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讀後感 2篇

來源:文書谷 7.22K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瓦爾登湖讀後感 ,歡迎大家分享。

瓦爾登湖讀後感 2篇

瓦爾登湖讀後感 篇1

過一種素簡的生活,似乎是這個紛繁蕪雜的世界上許多人的夢想。人類來自遠古洪荒,披荊斬棘,刀耕火種,至穴居,至造屋,至村落,至城郭,生活天地似乎愈來愈廣,然而,心靈的空間卻似乎越來越逼仄。

廣廈已得,但畢生都在為之奮鬥;美食在桌,我們卻消失了胃口。孩提時,我們的清亮的眼神都曾經仰望星空,長大成人後,我們的心中竟再無半絲光亮。

然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偉人,哲人;他們常常身體力行以顛覆民眾熙熙攘攘的追求。梭羅來自城市卻對所謂的文明避之不及,於有生之年抽得兩年有餘,遠離喧囂,獨居於瓦爾登湖畔,自建居所,自收自種,自給自足。原因無他,只是騰出時間思考哲人心中那些重要的問題並將自己的觀念付諸於實踐而已。

人,居於世間,原本生而自由。這是梭羅的基本理念。若得自由,尤其是心靈的.自由,須要減去我們生命中那些阻礙我們前行的阻礙及累贅。在哲人梭羅的眼中,人類要生存,必需品便是食物,居所,衣物及燃料,此外皆為多餘之物。人有閒,才可能自由。熙熙攘攘的名利追逐,得到又或者失去,人類社會終歸熱鬧異常,實則每個人又寂寞無比,而絕望正是產生於無望又無可派遣的寂寞。

梭羅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他用哲人所特有的深邃目光看透了人類絕望的本質在於貪慾過多。在永不滿足的負荷之中,人類在絕望地前行。而聰慧之人從不行絕望之事,亦會把世人目光擱置一旁。人,能否正確地看待自己,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

世間生活之路,多至不可數。如梭羅所言,“經過圓心能畫出多少直徑,就有多少種生活方式。”每一個人看待梭羅的角度有異,自然觀念也會不同。一本書在世間能獲得知音若干,也足以告慰作者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長憶屈子此言。世間之路,千條萬條,舍此逐彼,本也正常,難在作者自選一條荊棘叢生之路,不知前途命運如何,不知前方吉凶如何,亦自知無名無利,非天下之朝思暮想之路,依舊無悔,不忘初心。“雖千萬人,吾往矣。”

坦途是每個人的嚮往,然世之奇偉詭怪,常在於險遠,人跡罕至處。人須得低頭,方能抬頭,復抬頭之際,才覓得更高處之綺麗風光。何謂輕鬆?何謂沉重?原不可分割,一體也。

光陰,百代千載,無窮無盡。凡人,光陰之過客。既為過客,便只行一程,永無回頭之期。人生在世,追求迥異,生活之路迥異,此為不可強求之事,然哲人所向所願,質樸至簡,樸實無華。真誠二字足矣。梭羅曾言:“真誠者,居遙遠之地也。”心嚮往之。

瓦爾登湖讀後感 篇2

這本《瓦爾登湖》是散文中的經典之作,作者是美國的亨利戴維梭羅,本書首版在1854年,可以説它影響了幾代人。這本書不是一本普通的散文,它之所以如此出名,並且是亨利的代表作,正是因為本書還是作者的自傳。瓦爾登湖是一個真實存在的地方,作者在此地獨居了兩年多,之後把這段時間的所聞所想都寫在書中。作者從自己的內心出發,去詮釋他身邊所接觸到的風景,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的心理表露出來。獨自一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兩年多的時間對於常人來説已經很長了,他卻在這短時間內挑戰了自己的極限,也收穫了許多。

全書共十八篇散文,每篇都各有特色,雖然都是寫那段時間的生活,但是作者每天所想都不同,他只是漫無目的地去思考,卻能不斷領悟到新鮮的看法。有些時候甚至會產生一種心理矛盾,他好不容易調整過來之後,又要去渴望複雜。在瓦爾登湖的生活並非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他融入了當地的鄉村生活,從農夫那裏學到了另一個階級的生活方式。這就像我們國內很多父母都想讓孩子去當兵,為的是讓孩子得到一種鍛鍊,在未來受到打擊的時候能夠有足夠承受的勇氣。也只有站在不一樣的角度,才能發現原本屬於自己的生活的缺陷。

本書也具有幾分哲學色彩,對於生死的問題,作者在獨居的這段時間也有所領悟,他看到了真正的美,並且認識到了現實才是生活應該追求的。其實很多道理未必需要清靜的周圍環境才能領悟出來,就像咋喧囂的`鬧市中一樣能夠體會孤獨,甚至這種孤獨會更強烈。我們很多時候很難靜下心來思考問題,但是考慮得太多難免會自我矛盾,真正想通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點也給我帶來了生活上的困擾,總是想太多以至於失眠。但作者對於事物的觀察能力實在是太強了,他能夠從思維上把遙遠的東西視若眼前,也正是如此,未必每個人在瓦爾登湖呆上兩年多就能領悟這麼多。

這本書告訴我們,很多道理都是存在於大自然的,我們總是被身邊的事物所迷惑,很多答案近在眼前。無知的人活得很輕鬆,但當知道自己的無知有多麼強烈時,這難道不也是另一種痛苦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