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92W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1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名國小生對季老的訪談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不過,全文內容較淺顯,沒有過多深奧的'詞句。課上,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放手讓學生交流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幾個問題,然後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取捨,抓住看閒書以及還要看哪些書這兩個問題讓學生討論研讀交流,學生説得很好,學得也很深刻。我想這與課前的準備是分不開的,因為課前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步》上的閲讀理解題,這樣學生在家思考時間就比較充裕,思考得也會比較深,課堂上交流也自然而然地流暢、深入。

從這裏,我受到啟發,我們的孩子都很懶,你讓他自己提問,並思考不懂的地方,學生往往會把這個作業吃掉。所以我想我們是否可以先牽一點,先設計幾個問題帶回家作為預習的要求,要學生回答並寫下來,而不僅僅停留在疏通字詞等基礎上。這樣的話,就能提高學生預習的深度,使課堂上有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表達、揣摩這樣表達的好處,以及更多地落實語文實踐來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這樣不是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嗎?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名國小生對季老的訪談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不過,全文內容較淺顯,沒有過多深奧的詞句。課上,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取捨,拋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學習完課文以後,我安排了學生對愛好讀書的同學或新來的實習老師進行採訪活動。

並且寫了訪談錄。學生對訪談錄的格式掌握得很好,但是,採訪的問題準備得不是很充分,有的侷限於一問一答的形式,雙方交流的話題不是很深入,上下文之間的銜接也不夠自然。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3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略讀課文,又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行文完全口語化。我原以為可放手讓學生自瀆、自悟,提高自學的能力,於是開課就讓孩子們自由讀,找一找季羨林和苗苗的對話中一共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問題一拋出,讀過之後竟然無人能回答,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有些氣惱,一番責問之後,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問題給的太大,學生還沒有透過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於是,我換種方式説:“苗苗提了些什麼問題?季羨林爺爺是怎麼回答的?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然後根據回答再分類,看看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問題迎韌而解,孩子們似乎如釋重負……突然感悟: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備課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在完全瞭解學生知識、能力等層面上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才是合理有效的。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的問題,即指引線不能太抽象,又不能太簡化,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學生才能學得有信心,課堂也不會陷入一潭死水的尷尬局面!因材施教是不變的真理啊!

這就是我對《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課的教學反思。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4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上較淺顯,沒有過多深奧的詞句,要求學生粗知文章大意只抓重點,難點,方法上讓老師放手教學,鼓勵學生自己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把課文讀懂.課上,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取捨,而不是面面俱到,拋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 如這篇課文和其他課文比較,有什麼不同 説出你感興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讀課文後全班交流;季羨林和苗苗算不算書蟲 兩個書蟲有什麼不同 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等等,這些內容簡約,重點突出,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課作為訪談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文體,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這一老一小兩個書蟲説話的語氣,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要讀得自然,不做作才好.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5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內容上較淺顯,沒有過多深奧的詞句,要求學生“粗知文章大意”只抓重點、難點,鼓勵學生自己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把課文讀懂。課上,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拋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

如“這篇課文和其他課文比較,有什麼不同?”“説出你感興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讀課文後全班交流”;“季羨林和苗苗算不算書蟲?兩個書蟲有什麼不同?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等等,這些內容簡約,重點突出,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本課作為訪談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的文體,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這一老一小兩個書蟲説話的語氣,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要讀得自然,不做作才好。

這篇課文,我採用大討論的方式,放手讓學生圍繞主題,結合課文來討論:“閒書閒嗎?”這個問題,課堂氣氛活躍,效果也不錯,學生都能結合小苗與季先生的對話,説出自己對於問題的看法。不夠的地方是對古文積累這一塊,對談話內容未作出恰當的引導,從學生的表情中,依然可以看出對這個超難任務的無奈。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6

語文課越來越複雜,越來越玄乎,形式多,花樣多,更讓人覺得繁花滿目,流光溢彩,但細細咀嚼,卻又感覺平淡,缺乏內涵和品位。而有一些簡單樸實的課,初聽不怎麼樣,但越嚼越有文化氣息,書卷氣濃。“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領異二月花。”“簡不是簡單無物,教學手段、方法單一,而是將教學內容精簡濃縮,力求“簡而精,單而豐”,並以簡化教學過程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它需要教師要有豐厚的教學修養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正如李懷遠老師所執教的《小苗和大樹的對話》,我認為,就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

