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

來源:文書谷 9.89K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1

一、 説教材

《我的老師》這篇課文是西師版國小語文教材的第九冊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寫人為主,給學生提供良好的寫作典範,體現了第二學段到第三學段的過渡,既是對學生學習簡短篇章的提高,又是為以後學習長篇文章打下基礎。課文選自著名的作家蘇叔陽的《理想的風箏》。課文由春天的風箏引出對國小歷史老師的回憶,從劉老師上課和放風箏的情景來刻畫了一個熱愛生活的幽默樂觀敬業的老師形象,表達了我對老師的深深的敬佩之情。本文是一篇很好的身殘志堅的教育文章。整篇文章充滿激情,文筆優美。正印證了作家本人説的“作家要有能點燃別人心靈的激情之火。”正是他的文章也點燃我們學習的激情之火。

根據新課標對第三學段的閲讀和習作要求,品讀文章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在閲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並運用於習作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學情——有一定的閲讀感悟能力和寫作能力,我制定了以下第二課時的學習目標:

1、 複習鞏固生字詞,並隨文理解。

2、 通過品讀探究重點段落,感受老師的人格魅力,激發我們對老師的敬佩。

3、 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和寫作的順序,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刻畫人物的寫作方法,並進行片段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1、 體會老師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情感。

2、 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並進行片段練習。

二、説教學方法:

課文本身激情飛揚和文采優美,那麼演繹激情與心靈碰撞將成為本課堂的主旋律。

1、激情品讀法:情發自心,只有心靈產生火花才有感情流露,閲讀是情感的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體驗,感受和理解。品讀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

2、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結合法。語文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自主探究可以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學習的能力;自主探究是合作探究的基礎,既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也體現學生的合作性,也演繹了學習的激情。

3、角色體驗法:只有真實的體驗得到的感情才是最真切的,通過角色互換體驗,讓學生實現真正和文本對話,和人物對話,和作者對話。

4、片段訓練法:語文的工具性就是要通過閲讀促進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安排片段訓練,正是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學以致用。

方法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我恰如其分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激情,和學生一起演繹作者的激情。

三、説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 “上節課我們從課堂上認識了一位殘疾的歷史老師劉老師,他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呢?”這問題的設置目的是複習上節課感受的劉老師的形象。學生通過回答朗讀,温故而知新,為本節課堂做感情鋪墊。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上課 幽默 樂觀 敬業

2、回憶上節課感悟老師形象的方法,並根據學生回答總結歸納為:

抓住重點詞句激情品讀

角色互換體驗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總結歸納方法是理論知識的提高。

3、“這樣一個殘疾的老師,他卻演繹了生命的激情。今天我們將和同學們再次走進他的心靈,卻探詢老師內心世界。讓我們再次讀課題——我的老師”。

我用充滿激情的導入將學生帶進文本,這樣的設計既複習了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對老師在外貌上有個初步的印象,為後面品讀課文打下感情基礎。而且還檢查了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學生的學情而可以作出適當的調整。

(二)品讀課文,感受老師形象

1、同學們,看春天來了,引讀課文描寫春天的語段(用課件展示:北方的冬季漫長而又枯燥。當春風吹綠了大地的時候,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風裏盡情搖擺,舒展着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着長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在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麼?通過學生的感受引出劉老師放風箏的部分。

朗讀優美文段是對語言的積累,也是享受祖國文字的優美,使語文真正姓“語”。

2、“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放風箏的部分。説説你心中的劉老師是什麼樣?“

這是引領整堂課的線索,我牢牢抓住這條線索,帶動學生去品讀,去感悟文章內容,和劉老師一起放風箏,和作者一起走進課堂,真正實現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把書讀厚,讀透。

A、自主探究

請同學們採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讀課文,運用學過的批讀課文的方法,把你獨特的感受批註在課文中。

這一環節旨在讓學生初步掌握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也體現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閲讀要有自己的感受的目標,也體現閲讀的層次性。

B、 同桌交流,感受老師形象。

這一環節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訓練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感受老師的形象。

C、合作探究,感悟老師人格魅力。

(1)、根據學生的交流我適當地課件出示描寫老師放風箏的句子。學生找到一處,就品讀一處。採用角色體驗和激情品讀的方法來解讀文本。

舉例:根據學生回答,我課件出示: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任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枴杖,蹦跳着去追趕繩端,喊着:“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終於,他氣喘吁吁地抓住了線繩,臉上現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

A、首先説説自己感受到什麼?從什麼地方感受到的?

