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課稿彙總七篇

來源:文書谷 2.91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説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説課稿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説課稿彙總七篇

説課稿 篇1

《遊褒禪山記》是職高語文第三冊課文。現依據教學大綱、考綱、教材、學情對本課的教學目的、教學法的制定及教學程序的設計等方面作如下説明。

一、説大綱、考綱、教材和學情

(一)關於大綱:《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閲讀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大綱在語文教學目的闡述中還有這樣的話:“要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這也是與文言文教學密切相關的。

(二)關於考綱:根據《大綱》的要求,大學聯考《考試説明》對古代詩文的閲讀作了三個遞進層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層級B):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常見文言虛詞虛詞在文中的用法;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綜合(能力層級C);篩選並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③鑑賞評價(能力層級E);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三)關於教材:新教材非常重視古代經典詩文的閲讀積累,全套教材編排的古代詩文作品,約佔課文總數的40%,高一文言文按時代編排,高一下第五單元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繼承唐古文運動的傳統有所發展,題材更加廣泛,形式更加多樣,語言更加暢達,並且更長於議論,對後世的散文創作有深遠的影響。從語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較上冊的文言文更為淺顯。

文言文教學,新教材編排上有明顯的“兩重一輕”傾向,“兩重”是指重視誦讀,重視積累;“一輕”指輕篇章的瑣屑分析。這一傾向從新教材的練習設計可明顯看出來。我個人認為文言文教學應體現這種傾向,避免大量無效的分析,應多誦讀……培養語感。

(四)關於學情:學生經過國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學習,已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實詞、虛詞,學生的文言文閲讀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難點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詞類活用、虛詞的用法等。我任教的兩個班的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較濃厚,課堂氣氛活躍。

針對以上的分析情況,本課的教學目的、學法、教法和教學程序確定如下:

二、説教學目的

(一)教學目的:

①誦讀課文;②準確理解常見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③歸納並掌握“道”“蓋”“文”三個多義詞的義項及“乃”“然”“其”三個虛詞的用法;

④體會並借鑑本文即事明理的寫法;領會文章所闡發的哲理。

(二)教學重點:①誦讀②積累

(三)教學難點:①準確判斷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②虛詞用法:

三、説學法、教法:

(一)學法:

1、誦讀法。這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誦讀能在感知言語聲音形態的同時,實現對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語聲音形態與情味的關係是極其密切的,從感知的直接性來説,文字不如聲音徹底、深刻、細膩。因此誦讀法成功關鍵是要讀出聲音的各種形態,如節奏、語調等,只有這樣,才能聽到“古人”的心聲,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語),才能觸摸到言語主體的情味。否則,僅得其聲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認讀”。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有一個探究、發現的過程,教師應引導學生逐步讀出“情味”來。因此,範讀多讀顯得非常重要。

2、圈點法。使用各種圈點勾畫符號閲讀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唐彪曾説:“凡書文有圈點,則讀者易於領會,而句讀無訛。不然,遇古奧之句,不免上字下讀,而下字上讀,……”我從兩方面進行指導:一是指導使用圈點勾畫符號,二是指導學生在圈點勾畫的基礎上適當作一些批註。第一節課,學生主要勾畫出疑難處及哲理句。

3、猜讀法。哥德曼認為,閲讀過程並非一個精確知覺的過程和系列加工的過程,而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和預期的過程,閲讀是一種語言心理學的猜測遊戲。在學生掌握了一定數量的文言詞彙後,碰到難詞時,教師應引導點撥學生大膽猜測,在小心求證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詞在文中的含義。這就是“教是為了不教”。學習《遊》文,我精選七個重要詞語為例讓學生猜,點撥指導運用七種方法。

4、練習法。這是鞏固知識、發展能力的有效方法,關鍵在一個“精”字。“練”不求“多”,應求“精”,要用最少的練習鞏固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能力。我設計兩套練習,一是課堂鞏固練習,重在鞏固課文的重要詞語;二是課外遷移練習,選用98大學聯考題,進一步鞏固準確把握文言詞語意義的方法。

(二)教法:

