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國小一年級數學説課稿三篇

來源:文書谷 1.12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説課稿,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那麼説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一年級數學説課稿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國小一年級數學説課稿三篇

國小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方程的意義及等式的性質的基礎上進行的,主要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計算方法。學好本節課的內容不僅為以後學運用方程解決小數,分數的問題奠定基礎,而且有利於幫助學生更好的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2.教學目標

結合新課標對方程這一部分的要求,本節課的具體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結合實際情景,理解和掌握方程的解法並正確的計算

(2)在探索中,培養學生用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在學習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

3.教學重難點:依據本節課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目標,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是:培養學生正確解方程,並能用方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法

本課的教學以自主探究為主線,以發展創新為宗旨,主要採用談話法,引導探究法和觀察發現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全面,全程,全心參與到每一個教學環節中充分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具:多媒體課件

三、學法

根據《新課標》對學生學習方式的要求,本節課學生主要以嘗試法,自主探索法,合作交流法進行學習,培養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總體思路,我設計了激趣導入約3’、探索新知約20’、鞏固應用約15’、課堂總結約2’,四個環節進行教學,具體過程如下:

1.激趣導入

我是這樣導入的:大屏幕出示情境圖,一天笑笑和淘氣在做猜數遊戲,笑笑:把你心裏想的數乘2,再加上20,等於多少?淘氣:等於80。笑笑:你想的數是30。淘氣:你是怎麼知道的?同學們你知道笑笑是怎麼知道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猜數遊戲》問題(教師板書)這一環節,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發現問題,使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無處不在,既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培養學生用數學的角度觀察事物。

2.探索新知

這一環節我分三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自主探索方程的解法

同學們,在上面的情景中你能得出什麼樣的等量關係呢?你能用一個是子把它表示出來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彙報結果:在上面的情境中我發現了心裏想的數×2+20=80,如果我們把心裏想的數看

成是x這個使等式可以改寫成什麼?生:這一環節讓學生自己動腦思考和探索,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了學生合作和探索的精神。

第二步學生彙報,師生交流

現在大家自己動腦試試看你能不能把這個方程解出來?教師提示:如果用等式的性質來解該怎麼做呢?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彙報結果2x+20=80,我先在等式兩邊同事減去20就變成2x=60,再在等式兩邊同事除以2得出x=30(教師板書)非常好,剛才他説出瞭解方程的`過程,在解方程中有些步驟是可以省略的,下面老師把這個方程完整的解給大家看:因為原題中沒有x,所以我們在列式前要先把x設出來,解:設這個數為x 2x+20=80 2x=60 x=30 答:這個數為30。

在解方程過程中,等號要對齊,計算完了不要忘記寫答。現在你知道笑笑是怎麼猜到了吧!這一環節讓學生從具體問題出發,主動參與有效的保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三步驗證結果,鞏固知識

我們能不能驗證一下我們的結果是否正確呢?怎麼驗證呢?引導學生把x換成30進行驗證2×30+20=80,所以我們的結果是對的,現在同學們倆人一組也來做一下猜數遊戲吧!這一環節讓學生嘗試驗證計算結果使知識及時內化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中

以上三步,引發學生帶着問題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教師適時點撥,小結,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

3.鞏固應用

練習是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我設計了三種練習:

(1)基本練習:解方程6道題讓學生獨立思考,集體訂正,鞏固對知識的掌握

(2)變式練習:解決問題1.2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集體訂正,進一步鞏固對知識的掌握

(3)拓展練習:拓展題先讓學生説説是怎樣想的,在全班交流經驗,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五、板書設計

這樣的板書設計,突出重點,使教學目標一目瞭然,便於學生觀察、比較。

國小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圖形的拼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一年紀下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平面圖形的特徵和轉化

教具學具準備:

2張長方形的紙、1把剪刀、1張正方形的紙、1根小木棍、1顆針.20根小棒

教學目的:

1:通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所學平面圖形的'特徵,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

2: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係.

二、教法學法

舉例法、實驗法、講解法。

三、教學過程:

第一:引入

賞賜課我們所學的內容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來複習一下。説算式讓學生搶答。

隨意的説。

第二:先動手做一個折風車的活動

讓學生體會和理解平面圖形的特徵。(教材27頁第一題:沿虛線折一折)

教師用紙當場做給學生看,教學生一起來,邊做邊講。

最後讓學生明白:

長方形的特徵:對邊相等。正方形的特徵:四邊相等。

第三:用幾個平面圖形來拼組一個平面圖形。

使學生明白他們之間的轉換關係。(教材28頁做一做)

教師用紙當場做給學生看,教學生一起來,邊做邊講。

平面圖形之間的相互轉換:圓變正方形、正方形變長方形等等。

國小一年級數學説課稿 篇3

尊敬的評委、在座老師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團隊課堂教學再現的內容是人教版國小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認識物體和圖形》。我團隊在確定內容後首先理解教材:《認識物體和圖形》是學生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開始,(課件出示結構圖)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物體和圖形。這一單元包括: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和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這是教材的編排特點(課件出示)它體現了新課標的兩大理念:注重知識與生活的聯繫;注重在活動中學習知識,通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學習過程,掌握知識。

在理解了教材後我們進行了課前調查瞭解學生,據我們課前調查,學生大多是六歲,年齡偏小,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對形狀的知覺是通過視覺、觸覺、運動覺協同運動的。關於這節課內容學生學前班雖然也認識過這些圖形,但很多孩子將“長方體”説成“長方形”,將“正方體”説成“正方形”,也有將“圓柱”説成“長方形”的,將“球”説成“圓”的更多,所以教學目標不能定得太高

擬定目標

基於以上的認識,根據教材的編排特點、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將教學目標定為:(課件)

