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分類》教學反思

來源:文書谷 2.46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分類》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分類》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分類》教學反思1

一年級數學《比較》是《分類》的延續,通過觀察、操作,能按照指定的目標或者自定的目標對物品進行分類,並會比較事物的多少、大小、高矮、長短、寬窄、粗細、厚薄等。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動中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並提出有關分類、比較的簡單的數學問題,並能初步彙報和交流自己的想法。經歷分類和比較的過程感受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繫,初步養成分類整理物品的習慣。如何讓學生體驗到分類與比較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並且把這一知識在生活中加以應用?我在教學中做了以下嘗試。

一、創設生活情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感知數學問題。

在講《分類與比較》的前一個周,我佈置了這樣一個週末作業,“現在正好是夏天和秋天換季的時候,我們要把夏天的衣服放起來,把秋天和冬天的衣服準備好。小朋友回家以後幫你的爸爸、媽媽整理整理櫃子裏的衣服好嗎?”這就為我以後的《分類與比較》教學做了一個鋪墊,設置了一個生活背景。

在《比較》一課的教學中,我又問學生:“你在幫媽媽整理衣服的時候發現什麼問題了嗎?”有的説,“我發現媽媽的衣服特多。”有的説,“我發現冬天的衣服比夏天的衣服沉”……我又問:“你怎麼知道媽媽的衣服多呢?”有個孩子接着説“因為媽媽愛漂亮,經常買衣服,所以媽媽的衣服特別多。”“你能不能用數學知識來解釋一下為什麼説媽媽的衣服就多?”

俗話説:“學起于思,思源於疑”,這些情景的創設一下子拉近了數學與孩子們生活的距離,讓他們驚喜地發現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為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之中積累了不竭的動力。

二、創設實踐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

在《分類》一課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分類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身邊,現在我們能不能把我們每天用的鉛筆來分一分類?要求四個人一個小組把鉛筆放到一起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動手實踐,不一會兒就分好了,有的説是按用過的和沒用過的分組,有的説是按有橡皮頭和沒有橡皮頭分的,有的説是按牌子分的……因為鉛筆是國小生最熟悉的學習用品,這樣在不停的分一分、説一説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形成與應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節課結束後,給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留下了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如何有效的利用遊戲的動與靜;如何活躍學生的思維,形成數學課上的良性循環。

一年級數學《分類》教學反思2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注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數學學習活動中,努力使學生在這樣一個生動愉悦的教學中,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積累領悟分類的含義。

整節課我圍繞“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突出了我們數學的研究課題。如:完成教材第39頁的“做一做”出示圖片,板演這個環節中我把書中的'圖做成能活動的,讓學生親自來前面動手操作,給學生提供一個分類活動的平台,這樣更讓學生一目瞭然,同時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動手動腦操作能力。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數學。所以我在實際生活中尋找數學題材,讓學生整理自己的書包、分小組內同學的鉛筆……進一步鞏固體驗分類的方法,讓數學走進生活、聯繫生活實際學習數學。

這節課雖然經過了經心準備但在教學過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教師在利用情境創設圖時應該指導學生看圖,找到與本課有關的信息,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這節課中學生只能找到圖中都有什麼,不能感覺到同類的商品分類放在一起,起不到導課的作用。低年級開始要指導學生看圖。學生要思考和回答問題時都是可以適時點撥,指導,不應該替學生説出答案或是説出後半句,都應該讓學生自己思考,哪怕是完不成教學任務也不應該教師説,教師説了不符合新課改的理念,如:學生板演時“可不可以按顏色分?”書包內課本分類,學生如何分的應該讓學生自己説出道理,不應該教師説;貨架上物品的分類讓學生自己説有什麼規律;學生複習鞏固過程中學生答錯的問題應該當作錯例來分析、指導如:5比3少幾時有幾個學生答5減2等問題。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但讓學生分學具時,學具數量和種類都單一,所起作用不明顯,像是個小練習。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學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之一,課堂上體現了合作、探究但教師在小組合作交流過程中不單單是瞭解交流情況還應該注重一下兒指導,低年級孩子還不知道如何小組學習。如:圖中都看到了什麼東西?

這一節課上下來,雖然不是十分滿意,但在已有生活經驗的鋪墊下,我運用學生感興的事物引導學生真正“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起來。輕鬆地就學到了知識,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

一年級數學《分類》教學反思3

“分類”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首先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入手,讓學生通過把雜亂的物體進行有規律的擺放來切入教學中,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在課堂中我讓學生在小組探究中進行交流,動手操作中體會和掌握新知識,讓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在整個教學中我能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將知識與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同時,注重學生的操作,使學生在實際的動手操作中找出分類的標準,進而掌握分類的方法。在設計習題環節中我注意由易到難,有層次、有梯度,並在最後一題中設計了分類中最難的一道知識拓展題,來加深教學難度。本節教學中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注重了直觀感知,方法科學,效果明顯。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不盡人意之處,應該關注到每一個孩子,尤其是學困生和好動生,把每個學生從始而終的學習狀態保持下去。應增加小組合作的次數,充分的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所起到的作用,對學生放手的地方應更多一些,在練習題處理上還應再放手一些,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同桌交流,然後再讓學生彙報,最後電腦演示,這樣會讓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動起來。以上是我對這節課教學的思考,我會繼續努力鑽研教學業務,爭取上好每一堂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