1、點撥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導的語文點撥教學法是根據中國漢語文的特點,針對中學生學習語的實際,為落實啟發式教學原則而採取的一種教法。所謂“點撥”,就是教師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障礙、思維障礙與心理障礙,運用畫龍點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啟發學生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的方法。簡單説,所謂“點”就是點擊要害,抓重點;所謂“撥”就是撥疑難,排障礙。“點撥法”能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習《遊褒禪山記》中,我主要點撥的是準確理解詞語含義的幾種方法,使學生學會“猜”,從而提高閲讀文言文能力。

2、歸納法。從上學期開始,我一直對常見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進行系統歸納,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既便於記憶,又便於運用。如《遊褒禪山記》一文的第二課時,我主要運用歸納法,歸納“文”“蓋”“道”三個實詞義項及“乃”“然”“其”三個虛詞用法。茲舉一例如下:

→獨體漢字叫“文”→文字

→裝飾→掩飾(文過飾非)

→彩色交錯為“文”

→華麗,有文采→文辭→文章,文獻→文化教育

四、説教學程序:

(一)總體設計:通過以上分析,我確定了本文的教學整體思路:通過誦讀把握全文;通過猜讀訓練思維;通過歸納使知識系統化、網絡化;通過精練鞏固、強化。在這個思路指導下,《遊褒禪山記》一文的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是:誦讀、積累;第二課時主要是:誦讀、歸納。

(二)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1、導入及解題(2分鐘)毛澤東詩導入:“無限風光在險峯”

學生自讀註解①補充王安石相關內容

2、整體把握:(19分鐘)

(1)範讀(5分鐘)難讀字點撥:褒、華、謬、咎、父

(2)自由朗讀(5分鐘)誦讀點撥:(略)(3)齊讀(5分鐘)(4)全文思路:(4分鐘)

設計問題點撥思路

悔遊:不得極夫遊之樂悟理:要有志1、作者主要遊了哪些地方?要深思慎取結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麼道理?(請學生圈點、勾畫,老師板書如左。)

3、理解重點詞語:(12分鐘)

(1)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語法推斷(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謂語,故用為動詞,可解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形訓推斷(阝,古作“阜”無石之山,故從“阝”之字,大都與山、高下有關,陽即指“山南”。)

(3)有碑僕道成語推斷(今有成語“前仆後繼”,“僕”意為“倒下”,據此結合語境,不難判斷此處“僕”即為“倒下”之義)

(4)獨其為文猶可識聯今推斷(聯合現代聯合關係詞匯,如文字、文章等,據同義聯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義,此處便不難斷為“文字”。)

(5)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語境推斷(窮,窮盡,據文中語境“遊”,不難理解此處“窮”可解為“走到盡頭”。)(6)則其至又加少矣遷移推斷(加,此處解為“增加”顯然不通,若聯繫曾經學過的“民不加少”,知此處“加”為“更”之義,便可馬上推斷“加”的意義:副詞,更。亦可用語法和聯今法,此處“加”作狀語,聯繫現代漢語有“更加”一詞,亦可推斷出正確意義。)

(7)夫夷以近,則遊者眾。對位推斷(此句後有“險以遠,則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與“險”義相對,結合語境,大致可猜出“平坦”之義,聯繫常用語“夷為平地”亦可推斷。)

強調:以上的方法可以綜合運用,推斷將更為準確。

4、自由朗讀全文(5分鐘)

5、課內鞏固練習(7分鐘)

説課稿 篇2

一、説教材

《“閃光的金子”》是一個感人的故事,講述了水電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崗位上想羣眾所想,急羣眾所急,熱心的為附近居民排憂解難的動人事蹟,讚揚了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高尚品質。

二、説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感受徐虎那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和感悟文本,學習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

為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三、説教法

1、品讀感悟法

2、鼓勵賞識法

四、説學法

我深知教是為學服務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運用“讀、品、説、誦”的學習方法,聯繫自己的生活經驗,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感悟文本,感受徐虎金子般的心靈。為達成本課教學目標,我將分成兩課時進行教學。

五、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

上課伊始,出示徐虎圖片,引用文中兩個句子(第一小節和第五小節的最後一句話)介紹徐虎,並使學生產生疑問,為什麼普通的水點修理工人們卻説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從而引出課題。