1、通過操作、觀察,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會辨認這幾種物體和圖形(這是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這是數學思考方面的目標);

3、通過學生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這是情感與態度方面的目標)

教學重點與難點是: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與圖形,建立空間觀念。

在教學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現上,我選用多媒體課件、各種立體模型、學具,等,來作為這節課的教具和學具。

學法與教法

接下來我來説一説本節課的教法與學法:新課標還強調:要讓學生從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親身經歷、體驗、探索,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體驗——就成為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所以,在教學中,我安排學生在看一看、摸一摸、説一説、玩一玩、這些活動中來親身體驗知識形成的過程,我綜合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嘗試教學法、活動教學法等,來促進學生對新知的建構,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我還注重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融觀察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法為一體,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基於以上的理解我們將本課的教學設計為五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激趣導入

(課件播放導入環節)

師:今天的數學課我請來一位朋友,瞧!它來了?(展示機器人)

師:是啊,這麼漂亮的玩具機器人就是由平時許多廢棄的物品拼成的,這就是變廢為寶,這不僅讓我們有了漂亮的玩具,更做到了“廢物利用”。為環保貢獻了一份力量。不知不覺我們成了“環保小衞士”真是一舉多得。

這裏用拼裝機器人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還滲透環保知識,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並能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第二個環節: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這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新課標強調: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性的學習,根據這一理念,我設計了三個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

1、分一分

小組活動,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課件)師:叮叮要考考我們,他説:師強調: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請小朋友合作分一分,動手吧!

2、揭示概念。

待學生分好類後,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直接把物體形狀抽象成圖形,並揭示各種圖形名稱,

經過第一個活動,學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經驗,這時教師揭示名稱,出示一般模型,幫助學生將感性認識抽象化。

3、操作感知特徵。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這些實物,然後用自己話説一説各種圖形的樣子與同桌交流。

這裏我採取讓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後再同桌交流的形式進行,我會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希望他們通過動腦、動手、動口來親身體驗,

(2)在班上彙報交流。

學生在彙報時有的説了(播放視頻)

這裏,我想通過摸得活動,讓學生體驗這幾個面都是特點,

(3)讓孩子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説一説等活動中找到長方體與正方體的相同點一不同點;發現圓柱和球的共同點和區別點,在動手操作實踐中直觀感知長方體和正方體不能滾動、圓柱和球能滾動等特徵。

前面的小組活動學生以實物和模型為研究對象,,經過認真觀察,親自去摸一摸,玩一玩,對幾種立體圖形有了比較多的感性、直觀的認識然後和同學的交流即使學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補,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還培養、鍛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有利於豐富對這些立體圖形的認識。

第三個環節:遊戲

讓學生在遊戲中體驗圖形特徵,加深對圖形特徵的記憶。

遊戲(1):找朋友

分別請4位同學手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嘴裏説兒歌:找啊找啊找朋友,我是長方體,我的朋友在那裏?其它學生拿出讓學生拿出相應的實物,彼此辨認誰拿錯形狀了。用遊戲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快樂地學習,對幾種立體圖形的'特徵有更豐富的體驗。

兩人遊戲(2):你摸到的是什麼?

一人蒙上眼,摸一摸別人給出的一種實物,判斷它的形狀。

這一組活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頭腦中建立四種立體圖形的表象,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四環節:聽故事感受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結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我設計了故事欣賞讓學生邊欣賞邊感受圖形與生活的聯繫

笑笑、淘氣、機靈狗在山下游玩,山腳下有各種形狀的建築材料,他們一路高歌來到了山上,山上的風景太漂亮了,有野花,有蜜蜂,還有飛舞的蝴蝶,他們商量在山上建造一座小房子。回到山下,笑笑和淘氣找來了一隻長方體的箱子,往裏面堆放了磚塊,兩人抬着氣喘吁吁的往山上走,“哎喲!哎喲!”快抬不動了,他們只好放下來歇歇。機靈狗推着一隻球在旁邊滾來滾去,笑笑和淘氣看看機靈狗這麼輕鬆,決定想辦法,他們決定給箱子裝上輪子,淘氣拿來正方體一裝,推一推,推不動,好不容易推動了,箱子裏的東西都跳出來了。機靈狗把球送過來了,兩人把球裝上去,車子搖搖晃晃,方向不好控制。

淘氣和笑笑又在想辦法,找來了圓柱體的輪子裝上,推一推可輕鬆了。他們輕鬆的推着車子來到了山上。來到了山上,笑笑和淘氣開始建房子,他們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磚砌牆,用圓柱體的木材做房粱,很快一幢漂亮的房子建好了。智慧爺爺過來了,他誇淘氣和笑笑聰明能幹,大家盡情的玩着,享受着勞動的收穫和快樂。

1、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説什麼?(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2、説説下面物體的形狀

3、讓學生説一説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實物。

安排這一環節是引導學生將知識與生活聯繫起來,培養學生數學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第五個環節:總結反思,深化認識

今天我們學習認識那些形狀?(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它們分別有怎樣的特徵?我想通過這個環節來及時反饋本節課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説出這幾個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還有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來念一念,回到家裏把這首好聽的兒歌念給你爸爸、媽媽聽聽。(課件)

②、唱兒歌

圓圓滾滾圓柱體,正正方方正方體,長長方方長方體,骨碌

骨碌是球體,誰最有用比一比。長方體,來做牆。正方體,

來做窗。圓柱體,做屋樑。圓圓球體來裝飾。麪包房子真漂亮。

在課程結束時,把所學的圖形特點編寫成一首兒歌,讓學生在歌聲中結束課,這樣,不僅幫助記憶圖形特點,也增加的知識的趣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