從而達到新的認知結構的積極重建。

基於此認識,筆者看到本學期六年級的教材中(浙教版)編入了許多描寫春光的詩文,如《春》、《花潮》、《鳥的'天堂》等;另外,學生也已在平時背誦了大量的有關“春”這一主題的詩作。很顯然學生對於“春”的閲讀是可以算厚積的。但學生的“厚積”能“薄發”嗎?為了幫助學生實現這一質的飛躍,筆者特拓展了《春》這一組兒童詩歌的課堂教學。在執教這一節課前,引導學生熟記或熟讀有關詩文,先在閲讀數量上作一定的充實與補充;而後,在課堂上,引導學生把積累與各種個性化的閲讀實踐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誦、悟、畫、比、寫等多種形式,使記憶與理解、感悟、鑑賞、表達緊密結合起來。課堂上,除保證必要的誦讀和感悟外,又特意推薦給學生“比”的閲讀方式,即:讀了眼前的詩句,讓你聯想到了哪些與之有關的詩文,把兩者對比着讀讀背背,也許會有更深的體會。這一閲讀方式無疑架起了舊知與新知的橋樑。如學生讀了“老農夫們的心花,一朵朵開得甜蜜蜜的。”想到了《春夜喜雨》,體會到了春雨滋潤了人們的心田;從“小草真貪嘴……扶桑花更嘴饞……”想到了“它(春光)把一冬天藴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發揮了!”,體會到了“春天就是活力的象徵。”……這樣的記憶與理解的反覆實踐過程,便是真正的有效積累。

《春》教學反思13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憂國思親的思想感情,更深刻地體會到了那句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1、詩文總有魂,教師如能迅速把握詩魂,往往能提煉出課之魂。

2、整合之功不容小視。在整合中教師提升自己分析處理教材的能力,在整合中簡化教學頭緒,再整合中擴大教學的容量,在整合中豐富學生的'思維層次。

3、對話之美,當然美在自然率真,但是我們應改摒棄漫無邊際的對話。課堂教學的時間很寶貴,教師要爭取把力用在刀刃上。預設不等於預置,巧妙地設計並不是為了作秀。

課因簡潔而美麗,因速度而美,因深入而美,因靈動而美。“一劍封喉”、“一矢中的”確實應該是教學的一種神奇絕美的境界吧!

《春》教學反思14

1、詩詞教學,情景的設置也很重要。畢竟我們現代人與古人的時代相差太遠,我們很難體會到古人的那種意境。如果在上課之前,我能設置與詞相關的一些情景,比如放上一段現在作為流行歌曲的李清照寫的《一剪梅》的音樂作為鋪墊,這樣會讓我們更快更好地進入《武陵春》這首詞的意境中去。

2、反思教學機智。比較成功的處理了幾個沒有預想到的問題。如、我設計的問題是:那句最直抒胸臆表達了這份愁情?我預計學生很快能找出來而且答案是沒有分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誰知道這節課上我卻聽到了另外的'答案,而且各持己見,怎麼辦呢?我一下想到了反覆朗讀也許可以解決問題,果然在學生再次用心品讀後意見一致了,而且我順便告訴他們學習方法:用反覆朗讀的方法解決問題。課堂上,我發現兩個學生不注意聽講,小聲説話,雖然沒有影響了多數人,但是如果不去理會,他們也許會一直説下去,於是我走到他們面前,採取“個別提問”的方法,讓他們把心收回到課堂,讓他們的思維跟着文本飛翔。我相信很多學生甚至聽課的老師也沒有發現。這樣既巧妙的處理了問題,又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還不影響其它學生。

《春》教學反思15

這是一篇經典美文,在上的時候總是會帶着膽怯的心理,生怕自己沒上好,污樂樂名家的筆墨;但是也十分地欣喜,畢竟可以再次感受這樣的薰陶。

上課之前,我把這篇文章讀了很多很多遍,加上以前的學習和對別人教案的參考,這才發現,所有能夠被解讀的被髮掘的.上法都已經出來了,自己再無多得解讀。而前段時候改作文,發現學生在描述場景的時候,對於動詞的運用特別生疏,思考再三,我將自己的教案整合為:讓一切美動起來。

一、帶領學生們不斷的誦讀課文,在一遍又一遍的閲讀中去感受美文的美。

二、引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盼春——繪春——贊春,並找到和概括文章的景物。

三、語言品析:找出文中的動詞,分別説説好在哪裏?寫出了一種怎樣的美?

這是本文的核心,因為作者並沒有靜止地描繪任何一樣景物,而是不斷的運用動詞來增加美感,尤其是“瞧去”、“閉了眼”、“不錯的”“可別惱”這幾個人物的動作語言穿插,讓整篇文章不止停留在作者的觀察視角,更在於美景與讀者的互動,當讀者將自己等同於觀察者的時候,身臨其境之美感自然而然就產生了。

在引導學生尋找動詞的同時也要去品析本文的形容詞,在這兩種詞性的分析之中去感知作者繪春的獨具匠心。

四、總結本文的寫作手法。

這篇文章是我的新嘗試,通過詞性去解讀文本,但願可以試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