李老師的課就像一杯真正的沒有任何香味的水,自然、和諧、不事雕飾地美。

1.教學內容簡約。從聽課者的角度來看,我想,課前李老師肯定對教材進行了認真地研讀。只有課前在“深入“上下了工夫,課上才能做到“淺出”。李老師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將整個教學環節分成了最主要的五大塊,每一塊都設計了具體要落實的學習任務,如:

(1)讀出下面的詞語

(2)這篇課文寫了什麼;

(3)這篇課文和其他課文比較,有什麼不同;

(4)説出你感興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讀課文後全班交流;

(5)季羨林和苗苗算不算書蟲?在文中找出你的理由,等等這些,都以“闖關”的形式進行,內容簡約,重點突出,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了不得取捨,而不是面面俱到,浮光略影。

2.教學過程簡化。李老師將整個教學環節分成了五大塊,實施的時候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從詞到句,由句到段再到文,降低了學生的認知難度。條理很清晰,也沒有讓學生感到複雜深奧。去掉了很多不必要的環節,重點也就更突出了。

3.教學媒體簡便。眾所周知,多媒體是把“雙刃劍”,有時使用不當,反而束縛了學生的'想象,扼殺了學生用在閲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和創造力。李老師只用了幻燈展示了季羨林爺爺的生平介紹,苗苗和季羨林的人物形象,以及“闖關”的問題。沒有五花八門的動畫,最主要的還是靠粉筆在板書。

4.教學語言簡潔。李老師的引導、過渡、講解、評價的語言都做到了精煉、簡潔、準確。如:當學生對究竟“是誰背的忘不了”這個問題有不同的理解時,教師説“你覺得怎麼理解好”,委婉地將問題拋給了學生,沒有給出固定答案,學生怎麼理解都行,因為每個人讀書的感受都是不一樣的。又如:當教師讓學生思考採訪時該注意些什麼時,有個學生的問題很簡單,教師沒有説他回答得不好,而是説“這個問題如果你不問他,你知道答案嗎?”學生很快就把答案説了出來,這時教師又説“那這個問題還需要問嗎?”學生説不要了。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就讓學生自己明白了,採訪時要提一些分量重,只有被採訪的對象才能回答的問題,不問就能知道答案的題目就免了。執教者避免了囉唆雜亂,引導追求啟發性和藝術性,學生置身於優秀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從而受到了感染和薰陶。

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都能做到像李老師這樣真實、樸實、簡單、高效,便是理想的語文課堂了。這僅是我個人的體會,望大家提出不同的看法,在交流中去共同提高我們語文教學的質量。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7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按照慣例還是以教材的藍框導讀語為指導,確定了本篇課文的教學內容:

1、梳理出季羨林和苗苗談了哪幾方面的問題;

2、對不同問題,兩人的見解是什麼;

3、同學間探討讀後感受。

不足之處:

1、根據教學重點,我由題目開始,提問:“這難道是一篇童話嗎?”引起學生對題目中小苗和大樹對應人物的思考。

但是,孩子對於苗苗是小苗可以理解到,但是為什麼把季羨林比作大樹,就只停留在歲數的差距上,忽略了象徵含義:“小苗”暗指苗苗猶如破土而出的小苗,求學路上需要汲取營養;“大樹”暗指季羨林爺爺學識淵博、學有建樹,好似根深葉茂的大樹。

2、在尋找、勾畫不同話題的見解時,沒有直觀的表格或者帶箭頭的板書,容易造成少部分學生雖然找得到每一次季羨林提出的見解,但是不能區分是針對哪一個問題提出的。(在同步練習時填空)

做得好的'地方:因為班級拼音普遍不好,特別是平翹舌和前後鼻音,所以我把學生向上網錄音中錯誤率高的字整理出來,課前單獨板書糾正讀音,並舉例強調字音。

之後還可以將口音特別重的學生(謝欣鈺),單獨發送標準錄音,讓他們先聽再跟讀,再自己朗讀,最後錄音。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8