(設計意圖)兩句話的出示使學生產生疑問,讓所有孩子都迫不及待地想閲讀文章。

(二)自主識字。

在揭示課題之後,讓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採用多種方式反饋鞏固,再還字入文,通讀全文,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三)指導書寫。

在教學生字時,讓孩子想想怎樣記憶生字,利用形聲,象形等構字特點自主識字。教學書寫要引導學生觀察怎樣挪移部件,穿插筆畫,把字寫好。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

(一)複習導入。

通過檢查詞語的朗讀,讓學生複習上節課的知識。引出新授的內容。

(二)以疑導讀。

課文的2到4小節寫徐虎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蹟。我緊緊抓住“人們為什麼説徐虎的一顆心想閃光的金子”這一主線,以疑導讀,讓學生帶着問題邊讀邊想,走進文章。

課文的第2小節,請學生邊讀邊想 “人們為什麼説徐虎的一顆心想閃光的金子”,畫出其中關鍵的詞句。抓住“不同地段”、“三隻”、“特約服務”等詞體會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課文的第3小節,在抓住關鍵詞的基礎上,我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感情朗讀。

課文的第4小節,在抓住關鍵詞體會的同時,我還教給了學生寫作的方法,記事要寫清楚時、地、人、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為學生片段描寫打下基礎。

(設計意圖)課上不僅始終貫穿“以疑導讀,讀中感悟”這一方法指導,還密切關注課堂的自然生成,關注學生閲讀的獨特感受,才能真正落實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

(三)延伸遷移。

第5小節是對全文的總結和昇華,讚美徐虎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教師出示有組徐虎工作的數據,學生看完後,問學生你想對徐虎叔叔説什麼?適時補充名言警句。讓學生知道,課題中的“閃光的金子”,這金子並非真正的金子,而是徐虎那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最後播放《愛的奉獻》,讓學生學習徐虎的這種好思想,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別人有困難時也要無私幫助。

(設計意圖)水到渠成,不露痕跡地表白,摒棄了以往歸納、昇華中心的生硬,不失時機地把握住學生情感昇華的一瞬間,無形之間進行滲透。

(四)鞏固練習。

達標檢測: 《補充習題》第4題,閲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五)課後作業。

家長討論:為什麼徐虎不接受大公司的高薪聘請,願意每天為附近居民忙碌奔波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着準備走進課堂,帶着問題走出課堂,進一步體會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

説課稿 篇3

説教材

一、教材簡析

〈〈地球爺爺的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31課。課文共有11個自然段,以孩子們喜愛的童話故事的形式出現,通過熟桃子自己落地的故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這一對一年級小孩子來説比較深奧的科學現象和常識,激發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及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教學目標設定為:

1、知識和能力: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球”、“玩”等6個左右結構的字。

2、過程和方法: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大致瞭解“地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會讀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讀懂課文內容,對"地心引力"現象發生濃厚的興趣,並大致瞭解這一科學常識,從而對身邊的一些科學現象探求的慾望更強烈。

三、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倆、摘"等7個生字,會寫“球、玩”等6個左右結構的字。

2、理解課文,讀好有請求語氣的句子。

3、瞭解地心引力這一科學常識,並對身邊的科學現象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

説教法

在教學方法上,因為學齡初期兒童活潑,富於想象,根據教材的特點,我擬定了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桃子落地的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情緒和濃厚興趣。

2、類比體驗法:通過磁鐵實驗,讓學生感受引力,並知道地球的引力比它大的多,引發學生聯想。

3、朗讀感悟法:閲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的'薰陶,體會文中內涵。

4、以讀代講法:運用語言渲染、引導想象,媒體創設畫面,配音等多種教學策略,鼓勵學生讀書、發現。

5、讀中感悟法:教學中注重朗讀訓練的方式方法,如挑戰讀、比賽讀、配音讀等,不斷激發學生情感,從學生閲讀實際出發,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加深理解和體驗。

説學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活動規律的理性總結。為了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這節課主要引導學生用實驗法、比較法、發現法與探究法的學習方式來學習,通過學法指導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觀察、思考、學習。