B、你是劉老師,你跑起來很困難,幹嘛不讓你的學生幫你放好,自己拿着就行了?

你是劉老師,你望着自由翱翔的風箏,你笑什麼呢?

你是劉老師,你的腿腳不靈活,幹嘛做這麼多的風箏?

此時此刻作為劉老師的學生的你,就看着奔跑着的,腿腳不方便的的放風箏的劉老師,你會想什麼?

你是劉老師的學生,你就站在劉老師身邊,望着把風箏放上天空的劉老師那得意和滿足的笑容,你又會想些什麼?

通過對不同學生的角色體驗的追問,是學生真正感受到老師那堅強、活潑對生活的熱愛。也體會到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敬意。

C、最後把自己的感受送進文字中去讀。

這樣一步步真實的體驗,走進老師的心裏,學生感受既真切又強烈。真正體現了語文閲讀對個性感悟的要求,對獨特感受的診視。

(2)、討論昇華感情

A、課件展示:最後一段話

理解“淳樸的愛與追求”是什麼?説

B、你覺得作為一個少年自己應該怎麼做??

有了前面的情感積澱,學

生有感而發,而且是一發不可收拾,滔滔不絕,也體現了語文教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自然就會聯想到自己的思想行為。這種設計也體現了語文的思想性,教育性。

(四)揣摩文章表達方法,拓展延伸

語文教學一定要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們不能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本文是一篇很典型的寫人的文章,本組的寫作訓練點也是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具體的事例來表現人物的。因此揣摩表達方法,並運用習作,是事半功倍。

1、 根據板書回顧課文,想想是怎麼來描繪劉老師的形象?

學生找到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老師板書),並朗讀體會。

通過典型的事例

2、本文的協作順序和以前有什麼不同呢?回顧課文,從全局來把握文章的寫作順序,學會倒敍。

3、片段訓練,拓展延伸。

學到這裏,學生的情感積澱和寫作方法的積澱後,我也激情的引導:“我們的老師就是這樣,用自己的生命演繹着生活的激情。孩子們,你心目中的老師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想告訴我們嗎?選取一個片段,來説説,讓我們也從你的語言從你的文字來感悟老師的魅力吧。”根據學情,可以採取思考後説一段,時間允許就寫一段,還可以交流,如果時間不夠就可以作為課外的小練習,為這組的習作打基礎。

4、展示欣賞作品。

四、説板書:

上課 敬業 樂觀

我的老師 敬佩

放風箏 熱愛生活

好的板書是課文濃縮的精華,使人一眼就明白文章的主題和這內容。我的板書從三個方面概括老師的形象,一目瞭然。

五、説作業設計:

1、寫片段《我的老師》

2、讀蘇叔陽的《理想的風箏》

3、魏巍的《我的老師》

4、讀“跪着教書36年的老師”的故事。

作業是課堂的延伸。作業體現的是科學性,人文性。寫片段是教學生能把寫作方法遷移,讀《理想的風箏》是更多瞭解作者,讀魏巍的《我的老師》是為了比較閲讀,讀“跪着教書36年的老師”的故事,是為了 感受更多優秀老師的人格魅力。這樣的設計是體現了竇桂梅老師的提倡的“主題教學”思想。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2

一.説教材

《我的老師》是蘇教版七年級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魏巍主要寫了孩提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幾件小事,表達了對老師的摯愛與感激之情。作者至今回憶起來仍感親切,尤其是蔡老師美好的心靈對作者的影響可以説是很深的。作者帶着童心來回憶往事的,敍述了幾件普普通通的小事,卻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生動感人。完全符合剛剛踏出兒童年齡的國中七年級學生對往事回憶時的心理和感情尺度。該篇課文是第一單元人物風采中唯一一篇寫老師的,教材編寫者在古今中外名人中穿插了一位普通人民教師的獨特風采,使學生在歎服知名偉人的同時,也能學會發現自己身邊普通人的不普通之處,着重培養一般的吸收和能力。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為體現《新課標》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三個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體會作者在文中藴涵的對老師的依戀和思念之情 ,培養熱愛老師,尊敬老師的品德。這也是xx學習的重點。

2.知識目標:讓學生學會記敍文詳略得當的寫法,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

3.能力目標:理解,揣摩詞句,體會思想感情。這也是xx學習的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新課程理念認為:語文課程必須依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以學生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特制定如下教法和學法:

1.情境教學法

這主要用於導語設計及文中的幾件小事中。這是一種與傳統的.傳授式的課堂教學不同的一種新方法。採用情境教學法可以較好地扣住教材特點,將教材和學生聯繫起來,引誘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達到情感目標的實現。

2.朗讀感知法

《我的老師》是一篇回憶性散文。記敍了七件小事,飽含深情。學習中通過多朗讀,運用齊讀、精讀、默讀等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感悟真摯的師生之情。

3.討論分析法

學習既是個體的學習,又是團體的學習。討論是一種雙向的或多向的活動。當中體現了個體的思維,又有思維的碰撞、磨合、吸納,是合作學習的體現。亦能提高學生在團體學習中的興趣,也符合七年級學生的年齡心理。

4.拓展延伸法

為了體現《新課標》綜合性學習的目標。提倡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讓學生不僅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內心中對老師的一種獨特的感情,談談自己的經歷,以達到感情的昇華。緊扣情感目標。

三.説教學程序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想從幼兒園開始到現在,除了父母,你們接觸最多的人恐怕就是老師了吧!我想在每個人的心中肯定有一位讓你們至今難以忘懷的老師吧!如果把他寫下來一定也令人感動,感人至深吧!誰來説一説呢?大家説得都很好。今天,我們來學習的也是一篇關於老師的xx。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國小老師蔡雲芝先生的《我的老師》。

這裏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情境誘導,讓學生不知不覺,自然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發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這裏讓七年級的學生回憶剛離開不久的國小老師,口頭描述老師的形象和事蹟,學生們一定侃侃而談,話語中也會飽含深情。

2.初讀課文,感受感知

1)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流露的真情,標準語音解決字詞的問題。

2)師生共同朗讀課文,教師參與,共同感知,以兒童的口吻與心態去朗讀

3)簡單複述課文大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課文中的七件小事。着重培養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讓學生根據錄音學朗誦文中的那首詩,然後讓學生開火車似的在課堂上朗誦。

5)再次默讀課文,結合課後思考題,畫出你認為藴涵作者感情的句子,並把它們變換成問句的形式,分為甲乙兩組。看哪一組問得多,哪一組答得好。

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興趣,這個環節緊扣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

下面我列出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1) 老師説“我”是心清如水的學生,“我”認為老師是一個慈愛,公平,偉大的人。師生互評説明了什麼?

(2) xx共記敍了幾件事?哪幾件是詳寫?哪幾件是略寫?這樣安排有何作用?(這個問題的設置很關鍵,搞清楚這個問題就能瞭解xx的思路,脈絡,感情線索等問題。在這個問題上可作適當的討論分析。)

(3)“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裏,對你是你們的依戀。全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裏為什麼改用第二人稱“你”?有什麼好處?

(4)“我”的狡猾表現在什麼地方?

(5)“我”憑什麼認為“她愛我們,並沒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呢?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這一點?

(6)一般來説,小孩子都盼望着假期的到來,為什麼説“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説,又是多麼的漫長”?

這是一篇回憶性散文,由七件事組成。所以這幾個問題的既涉及到細節問題,又概括了課文的大意;也分析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解決了教學重難點,達到情感的昇華。這也是我的創意之一。

四.説作業

寫一段小短文,關於你對某位老師的愛戴,為什麼你會喜歡這位老師,他或她有哪些地方給你的印象深刻。

五.説板書設

我的板書設計也是我的創意之一。簡單明瞭,重點突出,讓人一目瞭然。且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結構清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緊密聯繫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我這節課的創意之三是以學生為主,大部分都是學生在課堂上説為主,如複述課文,朗誦詩歌,互問互答。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習興趣。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3

【説教材】

《我是什麼》是一篇科普短文。課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敍述方式,並結合謎語的形式,圖文並茂地向學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條件下,會呈現出的不同狀態以及水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利弊。文中始終不點明“我”就是水,而是通過水的形態變化和與人類關係的描寫,讓讀者去猜,更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全文共五段,重點內容可分為三個部分:水的變化;水的形態;水給人類帶來的利弊。

【説理念】

本課設計遵循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學生興趣的理念,以學生為主體,讓每個人有嘗試的機會和自主選擇的權利。力求採用自主、合作地學習方式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相互啟發,拓展思路,分享學習之樂。讓學生在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氛圍中始終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變“被動地學”為“主動地學”。

依據新課標要求和設計理念,再結合教材重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第一課時可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説目標】

