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散步》讀後感

來源:文書谷 2.45W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學散步》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美學散步》讀後感

《美學散步》讀後感1

羅素曾説:“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民苦難不可遏止的同情心,這三種純潔而又無比強烈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美可以在愛情上,也可以在知識上,也可以在人民上,人生中美學無處不在,使之豐富、優美而變的有意義。

讀宗先生的《美學散步》,除了書中美的風景以外,感受到的是撲面而來的生命氣息,是生命的節奏和對人生的關懷。美學的人生建立文學藝術上的,從而人生的“美”,是靠文學藝術所實現的。文中有提到:文學藝術的左鄰“宗教”,與其右鄰“哲學”,他們都表達我們情緒中的生境和實現人格的和諧,“宗教”是對人生的熱情的`灌溉,表達着許多人的人生的信仰,哲學是人生中所攜帶的人生智慧,宇宙觀念,使其能執行。“人生批評”和“人生啟示”的任務。“藝術”,“宗教”,“哲學”,其三者組成了美學,他們組成的境界,這就指示着生命的真諦,宇宙的奧祕,乃至那美學人生。

文中有寫到:文藝境界的廣大,和人生同期光大,他的深邃,和人生同其深邃,是多麼豐富,充實,孟子曰:“充實之謂美”,這個話當做如是觀。然而它又需超凡入聖,獨立於外項指標,評他獨創的形象創造一個世界,冰清玉潔,脱盡塵滓,這又是何等空靈,空靈和充實是藝術精神的兩元。空明的決心容納着萬境,萬境浸入人的生命,染上了人的心靈所以靈氣往來是物象呈現着靈魂生命的時候,是美感誕生的時候。因此,美就由此而來,帶着空明和充實,來到了美學人生。

美的散步絕不是要飛到奇景妙物處參看,許多時候就是自己的一點充實,一點空靈的創造也會展現出奇絕的美妙,美學的人生。

《美學散步》讀後感2

宗白華先生統論東西,涉及到的內容廣雜精微,從雕刻到繪畫、詩文、哲學,均有敍述。縱向上,時間跨度也大,但有很多的論述都落點於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時期一是老莊大行其道,梵剎旁入,清談盛行,哲學玄學發展,一是文藝興起,文學脱離政教走向抒情,文學批評理論發展,繪畫書法亦大有成就。乍而觀之,的確訝異於“目送歸鴻,手揮五絃。俯仰自得,遊心太玄”的通脱渾然。但細思這種清玄的美,立於昏暗動盪的時局上,大小謝再清發圓美,也無法消退南渡悲哀,後來北齊南樑亂局昏聵更不必論。從這個角度上再回到“道”與“自然”,我無法不説除了純粹美學的享受外,還有一絲堵塞。有時候我覺得魏晉的純然超脱總有鏡中月水中花的虛無縹緲之感。或許正因現實之岌岌可危才更轉向於無垠的藝術天地,但苦悶與憂愁難以根除,總會在一些細微末節之處顯露。不過酒藥之盛,玄言之虛,性情之奇,成為流俗後再觀就不復原初之味了,既然逐漸成為定式,後人只需神往金谷宴集的風雅吧。

宗白華先生論古典美學的文章中,反覆提及的還有中國人的宇宙意識。“生命本身體悟‘道‘的節奏,以境相象徵宇宙人生的真跡。”這種渾融一體,物我不分的宇宙觀念,塑造了中國人的'美學心靈。因此有靜觀,有拈花,有“心隨物轉”,有“情往似贈,興來如答”。因這自然非為客,實為我,我心如天地心,所以詩心亦映天地。儘管宗白華先生這本集子以“散步”為名,自雲不成體系,但這統一的宇宙觀仍串聯引起了全篇。宗白華先生理想的美學形態,或許就是以與藝術血肉交融的詩心,觀照整個的美的世界,詩意地面對自然外物人生?