説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計懸念,導入課題

1、師:小朋友平時在家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特地為小朋友準備了一部動畫片,想不想看?請大家仔細看完之後給我提提建議,加工加工,好不好啊?(播放課件:根據課文內容製作的動畫片段。)學生提意見。

2、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給動畫片配音。這個動畫片名叫:地球爺爺的手。老師板書課題,指導寫“球”字,學生練寫。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此激趣導入新課,學生的視覺、聽覺、思維與想象都被調動起來,“多頻道”地運作,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起來。】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

【明確讀的要求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説十分必要,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於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2、認讀本課的生詞:他倆、摘桃子、伯伯、而且、踢到、地心引力,特別強調“倆”“踢”的讀音。(學生先獨立認讀,然後再給大家讀自己想讀的那個詞,最後集體邊擊掌邊認讀所有的詞3遍。)

【創設用字環境,以詞帶字,讓學生較輕鬆地認識生字。】

3、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倆、摘、伯、而、且、踢、引,相機正音:倆、摘、而(反饋時,學生願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做小老師,其他學生跟着將這個字讀3遍。)

【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鬆、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讓那些可能短時間裏沒有學會全部生字的學生也有機會獲得成功感,幫學困生培養自信。】

4、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捉迷藏的遊戲形式讀。(把生字打亂順序擺在黑板上,生趴下,師拿掉1———2個字後,請學生猜,看誰最快猜正確。)

【比賽是孩子們特別喜歡的方式,有助於調動學生積極性,培養學生競爭意識。】

三、再次讀文,體會文意

1、這篇課文共有多少個自然段?

【檢查標段情況,為下一步做準備。】

2、你喜歡讀哪個自然段就給大家讀那個自然段。(先自由練習讀,然後指名自由選自然段讀。其中着重讀第五、七、十自然段。)

【打破傳統的“串講”形式,以學生的自主閲讀

為主,學生能自己讀懂的教師就不再去多講,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

3、感悟地球爺爺説的話:讀了地球爺爺説的話,你們知道了什麼?(先以4人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交流和討論,再以小組的形式發表交流和討論的結果。)

【從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讓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

第二課時

一、質疑問難,理解難點

1、我們已經把課文讀了幾遍,説説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預計問題(課件出示:地球爺爺的手是。)(這時可引導學生説説自己平時都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如上網查資料、問家人、看書等~但課上只能選擇從文中尋找答案)

【課文的質疑可以使學生懂得在思考中學習,在問題中學習。也趁此機會引導學生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2、類比感受,體驗“引力”。(讓學生以4人小組的形式做實驗,觀察當磁鐵從上向下靠近回形針時,會產生什麼現象;然後學生説説自己的發現。)

【化抽象為具體,努力讓學生親自感受引力。】

3、指點:我們地球爺爺的心臟就像這些磁鐵一樣具有引力,而且它的引力要比磁鐵的不知要大多少,能吸引住地球上的一切,它的這種引力就叫“地心引力”。現在你們知道桃子掉下來的原因了吧?(板書:地心引力)

【通過體驗、類比,學生能真正把桃子落地與地球引力聯繫起來。】

4、用配音的形式練習分角色有感情地讀課文。

【創設配音擂台,以幫動畫片配音的形式小組內分角色練習,再請表現好的小組給大家表演,之後請其他組上台打擂,調動起朗讀積極性。】

二、拓展鞏固

1、你們還能舉出哪些例子説明地球爺爺有“手”——也就是“地心引力”?