1. 學會10個生字,會認6個生字。

2. 能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會用“温和”説句子。

3. 知道水在一定條件下會變成汽、雲、雨、雹子和雪;瞭解水既能給人們帶來好處,也能給人們帶來災害。教育學生愛護水資源,保護水資源。

4.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瞭解水的三態變化。

【説教法】

低年級閲讀教學應把詞句訓練放在首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自主、合作的精神。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三種教法:

1. 直觀演示法。

通過生生互動演示、師生互動演示,發揮學生各種感官功能,讓學生在動腦、動口、動手中參與訓練,激活思維,讀懂課文的詞句。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這節課,我製作了優秀的課件,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去誘發學生的情感。是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

3. 鼓勵欣賞法。

在小組中、班集體中的點評,主要是鼓勵學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滿足他們希望得到讚許、羨慕,體會成功的心理特點,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增強學習的信心。

【説學法】

1. 自主學習法。

2. 合作學習法。

在教學中,我主要滲透了以上兩種學法的指導。通過教師

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地聽、説、讀、問、評、議等去實現,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根據閲讀教學的特點,堅持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力求取得最好的教學效果。

【説教學】

在此基礎上,第一課時充分利用互動的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研讀全文。

一、巧設懸念,初步感知。

由師生互相介紹自己,引出“我們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誰,可是有個小朋友卻不知道自己是誰,我們幫他猜猜好嗎”?此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地集中,迫切地想知道謎底。緊接着,教師範讀課文,學生積極地開動腦筋,猜出謎底就是“水”。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課文,説説你是怎麼猜出來的。

2. 你喜歡這篇課文嗎?將你最感興趣的自然段多讀幾遍。

3. 全班交流,教師隨機指導認讀生字、新詞。

此環節是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進行交流,整體感知課文,達到生生互動。

三、師生合作,小組研讀全文。

1. 請你根據課文內容向別的小組同學提問。但是,你必須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而且,這個答案必須在書上。

2. 學生自由讀課文,準備問題。

3. 小組交流問題。

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仔細地讀每一句話,精心地設計問題。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交流,集思廣益,完善問題,進一步達到生生互動。

4. 學生一問一答,教師根據學生問題隨機重點指導。

教師通過本課的三種教法,對學生進行詞句訓練。如:利用直觀演示法理解關聯詞“一……就……”;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區別“落下來、打下來、飄下來”,理解“暴躁”等詞語;通過想象和聯繫生活實際,學會用“温和”説話。並將鼓勵欣賞法貫穿始終,如:你聽得真仔細;如果你的`聲音再大一點就更好了。

在這一環節中,從始至終教師在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充分體現了小組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師為主導,生為主體。

5. 梳理全文,完善板書。

6. 學到這裏,你還想了解哪些課文裏沒有的有關水的知識呢?學生自由提問。

此環節,教師並不急於回答學生的問題,而是將問題延伸到課外,並教給學生尋找答案的方法,達到再探新疑的目的。

四、擴展練習。

出示三項作業,學生任選其一。

1. 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舉例子説説,再寫下來。

2. 收集有關水對人類所做的貢獻和帶來災害的資料。

3. 説説人類想出了哪些辦法使水只做好事,不做壞事。你還有別的辦法嗎?

學生在學習上是有所差異的,此選擇性作業涉及到“説”、“寫”、“收集”三方面,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説效果】

按照上述教學方法施教,應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通過生生互動自己就可以解決,對於學生的難點則需通過小組互動和師生互動來解決。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4

一、説教材

本組教材以“科學精神”為專題編排。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期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教學方法獨特,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本文的學習就是要學生學習課文中獨特的科學精神。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近六年的學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和學習方法,而且漸漸具備了在讀中分析、概括、歸納的能力,因此,學習本篇課文,學生能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內容。但本文所塑造的懷特森老師的形象對學生的已有經驗是一種“衝突”:首先從視覺上看,懷特森老師別具一格的科學課讓學生耳目一新;其次從心理認同上看,他們沒想到懷特森老師會“糊弄”自己的學生,這讓他們的心裏或多或少會有些疑惑;從思維方式上理解,國小時期的大多數孩子還是教師和教材的忠實信徒,他們從來都沒有想過去懷疑教師和教科書上説的,因此本文對他們多年來形成的一種定勢思維方式是一種挑戰。

三、説教學目標

1.正確讀記“編造、強調、教訓、駁倒”等11個詞語。

2.讀懂課文描寫的故事,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體會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的能力的重要性。