《美學散步》讀後感3

《美學散步》這部書是宗白華美學論文的第一次結集出版。宗白華是五四新文化大潮衝出的新一代學人,早年曾留學歐洲,足跡踏及藝術之都巴黎。

20年代他出版過詩集,他本來是個詩人。青年時期對生命活力的傾慕讚美,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沉思,一直伴他前行,也構成了他美學篇章的特色。這個集子裏的文章,最早寫於1920年,最晚作於1979年,實在是宗白華一生關於藝術論述的較為詳備的文集。他沒有構建什麼美學體系,只是教我們如何欣賞藝術作品,教我們如何建立一種審美的態度,直至形成藝術的人格。而這正是中國藝術美的精神所在。宗白華曾在集子裏這些文章相當準確地把握住了那屬於藝術本質的東西,特別是有關中國藝術的特徵。因此,閲讀這部書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作者用抒情化的語言引領我們進行藝術的欣賞。

宗白華美的態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和家園感。他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美學散步》讀後感4

手指落在鍵盤上,卻不知道從哪談起。實不相瞞,寫讀書筆記完全是因為要完成單位下發的任務,本身是反感的。但當決定落筆之時,不得不説,這樣的被迫是堅持寫下去的動力。那就從我選的《美學散步》這部書説起吧。

這本書是一本關於美學知識的書籍。最早接觸美學,源於一個很簡單的想法,就是想增強個人的審美能力。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每天都生活在一個自己熟知的已經適應了的環境中,對周遭的一切已經習以為常。不管是居住條件、飲食習慣或是生活環境,很少去體會是否有美的存在。有一天,當我們走出這個環境,走到和自己生活環境差異比較大一個城市。我們可能會對那裏產生許多的好奇心,或許會對那裏的建築,那裏的飲食,那裏的山川河流,產生各種美感。

反過來,也許那裏的人們來到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因為差異性,也會產生好奇心和許多美感。聽起來似乎都和距離有一定的關係。當我們將熟知的.事物拉開一定距離欣賞時,往往會產生意外的美感。遠方是美景,我們早已熟悉的生活環境其實也是一幅獨特的美景。這需要我們去發現,去睜大眼睛尋找美的信息。除了與生俱來的對美的感受力,也需要我們積累一些美學方面的知識。通過加深對事物的理解,來不斷提高審美能力和思考能力。

仔細想來,我最早接觸美學方面的知識,是從聽美學大師蔣勛老師的音頻節目《美的沉思》開始。每天上下班坐公交車上的路上,飯後、睡前的空餘時間,這檔節目都在陪伴着我。從西方藝術文明起源到歐洲文藝復興,從中國古代美學殷商陶器、雕刻再到唐宋文學的詩詞之美,這些都如雨露清泉時刻滋潤着我的心田。蔣老師就像一位美的佈道者,將我引入這片超越世俗的精神聖地。

《美學散步》讀後感5

《美學散步》是宗白華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生前惟一一部結集出版的美學着作。作者沒有建構什麼美學理論體系,而是用他行雲流水般的抒情筆觸、愛美的心靈引領讀者去體味來自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藝術美,待得我散步歸來,我發覺自己的心靈得到了昇華與淨化。對於體味中國藝術至境,宗白華原則的是從“錯彩鏤金”走向“芙蓉出水”,以他特有的方式將中國美學的各方特色熔鑄出來並標舉到了極致。

宗白華先生認為,美學的內容,不一定在於哲學的分析、輯的考察,也可以在於個人的行動所啟示的美的體會和體驗。他的美學研究不重哲學的分析、邏輯的考察,而重趣談、風度、藝術和審美的體驗;不是從邏輯定義和概念辨析出發,而是從美的體會或體驗出發;不是糾纏於本質、對象、特徵等美學理論的'空泛討論,而是憑藉自己深沉的心胸去充分領略、感受大自然、藝術人中的生命美、境界美。

宗白華美的態度是超俗的,又是入世的。他在書中展示了一個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滿了親切感與家園感。宗先生從一丘一壑一花一鳥中發現了“宇宙是無盡的生命”,也發現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圓滿的和諧”。英國詩人勃萊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國”就是這種描述的最景緻的詩句。沒有一種以天地為廬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懷,沒有一種能澄情以觀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發現這種生動與清和的美的統一。而他似乎輕而易舉地領悟到了美的神韻,如在拈花微笑間頓悟了一切聲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動和氣韻。

任何一個愛美的中國人,任何一個熱愛中國藝術的人,都應該讀這部書——《美學散步》。

熱門標籤