【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感受或閲讀過的小故事,各抒已見,師生共同評議。】

2、指點、展示:我們的地球爺爺,它用那雙有着很大很大力氣的“手”——也就是“地心引力”,牢牢地抓住了地球上的一切。看——(課件展示地球上的高樓、樹木、人物等)。大家想想:如果地球爺爺沒有“手”了——也就是沒有了引力,我們世界會是什麼樣?(自由想象)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為本,促進個體的和諧發展。”它注重創新意識和精神的培養。這一層次教師對教材進行開發,設計了説話練習,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説出沒有地球引力的後果。這樣通過調動學生自身的知識積累對教材進行了再創造,使得教學內容新鮮而充滿濃厚的情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總結談話:關於我們的地球爺爺還有許多有趣的事情呢!只要同學們能多看多想,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讓我們睜大雙眼,開動腦筋吧。

三、指導寫字

【由於這是一年級第二學期,學生已有了良好的寫字習慣,左右結構的字又較易,這裏我們稍做點撥即可。】

1、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請學生説出需要注意的筆畫(特別是變成部首後哪些筆畫會變)

3、學生描紅、練寫

3、師生互評

四、作業設計

1、畫一畫或寫一寫:想象如果沒有了地球引力,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2、朗讀31課給家人聽,説説自己學到的新知識。

【學生的個性、能力有差異,佈置具有彈性的、更有利於他們發展的作業,實實在在地讓每一位學生在不同的基礎上有同樣的進步。這是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最具體體現。學生見到這樣的作業,積極性都很高,很多學生都超額完成。】

説課稿 篇4

一、説教材

1 、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秋天》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一首現代詩。這個單元的詩文都是文情並茂的優美篇章,多數出自名家之手。前幾篇文章的學習能使學生體會《春》的語言美、《濟南的冬天》的空靈美,《秋天》是現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歲時所作。課文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詩不長,只有三節,卻將幽谷、農舍、漁舟、牧羊女……諸般景緻皆收筆下。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因此學習這首詩,既可以鞏固前幾篇文章引領着學生尋找美、 發現美 、感受美的任務,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現代詩歌學習的基本方法與思路,從而為學習其它現代詩歌鋪平道路

2、 教學目標説明

1)、知識與技能: 初步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做到熟讀成誦。

2) 、過程與方法 : 以自主 合作 探究的方式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誦讀改寫來體會詩歌的情感.

3) 、情感 態度 價值觀 : 感悟秋天 讚美秋天 熱愛秋天。

[説明]確定以上的三個目標是要體現“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並重的教學理念。

3 、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2、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二、 學生分析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自己的學生教授知識的時候,自然要考慮到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時的原有基礎、現有困難及學習心理特徵,從而有針對性地確定學習的重點、難點及教法學法。我的教學對象是一所城鎮中學的七年級年級學生,《秋天》所表達的豐收的喜悦與我們城市學生的生活很難貼近,但我所任教的學生語文基礎較好。很多學生在圖畫音樂方面不僅有興趣,而且還很有特長,因此我只需創設他們感興趣的情境,引導他們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學生具有寧靜的 ,適宜接納美的事物的心胸,這樣必定會使學生在課堂上興趣高漲,收到好的效果。

三、 教法

1、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2、誦讀法

3、啟發式教學法

四、學法指導

1 、誦讀品味法

2 、鑑賞現代詩歌的方法。

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掃清文字障礙,初通文章後,能通過反覆涵詠朗讀品味,讀出詩歌的韻味,還課堂以朗朗書聲。通過讀可以加深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培養學生對詩歌的閲讀欣賞愛好,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優秀文化的精神

1把握韻律,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2視覺再現,欣賞詩歌的繪畫美。

3身臨其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美

五 教學程序

1、過程總體框架及各板塊的時間分配:

教學過程按教師活動分六步:

引導入境(2分鐘)

品味秋天(12分鐘)

描繪秋天(15分鐘)

歌頌秋天(10分鐘)

歸納方法(4分鐘)

佈置作業(2分鐘)

2、教學環節設計

(一) 創設情境 感受美

創設優美、 寧靜的氣氛,使學生置身於秋的意境中,建立起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二) 探討問題 發現美

環節一 品秋

1 、㈠初讀

1 教師表情範讀。

2學生揣摩默讀。

3小組合作自讀。

4教師指導點讀。

㈡品讀

找出你認為最優美的詩句。説一説它美在何處,並按你的理解讀一讀。

本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及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及時鼓勵肯定學生,指導學生對詩的語言做出正確的理解,以達到學生品味詩文的目的。

環節二 繪秋

㈢研讀

1、詩中描繪了幾幅圖畫?