3.進一步學習通過具體事例説明道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體會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的能力的重要性。

四、説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為什麼認為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體會到一個人具有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和懷疑能力的重要性是本節課的學習難點。

五、説教法學法

結合六年級學生閲讀實際情況,我充分利用情感這一平台,抓住了“這算什麼老師——我最好的老師”這一情感衝突的線索進行教學。讀找重點詞句,採取朗讀法、討論法、探究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設身處地體驗和想象,在情感中感悟,體會懷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教學方法。認識到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能力的科學精神的重要性。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我充分地將課堂的時間讓給學生,通過自主朗讀、合作交流、討論探討、情景模擬等方式展開,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六、説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談談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導入新課到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齊讀課題。

二、交流展示預習成果 。

1、讀讀記記詞語。

2、簡單敍述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對比感受最好的老師。

(一)學習1——4自然段感受壞老師形象。

1、快速瀏覽1——4段,勾畫出中心句。懷特森是怎樣一位老師。

2、再細讀1——4段,找找出人意料的舉動,體會一下懷特森是怎樣的老師。

學生在朗讀、交流、討論、的過程中感受懷特森出人意料的舉動和壞老師形象。

學生交流。

(二)學習5——8自然段,通過對比,感受懷特森先生的好老師形象。

1、出示閲讀提示,喜歡的方式讀,勾畫依據,然後出聲讀一讀。

2、師生辯論方式體會懷特森先生的良苦用心,感受最好老師的形象。

師:毛蝟獸是他編出來,竟然用胡編亂造的信息個學生上課,這就是一個騙子老師。

生:懷特森先生讓我還有我的同學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迷信書本,也不要迷信權威。

師:懷特森根本不理會我們的心情,他就是一個冷血的`老師。

生:他説,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事物真偽的能力,同時也應該具有懷疑的能力。

師:明明是他編造出來的錯誤信息害我們得了零分,還要將這個零分記入成績報告單。他太過分了。

生:他是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不要讓自己的腦子睡大覺,一旦發現問題,就應該立刻指出來。

④師:科學課對我們來説成了一種冒險,讓學生每天上課都膽戰心驚,這算哪門子老師?

生:然而,正是在一個個饒有趣味又充滿刺激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增長了見識,也逐漸懂得了如何去接近真理。

⑤還有一位朋友和我的觀點一致,他説:“他怎麼能夠這樣來糊弄你們呢”

生:我立刻看着那位朋友的眼睛,並告訴他:‘“不,你的看法錯了。

3、教師引領學生再讀課文“最好老師”依據的句段。

4、補充聶利推翻國小教材常識的資料,幫學生理解獨立思考、具有懷疑精神的重要性。

三、拓展延伸,總結收穫。

1、獨立思考,寫寫對懷特森先生的評價。

(小練筆,讓學生靜下心來理解懷特森出人意料的舉動和良苦用心,同時也嘗試獨立思考,寫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

2、交流評價。

3、課堂小結。

這一課在寫法有一個特點,一事一議。比如:《學弈》《兩小兒辯日》《頂碗少年》等。在寫作中可以借鑑。

説板書:

我最好的老師

懷特森先生

獨立思考

懷疑的能力

一事一議

説反思: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5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是鄧楊莉,來自榕山中心校。很榮幸今天能在這裏給大家介紹我設計的《成長的足跡》這節課。我準備從四個方面展開説明,一説教材分析,二説學情分析,三説教法學法,四説教學過程。

一、説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是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成長的足跡》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品德與社會》人教版教科書六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再見,我的國小生活》第一課的內容。本單元的教學是圍繞學生畢業前的生活展開的要讓學生通過回顧國小六年的成長曆程,瞭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增強自信心,為將來升入中學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在本課教學中,要讓同學們通過收集和整理資料,感受從外表的變化到自己取得的進步,以及積累的成長經驗,為自己的成長感到驕傲,為第二課組織學生寫臨別感言,以恰當的方式對幫助自己成長的同學和老師表達內心的感激之情作好鋪墊。可見,本課在本單元乃至整冊課本的教學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綜合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能為自己的成長進步感到驕傲,增強對學校的親近感,感受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和老師的教育之恩。

(2)能力目標:能收集和整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有關資料,並按一定的順序進行分類整理,製作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培養收集資料、分類和整理的能力。