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全面發展學生呢?在教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後,我對此有了很多思考:

首先,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等,提高學生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其次,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塑造學生的心靈,因為沒有思想就沒有語言,沒有正確的觀念為指導,就表達不出思想感情真實、健康的好文章。葉聖陶先生説:“作文之形式為文字,其內容突不出思想情感兩端,以言思想,則積理必富而為文始清,若但讀物得宜,便會仿其詞句,握管撰作,則收效猶薄。”教學的源頭活水就是塑造學生的心靈。

培養學生的興趣,把寫作作為學生的需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之者”。陶行知先生亦認為:“學生有了興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學生一旦與寫作產生了濃厚興趣,就會主動鑽研,樂此不疲,漸入佳境。教學中要注意低起點,多鼓勵,命題切合學生實際,寫作形式多種多樣,力爭將寫作變為學生的需要。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到寫作“會使自己的頭腦更清醒,更無知,更堅強,更輕鬆,會使自己和別人相處得更和諧”。寫作一旦成為一種需要,常常能達到欲罷不能的程度。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國小生閲歷淺,生活範圍窄,家庭學校“兩點一線”,由於缺乏生活的體驗和素材的積累,作文時常常搜腸刮肚,無病呻吟,甚至空想,胡編濫造。本人認為,應該把學生從課堂上解脱出來,讓他們在火熱的社會生活中去尋找素材,激發靈感,學會寫。

再其次,在語文教學中,進行審美素質教育

要教會學生去發現美。要以語文課為基礎,引導學生去發現文學作品中的美。文學作品具有以情動人、以形象感人的特點。它包含着自然與生活,同時融進了作家情感的再創造因素,所以文學作品是自然美、生活美和藝術美的.高度統一體。通過語文課,喚起學生髮現生活中處處存在人性美的渴望。

要引導學生去認識美。中學生對於美的追求特別強烈。對於他們愛美,追求美的願望,應該給予肯定。由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還未定型,對於美醜的分辨能力還不太強,他們認為追求時髦、穿奇裝異服,是一種時尚美,對美有自己偏見。所以語文教育要引導學生去提高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即識別美醜的能力。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分析中外名著中典型人物形象,比較他們不同的審美意義。

要激勵學生去創造美。現代社會日新月異,發展迅速,與人類愛美的天性分不開。因此,我們要激勵學生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表達美,即創造美。我們要告訴學生“美就是生活”,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從身邊的小事中尋找美、感受美、欣賞美,並在提高這些方面能力同時,“趁熱打鐵”,觸發學生表達美的衝動和創造美的激情。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9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又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也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我是這樣讓學生認識這種新文體的:一開始,我先讓兩個學生分別扮演苗苗和季老來朗讀課文(他們讀的時候採用直接對話的形式),其他學生聽着。等他倆讀完後,我再問其他學生:“這兩個人在幹嗎?”孩子們聯繫了之前學過的對話形式説出了這是在“對話”。“一個問一個答,他們在幹什麼?”“採訪。”一個孩子馬上接上來了。“真好!那如果將採訪的內容記錄下來呢,我們就叫它為‘訪談錄’,這是我們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們平時在對話一樣,內容很簡單……”在學生認識這種文體之後,我再拋出問題“苗苗和季老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行文完全口語化。我原以為可放手讓學生自瀆、自悟,提高自學的能力,於是就讓孩子們自由讀,找一找“苗苗和季老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問題一拋出,讀過之後竟然無人能回答,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有些氣惱,一番責問之後,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問題給的太大,學生還沒有透過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於是,我換種方式説:“苗苗提了些什麼問題?季羨林爺爺是怎麼回答的?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然後根據回答再分類,看看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問題迎韌而解,孩子們似乎如釋重負……突然感悟到: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備課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在完全瞭解學生知識、能力等層面上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才是合理有效的。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的問題,即指引線不能太抽象,又不能太簡化,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學生才能學得有信心,因材施教是不變的真理啊!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10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篇訪談錄,也是孩子們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文中的兩個人物雖然在年齡、閲歷、學識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過程中卻平等和諧。所以,在他們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藹親切、對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關愛。