2、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分別為不同畫面命上有詩意的名字。再想一想這幅畫面上有些什麼,那些詩句能表現這些畫面,把這些詩句輕聲地讀出來。

3、教師出示一幅能表現第二幅場景的畫(出示第二幅畫)請大家與書上的插圖比較一下,説説你更喜歡哪一幅。併為自己喜歡的詩節配畫。

描繪秋天這一環節,使學生既加深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又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更豐富了想象能力,使閲讀進入一個創造性的高度。

環節三 頌秋

㈣誦讀

1、選擇你配畫的詩節有感情誦讀。

2、伴隨《秋日的私語》的鋼琴曲,用優美的語言,解説自己描繪的畫面。

這一步,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其自主意識,有利於進一步開闊學生的思路,提高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使學生在秋的意境中,感悟詩人贊秋、頌秋的喜悦之情。

(三)歸納方法尋找美

1、 學生依據本節的學習過程,歸納賞詩的方法

2 、教師課件展示賞詩方法。

Ⅰ.把握韻律,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Ⅱ.視覺再現,欣賞詩歌的繪畫美。

Ⅲ.身臨其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美

此環節的設計實現了葉聖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使學生形成了品評其他現代詩歌的能力。

(四) 培養創新 表達美

課件出示作業:

1、課外收集描繪秋天的詩文。

2、喜歡寫作的同學將詩歌改寫成散文。

3、喜歡音樂的同學為這首詩歌配置背景音樂並有感情地朗頌。

佈置此項作業能使學生更好的發揮其特長和主觀能動性,這也是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則。

六、教學模式與策略的説明

《秋天》是一首現代詩,學生學起來比較容易,同時我又以詩——畫——頌為學習線索設計三個教學環節,希望在環環相扣而又螺旋上升的教學過程中完成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流水線作業,創造出一種既有語言美,又有圖畫、音樂美的氛圍,使整堂課具有詩情畫意,以此激發學生的情感之美,使學生在美的氛圍之下入情入境,在潛移默化薰陶漸染之中獲得審美愉悦,提高審美能力。

説課稿 篇5

一、説教材

《只揀兒童多處行》是蘇教版國小語文第十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寫了冰心奶奶在頤和園所碰到的春遊的兒童,表現了兒童的生機勃勃、活潑歡快的情態,表達了冰心奶奶對少年兒童的喜愛以及所寄託的希望。

二、説教學目標

本堂課是《只揀兒童多處行》的第二課時。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結合教材結構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通過對文本的研讀,感受春光的生機和兒童的活力。

2、有感情地誦讀並積累優美的詞句。

3、感悟冰心對孩子們的一片愛心,以及對他們所寄託的希望。

三、説教學重難點

藉助語言文字感悟兒童和花兒一樣,充滿着蓬勃的生機。

四、説教法學法

閲讀過程是學生在閲讀時對課文相關信息的提取、加工、分析和處理,是對與課文相關的生活經歷、認知經驗的聯想與溝通。本節課的設計我力圖讓學生經歷這種閲讀的過程,讓學生在紮紮實實的自主研讀實踐活動中,培養他們的閲讀興趣,提高閲讀能力,在研讀過程中,感悟真情,回味真情,體驗真情。

五、説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在此環節中,我創設了冰心奶奶做導遊這樣一個情境,旨在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在強烈的學習慾望下學習課文。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抓住主題,説説“只揀兒童多處行”的意思,並質疑“為什麼説挑兒童多的地方去,是永遠不會找不到春天的?”從而引出下一個環節——品讀課文1—4自然段,感悟兒童多。

(二)、品讀課文1—4自然段,感悟兒童多。

這一環節讓學生找並且感悟兒童多的詞句,對學生來説應該是很輕鬆就能完成的,所以我在學生找到後也沒有花太多的時間來細細地讀。我想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後文學生對兒童的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理解感悟上。

(三)、找春光,感悟品讀句子

這裏,我通過讓學生朗讀、思考,再交流,再朗讀,充分感悟海棠花的飽滿與爛漫。之後,引出作者對春光的讚歎以及和孩子們的交流,通過學生的感情朗讀,師生的分角色朗讀來達到學生對文本理解感悟,感受春光的美好。