(3)知識目標:通過具體的材料,認識自己在國小六年的學習生活中身體的變化、學習的進步以及生活經驗的積累,知道自己的成長進步離不開學校生活,離不開老師的教導和同學們的幫助。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在於製作成長記錄袋。對於即將畢業的孩子們來説,六年的國小生活是他們人生的開始,是他們人生的重要經歷,製作成長記錄袋不僅可以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也可以使他們體會成長的煩惱和艱辛,從而樹立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去迎接嶄新的學習生活。

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同學們在收集和整理個人成長資料時可能會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所以,我把本課的難點定為:“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收集和整理成長資料”,使每個學生都能較好地完成成長記錄袋的設計和製作,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強自信心。

二、説學情分析。

從年齡特點來看,六年級的學生好動、好奇、好表現,應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廣泛的、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快樂。生理上,學生好動,注意力易分散,有許多奇特的想法和創造力,愛發表自己的見解,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所以在教學中應抓住學生這些特點,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三、説教法,學法。

*教法:

(一)教學工具:多媒體設備、實物展示台、成長記錄袋範例。

(二)教學手段: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特點,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採用了“情境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討論法”和“問答法”進行教學。

(三) 理論依據:品德與社會學科的教學突出趣味性、綜合性和可操作性,強調讓學生在體驗、探究和研討的活動過程中,自主地學習。在教學中,積極地創設教學情境,有利於在教材和學生生活之間建立起聯繫,使他們積極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啟發式教學原則,以學生活動為主,在活動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根據六年級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聯繫他們的生活實際來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用“討論法”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可以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每個同學都能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使平時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有展現自我的機會,能培養學生對品德與社會課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學法:

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是這樣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

1、課前,佈置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收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照片、獎狀、證書、作業本、成績冊、評語等。

2、通過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讓學生直接參與到活動中來,引導學生採用“體驗式”的學習方法,感受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激發學生對本課學習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強調:“教的最優化必須落實到學的最優化”。學生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獲取、整理、貯存、運用知識和獲得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我認為,教學中要儘量避免單純地、直露地向學生灌輸某種學習方法,而是要有機滲透於教學過程中。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將通過“問題——探究”教學途徑,促使學生進行主動探究學習,讓學生在分析、比較、思考、討論、釋疑中達到“問題由學生提出,過程讓學生參與,疑難由學生解決”的目的,把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時間和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學會學習,善於學習。

4、在組織學生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時,我設計活動,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引導學生採用“合作式”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在活動中的合作意識,感受同學間的真誠幫助。

四、説教學過程。

課前,讓學生收集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照片、獎狀、證書、作業本、成績冊、評語等,並將它們按時間進行分類整理。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約7分鐘)

1、活動設計:多媒體展示課前收集的班上兩位同學從小時候到現在的照片請學生猜一猜,他們是誰。然後提問,你們從中發現什麼變化了嗎?學生自由回答。回答之後教師小結:我們都在成長。

教師用語言引出成長過程這個詞,讓學生談一談自己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趣事,講述的趣事件數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

學生活動:通過照片和同學談論的趣事感受同學的成長變化,由此想到自己的`成長變化。

*設計意圖:由照片實物和身邊的事導入,激發孩子活動的興趣。

2、活動設計:教師談話引入課題,多媒體出示課題,成長的足跡。

*設計意圖:明確活動主題。

(二)回顧成長,活動載情。(約20分鐘)

1、活動設計:將學生分為8人一個小組,請學生將課前收集的能反映自己成長進步的資料,在小組內交流,相互欣賞,並進行評比。

*學生活動:直觀感受,交流,討論。(約3分鐘)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回憶,能看到自己成長的變化。8人一個小組,利於學生開放式討論,交流的資料也比較全面。這一環節的設計重視有效的小組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完善在綜合性學習中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策略。

2、活動設計:學生運用實物展示台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約15分鐘)

在展示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表現給予鼓勵、表揚,注意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分類進行評價。

如展示評語的,師可以這樣評價: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老師用他們的心血為我們寫了多少的評語呀!我們在對評語做進一步整理和回憶的過程中,再一次深深地感到了成長的道路上老師的關心、鼓勵,或表揚,或批評,這都是老師們心血的澆灌呀!

展示作文的,師可以評價如下:這些作文寫得很好,同學們能從各自的成長過程中,選取獨到的事例,再現老師的鼓勵、教育和關愛,表達了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是啊,老師就是這樣用睿智的話語,給予我們關心和愛,激起我們心靈的震撼,激勵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斷進步。

展示照片的,師可以評價如下:和老師一起度過了六年的時光,如今即將分別,我們的照片記住了和老師同學在一起的美好瞬間,讓我們一起進行一次回憶之旅吧!這些實物成為我們成長的歲月裏永遠也抹不去的記憶!