在教學中由於內容比較簡單,我是這樣讓學生認識這種新文體的:一開始,我先讓兩個學生分別扮演苗苗和季老來朗讀課文,其他學生認真傾聽。等他倆讀完後,我再問其他學生:這兩個人在幹什麼?孩子們聯繫了之前學過的對話形式説出了這是在對話。一個問一個答,他們在幹什麼?採訪。一個孩子馬上接上來了。真好!那如果將採訪的內容記錄下來呢,我們就叫它為‘訪談錄’,這是我們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們平時在對話一樣,內容很簡單。在學生認識這種文體之後,我再拋出問題苗苗和季老先生對讀書有哪些見解?問題一拋出,讀過之後竟然無人能回答,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問題給的太大,學生還沒有透過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於是,我換種方式説:苗苗提了些什麼問題?季羨林爺爺是怎麼回答的?用自己的話説一説。根據學生的回答再分類,看看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問題迎韌而解,孩子們似乎如釋重負

我接着問學生:你們喜歡看閒書嗎?有的説喜歡;有的乾脆就保持沉默,不表態,其實我心裏清楚:他們愛玩,愛看電視,即使有書也不去翻一翻。於是,我先給他們讀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節選,然後結合老先生的主張教育學生:平時多看一些閒書可以多學一些知識,也可能多寫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實跟他小時侯愛看閒書分不開的,且小時侯記的東西長大了也不容易忘記。而文章寫得好,苗苗説的那兩個重要條件寫真事、多看課外書,我認為也是有道理的。我希望經過我不間斷的提醒,能慢慢地使孩子們有愛看閒書的意識,並能主動積錢買書看,從提醒到自覺,讓書香伴我行不再是空話。

不足之處:可能是自己這樣的設計有問題,方式過於直白、簡單,以問題來貫穿,使學生失去了興趣;而在實施教學時,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讀透文章,也導致課堂沉悶的原因,我高估了剛上五年級的孩子的能力,以為在很短的時間,他們就能從大段的的文字中提煉出最主要的內容。這是自己對於學生的學情不瞭解造成的。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11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個名叫苗苗的國小生與季羨林先生的“訪談錄”,

全文運用對話形式,沒有複雜的句式、過多的修辭和深奧的詞句,完全口語化。這兩個人雖然在年齡、閲歷、學識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過程中卻平等和諧。所以,在他們的對話中可以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可愛和季羨林先生的和藹、親切及對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關愛。

“訪談錄”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文體,我是這樣讓學生認識這種新文體的:一開始,我先讓兩個學生分別扮演苗苗和季羨林先生來朗讀課文(他們讀的時候教師讀旁白,學生採用直接對話的形式),其他學生都捧起書認真聽對話內容。讓學生置身於優秀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從而受到了感染和薰陶。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注意引導學生體會這一老一小説話的語氣,把握住人物對話的基調,讀得自然。

課上,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取捨,而不是面面俱到,拋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如:季羨林先生和苗苗算不算書蟲?説説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些問題?説出你感興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讀課文後全班交流等。在議讀中,學生不斷地進步與昇華,總的來説課堂效果還算好。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12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是一名國小生對季老的訪談錄,也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一種文體。不過,全文內容較淺顯,沒有過多深奧的詞句。課上,我沒有對文章進行瑣碎的分析,而是對教材進行了合理裁剪,大膽地進行取捨,拋出幾個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討論交流。學習完課文以後,我安排了學生對愛好讀書的同學或新來的實習老師進行採訪活動,並且寫了訪談錄。學生對訪談錄的格式掌握得很好,但是,採訪的問題準備得不是很充分,有的.侷限於一問一答的形式,雙方交流的話題不是很深入,上下文之間的銜接也不夠自然。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13

1、語文學科的一主要特點是“實踐性”:

言語實踐是一種情境性的活動。語境是言語活動賴以發生和進行的前提條件。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不是在真空間進行的,都是在特定的時間、地點和背景之中,為了完成特定的交際任務而進行的。在此意義上,我發現網絡中的'交流中缺乏現實的語境。我們都知道語文學習的一大特點就是在“説中學會説,寫中學寫”。網絡下的課堂很難滿足這一點。某種意義上,甚至是弱化了學生“説”的能力。所以,數字化環境下的課堂並不能代替傳統的課堂。從策略上講,它是傳統課堂的一種有效補充。

2、課堂的定位:

這是學生、教師、學習內容、媒體四個課堂元素之間的動態過程。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人機互動,在合作交流中解決、發現問題的過程。是無法預設的課堂。在這一動態生成的過程中,教師得不斷地修正自我。每一節課都是一節新課,每一個過程都是一種遺憾。

3、教師是教學過程設計的研究者、引導者、合作者:

而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只是學生中的一員,是學生的學習夥伴。但同時,中學生身上依附性、自主性並存,他們身心尚未成熟,面對信息海洋會無所適從,就需要教師適時引導、激勵。這樣問題就產生了,如何在“引導者”、“合作者”之間找到轉換自如的切入點?比如,在自由交流討論的那一段,我想完全拋開教師的權威意識,平等地關注着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在體驗中完成文本意義的建構。但是學生的網上討論中有一部分脱離了文本,只是浮於文章內容之上地發表一些空洞的觀點,發了帖子,學生不在意,我該怎麼辦?只好用“廣播”強迫他注意。這其實是很霸道的,所以如何能夠更有效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潤物無聲,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思考論題也是一個問題。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14

一、書蟲第一關

讀下列詞語:

季羨林

水滸傳

彭公傳

綠林好漢

三俠五義

中西貫通

古今貫通

文理貫通

二、書蟲第二關

1、這篇課文寫了什麼?

2、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比較,有什麼不同?

3、説出文中你最感興趣或不明白的地方。

三、書蟲第三關

1、書蟲鑑定會

季羨林和苗苗算不算書蟲?在文中找出理由。

2、這兩個書蟲有什麼不同?

四、書蟲第四關

1、通過學習課文,你覺得采訪要注意什麼?

2、如果讓你採訪一位作家,你會提出什麼問題?

五、書蟲第五關

1、想對小苗説些什麼?

2、想對大樹説些什麼?

3、想對自己説些什麼?

(任選其一)

作業:

1、採訪一個想採訪的人,寫下采訪記錄。

2、憑想象寫作者與書中人物的對話。

聽後感:

這一設計可以給我們一定的啟發,每一教學環節目標明確,各環節之間層次明顯。但這樣的.設計也是一把雙刃劍,若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強,則可以生成許多精彩;若無法應對自如,課堂就更顯機械與生硬。執教老師向我們展示了他睿智的教學技能,透過課堂的每一個細節,我們都能看到一種東西在支撐着整個課堂,那就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內化的理念在課堂中純熟運用,整節課猶如李老師自已的説的那樣:如茉莉,看起來平淡無奇,聞起來幽香縷縷,回味起來餘香裊裊。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教學反思15

《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一篇略讀課文,又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在課前我充分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在課中,把課堂交給學生,充分讓他們讀與悟,發揮合作探究的小組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本節課中我深感課堂的氛圍與提問的技巧有很大的關係:開始我問“季羨林和苗苗的對話中一共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問題一拋出,讀過之後竟然無人能回答,這是我意料之外的。有些氣惱,一番責問之後,我反省自己,是不是問題給得太大呢?學生還沒有透過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於是,我換種方式説:“苗苗提了些什麼問題?季羨林爺爺是怎麼回答的?用自己的話説一説。”然後根據回答再分類,看看談了哪幾個方面的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問題迎韌而解,孩子們似乎如釋重負……突然感悟: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不一樣,備課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在完全瞭解學生知識、能力等層面上進行教學問題的設計才是合理有效的。

老師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的問題,即指引線不能太抽象,又不能太簡化,遊刃有餘,張弛有度,學生才能學得有信心,課堂上才會碰撞出各種耀眼的火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