(四)、品評語言,誦讀文本,走向兒童與春光的交融之中。

兒童與花兒一樣那麼歡暢活潑,充滿着旺盛的生命力。這在學生看來應該是理解上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我給學生一個鋪墊,就是讓他們通過自讀第八小節,找出花兒和兒童的相通之處之後,再讓他們從描寫兒童的句子中去體會兒童的歡暢活潑、旺盛的生命力。

通過説話練習:春天就在( )再次感悟兒童就是春天,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天1

(五)、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這兒,我旨在迴歸課題,抓住主旨:為什麼只揀兒童多處行就能找到春天?引導學生説出兒童多的地方春光美妙,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天。

最後的拓展內容,又是為了讓學生充分感悟冰心對兒童的一片愛心。期間,包含了我留給學生的作業---課外認真閲讀冰心的這些作品,用心去感受這份濃濃的愛。

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我想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去拓寬學生學語文的渠道,課本僅僅是一小部分。讓學生能感悟到這些文學大家的獨特的人格魅力,由此能夠樂於去閲讀他們的作品,能夠讓自己的精神世界有所觸動,能夠讓自己做一個情趣高尚的人,我想就足夠了。

説課稿 篇6

各位領導、各位同行:

大家好!

首先感謝教研室給我們學校,給我這麼一個鍛鍊學習的機會,感謝我們學校的領導、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支持,感謝各位同行的認真聽講,接下來我把我教學本課的一些設想簡單地説一説,希望得到大家的點撥和引領。

這篇略讀課文同三年級下冊教材中的《爭吵》一樣,都選自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一書。本文講述的是小男孩卡羅納在遭遇失去母親的巨大不幸時,身邊的人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她,默默地關愛他。課文抓住卡羅納失去母親後第一天來上學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從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邊人對他的無限關愛這兩方面展開來寫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卡羅納》一文,情意深厚,散發着濃濃的愛的氣息。為此,我圍繞“愛”為主線進行了設計,一是情感鋪墊,渲染愛;二是初讀課文,捕捉愛;三是研讀課文,感悟愛;四是説話拓展,延伸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感知文本到親近文本走入文本,在暢所欲言的和諧氣氛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

新大綱指出:閲讀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情感鋪墊,渲染愛中,我首先用熟悉的歌曲和教師深情的話語,創設出情意濃濃的教學情景,扣擊學生的心絃,為本課的教學做好情感的鋪墊。然後通過找讀失去母親的卡羅納萬分傷心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卡羅納的不幸、悲傷,比較幾次哭泣,重點品讀“你可以擁抱媽媽,我卻再也不能了。”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學生與人物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通過自讀自悟,集體交流,有感情地朗讀語句,學生體會到了卡羅納失去母愛的悲痛,從而激發要關愛他、幫助他的情感。

在初讀課文,捕捉愛中。我以“卡羅納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運的,因為他得到了大家的愛。大家都有些誰呢?引導學生去捕捉老師、同學、家長對他的關愛。

研讀課文,感悟愛。文章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字裏行間透露出對卡羅納的愛。我把大量的時間和機會留給學生,讓學生找讀大家在卡羅納遭到不幸時是怎麼做的句子,説説誰最讓你感動?交流各自的閲讀體會和感受,引導學生在親近文本之後充分發表自己的閲讀感受,我只是在關鍵的文本上作簡單的點撥和語言表達的示範,而更多的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闡悟有學生自我去實踐、提升,真正體現“把語文課堂還給學生”的教學主體觀。

説話拓展,延伸愛。我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拓展,一是面對遭遇不幸的卡羅納,大家都以不同的方式關愛着他,除了文中的老師、同學,家長,還會有誰也在關愛着他?二是如果你遇到像卡羅納這樣遭遇不幸的人,你會怎樣做?讓學生也學會關愛。

設想是美好的,但由於個人水平問題,在課堂上還存在着許多的不足,在今天的課堂學習中,自己感受到了活化課堂的價值,但是就是不能在課堂的瞬間作出相應的調適,當然更有很多環節需要我進一步揣摩和反思,所以今天藉此寶貴機會懇請各位專家、同行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説課稿 篇7