*學生活動:直觀感受,展示、交流。

*設計意圖:使學生在討論、交流、彙報、展示中,從不同角度回顧追憶,感受老師的辛勤付出,感受濃濃師情。這一環節的設計注重以學生為本,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引導學生用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展開學習和探究活動,充分展示學生個性,彰顯品德與社會課堂的綜合性、開放性、個體性。

3、活動設計:請班主任老師,給全班同學送上寄語。(約2分鐘)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肯定,使學生為自己成長的變化而感到自豪。

4、活動設計:教師將平時收集的班級中從一到六年級的值得紀念的照片,展示給學生看。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六年的國小生活,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三)感謝師恩,樹立初步的人生觀。(約7分鐘)

1、活動設計:談話,讓學生懂得今天能取得這麼多的成績,是與家長的辛勤哺育,老師的傳授知識,社會的教育環境分不開的。教導學生懂得感恩。

2、活動設計:請幾位同學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老師的感恩。(學生課前準備節目,如詩歌朗誦,歌伴舞《感恩的心》等。)(約5分鐘)

3、活動設計:(音樂聲中)教師談話,激起學生感恩之情,帶領學生全體起立,敬禮,一起説:“謝謝您,親愛的老師!”(約2分鐘)

4、活動設計:教師小結,展望未來,激起學生追求新的學習生活的希望。

設計意圖:總結本課的主題,昇華情感,激勵學生,展望未來,懂得感恩,為確保下階段活動奠定基礎。

總之,本節課努力貫徹“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這一新課程教學理念,努力讓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希望各位評委多提寶貴意見,讓我在今後的教學中能夠做得更好。

以上就是我本次説課的內容,謝謝!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6

一、説教材

《我最好的老師》是六年級下學期第五組課文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是美國作家大衞。歐文回憶自己少年時代學習生活時寫的一篇文章。課文講述“我”六年級時的科學課老師懷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個很有個性的人,教學方法獨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和科學的懷疑精神。

課文具體描寫了懷特森老師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學過程。第一天上課,懷特森老師給我們講授“貓蝟獸”這種動物,我們根據課堂筆記做的隨堂測驗竟然都得了零分,原來懷特森老師講的關於貓蝟獸的一切都是編造的,他希望我們從這個零分中吸取教訓,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具有懷疑的能力。

這篇課文的結構清晰簡潔,詳細具體地描寫了一堂科學課的經過,概括簡略地描寫了此後的科學課成了一種“冒險”,最後描寫了“我”對懷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讚揚。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精神的另一個側面──獨立思考和科學的懷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學習這篇課文一事一議,從一個具體的事例發現一個道理的寫法。

二、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讀記“編造、破綻、強調、教訓、駁倒、論證、權威、糊弄、受益、出人意料、目瞪口呆、饒有趣味”等詞語。

2、能力目標:自讀自悟,以讀促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進一步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個性化朗讀、口語表達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課文內容的解讀,懂得從小就要學會質疑問難,大膽思考,科學求真,不迷信書本,不迷信權威。

三、説教學方法

凸顯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努力用活教材,通過感悟朗讀、拓展補白等方式,提升語文閲讀的廣度與深度。

關注學生的主體發展,緊扣學生的關注點,開展探究性的學習活動,通過質疑解難、拓展學習、讀讀議議、讀寫結合等方法,使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獲得情感體驗,進而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創造潛能。

四、説教學流程

課前,我以“你心目中的好老師是什麼樣的?”入題,待學生七嘴八舌地説出了自己的想法後,我便引出了“作者心目中最好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將學生帶進課文。

接下去是第一環節:攜問會文,走近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這一環節要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考查學生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程度,要引導學生説出本文的主要內容及學生對懷特森先生的初步看法。

第二環節是:精讀會文,走近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這一環節我讓學生説説為什麼懷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學生的暢意表達,靈活開展教學。設計了情境導讀“看到這鮮紅的零分,同學們個個都很憤怒,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學生,你會有什麼反應?” 在學生忿忿然時指導學生朗讀,使學生產生內心真實吶喊:算哪門子老師?然後及時轉換角色,“得了零分,誰也不高興,可懷特森先生其實也是用心良苦的,誰來替他説説話?” 學生進入懷特森先生的角色,義正詞嚴卻又語重心長地侃侃而談,把本是半直接引用,半間接引用的懷特森先生的一番話條理清楚地表達了出來。這一環節的設置,讓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對懷特森先生的做法進行理性分析與判斷,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並且在以後的學習中內化為一種學習態度。然後讓學生説説聽了老師的解釋後怎麼想的?

第三個環節是:延續話題,讚美最好的老師——懷特森先生。

以“懷特森先生用這麼一種出人意料的舉動,獨具匠心的教學方法,給了學生怎樣的影響呢?”這個問題導入6——7自然段的學習,力圖想帶領孩子們層層剝筍似地深入體會懷特森先生確實是最好的老師。從一堂課到每一堂課,從他的課堂到別的課堂,從課堂到課外,懷特森先生帶給學生的懷疑主義影響了孩子所有的學習方式和人生導向。

第四個環節是真情感言,情灑最好的老師。

這一環節,我請同學寫寫學了本文的學習感言,從而發展學生語言的同時,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實現了語文課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我的老師説課稿範文7

一、教材分析

(一)課文所在地位、特點和作用

本文是國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的第四課,在此之前我們已學了三篇關於老師的文章,但此文卻不同與前幾篇,它所描述的不是一個普通的教師完成對一個普通兒童啟蒙、開化過程,而是一個特教人員運用獨特的教育方法,取得了特殊教育成就的一個典型範例。可以説是“一曲人性的頌歌”。海倫堅忍不拔的意志,莎利文崇高的獻身精神都會給讀者以深深地震撼,側面表現人物的寫法、細膩的心理描寫同樣起了典範作用,都會給學生以啟迪。

(二)本課教學目標的確立

1、知識目標:

把握文中的生疏的詞語,掌握記敍文中先敍後議的好處,體會文中細膩的心理描寫;領悟用側面描寫表現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能從課文中準確獲取信息並進行語言概括的能力,能進行對比閲讀。

3、德育目標:學習安妮莎利文崇高的獻身精神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以及學習海倫·凱勒發憤圖強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4、創新目標: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重點、難點的確立

重點:先敍後議的作用;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

與魏巍的《我的老師》對比分析

難點:學生與海倫·凱勒及莎利文的換位思考。

二、教法、學法分析

(一)學情分析:

(二)教法設計:

1、教學方法:

以自讀討論為主,結合設疑提問法,對比分析法。

2、總體構想:採取“總體----局部----總體”的方法,先通覽全篇,瞭解概貌(包括內容與形式),再深入局部(細部),仔細揣摩,最後又回到全文,綜合理解與消化篇中精華。

(三)學法指導:因為本文作者的身份很特殊,因而開始以模仿遊戲的形式與角色換位思考,並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接着教師提出學習目標,指導學生彩速讀,再精讀片繼的方法,邊看邊想,邊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篩選有效信息的能力,有利於新聞記者時注意力的集中。再討論兩篇同名文章的異同時,鼓勵學生大腦發言,讓生自己分析歸納和總結,教師只起適當點拔的作用。

(四)教具的選擇

運用POEWERPOINT顯示作者簡介及教學目標並顯示板書設計,使複雜的內容簡約化,便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三、教學程序: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導----讀----悟----賞----結的模式。

1、導(激情引趣): “‘假如給我三天的光明,我第一眼想看的就是我親愛的老師。’這個盲童是誰?她對老師的感情為何如此強烈, ”以此引出海倫和莎利文。此時用多媒體展示作者簡介。

我們可能對海倫的.不平凡感到震驚,那麼莎利文是怎樣幫助海倫由殘疾人成為一個偉人的。

學生做模仿遊戲,切身體會角色的感受,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

2、讀: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及問題,生帶着問題讀文。

(1)莎利文教海倫哪些知識,用的是什麼方法。

(2)和魏巍的《我的老師》有何異同。

3、悟:同學們先思考再分組討論,再選代表表述本組的觀點與大家交流。教師此時只是在適當的時候進行稍微地點撥。(解決教學重點)

4、賞:讓同學們根據作者所描寫的感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莎利文老師的形象。

5、結:讓學生總結一這節課自己的收穫(從情感,寫作借鑑,創新意識等方面入手)並總結常見的寫教師的方法。

補充説明:時間安排

導:5分鐘

讀:5分鐘

悟:25分鐘

賞:5分鐘

結:5分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