一、説教材:

《愛寫詩的小螃蟹》是上海市二期課改國小語文新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十分有趣的童話故事,前半部分記敍了由於風、海龜、海浪不喜歡也不願意讀小螃蟹的詩,所以讓小螃蟹傷心得流淚了。後半部分記敍了由於白頭翁很愛讀小螃蟹的詩,所以讓小螃蟹激動得流淚了。作者通過小螃蟹兩次哭,説明了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期間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我們不必在乎別人的態度。只要堅持,就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就一定會獲得成功。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真誠的欣賞與鼓勵會給別人帶來莫大的快樂。

二、説學情

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在識字方面,學生們都已掌握了多種識字方法,因此,在教學每篇課文前都安排學生預習,學生會用他們喜歡的各種方法識記生字的字形,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不必手把手逐字教學了,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對重點字的反饋指導上。

在閲讀方面,大部分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並按標點正確停頓。這篇課文的語言比較兒童化,句子也不長,通過預習,大部分學生都能讀通。

三、説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因此在教學中,我合理運用了多媒體動畫,以小螃蟹的“兩次哭”-------傷心的哭、開心的哭為線索展開閲讀與討論,讓學生進入角色、演繹角色、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去體味小螃蟹的情感變化,從而充分領悟文章所藴涵的道理。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徵並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引導學生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學會本課7個生字。

(2)過程和方法目標:以學定教,引導學生讀懂課文。 鼓勵學生運用結合語境、聯繫生活實際或查工具書等方法理解新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觀察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懂得: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期間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與挫折,我們不必在乎別人的態度。只要堅持,就一定會得到別人的認可,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四、説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引導學生藉助漢語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語境中認識生字,並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踐或查工具書來理解課文,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下面我重點説説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

教學程序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抓住重點,引導質疑

課一開始,我出示描寫小螃蟹哭的兩個句子:小螃蟹很傷心,他流下傷心的淚。

小螃蟹又哭了,不過這次他哭得很開心。要求學生進行提問,這不僅是本單元學習的重點——“練習提問”,而且又是本節課將要學習的重點,然後,在學生提問的基礎上,教師及時歸納整理提問的方法(抓關鍵、找矛盾提問),從而培養了學生質疑問難的習慣和能力,有助於閲讀能力的提高。

二)對比參讀,激發情感。

為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我精心設計了每一個教學環節。在朗讀教學的設計中,我安排了要求明確、層次清晰、形式多樣的朗讀,如:自讀、檢查讀、小組合作讀、老師引讀等多種讀書方法。教師還特別注重了對教材空白點的挖掘,如當風、海龜、海浪對小螃蟹寫的詩不予理睬時,小螃蟹流下了傷心的淚,這時,老師啟發學生想象:這時的小螃蟹心裏是怎麼想的?幫助學生創設情境,體會人物心理;當小螃蟹聽到白頭翁唱它的詩時,它第二次哭了,這時,小螃蟹心裏又想些什麼?通過這兩次空白點的挖掘,讓孩子真正走入小螃蟹的內心世界,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學會通過人物的外在表現揣摩人物心理,激發思維,主動積累,學會讀書,提高語文綜合能力;讓原本枯燥的語言文字訓練生動活潑的走入課堂共落到實處。從而真正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具有了獨特的內心體驗。讓學生進入角色、演繹角色、體驗角色的內心世界,從而來逐步揭示主題:只要做得好,總會有人欣賞,不要灰心、氣餒。

三)拓展思維,自編小詩

新教材提倡大量閲讀、提早閲讀。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開拓思維能力,亦是本教材所注重的。“小螃蟹在沙灘上寫了些什麼呢?”課上我用多媒體出示:螃蟹、大海、並伴有海浪聲的景象,讓學生展開想象,自由創作,並且進行交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學生得益非淺。

總之,教師要針對二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在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朗讀和發展思維,培養有條理説話的能力,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只有教師導得有方,學生才能學得主動,讀書讀得深入,師生的思想交流、感情交流才能充滿教學全過程,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合作才能更加分融洽,學生才能學得生動活潑,真正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